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满语教材(13)

自学满语教材(13)

一、自学满语教材(十三)(论文文献综述)

王娣[1](2022)在《简述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满语学习》文中研究表明清前期,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维护边疆稳定,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满语教育,特别是对汉人及八旗汉军的满语教育非常重视,兴办了大量的八旗官学、义学,在汉人中推广普及满语文教育。在东北地区通行满语的环境中,汉人主要通过八旗官学、义学、私塾、自学等形式学习满语,其中,八旗汉军子弟可以进入八旗官学、义学接受正规的满语文教育,担任各驻防城的下级官员,成为清政府的统治力量;众多的汉族流人、流民、民人等汉人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通过私塾、自学等形式学会满语与当地人沟通交流,融入满族社会。汉人的满语学习,架起了满汉沟通交往的桥梁,增进了文化交流,加快了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谷倩兮[2](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张思远[3](2021)在《儒莲《汉文指南》研究》文中认为《汉文指南》(Syntaxe nouvelle de la Langue chinoise fondée sur la position des mots)系19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或1799—1873)的汉语研究代表作。全书分上下两册,分别论述文言与白话的句法规则,旨在揭示有助于汉语学习的词位规律(regles de position des mots)。书中语料丰富详实,均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儒莲既从中文典籍中取例,又采撷戏剧小说里的句段,从雅俗两个层次分析汉语的词位规律;既译介清代小学家的着作,又评述欧洲其他汉语研究者的观点,以期融汇中西两方的成果,架构一套新的汉语研究体系。《汉文指南》的法语书名可直译为“基于词位的汉语新句法”,其意在“新”,重在“词位”。因而有必要分析该书如何继承欧洲既有语法书的优点、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从而追问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法国专业汉学时期的汉语学习方法与研究路数。为回答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以正文四章来展开分析。第一章以儒莲生平为主线,梳理他的外语学习与汉学研究经历,找到各项研究内容的核心与联系,从而确定《汉文指南》在儒莲着述中的地位。同时对《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与成书背景予以进一步分析,明确这部作品的学术性质。第二章深入《汉文指南》的语法部分,厘清儒莲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分析《汉文指南》如何吸收清代小学作品与前辈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以全新的逻辑阐释汉语中的词位规律。第三章从翻译入手,集中研究《汉文指南》的三处长篇例文。通过文本分析,提炼儒莲选择文言和白话例文的标准,评价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最后一章则把《汉文指南》置于法国汉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参考现代东方语言专业学院的教学成果,评价《汉文指南》的指导作用;参考欧洲学者的反馈,定位《汉文指南》在欧洲汉语研究与汉学史上的学术影响。

刘晗[4](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张磊[5](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指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夏远东[6](2021)在《赫哲族伊玛堪传承问题研究 ——以传承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赫哲族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特的曲艺形式,虽然没有伴奏,但是其通过叙述和诵唱两种方式的结合对赫哲族的民间故事进行了传神的演绎。伊玛堪包括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民间音乐等内容,研究伊玛堪对研究赫哲族文化和团结赫哲族群众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赫哲族的人口急剧下降,赫哲族语言面临消亡风险,如今没有人能够演唱完整的伊玛堪故事,伊玛堪的传承也危在旦夕。即使目前伊玛堪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保护,政府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开设传习所、培养传承人等一系列相关举措,但伊玛堪在传承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知名度低、传习所生源不足、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个人功利主义倾向以及所遭受的负面言论等问题。本文立足于伊玛堪传承人视角,对伊玛堪传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首先,从传承人角度出发,要以传承文化为根本任务、提高传承人文化修养、结合现代传媒宣传伊玛堪;其次,从政府政策活动角度出发,应深入群众宣传伊玛堪、提高市民对本地民俗文化认知、加强城市民俗文化建设、合理开发区域民俗文化资源、加强非遗保护交流合作;最后,从时代创新角度出发,要推动赫哲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对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其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为伊玛堪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其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路。

崔蓝月[7](2020)在《朝鲜日据时期教科书视野下的早期北京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是新出的早期北京话研究重要材料,其作者多为精通汉语甚至留学中国多年的朝鲜人,继承了朝鲜传统汉语教育理念,并受到晚清民国时期西人汉语教科书、日本汉语教科书影响,具备一定现代语言学理念。教材涵盖社会生活、民俗常识、警示教育、语言学知识等多方面内容,语言成分主要是典型的早期北京话,不仅反映民国时期的早期北京话面貌,而且体现了过去较为缺失的朝鲜日据时期汉语教育的政策及形势。语音方面,这一系列教科书反映的朝汉对音体系,是对过去空白的朝鲜日据时期朝汉对音特点的反映,并体现了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的一些语音特点。词汇方面,这一系列教科书继承了朝鲜李朝时期汉语教育的传统,多有当时域外汉语教科书中少有的丰富完备的词表,并体现了早期北京话词汇体系的独特面貌。语法方面,这一系列教科书有较为系统的语法观,特别是对当时汉语研究所重视的词类划分有突出体现,并在早期北京话中的双“了”句使用情况、早期北京话中的框式结构、早期北京话中的复合趋向动词述趋式等方面具有特点。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早期北京话反映了北京话从近代向现当代过渡期中的特点,展现了其作为官话演变重要一环的面貌,并且通过与清前、中期及现当代北京话的对比研究,可以体现清代北京话一些方面的演变轨迹。

赵婧[8](2020)在《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研究》文中提出语言出版业是语言产业九大业态之一,它主要是指专门将具有工具性、知识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语言文字类书刊、图画、音像等作品成批制作并向公众发行的行业。语言出版是指以语言为本体,将语言知识、语言资料、语言研究、语言教育等语言内容进行出版的行为,主要包括语言图书、语言期刊、语言音像制品的出版。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领域的发展,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语言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意义与经济效益自不待言。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语言产业,语言产业的研究论文时有发表。语言出版业的重要性也在语言产业研究这一大背景下显现出来,可以说语言出版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与普及的重任。本文以广西和辽宁出版社的语言出版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广西和辽宁都有各自的特点。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12种少数民族语言,语言资源丰富;地理上,位处我国边境,与多个国家接壤,邻近东南亚国家,起着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地理位置上占有重要地位。选取辽宁,从客观来说,因为辽宁也有少数民族在此聚居,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和交流不亚于广西,且辽宁邻近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地理位置上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主观上来说,辽宁是我生活和学习的地方,选择辽宁,是想通过调查研究,为辽宁出版社发展和语言产业研究做出一点贡献。经过认真分析和筛选,对广西8家出版社和辽宁16家出版社的语言类图书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整理,通过对广西和辽宁语言类图书的出版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出版社和语种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广西和辽宁语言类图书的特点和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样本说明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出版社方面,包括出版社数量、出版社书目数量、出版图书类型、出版社特点。从语种方面,包括中文、外文、少数民族语言,对广西和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进行研究。第三章将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进行比较,从出版社和语种两个大方面进行比较。并谈谈由此引发的启示,提出打造独具特色的语言品牌,优化出版社出版结构,把握时代机遇,推动语言出版走出去的建议。最后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广西和辽宁出版社各自的问题再次进行说明,以期对广西和辽宁出版社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姚雯雯[9](2020)在《金朝进士群体研究》文中指出金朝士人通过词赋、经义、策论最高级别考试或特恩赐第获得进士身份,形成进士群体,参与国家政治运作,对金朝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金朝民族融合背景下,辩正和完善进士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在金朝政治、教育、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对全方位、多层次了解金朝社会全貌有重要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概述,界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经义、词赋、策试三科进士和特赐进士,诸科及第、经童、武举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章,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首先,从社会学群体概念入手,阐述金朝进士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一致的身份特征与认同感、共同利益和价值伦理取向。其次,考查金朝进士诸科相关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与科考内容,理解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第二章,对金朝进士取士科次、人数、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考释。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金朝进士内涵出发,对各类进士称谓进行辨析,厘清各种“进士”称谓,着重探讨各种不同进士代表的特定身份。厘清辞科进士、前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等称谓内涵,对辨析金朝史料中进士身份有所助益。金朝共开科37次,进士实际录取人数预估在5500-6443人之间。第三章,对现存几种进士名录中有争议的进士信息进行考证。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朝进士信息。依据文献和墓志对金朝进士进行增补25位新进士。第四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金朝统治者不同时期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有较大差异,经历了临时救急、事务执行、政治共议、权力挤压四个过程。探索进士群体影响金朝政治运作形式逐步朝“文治”方向发展,将汉制政治文化传统逐渐渗透至金朝政治运作中。治理基层社会是绝大多数进士入仕迁转必经之路。对金朝进士出身地方官员考绩标准、教化作用、基本职能进行解读,考查进士任职基层社会的政治影响。第五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情况。进士在社会各阶层中发挥教育职能,承载和传承金朝文化。首先关注进士在皇族教育中的文化载体作用,在与女真最高统治阶层的教育互动中,传递儒家理念文化,获取文化认同。其次观察进士群体在官学、私学教育中的积极表现,从教育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两个身份,探寻进士群体为士人阶层创造继续参与政权的教养环境所做努力。第六章,从社会活动的历史情境出发,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内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多样的交友活动。进士群体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实现彼此身份认同,进而形成对金朝进士群体价值观念和独特风格的整体认识。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基础上,对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社会交往形成结论,最终对其历史贡献进行评价。

杨一男[10](2019)在《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文中指出《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其所倡导的赋、比、兴写作方法以及写实性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优秀的传统精髓。作为自有诗歌体裁以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篇章亦成为研究上古时期历史文化、社会民俗、文字音韵等人文学术范畴的珍贵文献。《诗经》因版本复杂,文辞精深、意义厚重,成为历代文人学者学习钻研的典范文本。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诗》有今文齐、鲁、韩三家,又有古文《毛诗》一家。汉代,今文“三家诗”位列学官,享有文化正统地位;《毛诗》起初用先秦古文字撰写,文本长期传流于民间,由于其声称是孔子弟子子夏传承而来,故认为可能是比“三家诗”更早的先秦典籍版本。随着以郑玄为代表的东汉大儒对《毛诗》周密详实的注疏,《毛诗》的经典化逐渐成立,最终取代了“三家诗”的地位,深远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文化传承。自两汉至清末,学者们对于《毛诗》与“三家诗”佚文的研究屡见不鲜。单就《历代诗经版本丛刊》的收集情况看,保留至今的代表文献就有140余种之多。有关训诂、词章、考据、名物等的研究,无疑是古代文人学者颇具特色又不乏新意的研究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古代学术史在不同时期的面貌得益于其社会背景,尤其是政治与文化背景之推动。悠悠数千载的中华文化是占主体人口的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交流、耕耘累积而成的硕果。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元、清等朝代都曾出现过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政权。各民族间既有兵戎相见的岁月,又有和睦共处的时日,既有欺凌抢掠之乱世,又有昌盛辉煌的治世。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谱不但写下蔚为大观的政治与风俗史,更将中华文化推向了多元而深刻的巅峰。悉数历代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的社会,不论在政策、教育、文辞,还是衣食、起居、血缘等方面,均曾为多元的中华文化注入鲜活而颇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对比少数民族政权各自的统治结果,民族关系处理最合理、文教成就最显着、国力曾一度最为雄厚的,又当是旗人所统治的清朝。旗人群体依靠着勇猛的精神斗志,高超的骑射技艺,灵活而实用的行政策略,从区域边缘走进家国中心,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统治民族,此后又大兴文教,力求在保持内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推崇儒家思想、精习汉字汉文。开科举、办学堂、招收大量翻译人才、器重汉族能臣。该过程中固然有偏见失误之处,但不可否认以满八旗为主体的旗人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正确认识与学习是维持其统治体系最合理的文化应用,它较为开放的文化格局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尊重、认同多元文化的态度,满汉融合既推动了八旗文坛“和而不同”的风貌,也促使汉籍经典向民族性方向发展。应该说,用“文治武功”形容康雍乾盛世并不为过。清代,以汉人为主体的民人群体着有繁多的诗经学着述,旗人更在传承传播《诗经》经典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当代的学术界多以清代民人的所注疏的《诗经》文献为研究对象,却很少详细涉及旗人,特别是满八旗群体对相关文献的接受性活动。其实,清代旗人在接受《诗经》及其相关活动上丝毫不亚于当时的民人。这首先表现在其作为统治民族所树立的文化背景,清代十二位皇帝均对“汉文化于民族政权统治”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识,在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中固然有保守的一面,但总体上他们鼓励八旗子弟学习汉文化,对满汉等各民族间的交流持认可态度。官方自上而下对文教的大力提倡,为清朝满汉精英再次建构汉文化精髓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其次,就《诗经》本身而言,以清帝为首的满八旗皇室成员利用文本实行文化控制的手段也非常多样,引用《诗经》章句并结合经学诸项思想教谕臣民,以理学为根基颁布官方的《诗经》学专书,其根本目的在于传授民众儒家体系之精髓,通过继承历代有益于政权统治的文教传统,不断稳固“道统”意义上的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诗经》在内的多部经籍图书,亦被翻译成清语在八旗内部颁行传播,其在语辞、章句和篇章结构上均体现出有别于汉文原典的鲜明特征。《诗经》分别在顺治和乾隆时期发行的两种译本,不但体现出旗人对汉籍经典的认知从了解到熟识的过程,更体现出满语词句不断丰富,书面翻译方式越加讲求文学美的发展过程。再次,清代八旗文人群体也通过对《诗经》文献钻研,成就了一系列“诗经学”学理成就:肫图《诗解正宗》、蒋绍宗《读诗知柄》、多隆阿《毛诗多识》以及张玉纶《毛诗古音学》为其成就中之代表。这些专着拥有各自研究视角的特征:譬如《读诗知柄》侧重于《诗经》各章的文学性分析;《毛诗古音学》侧重于古音韵的整理;《诗解正宗》和《毛诗多识》偏于训诂,但在具体研究思路与文献参照上也各有差异。另一方面,八旗《诗经》学的文人学者之身份既有满八旗也有汉八旗,也说明清中、后期各旗籍间的文教传播不但普遍而深刻,各自文化的交流俨然已畅通无阻;最后,八旗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亦明显透露着《诗经》影响之痕迹。这主要体现在八旗文人诗文评理论叙述及文人诗的具体创作两个层面上,换言之,纳兰性德、法式善、岳端、铁保等八旗代表文人在其文论文献和诗集中均或明显或隐晦地接受《诗经》的文学遗产。从审美的角度揭示八旗文人诗创作的《诗经》接受现象,亦应不失为探寻汉文化影响满族的重要环节。至此,笔者结合接受理论从历史文化背景、清皇室对《诗经》文献的运用、八旗文人的《诗经》学成就同历代经学接受之关系、八旗文人因接受《诗经》文学遗产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实践四个角度,寄希望于对“清代旗人子弟受汉文化影响”这一问题中的《诗经》接受问题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明确及分析其接受缘由、接受过程、接受具体案例及接受后之影响,以认识清代八旗文人群体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中的杰出贡献。

二、自学满语教材(十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学满语教材(十三)(论文提纲范文)

(1)简述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满语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的构成与来源
    (一)八旗汉军
    (二)包衣汉姓
    (三)民人
    (四)流民
    (五)流人
二、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满语文学习的原因
    (一)推广“国语骑射”,强制学习满语
    (二)奖惩并举,鼓励学习满语
    (三)为了仕途升迁,主动学习满语
    (四)为了生存需要,被迫学习满语
三、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的满语文学习
    (一)八旗官学
    (二)八旗义学
    (三)私塾
    (四)自学
四、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学习满语的作用与影响
    (一)促进语言融合
    (二)增进文化交流
    (三)发展教育事业
    (四)推动经济繁荣
    (五)促进民族融合

(2)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3)儒莲《汉文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欧洲汉语教育史及语言学背景研究
        1.2.2 儒莲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性
第一章 儒莲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一节 儒莲的研学生涯
        1.2.1 身份考辨
        1.2.2 汉学研究与《汉文指南》
    第二节 《汉文指南》基本框架与成书背景
        1.2.1 《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
        1.2.2 《汉文指南》的成书背景与文本定位
第二章 《汉文指南》语法研究初探
    第一节 基本词类与用法界定
        2.1.1 名词与动词的分类
        2.1.2 名词的变格
        2.1.3 动词的人称、时态和语式
        2.1.4 形容词与副词的用法
    第二节 常用词研究与中西汇通
        2.2.1 专题论文的虚词研究
        2.2.2 清代小学作品的补正作用
        2.2.3 词表法的运用
第三章 《汉文指南》翻译思想研究
    第一节 文白译本的选取标准
        3.1.1 《喻林》原书与儒莲译本
        3.1.2 《赵氏孤儿》选段与儒莲的官话教学
    第二节 儒鲍之争与《大唐西域记》译文
        3.2.1 词位规律译文的恰切之处
        3.2.2 词位规律译文的文学性
第四章 《汉文指南》与法国汉学
    第一节 实用与学术翻译的不同发展
        4.1.1 两种汉语教学方法
        4.1.2 《汉文指南》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欧洲学者的评价
        4.2.1 语言学领域的反响
        4.2.2 从语言研究到文明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文指南》目录译文
附录二: 《告读者》译文
附录三: 儒莲的主要着述目录

(4)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2.1.1 专着类
        2.1.2 期刊类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2.4 问题和缺憾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4.1.1 印阿天文中译
        4.1.2 西方天文中译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4.2.1 中国天文
        4.2.2 西方天文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4.3.1 概述
        4.3.2 《崇祯历书》
        4.3.3 拒斥之因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4.4.1 概述
        4.4.2 《西国天学源流》
        4.4.3 《谈天》
        4.4.4 其他译作
    4.5 小结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5.1 译者剖析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5.1.2 秉笔华士
        5.1.3 翻译模式
    5.2 译介动机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5.3 译法探究
        5.3.1 预翻译
        5.3.2 七条基本规则
        5.3.3 删述
    5.4 小结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6.1.1 沿用旧词
        6.1.2 创译新词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6.2.2 “天学”与“天文”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6.4 小结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7.1 学界接受考察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7.7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贡献
        8.1.1 译史梳理
        8.1.2 史料发现
        8.1.3 译本分析
        8.1.4 译名挖掘
    8.2 研究创新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8.3 后续研究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参考文献

(5)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赫哲族伊玛堪传承问题研究 ——以传承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对伊玛堪的研究
    三、国外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伊玛堪概述
    第一节 伊玛堪的类型及其主题
        一、伊玛堪的含义
        二、伊玛堪的内容
    第二节 伊玛堪的表演和传承
        一、伊玛堪的表演
        二、伊玛堪玛法的传承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伊玛堪的现代价值:伊玛堪传承的必要性
    第一节 伊玛堪的生活文化研究价值
        一、伊玛堪中关于赫哲族饮食的内容
        二、伊玛堪中关于赫哲族出行的内容
        三、伊玛堪中关于赫哲族居住的内容
    第二节 伊玛堪的宗教信仰研究价值
        一、伊玛堪中萨满的形象和能力
        二、伊玛堪中的神灵崇拜
        三、伊玛堪中的神灵祭祀方式
    第三节 伊玛堪的语言学和音乐研究的价值
        一、伊玛堪的语言学价值
        二、伊玛堪的音乐研究价值
    第四节 伊玛堪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增强赫哲族的民族身份认同
        二、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主导下的伊玛堪现代传承
    第一节 伊玛堪传承现状及其成因
        一、伊玛堪传承濒危
        二、导致伊玛堪濒危的原因
    第二节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伊玛堪
        一、中国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缔约国
        二、伊玛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政府对伊玛堪的保护工作
    第三节 政府行为下的伊玛堪传承
        一、树立和培养伊玛堪传承人
        二、成立伊玛堪传习所
        三、学校开设赫哲族语言课程
        四、运用媒体平台进行传习活动
        五、赫哲族的展演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玛堪传承中出现的困境
    第一节 传承人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赫哲族人思想保守,功利心强
        二、部分赫哲族人学习态度消极
    第二节 传习所的问题
        一、伊玛堪教材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程式化问题
        三、伊玛堪传习所地点不明
        四、学员少且差别大
        五、大部分学员无法坚持学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伊玛堪传承的建议
    第一节 对传承人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二、增强传承伊玛堪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对政府保护伊玛堪工作的建议
        一、增强宣传力度
        二、丰富伊玛堪传承方式和方法
        三、调动群众学习伊玛堪的积极性
    第三节 伊玛堪的创新性发展
        一、赫哲族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
        二、采取多种方式演绎伊玛堪
        三、伊玛堪表演上的创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朝鲜日据时期教科书视野下的早期北京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难点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简介
    2.1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的编纂背景
        2.1.1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汉语教育
        2.1.2 朝鲜民间汉语学习
    2.2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的编写和内容
        2.2.1 作者简介
        2.2.2 编排体例
        2.2.3 内容介绍
    2.3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所反映的语言成分
        2.3.1 早期北京话
        2.3.2 满语影响
        2.3.3 山东话
第三章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语音面貌
    3.1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音系
        3.1.1 声母
        3.1.2 韵母
        3.1.3 声调
        3.1.4 儿化
        3.1.5 北京音与山东音
    3.2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注音特点
        3.2.1 圈声标记法
        3.2.2 逐字注音
        3.2.3 确定的声母l的标记
        3.2.4 “儿”标记
第四章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北京话词汇特点
    4.1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词汇观
    4.2 北京话特色口语词
        4.2.1 起点介词与经由介词
        4.2.2 具有特色的程度副词
        4.2.3 第二人称敬称代词“你纳/您纳”
        4.2.4 “ABB”式形容词
        4.2.5 其他北京话特色口语词
    4.3 熟语
        4.3.1 成语
        4.3.2 谚语
        4.3.3 惯用语
        4.3.4 歇后语
        4.3.5 谜语、对子
第五章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北京话语法特点
    5.1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的汉语语法观
        5.1.1 词类划分
        5.1.2 潜意识的语法观
        5.1.3 对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中语法观的评价
    5.2 早期北京话语法个案研究
        5.2.1 早期北京话中的双“了”句
        5.2.2 早期北京话中的框式结构
        5.2.3 早期北京话中的复合趋向动词述趋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朝鲜日据时期北京话教科书分类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样本说明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广西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研究
    第一节 广西8家出版社分析
        一、广西出版社语言类图书数量分析
        二、2000年前后广西语言类图书数量比较
        三、广西各出版社语言类图书出版类型分析
    第二节 广西语言类图书语种分析
        一、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二、广西中文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三、广西外文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第二章 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研究
    第一节 辽宁16家出版社分析
        一、辽宁出版社语言类图书数量分析
        二、2000年前后辽宁语言类图书数量比较
        三、辽宁各出版社语言类图书出版类型分析
    第二节 辽宁语言类图书语种分析
        一、辽宁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二、辽宁中文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三、辽宁外文语言类图书出版情况
第三章 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比较及启示
    第一节 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比较
        一、广西与辽宁出版社比较
        二、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语种比较
    第二节 广西和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发展启示
        一、打造独具特色的语言品牌
        二、优化出版社出版结构
        三、把握时代机遇,推动语言出版走出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金朝进士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历史研究视域中的金朝进士群体
        一、历史学视域中的“群体”
        二、金朝进士群体构成要素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制度沿革与发展
        一、金朝词赋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二、金朝经义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三、金朝女真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第二章 金朝进士称谓、科次、人数考释
    第一节 金朝各类“进士”称谓考释
        一、词赋、经义、策论、策试、辞科进士考释
        二、特恩赐第进士考释
        三、前进士考释
        四、金朝“乡贡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次及人数考释
        一、金朝进士科开科数目
        二、金朝进士录取人数
第三章 金朝进士辨正与增补
    第一节 金朝存疑进士辨正
        一、进士姓名辨正
        二、进士登第科次辨正
        三、进士籍贯辨正
        四、进士经历辨正
        五、进士重出辨正
        六、非金进士而误收录者辨正
    第二节 金朝进士增补
第四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金朝统治者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
        一、金前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二、金中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三、金后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中央官僚机构政治运作
        一、进士群体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二、汉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三、女真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金朝地方治理
        一、“教民”为本,化民成俗
        二、“养民”劝农,以民为本
        三、“治民”以律,维护稳定
第五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
    第一节 进士群体参与皇族教育承载儒家文化
        一、通过教育推动皇帝接受儒家治国思想
        二、通过教育向储君和诸王传递儒家文化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官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
        一、担任学官助益官学教育
        二、主政地方促进教育发展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私学教育传承儒家文化
        一、家庭教育传递精英文化
        二、私人授学保存儒家文化
        三、书院教育彰显文化传承
    第四节 进士群体的文学成就
        一、进士群体的散文成就
        二、进士群体的诗歌成就
第六章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构造
    第一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
        一、进士群体间的学缘
        二、进士群体间的联姻
        三、进士出身官员的互荐
        四、进士群体关系网络的个案观察:以刘从益交游圈为中心
    第二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关系网络构造方式
        一、宴饮
        二、互赠诗文
        三、辩论、题画、求书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清朝文人的《诗经》学研究
        (一) 《诗经》学的定义
        (二) 清代《诗经》学发展概况
        (三) 清代《诗经》学成就举要
    二、本论文选题意义
    三、理论阐释与研究现状
        (一) 中西方“接受”词义辨析
        (二) “接受美学”含义辨识
        (三) “接受美学”应用于《诗经》研究的合理性
        (四) 选题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 清代旗人接受汉籍经典的人文背景
    第一节 文化双核心——旗人统治的根本策略
        一、满文化——坚守“国语骑射”的民族核心
        二、汉文化——治理天下的“道统”核心
    第二节 八旗“儒化”的根本——儒学的崇尚
        一、祭祀儒家先贤
        二、编纂汉籍经典
        三、兴建学校教育
        四、完善科举体制
    第三节 满洲本位——汉籍经典与“国语”翻译
        一、“国语国书”与民族文化政策
        二、“国语国书”与汉籍翻译文献
第二章 清朝皇室对《诗经》的接受与应用
    第一节 作为教化文本的《诗经》——训谕大清臣民
        一、康熙圣训与《诗经》传统
        二、雍正圣训与《诗经》传统
        三、乾隆圣训与《诗经》传统
    第二节 作为儒学范本的《诗经》——经典再传承与中华“道统”命脉
        一、雍正朝《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与清初“文治”
        二、乾隆朝《御纂诗经折中》的“汉学”特征
        三、两部官方《诗经》学着作的学术思想转变意义
    第三节 作为民族语译本的《诗经》——满洲核心的体现
        一、《诗经》满文译本序言与旗人《诗经》学观
        二、《诗经》满文译本的文学接受与翻译美学
第三章 接受视角下的八旗文人《诗经》学专着
    第一节 肫图与《诗经》学
        一、从自序看肫图的阐释立场
        二、训释方法
        三、《诗解正宗》的学术贡献
    第二节 蒋绍宗与《诗经》学
        一、“诗柄”与“知柄”
        二、《诗经》文学研究
        三、《读诗知柄》的学术贡献
    第三节 多隆阿与《诗经》学
        一、“名物”治学观
        二、考证名物,明辨喻义
        三、《毛诗多识》的学术贡献
    第四节 张玉纶与《诗经》学
        一、古乐与古韵
        二、注音方法
        三、《毛诗古音学》的学术贡献
第四章 《诗经》与八旗文人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八旗文人诗文评论中的《诗经》运用
        一、学《诗》与学诗
        二、评《诗》与评诗
    第二节 八旗文人诗作中的《诗经》运用
        一、“风”、“雅”的精神遗产
        二、民族性视角下八旗文人诗的“赋”、“比”、“兴”修辞特征
        三、《诗经》典故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四、自学满语教材(十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简述清前期东北地区汉人满语学习[J]. 王娣.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02)
  • [2]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儒莲《汉文指南》研究[D]. 张思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赫哲族伊玛堪传承问题研究 ——以传承人视角[D]. 夏远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朝鲜日据时期教科书视野下的早期北京话研究[D]. 崔蓝月. 广西大学, 2020(07)
  • [8]广西与辽宁语言类图书出版状况研究[D]. 赵婧.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金朝进士群体研究[D]. 姚雯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清代八旗文人《诗经》接受研究[D]. 杨一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自学满语教材(1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