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干部要慎用“根据反映”

评价干部要慎用“根据反映”

一、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论文文献综述)

杨毅坚[1](1995)在《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文中指出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杨毅坚在考察、评价干部时,有些问题虽然情况基本存在,但却因取证困难,难以定论,因此常常使用“据反映”,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时下有些做干部工作的同志,使用“据反映”却过于宽泛,对本可搞清的问题,也用“据反映”来评价干部。“据反映”的...

杨毅坚[2](1995)在《评价干部应慎用“据反映”》文中指出 在考察、评价干部时,有些问题虽然情况基本存在,但却因取证困难,难以定论,因此常常使用“据反映”,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时下,有些做干部工作的同志,使用“据反映”却过于宽泛,对本可搞清的问题,也用“据反映”来评价干部。 “据反映”的问题往往模棱两可,有的情况属实,有的夸大其辞,有的则子虚乌有。其中绝大多数是可以“水落石出”的。但是,少数同志

杨毅坚[3](1995)在《评价干部应当慎用“据反映”》文中研究表明评价干部应当慎用“据反映”杨毅坚在考察、评价干部时,有些问题取证困难,难以定论,因此常常使用"据反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时下有些做干部工作的同志,使用"据反映"却过于宽泛,对本可搞清的问题,以种种理由不去弄清,却常常用"据反映"来对待和评价干部。这...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调研室课题组,王为江,魏广君,张阳升,侯百索,张强,伍国用,袁振龙[4](2001)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文中研究指明

蔡世华[5](2015)在《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文中指出当下中国大学组织绩效提升乏力、组织形象受到质疑,这与大学组织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失范密切相关。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重建大学组织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构建基于正确价值观引领和驱动的现代大学组织文化。本论文首先审视了当下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现状与问题,运用组织场域理论进行了归因分析,认为大学组织场域内外部主体因素各自拥有其组织资本与组织惯习,按照各自的逻辑深刻影响着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取向;就外部适应性与内部一致性而论,中国大学组织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征集中表现为外部强政府取向、弱市场取向与内部强行政取向、弱学术取向的同构与耦合。本论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过程中各种驱动力与阻力要素之间存在的复杂互动机制,认为伴随着大学组织文化的变革过程,大学组织价值观也遵循着特定的机理发生衍变,并通过冲突、交流、反思,逐步达到认同、濡化融合;其中,对立价值取向强度、价值观匹配度、文化刚性与文化扰动指数都与大学组织价值观密切相关,对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成效的影响至大,是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的四个关键变量,对其不仅可以进行测量和诊断,而且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着眼于为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提供时空方位与价值坐标,本论文分析了当下中国大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认为大学组织场域要素互动开始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开始更加重视大学自治、学术导向、公平与诚信、国际化视野的价值导向。在此背景下,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应当多维度构建组织价值观体系,学习和借鉴西方近现代的大学理念、传统中国的“大学之道”以及近代中国大学的优秀精神遗产,广收博取,熔冶一炉,以塑造能够有效驱动中国大学健康发展的价值观体系,并不断提升价值观匹配层级,努力实现大学组织及成员的价值超越。为了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全过程,本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出了价值观统领、内外部联动、以上率下、知行合一的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实践路径与行动框架。关键关节包括:建构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大学组织场域外部支撑体系;打造具有价值观自觉的大学领导团队;培育富有活力的“无边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构建核心价值观统摄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强化大学组织成员价值观化育与社会化程度。总之,建设价值观驱动型大学组织文化,使中国大学拥有崇高而强大的“组织灵魂”,乃是本文研究的主旨与追求。

宫璇龙[6](2007)在《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应该分析"具体的惩罚制度",把它们当作社会现象来研究,但不能单纯地从社会的司法结构来考虑,也不能单纯地从社会的基本道德选择来考虑。我们应该把它们置于它们运作的领域——在这种领域中对犯罪的惩罚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应该揭示,惩罚措施不仅仅是镇压、防范、排斥和消灭的"消极"机制,它们还具有一系列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而它们的任务正是提供和维持这种效果(而且在这种意义上,虽然合法惩罚是为了惩罚犯罪,但人们也可以说,对犯罪的界定和追究也是为了维持惩罚机制及其功能)。

宫璇龙[7](2007)在《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们应该分析"具体的惩罚制度",把它们当作社会现象来研究,但不能单纯地从社会的司法结构来考虑,也不能单纯地从社会的基本道德选择来考虑。我们应该把它们置于它们运作的领域——在这种领域中对犯罪的惩罚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应该揭示,惩罚措施不仅仅是镇压、防范、排斥和消灭的"消极"机制,它们还具有一系列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而它们的任务正是提供和维持这种效果(而且在这种意义上,虽然合法惩罚是为了惩罚犯罪,但人们也可以说,对犯罪的界定和追究也是为了维持惩罚机制及其功能)。

李发锁[8](2014)在《医道》文中指出第一章瘟疫乃战争的孪生兄弟0多年以后,瘫痪在床的章大为每次狼狈地尿湿了裤子和被褥,都会想起当年门玉生将黑洞洞的枪口顶在自己脑门上的情景。那一刻,自己惊悚抖动着的两腿之间不争气地流出了一泡尿,先是湿透了裤管,接着又把地面湿了一块,可那是一泡多么值得庆幸和纪念的尿呀!尽管热腾腾、骚烘烘,却阴差阳错赋予了人生转折的意义。正是那一泡尿,使门玉生最终下了决心,放手让自己干了一件值得骄傲一生的

聂晓莉[9](2018)在《面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初中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社会越来越需要掌握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能力,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的高素质人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反复实践,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合作与竞争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合作学习的实践也使笔者在改善班级管理方式上深受启发。本文以江门市P中学八年级Z班学生为实践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实验。即把Z班的学生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合作学习并合作管理班级各项事务。班级合作小组从组织、运行、评价、激励四个方面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在实验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对问卷的数理统计分析,证实了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方式对提高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性。实验后,笔者总结了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实践取得的成效以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期望能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的思路。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内容:首先是绪论,描述了研究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意义。第二章通过整理文献,对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阐述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方式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对Z班进行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过程,包括构建班级合作小组前的准备、班级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小组的运行、合作小组的考核评价以及合作小组的奖罚五个方面。第四章通过对实验前后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问卷结果进行SPSS21统计分析,验证了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养成自律、自省的好习惯。在合作小组中,不同成绩的学生都能受益。成绩好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更显着的提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在小组的帮助下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五章是对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实施成效及突出问题的总结。实验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上;遇到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组间恶性竞争、组内“学困生”拒绝帮扶、教师对小组管理收放不当以及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最后结语部分,笔者反思了整个实验的得与失,并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李发锁[10](2008)在《拆迁办主任》文中认为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其钟情的事业之中,你可能失去很多东西。但是,你却可以收获幸福。丁玉山被人告了。丁玉山是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人们之所以热情关注被告事件,主要不是因为丁玉山是一个副局级领导干部。在副省级城市的省会山城市,像丁玉山这样级别的干部,虽不能夸张地形容为船载斗量般地多,起码也有数百人。也主要不是因为拆迁办主任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位置十分抢眼、至关重要,

二、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论文提纲范文)

(4)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
    (一) 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表现
        1.经济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表现。
        2.政治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表现。
        3.思想文化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表现。
    (二) 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
        1.群体性事件增多。
        2.对抗性增强。
        3.利益性矛盾突出。
        4.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
        第一, 矛盾成因的复杂性加大。
        第二, 矛盾主体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第三, 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进一步交织。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几个全局性矛盾
    (一) 贫富差距
        1.当前贫富差距的表现。
        (1) 群体差距
        (2) 城乡差距
        (3) 地区差距
        (4) 行业差距
        2.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1) 起点的差异
        (2) 政策导向的影响
        (3) 体制转换的影响
    (二) 国企减员增效与职工再就业的矛盾
        1.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2.企业减员难的症结。
        3.国企困难与职工下岗直接影响党的建设。
    (三) 干群矛盾
        1.干群矛盾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2.引发干群矛盾的原因分析。
        (1) 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问题是引发干群矛盾的导火索。
        (2) 农民负担过重是引发干群矛盾的突出问题。
        (3) 腐败问题是引发干群矛盾的焦点。
    (四) 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的矛盾
        1.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的冲突表现。
        3.意识形态上的认同问题弱化社会整合。
        (1) 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
        (2) 萎靡精神, 降低改革热情。
        (3) 败坏社会风气, 涣散民心。
三、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基本认识
    (一)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二) 人民内部矛盾对抗性增强, 但并没有改变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质
    (三) 全面理解矛盾动力论, 慎重对待矛盾两个方面的统一和斗争
    (四) 辩证地看待矛盾发展和解决过程中的代价性问题, 在总体上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思考
    (一) 加快经济发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治本之策
        1.尊重群众的意愿, 时刻关心、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
        2.注意协调发展。
        3.量力而行。
        4.防止浮夸造假。
    (二) 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所在
        1.从宏观政策上采取措施, 缩小贫富差距。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西部开发与小城镇建设。
    (三) 进行体制创新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
        1.精简机构和人员。
        2.理顺行政关系和组织结构。
        3.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四) 推进依法治国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略
    (五)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办法
        1.牢牢把握思想政治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2.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3.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六) 加强组织建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保证
        1.加强教育,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
        2.紧紧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
        3.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4.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
    (七) 提高广大干部自身素质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条件
        1.保持反映民意的敏锐性。
        2.善于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
        3.学会做群众工作。

(5)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当代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失范及其价值观归因分析
    2.1 广受质疑的大学组织绩效与组织形象
    2.2 大学组织文化失范及其价值观表现
    2.3 场域互动: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的深层动因
3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动力机制及价值观冲突与融合机理分析
    3.1 中国大学组织文化变革的场域动力机制分析
    3.2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过程及其契机条件分析
    3.3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机理探析
    3.4 大学组织文化变革中的文化刚性与文化扰动问题分析
4 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测量与控制策略
    4.1 国内外有关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测量方法探讨
    4.2 大学组织文化主要测量维度的选定
    4.3 案例:K大学组织文化现状与价值观测量实证分析
    4.4 大学组织文化及其价值观变量的控制策略
5 大学组织文化场域的变革趋势与价值观构建
    5.1 当下中国大学组织场域发展的新态势
    5.2 当下中国大学组织发展战略及其价值取向
    5.3 构建基于现代文化自觉的大学价值观体系
6 基于价值观指导的大学组织文化变革路径与对策
    6.1 建立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大学组织外部支撑体系
    6.2 打造具有价值自觉意识的大学变革领导团队
    6.3 培育充满活力的“无边界”大学学术组织
    6.4 构建基于价值观统领的大学制度文化
    6.5 实施积极有效的大学组织成员价值观化育策略
7 结语
    7.1 几点基本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不足和有待深化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制刑沿革小考
二、以华东为视角
三、早期管制刑的面目
四、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法律虚无主义
五、式微的管制
六、从管制到社区矫正

(7)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制刑沿革小考
二、以华东为视角
三、早期管制刑的面目
四、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法律虚无主义
五、式微的管制
六、从管制到社区矫正

(8)医道(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瘟疫乃战争的孪生兄弟
    0
    1
    2
    3
    4
    5
    6
    7
    8
    9
第二章坐不住冷板凳便修不成大医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三章死有死因活有活理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第四章病者的疼应成为医者的痛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五章生命换来的觉醒是医者之耻
    36
    37
    38
    39
    40
    41
第六章防病于未病是医者正道
    42
    43
    44
    45
第七章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46
    47
    48
    49
    50
第八章感冒乃百病之母
    51
    52
    53
    54
    55
    56
第九章百病皆生于气
    57
    58
    59
    60
    61
第十章大医医心小医医身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9)面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初中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
        2.当前班级管理方式严重阻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
        3.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关键期
        4.“小组合作”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二)主要概念界定
        1.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2.合作小组班级管理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1.研究的问题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文献综述
        1.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现状
        2.关于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
        3.文献总结与反思
    (二)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
三、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的实践
    (一)建立班级合作小组的准备工作
    (二)构建班级管理合作小组
        1.合理分组
        2.组内分工及职责
        3.组长、组员的培训
        4.合作小组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运行
        1.小组的学习管理
        2.小组的常规管理
        3.小组的活动管理
    (四)班级合作小组的考核评价
    (五)班级合作小组的奖惩标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检测
    (三)实验前后自主管理能力变化
        1.学习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变化
        2.活动、纪律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变化
    (四)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影响
        1.合作小组管理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影响
        2.合作小组管理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
        3.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五)实验小结
五、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与问题
    (一)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的实践成效
        1.促进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推动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措施
        1.组间恶性竞争
        2.组内学困生拒绝帮扶
        3.教师对小组管理收放不当
        4.班级管理缺乏活力,走向程式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价干部慎用“据反映”[J]. 杨毅坚. 领导科学, 1995(01)
  • [2]评价干部应慎用“据反映”[J]. 杨毅坚. 人才开发, 1995(02)
  • [3]评价干部应当慎用“据反映”[J]. 杨毅坚. 人才管理, 1995(01)
  • [4]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J].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调研室课题组,王为江,魏广君,张阳升,侯百索,张强,伍国用,袁振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02)
  • [5]大学组织文化变革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价值观管理的视域[D]. 蔡世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6]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J]. 宫璇龙. 刑事法评论, 2007(01)
  • [7]早期管制运作机制研究[J]. 宫璇龙. 刑事法评论, 2007(01)
  • [8]医道[J]. 李发锁. 作家, 2014(23)
  • [9]面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初中合作小组班级管理研究[D]. 聂晓莉. 五邑大学, 2018(05)
  • [10]拆迁办主任[J]. 李发锁. 中国作家, 2008(24)

标签:;  ;  ;  ;  ;  

评价干部要慎用“根据反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