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链路体积测量和密度计算方法

人体链路体积测量和密度计算方法

一、人体环节体积测定及密度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左迪迪[1](2021)在《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最常用的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方法,BMI超标意味着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但有一部分BMI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同样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HBP)、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代谢紊乱。这种体重正常的个体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weight,MONW)。这部分人群因为体重正常,所以其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的风险容易被忽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1.了解长春市正常体重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明确MONW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MONW人群身体成分,了解脂肪分布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2.观察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率,评价不同指标预测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价值,建立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预测模型;建立MONW新的诊断标准。3.评价不同人体测量学指标对MONW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找到可以反映和预测MONW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方法:1.第一部分是横断面研究,以长春市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第一节采集基本信息和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计算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明确MONW的患病率和基本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可能的危险因素。第二节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身体成分分析,了解MONW人群在全身及各部位脂肪分布特点,使用偏相关分析将性别、年龄和BMI设为控制变量,分析不同部位脂肪分布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2.第二部分是队列研究,以长春市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先以非T2DM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发T2DM作为结局指标,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明确可以影响结局的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计算约登指数明确各指标的最佳切点值,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软件构建T2DM的预测模型并转化为列线图;绘制模型的ROC和校准曲线,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Bootstrap重采样法(1000次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再以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结局指标,使用同样的方法建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和验证。之后通过R软件使用以上两个模型中的预测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可以预测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转换为评分表的形式,通过绘制ROC曲线和计算约登指数明确评分的最佳切点值。该评分系统可作为MONW新的诊断标准。使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和AUC比较新旧两个标准对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能力。3.第三部分是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建立的MONW新标准,绘制常见人体测量学指标筛查和预测MONW的ROC,通过AUC找到可以准确反映和预测MONW的指标,并计算指标的最佳切点值。结果:1.第一部分第一节纳入体重正常的研究对象3303人,其中男性931人(28.19%)。在正常体重人群中明确诊断T2DM 726人(21.98%),HBP 1465人(44.35%),高甘油三酯474人(14.35%)。MONW 774人,在正常体重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3.43%。MONW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P)、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th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着高于正常体重正常代谢(metabolically healthy normal-weight,MHNW)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MHWN组(p<0.05)。MONW组T2DM患病率45.99%,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43.67%,HBP患病率70.03%,显着高于MHNW组(分别是14.63%,19.07%和36.50%,p<0.001)。每日午休习惯和目前没有工作是MONW的危险因素(p<0.05)。MONW组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肾结石、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骨折、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MHNW组(p<0.05)。2.第一部分第二节纳入体重正常的研究对象318人,其中男性107人(33.65%)。MONW 115人(36.16%),其腹部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面积、质量、体积和腹部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面积明显高于MHNW组(p<0.05);VAT面积、质量、体积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正相关(p<0.001)。MONW组躯干、Android部位和全身的脂肪质量(fat mass,FM)、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脂肪组织百分比(fat mass percent,FM%)均高于MHNW组,而大腿部位的FM、FMI和Gyroid部位的FM%明显低于MHNW组(p<0.05);躯干和Android部位的FM、Android部位的FMI、FM%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正相关,大腿和Gyroid部位的FM、FMI、FM%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负相关(p<0.05)。内脏脂肪与大腿脂肪比(visceral adipose tissue mass to thigh fat mass ratio,VTR)与性别、年龄、BMI、代谢紊乱组分数、FPG、P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糖负荷2小时后胰岛素(2-hour postprandial insulin,2h-INS)、空腹C肽(fasting blood C-peptide,FCP)、Hb A1c、HOMA-IR、LDL-C、HDL-C、TG、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尿酸有关(p<0.05)。3.第二部分共纳入正常体重1492人,男性397人(26.61%),人均随访时间2.93年。基线时无T2DM 1133人,无高甘油三酯血症1285人。随访时新诊断T2DM 55人(4.85%),T2DM发病率为1.66人/百人年;新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141人(10.97%),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为3.74人/百人年。基线时SBP、PPG、Hb A1C、HOMA-IR可以显着影响T2DM的发生,最佳切点值分别是140mm Hg、7.15mmol/l、5.95%和2.3。使用上述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T2DM的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绘制校准图和ROC(AUC=0.80),C-index为0.80(95%CI 0.74-0.86),内部验证C-index为0.79,说明该模型具有中等预测能力。基线时FINS、TG、HDL-C和LDL-C可以影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其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00μU/ml、1.45 mmol/l、1.21 mmol/l和2.98 mmol/l。使用上述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绘制校准图、ROC(AUC=0.78),C-index为0.78(95%CI 0.74-0.82),内部验证C-index为0.78,说明该模型有中等预测能力。综合以上两个模型,纳入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四方面指标,建立一个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的综合模型。转换为评分表形式,最佳切点值为110,即该评分标准以110分为界。高于110分代表未来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较大,可以诊断为代谢异常;低于110分代表未来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较小,可以诊断为代谢正常。这就是MONW新的诊断标准。对比新标准(AUC=0.63,p<0.001,95%CI 0.584-0.680)与旧标准(AUC=0.58,p=0.003,95%CI 0.525-0.636),并计算新标准的NRI为5.00%>0,说明新标准的准确性高于旧标准。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有WC、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和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 R),近期研究较多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有人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人体肥胖腰围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WC,BAI-WC)、身体形态指数(a body shape index,ABSI)、锥度指数(conicity index,CI)、身体圆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BRI)和TMI(tri-ponderal mass index)。首先基于基线数据,利用上述研究中制定的MONW新标准,绘制以上指标筛选MONW的ROC并计算AUC,发现以上各指标均有诊断价值(p<0.05,AUC>0.5),其中诊断能力最强的是WHt R(AUC=0.674,95%CI 0.647-0.702)、BAI-WC(AUC=0.673,95%CI 0.646-0.701)和BRI(AUC=0.665,95%CI 0.637-0.692),其最佳切点分别是0.48,19.19和4.03。然后基于随访数据,绘制以上指标预测MONW的ROC并计算AUC,发现WHt R、BAI、BAI-WC、BRI、CI和TMI有一定预测能力(p<0.05,AUC>0.5)。其中预测能力最强的是BAI(AUC=0.635,95%CI 0.551-0.719)、BAI-WC(AUC=0.617,95%CI 0.531-0.703)和BRI(AUC=0.614,95%CI 0.527-0.701),其最佳切点值分别是27.49、19.57和4.24。结论:1.长春地区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HBP、高甘油三酯血症和MONW患病率较高。MONW人群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代谢紊乱指标、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MHNW人群。每日午休习惯和目前没有工作是MONW的危险因素。MONW人群的腹部、躯干和Android部位脂肪较多,大腿和Gyroid部位的脂肪较少。VTR与代谢紊乱指标呈正相关。2.使用SBP、PPG、Hb A1C和HOMA-IR及其最佳切点值140mm Hg、7.15mmol/l、5.95%和2.3建立的T2DM预测模型,以及使用FINS、TG、HDL-C和LDL-C及其最佳切点值6.00 u IU/ml、1.45 mmol/l、1.21 mmol/l和2.98 mmol/l建立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都具有中等预测能力。综合以上两个模型,纳入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四方面指标的MONW的评分表,优于目前使用的旧标准。3.诊断MONW能力最强的是WHt R、BAI-WC和BRI,其最佳切点分别是0.48,19.19和4.03;预测MONW能力最强的是BAI、BAI-WC和BRI,其最佳切点值分别是27.49、19.57和4.24。

张兆鑫[2](2021)在《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特征及对微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传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的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促进城市水环境提升及建立雨水资源的高效回用理念,近年来针对雨水管理设施的设计与应用已开展大量研究。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作为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得到推广。生物滞留系统作为LID的一种代表性技术,其应用较广泛,但目前针对生物滞留系统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机微污染物)累积特征及污染风险、运行过程中填料微生物群落演变、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累积的响应机制等方面研究仍存在不足,需开展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西北典型缺水性城市——西安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监测、室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学模拟,对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特征及微生态系统响应进行研究。通过现场监测,研究海绵城市试点区及校内雨水花园中污染物(碳氮磷和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过程,揭示运行时间、填料类型及排水方式等因素对雨水花园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海绵城市试点区道路植生滞留槽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累积特征和生态风险;通过室外模拟配水试验,研究不同填料生物滞留系统运行下污染物累积的时空变化及对填料微生态系统的影响,明晰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与优势微生物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分析污染物对生物滞留系统填料微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建立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下微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揭示生物滞留系统长期运行下典型PAHs的归趋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雨水花园在水量削减和水质净化效果上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雨水花园中碳氮磷含量呈现出不稳定性,重金属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雨水花园中累积的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隐患。雨水花园中微生物多样性随着设施的运行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且发现了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的10种优势菌种。随着设施运行时间的增加和雨水径流污染物的不断累积,微生物群落趋于单一,某些功能性微生物相对丰度不断降低乃至灭绝。重金属Cu和Zn与大多优势微生物关联性明显,雨水花园重金属累积极大程度上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填料为传统生物滞留填料(Bioretention soil media,BSM)的雨水花园中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好,而填料为BSM+给水厂污泥(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WTR)的雨水花园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差。(2)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试点区内道路植生滞留槽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PAHs累积,且非汛期PAHs含量明显高于汛期。植生滞留槽中PAHs以4环为主,5~6环次之。以《GB36600-2018》作为评价标准,大多数道路中PAHs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植生滞留槽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制品的燃烧及交通污染源等。植生滞留槽中累积的PAHs存在潜在生态风险,且尚业路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余道路。植生滞留槽中的PAHs存在通过皮肤接触和误食土壤途径的潜在致癌风险,且汛期风险水平高于非汛期。非汛期植生滞留槽中的生物丰度和多样性较汛期明显降低,且汛期至非汛期PAHs含量增加程度越高,多样性降低幅度越大。(3)搭建了以种植土、BSM和BSM+5%WTR(质量比)为填料的生物滞留滤柱并开展了两阶段模拟配水试验。生物滞留滤柱在碳氮磷及重金属的负荷削减效果上基本呈现出BSM+WTR>BSM≥种植土,对PAHs负荷削减率均达到90%以上。碳氮磷及重金属在种植土及BSM+WTR累积程度较高,且大多数污染物在滤柱中呈现出上高下低的含量趋势。萘(NAP)、荧蒽(FLT)和芘(PYR)在滤柱中累积于填料上层10~40 cm处。改良填料生物滞留系统虽然具备更好的污染物吸附性能,但也导致了更多的污染物在填料中累积。(4)污染物的累积将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特别是当改良填料生物滞留系统表现出较好的重金属和PAHs去除能力时,这两类污染物累积下微生物多样性处于较低的水平。生物滞留滤柱中Proteobacteria属于最优势菌种(相对丰度均>45%),且由于PAHs的加入,第二阶段试验后滤柱中Proteobacteria丰度大幅增加(均>60%)。污染物累积会导致填料中适应低营养条件的细菌(如Sphingomonas)丰度降低,同时使可在污染物富集状态下良好生长的微生物(如Pseudomonas)丰度大幅增加。重金属和PAHs复合污染情况下对填料酶活性的胁迫作用远高于其余污染物,脱氢酶活性与PYR呈显着负相关、脲酶活性与NAP、PYR呈极显着负相关、酸性磷酸酶与NAP显着负相关。(5)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生物滞留系统填料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耦合关系模型。揭示了生物滞留系统中微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累积的响应机制。污染物累积下生物滞留系统填料中微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可分为污染物累积、微生物群落适应、微生物代谢变化和微生态系统反馈四个阶段。(6)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生物滞留系统中PAHs的归趋行为。生物滞留系统中NAP降解速率优于FLT和PYR。在连续的模拟配水试验下,微生物的驯化过程导致PAHs并未体现出逐步累加的趋势,但这也意味着生物滞留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将趋于降解PAHs的功能菌,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将处于较低的水平,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总体而言,生物滞留系统中存在明显的污染物累积现象,特别是重金属和PAHs等有害污染物。随着生物滞留系统的长期运行,污染物的累积对填料微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维持生物滞留系统的微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长效运行,可采用填料更换、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等外部干预的方式来提升生物滞留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杨睿丽[3](2021)在《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典型废弃物,是一类危险废物,由于油泥稳定的水-油-固三相体系难以被破坏,油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其危害性主要来自其中的油相,回收油不仅能实现油泥的无害化,也能实现其资源化,但油泥的高含水率和高稳定性是利用传统方法处理油泥的两大限制因素。本文提出了油泥和生物质的联合热压成型的方法,向油泥中添加生物质,充当刚性骨架构建者的角色,提高其孔隙率和结构刚性,改善了物料的抗压强度,使物料在热和压力的联合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获得成型燃料颗粒的同时回收油,实现油泥和生物质高程度的资源化。本论文研究了油泥和生物质混合比例、成型压力和热压温度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对成型燃料颗粒的密度、硬度、成型能耗、能量密度、吸湿性及颗粒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其作为燃料的潜力,同时对耦合油的四组分、GC-MS、FTIR进行了分析,探讨油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成型机理。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原料油泥水、油、固三相含率分别为51.05±2.21%、28.00±1.07%、20.95±0.26%,热值为12.64±0.42 MJ/kg,生物质热值为19.35±0.16 MJ/kg。成型是一个能源密集过程,颗粒的能量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热转化应用,与原始物料的热值相比,成型颗粒的热值有大幅提高,能量的密集程度明显,说明油泥与生物质联合成型实现了能量的密集化,有利于成型颗粒的热转化应用。(2)油泥-生物质联合成型时,油相作为润滑剂降低颗粒间及与模具间摩擦力,降低成型能耗,同时保护设备,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成型效率;油泥中的胶质、沥青质等成分在颗粒中起粘结作用,且成型颗粒被破坏过程发生弹性形变,需要较大的力持续作用于颗粒才能破坏颗粒。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混合比例为1:1、成型压力为50MPa、热压温度为150°C时,颗粒的硬度、破断能耗及最大破断力最大,颗粒稳定性最好,利于颗粒的储存运输;成型颗粒的热值有大幅提高,能源密集程度明显,适合作为燃料二次利用。(3)论文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成型颗粒的实际燃烧过程,颗粒等温燃烧时先后经过加热干燥阶段、挥发份释放形成火焰阶段、焦炭和灰分阶段,挥发分释放阶段,颗粒上方火焰逐渐增大变亮后逐渐缩小并熄灭;不同颗粒的干燥阶段时长几乎一致,但火焰阶段差异较大,油泥含量越高,颗粒燃烧火焰越持久,燃烧过程中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大,颗粒燃烧情况越好,有助于其作为燃料换热利用;颗粒燃烧残渣中Zn、Cu和Hg严重超标,需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综合来看油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成型的颗粒具有较大的燃料利用潜力。(4)论文对耦合油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发现热压成型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反应,热使油相中约5.88%的饱和烃和芳香烃挥发;压力使约13.10%的油相从颗粒中脱离出来,沥青质含量降低,胶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约9.02%的油相因对固相组分及生物质骨架的粘连吸附作用而被滞留在颗粒中,其中胶质和沥青质占绝大多数。综上,油泥和生物质的联合热压制备成型颗粒燃料是可行的,能同时实现油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成型颗粒可通过热转化方式加以利用,耦合油也可进一步提质利用。

杨志斌[4](2021)在《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发生后,钻孔控制注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可以解决传统过水巷道动水截流工程量大、工期长且易产生次生灾害等技术难题,但其仍不能达到根治突水区域再次发生突水灾害的可能,为此后期还需开展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工作。目前,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工程实践,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效果难以判断。因此,开展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论文以水文地质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和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考虑矿井淹没水位、突水因素和井巷空间位置三类基本因素,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条件进行了分类,并阐明了各种动水治理条件的难易程度。结合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突水灾害特征,对两者动水治理模式进行了划分。(2)归纳了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的主控因素及其适用条件,建立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和注浆建造水力模型,开发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大型模拟试验系统,可实现5m宽、4m高、动水流量2000m3/h的过水巷道在不同矿井淹没水位、不同突水水源水位条件下的快速截流模拟试验,其中突水水源水压最高可达5MPa。(3)开展了水灰比、水玻璃浓度和水泥单液浆与水玻璃体积比对凝胶时间、结石率和结石体强度非交互作用配比试验,得到钻孔控制注浆浆液抵抗动水冲刷最优配比参数为W:C取1,水玻璃浓度取30°Bé,C:S取100:30和100:50,其中C:S为100:30时,用于袋内充填注浆,C:S为100:50时,用于袋外控制注浆。(4)基于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物理模拟和CFD-DEM耦合模型数值模拟,揭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是保浆袋囊能够使双液浆在袋囊之间控制运移扩散,并快速与巷道顶板堆积接顶,提前完成部分骨料铺底和充填阶段,加快巷内空气快速排出巷外,使得阻水体具有高阻弱渗阻水性能。(5)建立了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在实际注浆堵水工程案例中的应用,检验了该定量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陈想[5](2021)在《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风,作为一种特殊的流体,贯穿于土木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工程阶段,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风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在勘察阶段,主要研究风向、风速对工程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则需要重点考虑风所形成的场的作用效果,也即重心是分析风场对毗邻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将重点介绍的内容。在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风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如桥梁施工中,既要研究风的振动频率以避免桥梁产生阻尼共振,又要考虑风荷载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而在隧道工程中,主要研究风的流动以确定合理的隧道通风与排烟方式等;在建筑室内外设计时,也往往需要考虑风的动力学扰动;由此可见,无论是土木施工,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密切注意风对建筑可能产生的特殊影响。一般而言,风的流动状况(如风速、风向与风压等风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将对建筑规划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优先考虑风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作用效果。在建筑住宅设计中,主要是指建筑通风与散热等基本的要求。一般而言,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较高的舒适度,既实现了建筑物功能的最大利用,同时也符合近些年来建筑设计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基本准则。因此,建筑风环境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意义深远的。本文在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西北部某高校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所获取的工程测绘资料,选取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在经典Navier—Stokes方程的知识背景下,借助Fluent软件对该校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所形成的风场进行CFD模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查阅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风绕校园已有建筑流动的基本动力学规律以及所形成的风场的流动特征;(2)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在拟定的工况下(按照标准的住宅建筑平面尺寸及层高等设置)研究讨论四种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效果;(3)金银湖校区已有建筑的风场模拟。通过划分不同的风剖面,依次对Z、X、Y三个方向的校区建筑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研究分析校区已有建筑在不同的高度处(如人行高度1.5m处等)的风压和风速变化情况;(4)同上所述,基于不同的风剖面,分别对不同的校园新建项目建设方案进行CFD模拟。参照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系数数值,重点研究金银湖校区入口以及各栋建筑迎风面、背风面处的风速,在经过不同接触面时,其折减快慢程度。综上所述,经CFD数值模拟可得,在三种拟建方案中,方案一沿不同建筑高度处的风速总体趋于平稳且在1.248m/s以内。总体正负风压值分别稳定在-0.891Pa、0.385Pa内,正负压差基本在规定限值5Pa内。自人行高度以下0.5m处至人行高度1.5m处,其风压基本稳定,数值变化小。在同等情况下,可适当优先考虑方案一的风环境优化效果。而方案二、三的风流动频率将较方案一更大,对校园已有建筑风环境影响较大。且方案二、三的迎风与被风面正负风压差超过规范限定的5Pa,应予以适当调整以优化整体校园风环境。

王碧[6](2021)在《再生水利用过程中微生物气溶胶特征与健康风险分析》文中提出再生水系统由再生水处理系统、再生水输配系统、再生水利用系统组成。污水为再生水水源之一,其中病原微生物种类丰富、含量较高。再生水系统任一环节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微生物进入到使用环节,使用环节中各设备的扰动会将微生物以微生物气溶胶形式带入到空气中,因此有必要研究由此引发的健康风险。本文分别以实验研究得到的某污水再生水厂消毒前后再生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107CFU/L、0 CFU/L为基础,以2μm单分散荧光微粒替代大肠杆菌,进行了再生水回用于冲厕、绿地喷洒和洗车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运用空气采样泵和空气采样盒对再生水回用过程产生的颗粒气溶胶进行采样,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分析计数。消毒后再生水回用均未产生颗粒气溶胶,而消毒前再生水回用均产生了颗粒气溶胶,不同回用途径产生的颗粒气溶胶含量不同:再生水用于冲厕情境下产生的气溶胶最高浓度为200个/m3,再生水用于绿地喷洒和洗车工况下产生的气溶胶浓度最高值为167个/m3和437个/m3。因此再生水回用前应严格管控消毒环节。此外通过文献调查发现以人体排泄物和呕吐物中细菌含量为基础的马桶冲洗实验中空气气溶胶颗粒浓度范围为10~103 CFU/m3。然后以再生水回用于重力式马桶为例,采用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冲洗过程引起的空气流动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马桶冲水过程的确造成了马桶上方空气流场的变化,空气变化范围可以达到成年人平均呼吸高度,且在成年人平均呼吸高度所在平面速度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波动范围为0~0.09 m/s。最后以实验测试得到的再生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气溶胶含量分布和文献调查得到的冲厕排泄物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为基础,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采用Crystal ball软件进行了健康风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对环境或人体不产生风险或风险可忽略;自来水用于马桶冲洗人体排泄物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对环境和人体不产生风险或风险可忽略。两种情境下健康风险均较小,认定再生水用于马桶冲洗排泄物时风险仍然安全可控。

邴方博[7](2021)在《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心血管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空气质量恶化已成为全球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小粒径污染颗粒由于其有机化学物质含量高和氧化能力强的性质,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因此雾霾中的超细颗粒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成分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上升。受污染空气中存在的超细颗粒更容易从人们的呼吸道直接进入血液,对血管内皮造成累积性伤害,发生血管狭窄、其内膜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然而,目前针对超细颗粒吸入对HFp EF患者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DSS)是研究高血压诱导HFp EF的良好实验模型。本课题以高盐喂养的DSS大鼠吸入超细锌颗粒作为逻辑起点,结合生物流体力学计算,探寻大气污染导致HFp EF恶化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本文(1)实验部分,以7周龄的盐敏感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低盐组、高盐组和高盐吸霾组,在相同环境中饲养7周,其中高盐吸霾组在最后4周进行定时定量的超细锌颗粒吸入。体外实验中,通过多普勒超声设备测量左心室、腹主动脉、颈动脉的形态及血流速度,在Vevo LAB软件中计算左心室的应变、应变率及位移变化;体内实验中,利用血流及压力传感器测量动脉血流、血压及左心室室内压;在组织学层面,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管壁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基于Windkessel模型,计算各组大鼠颈动脉、腹主动脉的血管顺应性、外周阻抗和脉搏波脉冲速度;通过Womersley公式,再现颈动脉和腹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剖面图,并计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对超声图像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到高盐组和高盐吸霾组大鼠的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应变、应变率相对于低盐组大鼠的变化;基于体内血流量、血压的测量,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心输出量、心室压力、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血压的变化等。通过编程计算,可以得到超细锌颗粒的吸入对HFp EF大鼠外周血管阻抗、血管顺应性、脉搏波脉冲速度的影响,揭示其增加血管硬度的内在机制。最终验证本研究的猜想,即吸入超细锌颗粒会进一步恶化HFp EF大鼠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障碍和外周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本研究将对揭示空气污染引起心血管损伤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旭彪[8](2021)在《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湿法脱硫系统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消费比例维持在很高的水平,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Hg、As、Se、Pb、Cd和Cr等痕量元素对环境及人体的威胁性较高。燃煤电站作为痕量元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采用先进的污染物控制装置脱除污染物时,也会对烟气中的痕量元素起到脱除效果,有关汞等痕量元素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内迁移富集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国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汞等六种痕量元素的分布比例、迁移富集和生态环境污染评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该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固液气相样品进行采样检测分析,通过改进的痕量元素物料平衡计算方法分析汞等痕量元素在系统内的分布迁移规律,研究表明脱硫系统对Hg、Se、Pb、Cr和Cd五种元素有不同程度的脱除效果,但As存在再释放现象,脱硫废水污泥中汞等痕量元素含量远远高于脱硫石膏中的含量,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对Hg、As、Se、Pb、Cd和Cr元素的脱除效率分别达到79.2%、50.3%、50.5%、57.4%、34.4%和59.7%;脱硫废水处理过程对Hg和Se有一定的富集效果,对As、Pb和Cr元素的富集效果并不明显,对Cd未起到富集作用,该元素以内部循环的方式以溶解度较高的赋存形态迁移富集到溶液中;通过逐级提取法对脱硫系统的典型固相副产物赋存形态研究发现,在废水污泥中Cd元素溶解度较高,其他痕量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痕量元素的环境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为Cd>Se>Cr>Pb>As,石膏的环境稳定性略佳于污泥。回流水中富集的高浓度痕量元素主要是由脱硫浆液中不易形成石膏的细颗粒物和石膏脱水滤液所导致。燃煤电厂副产物的堆置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本文选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生态潜在风险评估和危险特性指数分析,研究表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发现石膏构成轻微生态危害,主要表现为中等风险Hg污染,污泥构成很强生态危害风险程度,其指数高达876.87,表现为很高风险的Hg污染和中等风险的Cd污染,综合来看对此类脱硫系统副产物进行相应的痕量元素控制是极有必要的。

刘智[9](2021)在《面向人舌的热塑性弹性体SEEPS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过度摄入口感较好的高脂食物,所导致的肥胖及其并发症问题日益严峻。面向肥胖症患者,口感较好的低脂食物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如何通过不同年龄群体来评价口感部分的属性是非常关键。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不同年龄群体的人舌变形性能和表面性能的表征,制备了不同性能的仿生材料,研究粘性食品摩擦性能的影响因素,将为不同年龄群体的功能食品研发提供技术参考。首先,研究了人舌变形性能的测试及表征方法,即构建软材料原位变形的测量装置,利用MFT-5000摩擦试验机验证该测量方法有效性,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软材料变形仿真并获得弹性模量,通过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表征软材料的变形性能。结果表明,软材料原位变形测量能够有效地表征软材料的变形性能;软材料的体积模量随深厚比呈先急剧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材料厚度对通有限元方法获得的软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不能有效表征软材料变形性能,但IVMET能够表征软材料的变形性能;舌结构及其受力状态影响其IVMET,且绷紧状态的IVMET显着高于松弛状态的IVMET;同时,不同年龄群体也影响人舌的IVMET。其次,选用聚苯乙烯-b-聚(乙烯/乙烯/丙烯)-b-聚苯乙烯(SEEPS)热塑性弹性体(SEEPS-TPE)为仿生舌材料,探究Talc添加量对SEEPS-TPE硬度、拉伸性能、变形性能和表面性能的影响,还制备含有人舌表面形貌模型并对研究其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仿生材料的硬度与Talc添加量呈正相关;SEEPS-T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永久伸长率均随Tal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当添加量达到25 phr时,SEEPSTPE的拉伸性能达到最优。IVMET随石蜡油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随Tal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石蜡油添加量的增加,SEEPS-TPE表面粗糙度与峰值差降低,表面疏水性增强;微凸体SEEPS-TPE表面接触角与拉伸伸长率呈正相关。随着Talc的增加,SEEPS-TPE表面粗糙度呈先降低后增加,表面峰值呈不规律变化,表面疏水性减弱。SEEPS-TPE表面形貌与人舌模型表面形貌有差别,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和微凸体峰值仍处于同一量级。最后,开展粘性食品在SEEPS-TPE上摩擦性能研究,即以不同脂肪含量沙拉酱和沙拉酱-人工唾液混合液体为润滑介质,陶瓷球与SEEPS-TPE为摩擦副,在MFT-5000摩擦试验机上开展在不同工况下其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沙拉酱的平均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载荷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含低脂肪沙拉酱的平均摩擦系数高于含高脂肪沙拉酱的平均摩擦系数。鉴于不同年龄群体舌IVMET的差异,基于不同性能的SEEPS-TPE摩擦副,发现脂肪含量对沙拉酱的摩擦性能存在差异,其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年龄群体的功能食品研究提供参考。

李玥[10](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离子治疗肿瘤因其优越的深度剂量分布和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特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放疗手段。尽管快速发展的放疗技术减少了放疗的不确定性,但是粒子治疗中由于摆位误差、射程转换、入射粒子误差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研究并克服这些不确定性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本文对粒子治疗的物理和生物过程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治疗计划系统和剂量配送中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临床结果的影响最大。此外,点扫描的束流配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对这些不确定性尤为敏感。基于此,本文利用FLUKA蒙特卡洛代码建立了HIMM的主动式束流扫描头模型,开展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关键问题的模拟和优化研究。(1)研究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束流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首先,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和实验分别对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和布拉格峰位置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测量。考虑到低剂量束流包络对碳离子笔形束空间剂量分布的贡献,本论文使用不同的笔形束模型对不同深度碳离子束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同时模拟计算了束流配送系统存在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时放疗靶区的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结果表明,FLUKA的模拟结果和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重高斯-逻辑斯蒂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笔形束的空间分布,其对射野区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相比于二重高斯模型更加敏感。(2)采用mat RAD软件开展了头部肿瘤重离子放疗计划系统的模拟优化研究。本文利用建立好的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基础物理数据,将其植入开源治疗计划系统软件mat RAD中,对生物学模型、束斑间距、摆位等因素对治疗计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剂量分布差异不大。当束斑间距小于5 mm时治疗计划的适形指数和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优于5 mm的束斑尺寸。而当病人的摆位出现较大误差时就会导致剂量分布的严重偏差。(3)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构建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使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模拟研究碳离子束照射人体头部时,人体的剂量分布和能量沉积情况。我们也模拟研究了当拟人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变化。结果表明,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差异不大。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临近组织的吸收剂量会出现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对于辐射敏感的组织器官,我们在选择照射体位时要尽量避开直接对其照射。这些结果有助于医学物理师更加深入了解放射治疗过程,可为放射治疗的精细化调试提供重要线索,为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一系列误差,对提高放射治疗计划的鲁棒性和进一步发展更加精准的点扫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体环节体积测定及密度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环节体积测定及密度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1章 绪论
    综述: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的研究现状
        1.1 MONW概念的提出
        1.2 MONW诊断标准的演变
        1.3 MONW患病率
        1.4 MONW的危险因素
        1.5 MONW的发病机制
        1.6 MONW的危害
        1.7 MONW的防治
        1.8 总结
第2章 长春市MONW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点分析
    第1 节 长春市MONW的流行病学调查
        2.1.1 前言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第2 节 MONW的身体成分特点分析
        2.2.1 前言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第3章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3.2.2 现场调查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的预测模型
        3.3.2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
        3.3.3 MONW的新的诊断标准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反映和预测MONW的人体测量学指标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查
        4.2.3 诊断标准
        4.2.4 计算公式
        4.2.5 统计学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结论
    5.2 意义和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特征及对微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绵城市建设与低影响开发理念
        1.2.2 生物滞留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1.2.3 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研究
        1.2.4 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风险评价研究
        1.2.5 生物滞留系统微生态系统研究
        1.2.6 生物滞留系统PAHs的模拟模型研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总体思路
        2.2.2 现场监测
        2.2.3 室外试验
        2.2.4 试验方法
3 雨水花园中碳氮磷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微生物群落演变
    3.1 雨水花园对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的调控效果
        3.1.1 水量削减效果
        3.1.2 水质净化效果
    3.2 雨水花园污染物累积研究
        3.2.1 雨水花园污染物累积特征
        3.2.2 雨水花园重金属风险评价
    3.3 雨水花园中微生物群落演变
        3.3.1 不同运行时间雨水花园中微生物群落演变
        3.3.2 不同填料类型雨水花园中微生物群落演变
        3.3.3 不同排水方式雨水花园中微生物群落演变
    3.4 雨水花园微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3.4.1 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关联性
        3.4.2 雨水花园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道路植生滞留槽多环芳烃累积特征及对微生物的影响
    4.1 道路植生滞留槽中PAHs累积水平
        4.1.1 PAHs时空分布及赋存特征
        4.1.2 PAHs污染水平评价
        4.1.3 PAHs与土壤性质关联性
    4.2 道路植生滞留槽PAHs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
        4.2.1 PAHs来源解析
        4.2.2 PAHs风险评估
    4.3 植生滞留槽PAHs累积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1 PAHs累积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2 PAHs与微生物群落关联性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填料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对填料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5.1 生物滞留系统的负荷削减效果
        5.1.1 生物滞留系统对碳氮磷及重金属的负荷削减效果
        5.1.2 生物滞留系统对PAHs的负荷削减效果
    5.2 生物滞留系统pH及污染物含量变化
        5.2.1 pH变化
        5.2.2 碳氮磷含量变化
        5.2.3 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分布
        5.2.4 PAHs含量变化及分布
    5.3 生物滞留系统填料中微生态系统变化
        5.3.1 微生物多样性
        5.3.2 微生物群落结构
        5.3.3 填料酶活性
    5.4 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与微生态系统关联性
        5.4.1 环境因子与填料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
        5.4.2 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与酶活性及微生物种群的定量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生物滞留系统微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及多环芳烃归趋模拟
    6.1 生物滞留系统填料微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累积的响应机制
        6.1.1 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与填料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6.1.2 生物滞留系统微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累积的响应机制
    6.2 基于HYDRUS-1D的生物滞留系统PAHs归趋模拟
        6.2.1 模型原理
        6.2.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6.2.3 参数敏感性分析
        6.2.4 模型率定与验证
        6.2.5 PAHs归趋行为情景模拟
    6.3 关于维持生物滞留系统微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长效运行的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油污泥综述
        1.1.1 含油污泥来源及种类
        1.1.2 含油污泥组成及物理化学特性
        1.1.3 含油污泥产量及危害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1.2.1 减量化处理技术
        1.2.2 无害化处理技术
        1.2.3 资源化利用技术
        1.2.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对比
    1.3 含油污泥三相分离技术
        1.3.1 含油污泥相分离难点
        1.3.2 油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方法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原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原料分析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料基本理化性质
        2.3.2 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测试
        2.3.3 混合物料热重分析
        2.3.4 Py-GC/MS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成型实验结果及机理探究
    3.1 成型实验装置及设计
        3.1.1 成型实验装置及操作
        3.1.2 成型实验方案设计
    3.2 成型颗粒表征方法
    3.3 混合比例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3.3.1 混合比例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3.3.2 混合比例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3.3.3 混合比例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3.3.4 混合比例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3.3.5 混合比例对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3.4 成型压力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3.4.1 成型压力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3.4.2 成型压力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3.4.3 成型压力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3.4.4 成型压力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3.4.5 成型压力对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3.5 热压温度对联合热压成型的影响
        3.5.1 热压温度对成型颗粒密度的影响
        3.5.2 热压温度对耦合油产率的影响
        3.5.3 热压温度对成型能耗的影响
        3.5.4 热压温度对颗粒硬度及破断能耗的影响
        3.5.5 热压温度对成型颗粒能量密度的影响
    3.6 含油污泥-生物质联合热压机理
    3.7 本章小结
4 成型颗粒燃料特性分析
    4.1 燃料特性表征方法
        4.1.1 颗粒吸湿特性
        4.1.2 非等温燃烧动力学
        4.1.3 颗粒等温燃烧质量变化
        4.1.4 等温燃烧火焰、温度及热辐射
        4.1.5 颗粒表面结构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成型颗粒吸湿特性
        4.2.2 颗粒燃烧动力学
        4.2.3 颗粒燃烧质量变化
        4.2.4 颗粒燃烧火焰变化
        4.2.5 颗粒燃烧温度、热辐射分析
        4.2.6 颗粒表面结构
    4.3 本章小结
5 热压耦合油的特性分析
    5.1 耦和油表征方法
        5.1.1 四组分分析法
        5.1.2 GC-MS分析
        5.1.3 红外光谱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耦合油四组分分析
        5.2.2 耦合油GC-MS分析
        5.2.3 热压耦合油FTIR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情况
致谢

(4)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1.2.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3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1.2.4 注浆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1.2.5 注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与模式
    2.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
        2.1.1 矿井淹没水位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2.1.2 突水因素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2.1.3 井巷空间位置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2.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2.2.1 巷道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2.2.2 工作面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与概念模型
    3.1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典型案例
        3.1.1 单孔单袋控制注浆案例
        3.1.2 单孔双袋控制注浆案例
    3.2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
    3.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
        3.3.1 突水通道涌水模型
        3.3.2 过水巷道阻水模型
    3.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注浆建造水力模型
        3.4.1 保浆袋水力模型
        3.4.2 阻水段水力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系统研发
    4.1 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原理
        4.1.1 模拟试验意义与目的
        4.1.2 相似准则与设计原理
    4.2 模拟试验功能系统设计
        4.2.1 功能要求
        4.2.2 概念设计
    4.3 模拟试验设备系统组成
        4.3.1 系统设计
        4.3.2 设备组成
    4.4 模拟试验流程与功能验证
        4.4.1 试验流程
        4.4.2 功能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
    5.1 浆液结石体特性配比试验
        5.1.1 浆液初凝时间与结石率配比试验
        5.1.2 浆液结石体强度配比试验
    5.2 保浆袋囊变形移动规律及其对巷道流场变化特征试验
    5.3 保浆袋囊对骨料快速灌注作用机制试验
    5.4 保浆袋囊对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快速封堵作用机制试验
    5.5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
    5.6 本章小结
6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数值模拟
    6.1 软件简介与计算原理
        6.1.1 软件简介
        6.1.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6.2 动水抛袋试验数值模拟
        6.2.1 模型结构与参数
        6.2.2 工况条件
        6.2.3 保浆袋囊运移规律及巷道流场变化特征
    6.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数值模拟
        6.3.1 模型结构与参数
        6.3.2 工况条件
        6.3.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分析
    6.4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数值模拟
        6.4.1 模型结构与参数
        6.4.2 工况条件
        6.4.3 保浆袋囊对骨料堆积体阻水能力差异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
    7.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注浆治理工况
    7.2 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
        7.2.1 评价指标选择
        7.2.2 评价方法选择
        7.2.3 数学模型建立
    7.3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7.3.1 现场测试方案
        7.3.2 测试结果定性分析
        7.3.3 测试结果定量分析
        7.3.4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案
        1.3.3 本文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流体基本理论
    2.1 建筑风环境简介
        2.1.1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对象
        2.1.2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
        2.1.3 建筑风环境问题概述
        2.1.4 建筑风环境的评价体系
    2.2 风的形成及其参数研究
        2.2.1 风的形成机理研究
        2.2.2 风级的划分及风的分类
        2.2.3 风的基本物理参数研究
    2.3 流体数值计算的基础理论
        2.3.1 数值求解方法
        2.3.2 流体运动方程
        2.3.3 湍流计算模型
    2.4 CFD流体模拟软件简介
        2.4.1 Fluent可计算的流动工况
        2.4.2 Fluent中的三种流体数值算法
        2.4.3 Fluent用于流体数值模拟的优越性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1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3.1.1 地形地貌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2 地块形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3 气候条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4 建筑绿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5 建筑朝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6 现有建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3.1.7 四种建筑布局的模拟计算参数
    3.2 行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2.1 模型计算区域的选定
        3.2.2 模型外流场的建立
        3.2.3 模型内流场的创建
        3.2.4 创建模型计算边界条件
        3.2.5 模型网格的划分
        3.2.6 模型网格质量检测与输出
        3.2.7 基于Fluent的网格核对与流场计算
        3.2.8 CFD-Post云图处理与分析
    3.3 围合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3.1 围合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3.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3.3.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3.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3.4 斜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4.1 斜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4.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4.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4.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 错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3.5.1 错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5.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5.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校园建筑群风环境数值模拟
    4.1 算例概况
        4.1.1 校区地理状况
        4.1.2 气候与温湿度条件
        4.1.3 风环境计算参数条件
    4.2 校园已建建筑的测绘
        4.2.1 测量仪器简介
        4.2.2 测量方法与步骤
        4.2.3 测量数据的记录
        4.2.4 测量结果的展示
    4.3 APDL参数化建模过程
        4.3.1 建模前的计算假定
        4.3.2 数值计算区域的选定
        4.3.3 内流场模型的建立
        4.3.4 外流场模型的建立
    4.4 ICEM模型前处理
        4.4.1 计算模型的校核
        4.4.2 计算域边界的设定
        4.4.3 模型计算流体域的创建
        4.4.4 模型网格的划分
        4.4.5 模型网格的检测与输出
    4.5 基于Fluent对校区风场的模拟分析
        4.5.1 模型网格的读取与校核
        4.5.2 物理条件的设置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5.4 求解条件的设置
        4.5.5 模型初始化设置
    4.6 CFD-Post对已有风场的后处理分析
        4.6.1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6.2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6.3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拟建方案的风场模拟分析
    5.1 拟建项目简介
    5.2 方案一流场模拟与分析
        5.2.1 方案一简介
        5.2.2 方案一模型的建立
        5.2.3 方案一的风场模拟分析
    5.3 方案二流场模拟与分析
        5.3.1 方案二模型简介
        5.3.2 方案二的风场模拟分析
    5.4 方案三流场模拟与分析
        5.4.1 方案三模型简介
        5.4.2 方案三模型的建立
        5.4.3 方案三的风场模拟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再生水利用过程中微生物气溶胶特征与健康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再生水利用情况
    1.2 再生水利用障碍
    1.3 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1.4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1.4.1 流体动力学基础
        1.4.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
    1.5 再生水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研究装置与方法
        2.1.1 再生水微生物指标选取与测定
        2.1.2 实验装置
        2.1.3 实验分析方法
    2.2 数值模拟方法
        2.2.1 建立模型
        2.2.2 划分网格
        2.2.3 求解设置
        2.2.4 流体模型
    2.3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3 再生水回用过程气溶胶污染实验研究
    3.1 再生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测定结果
    3.2 再生水用于重力式马桶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研究
        3.2.1 以消毒后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2.2 以消毒前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3 再生水用于重力式蹲便器冲洗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研究
        3.3.1 以消毒后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3.2 以消毒前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4 再生水用于冲洗阀式蹲便器冲洗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研究
        3.4.1 以消毒后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4.2 以消毒前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5 再生水用于绿地喷洒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研究
        3.5.1 以消毒后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5.2 以消毒前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6 再生水用于洗车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研究
        3.6.1 以消毒后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6.2 以消毒前再生中大肠杆菌含量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以再生水用于重力式马桶为例进行空气流场变化模拟研究
    4.1 重力式马桶工作原理
    4.2 几何模型
    4.3 网格划分
        4.3.1 网格划分方法
        4.3.2 网格独立性验证
        4.3.3 网格划分结果
    4.4 计算条件
    4.5 计算结果后处理
        4.5.1 空气速度流场体积渲染图
        4.5.2 空气流场不同高度速度云图
    4.6 本章小结
5 健康风险评价
    5.1 再生水用于冲厕产生的气溶胶污染风险评价
    5.2 再生水用于绿地喷洒产生的气溶胶污染风险评价
    5.3 再生水用于洗车产生的气溶胶污染风险评价
    5.4 自来水冲厕排泄物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污染风险评价
6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心血管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1.1.2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概述
        1.1.3 超细颗粒影响心力衰竭的机制
    1.2 研究现状
        1.2.1 临床及实验研究
        1.2.2 Windkessel弹性腔理论模型
        1.2.3 Womersley分析方法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实验测量及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流程
        2.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2.2 体外超声测量
        2.2.3 血流及血压波的测量
        2.2.4 组织学实验
    2.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2.3.1 基于超声图像的后处理及计算方法
        2.3.2 基于血流和血压波的后处理及计算方法
        2.3.3 基于共聚焦显微图像的后处理及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弹性腔模型分析方法
        3.2.1 Windkessel模型简介
        3.2.2 Windkessel模型的计算方法
    3.3 Womersley理论分析方法
        3.3.1 Womersley理论简介
        3.3.2 Womersley理论的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引言
    4.2 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心脏的影响
        4.2.1 基于超声图像的心脏形态学指标对比
        4.2.2 基于超声图像的心肌力学分析对比
    4.3 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血管的影响
        4.3.1 动脉血管壁面切应力的对比
        4.3.2 动脉血流速度剖面图的对比
        4.3.3 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
    4.4 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4.4.1 细胞形态及密度的对比
        4.4.2 血管中膜胶原纤维含量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及结论
    5.2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致谢

(8)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湿法脱硫系统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能源结构及原煤使用情况
    1.2 煤中的痕量元素及对人体的危害
    1.3 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燃煤电站中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分布
        1.3.2 汞等痕量元素检测方法
        1.3.3 痕量元素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
        1.3.4 燃煤副产物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实验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样品的采集和取样方法
    2.2 测试方法的选择
        2.2.1 汞的测试方法
        2.2.2 砷、硒的检测方法
        2.2.3 铅、镉、铬的测试方法
    2.3 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与应用
        2.3.1 待测样品制备
        2.3.2 砷硒待测试样品前处理-艾氏卡试剂混合灼烧法
        2.3.3 铅、铬和镉待测试样品前处理-微波消解法
        2.3.4 液相样品前处理
        2.3.5 化学逐级提取法
    2.4 建立汞等痕量元素测试标准曲线及精准度校验
        2.4.1 建立汞的测试标准曲线
        2.4.2 建立砷硒的测量标准曲线
        2.4.3 建立铅镉铬的测量标准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法脱硫系统质量平衡计算方法探讨
    3.1 湿法脱硫系统物料总衡算计算方程
        3.1.1 液相平衡计算
        3.1.2 气相平衡计算
        3.1.3 固相平衡计算
    3.2 脱硫系统汞等痕量元素质量平衡计算
        3.2.1 烟气脱硫部分物料平衡计算
        3.2.2 脱硫废水处理部分物料平衡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痕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1 电厂采样基本信息及煤质分析
    4.2 湿法脱硫系统中汞等痕量元素的绝对浓度分析
        4.2.1 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汞等痕量元素的脱除效果
        4.2.2 湿法脱硫系统固相中汞等痕量元素的浓度测定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2.4 湿法脱硫系统液相中汞等痕量元素的浓度
    4.3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内痕量元素的迁移分布特性
    4.4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对汞等痕量元素迁移分布的影响
    4.5 系统固相产物中痕量元素赋存形态研究
        4.5.1 痕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4.5.2 脱硫石膏和废水污泥中痕量元素的稳定性对比
    4.6 系统固体产物中痕量元素的污染风险评价
        4.6.1 痕量元素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4.6.2 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成果
    5.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面向人舌的热塑性弹性体SEEPS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人舌材料的研究进展
        1.2.2 软材料变形表征的研究进展
        1.2.3 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3.1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3.2 热塑性弹性体改性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原位变形测量的人舌体积模量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软材料原位变形的测量方法及其标定
        2.2.1 软材料原位变形的测量方法
        2.2.2 力传感器的位移标定
        2.2.3 软材料原位变形测量方法的评估
    2.3 等效瞬时体积模量法
        2.3.1 基于忽略压缩间隙的体积模量方法
        2.3.2 基于等效面积的体积模量方法
        2.3.3 基于等效体积的体积模量方法
        2.3.4 体积模量的三种方法对比
        2.3.5 等效厚度的瞬时体积模量表征
    2.4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软材料变形性能表征
        2.4.1 软材料变形的仿真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5 基于原位测量的人舌体积模量研究
        2.5.1 人舌的测量区域及表征方法
        2.5.2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EEPS-TPE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样制备
        3.2.2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alc和石蜡油用量对SEEPS-TPE硬度的影响
        3.3.2 Talc用量对SEEPS-TPE密度的影响
        3.3.3 Talc用量对SEEPS-TPE拉伸性能的影响
        3.3.4 Talc和石蜡油用量对SEEPS-TPE体积模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EEPS-TPE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样制备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人舌的表面性能
        4.3.2 SEEPS-TPE的表面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不同SEEPS-TPE的沙拉酱摩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沙拉酱的流变性能
        5.3.2 基于SEEPS-TPE的沙拉酱摩擦性能
        5.3.3 基于SEEPS-TPE的沙拉酱-人工唾液摩擦性能
        5.3.4 基于不同IVMET的 SEEPS-TPE沙拉酱和沙拉酱-人工唾液摩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放射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
        1.2.1 放射治疗肿瘤的必要性
        1.2.2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治疗的研究
    1.3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优势
        1.3.1 碳离子束的物理优势
        1.3.2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生物学优势
    1.4 重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1 能量损失
        1.4.2 多库仑散射
        1.4.3 核碎裂
    1.5 束流配送系统
        1.5.1 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1.5.2 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1.6 治疗计划
    1.7 剂量计算算法
        1.7.1 扫描笔形束的剂量算法
        1.7.2 蒙特卡罗模拟
    1.8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9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放射治疗的不确定性
    2.1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影响
    2.2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来源
    2.3 患者固有的参数
        2.3.1 组织参数的不确定性
        2.3.2 剂量计算模型
        2.3.3 放疗过程中受照射组织的变化
    2.4 治疗计划中的不确定性
        2.4.1 治疗计划成像
        2.4.2 吸收剂量计算
        2.4.3 RBE加权剂量的计算
        2.4.4 次级粒子光谱
        2.4.5 范围不确定性
        2.4.6 控制参数的计算
    2.5 束流配送的不确定性
        2.5.1 束流的产生
        2.5.2 剂量或粒子监测器的校准
        2.5.3 光束传输系统的精度
        2.5.4 剂量计和剂量测定标准
第3章 基于FLUKA的 HIMM治疗终端建模
    3.1 FLUKA蒙特卡罗代码及其图形用户界面
        3.1.1 FLUKA的几何模型
        3.1.2 FLUKA输入文件
        3.1.3 FLUKA采用的物理模型
    3.2 HIMM治疗终端结构
        3.2.1 1号治疗终端空气段束流纵向设备布局
        3.2.2 终端真空膜窗结构
        3.2.3 固定分条电离室结构布局
        3.3.4 剂量电离室结构布局
        3.3.5 HIMM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建模
第4章 束斑不确定性对笔形束扫描碳离子放射治疗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深度剂量分布和横向剂量分布的测量
        4.1.2 FLUKA中 HIMM扫描治疗头的建立
        4.1.3 笔形束束流模型
        4.1.4 方形场的叠加
        4.1.5 束斑位置的变化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和分析
        4.2.1 深度剂量分布和侧向剂量分布
        4.2.2 束流模型
        4.2.3 不同类型错误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基于开源治疗计划软件mat RAD的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优化
    5.1 mat RAD开源软件包功能介绍
    5.2 治疗计划优化
    5.3 鲁棒性
    5.4 生物模型
        5.4.1 微剂量学
        5.4.2 离子的RBE模型
    5.5 治疗计划流程的具体实现
        5.5.1 基础数据的生成
        5.5.2 患者数据的导入
        5.5.3 辐射几何的定义
        5.5.4 剂量计算
        5.5.5 治疗计划的优化
    5.6 材料与方法
        5.6.1 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的产生
        5.6.2 肿瘤体积和危险器官的勾画
        5.6.3 治疗计划和优化标准
        5.6.4 评估标准和统计分析
    5.7 结果
        5.7.1 点扫描碳离子治疗和调强放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计划比较
        5.7.2 生物学效应模型和RBE×D生物模型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7.3 束斑间距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7.4 病人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8 讨论
第6章 碳离子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各器官吸收剂量的计算
    6.1 材料与方法
        6.1.1 ICRP110 体素化人体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的创建
        6.1.2 比较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6.1.3 病人出现摆位误差时各器官吸收剂量的变化
    6.2 结果
        6.2.1 ICRP110 体素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
        6.2.2 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6.2.3 摆位误差对CRAM体素模型组织器官吸收剂量的影响
    6.3 讨论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7.2.1 分析均匀扫描中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域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7.2.2 基于FLUKA的束流配送过程中次级粒子的剂量贡献研究
        7.2.3 优化mat RAD软件中的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FLUKA模拟代码
附录2 点扫描辐射场叠加MATLAB代码
附录3 用于获取组织器官材料的Python脚本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人体环节体积测定及密度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D]. 左迪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累积特征及对微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张兆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含油污泥与生物质联合热压制备成型燃料耦合油提取研究[D]. 杨睿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D]. 杨志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5]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D]. 陈想.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6]再生水利用过程中微生物气溶胶特征与健康风险分析[D]. 王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心血管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D]. 邴方博. 北京大学, 2021
  • [8]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湿法脱硫系统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D]. 张旭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9]面向人舌的热塑性弹性体SEEPS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智. 江南大学, 2021
  • [10]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D]. 李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标签:;  ;  ;  ;  ;  

人体链路体积测量和密度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