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济分析理论探讨

法律经济分析理论探讨

一、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俊[1](2022)在《论反垄断法的谦抑性适用——基于总体执法观和具体方法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反垄断法的谦抑性适用是指在总体执法态度和方法路径上的必要、适度、克制和非冒进的适用姿态。反垄断法执行的理想状态是不枉不纵、恰如其分和精准定位,但这种目标只可尽量接近而又难以企及,因而只能在总体执法效果上退而求其次。由于市场认知的困难性以及市场强大的自愈能力,在次优效果的追求中总体上可以采取必要的"宁纵不枉"的谦抑执法观,以尽量减少错误成本。反垄断法是经济与法律的结合体,经常以经济学分析为体,以法律方法为用,其谦抑性需要进行方法论上的贯彻。反垄断法兼具刚性和柔性,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法律方法是调和刚柔的路径与载体,通过谦抑的解释实现刚柔相济。经济学分析是反垄断法执行的重要支撑,但仍有其局限性。执法毕竟涉及"生杀予夺",运用经济学分析应当谨慎和适度,在反垄断法施行初期尤其要防止经济学分析"拜物教"。

丁心怡[2](2021)在《论我国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规制:现状反思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反垄断立法与执行在不断地经历坎坷与克服困难中已逐渐走向完善,但仍然存留着很多困扰许久且至今未解的疑难问题,转售价格维持的执法标准冲突就是其中之一。依据《反垄断法》第七章的规定,我国反垄断采用行政与司法并行的"双轨制"执法。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行政执法中一直采用违法推定的方法。

陈玥[3](2021)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与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后续投资进行严格控制,目前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技术经济分析是必然选择,可以帮助建设单位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简单来说技术经济代表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同时确保两者在工程建设期间能够保持平衡,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作用显着,通过渗透到各个阶段,为建筑效益提供保障,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风险。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与应用展开分析,将技术经济贯穿在建设全过程,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赵大千[4](2021)在《中国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正当性论证》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侵权责任编背后的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呈现多元论与一元论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的立法选择需要深入阐释特定时空下侵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传统侵权责任以古典矫正正义为基础建构起一套独特的私法损害救济机制。该制度在现代社会遭遇分配正义理论和法律经济分析的强烈冲击,无力为无过错归责原则、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提供正当性解释,侵权责任多元正义观一度兴盛,冲击了民法内在的一致性逻辑体系。道德哲学家们重新阐释和发展矫正正义理论,为现代侵权责任建构统一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明确现代矫正正义是唯一的正当性基础,但基于中国国情考虑,也保留和完善了高空抛物责任和公平补偿规则作为权宜性条款。

宁立志,钟思颖[5](2021)在《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广告屏蔽行为是否应受法律规制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均存在重大争议,该行为中诸多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更提升了行为可责性的评判难度。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既需充分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亦需通过网络广告屏蔽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实现社会对信息的可控和无扰的需求,一律放任或一律禁止网络广告屏蔽均不利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现有评判思路及评判理念存在不足,应改变中心化的价值评判理念,转向多重价值间平衡的分析视角,可从反垄断法上借鉴制度资源,形成合理原则下的分析及评判思路。可从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行为客体、行为主体、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后果四个层面明确具体的判别要素,在个案中逐一考量。当个案行为中合理因素多于不合理因素时,整体上应对行为予以宽容;反之当不合理因素更多时,整体上行为应受法律规制。

刘志阳[6](2021)在《民法政策学:后民法典时代的造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民法典时代民法研究需要处理好教义学与社科法学间的关系,为此需要对法政策学进行研究。在时间维度、体系维度和实践维度,法政策与法教义存在明显差异。法政策以其现实性和灵活性,被赋予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使命,这也使得其使用的分析工具异于法教义学中以规范解释为中心的方法工具选择。后民法典时代的政策性造法包括法政策对司法续造之促进和对法典修订之促进这两条主线。前者需要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漏洞填补的工作,后者则以政策论证为导向,其"方法论工具箱"既涉及利益衡量、法益衡量等传统方法,更涉及到法经济学、法社会学等社科法学方法。尽管社科法学方法在法教义学建构中被限制,但在民法政策的发展中,却可以增强法政策论证的合理性。

车浩[7](2021)在《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以刑法学为例的展开》文中指出是运用传统法学方法论,还是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不是法教义学与各种非法教义学的本质区别。在现行法的效力框架内克服体系冲突,落脚于法律适用,为司法实务提供一般性规则,这才是法教义学的教义性所在。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能够形成内部合作关系。将社会科学融入法教义学体系,成为塑造教义的材料和工具,锻造指引实务的规则,这种研究的性质仍然是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的内部合作能够改善教义学的论证结构,提升教义学的生产能力,输出更加有想象力和说服力的法教义学产品。本文以对占有概念、被害人同意和诽谤罪的经济分析为例,以对扒窃概念、保证人地位和邻里纠纷的社会学考察为例,展示如何在内部合作中借助社会科学来解读和形成教义。此外,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还存在功能性协作的外部合作关系。本文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例,说明犯罪学、刑事政策与法教义学之间的外部合作。"社科法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科学的专门形式,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和代表法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社科法学"应当致力于与法教义学展开外部合作而不是缺乏实益的竞争。

王博阳[8](2021)在《论信息科技影响下的盗赃物权属规则变迁》文中认为盗赃物权属规则旨在盗贼缺位时分配因无权处分行为所造成的产权不确定风险,涉及国家关于"静的财产安全"与"动的交易安全"两种正当性利益之间的价值权衡,而传统上"占有委托物与占有脱离物"的理论区分难以作为划定善意取得适用范围的有效依据。如果将历史上界定盗赃物权属所形成的"原所有人规则"与"善意买受人规则"两类规则体系视为光谱的两端,那么各国多样化的盗赃物权属规则可视为光谱上的制度均衡点位移。在信息科技的影响下,线上网络交易环境正在冲击基于线下传统物理环境所制定的善意取得认定标准,而网络交易平台基于规范和技术所构成的强治理能力为国家在法律层面解决盗赃物权属问题提供了新的风险承担者。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推进,法律在未来有可能实现动产的全面登记,从而改变现有的物权公示公信方式,使"原所有人规则"重新成为占优规则。

袁建刚[9](2021)在《法经济学视野中的侵权法——风险预防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事故风险预防责任规则不明是大量侵权纠纷的根源,风险预防应被确立为我国侵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自卡拉布雷西提出风险预防理念至今已逾大半个世纪,但法学仍未系统地接受它,部分原因在于对其逻辑完备性的质疑,另一方面源于对其原理缺乏系统简明的阐释。风险预防理论主要关注两个问题:风险预防和实体行为激励。关于风险预防不存在原理争议,可将其原理概括如下:若一方未采取社会最优预防,责令该方承担其提高预防水平至社会最优所能避免的社会损失,就可促使其采取社会最优预防水平。只要责任规则满足这一条件,就总是有效率的,并且,当一方未采取社会最优预防水平而致事故发生时,法庭总可以满足这一条件。在实体行为激励问题上则存在诸多混乱和争议,其根源在于追求一个逻辑上不合理的目标:构建责任规则激励行为人同时采取社会最优预防水平和社会最优行为水平。

苏永钦[10](2021)在《法学为体,社科为用——大陆法系国家需要的社科法学》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的导入使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变得更有吸引力,大陆法系国家有无参照可能,如何参照,因为基本条件的差异,各方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现在的法制发展处于"能做已做、要变可变"的中国大陆,这个问题应该来的正是时候。借此契机重新选择法系,固然不切实际,但若能参考两大法系几个指标性国家的经验,当确认社会科学与法学适度结合是面对未来较佳的选择时,在大陆法系的条件下,去做一些有利的部署,也就是在"法学为体、社科为用"的基本关系上,建构社科法学的新模式,成功的机会应该更大。

二、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反垄断法的谦抑性适用——基于总体执法观和具体方法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总体的执法谦抑观
    (一)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反垄断认知的难度
    (二)市场竞争的两面性与利弊取舍的不易
    (三)市场自我矫正机制与减少执法错误成本
二、反垄断法执行的刚与柔:法律解释的谦抑
    (一)反垄断法的刚柔兼具与谦抑性
    (二)遵循通用的方法和逻辑
    (三)协议的两面性与竞争效果分析
    (四)宽严相济的折中路径
三、运用经济学分析的谦抑性
    (一)经济学分析的两面性与谦抑的必要
    (二)不简单采纳某种理论学说
    (三)经济分析的局限性与替代方式
    (四)事实与事实认定的经济分析
    (五)谦抑性:引入经济分析的执法司法克制
四、结语

(2)论我国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规制:现状反思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轨制”下执法标准冲突之现状
    (一)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存在漏洞
    (二)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采用“不可反驳的推定”
    (三)民事诉讼法院采用“四要素”的合理分析方法
    (四)执法标准冲突亟待解决
二、“裕泰案”对统一执法标准的意义
    (一)案情概要
    (二)行政执法中的“可反驳的推定”
    (三)行政执法与民事诉讼审查标准的不一致
三、执法标准冲突难解的实质原因
    (一)经济学理论之分歧
        1.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2.促进竞争效果
    (二)欧美模式之对立
        1.美国的执法模式
        2.欧盟的执法模式
        3.欧美之对立对我国的影响
四、我国认定标准之重构
    (一)短期解决方案
    (二)中长期解决方案
五、结语

(3)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与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应用意义
    1.1 技术经济分析理论
    1.2 技术经济分析应用意义
2 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与应用的优缺点
    2.1 优越性
    2.2 局限性
3 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应用分析
    3.1 决策阶段中的应用
    3.2 承包阶段中的应用
    3.3 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3.4 准备阶段中的应用
    3.5 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3.6 竣工阶段中的应用
4 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应用注意事项
    4.1 合理贯穿在各个阶段
    4.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4.3 优化技术经济的缺陷
    4.4 提高造价人员的素养
5 结语

(4)中国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正当性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古典矫正正义:传统侵权责任的正当性论证
    (一)古典矫正正义理论
    (二)以古典矫正正义为基础的传统侵权责任
三、传统侵权责任的制度变革与理论挑战
    (一)分配正义对传统侵权责任的挑战
    (二)法律经济分析对传统侵权责任的挑战
四、现代矫正正义:现代侵权责任正当性论证
    (一)现代矫正正义的理论批判
    (二)以现代矫正正义为基础的现代侵权责任
五、结语

(5)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司法实践与理论争议
        1. 实践层面:司法裁判中的不同认识
        2. 理论层面:学界探讨众说纷纭
    (二)网络广告屏蔽行为背后的利益诉求
        1. 商家盈利最大化需求与用户体验最优化需求
        2. 信息覆盖最大化的需求与信息可控的需求
        3. 既有商业模式的维护与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
    (三)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社会影响
        1. 负面影响
        2. 正面影响
二网络广告屏蔽行为法律规制路径述评
    (一)着作权规制路径
        1. 着作权相关规则的运用
        2. 着作权规制路径的不足
    (二)“避风港规则”路径
        1.“避风港规则”在屏蔽纠纷中的适用
        2.“避风港规则”路径的不足
    (三)侵权责任法路径
        1. 一般规则的运用
        2. 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的可能性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路径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运用
        2.“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的适用
三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法律规制理念
    (一)理念转变:主观化标准的限缩适用
        1. 从道德评判走向经济分析
        2. 从行为动机走向竞争效果
    (二)价值平衡:去中心化的价值判断方式
        1. 多元价值追求间的平衡
        2. 多方主体利益间的平衡
四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法律规制框架
    (一)对“合理原则”的引入
        1. 新制度资源引入之必要性
        2. 适用合理原则分析的可行性
    (二)合理性分析的基本要素
        1. 行为客体方面
        2. 行为主体方面
        3. 行为方式方面
        4. 行为后果方面
结语

(6)民法政策学:后民法典时代的造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
二、民法政策的使命与动因
    (一)后民法典时代的法政策使命
    (二)民法政策发展的不同动因
三、后民法典时代的民法政策发展
    (一)司法续造中的法政策发展
        1.司法续造的宪法前提
        2.司法续造中的法政策方法工具
    (二)法典修订中的法政策发展
        1.与法教义学方法的区别
        2.政策论证思维下的方法工具选择
        (1)比较法方法
        (2)法经济学分析
        (3)社会分析方法
        (4)衡量
结论
    第一,法教义学与法政策学可以实现互补。
    第二,法教义学与法政策学的侧重点不同。
    第三,两者的区分问题乃是一个宪法问题。
    第四,法政策的动因来源是多元的。
    第五,法教义学与法政策学的“方法论工具箱”不同。

(7)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以刑法学为例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竞争:个案分析
    (一)个案分析的学术功能:形成规则还是追求智识
    (二)个案分析的首要价值:法的安定性还是合目的性
    (三)个案分析中的事实的性质:案件中的事实还是事件中的事实
    (四)个案分析中的法律的地位:不可逾越还是不必恪守
    (五)个案分析中的自我迷失:社科法学还是法教义学
二、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的内部合作Ⅰ:经济分析
    (一)占有成立/归属规则的经济分析
    (二)被害人同意瑕疵理论的经济分析
    (三)诽谤罪自诉机制的经济分析
三、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的内部合作Ⅱ:社会学考察
    (一)保证人地位的社会学考察
    (二)扒窃概念的社会学考察
    (三)“邻里纠纷”的社会学考察
四、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的外部合作:刑法学、刑事政策与犯罪学
五、结语

(8)论信息科技影响下的盗赃物权属规则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占有委托物与占有脱离物的理论扬弃
二、盗赃物权属规则的比较分析
    (一)“原所有人规则”与“善意买受人规则”
    (二)“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
        1.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适用条件
        2.兼具公平与效率的规则四
三、国家处理盗赃物的制度逻辑
    (一)盗贼:缺位的最小成本承担者
    (二)民刑分立视角下的盗赃物处理思路
    (三)盗赃物权属分配的参考动因
四、网络交易平台对盗赃物权属规则的影响
    (一)网络交易对传统善意取得认定标准的冲击
    (二)从平台端解决盗赃物权属的可能性
    (三)网络交易平台的分化与规制
五、区块链技术认证对盗赃物权属规则的影响
    (一)登记成本约束下的物权公示方式
    (二)区块链认证技术与未来物权的全面登记
结 语

(9)法经济学视野中的侵权法——风险预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风险预防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风险预防理论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三)风险预防理论所面临的障碍及存在的问题
二、风险预防理论的基本逻辑
    (一)事故风险预防:责任规则效率的充分条件
    (二)剩余责任的分配
    (三)实体行为激励
三、对风险预防理论完备性的质疑
四、基于风险预防理论的立法建构与司法考量
    (一)侵权法的传统理论基础:道德责任论
    (二)风险预防应被确立为我国侵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基于风险预防理论的司法考量
        1. 社会最优预防水平的相对性
        2. 如何激励潜在行为人采取社会最优预防水平?
        3. 如何分配剩余责任?
结语

(10)法学为体,社科为用——大陆法系国家需要的社科法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规范思考与结果思考的冲突
三、法教义学何以构成特别障碍
四、法学为体、社科为用的新法学
五、融入法学或前置配套于法学
六、结语

四、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反垄断法的谦抑性适用——基于总体执法观和具体方法论的分析[J]. 孔祥俊. 法学评论, 2022(01)
  • [2]论我国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规制:现状反思与路径选择[J]. 丁心怡.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 2021(00)
  • [3]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与应用分析[J]. 陈玥. 经济管理文摘, 2021(23)
  • [4]中国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正当性论证[J]. 赵大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11)
  • [5]网络广告屏蔽行为的法律规制[J]. 宁立志,钟思颖.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 2021(01)
  • [6]民法政策学:后民法典时代的造法研究[J]. 刘志阳. 河北法学, 2021(12)
  • [7]法教义学与社会科学——以刑法学为例的展开[J]. 车浩.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5)
  • [8]论信息科技影响下的盗赃物权属规则变迁[J]. 王博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1(06)
  • [9]法经济学视野中的侵权法——风险预防的视角[J]. 袁建刚. 现代法学, 2021(05)
  • [10]法学为体,社科为用——大陆法系国家需要的社科法学[J]. 苏永钦.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4)

标签:;  ;  ;  ;  ;  

法律经济分析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