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要细化——关于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

股份合作要细化——关于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

一、股份合作要搞得细些——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肖莎[1](2003)在《新中国农村工业变迁:实践与理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喜的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工业的出现为农民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架起了桥梁,这种乡村里的都市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村从原先以家庭为基础的乡土社会逐渐滋生出现代文明的法人团体,从而使乡土社会得以重组。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的富裕繁荣是整个社会富裕繁荣的基础。而目前我国农村潜伏着可能影响稳定的因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稳定农村的根本办法,要靠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更重要的途径是农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人民公社时期以“磨洋工”形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转移之路,同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1990年代后期以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连续减少,农民的收入还得以小幅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的务工收入,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因此,农村工业理论实际上是关于中国农民的出路理论,把它们放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整理,于农村贫困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差别扩大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意义。本课题认为,要全面认识中国的农村工业问题,不能仅限于了解农村工业本身,而应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来考虑。因此,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着重探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中农村工业的作用、推进方式、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协调途径以及发展型式等问题。遵循以上研究主线,本课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范围如下:改革开放前,学术界对农村工业的探讨很少,主要集中在人民公社中社队办企业的意义以及某些问题(如社队企业中土法炼钢等)上,已有的文献中更多的是国家领导人发表的言论。中国的农村工业直到1970年代末才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此后的20多年里,国内学者对农村工业研究的重点是:第一,发展农村工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何在。第二,对于农村工业的各种区域发展型式及其特征的历史总结和前瞻,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第三,对乡镇工业与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如农业、城市工业的关系的研究。第四,乡镇工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宏观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乡镇工业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与农业人口城市化的协同推进问题等。第五,以实证方式研究乡镇集体企业的经济体制的变迁。乡镇集体企业产生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集体所有制下它的经营行为<WP=8>如何,它为什么会一度表现出比同是公有制企业的国有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19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它如何通过改制以维持竞争力等问题都是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基于以上基本思路,本课题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八章,可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是概论性的,对本课题研究涉及的重要名词进行界定。第二章至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研究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工业。此时期是中国大规模建立农村工业的开始,有关言论多是由国家领导人发表,学术界的研究处于次要地位。这一阶段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左”倾思潮泛滥,农村工业理论也难免受到影响。第五章至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中国的农村改革大推进使得农村工业挣脱了桎梏,走上了腾飞的道路,对农村工业的研究也由此开始有了长足进展。学界讨论的具体问题有:如何看待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社队企业的发展原则、对社队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对社队企业与农工商综合经营、对社队企业中的不正之风、乡镇企业崛起的动因、乡镇企业的作用、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乡镇企业的“以工补农”问题、乡镇企业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温州模式研究的兴起、乡镇企业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关系、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问题、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与高效率、苏南模式的改革问题、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第八章讨论是1997年之后的时段,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乡镇工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巨变,进入了调整升级阶段,这一章可视为第四部分。此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格局和中国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工业下一步怎么发展的问题引起众人的瞩目,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包括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中经营者持大股、乡镇企业加小城镇的发展战略、乡镇企业集中布局、苏南模式及温州模式的前景等问题。结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界关于中国农村工业何去何从的争论,对农村工业从萌发、意义、管理机制、趋势四方面作出了解释和系统总结。第二部分则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格局和中国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乡镇工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巨变,进入了新的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

刘永湘[2](2003)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文中提出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利益关系最为复杂、引发矛盾最为尖锐的现实问题之一,从而历来是经济学者、管理者、决策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人地矛盾尖锐、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较为薄弱的方面,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实施,新的经济形式和模式不断涌现,需要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历史的观点、改革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问题,采用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背景下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创新进行了土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 论文首先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农村土地的类型、农村土地产权内涵及其产权结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性质以及土地发展权问题等。其次,论文分阶段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脉络和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提供了历史基础。紧接着,论文先分析和评价了农用地“均田承包制”、“两田制”、“承包权固化”、“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不同的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着重分析和评价了农村建设用地制度创新模式如“安阳模式”、“苏州模式”、“芜湖模式”等,并对“四荒地”的流转模式进行了进行利评价。接下来,论文着力研究了农村土地产权价格,并按产权结构将其划分为所有权价格和使用权价格,对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着重探讨了目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别研究了目前农用地、建一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方案。最后,论文还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外部运行环境如农村土地产权法制、农村土地地市场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在以下儿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1.克服了以往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用地,而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产权制度创新比较忽视或者有论述但语焉不详的弊端,把除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特别是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产权制度创新纳入了分析框架,使研究内容完整覆盖了整个农村土地,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研究的覆盖面达到了较宽的广度。 2,要解除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压抑,并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发展权价值补偿,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交易价格中;‘应引入土地发展权价值。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发展权价值补偿的办法是通过对农用地和非农业用地进行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以此为基础,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按公益性质和非公益性质实行土地征用与征购,分别确定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补偿。同时,重视土地发展权补偿的转换,农民有权以原生产要素的实际拥有者参与分配,土地收益中的相当部分要用来保障农民失地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3.提出了要解除对非农业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能够在互为竞争性的用途之间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取舍。论文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指出全国各地自发出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能逐步规范,而不能采取“堵”或者限制的办法。 4.提出了利用土地产权交易价格调节制度创新活动和平衡创新利益分配。论文认为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n(A)(即农民集体连续追加投资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H(B)(即农户投资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各类型土地使用二,,二权价格形成基础,而市场价格则是在此基础上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的价格。 5.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既包括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又包括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而后者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主要方面,其变革的方向和力度最终决定一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6.提出了过公法私法化,建立健全土地权属制度,逐步规范流转行为。论文认为,通过明确土地产权,避免“公地悲剧”的蔓延,一是私法化,明确土地的资源性物权,建立土地市场,便利土地权利流转,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土地的保护,尤其是耕地的保护,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赵怡婷[3](2020)在《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农民的生产、生活角度来看,形成具有组织化规模的行动一直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有效的——这是学界一个世纪以来研究的经典命题,从个体庄园的生活至上到人民公社的乌托邦莫不如此。然而,农民的组织化在现实实践中却困难重重: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开始走上去组织化的道路,个体化的小农需要独自承担市场与社会风险;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合作组织亦遭遇种种困境,农民在整体上处于原子化、分散化状态。对于农民的组织化困境,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结构、组织、政策等宏观层面进行解释;本文以上海市Q村为个案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调查后,笔者认为其组织化困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宏观社会变迁的影响,但作为组织化的行动主体,农民自身的行为选择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过程—事件”法,对上海市Q村的三次组织化实践进行回溯,参照波普金的“合理抉择”理论,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农民参与组织化进程的动力为何?在三次组织化实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农民具体遵循了何种行动逻辑,其行动逻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又是如何导致组织化难以持续、陷入困境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农民以生存为首要条件做出理性经济选择,农民基于生存境况所做出的选择是其谋生的合理方式,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与风险的减弱,他们便转而追求个人和家庭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动机的合理转变构成了组织化进程的开端;2、农民的理性是基于个体利益而展开的,其组织化与去组织化都是个体处于选择环境下的合理决策与行为的集合。在村庄的组织化实践中,实现个人利益诉求是农民参与组织化进程的动因;而当组织化不能达成、甚至阻碍农民追求其理想效益时,农民则根据个体情况就退出与否、退出程度、如何退出做出合理抉择,进而造成集体和合作组织的溃散;3、本研究丰富了“合理抉择”的内涵,认为农民的合理抉择体现出权力、利益、关系的逻辑,三者在促成农民组织化行动的同时也构成其组织化困境——首先,权力是开启组织化的关键因素,但作为权力来源的资源、利益、政绩、信任、关系网络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其消长与转化导致了农民互动中权力关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权威的弱化、理性权衡算计下的权力消涨推拉,促成了农民从组织化到原子化状态的转变。其次,利益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农民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与波普金的观点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农民并不必然以利益最大化为先,也存在着综合考虑经济收益与其它因素、选择个人满意且合理的“相对最优解”的情况。最后,关系是组织化的纽带,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农民的行动选择受到关系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利益共识、共同经历与集体认同强化了组织化的内向凝聚力;农民合作社的形成则是农民基于利益互惠与关系网络的合理抉择。但另一方面,关系网络天然的有限性使得农民行动的关系逻辑服从于利益逻辑;两村合并后在关系与利益层面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结,进一步加剧了分散化的发展趋势。上述三者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联动,其对农民行动的影响与建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演变过程;4、随着领导与组织制度阻碍了农民的利益、个体与组织的共容利益不断减少、农民作为利益个体和市场主体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农民的组织化价值取向由集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个体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体不存在组织化的需求,但一方面在权威消解以后,农民的权力难以向权利回归;另一方面个体理性无法实现,因此个体农民之间难以形成以个人权利为前提、以满足个人利益为基础的自主组织化。因此,并非理性的存在导致了农民的组织化困境,而是应建立起共生与协同的内生机制,在充分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形成平等、自主、自治、内生的农民组织化。

刘宪法[4](2011)在《“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编年史"的叙述方式,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引致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主要分析脉络,并将土地产权结构性设置的交易成本因素考虑进去,以解释各有关集体土地的利益主体的行为为分析重点,探寻南海集体土地制度变革的成因及其演进过程,讨论"南海模式"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根源。本文认为,引致"南海模式"制度演进的基本诱因是土地要素的需求条件的变化。当土地要素的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就使得土地利用的级差收益显现出来了,从而刺激了土地利用方式及用途的改变。"南海模式"的特征在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及用途的改变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条件下,由南海农民自发地完成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要求对原有的土地产权组织形式进行重构,且重构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交易成本要足够低。各与土地相关的利益主体,在寻求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和土地产权组织结构重构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推动着"南海模式"的形成和不断演变。然而,当南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发生了改变,南海政府就要求对土地进行成片开发,要求调整土地使用功能。这时存在于"南海模式"内部的制度矛盾就会激化,土地国有化就成为南海政府理性的选择,并最终导致"南海模式"的终结。

龚晓菊[5](2005)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对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及存在的制度约束,并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章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理论探讨。(1)目前,理论界对民营经济概念的认识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民营经济的概念和类型进行界定。民营经济是采取民间经营方式的经济形态,是以经营方式来界定的,不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民营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广义上的民营经济包括所有非国营经济。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具有其它经济成份所不具备的优势,集中表现在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民营经济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它天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力量。(2)制度就是制约人们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社会承认的规则,制度功能作用的本质是提供激励与约束,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制度变迁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扫除障碍、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制度变迁史。 第二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根据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复兴、快速成长、调整、全面发展四个时期。(1)1978年——1984年为复兴时期。民营经济的复兴是从个体经济的兴起开始的。城乡个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私营经济的复苏。(2)1985年——1988年为快速成长时期。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党和国家对私营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不鼓励、不禁止”的做法,私营经济快速成长起来;这一阶段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3)1989年——1991年为调整时期。由于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加之经济过热,国家开始治理整顿,加上1989年的政治风波,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回落。(4)1992年至今为全面发展时期。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十五大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

王景新,彭海红,老田,潘毅,龚云,马翀炜,张银锋,刘民权,罗必良,张小军,曹锦清,严海蓉,徐俊忠,麻国庆,何明,卢晖临[6](2015)在《集体经济村庄》文中研究说明第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4年11月1日至2日在江南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原慈溪县县城)慈湖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集体经济村庄"。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仍有少数农村因地制宜,坚持集体生产、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制度至今。三十多年来,社会舆论对这些集体经济村庄的质疑乃至批评声不绝于耳,却鲜见学界对各地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村庄加以全面检讨与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以当今中国集体经济村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市场经济、市场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发展趋向,呈现"社会主义"理念在村庄经济制度、村民认知层面的流变,为完整把握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提供一个难得的标本。本专题内容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校。评论及讨论部分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因为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王安春[7](2008)在《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以铅山县农地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以及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解放前铅山县的土地产权关系;解放后土地改革与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集体化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确立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主要研究结论是:1.封建土地产权清晰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权利面临着来自众多方面或明或暗的冲击和侵削,正是这种对权利的冲击和侵削,使农民的收益权受到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根除了铅山县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土改的制度变迁产生了巨大的绩效。2.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通过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所建立的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私有土地制度,农地产权关系变得紊乱不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因其低效率而陷入困境,土地也重新回归“队为基础”的传统村社。然而作为“基础”的生产队,其土地等产权实质上也是残缺模糊、低效的。3.集体经济的低效导致了农村长期的贫困,面对生存危机,农民自发地开始包产单干,农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新体制也因此而确立。家庭承包责任制制度在改革的初期取得了十分显着的制度创新绩效。然而自1982年铅山县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弊端就不断显现。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名存实亡,集体土地所有权因权利主体的缺失而难以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也因此而常常受乡村行政组织的控制,农民集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说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目前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4.比较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目前理论界的各种主张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局限。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尊重地方制度创新,学界对农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都可以尝试的创新思路。

刘宪法[8](2010)在《“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编年史"的叙述方式,以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引致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主要分析脉络,并将土地产权结构性设置的交易成本因素考虑进去,以解释各有关集体土地的利益主体的行为为分析重点,探寻南海集体土地制度变革的成因及其演进过程,讨论"南海模式"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根源。本文认为,引致"南海模式"制度演进的基本诱因是土地要素的需求条件的变化。当土地要素的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就使得土地利用的级差收益显现出来了,从而刺激了土地利用方式及用途的改变。"南海模式"的特征在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及用途的改变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条件下,由南海农民自发地完成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要求对原有的土地产权组织形式进行重构,且重构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交易成本要足够低。各与土地相关的利益主体,在寻求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和土地产权组织结构重构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推动着"南海模式"的形成和不断演变。然而,当南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发生了改变,南海政府就要求对土地进行成片开发,要求调整土地使用功能。这时存在于"南海模式"内部的制度矛盾就会激化,土地国有化就成为南海政府理性的选择,并最终导致"南海模式"的终结。

贺福中[9](2017)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文中指出农民收益偏低既是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入手,按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三个时期,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中,厘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变革脉络,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并预测收益分配趋势和中国农民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遗产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在传统社会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形成了社、会、合会等以应对突发事件。西方合作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影响了中国农民合作运动。国民政府将合作主义思想国策化,诱致性推行农村合作运动,与地方保甲制度结合起来,当作统治农村的工具。日本侵华时期的农民合作社是服务战争的机器,日伪掌握农民生杀大权。第二部分论述了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互助组为主,逐步建立合作社,按股分红。新中国成立后,为阻止农民卖地,国家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土地公有化。社员议定收益分配办法,评工记分。合作社把现金、粮食和其他实物统一计算后分配给社员。第三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定额计酬、评工记分,按照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顺序,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分配收益。有近1/3收益来自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第四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满足了农民的现实诉求。土地承包期15年、30年逐步延长到永久不变。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道德秩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农民对产权、契约、制度等制约因素提出新的诉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第五部分则是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选取山西1954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全国、江苏、山西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走势,预示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采用大量新史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来源有: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档案资料。山西吕梁汾阳市贾家庄村1953年以来,散落在村史馆、村档案室等处的原始资料,有工作汇报、生产安排、粮食产量的记载材料;有耕地面积、劳力、畜力、大小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记录;评分挣工办法,粮食产量及按人口、按工分进行分配的逐年逐项记录,以及村集体固定资产,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山西农业主管部门的社会调查材料。山西多次组织全省各级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原本用于内部掌握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毋容置疑。这种阶段性、横切面、有重要时间节点的全面调查史料,非常珍贵。第三,大量采访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史学和计量史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借助计量统计模型对1954-2015年山西、江苏和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第一产业、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综前所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若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与农村经营体制演变过程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不同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与时代发展相吻合,有效地完成了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并为新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分述如次:首先,农民收益和国家获取“双下降”是农村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队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大,社员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却明显减小,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既看不到群体激励也没有个体受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采用中央确定、地方掌握、农民选择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低。中共中央定了基调之后,利用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后在全国推行。农民对收益分配的实现诉求是包干到户的内在动力,国家动员是家庭经营的外部推力,信息传播是农民与国家互动的纽带。而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带来的农民群体分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产物。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利益的载体,掌握着农民收益的潜在资源。土地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最大资产的管理者。然而,山西7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空壳”型,中国近一半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收益。土地制度创新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第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当年由广大农民群众积累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应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继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推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之后,山西在资源型村、城中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的村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并实施“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原则。优先土地股配发给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增配人口股面向全体在册村民,设置预留股要留给合理增加的人口,是对我国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安排下新增人口的一种收益保障,也为解决不可预见性问题和困难留有余地,可以看作是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成员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创新。第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1954-2015年(除去1960、1966-1976年)年度数据走势来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随着全省经济特别是第一产业发展而增加,山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走势,也比较契合农村土地政策实施的三个时期。2000年以来,全国、江苏和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高位回落走势,预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农民收益再次走上加快增长的通道。2017年3月,民法总则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的深入,期望农民收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城乡人均收益差距逐步缩小。

汪艳涛[10](2015)在《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因此要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变,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户分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兼业化严重,出现了农村生产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矛盾;再加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呈恶化趋势,而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仍以经营规模小、自给半自给的家庭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从而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时间顺序,对本文进行了结构安排。第一,培育前准备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且分析其主要的特征,从而找出研究需要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历程进行梳理,从其演变轨迹中找出其产生的动因和趋势;并从生产要素视角探寻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二,培育过程阶段研究内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并对机理模型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加强每一流程的控制性;在过程模型和流程分解的基础上,对政府、农户、社会组织等的权责进行社会分工,构建他们之间协调合作机制。第三,培育后运行反馈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要清晰界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概念。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学者们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相关说明和研究,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个权威或一致的定义。定义的模糊很容易造成对政策的错误解读,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时,很容易由于概念错误解读而产生不当的行为。因此,需要完善概念的制定、修订工作,从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经历了解放前的原子化经营、计划经济的合作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化经营等几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走向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是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但是要素配置中要根据经营主体的差异性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农村金融、人力、土地、技术和制度等各种要素的支持。利用山东省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各要素支持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生产要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效果不同,并且相同要素对不同类型的主体支持效果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培育过程中,要发挥各要素的不同作用,同时要好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政策。(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培育过程进行流程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是一个融汇了人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综合配置,以及在要素配置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农业协会、信息部门、物流部门等多种社会组织共同协调配合,其培育过程是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对其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将复杂系统分解成有序地、简单的流程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对每一流程的控制和考评。(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长效发展,必须创新其运作模式,建立运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是简单的促使其产生,更要注重其产生后的长效运作模式。长效运作模式必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传统的“农户+企业”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求,必须创新运作模式。在坚持实用、有效和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股份合作制运作模式,同时加强买断式、合同式、合作式、企业化和股份式利益联结机制。(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为了实行反馈控制,需要对其培育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所以,必须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财务指标,也要重视培育过程中的流程、市场、成员、技术和社会等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每一指标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从而更能加强其培育流程的管理,通过指标评价反馈,找出控制的重点。(7)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但考虑到国外政策、文化、经济、地理等要素的差异性,我国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加强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加快土地要素流转体制创新、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和税收制度等措施,构建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二、股份合作要搞得细些——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合作要搞得细些——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农村工业变迁:实践与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 选题与研究目的
    二、 基本研究思路、范围和方法论
    三、 结构安排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对农村工业的认识
    第一节 农村与农村工业的一般理论
        一、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二、 传统农村手工业与现代农村工业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的农村工业
        一、 近代中国的传统农村手工业和现代农村工业
        二、 新中国的现代农村工业
第二章 “大跃进”时期的农村工业实践及相关理论(1958-1960年
    第一节 毛泽东对人民公社和社办工业的设想
        一、 合作社合并为大社的背景
        二、 毛泽东提倡办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第二节 社办工业的大发展与发展中的问题
        一、 社办工业的来源
        二、 社办工业的成就及问题
    第三节 中央领导对人民公社、社办工业的评价
        一、 毛泽东的看法
        二、 刘少奇的评论
        三、 彭德怀对“左”倾错误的认识
    第四节 理论界对人民公社和社办工业的讨论
        一、 对工农商学兵兼营的人民公社的评价
        二、 批判“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就“小土群”炼钢展开的讨论
第三章 经济调整期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61-1965年
    第一节 “八字方针”和中央对社队工业的关停并转
        一、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二、 中央决定社队一般不办企业
    第二节 刘少奇、毛泽东关于人民公社和社队工业的观点
        一、 刘少奇对社办工业的看法
        二、 毛泽东认为人民公社应大办农业、不应大办工业
第四章 “文革”时期和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过渡期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66-1978年
    第一节 社队工业的状况
        一、 中央对社队工业的规划思路
        二、 社队工业的发展成绩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国家领导人对社队企业的看法
        二、 理论界对社队企业的讨论
第五章 阴霾散去后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79-1983年
    第一节 中央发展社队企业的指导思想
        一、 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文件
        二、 加强对社队企业管理的一系列规定
    第二节 对社队企业的整顿
        一、 中央决定对社队企业进行整顿
        二、 夹缝中求生存的社队工业
    第三节 理论界的相关争论
        一、 如何看待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 社队企业的发展原则
        三、 对社队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的讨论
        四、 对社队企业与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讨论
        五、 对社队企业中的不正之风的讨论
第六章 异军突起和治理整顿阶段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84-1991年
    第一节 乡镇工业从高速发展到整顿提高
        一、 乡镇工业的繁荣与体制改革(1984-1988年
        二、 整顿提高阶段的乡镇工业(1989-1991年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乡镇企业崛起的动因
        二、 乡镇企业的作用
        三、 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
        四、 乡镇企业的“以工补农”问题
        五、 乡镇企业、小城镇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六、 温州模式研究的兴起
        七、 乡镇企业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第七章 在改革大潮中高速前进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92-1996年
    第一节 乡镇工业的成就与问题
        一、 辉煌的成绩
        二、 乡镇工业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对乡镇企业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
        二、 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问题
        三、 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与高效率
        四、 苏南模式的改革问题
        五、 对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理论探讨
第八章 调整升级阶段的农村工业及相关理论(1997年—2002年
    第一节 乡镇工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 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后乡镇工业的运行特征
        二、 困难与问题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对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中经营者持大股的讨论
        二、 乡镇企业加小城镇的发展战略讨论
        三、 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问题
        四、 苏南模式是否终结的讨论
        五、 温州模式:面临的挑战和下一步创新
结语
    一、 中国农村工业何去何从?
    二、 中国的农村工业理论研究亟待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2)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本文的背景与主题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分析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土地的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的概念解析
        2.1.2 农村土地的类型划分
    2.2 农村土地产权的内涵和特征
        2.2.1 产权概念的界定
        2.2.2 “农村土地产权”概念界定
        2.2.3 “农村土地产权”:所有权的运作形式
    2.3 农村土地:产权安排与产权结构
        2.3.1 “土地权利安排”:体现国家意志
        2.3.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基于现行法律的分析
        2.3.3 土地承包权的性质:是物权还是债权?
    2.4 土地产权结构的进一步讨论:农村土地发展权问题
        2.4.1 土地发展权概念及相关问题解析
        2.4.2 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压抑:基于法律与现实的分析
        2.4.3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抗争:事实与证据
        2.4.4 政府有关政策的边际调整:让步与改良
        2.4.5 本节小结:几点结论性认识
3 历史展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脉络与制度绩效
    3.1 中国古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3.1.1 中国奴隶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1.2 封建领主制经济时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1.3 封建地主制经济时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2 中国近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化分析
        3.2.1 中国近代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特征
        3.2.2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形式
        3.2.3 近代中国地租形态(土地产权价格)
        3.2.4 中国近代的殖民主义土地产权制度
    3.3 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化及其绩效:1949~1978年
        3.3.1 “耕者有其田”及其实践:1921~1953年
        3.3.2 农村土地合作化:1953-1957年
        3.3.3 人民公社化:1958~1978年
    3.4 新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及其绩效:1979-1992年
        3.4.1 家庭承包经营制(HRS)改革的历程分析
        3.4.2 家庭承包制(HRS)对人民公社土地产权结构的冲击
        3.4.3 家庭承包制(HRS)的总体绩效评价
4 分析与评价:全国各地出现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
    4.1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1 均田承包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2 “两田制”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3 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4 土地承包权固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1.5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2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2.1 有关情况概述
        4.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
        4.2.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因
        4.2.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创新模式
        4.2.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模式
        4.2.6 调查与思考:四川一个县级市的实地考察
        4.2.7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评价与评价
    4.3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4.3.1 有关情况概述
        4.3.2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实证考察
        4.3.3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5 产权价格形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利益的分配与调节
    5.1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
        5.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实质
        5.1.2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
        5.1.3 “农转非”: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补充形式
        5.1.4 征地补偿标准及范围: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形成中的两个问题
        5.1.5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城市土地使用权价格形成的“剪刀差”问题
    5.2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
        5.2.1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实质
        5.2.2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体系
        5.2.3 家庭平均承包经营制度下农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2.4 其他类型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2.5 我国家庭租赁实践中的土地租金确定问题
    5.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
        5.3.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实质
        5.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的影响因素
        5.3.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管理实践
    5.4 “四荒地”使用权价格
        5.4.1 “四荒地”使用权的性质分析
        5.4.2 “四荒地”使用权价格的形成基础
        5.4.3 合理确定“四荒地”使用权价格
6 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探寻
    6.1 农村土地产权创新的前提条件
    6.2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创新
        6.2.1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 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对策措施
    6.3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
        6.3.1 农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措施
    6.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
        6.4.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4.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措施
    6.5 “四荒地”产权制度创新
        6.5.1 “四荒地”产权制度安排及缺陷
        6.5.2 “四荒地”产权调整与完善的措施
7 运行环境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保障措施
    7.1 农村土地产权法制创新
        7.1.1 目前农村土地法制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 加快农村土地法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7.2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创新
        7.2.1 目前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的对策思考
    7.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3.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
        7.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7.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
        7.4.1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4.2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7.5 重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
        7.5.1 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被损害的情况调查分析
        7.5.2 加强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3)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民组织化的研究
        二、简要评述
第二章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样本村概况
    第一节 理论视角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Q村概况
        一、村庄概况
        二、村庄发展史
第三章 企业型组织化的实践: 厂村一体
    第一节 集体企业的创办
        一、基于资源与利益的权威建构
        二、参与集体企业: 经济理性的萌发
        三、弃农从工与土地让渡: 经济理性的扩张
    第二节 厂村一体的组织运行
        一、权力的集中: 政经合一
        二、分工与分化: 身份、职位、收入
        三、利益共同体: 激励机制与集体福利
        四、共同经历与集体认同
    第三节 厂村一体模式的终结
        一、权威专断与企业衰落
        二、两村合并的隔阂
        三、各寻出路: 集体组织的溃散
第四章 家庭型组织化的尝试: 集体农家乐
    第一节 农家乐的起步与发展
        一、农家乐的缘起
        二、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兼业与观望
    第二节 农家乐的兴盛与集体农家乐模式
        一、经济理性主导下的兴办风潮
        二、权力的再集中: 村组织集体管理
        三、再组织的基础: 组织惯性与资源依赖
    第三节 集体农家乐模式的瓦解
        一、集体与个体利益的冲突
        二、逐步升级的抗争
        三、抗争中的分化与关系逻辑
        四、权力关系的反转
第五章 个体型组织化的挑战: 农民合作社
    第一节 再合作的动因
        一、外因: 政府扶持与村集体引导
        二、内因: 因利相聚
    第二节 农家乐合作社与协会的运行
        一、精英间的协商: 权力的分散与弱化
        二、合作基础: 资源禀赋的差异
        三、合作规则: 互惠原则与约束机制
    第三节 从再合作到分散化
        一、利益最大化与相对最优解
        二、服从于利益逻辑的关系逻辑
        三、损人不利己: 特殊的公正观
        四、核心与边缘格局:两村的差距
    第四节 市场挤压下的原子化小农
        一、资本下乡与权力悬浮
        二、原子化与集约化
        三、村庄的未来:空心化趋势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
        一、权力逻辑: 权威弱化与权力消涨
        二、利益逻辑: 贯穿始终的个体理性
        三、关系逻辑: 关系网络的有限性
    第二节 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 组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
    第三节 共生与协同: 农民组织化的内生机制
    第四节 总结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对象目录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
        一、民营经济的内涵
        二、民营经济的类型
        三、民营经济优势
        四、民营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一、制度及其经济功能
        二、制度变迁理论
        三、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复兴时期
        一、民营经济复兴的背景
        二、个体经济的兴起
        三、私营经济的萌芽
    第二节 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时期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成长
        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调整时期
        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低谷阶段
        二、民营经济的调整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全面发展时期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一般动力
        一、经济发展动力的涵义
        二、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
    第三节 制度变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第四章 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 三种模式发展路径
        一、苏南模式形成与演变
        二、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三、珠江模式的形成和演进
    第二节 三种模式的制度比较
        一、制度基础比较
        二、产权制度比较
        三、金融支持制度比较
        四、商会制度的比较
        五、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比较
    第三节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评析与借鉴
        一、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评析
        二、对中西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 民营经济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第一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
        一、正式制度约束
        二、非正式制度约束
        三、实施机制约束
    第二节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一、产权制度安排
        二、金融支持制度设计
        三、商会制度完善
        四、加强文化建设
    第三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监督与效果评估机制
        三、民营经济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集体经济村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类型
    王景新:当今“明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概念界定
        (二)样本村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
        1. 样本分布及代表性
        2. 村域标志和历史变迁
        3. 样本村域当前经济状况
        (三)“明星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形式
        (四)余论
    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
    老田:作为一种生产政体的集体经济村庄
        (一)作为一个观察视野的生产政体
        (二)湖北HL村成长的几个关键阶梯
        (三)共同体信念或者集体主义精神的建设过程
        (四)村庄与国家的一致与不一致
    麻国庆:“集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张小军:集体经济是一种文化秩序和编码
    曹锦清:讨论集体经济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
    王景新:“明星村”并非可以长盛不衰
    严海蓉:是政息人亡而非人亡政息
    潘毅:“能人”为谁服务
    王景新:集体经济和主义是没有关系的
    老田:所谓集体经济的“人亡政息”问题乃是一个歧视性的问题
二、集体经济村庄:个案研究
    潘毅:河北周家庄
    龚云:黑龙江兴十四村
    马翀炜:云南大营街
    何明:集体经济必须放在整体性社会的角度进行评判
    严海蓉:讨论集体经济应有时代的紧迫感
    潘毅:集体经济村庄怎样才能属于劳动者所有
    马翀炜:因为富士康不是你的
    卢晖临:集体经济是否仅仅是一种遗产
    王景新:资本下乡后,集体还是有空间的
    何明:集体经济村庄需要把产权、权益、分配等问题明确、明晰
    潘毅:清晰产权后到底能否对普通老百姓起到保护作用
    张银锋:京郊柳村
    徐俊忠:历史仍在我们当下生活中延续
    严海蓉:大循环没有了,集体经济成为孤岛
    张小军:是泛家族主义还是公权威
    张银锋:从国家集体主义到泛家族主义
三、集体经济、人民公社的产权与效率
    刘民权:客观看待人民公社的成就
    徐俊忠:劳动积累
    曹锦清:工业化积累、劳动积累、人力资本积累
    罗必良:集体经济体制的效率生成逻辑
    张小军:谁的村落?谁的“集体”?——集体化村落发展模式反思
    曹锦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名”与“实”
    潘毅:集体经济的内在动力
    罗必良:将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讨论集体经济
    张小军:个人所有而非私人所有
    卢晖临:市场和权力瓦解共有的局面
    刘民权:不要把产权看成绝对真理
    严海蓉:关于出工不出力
    老田:经济学家仅仅把眼光盯在单位劳动效率最高方面
    罗必良:经济学是从投入产出来讲效率
四、集体经济是否可能
    严海蓉:一个集体经济的胚胎
    徐俊忠:建构农村经济有机体的一种可能

(7)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现有观点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地点选择的理由
    1.4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有关产权的理论概述
        1.6.1 产权的定义及其与所有权的关系
        1.6.2 产权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
        1.6.3 产权的类型
        1.6.4 产权的功能和产权的基本特征
        1.6.5 农地概念的解释、农村土地产权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内涵
第2章 1949年以前铅山县农地产权的基本状况
    2.1 封建社会时期农地产权产权制度与绩效
        2.1.1 土地占有状况
        2.1.2 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形式——租佃经营的基本情况及产权特征
        2.1.3 自耕农所有制下的"产权合一"
        2.1.4 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交易
    2.2 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及其绩效
第3章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私有化
    3.1 土地改革运动过程
        3.1.1 土改运动的准备
        3.1.2 铅山县的土改分田:永平区鲤鱼洲乡的分田情况
        3.1.3 土改复查,颁发土地证、确定产权
    3.2 土地改革对农地产权的影响
    3.3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4章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 互助组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1 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
        4.1.2 互助组时的农地产权特点
        4.1.3 互助组的绩效分析
    4.2 初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2.1 初级社的形成和发展
        4.2.2 初级社的产权分析
        4.2.3 永平区八都乡先锋农业社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初级社产权的绩效分析
    4.3 高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3.1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4.3.2 高级社产权的基本特征
        4.3.3 高级合作社的产权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5章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地产权
    5.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
        5.1.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5.1.2 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1.3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产权分析
    5.3 人民公社农地产权产生的问题
        5.3.1 "一平二调"的兴起
        5.3.2 "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命令风和特殊化作风盛行
        5.3.3 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
        5.3.4 农民以多种方式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抵制
第6章 家庭责任制时期的农地产权特征及其绩效
    6.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6.1.1 联产到组责任制的推行
        6.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及迅速发展
        6.1.3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6.2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特征
    6.3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绩效
第7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 从铅山县的农地流转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1 土地承包者自耕及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7.1.2 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的创设及其对铅山县的影响
        7.1.3 80年代中后期铅山县的土地流转
    7.2 从铅山县的农民负担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2.1 1984年陈坊、福惠两乡五个村的农民负担情况
        7.2.2 8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税费改革前的农民负担情况
        7.2.3 2002年税费改革后的农民负担情况
        7.2.4 农民负担问题原因分析
    7.3 从铅山县二轮承包中的土地调整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3.1 "第一轮土地承包"时的土地调整
        7.3.2 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的农民心态调查
        7.3.3 土地频繁调整的原因
    7.4 从铅山县的土地征用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4.1 铅山县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7.4.2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耕地锐减和资源闲置
        7.4.3 征地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8章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8.1.1.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行政权力的介入
        8.1.2.土地所有权效力不完全,产权权能缺失
        8.1.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社区性和土地承包权的非排他性
    8.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1 有关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2 有关土地经营权改革思路的比较与选择
    8.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3.1 铅山县农村实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
        8.3.2 铅山县农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土地功能差异分析
        8.3.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史梳理
    三 研究内容与架构
    四 运用资料与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民经济组织的探索
    第三节 西方合作思想传播和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第四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小结
第二章 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第三节 人民公社改制的动因
    小结
第四章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第一节 农民的现实诉求和组织发动
    第二节 国家分配理论的政策牵引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分化
    第五节 山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析
    第六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模型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动态
        1.2.2 国内文献动态
        1.2.3 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3 创新之处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特征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2.1.1 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
        2.2.1 专业种养大户
        2.2.2 家庭农场
        2.2.3 农民合作社
        2.2.4 农业龙头企业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特征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型特征
    2.4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2.4.1 分工与协作理论
        2.4.2 规模经济理论
        2.4.3 产业组织理论
        2.4.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动因与发展趋势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
        3.1.1 解放前的原子化小农经营
        3.1.2 计划经济下的合作化经营
        3.1.3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化经营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动力机制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内部动力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外部动力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
        3.3.1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多元化经营
        3.3.2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产业化经营
        3.3.3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专业化经营
        3.3.4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集约化经营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3.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
        3.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要素分析
    4.1 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4.1.1 农村人力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4.1.2 农村金融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4.1.3 农村土地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4.1.4 农村技术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
        4.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理论模型
        4.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实证检验
        4.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检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与流程管理机制
    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与目标
        5.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
        5.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
        5.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中的要素配置
        5.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空间扩散模型
        5.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的差异化分析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设计
        5.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目标
        5.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原则
        5.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思路
        5.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构建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角色分工
        5.4.1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存在的问题
        5.4.2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遵守的原则
        5.4.3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构成与职责分工
    5.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机制
        5.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必要性
        5.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合作博弈模型
        5.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者博弈策略选择
        5.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选择的原则
        6.1.1 适用性原则
        6.1.2 有效性原则
        6.1.3 可持续原则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6.2.1 “公司十农户”型运作模式
        6.2.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
        6.2.3 股份合作制组织模式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行机制
        6.3.1 “公司+农户”模式的运行机制
        6.3.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
        6.3.3 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6.3.4 运行机制需要重视几个问题
    6.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
        6.4.1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模式
        6.4.2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
        6.4.3 利益联结机制的路径选择
    6.5 本章小结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必要性、原则和思路
        7.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7.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原则
        7.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思路
    7.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
        7.2.1 财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2.2 流程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2.3 市场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2.4 成员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2.5 技术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2.6 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7.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7.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说明
        7.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验证
    7.4 本章小结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
    8.1 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验与启示
        8.1.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8.1.2 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8.1.3 国外农业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8.2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
        8.2.1 宏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8.2.2 微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股份合作要搞得细些——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农村工业变迁:实践与理论[D]. 肖莎. 复旦大学, 2003(03)
  • [2]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 刘永湘. 四川大学, 2003(02)
  • [3]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D]. 赵怡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 刘宪法.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 2011
  • [5]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 龚晓菊. 武汉大学, 2005(05)
  • [6]集体经济村庄[J]. 王景新,彭海红,老田,潘毅,龚云,马翀炜,张银锋,刘民权,罗必良,张小军,曹锦清,严海蓉,徐俊忠,麻国庆,何明,卢晖临. 开放时代, 2015(01)
  • [7]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D]. 王安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8]“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J]. 刘宪法.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2010(00)
  • [9]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D]. 贺福中. 山西大学, 2017(02)
  • [10]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D]. 汪艳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股份合作要细化——关于苏南农村股份合作试点调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