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的起点——1996年的贺词

欢迎来到新的起点——1996年的贺词

一、迎接新的起点——1996年新春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1](2021)在《部分商用车企业2021年新年献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即将到来之际,商用车产业界的许多领导代表公司发表新年献词(或祝词或祝福),在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的同时,表达了对2021年的殷切期望。大家认为,2020年,是历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乃至全球持续蔓延,

张爱迪[2](2020)在《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燕京大学在教会大学中的独特地位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燕京大学在短短33年的办学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物,仅就文学方面来看,就有周作人、冰心、许地山、郭绍虞、吴雷川等等。虽然燕大的人物研究成果并不欠缺,但笔者在整理文献的过程当中,却还是发现了刘廷芳这个曾经被誉为“燕大三师”之一,但现今却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学者。刘廷芳作为司徒雷登建校之初最为得力的助手,不但在短期内将燕京大学神学院建成当时北方最好的宗教学院,而且还物色教授、创办校园杂志,为提高燕大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而四处奔走。除此之外,他在宗教改革、诗文创作、心理学研究及社会运动方面,也有相当杰出的贡献。刘廷芳一生创作颇丰,但其主要的文学活动都集中在他燕大任教时期(1920-1936),故而本文限此范围作为研究时段。本论文选取刘廷芳在燕京大学时期的文学活动为研究主题,通过史料的发掘和再现,以文学研究为中心,将刘廷芳创办杂志、翻译赞美诗、创作新诗、翻译纪伯伦作品、与现代作家交游等文学活动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刘廷芳生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学中用:刘廷芳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主要从刘廷芳主编的《生命月刊》以及创办的《紫晶》杂志展开梳理讨论,并对他在不同历史环境中改革基督教的努力做一个简略的分析。第二部分,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本章从《普天颂赞》的出版过程入手,先探究刘廷芳对《普天颂赞》成书的贡献,再对刘廷芳的赞美诗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从诗集编写和作品贡献两个方面探究刘廷芳对“圣乐国化”的努力。第三部分,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及翻译创作。首先对刘廷芳的诗集《山雨》进行赏析,并发掘其文学价值,然后对刘廷芳翻译纪伯伦诗集的情况做出简介,并对刘廷芳对纪伯伦作品中“圣经文体”的把握和翻译做出分析,以期从新诗写作与散文诗翻译两个方面体现出刘廷芳的文学贡献。第四部分,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从刘廷芳与徐志摩、胡适、冰心、赵紫宸等现代作家的文学交游入手,标识出刘廷芳独特的文学身份,并为刘廷芳的文学活动贡献出更为丰富的文学史料。附录部分整理和呈现了刘廷芳文学活动的资料,并配合论文写作顺序将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阐述教会“本色化”观点的文章、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紫晶》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风满楼丛书”内容与《山雨》目录等资料制成一览表,以便其他学者参考使用。

陈紫蔷[3](2019)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已连续插播二十五则电视公益广告。春晚公益广告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具有传播正确价值观、引导社会道德风尚、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等功能。本文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分析其语言、修辞、意义构建及审美意义等。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从广告话语的角度,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当下环境中所包含的机构特性与传媒特性做学理分析;然后对目前国内多模态话语的定义与研究做界定与梳理,阐释运用多模态话语的视角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础与优势。第二章运用语言学与影视美学相结合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语言文本,探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语言与修辞的运用。语言本身的分析侧重于分析文字、声音、镜头内容;修辞则分析是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字设计、声音运用和镜头的本体和节奏。第三章主要运用克瑞斯和凡勒文的视觉语法原理,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意义构建过程。再现意义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人物、事件、地点之间的交际关系或者概念关系,来分析这些关系的生成及构建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互动意义从“接触”“社会距离”“态度”“情态”四个角度分析图像元素与观者之间关系的构建过程;构图意义研究构图元素的组合以及其构建意义的方式,也就是探讨整个广告中的布局、结构与框架。第四章结合现代美学体系中关于审美意义的观点与内容,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接受,并与认同理论的要素相结合,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认同达成。

武兆雨[4](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指出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丰杰[5](2015)在《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1912-1949)这一时间段落,给予了辛亥革命叙事一个完整的意义空间。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作品,按其与辛亥革命的时间距离来划分,可分为“在场性”叙述和“历史性”叙述。“在场性”叙述的核心旨归是对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辛亥革命进行是非评判,并对民主共和进行理想化的建构。对于“从帝制到共和”这一国家制度的世纪转换,立场不同的文学家建构了全然不同的文学景观。将革命者、清遗民、旁观者、宗教界人士的“证词”综合起来,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辛亥革命。“在场性”叙述的形式载体,以古体诗歌为主,歌谣、传奇体小说、政论体小说为辅,极具“过渡之时代”的特征。“历史性”叙述承载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意义内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民国文学家对于辛亥革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愈加深入的思考和开掘。以一○年代、二O年代、三○年代作为时间轴,考察辛亥叙事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演变轨迹,不难发现民国文学辛亥叙事在三个层面上的价值。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从“臣民与国民”的角度,回答了“辛亥革命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的问题。除却那些抽象的政治层面的变化,民国文学家叙述了-场场“小我”的战役。从臣民到国民的跨越,意味着从生理、心理到精神层面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过程伴随着兴奋、艰难与阵痛,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现代人格。从这一意义来看,民国文学中的辛亥叙事,实际上将鲁迅式的绝望叙事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稀释,令今天的人们对辛亥革命于中国和国人的深刻影响,对于“国民身份”的来之不易有了更具象的认识。作为历史段落存在的辛亥革命,在民国作家的笔下,开启了“革命与城市”的叙事进程。从清末民初的《孽海花》,到一O年代的《广陵潮》、二○年代的《龙套人语》、三○年代的《大波》,明显地呈现出“空间感”的强化。对城市中普通人的辛亥变迁的展示、更为庞杂的人物架构和多线性的情节推进,令辛亥叙事逐渐具备了史诗气质,呈现出了日趋清晰的历史精神。这种历史精神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放大。国人在辛亥革命中得以成长,得以锻造。他们敢于投身历史,敢于表达意愿,敢于发出声音,敢于揭露真相,敢于为真理和民主献身。对这一历史精神的重新确认,是民国文学辛亥叙事的核心指向。民国作家的“革命叙事”,展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精神。一方面,民国文学家塑造了20世纪中国第一批具有“英雄”意义的革命党人形象。陈去病、陆士谔、杨尘因、姚鹓雏、鲁迅、田汉等等文学家于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中所描摹的孙中山形象,实证了孙中山之于辛亥革命、之于民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其所建构的一些“革命叙事”的基本模式被后来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所直接沿用,而它内部存在的“人性还原”又与新时期以来的革命书写遥相辉映,精神相接。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是文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精神传统的一种回溯与确立,隆重开启了中国文学“革命叙事”的序幕。综观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我们时刻意识到,对于民国而言,辛亥革命不仅是一个“开启”,也是一种“丧失”。辛亥叙事承载着对不断“丧失”的辛亥传统的缅怀和召唤,承载着对民国“假共和”的深切批判。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反观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其意义不仅在于认识真相,更重要的在于“拾得”。盘点民国文学中的辛亥叙事,是对以往因意识形态规约而忽略的内容进行钩沉,是对百年来辛亥记忆的修正与重建,更是通过其所揭示的辛亥革命的本质和意义,提供当下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陈青松[6](2014)在《游子·寓贤: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文中认为所谓流寓,就是迁徙居住于籍贯以外的地方。流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属于一种常态,文献中的流寓往往代指有这种经历的文士大夫。历史上的“贬谪”、“流人”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种流寓,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被动的行为。本论文所考察的元末明初流寓到江南地区的江西文人群体,他们的初到江南更多则是自愿情况下发生的,论文也就是围绕他们在江南的活动与交往展开探讨。这样一个流寓群体,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有官员、儒师、士子、僧道等等,其中一些人物因为自己的流寓经历,生平显得晦涩,文献记载也多有抵牾之处。通过对这些人物生平经历的考察,一旦认识到他们的流寓背景,便容易理解记载存在这类问题的一个原因正在于他们的流寓经历,因而对我们理解文献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流寓之士,他们初履江南之时,大致还是在和平年代,其中有的是侍亲而来,有的是宦游而至,有的则是为了求学求生计。相比于贬谪之人的流放之地,他们所在的江南是当时人们心中的一个向往所在,他们的到来也并没有多大地受迫性。随着元末政局的动乱,江南很快为张士诚所占有。由于张士诚对文士采取亲近的态度,并且很长时间对元王朝表示服从,因而留居江南的文人们能一定程度上保持自我,进行广泛的交流。然而传统的乡土观念,又令他们产生了一种游子的心态,对故乡、对远方亲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思念之情。而为了过好当下,在江南的家庭生活对他们而言便更显重要,家庭成员之间也多感情真挚。同时,家庭成员的婚姻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环节,并以此作为在江南建立交际网络的重要渠道。传统的乡土观念以及户籍制度的确定,又使得这些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乡认同的观念,而作为日常交往的一个纽带,同乡观念在交往中又具有其含义上的多重性,也正可以看出这种观念在当时所受到的重视。同时,同乡之间还能够互助互济,成为缓解社会压力的一股辅力,也履行着士大夫本身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由此也可以看出同乡组织出现之前,同乡交往的一个大概。作为流寓人物,除了对自我对家庭的经营之外,对其所在的江南也多带有感情,聊以江南作故乡,因而对于江南山水人文也都有自我的刻画和认识。其中一些人物对地方文化的贡献也使得他们受到地方的尊崇。而江南地方对于五湖四海之士的接纳,双方的相互交往与认同,又使得那段的江南社会文化历史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元末明初的江南地区,主要经历了由蒙元——张士诚——朱元璋政权的转变,处在其中的流寓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特别是那些正当有为之年的人物,并没有一味消沉,而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之中践行自我,努力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变幻莫测的政局面前,他们有的归隐故乡,有的寓居江南,有的又出仕四方。只是这样的选择与他们的初衷却不一致,这也与当时士大夫的境况并无多大差别,官本位的时代,最是文人不自由。总之,流寓的经历刻画了这些人物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在流寓的社会生活中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历史留下了自我印记。

那佳[7](2014)在《品牌绽放新活力 企业找寻新市场》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家纺业蓬勃发展、迅速成长,已形成了年产值近万亿元的产业链。虽然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个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纺行业的增幅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企业两极分化明显,但对于新一年,家纺人依然满含希望与信心。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

罗执廷[8](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徐正龙[9](2007)在《文学长河论 ——《钟山》二十年读解》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对《钟山》(1979-1999)文学期刊20年共120期做了一个全景式的考察。探讨《钟山》作为一流纯文学期刊其自身的一些办刊特色,以及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论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前言:这部分主要阐述了《钟山》作为文学期刊,它的主要特点。并结合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分析方法,提出期刊文学的“编辑、稿件、期刊、作品、读者、社会”六要素分析法,将文学作为动态的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第一章:《钟山》作为文学期刊。主要考察了《钟山》的定位、《钟山》的稿件及编辑等。其中,编辑具体分为名词的编辑与动词的编辑,以此来考察《钟山》作为文学期刊的一些特点。第二章:文学《钟山》与文学长河。主要考察《钟山》的两部分作品:一、文学作品。主要考察了:1、《钟山》(1979-1984)的作品,其中又分为:反映“文化大革命”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反映普通人生的。2、《钟山》(1985-1999)的作品,其中又分为:“先锋”文学、“新写实”与“新状态”小说。二、评论作品。其中又分为:面向作者的评论、面向历史的评论、面向批评的批评、以及面向思潮、策划等的评论。第三章:《钟山》流变与社会发展。主要考察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对文学期刊的影响。进而指出作家应该是多样的,有“个体”型的,也应有关心“公共事务”型的,当前更应该是后者。《钟山》作为文学期刊应该在此方面做出努力并起导向作用。结语:这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文学长河论,有了作家不断的否定意识,时代的否定,才会有文学的否定,文学才会如像“河”一样流向未来。

卢炜[10](2006)在《从辩证到综合 ——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文中指出布莱希特毫无疑问是影响我国新时期戏剧最大最深的西方戏剧家。本文希冀以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中辩证思想和人的观念为维度,探究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影响和接受的历程,最终得出“从辩证到综合”的影响接受模式。这里的“辩证”不仅指向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内在关联,即舞台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艺术审美和社会功效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论和戏剧艺术表现与创新的关系;而且揭橥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戏剧之间的比较关系,即我国接受布莱希特过程中所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理解与误读、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追求与意识形态导向等具体情境。而“综合”戏剧观则指我国接受西方先进戏剧的影响,渴望通过吸收、甄别、借鉴和转化后得出中国戏剧的理想模式。无论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探索实验戏剧,还是当代戏曲和先锋戏剧都期望这样的综合戏剧。然而,综合戏剧与辩证戏剧最大的鸿沟为体系化的分歧:综合戏剧寄希望于戏剧各优势元素的组合、拼凑,而忽视统筹各元素的灵魂,忘却更高层次的体系建构。此外,如果说切片式的接受过程可归咎于实用主义心理作祟的话,那么,标签式的定位和符号化的涂抹就完全暴露我国新时期戏剧接受语境的尴尬。本文以影响接受研究的作为主要方法,试图进行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戏剧的影响研究和平行比较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个层面即戏剧文学理论层面和戏剧舞台层面,以学理视角梳理布莱希特进入中国的途径、接受转化过程和学术研究进程;第二章为布莱希特与我国当代戏曲的双向影响研究,其中布莱希特对我国新时期戏曲的影响研究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并尝试布莱希特与中国荒诞川剧之比较;第三章是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比较,详实地论述其对我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接受影响和具体转化,并以沙叶新与布莱希特就剧作家创作,和以徐晓钟与布莱希特就舞台导演艺术进行影响研究和平行比较;第四章为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先锋戏剧比较研究,首先阐述我国新时期后期先锋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接受和荒诞派的改造;然后以戏剧的大、小剧场为维度尝试比较;第五章是布莱希特与高行健戏剧的个案比较,本章从表演理论、舞台导演和剧本创作等方面入手,系统且深入地展开两者之间的影响研究和平行比较。

二、迎接新的起点——1996年新春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的起点——1996年新春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部分商用车企业2021年新年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汽解放2021新年献词
东风商用车新春贺词
中国重汽2021年新春致词
2021农历新年新春贺词——聚力新发展,奋进新征程
汉马科技新春献词
2021年新春祝福——请接收这一份来自上汽红岩的祝福
2021年新春贺词——牢记嘱托,追赶超越
2021年新春贺词——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
2021年新春献词——让奋斗成为金龙人的底色
    (一)进一步夯实“可信赖”文化
    (二)进一步聚集核心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021年新年献词——新梦想,新作为,新篇章
潍柴集团2021年新春致词
2021年新年寄语——新机育先机,变局开新局
    过去一年,挑战与机遇同在,苦难与辉煌并存、硬核与温情交融!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开启新航程!

(2)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学中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
    1.1 风潮中改革的阵地——《生命月刊》
        1.1.1 《生命月刊》的创办与合刊
        1.1.2 《生命月刊》的办刊特色
        1.1.3 刘廷芳对《生命月刊》的贡献
        1.1.4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对时代的回应
    1.2 乱世中“内修”的家园——《紫晶》
        1.2.1 《紫晶》的办刊背景
        1.2.2 《紫晶》的编辑与创作群体
        1.2.3 刘廷芳在《紫晶》中的贡献
第二章 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
    2.1 《普天颂赞》的成书与出版
        2.1.1 《普天颂赞》成书的历史铺垫
        2.1.2 《普天颂赞》的出版始末
        2.1.3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成书中的贡献
    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析
        2.2.1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类
        2.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特点
第三章 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创作及翻译
    3.1 新诗集《山雨》的文学价值
        3.1.1 《山雨》中诗歌的主要题材
        3.1.2 《山雨》中诗歌的艺术特色
    3.2 纪伯伦散文诗集的译介
        3.2.1 同期译者的翻译状况
        3.2.2 《疯人》《前驱者》《人之子》的连载和出版
        3.2.3 刘廷芳对纪伯伦“圣经文体”的把握与翻译
第四章 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
    4.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相交
        4.1.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
        4.1.2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会面和深交
        4.1.3 刘廷芳对徐志摩的三点评价
    4.2 刘廷芳与胡适的交游
        4.2.1 同窗之谊、工作互助
        4.2.2 刊登在《生命月刊》中的文字交游
    4.3 刘廷芳与冰心的文学交互
        4.3.1 《生命月刊》的征稿和诗文创作
        4.3.2 《寄冰心》的发表和《蓄道德能文章》的回击
    4.4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同志同行
        4.4.1 赵紫宸北上的一波三折
        4.4.2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刘廷芳在《紫晶》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
附录五 在读期间成果

(3)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话语及多模态研究视角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话语
        一、话语与话语分析
        二、大众传播与广告话语
        三、主题与机构话语
    第二节 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方法
        一、多模态话语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话语研究的多模态视角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内容及修辞分析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语言模态分析
        一、文本内容分析
        二、声音内容分析
        三、影像内容分析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
        一、文本修辞分析
        二、声音修辞分析
        三、影像修辞分析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图像及意义分析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再现意义
        一、叙事再现
        二、概念再现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互动意义
        一、接触
        二、社会距离
        三、态度
        四、情态
    第三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构图意义
        一、信息值
        二、显着性
        三、取景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审美与认同达成分析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意义分析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体验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接受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认同达成分析
        一、认同达成的主体准备
        二、认同达成的客体条件
        三、认同达成的环境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分镜脚本
附录2 表目录
附录3 图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一、社办期刊
        二、书刊互动形式
        三、刊社共生意义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一、刊企合作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现状及趋势
    三、概念与意义
第一章 辛亥叙事的历史生成语境
    第一节 立宪与革命:时代语境与现代媒体的催生
        一、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二、拒俄运动与爱国风潮
        三、三界革命与现代媒体
    第二节 暗杀与起义:早期革命与革命叙事的发生
        一、早期革命的主要形态与文学呈现
        二、知识精英的革命实践与文学活动
    第三节 筑梦与幻灭:文学想象与历史现实的对撞
        一、早期革命叙事的“筑梦”特征
        二、辛亥革命现实的“幻灭”情绪
第二章 从帝制到共和:不同视域的辛亥想象
    第一节 “大好头颅拼一掷”——革命者的辛亥叙事
        一、留日学生的时代特征
        二、革命诗人与孤胆英雄
        三、“满汉对立”与“杂糅乐园”
    第二节 “回马中原落日红”——清遗民的辛亥叙事
        一、清遗民作者的三个群体
        二、“满汉对立”的另一版本
        三、民族性隐匿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长安惯见浮云变”——旁观者的辛亥叙事
        一、和平主义者吕碧城的辛亥叙事
        二、朴素爱国者吴梅的辛亥叙事
        三、民主主义学者黄人的辛亥叙事
    第四节 “我虽学佛未忘世”——宗教界的辛亥叙事
        一、“革命和尚”宗仰上人的辛亥叙事
        二、“兵火头陀”苏曼殊的辛亥叙事
        三、“八指头陀”释敬安的辛亥叙事
第三章 从臣民到国民:不同时期的身份体认
    第一节 “国民想象”中的武昌起义
        一、革命叙事的国民元素
        二、战争现场的民间想象
        三、国民形象的全新建构
    第二节 “阿Q革命”与“二重思维”
        一、“据说的革命”与个人意志的丧失
        二、“暴君的理想”与人格平等的空想
        三、“二重思维”与新文明的解构
    第三节 第一代女国民的破壳之役
        一、“男性缺席”与封建纲常的瓦解
        二、“女性站立”与封建土地的告别
        三、“幼者本位”与现代母亲的体认
        四、“儿童视角”与革命的冲淡之美
第四章 从稗官到史诗:辛亥历史的文学重构
    第一节 以史衬情:《广陵潮》的辛亥叙事
        一、“红楼情”与“怪现状”的交织
        二、“理想人格”与“簇新世界”的建构
        三、“新文明”与“旧道德”的博弈
    第二节 以史言志:《龙套人语》的辛亥叙事
        一、超脱于鸳蝴派的说部旨趣
        二、蕴于历史叙述的辛亥情怀
        三、辛亥革命名士的铮铮傲骨
    第三节 史诗演绎:《大波》的辛亥叙事
        一、史诗格局与历史精神
        二、成都市民的辛亥体验
        三、历史现场的人性闪光
        四、叙事节奏的多声交融
第五章 从历史到传奇:革命故事的浪漫演绎
    第一节 “革命加恋爱”模式的滥觞
        一、“英雄儿女”的“革命激活”
        二、“多角恋爱”与“恋人启蒙”
        三、“革命表象”与“帝制残魂”
    第二节 英雄成长模式的悲情变奏
        一、历史人物的文学想像
        二、英雄成长的悲情变奏
        三、现代新酒与文言旧瓶
    第三节 神魔对立模式的生成
        一、袁世凯形象的魔化
        二、蔡锷形象的神化
        三、革命现场的游戏化
    第四节 从神坛走下来的革命党人
        一、“革命”与“人情”的合奏
        二、“完美”与“残缺”的共存
        三、人性光照下的叙事转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游子·寓贤: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行的方面
        二、知的方面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流寓
        二、江西与江南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
        一、“流人”“流寓”“游民”“贬谪”社会文化现象的探讨
        二、元末明初江南士人的研究
        三、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第四节 研究主题、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流寓人物小传
    第一节 饶州、信州两路/府人物
        一、鄱阳周伯琦
        二、鄱阳章复
        三、上饶熊进德
        四、鄱阳徐恢
        五、饶州汪元亨
        六、鄱阳叶兰
        七、鄱阳邵光祖
        八、鄱阳戴时才
        九、贵溪张文名
        十、鄱阳萧景微
        十一、乐平释廷俊
        十二、鄱阳释至仁
        十三、鄱阳释克新
    第二节 龙兴路(南昌府)人物
        一、丰城余诠
        二、丰城熊梦祥
        三、豫章陈季子
        四、豫章陈增
        五、豫章郑士亨
        六、豫章熊文彦
        七、丰城释来复
        八、豫章释怀渭
        九、豫章释自恢
    第三节 江州、南康两路/府人物
        一、庐山陈征
        二、庐山陈汝秩
        三、庐山陈汝言
        四、浔阳张羽
        五、南康宋倬
        六、南康于立
    第四节 抚州、吉安两路/府人物
        一、临川饶介
        二、庐陵张昱
        三、吉安李讷
        四、吉安夏迪
        五、庐陵李简
        六、庐陵郭学颜
        七、永新释惟则
    小结
第三章 我是三吴未归客:流寓人物的家庭婚姻与日常
    第一节 流寓人物的故园情结
        一、异时空的联结
        二、游子情怀的自我表述
        三、他人眼中的江西文人游子情怀
        四、何以不归
    第二节 流寓人物的家庭与婚姻
        一、几个家庭生活场景
        二、婚姻对象的选择
        三、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交往
    第三节 独处与攻书
        一、读书的几个场景
        二、读书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却缘亦是豫章人:流寓人物的同乡认同
    第一节 亲不亲,故乡人——同乡身份与同乡交往
        一、叙乡情
        二、别乡友
    第二节 同乡间的救助
        一、助构房
        二、收养流儿
        三、收埋亡友
    小结
第五章 久客江南如乡土:流寓人物的当地认同
    第一节 有地投闲即是仙:流寓者对当地的认知
        一、对山水景观的书写
        二、对社会人文的关怀
        三、当地认同的自我陈述
        四、寓贤与新兴城市的人文
    第二节 邦人幸尔不予鄙:地方对流寓者的认同
        一、地方人士对流寓人物的接纳
        二、地方社会对流寓人物的追思
    小结
第六章 流寓人物的出处
    第一节 隐寓江南
    第二节 返归故乡
    第三节 出仕四方
    第四节 佛道人物
    小结
结语
    一、从流寓看文献记载
    二、流寓之士的出处
    三、流寓的社会文化价值
    四、流寓文化的涵义
附录一:《全唐诗·殷尧藩集》所收元末明初僧来复的诗
附录二:吴伯宗《荣进集》所收他人诗考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第一节 发现模式
    第二节 倡导模式
    第三节 集结模式
    第四节 炒作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小结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文学长河论 ——《钟山》二十年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钟山》作为文学期刊
    第一节:《钟山》身世及定位
    第二节:《钟山》的稿件
    第三节:《钟山》的编辑
第二章:文学《钟山》与文学长河
    第一节:文学作品之河
    第二节:评论作品之河
第三章:《钟山》流变与社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从辩证到综合 ——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与中国新时期戏剧概述
    第一节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理论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中人的观念
    第三节 对布莱希特接受的两点反思
第一章 迟到与井喷:布莱希特在中国的际遇
    第一节 布莱希特在中国的接受途径
    第二节 新时期戏剧对布莱希特的舞台接受
第二章 同源与反哺: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曲
    第一节 交叉反应双重影响模式
    第二节 荒诞川剧与布莱希特之比较
第三章 趋同与变异: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话剧
    第一节 布莱希特和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话剧
    第二节 沙叶新与布莱希特之剧作比较
    第三节 徐晓钟与布莱希特之舞台比较
第四章 实验与姿态: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先锋戏剧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剧的布莱希特接受和先锋实验
    第二节 大小剧场之间
第五章 二元与三重:布莱希特与高行健之比较
    第一节 二分与三重:布莱希特与高行健的表演理论比较
    第二节 间离与中介:布莱希特与高行健的戏剧叙事比较
    第三节 教育与游戏:布莱希特与高行健的戏剧观比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中文详细摘要

四、迎接新的起点——1996年新春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部分商用车企业2021年新年献词[J]. 本刊. 商用汽车, 2021(Z1)
  • [2]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D]. 张爱迪. 济南大学, 2020(01)
  • [3]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D]. 陈紫蔷. 扬州大学, 2019(02)
  • [4]《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D]. 丰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6]游子·寓贤: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D]. 陈青松. 南开大学, 2014(04)
  • [7]品牌绽放新活力 企业找寻新市场[N]. 那佳. 中国纺织报, 2014
  •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9]文学长河论 ——《钟山》二十年读解[D]. 徐正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10]从辩证到综合 ——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D]. 卢炜. 苏州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欢迎来到新的起点——1996年的贺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