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_2S_2O_3制备的微观实验探讨

Na_2S_2O_3制备的微观实验探讨

一、制备Na_2S_2O_3的微型实验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玉[1](2021)在《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部分学生必做实验的改进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化学发展史,绝大多数的科学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切相关,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化学实验也是化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验教学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动手做实验”演变为“黑板实验”、“视频实验”、“口头实验”,使实验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新课标则更加重视实验教学,明确列出18个学生必做实验,必修课程的实验占其中50%,这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高阶思维、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实验并非都十全十美,也存在部分问题,因此从实验的既有缺点出发,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来保证顺利实施必修课程中的学生必做实验。本文将着重研究部分学生必做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论述了课题的提出背景、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国内外实验教学现状研究、国内实验改进现状研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过程等。第二章阐述了实验改进的三个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从做中学”教育理论;实验改进的四个原则:科学性原则、简约性原则、现象明显原则、绿色化,操作安全原则。第三章从访谈目的、访谈对象、师生访谈问卷设计、师生访谈结果分析等方面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及实验改进现状进行论述。第四章对“浓硫酸与铜反应”、“硫粉与铁粉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四个学生必做实验从已有改进文献的查阅整理、新人教版教材实验分析、改进的具体方案、结果及讨论、优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阐述。第五章为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与不足。通过研究文献及自身实践,在不破坏原本教材实验的教学功能与内涵价值的前提下,改进新人教版中原本存在不足的部分学生必做实验,使其以更佳优化的方式呈现。同时总结出实验改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改进思路。但由于研究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仅对学生必做实验中的四个实验进行改进,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进行实验的改进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促进化学实验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吉秋月[2](2021)在《多相光催化体系下铁钴氧化物改性材料催化降解橙Ⅱ染料废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制备和表征了CoFe2O4空心球和Fe-Co-SBA两种钴铁氧化物的改性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构建了不同的光催化降解体系,并探究其对橙Ⅱ的降解性能,检测反应过程中主要的活性物种以揭示其中的降解机理。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求,评价了光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1)可见光下CoFe2O4空心球增强过硫酸盐活化降解橙ⅡCoFe2O4空心球(CF-HS)光催化材料化学成分为钴铁氧体,由溶剂热法合成,并由多种方法表征。其通过特殊的形貌改性,具有空心球结构。CF-HS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可重用性。可见光(Vis)可以激发CF-HS,并将电子从价带转移到导带,以激活过硫酸盐(PS)。在75分钟内,CF-HS/PS/Vis体系对橙色Ⅱ的降解效率达到98.0%。CF-HS/PS/Vis体系在pH=3-11时对橙Ⅱ的降解率均能达到98.5%以上。降解反应的活性物种以电子自旋共振(ESR)光谱为重要依据,辅以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对其定性并确定贡献率。分析而知硫酸盐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光生空穴(h+)为其中关键物质。此外,CF-HS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99.6%的橙色Ⅱ在八次循环后被降解。(2)可见光增强Fe-Co-SBA激活BS/PS/H2O2处理橙Ⅱ废水的对比研究采用原位自燃烧法制备了双金属负载型光催化材料Fe-Co-SBA,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的可见光辅助异质光催化体系(BS(亚硫酸氢盐)/Fe-Co-SBA/Vis、PS/Fe-Co-SBA/Vis和H2O2/Fe-Co-SBA/Vis),以降解橙Ⅱ。分别研究了这三个体系中一些重要参数对橙Ⅱ降解的作用,并进行了比较。无论是BS、PS还是H2O2的浓度,都对橙Ⅱ的降解产生了显着的影响。此外,BS/Fe-Co-SBA/Vis和PS/Fe-Co-SBA/Vis体系适合于较宽的pH范围,为3到9。然而,我们发现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初始pH对H2O2/Fe-Co-SBA/Vis体系中橙Ⅱ的降解有显着的影响。由电子自旋共振光谱确定,在BS/Fe-Co-SBA/Vis体系中,参与降解橙Ⅱ的关键活性物质是·OH和SO4-·,在PS/Fe-Co-SBA/Vis体系中,·OH、SO4-·和O2-·是降解橙II的主要自由基,而H2O2/Fe-Co-SBA/Vis体系中主要存在·OH自由基。基于每个体系中助催化剂不同和产生自由基不同,提出了三种体系的光催化染料降解机理。

马学林[3](2021)在《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化学荧光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与某种荧光分子或材料之间的特定的相互作用引发荧光强度的增强或降低,或者是所发射的荧光波长的变化来实现对被测物质的检测与信号的传递。化学荧光传感器作为分析化学进行分析测试的新手段,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选择性好、能实时在线检测、响应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纳米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同时在工业生产、化工科技、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催化科学、环境监测、工厂的自动化控制及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彰显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总体研究思路是通过设计、合成了两种三嗪衍生物及两种金属有机配化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Vario EL)、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粉末多晶衍射仪(P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荧光材料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荧光性能研究。着重考察了荧光材料对过渡金属阳离子(含稀土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性能,初步研究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为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合成和离子分子的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荧光传感器(L),研究了该传感器对金属阳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结果发现Zr4+对该荧光材料具有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而Fe3+和丙酮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初步分析了引起荧光增强与荧光猝灭的影响机制。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人体尿液和饮用水中Fe3+的检测应用。第二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Zr ONO3·2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Zr-L)。Zr-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分布。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Cr2O72-、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与文献报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相比,该荧光材料具有用量少(0.001 mg/m L)和多重识别的特点,但由于都是促使荧光猝灭不利于进一步拓展新荧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真实水样中Fe3+的检测以及模拟检测有机溶剂中CCl4和二甲苯。第三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Al NO3·9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Al-L)。Al-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同样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中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Sr2+和SiO32-离子表现出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尤其是当SiO32-离子浓度为10-8 M时都能促使该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增强,具有高的选择性和敏感性。相反,在有机溶剂识别检测中发现,甲苯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同时,Fe3+、Sr2+和SiO32-离子对该荧光传感的荧光增强效果为进一步拓展新的荧光传感器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离子进行了检测。第四部分,设计合成了1,1’-(6-氯-1,3,5-三嗪-2,4-二基)双(1H-苯并[d][1,2,3]三唑)荧光传感器(Q)。该传感器与第一部分相比,不含-COOH,但含有丰富的氮原子,合成原料没有荧光特性,然而合成的配体Q却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具有聚集发光的性质。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中发现,配体Q对Fe3+、Cr2O72-和硝基苯表现出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相反,配体Q对甲苯和二甲苯却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的检测应用以及油品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应用。从合成化学荧光传感器分析,本论文合成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嗪衍生物荧光传感器,一个含-COOH,一个不含-COOH,并对这两种化学荧光传感器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以Fe3+离子为例,Ksv(L)>Ksv(Q),LOD(L)>LOD(Q),含有羧基的三嗪衍生物(L)对Fe3+离子的选择性明显优于不含羧基的三嗪衍生物(Q)。这主要是配体L中的-COOH容易与Fe3+离子参与配位,形成不具有荧光特性的金属配合物。同时,通过含-COOH的化学传感器(L)拓展了两种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和Al-L)荧光传感器。Zr-L延续了配体L的荧光特性,对识别的离子(Fe3+和Cr2O72-)和分子(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强的荧光猝灭效果;Al-L与配体L荧光性能不同,既能够通过荧光增强识别Fe3+、Sr2+和SiO32-离子,又能通过荧光猝灭识别甲苯。从离子和分子识别效应分析,通过调控三嗪衍生物的结构,既能通过荧光猝灭来检测Fe3+、Cr2O72-、丙酮、甲苯和硝基苯,也能通过荧光增强来实现检测Fe3+,Sr2+、SiO32-、甲苯和二甲苯。同时,在现行的离子和分子荧光识别中,丰富了离子和分子的检测种类,如,能实现了化学传感器对Sr2+、SiO32-、CCl4、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就Fe3+而言,从检测限分析来看,LOD(Zr-L)>LOD(L)>LOD(Al-L)>LOD(Q)。表明四种荧光材料中,配体L与Zr4+离子形成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对Fe3+离子的检测能力最强,但还是通过传统的荧光猝灭来实现对Fe3+离子的检测。

詹宇航[4](2021)在《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体系降解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广泛分布于水环境中,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由于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PFOA和PFOS很难被常规方法彻底降解。在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PFOA和PFOS方面,光降解技术显示出巨大潜力和优良的应用前景。虽然光降解技术能够高效降解PFOA与PFOS,但是,大部分光降解技术依基于强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很难在环境中实现。因此开发具有持久性、安全且操作简单的光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选择PFOA和PFOS为典型全氟化合物研究对象,以汞灯为光源,通过UV直接光降解和UV/Na2SO3光催化降解PFOA和PFOS构建了一套UV光催化体系,进而以碘化钾为光敏剂,借助生物炭的疏水性界面,构建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体系,提高水中PFOA和PFOS降解效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在UV光照条件下,40μmol·L-1的PFOA在8 h内完全降解;同等条件下PFOS在1 h内的降解率为30%,持续光照至8 h,PFOS降解率不再提升。此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表明PFOS在UV直接光降解体系中难以降解。通过添加还原剂Na2SO3,构建UV/Na2SO3光催化降解体系,PFOA和PFOS降解率大幅度提高,30μmol·L-1PFOA和PFOS在20 mmol·L-1Na2SO3(p H 10)存在下的条件下经UV光照1 h后的降解率均达到100%,证实在一定催化剂的作用下,PFOA和PFOS光降解效率可以有效提高。进一步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富含-OH、-COOH等官能团的生物炭材料,利用生物炭材料的疏水界面,以碘化钾为光敏剂,构建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碘化钾/生物炭/UV体系。与单独生物炭/UV(PFOS在4 h内的降解率低于70%)和碘化钾/UV光催化体系对比(PFOS在4 h内的降解率低于30%),碘化钾/生物炭复合体系加快了PFOA和PFOS光催化降解速率,降解率分别在0.5 h和1.5 h达到100%。通过XPS分析,推测C=O可能是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体系高效降解PFOA和PFOS的主要因素。碘化钾/生物炭/UV体系在自然环境中可获得性高、长期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代丹丹[5](2021)在《尼龙11/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共混材料阻隔膜与活性包装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常活性包装体系一方面用高阻隔包装材料防止食物与空气接触导致食品腐坏,另一方面在包装内加入脱氧剂以消耗残余的氧气,从而控制食品储存环境,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效果。常用的高阻隔包装塑料如聚酯(PET)、聚酰胺6(PA6)和聚酰胺6,6(PA66)等均为不可再生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这可能导致石油短缺和环境污染。聚酰胺11(PA11)是由可再生的蓖麻油为原料制成,研究表明,当向PA11中掺混27.5 wt%的聚乙烯醇(PVA)时,全生物基PA11/PVA混合膜的氧气渗透系数可降低至~1.1 cm3·mm/m2·day·atm。常用的纳米级填料蒙脱土已被证实能使气体分子透过路径增从而达到善塑料阻隔性能的目的。本文将有机蒙脱土(OMMT)分散于PA11/PVA混合物中,以制备更高阻隔性能的薄膜。且为构成活性包装体系,本文将以铁系脱氧剂为主体,添加氯化钠改性铁粉(MFe)、纳米活性炭(ANC)和沸石(Zeo)制备脱氧剂小包(OSCP)。将高阻隔包装薄膜与OSCP组合制成活性包装体系,模拟食品包装环境,验证其活性包装体系效果,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将改性的OMMT与PVA经溶液插层制备OMMT改性PVA,后将其干燥粉碎的颗粒与PA11熔融共混,吹塑制备可在生高阻隔薄膜。通过氧气渗透性能测试发现当OMMT含量为1 PHR时,PA1172.5PVA27.5OMMT1薄膜的氧气渗透系数达到最低值0.218cm3·mm/m2·day·atm。通过动态机械分析和差示扫描热分析发现,添加OMMT后共混薄膜的动态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和结晶度值均出现升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薄膜断面形貌发现其微观结构随OMMT的加入变得更为致密。且自由体积测试能够发现当OMMT的含量达到最佳值时共混薄膜的自由体积特性值均降至最低。其次,将铁粉氯化钠进行改性,添加纳米活性炭和沸石,制备成脱氧剂小包,通过探究各含量对脱氧速率的影响找到最佳的脱氧剂配方。为模拟脱氧剂在实际包装中的应用,本论文将食品模型置于高阻隔包装袋中,对比加入OSCP和不加OSCP时模型食品的过氧化值变化,验证活性包装体系的脱氧效果。结果发现氯化钠改性铁粉、纳米活性炭和沸石的加入可使脱氧剂的脱氧效果增强。在实际模拟食品包装的环境下,模型食品的POV值均有上升,但加入OSCP的体系中食品模型的POV值较未加入OSCP的食品模型明显较慢。且阻隔性能更强的PA1172.5PVA27.5OMMT1包装对减缓食品POV值上升的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具有高阻隔氧气渗透性能的PA1172.5PVA27.5OMMT1包装袋能有效防止储存过程中氧气渗入包装体系内,与此同时MFe4ANC2Zeo3脱氧剂可在食品包装储存过程中吸收残余氧气,达到延长食品寿命的效果。

杜恒逸[6](2021)在《基于微通道反应器湿法氧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工业有毒芳香族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且有机含酚废水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和安全。目前,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中效果极为显着,但传统湿式氧化工艺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严格、处理费用高昂,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湿式氧化与微化工技术的融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将微通道反应器应用于气一液相湿式氧化体系中来,由于湿式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工艺的反应控制步骤是由氧化反应动力学以及氧气在液相中的传质过程来决定的,且微通道反应器已在很多领域被作为强化传质的重要设备。所以,本研究首次将新研制的具有优越传质性能的微通道反应器应用于湿式氧化处理有机废水领域,利用微通道反应器的湿式氧化法对间苯二酚模拟的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降解效果研究,以期找到一种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方法。本研究选择模拟实际工业有机含酚废水的氧化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间苯二酚的COD去除率的工艺条件、氧化反应动力学以及降解路径的实验研究,展示了微通道反应器在气-液相湿式氧化降解的优越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应用湿式氧化技术,通过改变反应液的p H、气液比、反应压强、反应气液总流量、反应器数量、反应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研究了间苯二酚的氧化降解体系。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COD为20000 mg/L,反应器数量为10块,压强P=50 bar,T=240°C,液气比QL:QG=1:7,总流量Q=50 m L/min时,COD去除率为90.2%。为提高废水COD去除率,在以上湿式氧化工艺条件基础上,采用水溶性过渡金属盐作为催化剂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当铜盐催化剂添加的Cu2+浓度为70 mg/L时,初始COD浓度为20000 mg/L的含酚废水,COD去除率可高达到98.9%。通过实验探究了湿式氧化和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间苯二酚湿式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无催化剂的降解反应活化能为50.63 k J/mol,加入铜盐催化剂的降解活化能为34.27 k J/mol,由此可见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湿式氧化降解反应活化能的32%。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间苯二酚及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分析,推测了间苯二酚的湿式氧化降解反应路径。

罗婷[7](2021)在《高压针-板脉冲火花放电协同Ag-BiVO4处理盐酸盐四环素》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的诸多社会环境污染主要问题研究当中,最为凸显的是水污染问题。四环素生产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化学需氧量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污染性强的特点。因此,研究四环素生产废水的降解处理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盐酸四环素的传统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迫切需要开发新技术。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和催化剂研究相结合发展的技术可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加快降解反应速率,并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文研究高压脉冲放电(HVPD)协同催化剂(Ag/BiVO4)处理盐酸四环素(TCH)抗生素模拟废水。本研究首先建立单独HVPD体系,考察了脉冲频率、脉冲电压、电极间距、空气流量、溶液初始浓度和溶液电导率对TCH去除的影响,确定了脉冲放电方面的单因素最佳实验参数。得到如下结论:当脉冲频率和脉冲电压逐渐增大时,TCH的去除率也不断增大;随着电极间距和空气流量的增加,TCH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在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1,溶液电导率为200μs·cm-1,脉冲频率为60 Hz,脉冲电压为24 k V,电极间距为7mm,空气流量为2.5 L·min-1的条件下,放电时间为60min,TCH的去除率为87.9%,矿化率为47.3%。本研究进一步制备Ag/BiVO4催化剂,通过对不同催化剂进行XRD、SEM表征,确定Ag负载量最佳的催化剂,同时考虑了pH值、投加量对TCH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建立HVPD-Ag/BiVO4协同体系,实验结果表明,1%Ag/BiVO4投加量为0.1g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放电60min,TCH的去除率为99.8%,矿化率为67.8%。较强的酸性环境条件和较强的碱性环境条件均不利于盐酸四环素的去除。本研究探讨了HVPD去除TCH分子的机理。通过分析比较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臭氧在放电过程中对TCH去除的影响,得到了对TCH降解影响最大的活性物质。同时测定TOC与pH的变化,一系列实验得出:脉冲放电协同Ag/BiVO4催化剂处理盐酸四环素废水的矿化率高于单独脉冲放电处理该四环素废水;在高压放电过程中,盐酸四环素溶液的pH逐渐下降,最终该溶液呈酸性;放电过程产生·OH对TCH分子的降解起到关键性作用;过氧化氢不能直接作用于溶液中TCH分子,而是通过转化成·OH起到间接作用;O3在实验中的酸性条件下可以直接氧化溶液中TCH分子,在中性条件下通过分解产生·OH氧化溶液中的TCH分子。在本研究中,高压脉冲火花放电技术和催化剂协同作用为盐酸四环素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李林鹏[8](2021)在《界面工程构筑一维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文中提出近年来,一维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功能纳米器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成方法多样,包括液相法、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等,但由于合成后排布的无序性,一维纳米材料无法在功能器件中发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因此对一维纳米材料进行有序化组装是其应用的重要一环。界面工程指通过调控溶剂之间的表面张力、密度等参数,在多相界面处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它作为一种纳米材料的组装方法,具有高效、稳定、价格低廉等优势。本论文紧紧围绕如何利用界面工程来实现一维纳米材料的有序组装展开,从结构单元物化性质、界面构成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在三相水-油-空气界面以及两相水-空气界面,构筑一维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的方法及其影响规律,其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三相水-油-空气界面构筑新型一维纳米材料组装体薄膜/纱线:采用三相界面法实现了氧化钼、硫化铋等一维纳米结构的高度有序组装,并得到其取向薄膜/纱线宏观组装体。在水-二氯甲烷-空气界面通过结构与力学设计,将氧化钼纳米带组装成紧密堆积且平行排列的宏观纳米结构,构筑了单组分的无机半导体薄膜和纱线。载流子迁移率在取向薄膜中沿纳米带轴向和径向方向分别是400和30 cm2/(V·s),证明了薄膜优异的电学各向异性。组装的氧化钼纱线内部结构高度有序,其拉伸强度高达120 MPa。组装方法具有普适性,可适用于多种一维纳米结构。这种有序组装体结构对能源、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指导价值,为多种无机半导体宏观结构的构筑与调控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三相水-油-空气界面连续构筑无机半导体纳米纱线:短程构筑的无机半导体纱线因其长度限制,限制了其应用。通过组装方法调控,实现了氧化钒基无机半导体纳米纱线的连续化制备,并实现了纤维状器件的多种应用。在水-三氯甲烷-空气界面处,经历取向、组装和加捻三个过程,实现了有序、高强度的纯无机半导体纱线的连续制备。高长径比优势提供了结构单元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通过有序化处理,实现微观结构的均匀性和宏观结构的取向性。所得的半导体纱线由于独特的结构特性,具有低密度、高柔性、高强度等特点,可应用于纤维状的热/光传感器件、电致变色人工肌肉等用途。电化学驱动的电致变色人工肌肉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16.46%的致动幅度和0.71 J/g的致动能量输出,并且颜色在黄色和深绿色之间同步变化,为无机半导体纤维的连续化构筑等科学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基于普通毛刷的两相界面法构筑宏观有序组装体:三相界面组装方法由于有机溶剂的使用而受到环保等因素的限制,而两相界面组装具有环境友好、高效等优点。通过普通毛笔刷涂工艺制备了多种一维纳米材料的有序组装体,包括银纳米线、氧化钼纳米带、硫化铋纳米带等。为实现一维纳米结构的有序组装,对刷涂行为进行了力学分析与调控,通过添加甘油来提高分散液粘度,从而增大刷涂的横向剪切力,实现纳米结构的平行排列。通过理论公式和软件模拟计算,当甘油与水体积比为3:1时,横向剪切力增大了24倍左右。这种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多种一维纳米材料,但受制于材料的物理性质,其刷涂效果也有所区别。最后,利用不同的刷涂纳米线,实现了各向异性导体和热电薄膜等应用,降低了一维纳米材料有序组装工艺的难度,拓展了应用领域。基于纳米毛刷的两相界面法构筑宏观有序组装体:普通毛刷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它无法提供精确的诱导力。利用纳米刷涂的方法提高了剪切力作用,实现了多种一维纳米材料的高度有序组装。设计并制备了纳米毛刷,来提高刷涂过程中刷毛与刷涂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刷涂剪切力与剪切效率。根据毛刷的成分与表面性质不同,可分别水性纳米毛刷和油性纳米毛刷,用于刷涂不同分散液体系。水性纳米毛刷有氧化钼纳米带薄膜/纱线、氧化钒纳米带薄膜/纱线、静电纺丝聚合物薄膜/纱线等,可用于多种一维纳米材料水分散液的刷涂,包括银纳米线、氧化钨纳米线等;油性纳米毛刷有碳纳米管薄膜/纱线等,可用于多种共轭聚合物的刷涂,包括聚(3-己基噻吩-2,5-二基)等。制备的有序组装体可用于柔性透明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本内容提供了新型的纳米刷涂工艺,对于纳米结构的精细化连续构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秦雪聪[9](2021)在《黄铁矿及砷镍铅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易处理金矿储量的持续减少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研发无毒、环境友好、适宜于复杂矿石的提金技术势在必行。硫代硫酸盐提金法因无毒、高效、环境友好、适宜处理复杂矿石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产业化应用前景的绿色提金技术。试剂耗量大、金回收困难、金的钝化严重制约了该提金工艺的产业化。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构建的“Cu2+-en-S2O32-”浸金体系,大幅降低了试剂消耗。但伴生矿物及金属杂质对该体系影响机制尚不明了,难以实现有效调控。本文针对“Cu2+-en-S2O32-”体系,研究了分别含有砷、镍、铅单一杂质组分的黄铁矿以及杂质元素镍、铅对该浸金体系溶金过程的影响及机制。用水热法合成了结晶度好、纯度高的纯相黄铁矿、含镍黄铁矿和含铅黄铁矿,并探讨其吸收光谱、禁带宽度及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纯相黄铁矿的吸收光谱和禁带宽度都与天然含砷黄铁矿相差不大,其半导体性能相近,含镍黄铁矿和含铅黄铁矿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禁带宽度减小,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增强。通过金箔浸出试验研究了天然含砷黄铁矿和纯相黄铁矿在“Cu2+-en-S2O32-”浸金体系中对金溶解的“钝化作用”和硫代硫酸盐降解的催化作用。探讨了天然含砷黄铁矿的粒度对浸金过程的影响和Au(S2O3)23-的吸附作用,以及体系的充氧量、光照等因素对含黄铁矿的浸金体系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0.106 mm至+0.074mm粒级的黄铁矿对金溶出的“钝化”作用和Au(S2O3)23-的吸附作用最小;在持续通氧或光照条件下,天然含砷黄铁矿会加速硫代硫酸盐的分解并且抑制金的溶解。在研究镍黄铁矿和含铅黄铁矿中杂质对其光吸收性质、光催化降解性质影响的基础上,考察这两种黄铁矿对于金的溶解、硫代硫酸盐的氧化分解以及Au(S2O3)23-的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铁矿中镍或铅杂质含量的增加,对金溶解的抑制作用、硫代硫酸盐降解的催化作用和Au(S2O3)23-的吸附能力都会增加。其中含镍黄铁矿会随着镍掺杂量的增加禁带宽度逐渐减小,导致含镍黄铁矿表面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促进了硫代硫酸盐的大量分解,光催化降解速率也随之增大,证明了硫代硫酸盐的催化降解与黄铁矿的半导体性质尤其是光致催化作用有关。研究了镍、铅离子对“Cu2+-en-S2O32-”体系浸金的影响及含砷黄铁矿存在下对金的溶出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添加镍离子会抑制金的溶解并增加硫代硫酸盐耗量。主要原因是镍离子可与en络合形成稳定的Ni(en)22+,促进Cu(II)转化为Cu(Ⅰ);但镍离子可有效消除含砷黄铁矿对金溶解的钝化作用,促进金的溶解,在34小时内,浸液中金的浓度达到22.5mg/L。通过XPS、SEM表征发现浸液中的镍离子可使得含铜硫化层大多吸附在了黄铁矿表面,可减弱甚至消除其对金表面“钝化”,促进了金的溶解;在“Cu2+-en-S2O32-”体系添加适当浓度的铅离子会在金箔表面形成二氧化铅斑点,与周围裸露的金形成Pb O2/Au微电池,加速金的溶解,并能降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在含有天然含砷黄铁矿的该体系中添加铅离子,亦可有效消除含砷黄铁矿对金溶解的钝化作用,在34小时内使金的浓度提高到21.75mg/L,但也加大了硫代硫酸盐耗量。最后探讨了以空穴-电子清除剂抑制含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催化分解作用的可行性,发现氯化钾、乙酸钾、氯化钾、草酸钠和甲醇等能够有效降低含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的催化分解作用并加速体系中金的溶出,使硫代硫酸盐耗量减少10%-15%,金浓度增加到18-21mg/L。上述研究结果为伴生黄铁矿存在下,“Cu2+-en-S2O32-”提金过程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方法参考,对推进该浸金体系的产业化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辛海[10](2021)在《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清洗和氧化降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问题。反渗透技术因为其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无相转化等优点成为解决水资源为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技术手段。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等物质的污染,降低膜片的使用寿命,通常膜组件的使用年限为5~7年。据统计,2016年全世界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组件超过840000个,且仍在逐年增加。废弃膜的再利用已成为制约膜产业应用的重要问题,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论文对疏浚船用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了清洗和氧化降级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采用膜解剖的方式,对膜片进行拆解,并对其表面污染物种类进行分析。发现污染物主要为碳酸盐、Al2(SO4)3、Fe OOH等物质。使用柠檬酸、SDS、Na2S2O3配制为化学清洗液,并使用超声设备对膜片进行清洗。使得膜片的通量由5.6L·m-2·h-1恢复到16.2 L·m-2·h-1;截留率由56.4%上升到89.7%。使用该清洗方式清洗不同品牌膜片,清洗后截留率均恢复到90%以上。对清洗后膜片进行了NaClO单独氧化研究,考察了氧化过程中温度、时间、p H以及Fe离子对其影响。结果发现膜片的过滤性能在高温下下降更快,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佳显着,在60℃下膜片的截留率下降为64.5%。并且不同p H下变化规律不同,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铁离子后,膜片的氧化未收到明显影响。将氧化后的膜片过滤NaCl和MgCl2两种不同的盐溶液。膜片对两种盐的截留率接近,说明氧化后膜片对一价和二价离子无选择性。对膜片进行了UV-NaClO耦合氧化研究,考察氧化过程中氧化液浓度、温度、p H和紫外强度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发现氧化速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6000 ppm后基本不变;温度达到40℃后膜片的氧化效率上升减弱;采用18000 m W/cm2的光强,膜片的降解速度最快;而p H对氧化后膜片的截留率基本没有影响。并且采用最佳氧化条件对不同品牌膜片进行氧化降级,发现膜片均具有超滤膜性质。对HA和BSA的截留率达到了90%以上。对UV-NaClO的氧化机理进行探究,发现膜片的氧化降级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推测紫外和NaClO产生自由基Cl O·,加速了膜片的氧化降级,经过UV-H2O和UV-NaClO的氧化效果的对比,证明存在比OH·更强的氧化剂存在,加入甲醇后,膜片降级速度明显下降,证明Cl O·和甲醇反应,降低了氧化剂的浓度,因此提出Cl O·将膜片氧化成小分子的机理。本论文研究表明,疏浚船用反渗透膜中污染物以无机污染为主,经过酸性清洗和超声清洗,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在经过NaClO单独氧化后,膜片的聚酰胺层受到破坏,失去原有的过滤能力,但是对离子截留没有选择性,不具有成为纳滤膜的能力;采用UV-NaClO耦合氧化,氧化液中的Cl O·自由基度聚酰胺层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加速了聚酰胺层的去除,氧化后膜片具有超滤膜的性能。

二、制备Na_2S_2O_3的微型实验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备Na_2S_2O_3的微型实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部分学生必做实验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2 国外实验教学现状
        1.2.3 国内实验改进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过程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改进原则
    2.1 理论依据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1.3 “从做中学”教育理论
    2.2 改进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简约性原则
        2.2.3 现象明显原则
        2.2.4 绿色化,操作安全的原则
第三章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及实验改进现状调查分析
    3.1 访谈目的
    3.2 访谈对象
    3.3 访谈问卷设计
        3.3.1 学生访谈问卷设计
        3.3.2 教师访谈问卷设计
    3.4 访谈结果分析
        3.4.1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3.4.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新人教版部分学生必做实验的改进研究
    4.1 “浓硫酸与铜反应”改进研究
        4.1.1 实验分析
        4.1.2 实验改进
        4.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1.4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
    4.2 “硫粉与铁粉反应”改进研究
        4.2.1 实验分析
        4.2.2 实验改进
        4.2.3 实验结果及结论
        4.2.4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
    4.3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改进研究
        4.3.1 实验分析
        4.3.2 实验改进
        4.3.3 实验结果及结论(改进方案一)
        4.3.4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改进方案一)
        4.3.5 实验结果及结论(改进方案二)
        4.3.6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改进方案二)
    4.4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改进研究
        4.4.1 实验分析
        4.4.2 实验改进
        4.4.3 实验结果及讨论(改进方案一)
        4.4.4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改进方案一)
        4.4.5 实验结果及讨论(改进方案二)
        4.4.6 改进优点及注意事项(改进方案二)
第五章 研究成果、展望与不足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多相光催化体系下铁钴氧化物改性材料催化降解橙Ⅱ染料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级氧化工艺(AOPs)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1.1.1 基于羟基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
        1.1.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
    1.2 可见光在高级氧化工艺中的应用
    1.3 铁钴氧化物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材料的制备
        2.2.1 CoFe_2O_4空心球的制备
        2.2.2 Fe-Co-SBA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
        2.3.1 CoFe_2O_4空心球的表征
        2.3.2 Fe-Co-SBA的表征
    2.4 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2.4.1 CoFe_2O_4空心球
        2.4.2 Fe-Co-SBA
3 可见光下CoFe_2O_4空心球增强过硫酸盐活化降解橙Ⅱ
    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3.1.1 XRD分析
        3.1.2 SEM和 TEM分析
        3.1.3 XPS分析
        3.1.4 UV-vis DRS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oFe_2O_4空心球光催化能力
        3.2.2 p H对 CF-HS/PS/Vis体系降解橙Ⅱ的影响
        3.2.3 可能的光化学催化机理
        3.2.4 评价CoFe_2O_4空心球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
    3.3 本章小结
4 可见光增强Fe-Co-SBA激活BS/PS/H_2O_2处理橙Ⅱ废水的对比研究
    4.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4.1.1 XRD分析
        4.1.2 TEM分析
        4.1.3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4.1.4 XPS分析
        4.1.5 XRF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BS/Fe-Co-SBA/Vis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4.2.2 PS/Fe-Co-SBA/Vis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4.2.3 H_2O_2/Fe-Co-SBA/Vis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N原子的荧光传感器
        1.2.1 异烟酸类荧光传感器
        1.2.2 嘧啶类荧光传感器
        1.2.3 三嗪类荧光传感器
    1.3 锆基和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1 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2 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4 常见阳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检测
        1.4.1 Fe~(3+)离子荧光识别
        1.4.2 Zr~(4+)和Sr~(2+)离子荧光识别
        1.4.3 Cr_2O_7~(2-)和SiO_3~(2-)离子荧光识别
        1.4.4 有机溶剂的荧光识别
    1.5 荧光传感器小结
        1.5.1 配体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材料分析
        1.5.2 典型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荧光检测分析
        1.5.3 化学荧光传感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富氮三嗪羧酸衍生物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荧光探针L的合成与表征
        2.2.3 荧光探针L的荧光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L对过渡金属离子识别
        2.3.1.1 Fe~(3+)离子检测
        2.3.1.2 Zr~(4+)离子检测
        2.3.2 丙酮的检测
        2.3.3 人体尿样和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氮三嗪羧酸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荧光探针Zr-L的合成
        3.2.3 荧光探针Zr-L的表征
        3.2.3.1 荧光探针Zr-L的FT-IR分析
        3.2.3.2 荧光探针Zr-L的TG分析
        3.2.3.3 荧光探针Zr-L在不同介质浸泡下的PXRD分析
        3.2.4 荧光探针Zr-L对离子分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材料Zr-L对 Fe~(3+)离子的识别
        3.3.2 荧光材料Zr-L对Cr_2O_7~(2-)离子的检测
        3.3.3 荧光材料Zr-L对有机溶剂的检测
        3.3.4 pH值对荧光材料Zr-L的影响
        3.3.5 荧光材料Zr-L的猝灭机理分析
        3.3.6 荧光材料Zr-L对实际样品中的Fe~(3+)离子检测
        3.3.6.1 荧光材料Zr-L对人体尿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2 荧光材料Zr-L对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3 荧光材料Zr-L对丙酮,CCl_4和二甲苯的模拟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氮三嗪羧酸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Al-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与表征
        4.2.2.1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
        4.2.2.2 荧光材料Al-L的结构表征
        4.2.3 荧光探针Al-L对离子分子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体L与 Al~(3+)离子的络合比
        4.3.2 Al-L荧光探针对过渡金属Fe~(3+)离子和Sr~(2+)离子的检测
        4.3.3 Al-L荧光探针对SiO_3~(2-)阴离子的检测
        4.3.4 Al-L荧光探针对有机溶剂中甲苯的检测
        4.3.5 溶液pH对Al-L荧光材料的影响
        4.3.6 Al-L荧光材料的识别机理分析
        4.3.7 Al-L荧光材料对水样和蔬菜中的Fe~(3+)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含羧基富氮三嗪衍生物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荧光材料Q的合成
        5.2.3 荧光材料Q对离子分子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材料Q对Fe~(3+)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2 荧光材料Q对Cr_2O_7~(2-)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3 荧光材料Q对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的选择性识别
        5.3.4 pH对荧光材料Q的影响
        5.3.5 荧光材料Q的机理分析
        5.3.6 荧光材料Q的对真实样品的检测
        5.3.6.1 荧光材料Q在水样和蔬菜中识别检测Fe~(3+)离子
        5.3.6.2 荧光材料Q在汽油,柴油和机油中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4)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体系降解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光降解技术研究现状
    1.3 PFOA和 PFOS光降解技术
        1.3.1 PFOA和 PFOS直接光降解技术
        1.3.1.1 PFOA直接光降解技术
        1.3.1.2 PFOS直接光降解技术
        1.3.2 PFOA和 PFOS间接光降解技术
    1.4 PFOA和 PFOS光降解机理
        1.4.1 PFOA和 PFOS直接光降解机理
        1.4.2 PFOA和 PFOS间接光降解机理
        1.4.2.1 PFOA和 PFOS氧化性光降解机理
        1.4.2.2 PFOA和 PFOS还原性光降解机理
    1.5 PFOA与 PFOS光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2.1 UV体系的构建
        1.6.2.2 UV/Na_2SO_3体系的构建
        1.6.2.3 碘化钾/生物炭/UV体系的构建
第二章 UV直接光降解体系的构建与考察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1.1 样品的准备
        2.3.1.2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2.3.2 光源对UV体系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2.3.2.1 样品的准备
        2.3.2.2 UV光源
        2.3.2.3 不同UV光源降解PFOA和 PFOS反应体系
        2.3.3 温度对UV体系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2.3.3.1 样品的准备
        2.3.3.2 调节UV体系中的反应温度
        2.3.4 样品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FOA和 PFO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2 光源对UV体系降解效果的影响
        2.4.3 温度对UV体系降解效果的影响
        2.4.4 PFOA在 UV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分析
        2.4.4.1 PFOA降解产物质谱图
        2.4.4.2 PFOA降解产物含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V/Na_2SO_3光催化降解体系的构建与考察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样品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V/Na_2SO_3体系对水中PFOA和 PFOS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3.3.2 PFOA在 UV/SO_3~(2-)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分析
        3.3.2.1 PFOA降解产物质谱图
        3.3.2.2 PFOA的降解产物含量
        3.3.3 UV/Na_2SO_3体系对水中PFOS光催化脱氟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降解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材料的制备
        4.2.3 材料表征方法
        4.2.4 PFOA和 PFOS的光降解体系
        4.2.5 测样前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分析
        4.3.2 FTIR分析
        4.3.3 SEM+EDS分析
        4.3.4 BET分析
        4.3.5 XPS 分析
        4.3.6 碘化钾/生物炭/UV体系对PFOA和 PFOS的光降解效果
        4.3.7 PFOA在碘化钾/生物炭/UV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尼龙11/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共混材料阻隔膜与活性包装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阻隔包装塑料
        1.2.1 聚酰胺
        1.2.2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
        1.2.3 聚偏氯乙烯
        1.2.4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1.3 高阻隔包装技术
        1.3.1 共混或纳米共混阻隔技术
        1.3.2 多层复合技术
        1.3.3 涂覆技术
        1.3.4 表面改性技术
    1.4 脱氧活性包装体系
        1.4.1 铁系脱氧剂
        1.4.2 次硫酸钠脱氧剂
        1.4.3 抗坏血酸脱氧剂
        1.4.4 酶系脱氧剂
        1.4.5 不饱和脂肪酸脱氧剂
    1.5 脱氧剂的应用
        1.5.1 脱氧剂小包
        1.5.2 脱氧膜
        1.5.3 脱氧瓶盖
        1.5.4 脱氧剂薄片
    1.6 气体吸附材料
    1.7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尼龙11/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共混膜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尼龙11/有机蒙脱土/聚乙烯醇共混材料制备
        2.2.2 尼龙11/有机蒙脱土/聚乙烯醇吹膜制备
        2.2.3 氧气渗透性能(Oxygen permeability)测试
        2.2.4 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试
        2.2.5 动态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
        2.2.7 自由体积特性(Free-volume properties)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氧气渗透性能分析
        2.3.2 差示扫描热分析对共混薄膜氧气渗透性能的影响
        2.3.3 动态机械性能分析对共混薄膜氧气渗透性能的影响
        2.3.4 PA11/PVA/OMMT共混薄膜微观分析
        2.3.5 自由体积特性对共混薄膜氧气渗透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脱氧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脱氧剂(Oxygen scavenger compound,OSC)制备
        3.2.2 脱氧剂性能测试
        3.2.3 活性包装体系制备
        3.2.4 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测试
    3.3 脱氧剂结果与讨论
        3.3.1 脱氧剂脱氧性能分析
        3.3.2 POV数值分析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微通道反应器湿法氧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酚工业废水的发展现状概述
        1.1.1 含酚工业废水的特性及来源
        1.1.2 含酚废水的危害
    1.2 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方法简介
        1.2.1 物化处理法
        1.2.2 生物处理法
        1.2.3 化学处理法
    1.3 湿式氧化法概述
        1.3.1 湿式氧化法简介
        1.3.2 湿式氧化技术特点
        1.3.3 湿式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3.4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
    1.4 微通道反应器
        1.4.1 微反应器的概念与分类
        1.4.2 微反应器的特性及优点
        1.4.3 微反应器的局限性与适用范围
        1.4.4 微反应器的应用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微通道反应器湿法氧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2.3 实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2.3.1 实验方法
        2.3.2 计算方法
    2.4 湿式氧化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2.4.1 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2 液气比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3 压强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4 总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5 反应器数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6 初始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4.7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5 湿式氧化间苯二酚的降解机理的初步研究
        2.5.1 湿式氧化降解间苯二酚的产物分析
        2.5.2 湿式氧化间苯二酚的降解路线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微通道中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对间苯二酚处理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3.3.1 不同种水溶性催化剂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3.2 Cu~(2+)的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3.3 温度对Cu~(2+)催化氧化COD去除率的影响
        3.3.4 总流量对Cu~(2+)催化氧化COD去除率的影响
        3.3.5 反应器数量对Cu~(2+)催化氧化COD去除率的影响
        3.3.6 初始浓度对Cu~(2+)催化氧化COD去除率的影响
    3.4 反应液中Cu~(2+)的后处理
        3.4.1 标定铜离子的标准液的原理及步骤
        3.4.2 沉降后溶液中的Cu~(2+)浓度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4 微通道反应器中氧气氧化间苯二酚的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湿式氧化技术降解间苯二酚的动力学研究
    4.3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降解间苯二酚的动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高压针-板脉冲火花放电协同Ag-BiVO4处理盐酸盐四环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概述
        1.2.1 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1.2.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类
    1.3 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现状
        1.3.1 常规物化处理技术
        1.3.2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1.3.3 生物处理技术
        1.3.4 组合工艺处理技术
    1.4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1.4.1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原理
        1.4.2 放电反应器
        1.4.3 水中脉冲放电的四种形式
        1.4.4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废水
    1.5 Ag/BiVO_4负载型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处理废水
        1.5.1 BiVO_4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处理废水
        1.5.2 负载型催化剂处理废水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对象
        1.6.3 研究内容
        1.6.4 研究创新点
        1.6.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分析与测试方法
        2.3.1 盐酸四环素去除率的计算
        2.3.2 Ag/BiVO_4负载型等离子体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3.3 TOC的测定及矿化率的计算
        2.3.4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2.3.5 过氧化氢的测定
        2.3.6 液相臭氧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脉冲放电去除TCH的研究
    3.1 引言
    3.2 高压脉冲放电过程中影响TCH去除率因素的研究
        3.2.1 脉冲频率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2.2 脉冲电压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2.3 电极间距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2.4 空气流量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2.5 初始浓度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2.6 溶液电导率对TCH去除率的影响
    3.3 高压脉冲放电去除TCH的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压脉冲火花放电协同Ag/BiVO_4去除TCH的研究
    4.1 引言
    4.2 高压脉冲放电协同Ag/BiVO_4去除TCH的研究
        4.2.1 不同催化剂对TCH降解的影响
        4.2.2 催化剂投加量对TCH废水降解的影响
        4.2.3 反应体系pH值对TCH废水降解的影响
    4.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3.1 SEM表征
        4.3.2 XRD表征
    4.4 Ag/BiVO_4的稳定性
    4.5 高压脉冲放电协同Ag/BiVO_4催化剂TOC变化情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压脉冲放电去除TCH的初步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TCH去除过程中TOC的变化
    5.3 TCH去除过程中pH的变化
    5.4 降解机理初步研究
        5.4.1 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5.4.2 过氧化氢的作用
        5.4.3 臭氧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界面工程构筑一维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1D纳米材料的理论基础
        1.2.1 1D纳米材料的种类与性质
        1.2.2 1D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1D纳米材料的有序组装
    1.3 界面工程构筑纳米结构组装体
        1.3.1 界面工程连续构筑一维纳米结构组装体
        1.3.2 界面工程连续构筑二维纳米结构组装体
    1.4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相界面法构筑1D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1D纳米材料的合成
        2.2.3 三相界面组装法制备纳米薄膜和纱线
        2.2.4 三相界面组装法制备皮芯结构纱线
        2.2.5 三相界面组装法制备复合纱线
        2.2.6 薄膜与器件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1D纳米结构的形貌与物相分析
        2.3.2 MoO_3纳米带有序组装过程与效果分析
        2.3.3 三相界面的组分调控与动态力学分析
        2.3.4 MoO_3纳米薄膜的形貌分析
        2.3.5 MoO_3纳米纱线的形貌与力学性能分析
        2.3.6 三相界面组装法的普适性分析
        2.3.7 多种复合纱线的形貌分析
        2.3.8 复合纱线的电学输出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三相界面法连续构筑无机半导体纱线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高长径比V_2O_5纳米带的合成
        3.2.3 VONY纱线的连续稳定制备
        3.2.4 VONY纱线的半导体性能测试
        3.2.5 螺旋结构皮芯纱线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3.2.6 纱线与器件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VONY纱线的成型过程及其形貌分析
        3.3.2 纳米单元在三相界面的组装机理与力学分析
        3.3.3 1D纳米结构的长径比计算与分析
        3.3.4 VONY纱线的物理性质分析
        3.3.5 VONY纱线的半导体性能分析
        3.3.6 螺旋结构皮芯纱线的成型过程与形貌分析
        3.3.7 螺旋结构皮芯纱线的变色人工肌肉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普通毛刷的两相界面法构筑宏观有序组装体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1D纳米材料的合成
        4.2.3 1D纳米材料分散液的制备
        4.2.4 1D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的制备
        4.2.5 薄膜与器件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1D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与BCT过程分析
        4.3.2 BCT剪切力学与取向原理分析
        4.3.3 BCT方法的普适性分析
        4.3.4 有序组装体的各向异性结构与性能分析
        4.3.5 CNT基各向异性致动器结构与性能分析
        4.3.6 有序组装体的热电薄膜结构与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纳米毛刷的两相界面法构筑宏观有序组装体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1D纳米材料分散液和共轭聚合物溶液的制备
        5.2.3 亲水性纳米毛刷的制备
        5.2.4 疏水性纳米毛刷的制备
        5.2.5 共轭聚合物基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
        5.2.6 薄膜与器件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毛刷的结构设计与刷涂过程中的界面特性分析
        5.3.2 纳米毛刷的亲疏水性研究及其影响规律分析
        5.3.3 1D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的形貌及其影响规律分析
        5.3.4 有序组装体的应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黄铁矿及砷镍铅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浸金方法概述
        1.1.1 氰化法
        1.1.2 非氰化法
    1.2 硫代硫酸盐浸金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2.2 共伴生矿物对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影响
        1.2.3 金表面的钝化
    1.3 黄铁矿的基本性质及研究现状
        1.3.1 黄铁矿结构
        1.3.2 黄铁矿的半导体性质
        1.3.3 人工合成黄铁矿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原材料及制备方法
        2.2.1 Au(S_2O_3)_2~(3-)溶液的制备
        2.2.2 纯相黄铁矿的合成
        2.2.3 含铅黄铁矿的合成
        2.2.4 含镍黄铁矿的合成
        2.2.5 Au-PbO_2复合电极的制备
    2.3 实验研究方法
        2.3.1 纯金箔模拟浸出实验
        2.3.2 黄铁矿对Au(S_2O_3)_2~(3-)的吸附实验
        2.3.3 电化学实验
        2.3.4 光催化降解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浸出液中金浓度的分析
        2.4.2 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的分析
        2.4.3 Cu(en)_2~(2+)配合物浓度的测定
    2.5 表征方法
        2.5.1 X射线衍射分析
        2.5.2 SEM-EDS分析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5.5 循环伏安法测量
        2.5.6 塔菲尔曲线的测量
        2.5.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三章 含砷黄铁矿和纯相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3.1 纯相黄铁矿的合成与表征
        3.1.1 合成黄铁矿的条件与纯度
        3.1.2 合成黄铁矿的SEM和 TEM分析
    3.2 含砷黄铁矿及纯相黄铁矿对Cu~(2+)-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3.2.1 含砷黄铁矿及纯相黄铁矿对金溶解的影响
        3.2.2 含砷黄铁矿及纯相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分解的影响
    3.3 含砷黄铁矿粒度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3.3.1 含砷黄铁矿粒度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3.3.2 含砷黄铁矿粒度对Au(S_2O_3)_2~(3-)吸附作用的影响
        3.3.3 含砷黄铁矿粒度对Cu~(2+) -en(NH_3)-S_2O_3~(2-)浸金体系中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3.4 光照及充氧条件下含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3.4.1 光照及充氧条件下含砷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3.4.2 光照及充氧条件下纯相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镍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4.1 镍掺杂含量对于黄铁矿性质的影响
        4.1.1 含镍黄铁矿的物相分析
        4.1.2 镍掺杂量对合成产物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4.1.3 镍含量对合成产物光催化降解性质的影响
    4.2 含镍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4.2.1 含镍黄铁矿对金浸出速率的影响
        4.2.2 含镍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的影响
        4.2.3 含镍黄铁矿对 Cu(en)_2~(2+)消耗量的影响
    4.3 含镍黄铁矿对 Cu~(2+)-en-S_2O_3~(2-)浸金的机理分析
        4.3.1 浸出后金箔的XPS分析
        4.3.2 浸出后含镍黄铁矿的XPS分析
        4.3.3 浸出后金箔的SEM分析
        4.3.4 浸出后含镍黄铁矿的 SEM 分析
        4.3.5 Cu~(2+) -en- S_2O_3~(2-)浸金体系中含镍黄铁矿对浸金的作用机理
    4.4 含镍黄铁矿对金的吸附
        4.4.1 含镍黄铁矿对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4.4.2 吸附后含镍黄铁矿的 XPS 表征
        4.4.3 吸附后纯相黄铁矿与含镍黄铁矿表面SEM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铅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5.1 铅掺杂含量对于合成黄铁矿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5.1.1 铅掺杂黄铁矿的物相分析
        5.1.2 铅含量对合成含铅黄铁矿半导体性质的影响
        5.1.3 铅含量对合成产物光催化降解性质的影响
    5.2 含铅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5.2.1 含铅黄铁矿对金浸出速率的影响
        5.2.2 含铅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的影响
    5.3 含铅黄铁矿对 Cu~(2+)-en-S_2O_3~(2-)浸金的机理分析
        5.3.1 浸出后金箔的 XPS 表征
        5.3.2 浸出后黄铁矿的 XPS 表征
        5.3.3 浸出后金箔的 SEM 表征
        5.3.4 浸出后含铅黄铁矿的SEM表征
    5.4 含铅黄铁矿对Au(S_2O_3)_2~(3-)的吸附作用
        5.4.1 含铅黄铁矿对Au(S_2O_3)_2~(3-)的吸附
        5.4.2 吸附Au(S_2O_3)_2~(3-)后含铅黄铁矿表面XPS表征
        5.4.3 吸附后含铅黄铁矿表面SEM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铅、镍离子与含砷黄铁矿对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6.1 铅离子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6.1.1 铅离子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6.1.2 浸出后金表面形貌及物质的测定
        6.1.3 铅离子影响Cu~(2+) -en- S_2O_3~(2-)体系中金浸出的机理
    6.2 铅离子消除含砷黄铁矿对金钝化机制的研究
        6.2.1 铅离子与含砷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6.2.2 铅离子消除含砷黄铁矿对金钝化的机理分析
    6.3 镍离子消除天然含砷黄铁矿对金钝化机制的研究
        6.3.1 镍离子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6.3.2 浸出后金表面形貌及物质的测定
        6.3.3 镍离子影响Cu~(2+) -en- S_2O_3~(2-)体系中金浸出的机理
    6.4 镍离子和含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
        6.4.1 镍离子与天然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6.4.2 浸出后金箔与黄铁矿的表征
        6.4.3 镍离子消除黄铁矿对Cu~(2+) -en- S_2O_3~(2-)体系中金钝化作用的机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然含砷黄铁矿催化降解硫代硫酸盐的调控
    7.1 空穴和电子清除剂对含砷黄铁矿催化硫代硫酸盐降解的影响
    7.2 空穴和电子清除剂存在时天然含砷黄铁矿对Cu~(2+) -en(NH_3)-S_2O_3~(2-)浸金的影响
    7.3 经过空穴和电子清除剂预处理后的天然含砷黄铁矿Cu~(2+) -en- S_2O_3~(2-)体系浸金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清洗和氧化降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反渗透膜技术
    1.2 反渗透膜污染及清洗
        1.2.1 反渗透膜污染
        1.2.2 反渗透膜清洗
    1.3 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再利用
        1.3.1 作为固体废弃处理
        1.3.2 修复后再利用
        1.3.3 转变为膜生物反应器和离子交换膜
        1.3.4 转变为其他生活材料
    1.4 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氧化降级研究
        1.4.1 H_2O_2氧化处理
        1.4.2 KMnO_4氧化降级研究
        1.4.3 NaClO氧化处理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实验设计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分析仪器及设备
    2.2 膜材料测试方法
        2.2.1 反渗透膜测试方法
        2.2.2 氧化后超滤膜能测试方法
    2.3 膜材料表征方法
        2.3.1 微观形貌表征
        2.3.2 表面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2.3.3 表面官能团表征
第三章 废弃聚酰胺膜的清洗研究
    引言
    3.1 废弃膜原始性能
    3.2 污垢分析
    3.3 柠檬酸浓度对清洗性能的影响
        3.3.2 柠檬酸浸泡时间对废弃反渗透膜清洗的影响
        3.3.3 SDS和 NaS_2O_3对废弃反渗透膜清洗的影响
        3.3.4 超声对清洗的影响
    3.4 清洗前后膜片表面形貌
    3.5 不同品牌废弃反渗透的清洗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aClO对废弃反渗透膜的氧化降级研究
    引言
    4.1 浸泡时间对废弃反渗透膜氧化降级影响
    4.2 温度对废弃反渗透膜氧化降级影响
    4.3 pH对废弃反渗透膜氧化降级影响
    4.4 加入FeCl_3对废弃反渗透膜氧化降级影响
    4.5 氧化后膜片对Na~+和Mg~(2+)的截留率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V耦合NaClO氧化降级废弃反渗透膜研究
    引言
    5.1 浓度对UV-NaClO耦合氧化废弃反渗透膜的影响
    5.2 紫外光强对UV-NaClO耦合氧化废弃反渗透膜的影响
    5.3 温度对UV-NaClO耦合氧化废弃反渗透膜的影响
    5.4 pH对 UV-NaClO耦合氧化废弃反渗透膜的影响
    5.5 不同膜片的氧化后的对腐殖酸的过滤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条件下氧化机理探究
    引言
    6.1 酸性条件下氧化机理
    6.2 碱性条件下氧化机理
    6.3 紫外催化下的反应机理
        6.3.1 紫外耦合前后氧化效果
        6.3.2 氧化前后膜表面微观形貌
        6.3.3 紫外激发自由基的氧化机理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制备Na_2S_2O_3的微型实验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部分学生必做实验的改进研究[D]. 董玉玉. 延安大学, 2021(11)
  • [2]多相光催化体系下铁钴氧化物改性材料催化降解橙Ⅱ染料废水研究[D]. 吉秋月. 常州大学, 2021(01)
  •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D]. 马学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4]碘化钾/生物炭/UV光催化体系降解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的性能研究[D]. 詹宇航. 江汉大学, 2021(01)
  • [5]尼龙11/聚乙烯醇/有机蒙脱土共混材料阻隔膜与活性包装系统设计研究[D]. 代丹丹. 湖北大学, 2021(01)
  • [6]基于微通道反应器湿法氧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研究[D]. 杜恒逸. 湖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压针-板脉冲火花放电协同Ag-BiVO4处理盐酸盐四环素[D]. 罗婷.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8]界面工程构筑一维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体[D]. 李林鹏. 东华大学, 2021(01)
  • [9]黄铁矿及砷镍铅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研究[D]. 秦雪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废弃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清洗和氧化降级研究[D]. 辛海.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Na_2S_2O_3制备的微观实验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