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稻感光GM 8902s通过专家鉴定

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稻感光GM 8902s通过专家鉴定

一、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型光敏核不育系8902s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1](2021)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文中认为杂种优势利用是有效应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基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建立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其不育系育性受核基因控制,不受恢保关系制约,与三系法相比,配组更加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更高,制种程序相对简单。回顾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历程,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对两系法杂交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提出了展望。

王丰[2](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指出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赵林[3](2017)在《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航17S是通过空间诱变技术,将培矮64S干种子搭载2006年9月我国发射的“实践八号”农业卫星,经过地面种植和跟踪、定向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加压选择,最终选育到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AC)、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不育株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对照,对航17S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剑叶宽以外,航17S主要农艺性状与原种培矮64S接近,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主茎总叶片数较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穗粒数适中,符合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选育标准。2.航17S总体异交特性好,开花历期长,盛花期集中,午前花率高,在安排花期时选择空间大;另外其柱头外露率高,尤其是双边外露率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花粉,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与产量。3.通过对航17S与原种培矮64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可知,原种在DNA水平上对空间环境不敏感,不容易造成基因位点的突变;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航17S的低AC值主要受主效基因Wx的影响,具体原因为Wx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剪切处第一个碱基G→T突变与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上游55bp处(CT)n重复数为18引起。4.航17S的不育起点温度经过加压选择之后,经测定在23℃以下,符合部颁标准;航17S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最大,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积温稳定,说明航17S为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温敏型不育系,同时其育性稳定、可繁性好,是优良的两系不育系。5.航17S所配组合超亲、对照优势(包括对应条件下培矮64S所配组合)明显,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这4个性状上。6.航17S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株高、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其所配组合航17S/1H1124与航17S/航恢1179是综合性状理想的杂交组合。7.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不显着;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直接影响中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为明显,千粒重对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间接影响很大。8.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航17S所配组合在碾米品质上表现优良,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则由于垩白度偏高、AC值偏低导致整体上达不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这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米质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本研究表明:通过空间诱变选育的新型不育系航17S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配合力良好,产量高,在米质上也有巨大的应用提升空间。随着航17S在育种实践上的逐步应用,将为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新型不育系,将不断丰富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指引明路。

牟同敏[4](2016)在《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进展和展望》文中认为基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而建立起来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成功以后又一个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雄性育性转换是受到幼穗分化期环境光温调控的孢子体阴性核基因控制的.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有利条件是,配组自由容易选配到强优势组合,育种程序简化、育种周期缩短、可以快速育成新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育系类型丰富易于培育多样化的杂交水稻类型.本文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资源、育性转换特性、遗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不育系和组合培育、制种技术、推广等进行了综述,并对进一步发展两系杂交水稻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以及其他作物的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

张华丽[5](2014)在《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鉴定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交水稻的应用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水稻的成功得益于雄性不育的利用,包括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和核雄性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 GMS)。光敏不育系农垦58S的发现开启了利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序幕,迄今已育成100多个两系不育系,极大地推动了两系杂交水稻的应用。但是,对大多数不育系携带的不育基因及其相互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本研究首先选取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温敏不育系株1S,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初步定位了株1S的温敏核不育基因,通过对大量两系不育系及可育品种的分析,确定了温敏不育的候选基因,开发了功能性的分子标记。随后对中国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上曾经或正在广泛应用的光温敏不育系所携带的不育基因进行了鉴定,较全面了解了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在两系杂交稻中应用的历史与现状。最后利用亚细胞定位及RNAi技术对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2个定位群体和SSR等分子标记将控制株1S的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上,与RM12521和RM12721分别相距9.93cM和1.46cM。该区间包含了广占63S不育基因的候选位点,且等位性测定表明株1S和广占63S不育基因等位。据此,进一步推测株1S与广占63S一样在RNaseZ (RNZ)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2、通过对14个光温敏不育系和21个野生型可育品种的RNZ测序发现,所有温敏不育材料均携带相同的RNZ突变,自翻译起始的第70-72个核苷酸为终止密码子TAG,定名为RNZm,而可育品种在该位点有2种基因型即TCG(RNZtc)和GCG(RNZgc)。进一步分析发现,携带RNZtc型与RNZm的品种除突变位点之外该基因其余序列完全一致,而RNZge型则在该基因的内含子处含有其它的变异,从而可进一步分为6种组型。3、针对RNZ不同等位基因开发了2个dCAPS标记,对32个光温敏不育系和310个正常可育品种的RNZ基因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RNZm突变只专一的存在于温敏不育系,而携带RNztc和RNZgc的均为野生型品种。通过测序和dCAPS标记验证的材料中,RNZgc类型均比RNZ°类型多。4、根据控制光敏不育的基因(LoCOs12g36030)的C→G突变,开发了区分光敏(lncRm)和野生型品种(lncRw)的功能性CAPS标记。利用光敏CAPS标记和温敏的dCAPS标记对在生产上曾经或正在广泛应用的两系不育系携带的光温敏不育基因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安农S-1和株1S及其衍生不育系均携带温敏不育基因RNZm,而以农垦58S为唯一不育基因源的衍生不育系中,有携带lncRm或RNZm的,还有同时携带或同时不携带这两个基因的材料。5、根据光敏和温敏不育基因测序或标记鉴定结果,绘制了包含92个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基因演变图。发现我国两系水稻不育系中不育基因的传递与品种系谱存在不一致现象,而育种过程中温敏基因的出现可能是造成光温敏特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结合两系杂交稻分品种种植面积数据分析,揭示了1993-2012年间我国两系杂交稻中不育基因的利用经历了从光敏到温敏的演化过程,2012年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已占两系杂交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目前温敏不育基因已在两系杂交稻生产中占绝对主导地位。6、根据光敏和温敏不育基因与可育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开发了可用于高通量分型的HRM标记。通过比较4种HRM分型方法,即复制子直接扫描、PCR前加15%WT或MT的DNA、非标记探针分型以及CADMA法,最终确定CADMA方法能很好地区分开两个基因位点的所有基因型,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7、通过构建RNZ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确定了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8、构建了RNZ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T0代转基因材料,经叶片GUS染色、潮霉素抗性和GUS标记基因的PCR检测,确认2个转基因阳性株系。靶基因定量RT-PCR分析表明,阳性株系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5%-45%)。

戴剑[6](2011)在《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及两系杂交稻和大青棵鉴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是种子质量检验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的测试(简称DUS测试)是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申请品种授予新品种权进行实质审查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杂交稻具有杂种优势,产量高,抗性好,其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水稻面积的一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申请水稻新品种保护的品种数量在逐年增加,是我国目前品种权申请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目前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检测和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均是田间种植方法鉴定。该方法周期长,费工占地,用于测试的标记性状有限,不能满足种子市场销售,新品种及时授权的需要,研究快速、简便、准确的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水稻品种对于杂交水稻种子质量检测和新品种授权具有重要意义。为运用SSR分子标记快速、准确鉴定江苏省地区范围内生产上的杂交水稻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快速、高效的DNA提取方法是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的颈瓶技术,传统的DNA提取方法技术难度大、操作步骤繁琐,是分子标记品种鉴定技术不能普及的主要问题之一;两系杂交稻母本的不育性易受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影响,两系杂交稻会因不同年份或地区光、温条件的变化导致母本自交结实而严重影响种子纯度,但在海南的种植鉴定中,不育系有时表现可育,给形态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稻均有种植的地区,在该地区的杂交稻制种田中经常出现籼稻不育系与粳稻父本或粳稻不育系与籼稻父本杂交的一种籼粳亚种杂交组合“大青棵”,这种杂株植株高大,抽穗期晚,杂交稻中大青棵是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产量的杂株类型,但海南种植鉴定时,大青棵受光温影响不一定表现植株高大、抽穗期晚等特征,因此难以准确鉴别。为此,本论文拟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改进DNA提取方法和步骤,研究快速、高效,并获得高质量的DNA提取方法。二是对生产上推广的4个两系杂交稻和1杂交粳稻的7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应用SSR多态性标记鉴定两系杂交组合。三是建立近几年来生产上常用的33份籼粳杂交稻亲本DNA指纹数据库,并对这些亲本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为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提供依据。四是选用了该地区的常用籼粳不育系与粳籼父本配制了55个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考察了F1代株高、抽穗期和结实率等主要农艺性状,筛选用于鉴定本试验所配制的籼粳杂交大青棵组合类型杂株的SSR分子标记,为该地区杂交稻中可能出现的大青棵的鉴定提供了依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改进了DNA提取方法。本研究应用了常规方法的DNA提取方法,同时也研究应用了改进了DNA提取方法。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中,无需使用液氮,而将幼苗叶片放在真空冷冻干燥仪冷冻干燥2-3天,每个试管里盛放一小钢珠球,使用研磨仪粉碎叶片组织。由于样品分别在单独的试管里进行研磨,避免了交叉污染。在试验过程中,使用96孔联体试管板,而不是单个离心试管,使用排枪代替单枪操作,CTAB方法提取DNA。通过多次试验比较,这种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并获得高质量的DNA的提取方法。按照该方法操作,每人每天可提取上千个DNA样品。2.通过4对SSR引物组合可以鉴定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和两优1224个生产上常用两系杂交稻。选用52对SSR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5个亲本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1个杂交粳稻86优8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46对引物能在7个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对引物能将4个两系杂交稻与对照杂交粳稻区分开且在86优8号的亲本中具有多态性,可区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两优122和86优8号F1及其亲本的SSR引物分别为34、32、31、30和14对,有16对SSR引物均可用于区分4个两系杂交组合Fl和亲本,RM206和RM286引物可区分本试验的5个组合和各自的亲本。应用其中一对引物RM505对两优培九进行鉴定验证,结果表明该引物能准确区分两优培九及其亲本。根据本试验中引物的多态性和特异性的结果,有多种途径可鉴别这4个两系杂交组合。可通过RM13(或RM206、RM286等)、RM224(或RM337)、RM234(或RM252、RM505和RM565)和RM25(或RM217、RM248和RM585)等4对引物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和两优122分别加以鉴别。3.建立了33个籼、粳杂交稻亲本的SSR指纹图谱数据库,发现了6对可以用于鉴定籼、粳类型的SSR特征标记。选用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84对SSR引物对5个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个籼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和1个温敏雄性不育系、14个籼型父本和9个粳型父本共33份材料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建立SSR指纹图谱数据库。结果表明:在33份亲本中能够扩增出多态性的引物为54对,占所用引物的64.3%。33份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0~0.99。在遗传相似系数0.66处,33份亲本被聚为3个类群,培矮64S和冈46A为第1类群,17个籼稻亲本为第Ⅱ类群,14个粳稻亲本为第Ⅲ类群。在籼、粳亚种内,不育系和可育品种又分为不同的亚群,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与育种家提供的籼粳分类信息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SSR指纹图谱可以用于鉴定品种。利用18对引物能将33份亲本区分开,RM264能将Ⅱ-32A、协青早A、冈46A和K17A4个籼型不育系与籼型可育品种区别开,RM432能将5个粳型不育系与粳型可育品种区别开。6对引物RM6、RM13、RM16、RM240、RM247和RM248均为鉴别籼、粳亚种类型的特异引物,利用这6个标记可以鉴别籼型不育系串入粳稻花粉或粳型不育系串入籼稻花粉所产生的籼粳杂株类型。4.发现了可以用于本研究大青棵鉴定的SSR分子标记。有6对引物均可用于以六千辛A为母本的大青棵的鉴定,RM9或RM218可用于以Ⅱ-32A为母本的大青棵的鉴定,RM50和RM11等2个引物组合可用于以9522A为母本的大青棵的鉴定。研究了55个籼稻不育系与粳稻父本、粳稻不育系与籼稻父本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SSR分子标记特征,以具备株高135cm以上、抽穗期121天以上特征的组合作为大青棵类型。结果表明:38个粳型不育系与籼稻父本的杂交后代中,以9522A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只有9522A/紫尖籼-1是大青棵组合,以六千辛A为母本的8个组合均为大青棵组合;17个籼型不育系和粳稻父本的杂交后代中,以Ⅱ-32A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仅有Ⅱ-32A/C57,其余籼稻不育系为母本与粳稻父本的杂交组合均不是大青棵。与杂交F1代株高显着相关的标记的引物有RM9、RM283、RM429、RM515和RM483,其中RM9、RM283、RM429和RM515的标记与株高极显着相关;与抽穗期显着相关的标记的引物有RM9、RM44、RM206、RM152、RM276、RM228、RM515. RM211、RM432、RM454,其中RM9、RM44、RM206、RM152、RM515、RM211、RM432、RM454的标记与抽穗期极显着相关。根据是否同时具备籼型和粳型特异性标记来鉴定是否是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在以9522A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大青棵可以通过RM50和RM11(或RM25、RM152、RM228、RM251、RM252、RM286、RM302、RM415)2个引物组合加以鉴定。以Ⅱ-32A为母本的4个组合中,Ⅱ-32A/C57大青棵可以通过RM9或RM218加以鉴定。因本研究中以六千辛A为母本所配制的组合均是大青棵,可以通过RM9、RM152、RM279、RM413、RM415和RM4296对引物中的任一个与其他粳稻不育系为母本的组合加以鉴别。本研究通过配制55个籼稻不育系与粳稻父本、粳稻不育系与籼稻父本杂交组合和F1代农艺性状的调查,偶然发现3726A/明恢63新组合结实率较高,达87.1%以上,株高适中(122 cm),抽穗期(109天)适宜,是否合适生产上用种有待进一步验证。

李晏军[7](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陈立云,雷东阳,唐文邦,肖应辉[8](2010)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当前情形,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建议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为长光高温不育型、高温不育型、短光低温不育型、低温不育型等四种类型。提出了水稻光温不育机理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只有深入研究光温敏型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组合效应,且获得具体的光温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光温特性的鉴定方法以及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应根据不育系育性温光特性和历史气象资料来合理安排基地和时段。

周飞捷,肖层林,刘爱民,常剑渊[9](2009)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概述》文中认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分成光敏型与温敏型两个基本类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普遍存在育性表达不稳定的现象。不育基因背景来源不同,其光温敏起点指标有差异。不育性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经多代繁殖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发生"漂变",表现不育性不稳定性,不育系在起点温度上的遗传基础不纯则是导致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内在原因。严格采用原种生产程序,可保持不育系群体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相对稳定性。

唐文邦[10](2009)在《水稻超级亲本C815S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提出C815S是湖南农业大学经多年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几年来,以C815S为母本,已选配出增产幅度大,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高产优质杂交组合10多个,显示出该两用核不育系具有农艺和经济性状优异、配合力强和制种安全等突出特征。本研究对C815S的育性特点、农艺性状、异交习性、配合力、繁殖特性及所配组合的株型特征、根系性状、生理机能、高产稳产特性等杂种优势利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C815S具有优异的农艺和经济性状。播始历期74-89d,株高83.0cm,剑叶长54.2cm,宽2.03 cm,剑叶张开角度小于7.5°,具有长、直、窄的特点;总叶数14-17叶,苗期出叶速度快,发根力强,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表现生长速度快和生长量大的特点:茎杆粗壮、抗倒能力强;穗大粒多。2.C815S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制种安全,繁殖容易。C815S的育性受温度和光照共同控制,在光长>13.5h时,育性转换临界起点温度为22℃,育性转换特征明显;当光长≤12.0h时,育性转换临界起点温度为23.0℃,育性表现稳定。该不育系与培矮64S的育性转换规律相似,但不育起点温度较之低1.5℃,在广东、广西秋季自然短光和湖南自然长光条件下均能安全制种。C815S在长光照条件下,21℃左右的冷水串灌15天和灌水深度18-22cm,或在海南陵水短光照条件下冬季繁殖,结实率可达50%以上。3.C815S异交特性优良,制种产量高。C815S在抽穗2-6d后进入盛花期,表现为开花集中,日开花高峰为9:30-12:00,午前花率达76.7%,张颖历期较长;柱头活力强,持续时间达6d,柱头外露率90.5%;包颈粒率低,为4.6%;对“920”较敏感,解除包颈的最佳用量为15.0-20.0g/667m2。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潜力均显着高于培矮64S,制种产量高。4.C815S具有广亲和性和配合力强的特点。C815S与IR36、南京11、巴利拉和秋光配组,杂种一代的平均结实率为81.0%,表现出良好的广亲和性。与两用核不育系龙S、7光S052、矮培64S和三系不育系Ⅱ-32A相比,C815S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C815S在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6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为6.656、6.342、7.236、16.669、6.705,在这5个不育系中数值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分别为0.329和2.353,排在第2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为-2.197,排名第4,更适合配制偏矮的高产杂交组合。C815S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与9113和明恢63等多穗型品种可配制出超高产的杂交组合。5.通过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两系超级杂交组合两优培九和三系杂交组合汕优63在形态建成上进行比较研究发现,C815S所配组合前期出叶速度和分蘖发生快,后期生长稳健,从而冠层形成快,有利于大穗与多穗的形成;倒三叶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介于两优培九与汕优63之间;剑叶基角、披垂角较小,且随叶位下降叶片基角逐步增大;卷叶指数适中,并随叶位下降逐渐减小;基部节间较粗、较短,抗倒性强;乳熟期后单株干重下降缓慢;产量构成要素更为协调。C两优系列组合的形态建成比两优培九和汕优63更符合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的特点。6.对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发现,C815S所配组合抽穗期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活力显着高于对照汕优63;分蘖盛期以外的其余各时期的发根力都强于对照汕优63:抽穗后根系的含水率也高于汕优63,说明C815S所配组合生育后期根系仍保持较高的活力。对功能叶的生理特性分析表明,C815S所配组合生育后期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MDA含量较少;SOD和POD活性下降速度慢,且高于对照;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值和qP值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而qN值则随生育进程呈增加趋势,且均低于对照;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高。说明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功能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7.在多点区域试验中,C两优系列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都与对照汕优63存在显着性差异,有5个组合产量的高于平均值,丰产性效应为正值,其中C两优396丰产性系数最高,C两优343、C两优176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有5个组合的高稳系数高于对照,其中C两优396为84.6,C两优343、C两优1768的高稳系数都在90以上。C两优1102、C两优87平均产量比汕优63增产9.8%以上,虽然稳产性一般,但这两个组合丰产性好。8.对C两优396的超高产特性分析发现,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形理想、叶片厚而挺直、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和低温能力强、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等特点;在产量构成因素中,C两优396的结实率比对照汕优63增加4.5%,千粒重增加1g。与两优培九相比,C两优396分蘖发生多,成穗率高;全生育期生长量较大,干物质累积量高;单位面积的穗数多,总颖花量高,籽粒灌浆速度快,维持时间长。

二、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型光敏核不育系8902s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型光敏核不育系8902s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发现
2 两系不育系的发展历程
3 两系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
4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成就
5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2)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3 问题与展望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3)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研究
        1.2.1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与类型
        1.2.2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研究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1.3.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1.3.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4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4.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成就
        1.4.2 SSR标记在水稻空间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杂交水稻中的育种利用评价
        1.5.1 杂种优势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1.5.2 配合力研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1.5.3 直链淀粉含量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2.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2.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2.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2.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2.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3.1.1 叶龄与分蘖动态
        3.1.2 株高及穗部性状
        3.1.3 主茎叶片数与播始历期
    3.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3.2.1 日开花动态
        3.2.2 单穗开花历期
        3.2.3 柱头外露率
    3.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3.3.1 SSR多态性分析
        3.3.2 航 17S的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3.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3.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3.5.1 航 17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3.5.2 配合力分析
        3.5.3 组合间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5.4 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3.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3.6.1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分析
        3.6.2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创造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4.1.2 航 17S育种利用综合评价
        4.1.3 航 17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4.2 结论
        4.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4.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4.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4.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4.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4.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本文所使用的的SSR引物
附录B:图版

(4)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种质资源的发现
    1.1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
    1.2 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
    2.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特性
    2.2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特性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
    2.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
    2.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3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与制种技术
    3.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与推广
    3.2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4 两系法杂交水稻展望
    4.1 进一步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加速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的关键
    4.2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进一步提高两系法杂交稻产量的发展方向
    4.3 建立安全、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持和扩大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技术保障

(5)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鉴定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水稻生产中应用的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体系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
        1.1.1 粳稻CMS与育性恢复系统
        1.1.2 籼稻CMS与育性恢复系统
        1.1.3 CMS机理研究
        1.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1.2.1 农垦58S及其衍生系
        1.2.2 安农S-1及其衍生系
        1.2.3 株1S及其衍生系
    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
        2.1 PGMS基因
        2.2 TGMS基因
        2.3 不育机理研究
    3 核糖核酸酶Z基因相关研究
    4 HRM分型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株1S雄性核不育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温敏不育系育性观察
        1.3 DNA提取和SSR分析
        1.4 数据统计分析与遗传作图
        1.5 RNZ基因测序分析
        1.5.1 高保真酶PCR扩增及纯化
        1.5.2 纯化产物加A与连接
        1.5.3 转化
        1.5.4 质粒DNA的提取
        1.6 dCAPS分子标记开发
        1.6.1 引物设计
        1.6.2 PCR扩增和酶切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初步定位
        2.1.1 遗传特性
        2.1.2 初步定位
        2.2 等位性测验
        2.3 候选基因分析
        2.3.1 RNZ基因突变与多态性
        2.3.2 分子标记鉴定表明突变RNZ只存在于温敏不育系
    3 讨论
第三章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中光温敏不育基因的鉴定与演化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系谱信息
        1.2 光温敏基因分子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敏不育基因分子标记
        2.2 两系不育系携带的光温敏不育基因
        2.2.1 农垦58S衍生系
        2.2.2 株1S和安农S-1衍生不育系
        2.2.3 不育系杂交培育的不育系
        2.2.4 其他来源两系不育系
        2.3 两系不育系光温敏不育基因系谱图
        2.4 生产应用两系杂交稻携带光温敏基因的演变
    3 讨论
第四章 光温敏不育基因功能性HRM标记开发与应用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引物及非标记探针设计
        1.2.1 光敏基因位点HRM引物设计
        1.2.2 温敏基因位点HRM引物设计
        1.3 DNA提取、PCR扩增与HRM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HRM方法的比较
        2.1.1 光敏基因的分型
        2.1.2 温敏基因的分型
        2.1.3 基于CADMA的两系不育系分型
        2.2 基于CADMA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分型在不育系杂交后代群体分析中的应用
        2.2.1 光敏F_2群体分型
        2.2.2 温敏F_2群体分型
        2.3 基于CADMA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分型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3 讨论
第五章 水稻RNZ基因的分子表征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和RNA提取及cDNA合成
        1.2.1 DNA提取
        1.2.2 RNA提取
        1.2.3 cDNA合成
        1.3 实时定量RT-PCR反应
        1.4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1.4.1 RNZ基因cDNA克隆
        1.4.2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1.4.3 RNZ-GFP融合载体构建
        1.5 原生质体转化
        1.6 RNAi载体的构建
        1.6.1 目的片段的获得
        1.6.2 RNZ-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1.7 农杆菌转化
        1.7.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7.2 农杆菌的转化
        1.8 水稻遗传转化
        1.9 GUS染色分析
        1.10 幼穗减数分裂期的高低温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及原生质体融合表达
        2.2 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2.3 T_0代转基因水稻的鉴定及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2.3.1 阳性单株鉴定:GUS染色以及PCR扩增
        2.3.2 转基因单株表型初步观察
        2.3.3 转基因株系的靶基因表达水平初步检测
        2.4 减数分裂期RNZ基因对温度胁迫的应答反应
        2.5 RNZ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系不育系系谱信息
附录2 USDA核心种质信息
作者简介

(6)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及两系杂交稻和大青棵鉴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稻种子真实性和纯度检测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1 形态标记鉴定法
        1.2 物理化学鉴定法
        1.3 生物化学标记鉴定法
        1.4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
    2 当前应用SSR标记进行品种鉴定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要点
        2.1 快速提取DNA的方法研究
        2.2 PCR扩增程序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2.3 PCR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改进
        2.4 核心引物的筛选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3 研究快速、简便、准确的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品种SSR标记鉴定方法的重要意义
        3.1 杂交种子纯度的快速检测是种子市场和生产的需要
        3.2 杂交水稻品种的快速鉴定方法也是当前水稻新品种测试的需要
    4 两系法杂交稻及其亲本的SSR标记鉴定的重要性
        4.1 两系法杂交稻的特点
        4.2 光温敏不育的原理和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原因
        4.3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种植鉴定存在的问题
    5 杂交水稻种子中大青棵鉴定
        5.1 大青棵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SSR标记鉴定的意义
        5.2 大青棵产生的遗传机理和SSR标记鉴定的依据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4个两系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52对SSR引物在7个亲本间的多态性
        2.2 两优培九F_1及其亲本SSR标记检测验证
    3 讨论
第三章 33份籼粳杂交稻亲本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33份籼粳杂交稻亲本的SSR分子标记多态性
        2.2 33份籼粳杂交稻亲本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2.3 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33份亲本的聚类分析
        2.4 33份籼粳杂交稻亲本的SSR指纹图谱
    3 讨论
第四章 粳稻不育系与籼稻及籼稻不育系与粳稻杂交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特征分析及鉴定大青棵的SSR标记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和性状考察
        1.3 DNA提取方法和步骤
        1.3.1 DNA提取方法
        1.4 PCR反应和扩增产物检测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5个粳稻不育系与13个籼稻所配38个组合F_1的株高、抽穗期及结实率的表现
        2.2 4个籼稻不育系与9个粳稻父本所配17个组合F_1的株高、抽穗期及结实率的表现
    3 与55个杂交组合F_1代株高、抽穗期显着相关的SSR标记扩增条带
    4 本试验中鉴定大青棵的SSR分子标记
    5 同一个组合在南京和海南的3个性状表现差异
    6 讨论
        6.1 本研究中鉴定大青棵标记
        6.2 大青棵标准的确定
        6.3 不断完善大青棵的鉴定技术
        6.4 六千辛A为母本的大青棵组合类型分析
        6.5 大青棵类型杂株存海南难以进行种植鉴定
        6.6 与株高、抽穗期显着相关的标记分析
        6.7 发现1个有生产潜力的亚种杂交组合
        6.8 快速、高效DNA提取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1.1 改进了DNA提取方法
        1.2 4对SSR引物组合可以鉴定4个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两优122及其亲本
        1.3 建立了33个籼、粳杂交稻亲本的SSR指纹图谱数据库,发现了6对可以用于鉴定籼、粳类型的SSR特征标记
        1.4 发现了可以用于本研究大青棵鉴定的SSR分子标记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历史逻辑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1.5 科研激励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1.5 超级稻推广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1.3 国际培训概况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2.3 饥饿的启迪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8)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名称和分类
2 关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机理和育性光温特性
    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机理
    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特性
3 关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特性鉴定
4 关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
5 关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原种生产
6 关于最佳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选择
7 建议
    7.1 国家必须加大对两系杂交稻研究与应用的经费投入力度
    7.2 严格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审定程序和标准
    7.3 对生产上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一次全面的育性光温特性鉴定

(9)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类型
2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
3 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不稳定现象
    3.1 光温敏不育系不育性不稳定的含义
    3.2 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不稳定表现
4 光温敏核不育系群体不育性不稳定的遗传机制
5 解决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漂变的技术对策
    5.1 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的选择与鉴定
    5.2 光温敏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与方法
6 讨论与展望
    6.1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问题
    6.2 利用花培方法生产不育系原种

(10)水稻超级亲本C815S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概况
        1.2 超高产水稻株叶形态研究
        1.3 超高产水稻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特征特性研究
    第一节 C815S形态特征与生育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种植方法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植株形态性状
        2.2 育性表现
        2.3 广亲和特性
        2.4 稻米品质和抗性
        2.5 配组优势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3.1 C815S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
        3.2 C815S的育性特点
        3.3 C815S的配合力特点
    第二节 C815S异交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设计
        1.3 考查项目及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群体穗期与花期表现
        2.2 花时与张颖历期表现
        2.3 柱头性状表现
        2.4 "920"敏感试验
        2.5 不同类型父本授粉的异交结实表现
        3 小结和讨论
        3.1 对C815S异交特性的基本评价
        3.2 关于"920"施用时期及用量
        3.3 对C815S配组父本的选择及其制种技术的设想
    第四节 C815S繁殖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
        1.2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气候室与人工自控冷水池繁殖效果
        2.2 冷水串灌繁殖效果
        2.3 自然低温条件下的繁殖效果
        2.4 处理时间对C815S发育进度的影响
        2.5 海南繁殖的气象因素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C815S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一般配合力效应(GCA)分析
        2.3 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分析
        2.4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F1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
        2.5 一般配合力差异显着性测验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2.6 不育系性状配合力的利用价值分类
    3 结论与讨论
        3.1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3.2 杂交水稻相关产量性状与配合力、遗传力的关系
        3.3 C815S的配合力评价与利用
第四章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特征特性研究
    第一节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超高产株形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观测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叶速度、分蘖动态
        2.2 上三叶形态
        2.3 叶片姿态
        2.4 叶面积指数(LAI)
        2.5 茎秆节间性状
        2.6 干物质积累
        2.7 产量结构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超高产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时期根系干重
        2.2 不同生育时期的根冠比
        2.3 不同生育时期根系的含水率
        2.4 不同生育时期的发根力
        2.5 抽穗期根系性状
        2.6 抽穗期根系体积和质量的空间分布
        2.7 根系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超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观测项目和测定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两优系列组合顶叶SPAD值动态变化
        2.2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上三叶光合速率的变化
        2.3 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2.4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生育后期叶片生理特点
        2.5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生育后期主要生化物质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资料
        1.3 资料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变化
        2.2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2.3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主要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2.4 C两优系列杂交组合主要性状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C两优系列代表性组合C两优396的超高产特性分析
    第一节 C两优396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特点分析
        1 C两优396长沙多年品比试验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
        2 C两优396在各级区试中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
        3 C两优396生产试验示范种植的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C两优396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亲本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前期C两优396水稻植株的早发性
        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动态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C两优396水稻植株的产量形成特点
        3.2 C两优396经济性状与亲本特性的关系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型光敏核不育系8902s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J].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 作物研究, 2021(05)
  • [2]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3]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D]. 赵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进展和展望[J]. 牟同敏. 科学通报, 2016(35)
  • [5]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鉴定与研究[D]. 张华丽. 浙江大学, 2014(01)
  • [6]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及两系杂交稻和大青棵鉴定的研究[D]. 戴剑.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7]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J]. 陈立云,雷东阳,唐文邦,肖应辉. 中国水稻科学, 2010(06)
  • [9]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概述[J]. 周飞捷,肖层林,刘爱民,常剑渊. 作物研究, 2009(05)
  • [10]水稻超级亲本C815S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唐文邦.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籼稻感光GM 8902s通过专家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