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杂志版面的基本设计与处理研究

胶印杂志版面的基本设计与处理研究

一、照排胶印学报版面基本设计处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磊[1](2020)在《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字体设计在信息交流异常频繁的当下显得愈加重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为中心的活字设计部门拉开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的序幕,成为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和研究的肇始,在当时时代变革和新旧技术更迭之际,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角色。确切地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代表了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印刷字体设计行业,为中国的铅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广泛影响了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近年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作用被业界逐渐所重视,但对其印刷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本文从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学、图像学、文字学、视觉心理学、印刷制版工艺等相关学科,通过整理相关的史料、访谈、字稿、图片等文献,对字体研究室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文章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厘清字体研究室字体设计方法体系完善的脉络;(2)尝试建构字体研究室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3)对字体研究室印刷字体设计流程进行尝试性还原。在绪论和结论之外,本文以技术发展、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为逻辑指引,建构了文章的四个部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的发端,助推当下的字体设计。研究表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在时代与技术的变迁过程中做出了正面的回应,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通过对中国传统书法理论的继承和对日本字体设计理论的借鉴,在探索、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了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启了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实践和研究的先河。其设计的字体影响了中国的现当代的字体审美习惯,其设计遗产惠泽了中国电脑字库行业,奠定了中国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的范式基础。

岳翃[2](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柳为[3](2019)在《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摄影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它是另一种角度的历史。同时其本身也反映了艺术家思想和观念,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运用设计美学相关理论,对摄影书相关的创作者、摄影书本体、读者和传播环境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摄影书美学系统。通过对西方、日本和中国三个地区的摄影书从摄影书观念、叙事美学和形式美学三方面梳理历史,发现三个地区因为历史文化和摄影发展的方向、发展程度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并从创作者的角度,辅以大量实例论证,总结出当代摄影书的美学构建实质上是影像内容所表现的叙事时空向书籍物理时空转化的过程,通过对两者分别的构建以及对两者转换过程中的方法探讨,以此梳理出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方法;从读者角度,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分析总结影响读者摄影书审美评价的主要因素和读者获得的需求满足;最后从读者阅读和接触摄影书的环境角度,通过对传播对象、内容和媒介的分析梳理出摄影书的传播路径以及环境对审美过程的影响。本文一方面对摄影书设计美学历史的梳理较为全面的展现了摄影书的历史发展概况,为当代摄影书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总结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方法,为当代摄影书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师静[4](2017)在《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949-1999年中国大陆书籍封面的字体为研究对象。文章考察了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1976-1999)三个历史阶段中,政治、文化、技术等社会因素与书籍及字体设计的联系,重点研究分析了这三个时期书籍封面的字体类型、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以及这些历史经验为书籍及字体设计提供的当代借鉴。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字体设计的概念,论文的选题来源与依据、研究意义与价值、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1949—1966年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概况,分析了这一时期字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以及政策、印刷、封面其他元素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1966—1976年间“文革”对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文革”中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状况及特点,以及印刷技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四章阐述了1976—1999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书籍出版及书籍设计概况,分析了这一时期书籍封面的多元化字体设计,以及西方艺术风格、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对字体设计的影响;第五章梳理总结了建国后五十年书籍封面字体设计的变化与风格特点,封面字体设计方法的变化,以及对当代中国字体设计的思考。本文认为,建国后五十年间,书籍封面字体设计从注重功能的理性化设计逐步转向注重风格和艺术表现的视觉化设计,字体作为视觉元素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释放。汉字构形所具有的空间性、视觉性特点为字体设计提供了空间及多种可能性。

谭小飞[5](2017)在《固守、移植与融合 ——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为研究对象,考察国门打开以后面对西方冲击下,书籍设计重建秩序的探索过程。通过大量的史料,调整观察角度与方法,提出核心观点:“固守传统”、“移植西方”、“中西融合”三个特点,以揭示历史本真。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一)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的特点及其成因;(二)固守传统,包括设计观点、印制技术、发生的焦点领域、典型风格等;(三)样式移植,包括西方样式的冲击、本土倡导者的经验,以及形成局面;(四)中西融合,西方设计法则的借鉴、典型创作者的经验,以及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以上研究揭示80中国书籍设计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特质、转变痕迹和经验价值,从而探索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和实物考证等方法,力求对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察80年代书籍设计的特殊性,并纠正以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片面、谬误认识之处。

张立伟[6](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滕斌[7](2014)在《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文中提出报业印务中心源自报社的印刷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从纯粹的工业建筑转变为以印刷业务为主,包含多种相关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现代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受报纸媒体行业的发展所影响,不仅具有行业的一般特点和工业建筑的特征,而且具有独特的个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报业印务中心较全面的分析,阐明这种特殊工业建筑的设计思路,并总结方法与经验。目前国内关于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缺乏明确的设计规范与建筑法规,本文试图探究该类建筑的设计规律。文章从6个章节进行论述,前三章主要内容为:陈述报业印务中心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提出报业印务中心的概念,并分析报业印务中心的影响因素,指出报业印务中心建筑在设计中应具有的特点:文化性与科技性、博览性与开放性、综合性与多样性、加工服务性与人文关怀性。论文的后半段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项目策划、基地选址、建筑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的综合分析,总结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创作的一般规律:从策划阶段开始,合理定位,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应以满足其“工艺流程”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印务中心主体厂房进行设计与分析,合理安排各种流线与功能分区。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与工程实践进行分析、验证,并归纳设计经验,给出工程设计建议。本文通过对此类建筑的剖析,希望能够构建对这种建筑类型的整体认知,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有所帮助,为报业印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余节约[8](2012)在《胶印油墨预置机制与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油墨预置技术是在印刷前,通过提取版面图文面积覆盖率分布的数据化信息和墨层厚度的定量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转化为输出墨量要求后,再依此设置输出墨量。相对于传统的凭经验预置墨量,该技术具有输出墨量预置的准确性较高、减少试印的时间和材料浪费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油墨转移过程的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油墨预置的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油墨预置的精度。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利用输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分布规律,验证了只有一个墨区输出油墨时,输出的墨量值和承印物上各墨区的墨层厚度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的关系;多个墨区分别输出油墨时,承印物上墨层厚度分布值是各墨区单独输出墨量时,承印物上墨层厚度分布值的线性相加等多项规律。2.针对一个墨区输出单位量的油墨,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一定范围内各墨区的图文覆盖率分布和承印物上墨量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读入实际印刷的版面覆盖率分布,利用训练好的BP网络,获得该墨区输出的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墨量分布向量,以此作为矩阵的一列,构建一个能定量地表达当前的图文面积覆盖率分布条件下的油墨流布特征。首次研究解决了印刷过程油墨流布特征的定量描述方法。3.利用油墨流布特征矩阵,从理论上证明由于输墨系统性能固有的局限性,在一定的图文覆盖率分布条件下,承印物上墨量可能无法达到均匀一致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创新地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法,通过截断奇异值的方法,求取一种油墨预置值,在该设置条件下,能满足承印物上墨量与标准要求的误差均方根小于规定的要求。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种实现胶印油墨预置新的、完整的方法。首先利用印前数字文件,计算各墨区的图文面积覆盖率,并对网点面积的几何扩大进行补偿。然后利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产生一个可以反映油墨流布特征的矩阵,釆用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求得承印物上墨量分布近似标准要求条件下的墨斗辊输出墨量要求,再利用该值计算各墨区的墨键设置值。本方法的创新性在于,输出墨量预置值是根据特定条件下的油墨流布特征而获得,包含了油墨的回流和横向流动等油墨传递与转移特征对油墨预置的重要影响。根据本方法开发的胶印油墨预置系统已在多家印刷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石潇文[9](2011)在《光栅识别隐形图文防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包装印刷产业的不断发展,包装印刷产品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假冒伪劣产品通常用仿冒外包装来达到以次充好为目的。虽然以激光全息技术和防伪材料等新防伪方法也不断涌现,但印刷品复制显得过于复杂且对设备的依赖性比较大,增加防伪成本。因此,能够真正实现防伪识别简单,难于仿制以及控制成本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论文中,以基于莫尔效应(相位调整)的印刷防伪技术为理论基础,使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物理光学)与印刷技术(半色调图像加网技术)相结合,将简单图像和文字等信息隐藏在预复制的平网色块或半色调图像中,进行了激光打印,真网点数码打样,机械打样以及胶印印刷等多种印刷实验。最后可以借助对应参数的光栅检测片与印刷图像在特定角度下密合,观察得到清晰的隐藏图文信息,并产生立体效果,最终实现去伪存真的防伪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防伪信息可在数字印前流程中完成,在印刷中实现,可以应用在目前主流的印刷工艺,甚至激光打印中。该防伪印刷方法在不增加多余的生产成本的同时,完成对包装印刷品和保密文件的防伪保护,并且对应的光栅检测片参数唯一使得其具有较高的保密安全性。另外,该技术的辅助工具光栅检测片价格低廉,识别方法简便易学,有利于在通消费者和民众之间推广由此可见,该防伪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如烟、酒、药品等包装的诸多领域),既能准确地传达产品的市场形象,又为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

周程[10](2010)在《“死亡之谷”何以能被跨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大型科研项目中,像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一样,完整地走过科学研究、样机试制、中间试验、小批量生产、大面积推广各阶段,并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并不多见。本文对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得以跨越"死亡之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政府的持续推动奠定了该系统创新的成功基础;产学研合作是促成该系统抢得市场先机的要因;用户的信任与支持为该系统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创业型科学家的引领是该系统得以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国外先进元器件和设备的导入强化了该系统的竞争优势;本土资源和市场为该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海外同类产品尚不成熟为该系统的市场开拓提供了良机。

二、照排胶印学报版面基本设计处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照排胶印学报版面基本设计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主要研究内容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以来的中文活字技术
    1.1 西方对中文活字的开发与探索
        1.1.1 初期的尝试
        1.1.2 姜别利对字模技术的改进和传播
    1.2 中国对西方活字技术的接受与回应
        1.2.1 对西方活字技术的逐步接受
        1.2.2 对“舶来”字体的回应
    1.3 字体研究室成立之后的汉字字模制作技术变革
        1.3.1 机刻字模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1.3.2 照相制版技术的发展
        1.3.3 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字体设计
    小结
第二章 字体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书法相关理论成为印刷字体设计的指导
        2.1.1 楷书作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字体的母型
        2.1.2 字体研究室对书法理论的重视
        2.1.3 字体研究室对古籍刻本字体的承袭
    2.2 日本字体设计理论的影响
        2.2.1 借鉴缘由
        2.2.2 《资料》中的日本字体设计理论
        2.2.3 对佐藤敬之辅的再认识
    小结
第三章 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3.1 比拟论
        3.1.1 比拟自然物
        3.1.2 比拟人造物
        3.1.3 比拟人本身
    3.2 传承论
        3.2.1 笔形特征创承
        3.2.2 结构特征传承
    3.3 知觉论
        3.3.1 视觉习惯
        3.3.2 视错觉的纠正
    3.4 理性论
        3.4.1 整体统筹
        3.4.2 拆分组合
        3.4.3 数理分析
    3.5 设计理论与方法在《规范》中的体现
        3.5.1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
        3.5.2 粗细均匀
        3.5.3 大小一致
        3.5.4 重心一致
        3.5.5 布白均匀
    3.6 字体设计相关理论方法与字形系统之间的内在逻辑
    小结
第四章 设计方案的实施及案例
    4.1 字体研究室管理秩序规范化
        4.1.1 探索期的混乱现象
        4.1.2 工作秩序的初步制定
    4.2 字体设计流程
        4.2.1 字表的制定
        4.2.2 字稿书写流程
        4.2.3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4.3 代表性字体的设计
        4.3.1 字形的统一
        4.3.2 宋一体
        4.3.3 黑一体
        4.3.4 宋二体
        4.3.5 黑二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2)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一、石碑文学说
        二、哥特体学说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二、装饰艺术风格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三、传统装饰图案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一、字样的来源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一、字面率测试
        二、字体灰度测试
        三、横竖比
        四、重心位置
        五、中宫位置
        六、阅读速度分析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内容与范畴
        1.1.1 内容
        1.1.2 范畴
    1.2 课题相关概念
        1.2.1 摄影书
        1.2.2 艺术家摄影书
        1.2.3 摄影小志
    1.3 研究背景
        1.3.1 学科研究视角
        1.3.2 学科应用方向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西方早期摄影书的历史溯源
    2.1 十九世纪摄影印相工艺、制版印刷工艺与摄影书
    2.2 早期摄影书的叙事美学
        2.2.1 早期摄影书的题材
        2.2.2 早期摄影书叙事表达
    2.3 早期摄影书的形式美学
        2.3.1 早期摄影书中的影像形式特征
        2.3.2 早期摄影书形式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摄影书的蓬勃时代
    3.1 二十世纪摄影书制作相关技术的发展转向
    3.2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美学流变
        3.2.1 现代西方摄影书观念的发展
        3.2.2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叙事美学
        3.2.3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形式美学
    3.3 现代东方摄影书的探索
        3.3.1 战后日本摄影书的的发展
        3.3.2 现代中国摄影书的探索
    3.4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
    4.1 当代摄影书的形式美学构建
        4.1.1 空间结构
        4.1.2 时间结构
    4.2 当代摄影书的叙事美学建构
        4.2.1 影像叙事主体
        4.2.2 影像叙事的时空
        4.2.3 影像叙事的视角与修辞
        4.2.4 摄影书中影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关系
    4.3 当代摄影书形式与内容叙事的统一
        4.3.1 形式表现内容的方法——“再现”与“表现”
        4.3.2 形式组织的方法——“纯化”与“复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当代摄影书的接受美学与传播
    5.1 摄影书的读者调研与接受美学
        5.1.1 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5.1.2 研究方法与调研目的
        5.1.3 样本选择和调研步骤
        5.1.4 对6本书的审美评价分析
        5.1.5 读者对摄影书的理解和接受模型初步建构
    5.2 当代摄影书的传播与推广方式
        5.2.1 摄影书的传播对象
        5.2.2 摄影书的传播内容分析
        5.2.3 摄影书的传播媒介分析
        5.2.4 摄影书的传播路径
    5.3 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插图目录

(4)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汉字及书籍封面字体
    1.2 选题来源与依据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2 外文研究文献综述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1949-1966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2.1 1949-1966 年书籍出版与书籍设计概况
        2.1.1 1949-1956 年出版业的国有化与“一五”计划下的书籍出版
        2.1.2 1957-1966 年曲折反复的书籍出版
        2.1.3 1949-1966 年书籍设计概况
    2.2 1949-1966 年字体在书籍封面中的应用
        2.2.1 书法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2.2 印刷体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2.3 美术字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2.3 政策、书籍封面其他元素、印刷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2.3.1“简化字”影响下的字体设计
        2.3.2 封面字体设计与书籍内涵
        2.3.3 字体设计与书籍封面其他元素
        2.3.4 铅活字、印刷技术与封面字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66-1976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3.1“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出版界及书籍出版概况
        3.1.1 被批判的出版界及“文革”期间的书籍出版
        3.1.2“文化大革命”对书籍设计及字体设计的影响
    3.2“文革”期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3.2.1 书籍封面中的美术字、印刷体和书法体
        3.2.2“红宝书”与“样板戏”书籍的封面字体
        3.2.3 印刷技术影响下的封面字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6-1999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
    4.1 1976-1999 年书籍出版与书籍设计概况
        4.1.1 新时期的出版界与书籍出版概况
        4.1.2 书籍设计及封面
        4.1.3 印刷新字体展评会与印刷字体管理座谈会
    4.2 1976-1999 年书籍封面的多元化字体设计
        4.2.1 照相排字技术及封面字体设计
        4.2.2 计算机设计字体及其在书籍封面的应用
        4.2.3 西方艺术风格对封面字体设计的影响
    4.3 印刷技术与书籍封面字体
        4.3.1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4.3.2 以胶印为主的印刷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49-1999 年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与当代借鉴
    5.1 封面字体设计的变化与特点:字体类型与表现形式
        5.1.1 封面字体应用类型与封面字体形式的变化与特点
        5.1.2 封面字体的版式与图文关系
    5.2 字体设计方法的变化:从铅铸字到计算机设计
    5.3 对当代字体设计的思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一 1949-1965 年的字体研发
附录二 1966-1976 年的字体研发
附录三 1977-1980 年代的字体研发
附录四 1983年第一届全国印刷新字体评选会获奖作品
附录五 汉文印刷字体与设计一览表
附录六 原湖北丹江文字六零五厂(字模厂) 高级工程师袁朴访谈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固守、移植与融合 ——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资料来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目的与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的特点及成因
    一、80 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的三个特点
    二、三个特点的成因
        1、固守传统的成因
        2、样式移植的成因
        3、中西融合的成因
第二章 固守传统
    一、中国书籍设计的身份定位
        1、关于中国书籍设计的身份
        2、以钱君匋的个展与演讲为例
    二、传统风格的固守
        1、朵云轩与荣宝斋对传统印装技艺的传承
        2、传统题材的书籍对传统设计风格的需求
        3、出口书籍与固守传统
    三、传统风格书籍设计的特点
        1、图像与字体的分离
        2、书法的多样化以至难以辨认
        3、突出传统图像
第三章 样式移植
    一、科技类书籍中的抽象构成
        1、“科技现代化”与西方科技书籍的大量翻译引进
        2、西方科技类书籍中几何构成
        3、王卓倩的尝试与经验
    二、科技类书籍与样式移植
        1、塑造“科技形象”的书籍设计
        2、朱仰慈的科技类书籍设计实验与启示
        3、罗小华与“意识形象”设计法
        4、科技类书籍设计中西方样式的流行局面
    三、抽象构成对其他类书籍的影响
        1、对“封面画”的冲击
        2、文艺理论类书籍设计的转变
        3、两种抽象方法的形成
第四章 中西融合
    一、借鉴西方法则
        1、汉字的图形化
        2、编排的多样化
        3、拼音对画面的调和
    二、文艺类书籍中“中西融合”的领悟
        1、张守义外国文学书籍设计的尝试
        2、任意对构成的理解与尝试
        3、曹洁与传统手法的创新实验
        4、中西融合中的“主”与“次”
    三、中西融合的水到渠成
        1、汉字对西方网格系统的先天适合
        2、中文字体与西式构图的融合
        3、传统素材的现代表现
    四、现代中国书籍设计风格初呈
结语: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期刊与杂志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起源
    1.2 选题的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报业印务中心综述
    2.1 报业印务中心的历史
        2.1.1 印刷及印刷机的历史
        2.1.2 中国报业印刷的历史
    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
        2.2.1 报业集团的发展
        2.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
    2.3 报业印务中心的现状
    2.4 印务中心的概念
    2.5 印务中心的影响因素
        2.5.1 报业集团化经营的影响
        2.5.2 行业特点对印务中心的影响
        2.5.3 技术发展对印务中心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特点
    3.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文化性与科技性
        3.1.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文化特性与印刷文化内涵的统一
        3.1.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科技特性与印刷技术发展的统一
    3.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博览性与开放性
        3.2.1 报业印务中心的博览性
        3.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开放性
    3.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3.3.1 报业印务中心的工业性与民用性
        3.3.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功能组成与分类
        3.3.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中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3.4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加工服务性与人文关怀性
        3.4.1 报业印务中心的加工服务性
        3.4.2 报业印务中心的人文关怀性
    3.5 报业印务中心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空间造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4.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项目策划和基地选址
        4.1.1 报业印务中心服务目标的确定
        4.1.2 报业印务中心建设规模和功能组成的确定
        4.1.3 报业印务中心基地选址的确定
    4.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
        4.2.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2.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4.2.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
    4.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各类用房要求和功能组织
        4.3.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主要功能组成
        4.3.2 各类用房使用要求
        4.3.3 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
        4.3.4 功能组织的基本关系
    4.4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环境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印务中心案例与设计实践
    5.1 国内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案例
        5.1.1 羊城晚报印务中心
        5.1.2 广州日报印务中心
        5.1.3 河南日报印务中心
        5.1.4 北京日报印务中心
        5.1.5 福州日报印务中心
        5.1.6 南宁日报印务中心
        5.1.7 本节小结
    5.2 设计实践-广西日报印务中心建筑设计
        5.2.1 广西日报社印务中心慨况
        5.2.2 设计依据
        5.2.3 设计目标
        5.2.4 设计理念
        5.2.5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5.2.6 交通流线设计
        5.2.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2.8 办公、厂房综合楼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5.2.5 本节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务中心建筑设计经验
    6.1 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
    6.2 印务中心建筑设计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胶印油墨预置机制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油墨预置的方法
        1.2.1 人工调墨斗
        1.2.2 印刷机控制台预置调节
        1.2.3 通过印版扫描来预设墨量
        1.2.4 基于数字文件的油墨预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2 目前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胶印油墨预置理论基础
    2.1 胶印的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
        2.1.1 印版的选择性吸附原理
        2.1.2 网点呈色原理
        2.1.3 墨层厚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2.1.4 印刷墨量的检测
    2.2 计算机仿真
        2.2.1 计算机仿真的基本理论
        2.2.2 输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2.2.3 一对墨辊间的油墨传递的模型
    2.3 人工神经网络
        2.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3.2 BP神经网络
    2.4 解病态线性方程组奇异值分解法
        2.4.1 病态方程组
        2.4.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病态方程组求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油墨量平衡方程的油墨传递与转移分析
    3.1 胶印油墨传输行程
        3.1.1 给墨行程
        3.1.2 分配行程
    3.2 墨层的分配与转移特征
        3.2.1 油墨在墨辊间的传递特征
        3.2.2 油墨从墨辊到印版传递特征
        3.2.3 油墨向纸张转移特征
    3.3 给墨行程的油墨传递
        3.3.1 间歇式供墨
        3.3.2 连续式供墨
    3.4 基于油墨量平衡方程的油墨传递特征分析
        3.4.1 非串动条件下油墨传递模型的建立
        3.4.2 非串动条件下油墨流布特征分析
        3.4.3 非串动条件下预置墨量值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输墨系统油墨流布特征的仿真
    4.1 油墨传递的计算机仿真研究的意义
    4.2 油墨传递和转移的仿真模型
        4.2.1 给墨行程的油墨传递仿真模型
        4.2.2 着墨行程的油墨传递仿真
        4.2.3 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油墨传递仿真
        4.2.4 橡皮滚筒向纸张的油墨转移模型
    4.3 仿真实验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图文覆盖率分布对油墨流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4.4.2 给墨量对油墨流布影响的实验
        4.4.3 墨辊串动对油墨流布影响的实验
        4.4.4 传墨周期对油墨流布的影响
        4.4.5 油墨转移率对油墨流布影响的实验
        4.4.6 纸上墨量稳定时间的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墨流布特征分析
    5.1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5.2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5.2.1 网络层数
        5.2.2 隐层的神经元数
        5.2.3 传递函数
        5.2.4 网络的训练算法
        5.2.5 训练次数的确定
        5.2.6 创建训练样本数据
    5.3 网络的训练及泛化能力的检验
        5.3.1 网络的训练
    5.4 建立输墨系统的油墨流布矩阵
    5.5 实验
    5.6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墨量预置系统的设计
    6.1 墨量预置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6.2 图文面积分布的计算
        6.2.1 油墨预置的源文件
        6.2.2 墨区的覆盖率的计算
        6.2.3 网点几何扩大的补偿
    6.3 实地密度和墨层厚度的关系
        6.3.1 Tollenar-Ernst 模型
        6.3.2 实验
        6.3.3 结果与结论
    6.4 拟合墨斗辑输出墨层厚度与墨键之间的关系
        6.4.1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墨斗辑输出墨层厚度计算
        6.4.2 实验印刷
        6.4.3 计算墨斗辑输出墨厚与墨键设置值之间的关系
    6.5 实施墨量预置
        6.5.1 墨斗辊转角的预置
        6.5.2 墨键的预置
        6.5.3 印刷
        6.5.4 结果分析
    6.6 软件的介绍
        6.6.1 系统实现的流程
        6.6.2 系统的性能特点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光栅识别隐形图文防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防伪印刷的发展趋势
        1.3.1 材料防伪技术
        1.3.2 印刷工艺防伪技术
        1.3.3 数字印前防伪技术
    1.4 光栅识别防伪的相关理论
        1.4.1 数字加网算法
        1.4.2 莫尔效应
        1.4.3 莫尔条纹及其防伪原理
        1.4.4 1bitTIFF图像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源图像及隐藏信息的选取
        2.1.1 源图像的参数
        2.1.2 隐藏信息的选取
    2.2 激光打印模拟实验
        2.2.1 在平网色块中加入隐藏图像
        2.2.2 在灰度半色调图像中加入隐藏图像
        2.2.3 在彩色半色调图像中加入隐藏图像
    2.3 真网点数码打样实验
    2.4 平版胶印实验
        2.4.1 传统胶印机械打样
        2.4.2 平版胶印机印刷
        2.4.3 双向多层隐藏信息防伪
3 结果与讨论
    3.1 加网线数与角度
    3.2 加网算法
    3.3 输出分辨率
    3.4 防伪技术的保密性
    3.5 图文的隐藏效果
4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10)“死亡之谷”何以能被跨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进程
    1.“748”工程的提出
    2. 汉字照排系统总体设计单位的确定
    3. 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的研制
    4. 原理性样机改进工作的启动
    5.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走出实验室
    6. 迎战海外激光照排系统“联军”
    7. 夺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霸主地位
三、成功跨越“死亡之谷”的要因分析
    1. 政府的持续推动奠定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新的成功基础。
    2. 产学研合作是促成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抢得市场先机的要因。
    3. 用户的信任与支持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
    4. 创业型科学家的引领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得以实现产业化的关键。
    5. 国外先进元器件和设备的导入强化了国产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竞争优势。
    6. 本土资源和市场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7. 海外同类产品尚不成熟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市场开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结语

四、照排胶印学报版面基本设计处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的实践成就[D]. 王金磊. 上海大学, 2020
  • [2]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D]. 柳为. 江南大学, 2019(03)
  • [4]1949-1999年中国书籍封面的字体研究[D]. 师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4)
  • [5]固守、移植与融合 ——80年代中国书籍设计研究[D]. 谭小飞.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6)
  •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D]. 滕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8]胶印油墨预置机制与技术的研究[D]. 余节约.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9]光栅识别隐形图文防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石潇文.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
  • [10]“死亡之谷”何以能被跨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进程研究[J]. 周程.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0(02)

标签:;  ;  ;  ;  ;  

胶印杂志版面的基本设计与处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