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振动扫描20~2000Hz

45°振动扫描20~2000Hz

一、45°振动扫瞄20~2000Hz(论文文献综述)

苏少波[1](2021)在《卫星激光通信复合扫描捕获概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钰莹[2](2021)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获得信息控制权对世界各国是相当重要且必要的。而空间激光通信相比于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带宽宽、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性高、保密性好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空间宽带信息传输的重要途径。但空间激光通信的环境十分复杂、卫星研制的风险高、投入大,所以开展在轨激光通信实验之前,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其各方面的性能是必要的。目前对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没有专门的仿真软件,市面上主要有数值仿真软件、专门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软件和空间光网络仿真软件。本文针对目前对空间信息传输的需求,进行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分析,设计了仿真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实现方法,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仿真软件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设计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空间环境、关键技术和仿真建模理论,建立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包括光发射系模型,光接收系统型、空间光信道模型、可视化器件模型和APT系统模型。2、设计了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总体框架,研究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实现的数据库技术、设计模式、混合编程技术、Qt技术、事件驱动与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实现了人机交互界面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拓扑管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系统仿真模块和性能分析模块的开发。3、完成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并对软件进行了测试。完成了 LEO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发射光功率越大,系统的性能更好。

柳志强[3](2021)在《基于DSP的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光电跟瞄吊舱不仅作为现代战争利器具有远距离完成对目标的捕获、瞄准、跟踪,为已方提供精确的指向性定位,以及先敌先发现和区域外攻击的能力,而且在民用领域,搭载于无人机上可以进行国土勘探、电力巡检、城市规划等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这都对光电跟瞄吊舱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即能有效地隔离外部扰动和内部扰动对视轴的干扰,并始终稳定地指向目标。随着应用环境和场景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光电跟瞄吊舱的控制精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两轴两框架光电跟瞄吊舱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视轴稳定精度、抗干扰能力、鲁棒性为目标,展开了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建立光电跟瞄吊舱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两轴两框架光电跟瞄吊舱的结构,载体与吊舱视轴的运动学分析,基于欧拉转换矩阵对吊舱的可控性给出了证明;在探究了光电跟瞄吊舱工作原理以及分析影响视轴稳定精度的因素基础上,开展了光电跟瞄吊舱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构建的解析建模和系统辨识方法研究,对某两轴两框架光电跟瞄吊舱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辨识出陀螺稳定平台的二阶传递函数模型。其次,结合跟踪微分器和fal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型PID控制策略,将其应用到上述辨识出的二阶传递函数模型控制中,对比经典PID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仿真验证了改进型PID控制策略具有动态性能优异、稳定精度高的优点。接着,针对实际工作环境中经典PID、改进型PID控制器的设计对被控对象模型的严格依赖以及被控对象精准模型获取难度较大的问题,结合自抗扰控制几乎不依赖模型和主动抗扰的优势,开展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主要包括探究了自抗扰控制原理,分别开展了基于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和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的速度环二阶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参数整定方法研究以及光电跟瞄系统的稳定性、抗扰性和鲁棒性等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分析。针对二阶自抗扰控制器对视轴输出端角速度扰动无法估计,严重影响光电跟瞄吊舱视轴的稳定精度和跟踪性能的问题,结合串级控制提出了一种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了速度环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并实现了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稳定性证明和参数整定。仿真表明,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精度高、鲁棒性好的优点。最后,基于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了伺服控制系统整体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程序设计,搭建了基于DSP的光电跟瞄吊舱实物验证平台,将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应用到光电跟瞄吊舱陀螺稳定平台的电机控制中。实验结果表明依据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动态性能优异、跟踪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稳定精度高、鲁棒性好的优点。

王文生[4](2021)在《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由于其对生物组织的低损伤、特异性标记和可进行活体成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的远场光学显微术分辨率被限制在半个波长左右,无法实现对于细胞内部结构等被测样本的有效观察。为了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超分辨显微术(或者纳米显微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在近二十多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超分辨显微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受激辐射损耗(STED)显微术在这一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STED可以实现远高于衍射极限的成像分辨率,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际研究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的STED成像技术中仍存在着系统复杂度较高、高损耗功率及后续光漂白、信噪比降低等局限因素,激发光和损耗光产生的背景干扰信号也会影响实际成像对比度和成像质量。本文主要聚焦于STED显微术,研究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然后通过新型探测方式和时域频域处理等手段抑制背景信号的影响,提升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进一步提高系统分辨能力和整体成像质量。具体来说,本文设计实现了集成化的双色STED显微系统;然后通过阵列探测和光子重组方法,提出并实现了并行探测STED显微方法与系统,可提升传统STED成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此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显微方法与系统,可以有效克服STED中背景信号的影响,改善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本文还对目前几种主要的STED对比度提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总结。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成像方法。针对传统单点探测器的饱和问题等因素导致的探测效率瓶颈,利用特定光纤束和APD探测阵列构建阵列探测器,有效提升了 STED系统的探测效率,再结合光子重组算法进行阵列探测图像处理,实现了 2-5倍的成像信噪比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成像的分辨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去背景成像方法,可以抑制STED中背景信号对于成像结果的干扰,提升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利用电光调制器(EOM)、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调制和锁相放大器解调实现了时域双调制STED系统,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对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提升作用。另外,对现阶段的主要对比度提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张璞[5](2020)在《无线激光通信捕获对准与调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无线激光通信(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WLC)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载体,在自由空间中实现信息传输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中,捕获、对准与跟踪(Acquisition Pointing and Tracking,APT)系统是开展无线激光通信的前提,同时也是维持通信稳定的保障。本文以相干光通信为背景,对APT系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开展了无信标光捕获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捕获模式和扫描方式的适用条件;在光链路建立过程中辅助利用射频通信模块进行两个光通信终端之间控制指令的收发,并针对该模块带来的通信延迟,设计了基于特征点计算扫描反向补偿路径的方法;在理论上分析了捕获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捕获不确定区域、捕获概率以及平均捕获时间。2.针对远距离无线激光通信对跟瞄精度的要求,在无信标光APT系统的基础上嵌入了高精度的执行机构,实现高精度跟瞄;结合系统控制方式,在粗对准过程中使用增量式PID算法对执行机构的指向误差进行抑制;设计了调焦系统,在捕获、对准过程中辅助以步进电机进行自动调焦控制,改变光斑尺寸。3.搭建了 10.2km、100km链路距离的外场实验平台,并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了无信标光APT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无信标光APT系统最终成功实现了 10.2km距离的光束捕获、对准与跟踪,跟瞄精度为27.12μrad;在无信标光APT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嵌入精跟瞄执行机构,最终完成了 100km光通信链路的建立。

奇士毓[6](2020)在《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快速捕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卫星光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卫星通信关键技术在全球信息通信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具有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距离远和传输速率快等优点。在信息量激增的今天,社会迫切需要大容量通信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为用户提供大容量可靠的服务,是目前卫星光通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容量大、可靠性高的卫星光通信建立通信链路时需要依靠两通信终端间的精确对准,这对卫星光通信系统的捕获、跟踪和瞄准技术来说十分严苛。卫星光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时,可能存在各类星体的背景光干扰,而且通信双方之间相对位移极大,通信环境恶劣,因此急需对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的快速扫描捕获技术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提高扫描捕获的速率、增加双方捕获的概率、优化卫星光通信系统性能。目前,如何将快速扫描捕获技术应用到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论文在研究了卫星光通信ATP(Acquisition Tracking and Pointing)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卫星通信时扫描捕获时间过长、捕获概率不高的问题,将快速扫描捕获技术应用到卫星光通信系统中,优化卫星捕获、跟踪、瞄准系统的性能,提出卫星快速扫描方案,研究卫星信号捕获算法对卫星光通信系统扫描捕获性能进行改进。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的扫描捕获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捕获方案和捕获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的快速扫描方案。该方案对扫描过程中的各项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参考卫星光通信实际通信情况,建立了双光束六边形螺旋扫描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与传统六边形螺旋扫描方案相比,有效的缩短了扫描的时间,提高了卫星光通信终端捕获的概率。(2)在研究变步长扫描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变步长扫描方案的不足之处,讨论捕获概率和扫描步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变步长和等步长相结合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方案。该方案针对星间光通信的实际通信情况,考虑通信过程中星间位移较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存在较大的传输时延和多普勒频移,分析扫描步长和捕获概率后,建立了变步长和等步长相结合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模型,仿真研究了该模型的捕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和等步长螺旋扫描方案相比,缩短了扫描时间;和变步长螺旋扫描方案相比,优化了扫描步长,克服了几何漏扫的情况,提升了 ATP子系统扫描捕获的性能。(3)针对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卫星信号捕获跟踪算法进行调研和讨论。重点针对星地光通信链路的实际情况,考虑光能传输损失较大和通信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星体背景光干扰,在研究卫星信号的各种捕获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复合信号捕获算法。该算法服了传统串行捕获算法捕获时间长的缺点,更适合于卫星光通信链路。和传统卫星信号捕获算法相比,该算法提升了系统捕获跟踪的性能。

滕云杰[7](2020)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无信标捕获与跟踪技术》文中提出随着低轨卫星搭载轻小型低功耗小体积通信载荷以及卫星组网通信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空间激光通信中以信号光束扫描覆盖不确定区域的无信标捕获与跟踪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捕获跟踪策略应运而生。深入研究影响无信标捕获与跟踪系统通信终端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优化控制策略和扫描算法等是建立高速数据通信链路的关键。高捕获概率、高稳定跟踪精度是实现可靠星间激光通信的重要保障。但受限于通信终端间相对运动、卫星平台振动以及系统信号光束散角小等原因的影响,无信标捕获技术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从无信标捕跟技术的扫描策略、补偿算法以及跟踪控制策略等方面入手,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无信标捕获与跟踪伺服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实验验证。首先,介绍了无信标捕获与跟踪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案。针对现有无信标扫描方式无法覆盖较大范围不确定区域的问题,提出了转台与振镜相复合工作的新型扫描方式——分子区域扫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扫描模型,通过仿真对其进行验证并对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小束散角会降低系统捕获概率的问题,采用基于卫星振动功率谱的高斯白噪声滤波方法来模拟平台振动,实现了由振动引起漏扫的定量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重叠因子,更有效地在捕获过程中对漏扫进行补偿,提高系统捕获概率。其次,基于无信标潜望式捕跟系统,分析了潜望式转台自身存在坐标耦合的原因和耦合问题对跟踪控制造成的影响。针对潜望结构中平面反射镜与跟踪相机间相对位置改变导致光学传递关系变化的问题,建立了通信终端的光束传输矩阵模型。结合光路内轴系耦合误差等影响光路指向精度的因素,建立了基于潜望式二维伺服转台的解耦模型。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测得数据的比对,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了粗瞄准机构的坐标解耦,削弱了结构因素对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然后,为实现高精度稳定跟踪,提出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增强伺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低速平稳性。分析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潜望式捕跟系统中影响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逆变器的死区效应和电机输出相电流的检测误差等。为实现扰动条件下的高精度稳定跟踪,重点研究了周期性转矩脉动对控制系统跟踪精度产生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新型迭代学习算法,通过改变输出的控制量对潜望式终端主轴伺服系统中的速度回路进行了校正,提高了伺服系统的速度平稳性以及复合跟踪过程的动态响应性能,在有效抑制转矩脉动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无信标捕跟系统性能优化方法,开展了室内与室外的实验验证工作。通过10米平行光管模拟平行入射光,进行了室内单端动态跟踪实验,跟踪精度优于2μrad,验证了解耦模型的准确性和高精度单端稳定跟踪。通过4.62km外场双端激光通信实验,在捕获阶段,验证了振镜与转台相复合的分子区域扫描的可行性,捕获时间优于49.1s。在跟踪阶段,通过六自由度摇摆台模拟卫星间相对运动,在此扰动条件下系统粗精复合跟踪精度优于6μrad。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获与跟踪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对未来轻小型激光通信系统、空间组网以及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白智龙[8](2020)在《高精度指向机构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指向机构作为有跟踪指向要求的活动部件和设备的驱动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中,现在随着飞行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任务需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指向机构的性能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许多新的挑战。作为某终端设备的高精度指向机构的驱动对象是激光光束,由于光束的锥角特别小,所以对指向机构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要求很高。为了确保任务完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要求指向机构的稳态指向精度达到微弧度量级,还得需要极强的稳定性。然而现有高精度指向机构受到机械材料和结构以及伺服控制技术的限制,一般的指向机构难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因此为了国防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控制算法用于解决指向机构在高动态、高精度指向的难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高精度指向机构的设计指标要求,提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依据其数学模型推导出各部分传递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其频率特性进行研究,为后面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参数做必要的基础分析。根据工程设计法,由内而外地逐步设计控制系统的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的控制器参数并进行仿真研究。其次,针对驱动电路所采用的矢量控制算法,建立其数学模型并搭建该算法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采用零d轴电流控制策略,搭建整个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调试。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PID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的稳态指向精度虽然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但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抗扰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然后,针对传统PID控制的系统响应时间慢、超调量较大、跟随误差较大以及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位置滑模控制策略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并对两种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设计指向机构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建立算法验证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指向机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完成了对给定信号的精确跟踪,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均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赵志伟[9](2020)在《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晶偏振光栅是由液晶分子排列成180°扇柱形的周期性纳米结构器件,能够对入射光束施加某一截面直径方向上的连续变化位相使光束发生一级衍射而偏转,当光波长确定时,光栅周期越小,光束偏转角越大。理论预言光束可以100%出射在+1级或-1级衍射级次上,且偏转角范围可达到±40°。相比于其他非机械式光偏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偏振选择性的特点,在激光通信、遥感监测、VR与AR穿戴设备等领域中有着应用潜力巨大。目前的问题是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难于做到小于2微米,故对于可见光波段的光束偏转角一般难于超过15°,而很多应用场合要求光束偏转范围要超过20°,另外对于1550nm常用光通讯波长,小周期液晶偏振光栅的偏转光束能量效率又太低,致使应用受限,而具体工艺国际上尚未报导,其光场衍射特性也不清楚。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研究。对取向液晶的光控取向膜材料进行性能比对,以光控取向膜中光反应基本完毕为基准,得到最佳曝光时间,再以光反应总量为基准判断取向膜的锚定能力。发现OPA51国产材料相对一直使用的ROP进口材料来说曝光时间可以从18分钟减少到7分钟,并在液晶偏振光栅制备实验中证实OPA51光控取向膜具有足够的锚定能,确定作为本实验室今后使用的光控取向膜。针对制备光路中两相干圆偏振光束的光主光线是分开的、且光束截面光强呈高斯分布,使叠加光场边缘处的两相干光有光强差异,造成叠加光场的线偏振态椭偏化,使边缘处光栅条纹对比度下降。计算了两束相干光在非等光强下叠加光场的椭偏化程度,并且设计实验分析了在椭圆偏振光曝光下液晶分子取向度的下降得出两相干光的光强比值大于1.2时液晶的取向度明显下降,造成液晶偏振光栅的条纹对比度明显下降。因此应该严格限定两相干光的光强比在1.21.0之间,避免因为叠加光场椭偏化造成的液晶偏振光栅质量下降。另外,制备周期小于5μm光栅时两相干光主光线分开距离加大,使制备出的光栅有效面积大幅减小,提出解决的对策:将制备光路中小孔光阑后的透镜焦距加长,使相干光束光强分布的高斯曲线扁平化,从而增大叠加光场的有效面积。在制备小周期液晶偏振光栅过程中还发现光控取向膜只能诱导很薄的一层液晶呈扇柱形取向,被诱导取向的液晶层临界厚度(?)主要受光栅周期的约束,光栅周期越小液晶的扇形展曲弹性能越大,能被诱导取向的液晶临界层厚度(?)就越小,且(?)与光栅周期Λ的约束关系还会由于光控取向膜材料不同而不同,对于本研究所用的OPA51光控取向膜,实验测得的液晶层临界厚度(?)≈0.1Λ。然而偏振光栅折束器中的液晶层厚度d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才能达到最佳衍射效率,受衍射效率约束的液晶层厚度d远大于能被诱导取向的液晶层临界厚度dc。为此提出旋涂多层液晶、逐层光控取向的工艺,利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作为溶剂稀释液晶聚合物,使液晶层旋涂厚度可以减少到100nm,同时多层液晶旋涂后能够保持15mm以上直径的无缺陷光栅面积,制备出2周期、口径14mm×14mm的液晶偏振光栅折束器,使532nm激光的偏转角达到±15°、衍射效率高达98%,达到同类器件的文献报道最好水平。模拟计算表明:当入射光波长与光栅周期的几何长度接近时衍射效率会大幅下滑,如用光通讯中常用的1550nm激光入射2周期的光栅折束器时衍射效率骤降到30%,入射3周期的光栅折束器时衍射效率回升到66%,虽然偏转角达到31°,但这样的能量效率是激光通讯应用中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要继续加大出射偏转角,一味减小光栅周期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能采用光栅级联的办法。通常每级联一个光栅都要插入一个半波片,本研究将相邻两个光栅的扇柱旋转方向反向,即可省去每级光栅前插入的半波片,减少界面损耗,减薄折束器的厚度。当光束通过第一级光栅再进入第二级光栅时产生了倾斜入射问题,不仅导致衍射效率大幅下降,且+1级和+1级的效率差距很大,而增大第二级光栅的周期可减轻这个问题。经过优化处理,级联折束器的设计应该是第一级为小周期光栅、第二级为大周期光栅,如第一级采用4.5μm周期光栅、第二级采用8μm周期光栅,对1550nm激光的级联折束器的偏转角可达31°,其+1级和-1级的衍射效率分别为83%和75%,是可以接受的能量效率以及能量差距。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有效挖掘了液晶偏振光栅在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加速了工业化进展。

罗伟嘉[10](2020)在《类金红石介质陶瓷的性能调控与损耗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5G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相应的频谱资源拓展到太赫兹频段。随着通信频率的不断上升,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空气和水蒸气的衰减作用更加明显,使得信号传输距离缩短,基站建置量扩大,无线通讯系统的能耗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降低无源器件的功耗可有效降低系统总能耗,是实现无线通讯系统高频化发展的关键。低损耗介质陶瓷是发展新一代低功耗无源器件的基础,开展介质陶瓷在微波、太赫兹频段的介电响应及其损耗机理研究,可为新型低损耗介质陶瓷体系与器件开发提供指导。本论文针对微波及太赫兹频段下对无源器件高频化、低损耗的应用要求,选取基于过渡金属离子的类金红石体系,借助电子顺磁共振谱、太赫兹时域光谱、拉曼散射光谱等手段,结合仿真计算,对其晶体结构中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包括Mn2+、Co2+、Ni2+、Cu2+、Zn2+)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探明该体系在微波及太赫兹频段下的介电损耗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化学键理论计算,完善类金红石体系在微波及太赫兹频段下的离子掺杂机理;进而采用叠层复合的方式,对介质层组分进行调控,最终在微波频段下实现类金红石体系介电性能的综合优化。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探究阳离子有序度对类金红石体系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机制。(1)制备出阳离子有序化占位的锡锰钽矿结构Mn O-Sn O2-Ta2O5(MST)体系,分析并确定该体系的晶体结构及物相组成特点,进而结合退火工艺调控其阳离子有序度,使体系Qf值提升近60%,通过计算该体系中阳离子有序度的变化,建立其与微波介电损耗的关联机制;(2)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该体系基态的能带机构,分析得到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是影响体系微波介电损耗的关键因素。2、结合上述研究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分别选取钨锰铁矿结构Cu Zr Nb2O8体系和铌铁矿结构ANb2O6(A=Zn,Co,Mn,Ni)体系,对过渡金属离子与微波介电损耗的关联机制展开研究:(1)基于群论分析,系统探究过渡金属离子Cu2+在晶体结构中的行为,阐明配位环境对其Jahn-Teller效应的抑制作用,建立Cu2+离子的电子结构与体系微波介电性能的关联机制,并预测类金红石体系中的微波磁损耗;(2)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探索ABB型铌铁矿结构ANb2O6(A=Zn,Co,Mn,Ni)体系在太赫兹频段的介电响应特性,结合配位化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并阐明类金红石体系中的微波磁损耗机制,为低损耗类金红石体系设计提供指导。3、基于对类金红石体系微波介电损耗机制的认识,对其离子掺杂机理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阳离子占位无序化的类金红石锰钽矿结构ZnTiNb2O8体系进行改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采用具有3d10电子构型的Ge4+离子进行单一离子掺杂,基于晶体场理论确定其掺杂过程中的占位特点,进而分析晶体结构变化与第二相对于体系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微量掺杂的Ge4+离子可使原体系Qf值提升近30%;(2)以(Al Nb)4+的组合方式进行施受主共掺,采用无d层电子结构的Al3+离子结合Nb5+离子进行电荷补偿,基于复杂化学键计算对掺杂导致的化学键性质变化进行评估,探究该体系在微波及太赫兹频段下的介电损耗机制,并初步建立类金红石体系在太赫兹频段的离子掺杂改性机制。最终,将原体系Qf值提升30%以上,同时在0.5THz下介电损耗低于0.005,吸收系数低于10 cm-1,有望满足下一代无源器件对低损耗的应用要求。4、在ZnTiNb2O8体系Qf值得到优化的基础上,采用金红石相Ti O2对其微波介电性能进行综合调控。(1)借助X射线衍射图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线扫描模式分析,以烧结温度较低的Zn Ti0.97Ge0.03Nb2O8陶瓷为基体,分别采用随机分布方式和叠层分布方式制备Zn Ti0.97Ge0.03Nb2O8-Ti O2复合体系,探究最佳复合方式。(2)进而基于并联分布模型,通过调控介质层组分,探究叠层复合方式下体系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机制。(3)最终,Zn Ti0.97Ge0.03Nb2O8-Ti O2-Zn Ti0.97Ge0.03Nb2O8体系的最佳微波介电性能为εr=42.1,Qf=51,477GHz,τf=+1.9×10-6/℃。在优化温度稳定性的基础上,叠层复合方式可将随机分布体系的Qf值提升近50%,同时介电常数相比理论值提升近10%,有望满足高性能微波介质谐振器的应用需求,为新一代微波无源器件设计提供支持。

二、45°振动扫瞄20~2000Hz(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振动扫瞄20~2000Hz(论文提纲范文)

(2)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2.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
        2.1.1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 空间激光通信类型
        2.1.3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4 光发射系统
        2.1.5 光接收系统
        2.1.6 APT子系统
    2.2 空间环境对卫星链路的影响
    2.3 空间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2.3.1 高灵敏度抗干扰的微弱光信号接收技术
        2.3.2 快速、高精度APT技术
        2.3.3 高功率高稳定光源
        2.3.4 精密、可靠及高增益收发天线技术
        2.3.5 高速率调制、解调技术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3.0 建模仿真理论
    3.1 系统仿真模型
    3.2 光发射系统设计
        3.2.1 光源设计
        3.2.2 数据源设计
        3.2.3 调制器设计
        3.2.4 光学发射天线设计
    3.3 光接收系统设计
        3.3.1 光接收天线设计
        3.3.2 光电探测器设计
        3.3.3 滤波器设计
    3.4 空间光信道模型设计
        3.4.1 大气信道模型设计
        3.4.2 自由空间信道模型设计
    3.5 APT分系统设计
    3.6 可视化器件库设计
        3.6.1 示波器设计
        3.6.2 光信号时域分析仪设计
        3.6.3 误码仪设计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仿真软件功能设计
        4.1.1 仿真软件功能
        4.1.2 仿真执行流程
    4.2 仿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4.2.1 软件系统模块
        4.2.2 软件系统执行流程
    4.3 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4.3.1 开发准则
        4.3.2 Qt开发框架及插件机制
        4.3.3 设计模式
        4.3.4 混合编程
        4.3.5 事件机制和消息机制
        4.3.6 数据库设计
        4.3.7 事件驱动和时间推进联合仿真技术
    4.4 仿真软件功能实现
        4.4.1 人机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2 器件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3 拓扑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4 仿真运行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4.5 性能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仿真测试和结果分析
    5.1 LEO星座通信系统仿真
        5.1.1 场景设置
        5.1.2 仿真总体框图及概述
        5.1.3 链路距离变化
    5.2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内成果目录
附录

(3)基于DSP的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电跟瞄吊舱国外研究现状
        1.2.2 光电跟瞄吊舱国内研究现状
        1.2.3 光电跟瞄吊舱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4 自抗扰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光电跟瞄吊舱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光电跟瞄吊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两轴两框架光电跟瞄的吊舱的结构
        2.1.2 载体与两轴两框架光电跟瞄吊舱运动学分析
        2.1.3 光电跟瞄吊舱的工作原理
    2.2 光电跟瞄吊舱稳定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光电跟瞄吊舱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3.1 解析建模
        2.3.2 系统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光电跟瞄吊舱的改进型PID控制
    3.1 速度控制器设计分析
    3.2 改进型PID控制结构与原理
    3.3 改进型PID控制器设计
    3.4 改进型PID控制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技术
    4.1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
    4.2 线性自抗扰控制
    4.3 光电跟瞄吊舱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4.3.1 光电跟瞄吊舱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4.3.2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
    4.4 光电跟瞄吊舱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4.4.1 光电跟瞄吊舱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4.4.2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
    4.5 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仿真
    4.6 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
        4.6.1 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4.6.2 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扩张状态观测器收敛性证明
        4.6.3 两级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稳定性证明
    4.7 光电跟瞄吊舱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仿真
        4.7.1 频域仿真分析
        4.7.2 时域仿真分析
        4.7.3 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DSP的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实验验证
    5.1 基于TMS320F28335的硬件电路设计
    5.2 程序设计
    5.3 实验系统的构建
    5.4 光电跟瞄吊舱串级线性自抗扰控制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4)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1 绪论
    1.1 光学显微技术概述
        1.1.1 光学显微镜发展简史
        1.1.2 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概述
    1.2 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的成像分辨率
        1.2.1 光学成像系统及其成像分辨率
        1.2.2 突破衍射极限
    1.3 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术(STED)原理及发展概况
        1.3.1 STED的基本原理
        1.3.2 STED的发展概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创新点
2 集成化双色STED显微系统
    2.1 STED系统的整体设计
        2.1.1 损耗光光路设计
        2.1.2 激发光光路设计
        2.1.3 主光路设计
        2.1.4 探测光路设计
        2.1.5 系统重要参数计算
        2.1.6 双色STED实验系统
    2.2 STED成像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2.3 STED的系统调节
        2.3.1 STED成像系统的空心损耗光光路调节
        2.3.2 空心损耗光光路调节中的典型问题
        2.3.3 STED成像系统中实心和空心光斑的空间对准及时域脉冲重合
    2.4 STED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
        2.4.1 STED荧光颗粒成像结果分析
        2.4.2 STED生物成像结果分析
    2.5 目前STED超分辨显微技术的不足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
    3.1 阵列探测与光子重组成像的理论原理
    3.2 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成像系统构建
    3.3 并行探测STED的实验结果分析
        3.3.1 并行STED成像特性实验验证
        3.3.2 并行STED常见实验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域或空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技术
    4.1 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及时间门STED (gated-STED,gSTED)成像
        4.1.1 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和荧光寿命成像
        4.1.2 STED中的荧光寿命及时间门STED (gated-STED,gSTED)成像
    4.2 基于时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
        4.2.1 时域差分去背景的成像原理
        4.2.2 时域差分STED的系统搭建及成像结果分析
    4.3 基于空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
        4.3.1 空域差分STED的原理介绍
        4.3.2 基于偏振调制的空域差分STED去背景成像
    4.4 基于荧光辐射差分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
    5.1 时域双调制STED成像的基本原理
        5.1.1 STED成像中背景信号的主要起源
        5.1.2 时域双调制STED的基本原理
    5.2 时域双调制STED成像系统构建
    5.3 时域双调制STED的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5.4 现阶段STED去背景成像方法的对比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无线激光通信捕获对准与调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无线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无线光通信发展趋势
    1.3 APT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APT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1.3.2 APT系统国内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2 无线激光通信APT系统概述
    2.1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构成
    2.2 收发子系统
        2.2.1 编码/解码器
        2.2.2 调制/解调器
        2.2.3 激光器
        2.2.4 光放大器
        2.2.5 光学收发天线
    2.3 APT系统概述
        2.3.1 APT系统的工作流程
        2.3.2 APT系统构成
    2.4 本章小结
3 无信标光捕获系统设计
    3.1 初始指向系统
        3.1.1 转台零位校准
        3.1.2 初始指向角度计算
        3.1.3 初始指向时间
    3.2 捕获、扫描方式
        3.2.1 不确定区域
        3.2.2 捕获方式
        3.2.3 扫描方式
        3.2.4 扫描反向补偿
    3.3 捕获工作流程
    3.4 捕获概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对准、跟踪与调焦系统设计
    4.1 对准系统设计
        4.1.1 粗对准系统设计
        4.1.2 增量式PID控制器
        4.1.3 精对准系统设计
        4.1.4 精对准执行机构性能测试
    4.2 跟踪系统设计
    4.3 调焦系统设计
        4.3.1 调焦原理
        4.3.2 调焦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APT系统实验验证
    5.1 实验系统搭建
        5.1.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5.1.2 收发光学天线
        5.1.3 光斑检测方案
    5.2 10.2km外场实验
        5.2.1 10.2km光束捕获
        5.2.2 10.2km光斑对准与跟踪
        5.2.3 调焦实验
    5.3 100km外场实验
        5.3.1 100km光束捕获
        5.3.2 100km光斑对准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快速捕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快速捕获理论基础
    2.1 卫星光通信ATP子系统
        2.1.1 卫星光通信ATP子系统组成
        2.1.2 ATP子系统工作过程
    2.2 卫星光通信快速扫描技术
    2.3 卫星光通信捕获技术
        2.3.1 卫星光通信系统跟踪方式
        2.3.2 信号捕获方式
    2.4 小结
第三章 卫星光通信系统中扫描方法研究
    3.1 捕获方案的分析
    3.2 内外扫描圈数相等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方法
    3.3 内外扫描路径长度相等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方法
    3.4 仿真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星间链路中快速捕获方法研究
    4.1 扫描模式分析
    4.2 变步长扫描方法研究
        4.2.1 变步长螺旋扫描方法基础理论
        4.2.2 变步长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方式研究
    4.3 变步长和等步长相结合的六边形螺旋扫描方法
    4.4 仿真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合信号的捕获算法研究
    5.1 卫星光通信系统捕获流程
    5.2 复合信号捕获算法
    5.3 结合最大似然估计的COSTAS环跟踪方法
    5.4 仿真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无信标捕获与跟踪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发展概述
        1.2.1 国外空间激光通信发展概述
        1.2.2 国内空间激光通信发展概述
    1.3 空间激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3.1 空间激光通信捕获方法研究现状
        1.3.2 空间激光通信跟踪方法研究现状
        1.3.3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跟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空间激光通信PAT系统概述
    2.1 经典空间激光通信PAT系统
        2.1.1 经典PAT技术的基本概念
        2.1.2 经典PAT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1.3 经典PAT系统的工作过程
        2.1.4 经典PAT系统的特点
    2.2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PAT系统
        2.2.1 无信标PAT系统结构组成
        2.2.2 无信标PAT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2.2.3 无信标PAT系统功耗分析
        2.2.4 无信标PAT系统的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获原理与扫描算法研究
    3.1 无信标捕获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案
    3.2 无信标扫描模式研究
        3.2.1 扫描模式Ⅰ
        3.2.2 扫描模式Ⅱ
    3.3 无信标捕获新型快速扫描方式建立
        3.3.1 扫描方式分析
        3.3.2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快速扫描方案
        3.3.3 分区域复合扫描策略建立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获关键参数优化
    4.1 无信标捕获系统概率分析
        4.1.1 不确定区域对目标视场覆盖概率
        4.1.2 扫描束散角对视场覆盖概率
        4.1.3 捕获探测器的探测概率
    4.2 无信标捕获复合扫描分析
        4.2.1 子区域螺旋扫描时间
        4.2.2 复合扫描时间
        4.2.3 复合扫描时间与子区域的关系
    4.3 无信标捕获复合扫描重叠因子优化选取
        4.3.1 复合扫描子区域内重叠因子分析
        4.3.2 复合扫描相邻子区域间重叠因子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跟控制策略
    5.1 潜望式捕跟终端轴系坐标耦合的优化方法研究
        5.1.1 粗瞄机构坐标解耦与光束传输矩阵建模
        5.1.2 潜望式终端捕跟系统轴系坐标耦合的优化方法
    5.2 潜望式捕跟终端转矩脉动的影响因素与抑制方法
        5.2.1 永磁同步力矩电机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5.3 潜望式捕跟终端伺服控制系统鲁棒迭代学习控制策略设计
        5.3.1 PI-迭代学习控制律设计
        5.3.2 低速补偿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激光通信无信标捕跟系统性能验证实验
    6.1 无信标光束单端稳定跟踪室内验证实验
        6.1.1 室内实验搭建
        6.1.2 粗精复合技术实现方式
        6.1.3 室内单端稳定跟踪精度分析
    6.2 无信标光束稳定双向捕获跟踪外场实验
        6.2.1 外场实验建立
        6.2.2 驱动系统的实现
        6.2.3 外场双端扫描捕获方法验证
        6.2.4 外场双端稳定跟踪精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完成工作和创新性成果
        7.1.1 主要完成工作
        7.1.2 创新性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高精度指向机构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指向机构电机建模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2.1 指向机构的总体设计方案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
        2.2.1 PMSM的工作原理
        2.2.2 PMSM的坐标变换
        2.2.3 PMSM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2.3 PMSM仿真与频率特性分析
    2.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2.4.1 电流环设计
        2.4.2 速度环设计
        2.4.3 位置环设计
    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建模与仿真
    3.1 空间电压矢量的表示
    3.2 矢量控制算法的实现
        3.2.1 电压矢量的扇区判断
        3.2.2 作用时间的计算
        3.2.3 电压矢量的切换
    3.3 矢量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
    3.4 零d轴电流控制策略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1 零d轴电流控制的仿真结果
        3.5.2 动态条件测试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高精度位置滑模控制器设计
    4.1 滑模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4.2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1 滑模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4.3.2 动态条件测试
    4.4 滑模控制器与PI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对比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指向机构系统的搭建及实验研究
    5.1 指向机构分系统实现
        5.1.1 指向机构位置测量单元
        5.1.2 指向机构控制单元
        5.1.3 电机及驱动器
    5.2 指向机构系统的搭建及实验研究
        5.2.1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图
        5.2.2 控制系统的配置及调试
    5.3 系统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5.3.1 定位精度测试
        5.3.2 动态条件测试
    5.4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液晶偏振光栅的工作原理
    1.3 几何相位的理论
    1.4 几何相位元件
    1.5 液晶偏振光栅的国内外进展
        1.5.1 液晶偏振光栅几何相位的琼斯矩阵表达
        1.5.2 液晶偏振光栅的国内外进展及应用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设计及光控取向特性分析
    2.1 圆偏振光的偏振全息
    2.2 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分析
        2.2.1 传统的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
        2.2.2 迈克尔逊干涉式制备光路
        2.2.3 其他方法制备液晶偏振光栅
        2.2.4 马赫曾德式液晶偏振光栅制备光路
        2.2.5 马赫曾德干涉式制备光栅遇到的问题
    2.3 液晶偏振光栅的光控取向特性研究分析
        2.3.1 液晶以及液晶分子的排列方法
        2.3.2 液晶光控取向的原理
        2.3.3 缩短光控取向曝光时间的研究
    2.4 OPA51 光控取向膜制备的液晶偏振光栅
    2.5 叠加光场的稳定性改善
    2.6 非等光强下叠加光场以及光控取向特性分析
        2.6.1 非等光强下的叠加光场
        2.6.2 不同椭偏度的光场的光控取向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的研究
    3.1 偏振光栅的分类及其制备工艺
    3.2 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厚度
        3.2.1 液晶偏振光栅的连续弹性体理论与主动式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厚度
        3.2.2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
        3.2.3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的测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偏转角的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
    4.1 具有大偏转角反射式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4.1.1 大偏转角反射式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
        4.1.2 反射式复合型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
    4.2 液晶偏振光栅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液晶偏振光栅光学特性的模拟
    4.3 复合型波片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
    4.4 液晶偏振光栅的极限光束偏转角分析
        4.4.1 液晶偏振光栅级联结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类金红石介质陶瓷的性能调控与损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介质谐振理论基础
    1.3 微波介电性能参数
        1.3.1 介电常数
        1.3.2 品质因数
        1.3.3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1.4 太赫兹介电性能参数
    1.5 类金红石介质陶瓷体系
        1.5.1 类金红石体系的研究现状
        1.5.2 类金红石体系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因素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工艺与分析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2.3 实验制备方法与测试流程
    2.4 类金红石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
        2.4.1 固相制备工艺
        2.4.2 液相制备工艺
    2.5 材料结构表征及测试方法
        2.5.1 表观及形貌分析
        2.5.2 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
        2.5.3 微结构分析
    2.6 介电性能测试
        2.6.1 微波介电性能测试方法
        2.6.2 太赫兹介电性能测试方法
    2.7 软件模拟仿真
第三章 阳离子有序度对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MnO-SnO_2-Ta_2O_5体系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3.2.3 微波介电性能及损耗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金属离子对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钨锰铁矿结构体系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4.2.3 微波介电性能及损耗机理研究
    4.3 铌铁矿结构体系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
        4.3.1 样品的制备
        4.3.2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4.3.3 微波、太赫兹介电性能及损耗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类金红石体系的离子掺杂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Ge~(4+)离子掺杂ZnTiNb_2O_8体系的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5.2.1 样品制备
        5.2.2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5.2.3 微波介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5.3 Al~(3+)、Nb~(5+)离子共掺ZnTiNb_2O_8体系的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5.3.1 样品制备
        5.3.2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5.3.3 复杂化学键理论计算
        5.3.4 微波及太赫兹介电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类金红石ZnTiNb_2O_8体系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调控
    6.1 引言
    6.2 样品制备
    6.3 物相分析及结构表征
    6.4 微波介电性能分析
        6.4.1 介电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6.4.2 介电损耗及其影响因素
        6.4.3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7 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专利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45°振动扫瞄20~2000Hz(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星激光通信复合扫描捕获概率研究[D]. 苏少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孙钰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DSP的光电跟瞄吊舱自抗扰控制技术[D]. 柳志强.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D]. 王文生. 浙江大学, 2021(01)
  • [5]无线激光通信捕获对准与调焦系统设计[D]. 张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6]卫星光通信系统中快速捕获方法研究[D]. 奇士毓.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7]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无信标捕获与跟踪技术[D]. 滕云杰.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8]高精度指向机构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 白智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D]. 赵志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10]类金红石介质陶瓷的性能调控与损耗机理研究[D]. 罗伟嘉.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45°振动扫描20~2000Hz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