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开展水稻光能三维利用研究

建议开展水稻光能三维利用研究

一、建议开展水稻立体利用光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虎[1](2021)在《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表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牧区,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草畜失衡、灌溉水管理粗放、饲草水肥响应等基础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灌溉饲草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灌溉用水规律不明晰、饲草作物系数缺失、灌溉水管理策略缺乏、水肥利用效率低、施肥量与灌水量时空不协调等问题,以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要试验对象,并结合苏丹草、披碱草等当地优势且常见的饲草作物,通过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单作和混间播条件下非充分灌溉试验、水肥耦合试验,从水量平衡原理、饲草作物水模型、灌溉水优化配置、作物混间播高产栽培和水肥耦合理论等角度,提出单作灌溉饲草作物灌溉关键指标和灌溉制度;通过分析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产出效应及灌溉水效益,提出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最优间播组合模式;优选了缺资料地区ET0简化计算方法,并对FAO推荐的饲草作物系数Kc进行了修正;基于最小二乘法确定了苏丹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的饲草作物水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法对灌溉水进行了优化配置,提出了不同可供水量条件下饲草地灌溉水管理决策方案;构建了单作条件和混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料的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并提出最佳水肥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规模化高效开发利用饲草地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饲草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紫花苜蓿在全年中收获两茬,每茬生长期约为60 d,充分灌溉条件下需水量为690 mm。全生育期连续受旱时,需水量为607 mm,仅为充分灌溉时的88%;苏丹草的需水量随着作物受旱情况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充分灌溉的需水量为431 mm,重旱条件下需水量仅为充分灌溉的48.0%;青贮玉米抽穗—开花期不灌水条件下需水量最小,仅为341.0 mm,为充分灌溉时的60%。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产量最大时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07 m3/亩、264 m3/亩和367 m3/亩,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灌溉定额为367 m3/亩、172 m3/亩和286 m3/亩。间播条件下,采用2行青贮玉米与12行紫花苜蓿组合可以得到较多的粗蛋白质、钙以及磷,而紫花苜蓿单作是营养产出最高的种植模式。4行青贮玉米与8行紫花苜蓿间播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并且对地表会起到较好的覆盖作用,能在保证较低需水水平下(需水量为660.5mm),得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0计算方法优选与Kc值修正以FAO56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为标准,通过比较与其他4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在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段FA056 PM法与FAO Penman法和IA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PT法和HS法计算的ET0较FAO56 PM计算值总体偏大,且偏差较大。IA法所需要的气象资料仅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并且计算结果有较高精度,IA法可以代替FA056 PM法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完成ET0计算。经过修正后,青贮玉米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8、0.96、1.03和0.7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2。苏丹草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66、0.77、0.91、和0.84,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80。紫花苜蓿第一/二茬的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快速生育期的Kc分别为0.94/0.51、1.03/1.18、0.86/1.0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3。苏丹草、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的全生育期修正后的全生育期作物系数Kc较FAO56推荐值,分别提高了10.00%、13.04%、5.38%。(3)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苏丹草均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最高,苏丹草产量与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紫花苜蓿在返青-分枝期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苏丹草全生育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受重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青贮玉米在抽穗-开花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连续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需(耗)水量与饲草料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Jensen模型、Stewart模型和Jensen模型来进行模拟预测,三种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1%、9.24%和9.25%,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作物各自生长最为敏感阶段分别是紫花苜蓿的分枝-孕蕾期(第一茬)、苏丹草的灌浆-乳熟期和青贮玉米的苗期。(4)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当灌溉供水量M出现轻度紧缺时(紫花苜蓿420 mm≤M≤500 mm、苏丹草250mm≤M≤360 mm、青贮玉米200 mm≤M≤450 mm),应分别优先保证紫花苜蓿蔓枝延长期、苏丹草孕穗开花期和青贮玉米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当灌溉供水量十分紧张时(紫花苜蓿M≤420 mm、苏丹草M≤250 mm、青贮玉米M≤200 mm),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应分别优先保证第二茬开花成熟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5)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膜下滴灌青贮玉米,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拔节期青贮玉米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青贮玉米株高增长最快的处理为高肥轻旱,在不受旱和轻度受旱条件下,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旱和受重旱条件下,中肥和低肥的叶面积指数相当。灌溉量在250m3/亩,追肥施肥量在10 kg/亩,青贮玉米产量可达3000 kg/亩。当灌溉量、追肥施肥量大于上述量时,产量增加幅度不大。水利用效益最大的是高肥重旱处理,化肥利用效益和水肥耦合效益均为低肥不受旱处理;产值较高的为高肥不受旱、中肥不受旱和中肥轻旱处理。紫花苜蓿和不同饲草进行混间播时,混播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组合,施农家肥量1231 kg/亩,灌溉定额为240 m3/亩;间播的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施农家肥量2248.9 kg/亩、灌溉定额180 m3/亩。混播条件下饲草生育期内最大需水强度为5.73 m3/(亩·天),混播饲草料作物干旱年灌水8次,灌溉定额为240m3/亩。混间播饲草地饲草料作物在需水强度、产量、肥料利用等方面都由于单作饲草地。

赵雅姣[2](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李琦[3](2020)在《种植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发展可持续农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过量施肥会导致诸多环境问题,而采用高产的作物品种结合适宜的种植方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有研究发现,采用均匀种植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但研究结果会受品种和气候的影响,此外,对均匀种植方式如何提高大豆产量的生理机制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主栽高产大豆品种—“东农52”为研究材料,设置条播低密度(RL)、条播中密度(RM)、条播高密度(RH)、匀播低密度(UL)、匀播中密度(UM)、匀播高密度(UH)六个处理,研究其在四叶期(V4)、五叶期(V5)、始荚期(R3)、盛荚期(R4)、鼓粒期(R6)、完熟期(R8),不同种植方式(匀播和传统的条播)和不同密度(25(低)、36(中)、49(高)万株·hm-2)下,大豆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及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期更好地阐明均匀种植如何促进大豆产量,同时为寻找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大豆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种植方式对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影响显着,匀播种植下大豆叶片的SPAD值在整个生长时期均高于条播,说明匀播能增加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在V4、R3、R6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均表现出匀播高于条播。另外,在大豆V4期,匀播种植方式下的LAI均大于条播,而匀播的特殊叶面积(SLA)均小于条播,说明匀播的叶片相对于条播更厚重,且光合面积更大,加之具有较高的Pn,促进了大豆群体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2)种植方式对大豆茎、叶和籽粒的氮、磷、钾含量有不同影响。在V5期,匀播种植的大豆茎的钾含量大于条播,匀播仅在高密度时茎的磷含量大于条播;在R4期,匀播比条播大豆的茎氮、磷含量高,除低密度外,其他密度的匀播大豆茎磷含量大于条播;在R8期除中密度大豆茎匀播钾含量低于条播外,其余匀播大豆茎氮、磷、钾含量均高于条播。在V5和R6期大豆叶的氮、磷含量匀播高于条播,在V5期,除低密度外,匀播大豆叶钾含量均大于条播,在R6期,仅高密度时大豆叶匀播钾含量大于条播。在R8期,除了低密度下大豆籽粒匀播的氮、钾含量略低于条播外,其它密度的大豆籽粒氮、磷、钾含量均高于条播。种植方式显着影响大豆氮、磷、钾在叶片、茎和地上部总积累。在大豆生长整个时期,匀播都促进茎和叶的氮、磷、钾积累,以V5期最为显着,且以匀播中密度(UM处理)为最大,在R8期,大豆籽粒的氮、磷、钾积累量高于条播,也是以匀播中密度最大。(3)种植方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着。在三种种植密度下匀播下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在不同生育期均高于条播,这说明匀播有利于大豆干物质积累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匀播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条播差异不显着,匀播的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均高于条播种植,其中以25万株·hm-2匀播为最大,两种种植方式仅在低密度下匀播种植的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条播,其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综上而言,本试验说明匀播种植方式促进了大豆的光合作用以及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尤其是在大豆的生长初期促进了植物的养分积累,说明匀播种植有助于大豆吸收营养。就产量而言,以匀播低密度(25万株·hm-2)为最大,产量达3789 kg·hm-2,相比同密度条播的种植方式增产7.5%,但差异不显着。因此,匀播种植方式是否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大豆的种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张卫双[4](2020)在《《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本来源于李向东教授的《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一书。这本书旨在普及高效种植技术,继承传统农业科技和创新现代农业科技,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知识以及使用农业崭新技术。作为一本农业科技普及型书籍,该书主要介绍了农业科技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向农民传播了具体有效的农业信息,并且语言逻辑清晰,结构紧凑。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选取了该书的第二章《立体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第三章《庄稼和林、菌、肥结合的立体农业》作为翻译材料。该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翻译项目介绍,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原文简介和项目意义;第二章是翻译过程,主要讲述翻译准备、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和翻译后的校对与修改;第三章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这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章节。译者主要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对具体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关系;第四章是对此次翻译报告的总结,包括这次翻译对于译者的意义以及译者从这次翻译实践中得到的一些有用的建议。

王钰[5](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王妍[6](2020)在《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文中提出苏中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麦区,光、温、水等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水稻茬口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稻茬小麦的产量稳定性差。目前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已难以继续增加,若想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就必须提高生物量,因此,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成为关键。然而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综合光合能力的体现,在考虑光合能力的改善时,除进行叶片、植株生理机能和结构的改造外,还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这就需要栽培学家着眼于实际农业生产,进行群体高光效的调控,群体水平上的调控主要是栽培管理,涉及合理密植、适时封行、肥水调控等。本试验以生产中广泛应用且综合表现良好的小麦品种扬麦23和扬辐麦4号为试验材料,在苏中地区大田种植条件下,构建不同密度、施氮量及氮肥运筹组合下的稻茬小麦群体,从群体光能利用特征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比较不同光效型稻茬小麦群体间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光合生理、氮素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探索建立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特征体系,提出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扬麦23和扬辐麦4号高光效群体的籽粒产量、穗数及千粒重均显着大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差异显着或不显着。表明,高光效群体是通过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协同提高单穗重尤其千粒重来夺取高产。2.相比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小麦高光效群体具有显着较高的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高光效群体经济产量的提高依赖于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协同提高。高光效群体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均显着大于低光效群体,但扬麦23高光效群体开花期前的光合势无显着优势。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花后光合优势更加显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小麦籽粒产量贡献巨大。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与花后光合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千粒重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说明提高群体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有利于增强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促进花后光合物质的生产与转运。3.扬麦23高光效群体越冬及拔节期的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显着大于低光效群体;与中等光效群体相比,则显着较低或差异不显着。相同生育时期,扬辐麦4号高光效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两品种小麦高光效群体花后茎蘖数及叶面积指数较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具有绝对优势。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在孕穗期之前保持相对稳定且较高的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且花后叶面积衰减缓慢,至乳熟期仍保持显着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持续期长。此外,高光效群体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4.与中等光效和低光效群体相比,高光效群体高效叶层具有相对较小的透光率,表明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率和较少的漏光损失。同时,高光效群体开花期剑叶具有显着较高的SPAD值和最大光化学效率,花后能维持稳定且较高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剑叶SPAD值在花后较晚(花后14天左右)达到峰值,后期缓慢降低,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物质生产。5.与低光效群体相比,高光效群体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显着较高。与中等光效群体相比,扬麦23高光效群体出苗至越冬期的氮素积累量显着较低。扬辐麦4号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积累量与中等光效群体无显着差异。不同光效型群体间花后氮素积累量和开花期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均表现为高光效>中等光效>低光效群体,差异均显着。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生育前期具有相对稳定且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花后具有显着优势。两品种小麦开花期单位面积剑叶氮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小麦开花期剑叶较高水平的氮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群体在籽粒灌浆期的光合性能,促进籽粒灌浆充实。6.密度、施氮量与氮肥运筹比例对扬麦23、扬辐麦4号的产量构成和群体光能利用指标有显着的调控效应。密度增加(由1 50×104.hm-2增加至300×104.hm-2),群体数量扩大,穗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生物产量显着提高;同时单位面积土地上叶面积增加,群体间间隙减小,透光率显着降低。适当增加施氮量(由210 kg.hm-2增加至270 kg.hm-2或330 kg.hm-2)满足了大群体生育期前后对氮素营养的需求,群体生长旺盛,叶面积指数增加带来光能截获率的提高,透光率相应减小;叶片光合效率提高,绿叶光合功能持续期延长,提高了群体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了籽粒灌浆,有效增加穗粒重。氮肥后移(5:1:2:2较7:1:2:0)既可保证足够穗数,同时有利于生育后期植株维持较高的氮素营养及光合生产能力,协调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发展,提高产量。7.针对本试验播后及冬季多雨条件下,初步形成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密肥组合方式。扬麦23实现83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高光效群体构建密肥组合方式为:密度为225×104·hm-2、施氮量为270 kg·hm-2或330 kg·hm-2、氮肥运筹为7:1:2:0以及密度为300×104·hm-2、施氮量为270 kg.hm-2或330 kg·hm-2、氮肥运筹为5:1:2:2。扬辐麦4号实现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高光效群体构建密肥组合方式为:密度为150×104·hm-2、施氮量330 kg·hm-2、氮肥运筹为5:1:2:2,以及密度为300 ×104·hm-2、施氮量 330 kg·hm-2、氮肥运筹为 7:1:2:0。

韦叶娜[7](2020)在《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保持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其品质,这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直立穗的发现,对构建水稻的优良株型来保证其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不同穗型水稻所适应的栽培措施亦不尽相同。研究两种穗型水稻因株型差异造成的群体小气候差异,并充分利用其特点,探索一个适宜的农艺相关措施来改善直立穗型水稻生长环境,使水稻的产量及其稻米品质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了当今育种的必要手段之一。以蜀恢498(弯曲穗籼稻)作为对照材料,并采用裂区试验来分析R499(直立穗恢复系籼稻,品种为主因素)在36.23万穴/hm2、26.46万穴/hm2、17.83万穴/hm2、13.16万穴/hm2、11.90万穴/hm2的栽培密度(副因素)下,其在齐穗期和齐穗后20 d的群体小气候、农艺性状、纹枯病发病率及其产量、食味蒸煮品质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齐穗期还是齐穗后20 d,R499群体内光照强度及垂直光照强度普遍高于对照R498,而R499反射光照强度小于R498,R499群体下部温度总是高于对照,白天湿度总是低于对照,群体上部两个材料温湿度差异与下部相反;两个试验材料生长在过低的栽培密度(11.90万穴/hm2)下均达到相对饱和从而无法完成对外界多余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继续生长,从而造成在该密度条件下的群体小气候特征有异于其它栽培密度下所表现出的规律,但对于对栽培密度改变的适应性,直立穗型水稻R499是优于对照R498的,故而R499能够构建出更加适宜群体自身的田间群体小气候。(2)在各栽培密度下,R498穗弯曲度均大于50°,而R499穗弯曲度均小于40°,两个试验材料各自符合前人定义的弯曲穗、直立穗穗弯曲度的特点;R498分蘖数、株高、穗长均大于R499;不同栽培密度下各农艺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其中R499农艺性状总体受栽培密度影响的程度较对照更小,其能够在栽培密度改变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自身更为优异的群体结构。(3)栽培密度变化时,试验材料穗弯曲度的增大抑制群体上部光照强度,对下部温度有抑制,对下部相对湿度有促进;株高与上部的光照强度、下部温度有拮抗作用;穗长对齐穗期下部光照强度有较大影响,并对群体下部温度有抑制,对下部相对湿度有所促进;而分蘖的增加能够促进群体下部齐穗期光照强度,抑制齐穗后20 d光照强度,并会抑制群体下部温度,总体促进下部相对湿度。(4)穗型、栽培密度的改变均造成纹枯病发病率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R498纹枯病发病率随栽培密度的降低总体有减小的趋势,而R499则与之相反,这是因为R499群体间隙、通透性并没有因为栽培密度的降低而有过多的增大,群体温湿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再一次表明R499群体生长对栽培密度的适应性均优于R498。反射光照强度的增大能够降低纹枯病发病率,当降低上部温度而提高下部温度即降低下部相对湿度时会降低两个试验材料的纹枯病发病率。(5)R499的产量在各栽培密度下小于R498,但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R499与对照产量的差值却在逐渐减小,表明R499随栽培密度增加的增产效应大于R498;随栽培密度的降低,两个材料的产量、产量性状不一定增加,而群体在较低有效穗数的栽培密度下有较高产量主要是因为有结实率、单穗总粒数的贡献。除穗弯曲度外,其它的农艺性状对单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单穗穗重的影响会间接影响到两个试验材料的产量。而影响产量的群体小气候主要是齐穗期光照和齐穗后20 d的相对湿度,各产量性状主要受齐穗期垂直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的影响。纹枯病发病率的提高会通过降低单穗穗重及单穗总粒数来降低水稻产量。(6)两个试验材料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直链淀粉含量、RVA特征值(回复值、崩解值、消减值)均达到了显着以上的差异,而不同栽培密度下的两个试验材料直链淀粉含量与RVA特征值的消减、回复值会呈现极显着正相关,而其与崩解值会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498在11.90万穴/hm2密度条件下的4个食味蒸煮品质特征值均存在不同于其它处理的规律表现,再一次验证上述R498在此密度条件下生长已达饱和的结论;R499食味蒸煮品质在各栽培密度下普遍优于对照。影响试验材料食味蒸煮品质的群体小气候主要是齐穗期的温度及光照强度,除此以外穗弯曲度及株高会与食味蒸煮品质存在拮抗作用,纹枯病发病率对两个试验材料的食味蒸煮品质起着负调控作用。综上,两种穗型的试验材料对于栽培密度的改变,其群体小气候、植株的农艺性状、纹枯病发病率、产量以及食味蒸煮品质均有不同的表现,但以R499为代表的直立穗型恢复系籼稻较弯曲穗型恢复系籼稻R498各性状对栽培密度的改变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其产量及品质有更大的潜能,在种植时可根据所需及具体环境情况合理调整栽培密度以获得最高所需收获,本试验结果建议可适当密植获取高产及优质。

陈钢[8](2020)在《不同光质配比对杉木幼苗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与造林树种之一,市场需求广泛,对我国的木材经济有重要影响。要实现杉木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提高杉木光合作用能力是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以1 a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选取植物光受体吸收的主要光质红光和蓝光进行组合,利用LED光质,设置4个不同光质配比(W、R:B=1:0、R:B=0:1、R:B=1:1,其中W、R、B分别代表白光、红光、蓝光),通过室内模拟生物培养试验,研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不同发育天数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部分光合生理指标及养分积累的变化,研究结果不仅从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及细胞学等角度探明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发育生物学过程及揭示不同光质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而且也为提高杉木光合作用与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光质对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白光处理下SOD、POD、CAT活性均降低,但有利于MDA含量积累。红光处理下导致MDA含量积累少,但POD活性显着升高。蓝光处理下有利于MDA含量的积累以及引起SOD、CAT活性的暂时性升高。红蓝组合光处理下SOD、CAT活性也升高,但是不利于MDA含量的积累。这说明蓝光处理下叶片衰老速度快于其他处理,而红蓝组合光处理延缓了叶片衰老。相比于白光处理,红蓝组合光、蓝光、红光处理都可提高杉木幼苗新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其中红蓝组合光更利于增强杉木幼苗新叶抗氧化酶活性。蓝光处理下细胞产生自由基使膜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结构受到一定破坏,会引起MDA含量积累,而红光处理下活性氧与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所提升,降低了MDA含量的积累,延缓了叶片的衰老。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MDA含量与POD活性呈负相关,与SOD、CAT活性呈正相关。(2)随着杉木幼苗新叶的发育,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差异逐渐增大。随着新叶发育各个处理间叶绿素a的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P<0.05),除了白光处理,红光处理下叶绿素a最大。叶绿素b在发育初期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P>0.05),从整个发育天数看红光处理下叶绿素b高于其他各个处理。白光处理下叶绿素总量新叶发育后期上升明显,至180 d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白光处理下类胡萝卜素总体较高,尤其是在新叶发育60 d、180 d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红光处理下叶绿素a/b在杉木新叶发育整个时期较低。总体来看红光有利于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b的合成。对于叶绿素a,除白光处理外,红光处理下也更有利于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a的合成。而叶绿素a/b在红光处理下最小。白光处理下则有利于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3)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t、Fv/Fm、Fv/Fo在不同发育天数有着不同的变化。白光处理下Fm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整个时期均较高,尤其在发育中期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这说明白光处理下最利于PSⅡ电子传递。红蓝组合光处理下Fv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的整个时期都低于其他处理,说明红蓝组合光处理下会对PSⅡ原始电子受体QA的还原均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抑制作用。红光处理下Ft总体上都较高,尤其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150 d、180 d时极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1),说明光合作用在暗反应与光反应达到平衡时红光处理下的荧光产量最大。白光处理下Fv/Fm、Fv/Fo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的整个时期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新叶发育至180 d时与蓝光、红蓝组合光处理的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红光处理次之。即除白光处理外,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的光合反应中心Ⅱ有更高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即在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具有较高的光化学效率和潜在活性。(4)叶绿素荧光参数NPQ、Rfd、qP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受不同光质的调控。从杉木幼苗新叶发育的整个阶段来红光处理下NPQ、Rfd均低于其他处理,而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均高于其他处理。白光处理下qP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的整个时期均低于其他处理,蓝光处理下的qP在整个发育天数最大。总体上看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的NPQ、Rfd值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所以可以推测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热耗散能力低,不能将过剩的能量消耗。因此红光处理下可能对它的光合系统及新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抑制。而红蓝组合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加大了耗散,这有利于光合反应中心的保护。蓝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qP值最大,即光合反应中心Ⅱ的开放程度大,QA重新氧化形成QA的量越大,也反映新叶光合反应中心Ⅱ的传递活性大,白光处理则降低了活性。说明蓝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能耗散过剩的能量来保护光合系统免受光伤害的能力较强。(5)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与其他处理相比,白光处理下促进了杉木幼苗新叶气孔的开放、使得进入叶片中的CO2增多,从而使得Ci、Tr增加,同时也伴随着Pn的升高,说明白光处理下光合速率的变化是气孔因素作用的结果。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Gs低于其他各个处理,而Ci仅次于白光处理;红蓝组合光处理下Gs仅次于白光处理,但是Ci却低于其他各个处理。即Gs与Ci的变化方向相反,此时光合速率的变化是非气孔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红光与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主要是由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光合关键酶活性等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6)光质影响光合关键酶Rubisco的活性。而Rubisco作为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一个关键酶,既影响C3植物光合碳代谢的方向也影响光合代谢的效率,同时Rubisco活性也与光合速率密切相关。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光合参数与Rubisco活性存在较强相关性。白光处理下Rubisco活性升高,红光处理下Rubisco活性下降,在白光处理下光合速率最大,红光处理下光合速率最小,说明Rubisco活性变化会影响光合速率。(7)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光质对新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在新叶发育的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白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发育60 d时,淀粉粒体积比较大;发育120 d时,嗜锇颗粒出现较多,且分布广泛;发育180 d时,淀粉粒体积变大,嗜锇颗粒大量出现基粒片层与基质片层数量增多,基粒与基质片层结构明显。红蓝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发育60 d时,基粒片层与基质片层结构清晰可见,基粒垛叠整齐且紧密有序;发育120 d时,叶绿体的数量明显增加,其次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减少;发育180 d时,细胞壁结构更为完整,嗜锇颗粒大量出现。从整个发育天数来看,白光、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基粒、基质数量多,基粒与基质片层结构清晰且排列整齐,说明白光、红蓝组合光处理有利于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发育。(8)光质对养分元素的积累与吸收有一定的影响。蓝光利于杉木幼苗新叶Mn、Zn、Cu、Fe、N元素的积累;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的Ca含量、Mg含量分别在60~120 d、90~120 d期间显着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表明红光提高了杉木幼苗新叶Ca、Mg养分的含量;白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的P含量、K含量在120~150 d、90~150 d期间显着高于其他发育天数(P<0.05),且也显着高于同一发育天数的其他各个处理(P<0.05),说明白光处理对养分元素P、K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白光处理下,光合活性增强,说明P、K活化了光合酶,促进了光合作用。养分元素P含量、K含量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光会影响植物生长、光合酶活、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抗逆与衰老等。本研究发现白光处理下有利于部分养分的积累,促进杉木幼苗新叶的生长;也有利于光合速率提高,利于杉木幼苗新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同时也可以活化光合关键酶,促进杉木幼苗新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正常发育。而红蓝组合光可以增强杉木幼苗新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同时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加大了杉木幼苗新叶的耗散,有利于保护光合反应中心,促进光合速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杉木幼苗新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正常发育。综合分析,相比于红光、蓝光,白光和一定配比的红蓝组合光更有利于杉木幼苗新叶的生长。

杨玲霞[9](2020)在《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渔共作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实现稻、渔互利共生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稻渔共作的试验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见壤土上水稻及养殖生物的生长及繁殖产量的性状、养殖水体的理化性状及种养技术方面,而对于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理发育特性、养分特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鲜少。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的实际效应,进一步阐明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对水稻生长的直接影响,以期为低洼盐碱地区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及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宁夏引黄灌区贺兰县常信乡兰丰村和银川市西夏区军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进行,从稻渔共作模式与常规稻作模式下盐碱地区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养分特征、产量品质、土壤特性、生态效应几方面以及对两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相较于常规稻作,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水稻的株高、干物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77%~6.76%、1.86%~21.48%,共作水稻功能叶的叶面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均大于常规稻作。2、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对各生育时期水稻的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1)共作条件下,水稻的光合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明显提升,表现为在水稻苗期-齐穗期,共作条件下水稻叶片的主要光合能力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SPAD值多数显着高于常规稻作,分别增加 0.82%~12.73%、2.16%~12.51%、1.32%~45.42%、1.72%~11.76%、3.43%~12.88%,叶片的荧光参数值(F0、Fm、Fv/Fm、Fv/F0、PI)均高于常规稻作,但差异不显着;2)稻渔共作条件增强了低洼盐碱地区水稻的抗逆性,使得水稻叶片的渗透调节保护物质、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发生变化,表现为共作水稻叶片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较常规稻作在苗期-齐穗期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升高,分别提高了 5.09%~39.14%、4.55%~37.78%、6.59%~31.95%、1.43%~10.70%,叶片的 Pro(脯氨酸)含量、MDA(丙二醛)含量较常规稻作分别降低6.95%~32.56%、2.04%~24.84%。3、稻渔共作有利于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在拔节-乳熟期,共作水稻植株地上部的N、P、K累积吸收量多数均显着高于常规稻作,分别增加了 57.51%~80.83%、41.16%~55.26%、8.5%~25.02%。4、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模式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与常规稻作相比,稻渔共作降低了盐碱土壤的pH,显着提高了各生育阶段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氨氮、有效磷的平均含量。共作水稻土壤的pH较常规稻作降低了 0.47%~2.63%,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 8.14%~15.42%、3.31%~10.47%、1.90%~16.34%、3.65%~17.83%、5.19%~21.10%、2.39%~14.76%。5、低洼盐碱地区稻渔共作有利于稻谷产量的增加和稻米品质的改善。1)稻渔共作水稻的穗数与千粒重显着高于常规稻作,分别提高了 14.36%~16.72%、3.78%~6.21%,穗粒数与常规稻作相比无明显差异;2)共作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株高、干物重、光合参数Pn、Gs等与水稻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多数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关系;3)共作水稻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有关的物理特性较常规稻作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稻渔共作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食味值、胶稠度较常规稻作分别显着提高了 1.30%~2.91%、3.12%~3.55%、3.52%~4.69%、10.14%~14.09%、6.25%~16.86%、5.29%~11.24%、2.42%~4.78%,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较常规稻作分别降低了 9.32%~16.14%、8.94%~16.14%、3.31%~3.69%。6、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系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生态效应较好。共作水稻较常规稻作相比,其能流、物流、价值流产投比均有所增加,经济利润增加了 34.85%~61.94%,生产力水平较高,同时减少了系统中的化肥农药施用。

蔺芳[10](2019)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间作种植因具有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关注。而豆/禾牧草间作在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还有利于间作牧草收获同步实现养分均衡的豆、禾牧草混合青贮(裹包青贮、窖贮)。为此,本研究于2017、2018和2019年在河南新乡地区通过3年田间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黑麦(Secale sylvestre)、紫花苜蓿/燕麦(Avena sativa)、紫花苜蓿/玉米(Zea mays)和紫花苜蓿/甜高粱(Sorghum dochna)4种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该模式豆/禾牧草行数比为生产中已证实的生产性能较好且其混合收获产物的豆/禾牧草质量比较接近于最佳混合青贮比例),针对牧草间作模式、栽培管理、生产加工及家畜转化利用等全产业链,首先,探讨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光能利用的诸多因子中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单作、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与此同时还探究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根系特性及其土壤微生态效应;然后,进一步对本研究的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牧草及其不同加工方式的草产品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感官品质及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纤维显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评价;最后,还将以上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混合青贮产品,进行了反刍家畜的饲喂效果试验和模拟消化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研究家畜利用过程中不同加工方式牧草纤维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青贮对禾本科牧草利用特性的影响。所获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产潜力提升机制从生产性能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各间作模式中禾本科牧草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而紫花苜蓿表现出间作产量劣势,与种间竞争力表现情况相吻合,说明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侵占性,它的生产力是决定总体产量的主要因素;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的生物产量最高,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率最大。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光能利用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与单作比,间作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PAR截获率,降低了冠层开度和胞间CO2浓度,而紫花苜蓿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的光能利用提升潜力更大。从单作和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机制来看,间作禾本科牧草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强CO2的羧化固定能力实现的,而并非是光能捕获、传递和转化效率的提高。间作紫花苜蓿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于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降低引起的,在弱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加其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改变叶绿素构成,增强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来实现的。从代谢特征来看,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平均日茎流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物质含量均大于各自单作,紫花苜蓿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小黑麦和燕麦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增幅大于玉米和甜高粱,且与小黑麦、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降幅小于与玉米、甜高粱间作。可见,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这2种间作模式在代谢特征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从根系特性来看,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的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明显优化,而紫花苜蓿根系特性与单作相比表现不一,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根系特性受到了明显地抑制(显着低于单作),表现为竞争弱势,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未受影响。总体来看,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2种间作模式在根系特性方面表现更佳。从间作对土壤特性的影响来看,间作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相对于禾本科单作,4种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尤其是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着提高;间作种植第3年,土壤31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着增加,<0.25 mm粒径显着减少;间作下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细菌/真菌比升高。此外,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土壤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种植第3年,与禾本科单作土壤相比,间作土壤的团聚体凝聚程度较高,土壤表面孔隙较多且较为疏松,较大粒径团聚体较多,说明间作下土壤结构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2.不同加工方式对4种间作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于干草品质而言,与单作比,间作下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青贮前后相比,青贮后牧草的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在粗蛋白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降幅分别为2.67%10.14%和3.29%9.83%),相对饲用价值提高(增幅为5.08%17.7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青贮前相比,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片表皮细胞排列较为凌乱,细胞边界不清晰,表面结构较为粗糙。可见,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纤维结构可被部分降解。4种间作模式牧草混合青贮效果来看,(1)感官品质。4种混贮处理均优于紫花苜蓿单一青贮。其中,紫花苜蓿+玉米和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处理的感官评价最好(1级优等),其次是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处理(2级尚好)。(2)营养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营养成分介于禾本科牧草单贮与紫花苜蓿单贮之间,可形成养分互补。其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组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个混贮组(P<0.05),达到3.43%。(3)发酵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V-Score等级为良好,Kaiser等级为1级。可见,4种混合青贮处理均达到优良青贮饲料的标准。(4)纤维显微结构。青贮后4种禾本科牧草相比叶纤维的显微结构差异不大。3.家畜对4种间作下的混合青贮牧草利用效果通过模拟瘤胃消化环境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在24h的体外消化结束时,产气量、甲烷产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乙酸/丙酸比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氨态氮浓度表现为: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综合指数求和得到的多项指标综合指数表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可见,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的体外消化效果最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消化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新鲜叶片直接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相比,青贮叶片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后,小黑麦、燕麦、玉米和甜高粱叶片表皮纤维组织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程度更高,细胞轮廓基本消失,说明青贮牧草更易于家畜消化利用。通过对家畜直接投喂4种混合青贮牧草进行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投喂紫花苜蓿单贮饲草相比,投喂4种混合青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反刍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均不同程度地缩短,平均日采食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投喂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最低,日采食量最大,说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的采食效果最好。综上所述,从生物产量来看,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性能;从土地利用率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潜力;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青贮营养品质、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以及瘤胃体外消化效果和家畜的采食效果来看,均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合牧草在4种间作模式中最适宜用于青贮。

二、建议开展水稻立体利用光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议开展水稻立体利用光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_0与作物系数K_c研究
        1.2.2 作物水分模型及水资源配置研究
        1.2.3 饲草高产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1.2.4 饲草作物对水肥耦合响应机制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田间试验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代表性分析
    2.2 试验区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农业气象灾害
        2.2.4 植被土壤
    2.3 试验饲草料作物选择
        2.3.1 供试作物
        2.3.2 供试材料
    2.4 主要试验观测仪器设备
    2.5 基本土壤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2.5.1 田间持水量与容重
        2.5.2 土壤物理化学组成
        2.5.3 土壤粒径分析
    2.6 基于定位通量法的地下水补给量测定
3 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试验设计
        3.2.2 观测技术指标
    3.3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3.3.1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
        3.3.2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强度
        3.3.3 不同水分处理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与需水模数
    3.4 基于作物灌水特征的不同目标灌溉制度
        3.4.1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的灌水特征
        3.4.2 不同目标条件下单作饲草作物灌溉制度
    3.5 小结
4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及种植模式
    4.1 前言
    4.2 试验方法
        4.2.1 田间试验设计
        4.2.2 观测技术指标
    4.3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
        4.3.1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
        4.3.2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生长指标
        4.3.3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产量及其品质
        4.3.4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经济效益
    4.4 基于SPSS主因子方法的间播模式综合评价
        4.4.1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指标的优选
        4.4.2 饲草料作物综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4.3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结果
    4.5 小结
5 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_0计算方法优选与K_C值修正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计算方法
    5.3 干旱地区气象资料缺失条件下ET_0算法优选
        5.3.1 不同水平年下ET_0计算结果比较
        5.3.2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偏差与原因分析
        5.3.3 潜在腾发量ET_0与对应气象要素间的灵敏性分析
    5.4 灌溉饲草料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K_C值修正
        5.4.1 基于FAO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推求饲草作物K_c
        5.4.2 基于田间试验实测数据计算饲草作物Kc
        5.4.3 饲草作物实测K_c与FAO推荐K_c值比较分析
    5.5 小结
6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6.1 引言
    6.2 不同水分处理对单作饲草作物产量影响
        6.2.1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产量影响
        6.2.2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减产率的影响
    6.3 国内外常用作物水—模型
        6.3.1 作物水模型定义
        6.3.2 模型基本假定
    6.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6.4.1 模型选取
        6.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敏感指标推求
        6.4.3 饲草作物敏感指标分析与作物水模型优选
    6.5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及验证
        6.5.1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
        6.5.2 饲草作物-水模型验证
    6.6 小结
7 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
    7.1 引言
    7.2 DP法基本原理
    7.3 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构建
        7.3.1 目标函数
        7.3.2 阶段变量、决策变量与状态变量
        7.3.3 系统方程及约束条件
        7.3.4 初始条件与递推方程
    7.4 作物水模型的有限水量优化配置求解
        7.4.1 DP法所需计算参数
        7.4.2 作物水模型优化配置求解
    7.5 基于DP法的优化配置结果与灌溉管理策略
        7.5.1 优化配置结果
        7.5.2 饲草作物灌溉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分析
    8.1 引言
    8.2 试验方法
        8.2.1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8.2.2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8.3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料作物水肥响应分析
        8.3.1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8.3.2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8.3.3 青贮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构建
        8.3.4 水肥耦合利用效率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8.4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研究
        8.4.1 水肥因子对多年生灌溉饲草料作物产量的影响
        8.4.2 基于回归分析的试验结果分析
        8.4.3 混间播饲草作物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
        8.4.4 混间播饲草料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优选
    8.5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0.1 研究内容
        10.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土地利用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2.1.1 气体交换参数
        2.1.2 光能利用率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2.3.1 RuBPCase羧化酶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2.3.3 蔗糖合成酶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根系形态指标
        1.2.2 生理指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2.3.1 总根长
        2.3.2 根表面积
        2.3.3 根平均直径
        2.3.4 根体积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结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种植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种植方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1.2.2 种植方式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种植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2.4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期间天气
        2.1.3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叶片特性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1.1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特殊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2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2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养分吸收的影响
        3.2.1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氮含量的影响
        3.2.2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氮积累量的影响
        3.2.3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磷含量的影响
        3.2.4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磷积累量的影响
        3.2.5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3.2.6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钾积累量的影响
    3.3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3.3.1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2 匀播和条播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叶片特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养分吸收的影响
    4.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ask Introduction
        1.2.1 About the Book
        1.2.2 About the Author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2.2 Major Difficulties during Translation
    2.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2.3.1 The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3.2 The Main Content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4 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und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Terms
        3.1.2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Notes
        3.1.3 Free Translation
    3.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3.2.1 Addition of Subjects and Notes
        3.2.2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3.2.3 Conversion between Active Voice and Passive Voice
        3.2.4 Reconstruction of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Textual Level
        3.3.1 Addition of Conjunctions
        3.3.2 Addition of Hidden Information
Chapter Four Summary
Bibliography
Appendix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高光效的研究进展
        1.1 作物高光效群体的概念与构建的意义
        1.2 小麦高光效研究进展
        1.2.1 小麦高光效种质资源的选育
        1.2.2 小麦高光效群体的构建
    2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点
        2.1 群体结构特征
        2.2 光合生理特性
    3 高光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结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其构成
        1.3.2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1.3.3 群体光合势和高效叶面积率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效型群体的分类
        2.2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2.3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动态及转运差异
        2.4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光合势的动态特征
        2.5 不同光效型群体间高效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率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光合生理、群体质量及氮素营养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1.3.2 光系统Ⅱ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1.3.3 冠层透光率
        1.3.4 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Na)
        1.3.5 植株氮素积累量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数量与质量特征的差异
        2.1.1 茎蘖动态
        2.1.2 叶面积指数
        2.2 冠层透光率的差异
        2.3 剑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2.3.1 剑叶SPAD值
        2.3.2 剑叶净光合速率
        2.3.3 剑叶最大光化学效率
        2.3.4 单位面积剑叶含氮量
        2.4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密肥调控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与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密度与氮肥对小麦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的基本特征
        1.1.1 高光效群体产量结构
        1.1.2 高光效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与转运特征
        1.1.3 高光效群体数量与质量特征
        1.1.4 高光效群体光合生理特征
        1.1.5 高光效群体氮素积累特性
        1.2 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技术
    2 结论
        2.1 高光效群体的基本特征
        2.2 高光效群体关键栽培技术组合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稻株型与田间小气候
    1.2 水稻穗型与田间小气候
    1.3 田间管理与田间小气候
    1.4 田间小气候与稻田病虫害发生
    1.5 田间小气候与稻谷产量
    1.6 田间小气候与稻米品质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群体小气候指标
        2.3.2 农艺性状
        2.3.3 纹枯病
        2.3.4 产量及产量性状
        2.3.5 食味蒸煮品质指标
        2.3.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499 田间小气候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3.1.1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群体光照强度日变化情况
        3.1.2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群体垂直光照强度情况
        3.1.3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群体温度日变化情况
        3.1.4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群体相对湿度日变化情况
    3.2 R499 农艺性状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3.2.1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穗弯曲度动态变化情况
        3.2.2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分蘖动态变化情况
        3.2.3 不同栽培密度下成熟期R499 农艺性状指标间特征
    3.3 R499 纹枯病发病率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3.4 R499 产量及产量性状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3.5 R499 食味蒸煮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3.5.1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直链淀粉含量特征
        3.5.2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RVA图谱特征值情况
        3.5.3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食味蒸煮品质指标间关系
    3.6 R499 纹枯病发病与田间小气候及农艺性状关系
    3.7 R499 产量性状与纹枯病、田间小气候及农艺性状关系
    3.8 R499 食味蒸煮品质与纹枯病、田间小气候及农艺性状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直立穗R499 纹枯病发病率对田间小气候、农艺性状的响应
        4.1.1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田间小气候特征
        4.1.2 不同栽培密度下R499 农艺性状特征
        4.1.3 R499 田间小气候与农艺性状关系
        4.1.4 R499 纹枯病发病率与田间小气候、农艺性状关系
    4.2 直立穗R499 产量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4.3 直立穗R499 食味蒸煮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5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不同光质配比对杉木幼苗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1.2.1 光质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2.2 光质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来源
    2.2 苗木处理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材料取样及测定方法
        2.4.1 杉木幼苗新叶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2.4.2 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2.4.3 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荧光测定
        2.4.4 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参数测定
        2.4.5 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关键酶活性测定
        2.4.6 杉木幼苗新叶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2.4.7 杉木幼苗新叶养分元素含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3.1.1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1.2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1.3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1.4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3.2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2.1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3.2.2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的影响
    3.3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
        3.3.1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_m、F_o、F_v、F_t的差异
        3.3.2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F_v/F_o的差异
        3.3.3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NPQ、Rfd的差异
        3.3.4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叶绿素荧光参数_qP、QY的差异
    3.4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3.4.2 不同光质处理对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
        3.4.3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气孔导度G_s的影响
        3.4.4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蒸腾速率T_r的影响
        3.4.5 不同光质处理对新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5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6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3.6.1 杉木幼苗新叶发育60d超微结构的差异
        3.6.2 杉木幼苗新叶发育120d超微结构的差异
        3.6.3 杉木幼苗新叶发育180d超微结构的差异
    3.7 不同光质对杉木幼苗新叶养分积累与吸收的影响
        3.7.1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C、N、P含量的变化
        3.7.2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K、Ca、Mg含量的变化
        3.7.3 不同光质处理下新叶Fe、Mn、Cu、Zn含量的变化
    3.8 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参数与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8.1 新叶光合参数与抗氧化酶、光合关键酶及MDA含量相关性分析
        3.8.2 新叶光合参数与光合色素相关性分析
        3.8.3 新叶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性分析
        3.8.4 新叶光合参数与养分元素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新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2 不同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新叶MDA含量的影响
        4.1.3 不同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新叶光合色素的影响
        4.1.4 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荧光特性
        4.1.5 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响应
        4.1.6 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光合关键酶的变化
        4.1.7 不同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新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4.1.8 不同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新叶养分元素积累与吸收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稻渔共作内涵及发展历程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稻渔共作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稻渔共作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稻渔共作对水稻植株养分特征的影响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3.5 稻渔共作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3.6 稻渔共作系统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分析
    3.7 稻渔共作的生态效应
第四章 讨论
    4.1 稻渔共作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稻渔共作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稻渔共作对水稻养分特征的影响
    4.4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4.5 稻渔共作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4.6 稻渔共作系统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分析
    4.7 稻渔共作的生态效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间作研究进展
        1.1 概念和意义
        1.2 产量效应
        1.3 光能利用
        1.3.1 光能利用率
        1.3.2 冠层结构特征
        1.3.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1.4 代谢特征
        1.5 根系特性
        1.6 土壤特性
    2 牧草生产与加工研究进展
        2.1 牧草栽培与生产
        2.1.1 牧草栽培
        2.1.2 牧草生产
        2.2 牧草加工
        2.2.1 干草
        2.2.2 青贮
        2.2.3 草粉及其它加工形式
        2.3 牧草品质评价
        2.3.1 干草评价体系
        2.3.2 青贮评价标准
    3 家畜对牧草的利用
        3.1 饲料营养成分可消化利用性的评定
        3.2 饲喂试验
    4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4种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产量
        1.3.2 土地当量比
        1.3.3 种间竞争力
        1.3.3.1 侵占力
        1.3.3.2 相对拥挤系数
        1.3.3.3 竞争比率
        1.3.4 经济效益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和土地当量比
        2.2 种间竞争力评价
        2.3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牧草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1.3.2 PAR截获率
        1.3.3 气体交换参数
        1.3.4 光能利用率
        1.3.5 叶绿素含量
        1.3.6 光合-光强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参数
        1.3.7 叶绿素荧光参数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特性
        2.1.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2.1.2 PAR截获率和气体交换参数
        2.1.3 光能利用率
        2.1.4 产量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2.2 不同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2.2.1 叶绿素含量
        2.2.2 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2.2.3 光合-CO_2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2.2.4 叶绿素荧光参数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4种间作模式下的碳、氮代谢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茎流速率
        1.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碳含量
        1.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含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流速率
        2.2 碳代谢
        2.2.1 碳代谢关键酶
        2.2.2 碳水化合物含量
        2.3 氮代谢
        2.3.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2.3.2 全氮含量
        2.4 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间作下豆/禾牧草的根系特性及土壤微生态效应
    第一节 基于原位根系扫描的间作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根系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长
        2.2 根尖数
        2.3 根表面积
        2.4 根体积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微观结构
        2.2 土壤养分
        2.2.1 土壤有机碳
        2.2.2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2.2.3 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2.3 土壤物理性状
        2.3.1 土壤容重
        2.3.2 土壤孔隙度
        2.3.3 土壤团聚体
        2.4 土壤微生物数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干草调制
        1.3.2 青贮制作
        1.3.2.1 青贮样品制备
        1.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及方法
        1.3.3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1.4 测定指标
        1.4.1 干草品质指标
        1.4.2 青贮品质指标
        1.4.2.1 营养品质
        1.4.2.2 感官品质
        1.4.2.3 发酵品质
        1.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1.4.3 经济效益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品质
        2.2 青贮品质
        2.2.1 营养品质
        2.2.2 感官品质
        2.2.3 发酵品质
        2.2.4 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
        2.3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家畜对混合青贮下的间作牧草的利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试验设计一:体外消化试验
        1.1.2 试验设计二:饲喂试验
        1.2 方法及指标
        1.2.1 方法
        1.2.1.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1.2.1.2 试验二:饲喂试验
        1.2.2 指标
        1.2.2.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1.2.2.2 试验二:饲喂试验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外消化效果
        2.1.1 体外产气量
        2.1.2 甲烷产量
        2.1.3 NH3-N浓度
        2.1.4 pH值
        2.1.5 挥发性脂肪酸
        2.1.6 体外干物质降解率
        2.1.7 各项体外消化参数的综合评定
        2.2 4种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状态下的体外消化效果
        2.3 饲喂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建议开展水稻立体利用光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D]. 刘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种植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 李琦.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农业科技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第二至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张卫双.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苏中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形成特性及密肥调控途径研究[D]. 王妍. 扬州大学, 2020
  • [7]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D]. 韦叶娜.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不同光质配比对杉木幼苗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D]. 陈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9]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效应研究[D]. 杨玲霞. 宁夏大学, 2020(03)
  • [10]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D]. 蔺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建议开展水稻光能三维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