第五届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MMM-V)简介

第五届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MMM-V)简介

一、全国第五届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学术会议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陈然[1](2012)在《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文中指出钱伟长教授(1913—2010)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生前任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他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逾七十年,在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处理、科学史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由于他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与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教授一起被公认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钱伟长的一生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杰出的成就、超人的才华、坦率的品格和创新的观念为人敬仰。钱伟长继承并光大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优秀传统,大力发扬学术民主,组织各种学术活动,经过他的传道授业,数以千计的学子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新一代的中流砥柱。因此,总结、研究、分析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做了初步尝试,主要工作如下:1、试图通过回顾钱伟长的一生科学报国的经历,对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和影响进行解读,介绍钱伟长主要的学术成就,指出科学报国和强国富民的爱国情怀是其科学精神的根基。2、列举了钱伟长学术生涯中所的取得的若干重要创新成果,对他在发展我国力学事业的创举、科研选题上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以此解读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3、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钱伟长治校(上海大学)、建所(上海大学力学所)、办班(各类理性力学讲习班、应用数学和力学培训班)、办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办会(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经历,并据此提炼了钱伟长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4、从钱伟长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学规划到求学治学的求真务实,到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真理和攀登学术高峰,解析了钱伟长始终坚持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5、综合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等方面,对钱伟长科学精神的进行了溯源研究,还分析了钱伟长虽遭受磨难,但仍然坚持自我不懈努力的坚毅意志,着重指出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钱伟长科学精神及其影响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崔京浩[2](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指出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孙洪庆[4](2010)在《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文中研究指明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现代磁学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本文对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初步发展的过程进行梳理,对我国的现代磁学与国际磁学发展、国内科技政策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20世纪上半叶我国磁学领域留学人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他们的工作特点及其在国际磁学发展中的地位;总结了国内主要磁学研究者的工作,并对国内磁学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叶企孙、施汝为等人在我国磁学研究初步奠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2)论述了建国初期磁学学科在我国的建立与初步发展情况,分析了磁学研究机构的设立、磁学专业在高校中的设置以及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3)总结了建国初期(1956-1966)、“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我国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4)探讨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了《1956-1967年基础科学学科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的磁学规划在我国磁学发展中的作用,对国家科技政策与磁学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关于现代磁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物理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部分,本文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徐明忠,周晓中[5](1997)在《论科技期刊中补白的特点与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对科技期刊补白的内容进行分类,论述了科技期刊补白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了撰写补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雷振坤[6](2002)在《彩色域数字光弹性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用光弹性实验处理实际问题时,在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中,如何获得单纯等倾线的问题仍是一大难点,此外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三维冻结模型薄切片的等色线定级精度问题也比较困难。根据白光入射时应力模型在偏振仪光学系统中的等色线条纹是彩色的特点,本论文采用彩色数码相机作为数据采集与输入设备,结合彩色信息图像处理和BP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对上述两个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以下成果: 在综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获得全场单纯的等倾角相图的五步彩色相移法。其特点是在白光入射下平面偏振仪光学系统中,用彩色数码相机采集包括背景光强在内的不同偏振场设置下的五幅彩色图像,通过运算就可以得到[0—π/2]范围内的等倾角。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以及用复杂二维和三维工程应用问题作对比,可知本方法比其它方法要好。 在五步彩色相移法确定等倾角的过程中,主要误差源有起偏镜或分析镜的方位角不准确、模型因边缘效应而产生的初应力和平面偏振仪光学系统中的光强变化。本文提出它们影响五步彩色相移法的定量误差分析方法;提出控制各误差的具体指标;给出了避免或降低这些误差源影响的措施,为合理设计制造仪器、指导实验和保证实验结果的精度提供了依据。顺便指出,本文所提出的误差分析方法,对光弹性相移法都具有普遍意义。 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域等色线自动定级法。其特点是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图像中像素点的R、G、B颜色值与条纹级数N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准确地得到3级以内等色线条纹级数。本方法对提高条纹稀疏且无零级等色线的三维应力冻结模型薄切片的定级精度有重要作用。 要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光弹性条纹图像,仅有各种条纹图像分析处理算法是不够的,而必须将算法编制于软件之中。本文开发形成一套与计算机设备无关的数字光弹性图像处理软件,用来实现本文提出的数字光弹性方法。附加功能还有对径压缩圆盘理论仿真模拟、各种误差分析、相位去包裹和图像信息实时显示等,它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崔艳英[7](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袁振东[8](2006)在《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学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其建制化历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学术界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认识化学学科,但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在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官方所办的教育机构在总体上还处于次要地位,还不能与经费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相比。在化学研究方面,除一些教会大学在进行在进行有限的化学研究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大都没有进行化学研究。至于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机构,则主要有美国洛氏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范旭东等人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两处。在交流机制方面,作为化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共同体尚未形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相对统一使政府能够顾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大力资助,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也迅速展开,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整体情况看,1927-1937年的十年(也称南京十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较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的发展为其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此期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是中国现代化学史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化学学科在此期间的建制化,有助于我们认识南京十年中国科学建制化的进展,探讨学科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高等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和中国化学会的发展为线索,依据翔实的史料,对1927-1937年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高等化学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首先,这一时期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建制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相对于其他实用科学领域,高等化学教育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较多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层次看,部分大学已经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大学的化学教育终止于学士教育。第三,高等化学教育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而且国立大学从总体上已经超过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流。第四,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教师,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大都潜心于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五,虽然国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倾向于功利主义,但在科学教育上并没有限制纯粹科学的教育,因此,在化学教育领域,化学家与政府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第六,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基本规范,教科书的中国化也有所进展。二、化学研究工作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这一时期各大学的化学教员和研究机关的化学工作者大都具备了研究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并获得了高级学位。(2)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资助使化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得以施展。(3)中国化学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全国统一的现代化学共同体,从而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多数西方科学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王沙燚[10](2008)在《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灾害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生、演化都具有相当复杂的特征,如有序化、突跳性、不可逆性、长期不可预测性以及模糊性、灰色特性等,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的牛顿力学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使得从总体上研究系统灾变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生、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成为可能。以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的非线性理论强调了系统发生、演化的方向,亦即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开放的灾害系统吸收负熵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并在涨落作用下通过自组织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研究整理了实际工程中的滑坡、围岩系统演化、水土流失、生物湮灭等灾变过程的发生、演化,总结了复杂性科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并介绍了耗散理论在社会经济、证券市场、气象、水文循环中的应用。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是研究灾变系统突跳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在系统危险性评价、预测和采矿、水利工程中灾害分析的应用,以及在隧道、地下硐室施工中防灾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失稳问题和建筑火灾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针对灾害系统的模糊性和灰色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为灾害系统的分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灾害的预测等问题整理出了较系统的解决办法。此外,灾害链理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灾害理论,本文介绍了基于灾害链式发生机理的防灾减灾新方法的当前有关成果。信息熵是热力学熵的推广,是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灾害系统的发生就是降维、有序化的过程,因此,用信息熵的演化来描述灾害系统的发生、演化特征是可行的。本文在修正一些既有灾害熵表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构造灾变信息熵基本量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损伤张量第一不变量构造损伤信息熵的观念。介绍了信息熵应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以及水文循环等实际问题中。混沌论是上世纪6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科学,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性或不规则性,灾害的混沌特征主要表现在短期可预测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征。用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分数维等研究、预测灾害系统的演化,以达到防灾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滑坡、基坑的非线性混沌预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的冲击地压预测的具体方法。本文总结大量的灾害研究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总结了灾害系统的非线性与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大系统角度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提出了建立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体系,为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

二、全国第五届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学术会议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第五届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学术会议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价值
    1.3 钱伟长研究综述
        1.3.1 钱伟长的生平及教育思想研究
        1.3.2 钱伟长学术思想的研究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科学精神的研究综述
        1.4.1 什么是科学精神?
        1.4.2 科学精神的价值
        1.4.3 关于科学精神的研究情况
    1.5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构成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架构
第二章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及科学精神的根基
    2.1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
        2.1.1 奇异摄动方法
        2.1.2 环壳理论及其应用
        2.1.3 板壳内禀理论、弹性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广义变分原理等之外,其它方面的学术成就
    2.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根基——科学报国、强国富民的爱国胸怀
        2.2.1 立志科学救国
        2.2.2 为爱国留学、归国为报国
        2.2.3 与师生谈爱国——先忧后乐
第三章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1 板壳内禀理论研究及博士论文中的创新
    3.2 两个主要学术创新——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广义变分原理
        3.2.1 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3.2.2 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
    3.3 发展我国力学事业中的创举
        3.3.1 创建力学研究室,参与创办北大力学系、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
        3.3.2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学术活动
        3.3.3 筹办理性力学讲习班和相关专题会议
        3.3.4 两个着名学术会议的诞生
    3.4 理念上的创新——钱伟长的创新观
    3.5 科研选题方法的创新
        3.5.1 研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3.5.2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第四章 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
    4.1 钱伟长与上海大学
        4.1.1 事必躬亲,践行教育理念
        4.1.2 爱校爱生、事事亲力亲为
    4.2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建所之道
        4.2.1 建所背景和历程
        4.2.2 建所方略和实践
        4.2.3 成功之道: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
    4.3 钱伟长与《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
        4.3.1 从无到有、艰难创刊
        4.3.2 屡开先河、快速发展
        4.3.3 影响渐广、与时俱进
第五章 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
    5.1 参与制定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
    5.2 求学治学恪守求真务实
        5.2.1 谈作弊——杜绝作弊要从端正教育思想入手
        5.2.2 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
        5.2.3 科学不能无中生有,亲身实践、贵在务实
    5.3 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的真理
    5.4 坚持科学发展的“百家争鸣”
    5.5 谈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溯源及影响
    6.1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渊源
        6.1.1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交融
        6.1.2 继承和发扬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风格
    6.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影响
        6.2.1 科教兴中华、奔走为苍生
        6.2.2 倡导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必须宏观综合平衡
        6.2.3 强调系统工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2.4 致力地区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
第七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不懈坚持与可贵之处
    7.1 50 年代的清华之辩——历史给出了答案
    7.2 钱伟长的坚持与改变
    7.3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
第八章 结语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己有研究工作综述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磁学的初步奠基
    第一节 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国外磁学发展简况
        一、经典磁学在19世纪的发展简述
        二、20世纪上半叶磁学的主要发展
        三、现代物理学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的磁学研究工作
        一、磁学方面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留学人员的磁学研究工作
        三、留学人员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在磁学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节 中国国内的磁学教育与研究工作
        一、中国磁学教育的开始
        二、叶企孙在国内的相关工作及影响
        三、施汝为与中央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的磁学研究
        四、国内其他学者的磁学研究
        五、国内磁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特点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二章 磁学在新中国的初步建立与发展(1949-1966)
    第一节 科研院所中磁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研究室的建立
        二、中科院物理所磁学研究队伍的形成
        三、其他磁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中磁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一、高等院校磁学专业的发展概况
        二、国内最早设置的五个磁学专业
        三、1958年之后高校设置的磁学专业
    第三节 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三、国际合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建国初期我国的磁学研究(1949-1966)
    第一节 永磁合金与软磁材料的研究情况
        一、永磁合金的研究
        二、软磁材料的研究
    第二节 铁氧体的研究
        一、1956年之前的铁氧体研究概况
        二、1956-1962年的铁氧体研究
        三、1962-1966年的铁氧体研究
        四、"文革"前我国铁氧体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磁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一、20世纪50年代的磁学理论研究
        二、自旋波理论的研究
        三、自旋位形理论的研究
        四、磁性系统的统计理论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2年远景规划"与我国的磁学发展
    第一节 "12年远景规划"中的物理学
        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物理学
        三、《1956-1967年基础科学学科规划》中的物理学规划
    第二节 "12年远景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一、"12年远景规划"制订初始阶段的磁学规划
        二、"12年远景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三、初始阶段的磁学规划与正式文本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一、磁学在我国物理学发展中地位的确立
        二、"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三、"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研究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从"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磁学研究工作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磁学研究工作
        一、"文革"前期的磁学研究工作(1966-1970)
        二、"文革"后期的磁学研究工作(1971-1976)
        三、"文革"时期磁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磁学发展
        一、《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
        二、《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三、"八年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磁学研究(1978-1985)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磁学研究概况
        二、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制
        三、改革开放初期磁学研究的特点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家因素对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
        一、国家需要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三、政治运动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因素对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
        一、国外因素对磁学研究的影响
        二、国外因素对磁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三、国外因素对磁学交流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结束语
    一、论文的不足之处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彩色域数字光弹性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应用前景
    1.2 光测弹性力学发展历史
        1.2.1 光测弹性力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2.2 光测弹性力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3 光测弹性力学研究现状
        1.3.1 条纹细化法或条纹中心线提取法
        1.3.2 条纹倍增法
        1.3.3 等色线分数级条纹级数确定法
        1.3.3.1 相移法
        1.3.3.2 彩色域的相移法
        1.3.3.3 傅立叶变换技术
        1.3.3.4 逐步载荷法
        1.3.4 等色线条纹全局级数确定法
        1.3.4.1 广谱分析法
        1.3.4.2 三级条纹光弹性法和RGB光弹性法
        1.3.5 上述方法的优缺点
        1.3.6 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判别方法
    1.4 光测弹性力学发展趋势
    1.5 本文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光测弹性力学与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2.1 引言
    2.2 光测弹性力学基础
        2.2.1 物理基础
        2.2.2 光的本性
        2.2.3 自然光和偏振光
        2.2.4 光通过光学各向异性体的特性
        2.2.5 偏振光的三种基本状态
        2.2.6 偏振仪光学系统
        2.2.7 应力光学定律
    2.3 琼斯矩阵的基本概念以及用改进算法推导一般的光强表达式
        2.3.1 应力模型在各偏振仪光学系统中的光强表达式
        2.3.2 白光入射情况
    2.4 Tardy补偿法
    2.5 理论重建光弹性等色线和等倾角条纹图
        2.5.1 基本概念
        2.5.2 对径压缩圆盘理论重建等色线和等倾线条纹图
        2.5.3 对径压缩圆盘的基本理论数据
    2.6 光弹性数据的确定
        2.6.1 等倾线的提取
        2.6.2 等色线的定级
    2.7 三维光弹性方法简述
    2.8 应力分离方法和结构模型与原型的应力转换关系
        2.8.1 应力分离方法
        2.8.2 结构原型与模型的应力转换关系
    2.9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
        2.9.1 图像函数
        2.9.2 采样和量化
        2.9.3 计算机颜色模型
    2.10 典型的数字光弹性图像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2.10.1 典型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2.10.2 典型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2.11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确定光弹性等倾角的五步彩色相移法
    3.1 引言
    3.2 光弹性中的相移法
    3.3 Patterson和Wang的六步相移法
    3.4 单色光入射平面偏振仪光学系统确定等倾角的五步相移法
    3.5 白光入射平面偏振光仪光学系统确定等倾角的五步彩色相移法
        3.5.1 基本原理
        3.5.2 用径向压缩圆盘理论仿真模拟图像验证本法的优越性
        3.5.3 五步彩色相移法的实验验证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影响光弹性五步彩色相移法的误差分析
    4.1 引言
    4.2 偏振仪光学系统中光强变化的影响
        4.2.1 光强变化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4.3 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4.3.1 元件单元误差影响的琼斯矩阵以及光强表达式
        4.3.2 方位角误差对五步彩色相移法确定等倾角的影响
        4.3.3 影响趋势分析
    4.4 光弹性模型或切片初应力的影响
        4.4.1 初应力存在时模型的琼斯矩阵及其光强表达式
        4.4.2 初应力与等倾角之间的关系
        4.4.3 百分比ε和K因子的讨论
        4.4.4 评估初应力对五步彩色相移法确定等倾角的影响
        4.4.5 影响趋势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光弹性五步彩色相移法与现有方法在应用问题上的比较
    5.1 引言
    5.2 Patterson和Wang六步相移法的简要回顾
    5.3 特殊图像处理技术
        5.3.1 去噪声
        5.3.2 相位去包裹
        5.3.3 高条纹级数区域的特殊处理
    5.4 实验设备与注意事项
    5.5 五步彩色相移法与Patterson和Wang法在应用问题上的比较
        5.5.1 对顶压缩平面方块
        5.5.2 乌溪江溢流坝段受水压力作用的梯形大头坝坝体
        5.5.3 耳片销孔受拉伸
        5.5.4 复杂的平面问题和三维空间问题的应用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域光弹性等色线自动定级法
    6.1 引言
    6.2 神经网络基础
        6.2.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数学描述
        6.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6.2.3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
    6.3 光弹性等色线条纹的颜色与级数之间的联系
    6.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域光弹性等色线自动定级法
        6.4.1 基本原理
        6.4.2 训练样本数据的建立
        6.4.3 RGB-N网络模型的设计
    6.5 实验验证
        6.5.1 四点纯弯曲直梁构建RGB-N网络模型与精度分析
        6.5.2 对径压缩圆盘实验验证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数字光弹性图像处理软件
    7.1 引言
    7.2 位图基础
        7.2.1 调色板
        7.2.2 与设备无关位图(DIB)及其结构
    7.3 面向对象的位图编程
        7.3.1 定义DIB处理函数集
        7.3.2 CDibImage类的设计目标
    7.4 数字光弹性图像处理新技术的应用
    7.5 其它基本功能的应用
        7.5.1 直方图和信息板
        7.5.2 位图颜色处理
    7.6 数字光弹性图像处理软件:基于CDibImage类的图像处理程序
        7.6.1 基本功能
        7.6.2 界面和菜单设计
        7.6.3 程序结构
    7.7 各子程序框图
        7.7.1 五步彩色相移法程序框图
        7.7.2 对径压缩圆盘理论仿真模拟程序框图
        7.7.3 五步彩色相移法方位角误差分析程序框图
        7.7.4 相位去包裹处理程序框图
        7.7.5 Patterson和Wang六步相移法程序框图
        7.7.6 信息板实时显示程序框图
    7.8 小结和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论文
致谢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一章 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927-1937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的中国高等化学教育概述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与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实用科学的注重与化学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1927-1937 年间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经费、设备及师资状况
        第五节 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状况
    第二章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从京师大学堂化学门到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工作
        小结
    第三章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从清华学堂开设化学课程到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筹建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队伍的壮大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创建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五章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创立及其设备的扩充
        第二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第三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四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二部分 现代化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第六章 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1927-1937
        第一节 1927 年后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第二节 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各种研究机关的创建: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与扩展
        第四节 各种化学研究刊物的创办:化学研究成果交流媒体的产生
        第五节 化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渐次开展
        第六节 化学家的研究与国民政府的期望:在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之间
    第七章 大学化学系研究工作概况,1927-1937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第三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第四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小结
    第八章 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 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
        第一节 成立的动因及其筹备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研究梯队的形成和壮大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特点
        小结
    第九章 抗战前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第一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沿革及组织
        第二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其研究工作
        第三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及其化学研究工作
        第四节 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比较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章 1932 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第一节 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原因
        第二节 化学讨论会的议程及成果
        第三节 对与会人员的社会状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的成立
        第五节 化学讨论会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和壮大,1932-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各机关的设立和完善
        第二节 各分会的设立和会员的扩充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的经费困境及会所的筹建与流产
    第十二章 中国化学会的三种期刊,1933-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
        第二节 《化学》(Chemistry)
        第三节 《化学通讯》(TheChemicalNewsReagent)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谋取刊物合作、提高稿件质量以确保本会刊物的中心地位
        小结
    第十三章 中国化学会第一至五届年会,1933-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第一、二届年会:交流活动的初期尝试
        第二节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年会:与其他学术团体合作交流的尝试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年会:基本成熟的合作交流活动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年会:筹备充分却草草收场的交流活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
    1.4 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
    1.5 关于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灾变与耗散结构理论
    2.1 灾变系统耗散结构与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复杂性概述
    2.2 复杂开放系统的耗散特征
    2.3 耗散系统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2.4 现代非线性理论基础
    2.5 工程结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导工具
    2.6 耗散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灾变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3.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3.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3.1.2 一些典型系统的协同学数学描述
    3.2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特性
    3.3 灾害自组织的幂分布律
    3.4 灾变过程的随机扩散特征
    3.5 灾害系统演化的沙堆动力学模型
    3.6 工程系统灾变的自组织理论应用
    3.7 岩石—岩体工程系统灾变的协同、分岔分析应用
    3.8 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协同学分析与预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突变论特征
    4.1 突变论的基本概念
    4.2 突变论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方法
    4.3 事故和灾害的突变论预测与评价
    4.4 突变理论在岩土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4.5 突变理论在采矿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4.6 突变理论在水利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4.7 降雨裂缝渗透影响下山体边坡失稳灾变分析
    4.8 灾变分析的燕尾型突变动力学模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灾变行为的模糊理论描述
    5.1 模糊数学基础
    5.2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
    5.3 灾变问题的模糊分析及隶属度函数
    5.4 灾变特征的模糊识别评价
    5.5 灾变状态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定
    5.6 灾变信息熵的模糊性
    5.7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
    5.8 工程系统灾变的多理论综合模糊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系统生态环境灾变的链式的理论
    6.1 自然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6.2 灾害链式结构的数学关系与模型分析
    6.3 自然灾害链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6.4 自然灾害链式理论的工程分析算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系统灾变的灰色预测
    7.1 灰色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
    7.2 灾害的灰预测
    7.3 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
    7.4 灰色理论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应用
    7.5 灰色多维评估理论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系统灾变特征的信息熵表示
    8.1 熵的概念与基础
    8.2 各种熵间的关系与应用
    8.3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8.4 工程结构分析中灾变信息熵应用
    8.5 灾变信息熵的非确定性描述
    8.6 信息熵在系统安全、风险、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灾变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综合分析
    9.1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析
    9.2 混沌的的识别与预测
    9.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技术与应用
    9.4 基于机理模型的工程灾变综合分析
    9.5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与模型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全国第五届现代数学和力学(MMM—V)学术会议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D]. 陈然. 上海大学, 2012(02)
  • [2]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D]. 孙洪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5]论科技期刊中补白的特点与作用[J]. 徐明忠,周晓中.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7(S4)
  • [6]彩色域数字光弹性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研究[D]. 雷振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8]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D]. 袁振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11)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 王沙燚. 浙江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第五届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MMM-V)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