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

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

一、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轩[1](1995)在《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文中提出 使用华光电子排版系统的用户经常会遇到排版语法出错的麻烦,即扫描时出现很多错误信息;排版过程无法继续;大样显示内容不正常等等。尽管《华光排版语言使用手册》中列出一个出错信息表供参考,但其说明过于简略,有时仍感不知所措。 笔者多年从事激光照排工作实践和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和摸索,略有所得,希望通过本文与同行们交流。 华光V型排版系统报错信息分为两类,即一扫出错与二扫出错。 对于一扫出错,简单有效的办

马敏峰[2](2004)在《汉语文本的电脑校对与人工校对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简述汉语文本电脑校对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校对工作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分别从校对的主体和客体、判别依据、工作方式及校对结果等方面对人工校对和电脑校对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字和词的校对,电脑校对具有优势;在辨别语法、逻辑、知识性错误方面,电脑校对不如人工校对;对于科技文稿、古籍、版面格式错误等,电脑校对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只有电脑校对与人工校对有效地结合,发挥各自的校对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率,提高出版质量。

安青[3](1991)在《科技期刊排版软件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 自1987年以来,国内有关单位先后研制、开发和引进了各种科技期刊的排版软件.这些排版软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批处理式、交互式、两者兼而有之的双轨运行式。本文选择国内通用的科技期刊排版软件及与之相匹配的微机类型,结合金属所编辑出版室三年多来打排、印刷的点滴体会,简述各种排版软件系统的特点,供各编辑部在选择和应用软、硬件时参

李琼[4](2008)在《汉语复句书读前后语言片段的非分句识别》文中认为为了满足中文信息处理事业的需要,在字处理和词处理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后。句处理工作已经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因为自然语言理解归根结底还是对语言中一个一个句子的理解。汉语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其中复句的机器理解又是重难点所在;除了因为复句的机器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单句理解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复句的机器理解牵涉到分句之间层次和逻辑语义关系的划分。同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提高,作为对基于规则的理性主义方法的一种补充,基于统计或实例的语料库方法日益得到了计算语言学家们的亲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建立一个“精加工”的现代汉语复句语料库,以期为复句的计算机理解提供相关语言知识和统计数据。本文只是这项语料库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在进行语料库中复句语料的分句层次和关系划分以前,首先排除掉那些不参加复句层次和关系划分的书读前后语言片段,即对非分句语言片段进行识别和标注。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前人对单复句纠结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单复句纠结的复杂现象,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角度看待这一客观事实,用“小句中枢”理论界定非分句(分句)的性质和范围;接着以标点符号为标记让计算机对分句进行了初步识别,排除了其中的一些非分句;最后对计算机不能以标点符号为标记识别的非分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描述,有汉语断句的随意性造成的非分句。有由于分句的某个组成成分比较复杂而促成的非分句,还有句子的某些特殊成分单独充当一个语言片段而形成的非分句。第二章首先介绍了词性和非分句的标注说明:接着根据“小句核心词”和“动词中心说”理论,利用标注的词性信息对一部分不包含动词的非分句进行了自动识别,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对这部分非分句实现类型的自动标注;最后,本章把一些由形式相对固定的短语充当的语言片段单独放入短语库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短语库规则对它们进行自动识别。第三章利用句法信息实现了一部分非分句的自动识别和标注。首先简单描述了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工作模式;接着讨论了两种类型的“形式标记”及其对识别和标注非分句的作用:一类是显性形式标记,如介词充当的开头标记,时间词、方位词等充当的结尾标记,另一类是结构助词“的”和表判断义的动词“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标注非分句的另外一系列规则,添加到规则库中。第四章是基于前两章所编规则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首先建立一个access数据库,把规则中出现的开头标记和结尾标记逐一录入到这个库中。在判断某个语言片段是否为非分句时采用简单的字符串匹配法,把每个语言片段的开头部分或结尾部分跟数据库里录入的开头标记或结尾标记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就是非分句。接着通过人工方式逐条检验了规则的识别或标注正确率,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及今后的改进策略。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规则都是在训练集中制定的,因此我们还要在训练集中统计这些规则的贡献率,然后把这些规则推广应用到整个复句语料库看正确率如何,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规则。第五章尝试综合利用句法、语义和搭配知识来识别一部分非分句,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本章首先论述了语义知识在自然语言计算机理解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国内外面向计算机研究语义的概况,并给出了本文所运用的语义理论。然后针对本项研究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工作前提,包括研究语料的选取和限定、解决问题的思路等。接下来就围绕语义角色、语义类别和语义特征等三要素,试着为108个动词的127个义项建立起动宾语义搭配框架,并提出了判断动词后面两个名词之间有无偏正关系的十八条形式标准,还运用所建立的搭配框架分析了几个子语料库2中的实例,提出了建立“动宾搭配频率表”的设想。末尾对全章内容有个小结。第六章根据邢福义先生的有关论着从理论上制定了一系列识别名词充当核心词的分句即名词谓语句的规则,尽管训练语料库中的实际用例甚少。这部分规则并没有来得及在程序上实现,也未曾针对实际语料进行过人工检验。

庄丽,包塔,朱小燕[5](2004)在《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北极光”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涉及的语音和语言处理技术。该系统能够获取和分析需要反馈的屏幕信息 ,通过语音合成平台将其内容朗读出来 ,对用户进行语音提示 ;与汉语自动分词、语言模型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结合 ,使系统能够进行汉字和盲文的转换 ,反馈信息可以通过盲文点显器输出 ,使用户能够摸读盲文点字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用户也可以采用盲文输入法进行输入 ,输入结果可转换为汉字文本形式

周寿宗[6](2010)在《基于网络的组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报业集团对整个出版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迫切需要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因此提出了多人实时协同组版的要求。此项课题的研究,将极大提高报社、杂志社的工作效率,对国内出版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为了满足这种实际需要,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阐述了设计开发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网络组版系统,使版面制作过程成为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协同处理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增强了协作能力。协同网络组版系统不仅仅是多人共同排版的系统,它还提供了版面的流程管理和生产监控,提供了多人协同工作的平台。在该项目中,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基于UML语言,描述系统中部分功能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系统的协同工作部分,按照报纸、杂志排版软件的开发设计思想,从共享对象信息模型的存储入手,完成系统中版面信息的存储共享、对象改变时的消息传递与分发、异常情况下对象版本的控制与统一等协同工作部分的设计,使之成为网络组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版面编辑系统的数据存储模型以适应协同工作的需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版面编辑系统的通讯协议以实现版面的同步;设计和实现通讯服务器以完成版面数据的交换和管理。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协同工作的控制与管理过程,本文阐述了通过设计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组版通信服务器来解决此问题的过程,其中网络组版通信服务器用来管理转发消息、小样、版面中间结果。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利用顺序图和状态图来描述了版面设计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未响应消息序列的再处理及版面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来保证版面数据的一致性。针对多用户协作时产生的访问冲突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最后,文章对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做了一些探讨和展望。

丁云秋,游苏宁[7](1999)在《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应加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力度》文中指出对编辑流程中如何更新观念,加大利用计算机力度,充分利用计算机快捷、简便、迅速处理工作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计算机配置、编辑软件的开发、制定计算机处理稿件的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丁强[8](1996)在《学报编排的校对现代化——学报现代化编辑论之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报校对工作对学报编排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人工校对的基础上,在学报的电脑排版过程中使用电脑校对系统进行辅助校对,以期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学报编排效果。

庄丽,包塔,朱小燕[9](2003)在《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北极光”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涉及的语音和语言处理技术。该系统能够获取和分析需要反馈的屏幕信息,通过语音合成平台将其内容朗读出来,对用户进行语音提示;与汉语自动分词、语言模型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结合,使系统能够进行汉字和盲文的转换,反馈信息可以通过盲文点显器输出,使用户能够摸读盲文点字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用户也可以采用盲文输入法进行输入,输入结果可转换为汉字文本形式。

傅建祥,张海凤,于凤举[10](1997)在《期刊的编辑出版与磁盘投稿》文中提出利用微机进行磁盘投稿已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编辑出版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愈加迫切。本文分析了磁盘投稿对于论文写作和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编辑出版对磁盘投稿的要求和磁盘稿的送交时间等问题做了必要的说明。同时探讨了磁盘投稿与尊重作者论文修改权的关系

二、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4)汉语复句书读前后语言片段的非分句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选题的意义
    0.3 本文的理论背景
    0.4 运用的研究方法
    0.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一章 非分句的性质和范围
    1.1 单复句的纠结和非分句的界定
        1.1.1 前人对单复句划界问题的研究
        1.1.2 单复句的纠结
        1.1.3 用“小句中枢”理论界定非分句的范围
    1.2 以标点符号为分句识别标记
        1.2.1 标点符号的作用
        1.2.2 逗号设下的“陷阱”
        1.2.3 初始程序的修改
    1.3 非分句分类分析
    1.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词性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标注
    2.1 标注说明
        2.1.1 词性标注说明
        2.1.2 短语标注说明
    2.2 不含动词语言片段的识别和标注
    2.3 利用短语库进行识别和标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句法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标注
    3.1 计算机语言处理的工作模式
    3.2 句法信息的作用
    3.3 利用“形式标记”进行非分句识别
        3.3.1 显性句法标记
        3.3.2 识别和标注规则
        3.3.3 结构助词“的”
        3.3.4 关于“是”
    3.4 小结
第四章 实验及结果
    4.1 程序的设计
    4.2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语义和搭配知识的自动识别
    5.1 语义知识对自然语言计算机理解的重要性
    5.2 国内外面向计算机的语义研究概况
    5.3 本章研究运用的语义理论
    5.4 阐述工作前提
        5.4.1 研究语料的选取和限定
        5.4.2 解决问题的思路
    5.5 动宾语义搭配框架
        5.5.1 框架描述要素
        5.5.2 动宾语义搭配框架描述
        5.5.3 “N_1(的)N_2”考察
        5.5.4 实例分析
        5.5.5 建立“动宾搭配频率表”的思路
    5.6 小结
第六章 名词充当核心词的分句
    6.1 “数量名”结构形成的分句
    6.2 “指代形(的)名”结构充当分句
    6.3 “形名,形名”或“数量名,数量名”结构充当分句
    6.4 “程度形(的)名”结构充当分句
    6.5 “(好)数量形(的)名”结构充当分句
    6.6 “NP了”分句
    6.7 小结
结语
    7.1 总结本文的工作
        7.1.1 我们的成绩
        7.1.2 困难与不足
    7.2 今后的研究计划
附录一:词性代码表
附录二:规则集
附录三:子语料库1中的部分语料
附录四:子语料库2中的部分语料
参考文献
后记

(5)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语音合成与文本信源分析
3 汉盲文转换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3.1 引入语义信息的语言模型
    3.2 汉字到盲文的转换
    3.3 盲文到汉字的转换
4 结论

(6)基于网络的组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 网络组版系统的基本组成
        1.2.1 网络组版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1.2.2 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总体功能
    1.3 网络组版系统的研究难点
        1.3.1 编辑环境模型的建立
        1.3.2 资源分布与管理
        1.3.3 协作状态转换模型的建立
    1.4 网络组版系统的开发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1.6 章节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面向对象与网络编程的相关知识
    2.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2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
    2.3 UML 统一建模语言
        2.3.1 UML 的结构
        2.3.2 模型元素
        2.3.3 UML 的扩展机制
        2.3.4 图
    2.4 网络编程Socket
        2.4.1 网络的体系结构
        2.4.2 Socket
        2.4.3 Windows 中的Socket 编程
        2.4.4 面向连接的C/S 程序工作流程
        2.4.5 无连接的C/S 程序工作流程(UDP)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组版系统简介
    3.1 CSCW 概述
        3.1.1 什么是CSCW
        3.1.2 CSCW 的分类
        3.1.3 CSCW 的关键技术
        3.1.4 CSCW 的未来
    3.2 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功能概述
        3.2.1 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体系结构
        3.2.2 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主要功能
        3.2.3 系统同步模式
        3.2.4 版面信息共享存储机制
        3.2.5 通讯协议
        3.2.6 协同工作的要求
        3.2.7 数据一致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组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1 系统的需求陈述
        4.1.1 组版功能
        4.1.2 协作功能
        4.1.3 控制功能
        4.1.4 维护功能
        4.1.5 非功能性需求
    4.2 网络组版系统的设计思想
        4.2.1 协同网络组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2.2 设计思想
    4.3 建立对象模型
    4.4 版面信息存储
        4.4.1 版面信息数据流
        4.4.2 数据的组织
        4.4.3 版面数据存取包类图
        4.4.4 建立动态模型
    4.5 协同工作的设计
        4.5.1 系统同步模式
        4.5.2 申请协同
        4.5.3 申请编辑版面
        4.5.4 申请分区设计
        4.5.5 退出设计
        4.5.6 冲突的解决
        4.5.7 数据信息存储
    4.6 通信协议
        4.6.1 网络组版系统的消息格式
        4.6.2 消息的构造
        4.6.3 消息的发送
        4.6.4 消息的接收
    4.7 通讯接口
        4.7.1 协同层
        4.7.2 协议层
        4.7.3 通讯层
    4.8 数据一致性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组版系统的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Sybase CT_Library 编程
    5.3 WinSocket 技术
    5.4 服务器设计
        5.4.1 与客户端通信模块的设计
        5.4.2 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模块
        5.4.3 与文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接口
        5.4.4 系统管理工具
        5.4.5 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5.5 功能实现
        5.5.1 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5.5.2 通信服务器软件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J]. 张明轩. 印刷技术, 1995(01)
  • [2]汉语文本的电脑校对与人工校对之比较[J]. 马敏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02)
  • [3]科技期刊排版软件的选择[J]. 安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1(03)
  • [4]汉语复句书读前后语言片段的非分句识别[D]. 李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5]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J]. 庄丽,包塔,朱小燕. 中文信息学报, 2004(04)
  • [6]基于网络的组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寿宗.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7]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应加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力度[J]. 丁云秋,游苏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9(02)
  • [8]学报编排的校对现代化——学报现代化编辑论之一[J]. 丁强. 保山师专学报, 1996(02)
  • [9]盲人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 庄丽,包塔,朱小燕. 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 2003
  • [10]期刊的编辑出版与磁盘投稿[J]. 傅建祥,张海凤,于凤举.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7(02)

标签:;  ;  ;  ;  ;  

华光系统排版语法错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