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设立对虾养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利用外资设立对虾养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利用外资兴办对虾养殖项目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罗希晨[1](2021)在《随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赵永斌[2](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容路生[3](2021)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升华和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让我国中医药产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中药材作为产业的基础,随着需求不断扩大,科技不断革新,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势不可挡。伊通满族自治县(以下称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部核心地带,地处伊通河上游,松辽平原腹地,西北部属于大黑山脉,东南部属于哈达岭余脉,中部有平原、丘陵、台地等多种地形,此天然条件适宜中药材的生长,是发展传统中药材种植的理想之地。伊通县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依托现有的中药材产业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基地建设,又加大对重点药材的保护力度,不断发展名牌产品,让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既站得稳,又有牵引力,把中药材种植业逐步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经济,还能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重点,通过调查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的现状,建立SWOT模型,分析中药种植业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明确当前发展模式,为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及建议。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实地调研伊通县各乡镇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建立SWOT模型,采用定性分析法分析重要性程度,建立SO战略、ST战略、WO战略和WT战略4种模型。综合SWOT分析和策略匹配,采取“一主两辅助”方针,以SO战略为主,ST战略和WO战略为辅,用外部机会(O)来弥补内部劣势(W),从而解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伊通县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合理政策,积极引导,合理种植,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同时拓市场、引人才、建基地、强科技,必能推动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结合伊通县发展建设总体布局,中药材种植业紧紧围绕医药健康产业科学发展,作为吉林省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科学谋划,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划、整合调整,对优势、重点品种进行优势选育,关键技术研发,并示范推广,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扶持,提出有效措施,积极调整,从而保障中药材种种植业的稳定的发展,促民增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大好的发展机遇,伊通县的中药材种植业应该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模式为主线,以持续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灵魂,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作为精髓,推进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利用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进一步深化改革,把握机遇,迎接新挑战,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让伊通县的中药材种植业迅速发展。再加上伊通县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优势大于劣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政策积极引导,保护资源,合理种植,合理开发,同时开拓市场、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必能推动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杨群义[4](2021)在《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盐城市的实践表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近年来,盐城市将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招大引强、挂大靠强、培大育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一定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田梦思[5](2020)在《梅州市大埔县百侯古镇聚落形态的近现代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梅州地区的乡村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近现代演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乡村聚落在近现代演化进程中,梅州地区的乡村普遍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多个发展时段中形成的建设片区,聚落空间体现为历时性历史痕迹的共时并存。同时梅州地区的乡村聚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各式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目前国家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关于梅州地区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演化的研究也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期望通过典型个案的研究,为研究客家乡村聚落现代演化普遍规律提供重要样本,为更深层次的建筑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埔县百侯镇,百侯镇是国历史文化名镇,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典型的客家聚落形态,其丰富的经济、文化、历史资源一直受到诸多人文学者的关注,丰富的历时性资料也对本文从个案角度深入理解梅州地区传统乡村聚落形态近现代演化的历程提供巨大的便利条件。本文在着眼于具体形态变迁的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中与聚落形态变化相关的因素进行概括,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对聚落形态的演化历程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宏观层次上关注聚落的生态格局、聚落规模以及用地组成结构;中观层次上关注聚落的街巷肌理以及各类公共空间的分布规律;微观层次上关注聚落内部以民居为主的建筑形态变化。本文的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文献研究与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演化研究的方法进行梳理归纳,搭建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主要对明清时期形成的聚落初始形态进行了概括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三章到第六章,将其演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民国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快速城镇化时期(1992年至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对百侯聚落各个发展阶段的聚落形态变化进行梳理。最后根据百侯镇的演化历程,探讨聚落形态近现代演化的规律和演化机制,并对聚落未来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肖伊然[6](2020)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关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过程及其后续发展。文章以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为个案研究,以华侨农场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实地接触归难侨群,希望由点到面探究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和归难侨群体的社会融入之路。1960年,双第华侨农场确定为接待安置归侨基地,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华侨农场。之后,双第华侨农场共经历了三次领导体制变化。2007年,国家针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长期难以突破困境的背景下,提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标,推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殊的体制模式已不复存在,归难侨群体的场员身份意识逐渐转变为村民、居民。双第华侨农场的体制改革呈现了华侨农场从建制到“消亡”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归难侨群体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三融入”体制改革的目的出发,通过体制融入模式、地方治理、归难侨社会保障、侨居工程建设、归难侨生活现状等方面评析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状况。双第华侨农场纳入地方规划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优势,由“环境促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不再下达工业指标,建设生态旅游”。并逐步解决归难侨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地方治理,归难侨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对于全国华侨农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侨农场在后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共性问题。在涉及农场干部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归难侨子女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工作。华侨农场作为制度性产物,成功“融入”的关键仍然依靠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的根源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一套保证华侨农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华侨农场干部创新观念,提高归难侨群体自身素质,注重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等路径,增强华侨农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彻底融入。

徐姣姣[7](2020)在《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研究》文中指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最为关切的两大主题,海洋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其中海洋渔业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海水养殖业作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沿海地区振兴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海水养殖业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地理集聚现象日益明显,因此探究海水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整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概述了海水养殖业的六次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基于经济学角度,结合产业集聚、区位论等理论,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产业集中率与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四个指标分析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分布不均衡。藻类集聚现象最强,其次为贝类、甲壳类和鱼类海水养殖;(2)鱼类海水养殖主要集聚在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和山东省;甲壳类海水养殖主要集聚在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和山东省;贝类海水养殖主要集聚在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广东省;藻类海水养殖主要集聚在福建省、山东省、辽宁省和浙江省;(3)海水养殖产业南北差异明显,鱼类和甲壳类主要集聚在南方省市,贝类和藻类主要集聚在北方省市。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对海水养殖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经济核算、生产要素和加工与贸易方面的关联度较高。其中渔业经济产值影响因子关联度最高;其次为生产要素中的海水养殖面积和海洋渔业养殖人员数量;加工与贸易中水产品进出口和加工产品产量也是海水养殖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海水养殖规模较大的省市建议提高单产量,不能一味的扩大养殖面积;利用空间集聚效应,加快产业集聚升级;优化海水养殖模式,提高单产生态效率;发展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生态区域品牌。

张涛[8](2020)在《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区域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然而近年国际农产品需求不旺,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剧,各国对农业投资审查更加严格,我国境外农业投资门槛被抬高。我国的第一批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不仅对于全国农业对外合作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还担负着推动我国出台更新、更高层次的农业国际合作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使命。在此背景下,研究影响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因素极为重要。本文以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以示范区发展现状为基点,研究影响示范区长效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广泛研读国内外学者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研究、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的研究、关于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园区建设的研究后,结合登哈特教授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从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阐述了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发展的现实依据。“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打开了全球农业合作新局面,帮助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资源互补和市场互惠。而连云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地调研了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内园区建设、企业经营情况、政府平台建设状况等发展概况,介绍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的背景和意义,详细分析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全面了解示范区的发展现状后,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与贸易成本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国际贸易的研究,阐述政府、市场和外部环境是如何影响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在对示范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进出口贸易、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要素投入和外部环境五个层面建立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企业、管理部门、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及长期进行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研究的高校学者进行问卷调研。根据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示范区发展所需要的因素有了更全面清晰系统的认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对策及对其他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对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做好顶层设计;第二:完善示范区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从改善投资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两方面着手。投资环境的改善主要涉及加强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和争取政策、加大本地扶持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加强人才保障;公共服务的改善主要包括加快进出口预警系统和农产品进出口信息平台建设、多部门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服务、推进通关便利化。第三:从加大财政支持、创新融资模式和用活民间资本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借鉴的模式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双向投资的产业合作模式;联合设计、多方参与的规划模式,结合连云港农业示范区“走出去”的经验,对国内其他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提出如下建议:选择合作伙伴时知己知彼,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关注国际关系和双边政策动态,乘风远航。

鞠斐[9](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顿砚博[10](2020)在《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农业部等九个部门印发出台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治理理论,调研分析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近年来,峄城区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诸如发挥地缘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加扶贫,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省内扶贫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协作等。但是,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仍存在一些问题:引领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发展的政策不完善,扶贫格局狭隘社会主体参与不足,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发挥不足,专业合作社运营监管不规范,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匮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政府过度干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过程缺乏扶贫对象的参与;扶贫主体参与不足导致的产业链不完整、深加工不足;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特色农业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短缺;贫困户自身观念与能力所限。立足于峄城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改进峄城区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主要包括:优化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打造共治共享扶贫治理新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和监管服务,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坚持本地培养和外地招引并举的人才策略;探索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参与式治理之路。

二、利用外资兴办对虾养殖项目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外资兴办对虾养殖项目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4 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
    1 我国中药材种植概况
    2 吉林省中药材种植发展
        2.1 吉林省资源概况
        2.2 吉林省种植历史
        2.3 吉林省中药材种植资源现状
        2.3.1 自然资源
        2.3.2 药用资源
        2.3.3 种植现状
        2.3.4 基地建设
        2.3.5 科研队伍
        2.3.6 产量产值
第一章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 伊通县概况
    2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
        2.1 中药材种植规模现状
        2.2 中药材种植品种现状
        2.3 中药材产业园现状
        2.4 经营机构现状
    3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中药材种植品种过多,大多数品种效益不显着
        3.2 种植水平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3.3 技术人才短缺,队伍薄弱
        3.4 宣传和培训力度仍显不足
        3.5 配套产业体系还不完备
        3.6 品牌效应还不突出
        3.7 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规划建设存在不足
    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SWOT模型浅析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
    1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SWOT分析
        1.1 优势(S)
        1.1.1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
        1.1.2 充足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环境
        1.1.3 重要的民族要药,悠久的满医文化
        1.1.4 重点品种集中发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初具规模化
        1.1.5 整体发展成果显着,农民收入高
        1.1.6 强大的科研团队力量,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强
        1.2 劣势(W)
        1.2.1 市场作用发挥小
        1.2.2 创新能力不足,不具独立科研能力
        1.2.3 技术人员少,队伍实力弱
        1.3 机遇(O)
        1.3.1 中医药全面国际化,发展备受瞩目
        1.3.2 国家的高度重视,制定配套政策,规划实施纲领
        1.3.3 发展机遇不断增加,环境不断优化
        1.4 挑战(T)
    2 SWOT战略分析
        2.1 SWOT矩阵模型建立
        2.2 战略方针及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建议
    1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议
        1.1 做好种植区划于规划,建设生产基地
        1.2 建设实验基地,打造标准化示范区
        1.3 以点带面,做强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产业
    2 中药材种植业政策措施
        2.1 落实规划目标
        2.2 培养技术人员,建立管理体系及团队
        2.3 突出规模调整
        2.3.1 实行高点定位
        2.3.2 实行多元化模式
        2.3.3 实行多元化发展
        2.4 强化服务保障
        2.4.1 强化政策扶持
        2.4.2 强化技术服务
        2.4.3 强化龙头带动
        2.4.4 强化设施建设
        2.5 伊通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方式
        2.6 伊通县中药材发展政策
    3 发展对策
        3.1 借助地域优势,拓宽发展思路,多元化发展
        3.2 建立原、良种苗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及推广
        3.3 重点保护,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路
        3.4 制定政策引资金,提高农户积极性
        3.5 加快满药开发,弘扬满医文化
    4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梅州市大埔县百侯古镇聚落形态的近现代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既有研究
        1.3.1 客家传统聚落形态的研究
        1.3.2 历时性聚落演变的研究
        1.3.3 对于百侯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调查法
        (3)跨学科研究法
        (4)系统研究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百侯聚落特征
    2.1 区位环境特征及历史沿革
    2.2 宏观:传统聚落用地组成结构
    2.3 中观:核心公共空间与街巷体系
        2.3.1 街巷体系
        2.3.2 聚落核心公共空间的多元分布
        (1)渡口空间
        (2)墟市空间
        (3)信仰空间
        (4)书院空间
    2.4 微观:传统建筑形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百侯聚落近现代演化的起点
    3.1 华侨经济的影响与中西文化的碰撞
        3.1.1 移民网络
        3.1.2 水客和侨批的影响
        3.1.3 中西文化的碰撞
    3.2 宏观:居住斑块的点状增加
    3.3 中观:传统公共空间功能的延续与更新
        3.3.1 墟市空间的发展
        3.3.2 教育空间的发展
    3.4 微观: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初期乡村建设的徘徊(1949-1978)
    4.1 背景:土地改革与乡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4.1.1 土地改革下乡村资源的重新分配
        4.1.2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4.2 宏观:基础设施的兴建改变聚落外部格局
    4.3 中观:聚落核心空间功能转变
    4.4 微观:聚落居住建设停滞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转型(1979-1992)
    5.1 背景:农村经济改革的全面起步
        5.1.1 生产所有制改革
        5.1.2 投资结构优化
        5.1.3 村级自治体制的建立与宅基地管理
    5.2 宏观:耕地结构的转变和建设用地的初步扩张
        5.2.1 耕作用地类型的转变
        5.2.2 建设用地的初步扩张
        5.2.3 部分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
    5.3 中观:居住区的肌理变化与功能更新
        5.3.1 居住区的肌理变化
        5.3.2 传统居住区工业功能置入
        5.3.3 传统公共建筑的功能恢复与新建公共空间的集中分布
    5.4 微观:民居建筑对传统风貌的延续与演化
        5.4.1 1980s初期坡屋顶民居的风格延续
        5.4.2 1980s末平顶楼房的过渡演化
        5.4.3 新式公共建筑形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下的乡村发展(1992年至今)
    6.1 背景:多元因素主导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6.1.1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6.1.2 人口流失与老龄化加剧
        6.1.3 基础设施的完善
        6.1.4 遗产保护意识的深化和旅游开发
    6.2 宏观:整体用地格局的迅速改变
        6.2.1 建设用地的线性扩张
        6.2.2 工商业用地的扩张
        6.2.3 农业用地的减少与农业专业化发展
        6.2.4 传统村落地块的保护利用
    6.3 中观:肌理秩序化与公共空间重构
        6.3.1 新建住区街巷格局规整化
        6.3.2 沿主要游览线路分布的公共空间节点
        6.3.3 集中分布的教育空间
        6.3.4 结合旅游开发的传统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
    6.4 微观:地域特色的部分丢失
        6.4.1 逐步丢失传统特色的村民自建房
        6.4.2 呈现商住特点的工业小区建筑
        6.4.3 侯北新村:新式客家民居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从百侯镇个案到梅州区域
    1 梅州客家传统小城镇聚落形态演化共性规律的总结
        1.1 宏观:土地利用变化
        1.2 中观:街巷肌理变化
        1.3 微观:建筑形态变化
    2 梅州客家传统小城镇聚落形态演化机制的探讨
        2.1 经济因素
        2.2 政治因素
        2.3 文化因素
        2.4 几种动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未来梅州传统小城镇聚落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规划,合理控制各类用地规模
        3.2 明确产业定位,发展生态良好型城镇
        3.3 合理利用历史资源,建设特色旅游城镇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萌芽阶段(1980-1995年)
        二、发展阶段(1996-2006年)
        三、深入阶段(2007年至今)
    第三节 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地域
        一、行政区划
        二、自然环境
第二章 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
    第一节 华侨农场的缘起
        一、东南亚排华
        二、国内安置
    第二节 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次领导体制变化(1950—1977年)
        二、第二次领导体制变化(1978-1985年)
        三、第三次领导体制变化(1985年至今)
        四、“三融入”体制改革的背景
    第三节 “三融入”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内容
        一、体制融入地方
        二、管理融入社会
        三、经济融入市场
第三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
    第一节 “三融入”之前的双第华侨农场
        一、场员安置
        二、生产与经营管理体制
        三、社会职能管理
        四、场员薪资福利
    第二节 体制融入模式
    第三节 地方治理
        一、发展布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归难侨社会保障
    第五节 侨居造福工程
        一、实施背景
        二、实施过程
    第六节 归难侨生存现状
第四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农场干部队伍建设
        一、理顺体制机制
        二、优化农场干部队伍
    第二节 归难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第三节 土地利用
    第四节 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资助项目

(7)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方法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国沿海地区
        2.1.2 海水养殖业
        2.1.3 空间集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农业区位论
        2.2.3 灰色系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海水养殖的相关文献
        2.3.2 空间集聚的相关文献
        2.3.3 空间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
        2.3.4 空间集聚的竞争优势综述
        2.3.5 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综述
第三章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概述
    3.1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3.1.2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
        3.1.3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
        3.1.4 第四阶段:20世纪末
        3.1.5 第五阶段:21世纪初
        3.1.6 第六阶段:现今
    3.2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3.2.1 海水养殖产量
        3.2.2 海水养殖面积
        3.2.3 海水养殖产值
    3.3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3.1 海水养殖业整体水平不高
        3.3.2 海水养殖业转化能力较弱
        3.3.3 海水养殖业环境污染严重
        3.3.4 技术及配套服务体系落后
    3.4 国际海洋渔业空间集聚趋势
第四章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特征
    4.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2 指标选定与测度
        4.2.1 区位基尼系数
        4.2.2 区位商
        4.2.3 产业集中率
        4.2.4 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
    4.3 海水养殖业集聚的时间特征
        4.3.1 海水养殖业集聚特征显着
        4.3.2 海水养殖业集聚呈阶段性特征
    4.4 海水养殖业集聚的空间特征
        4.4.1 海水养殖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
        4.4.2 海水养殖业集聚呈区域化特征
        4.4.3 海水养殖业集聚呈南北分布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5.1 灰色关联模型
        5.1.1 灰色关联分析
        5.1.2 灰色关联公理
    5.2 数据测算与处理
        5.2.1 原始数据选取
        5.2.2 原始数据变换
        5.2.3 计算关联系数
        5.2.4 计算关联度
    5.3 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建议
    6.1 加快产业集聚升级
        6.1.1 落实适宜的发展策略
        6.1.2 运用“互联网+”平台
        6.1.3 打造特色沿海产业带
        6.1.4 培养技术型人才
    6.2 提高单产生态效率
        6.2.1 创新海水养殖技术
        6.2.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3 培育生态区域品牌
        6.3.1 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6.3.2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
        6.3.3 发展海洋产品深加工
        6.3.4 完善海洋产品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研究
        1.3.2 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的研究
        1.3.3 关于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1.3.4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园区建设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新公共服务理论
        1.4.2 交易成本理论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
    2.1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背景及意义
        2.1.1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背景
        2.1.2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意义
    2.2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概况
        2.2.1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情况
        2.2.2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内特色园区介绍
        2.2.3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环境分析
第3章 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政府对示范区发展的影响
    3.2 贸易对示范区发展的影响
    3.3 外部环境对示范区发展的影响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原理
    4.2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3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对策
    5.2 对其他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与规划的借鉴意义
        5.2.1 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5.2.2 其他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础理论概述
    2.1 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相关概念
    2.2 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
    2.3 理论基础
3 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成效与问题
    3.1 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调研
    3.2 峄城区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发展近况
    3.3 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主要成效
    3.4 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
4 国内其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其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典型做法
    4.2 国内其他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主要启示
5 改进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对策
    5.1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5.2 建立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打造共治共享扶贫治理新格局
    5.3 挖掘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加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5.4 强化党建引领和监管服务,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5.5 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坚持本地培养和外地招引并举的人才策略
    5.6 探索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参与式治理之路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利用外资兴办对虾养殖项目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随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D]. 罗希晨.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
  • [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D]. 容路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杨群义. 上海农村经济, 2021(03)
  • [5]梅州市大埔县百侯古镇聚落形态的近现代演化研究[D]. 田梦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D]. 肖伊然. 华侨大学, 2020
  • [7]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空间集聚研究[D]. 徐姣姣.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 张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峄城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顿砚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利用外资设立对虾养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