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致畸试验中几个观察指标的体会

传统致畸试验中几个观察指标的体会

一、对传统致畸试验中几项观察指标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冉[1](2021)在《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和相关企业的鼓励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电动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但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问题依然被重视,因此积极探索新领域,研究新结构和开发新功能都刻不容缓。目前,续航能力的解决主要体现在攻克电池难题、收集振动能量和应用自供电技术。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会产生振动使悬架两端进行相互运动,阻尼器用来减弱路面冲击,并且将悬架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阻尼器产生的热能难以回收再利用进而造成了振动能量的浪费,如何收获和再利用被耗散的能量已成为能源收获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此外,在设计新悬架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车辆安全性问题。本文在设计结构时考虑到占用底盘空间、减少摩擦损耗,降低结构复杂度,足够安全性和提供主动力等方面,因此基于音圈电机工作原理和麦弗逊被动悬架的结构,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新型乘用车磁力悬架。该磁力悬架的能量收集器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且参考音圈电机的工作原理设计而成,同时该能量收集器嵌入到传统的被动悬架中,分别与悬架的上下两端连接,与被动悬架构成并联关系。当车辆在路上行驶时,因道路不平导致车辆悬架系统产生振动,该馈能悬架可以将悬架系统的部分振动能量转换成可利用的电能为车载电子设备供电。因此,磁力悬架不仅具有传统被动悬架的安全性,而且与自供电技术相结合达到收集和利用电能的目的。本文首先结合现有馈能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新型磁力悬架进行结构设计及磁场和悬架系统建模;对磁力悬架的馈能特性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磁力悬架的馈能应用;研究磁力悬架馈能特性和动力学特性之间的耦合特性;对装有磁力悬架的实车进行仿真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一种能量收集器,并结合被动悬架的结构,对车辆磁力悬架进行设计,研究能量收集器与被动悬架之间的安装方法;应用Maxwell分析软件对能量收集器的磁感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气隙磁场中使用磁场分割法,并且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了能量收集器磁场和二自由度四分之一车的数学模型;制作了一个实验样机,搭建了悬架系统测试平台来研究磁力悬架的馈能机理,最后通过比较气隙磁感应强度的数值和测量结果,验证磁场模型的准确性。(2)根据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出馈能模型,得到影响馈能特性的因素;在装置结构方面,分别研究定子和动子的结构参数对馈能的影响,其中定子包括磁铁,铁环和气隙,动子包括线圈匝数和线径大小;在悬架系统方面,分别研究悬架系统参数和外接负载电阻对馈能的影响;通过采集的输出电压数据,对不同负载电阻对馈能的影响进行实验验证。(3)选取的输入激励主要有冲击激励,周期激励和随机激励,研究不同激励下磁力悬架的馈能特性,其中变周期激励为变频率和变幅值,变冲击激励和变随机激励为变幅值;设计并搭建全桥整流滤波电路,研究在不同激励和外接电阻下通过整流滤波电路之后的输出电压变化情况;结合自供电技术,进行馈能应用实验,并且对点亮LED灯实验和自供电传感器实验进行研究分析。(4)与传统悬架系统进行对比,在不同激励下讨论了磁力悬架对车辆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且对磁力悬架的变阻尼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收集功率,车身加速度和轮胎相对动载荷作为馈能悬架系统的三个性能评价指标,根据带有磁力悬架二自由度1/4车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输入激励,机电耦合系数和外接负载电阻对磁力悬架耦合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输入激励和外接负载电阻实验,验证磁力悬架的机电耦合特性。(5)研究装有磁力悬架实车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建立二自由度1/4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出悬架系统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时域图,频域图,相图和庞加莱图分析系统振动响应,研究激励频率、悬架刚度、悬架阻尼和质量比对车辆系统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磁力悬架与已研究的馈能悬架和其他馈能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并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磁力悬架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王黎阳[2](2021)在《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然而,由于我国小麦耕播作业机具研发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目前现有小麦耕播机械存在功能单一、衔接性差、装备错配等系列问题,作业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对耕层结构破坏严重,机械化复合作业水平与农艺要求难以深度融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小麦耕播机械复合作业水平,本文设计开发出一种集施肥、旋耕、镇压、播种作业的耕整地播种一体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耕整、种肥一体机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整合比对现有作业机具,选定耕整与播种组合的作业模式,进行一体机整体结构设计,同时确定出一体机关键尺寸参数:作业幅宽2500 mm,耕深为200-280 mm,播深为0-40 mm,播种间距采用窄行条播,间距120 mm,播种行共21行。(2)通过对整机开沟器、施肥耧腿、碎土辊、整机连接机构等关键作业部件结构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对参数进行标定确认,通过仿真软件进行部件可靠性分析,最终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靠性。(3)对立式旋耕刀结构形式及作业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离散元法构建土壤-旋耕刀模型,设计多组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立式旋耕刀各参数对自身损耗及作业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探索进一步提高一体机耕整作业性能的方法。(4)针对现有施肥方式存在均匀性差、土质酸化、肥料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一种分层施肥装置进行分层沟播深施肥,并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肥料-旋耕刀模型,进行立式旋耕下的撒播、沟播与分层施肥方式对照实验,验证分层施肥方式应用于一体机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5)通过田间试验对一体机作业性能进行验证:以作物产量为评定指标,将一体机中立式旋耕部分与鲁东地区主要作业模式进行对照,检验其是否能够满足当地农艺要求;进行一体机整机田间试验,验证一体机是否具有良好作业性能且可用于小麦耕播复合作业,实现一机多能。

曹子达[3](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闻涛[4](2021)在《人体粪便图像中性状及颜色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人的粪便与人体肠胃功能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对粪便的性状和颜色进行初步的分类可以诊断人们的健康状况,因此粪便的自动识别是当前智能马桶的发展方向。由于粪便图像中内容复杂,难以识别,本文提出了Stool Net卷积神经网络来解决当前的挑战。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来替代人工对粪便性状和颜色进行自动识别,以此来减轻用户的负担,并且提供给医生更加准确的粪便检测结果,对预防肠胃功能疾病以及由食物引发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人体粪便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中的图像由匿名志愿者提供,并且由专业医生对图像中粪便的性状和颜色进行标注。本文主要是分别研究对比了基于传统图像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技术、基于图像彩色空间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粪便颜色自动识别技术。基于传统图像特征的技术主要结合传统图像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结合的方式来对粪便性状进行识别;基于图像彩色空间的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图像的RGB、HSV和LAB颜色空间并结合阈值判定的方式来对粪便颜色进行识别;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是引入了迁移学习来训练微调的卷积神经网络分别完成了对粪便形状和颜色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粪便性状和颜色识别任务上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此外,本文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共享卷积层的多分支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使其在最后一个卷积层之后具有两个分支连接到两个输出,分别用于粪便性状和颜色的多任务分类。通过共享卷积层结构的方式,以避免粪便图像特征的重复计算。此外,本文还提出基于Res Net18结合Inception E卷积块改进的Stool Net,通过在粪便颜色识别分支引入Inception E卷积块来增加网络的深度和宽度,以此提高模型的性能。在进行实验时,对收集1007张粪便图像,按照60%,20%,20%的比例随机抽取来划分训练、验证、测试数据集,利用Res Net18在Image Net上的预训练模型,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来训练本文提出卷积神经网络。最终,本文提出的模型在202张的测试集上,颜色识别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到了0.998,形状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3.6%,macro F1为92.8%。与其他研究的粪便性状三分类的方法相比,本文的模型不仅在真实样本上的测试结果更好,并且在基于布里斯托尔大便分类准则对粪便性状进行四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粪便颜色的识别功能。

杨洋[5](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袁光义[6](2021)在《低频仿生水母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文中认为波浪能作为地球上储存含量最大的几种能源之一,其被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结合其宽频,振幅分布广,多方向等特点对波浪能进行深度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将水波能转换成大量的便捷能源。但面对目前的开发条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来提高能量回收效率。本文通过结合波浪能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具有双稳态,宽振幅的仿生水母型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对弹簧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固定弹簧钢两端的情况下,使其自身产生弯曲,从而形成双稳态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充分利用水波的竖直方向的动能,从而扩宽振动能量回收的频带。这种结构的原型是模仿水母在海洋中运动时,自身裙带随着洋流变化进行的上下摆动。在此基础上,搭载了硅胶外壳包裹的液态金属摩擦发电装置,区别于传统电磁发电的是,它能够更加高效地回收振动能量,从而提高装置的发电效率。摩擦纳米发电摆脱了定子转子所需要的对于能源的高频要求,它能够在外界能量低频状态下也有良好的能量收集效率。本文也通过分析摩擦纳米发电的各个模式下的发电原理,确定了利用液态金属进行发电的独立层模式。为了适应水波能的柔性特点,还设计了柔性硅胶外壳进行密封和包装。发现在0.5Hz的激励下,发电装置的摩擦接触面积为78.5cm2时最多可以点亮接近100盏LED灯,且最大电压可达125V,功率可达1000μW。这样的数据足以证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波浪能收集能力,并结合了仿生水母技术,利用这种仿生技术结合双稳态结构设计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在结构的简化方面也有极大的创新。

刘磊[7](2021)在《早期结外鼻型NK/T淋巴瘤诱导化疗未达完全缓解后放疗结果和失败模式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放疗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治疗的基石。在过去的十年中,早期NKTCL的治疗已从基于蒽环类药物的化疗逐渐发展为基于非蒽环类药物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早期ENKTC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在真实世界中,接受诱导化疗后放疗的ENKTCL患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目前针对预后较差的诱导化疗抵抗的ENKTCL的研究亦很少。本研究将分析对诱导化疗抵抗的早期ENKTCL患者的预后及失败模式,比较不同化疗方案诱导化疗的疗效,确定不同化疗反应患者的最佳放疗周期数并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不同化疗反应患者的失败模式。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hina Lymphoma Collaborative Group,CLCG)数据库中初始诱导化疗未达CR但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疾病进展(stable disease or progressive disease,SD/PD)后接受挽救性放疗的早期 ENKTCL。主要终点及测量值为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RFS)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Kaplan-Meier 法计算 5 年 OS 及 PFS,log-rank法分析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存曲线。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PFS、LRRFS以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进行了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matching,PSM)分析以反映随机研究设计并产生可比的研究组。采用多元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确定诱导化疗周期显示生存差异的最佳截断值。研究结果:全组患者5年OS率和5年PFS率分别为65.7%及56.3%。接受基于非蒽环类药物的新化疗方案的PR患者OS、PFS及DMFS均优于旧方案诱导化疗后PR的患者;而新方案LRRFS有优于旧方案的趋势,但并不显着;而对于SD/局部PD的患者,新旧化疗方案治疗的预后差异不显着。进一步评估了接受新方案诱导化疗后未达CR的患者早期与晚期挽救性放疗对生存结果的影响,对于诱导化疗后达PR患者早期(≤3个周期诱导化疗)放疗与推迟放疗(>3周期)的OS相近;而配对调整前后早期放疗比晚期放疗具有显着更好的PFS,疾病进展的风险显着降低。对于诱导化疗后达SD/局部PD的患者,无论调整与否新方案诱导不同化疗周期数分组的OS预后区别不大,而接受早期放疗(≤3个周期诱导化疗)的患者相对晚期放疗有更好的PFS趋势。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诱导化疗抵抗后行挽救性放疗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使用新方案诱导化疗后达PR的患者预后优于旧方案诱导化疗达PR的患者,使用新方案诱导化疗后,早期放疗优于晚期放疗。而对于诱导化疗后SD或局部PD的患者,新旧方案疗效差异不大,长周期的诱导化疗对于预后的改善没有优势,应尽加入根治性放疗。

陈伟[8](2021)在《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装配式结构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和传统意义上的现浇结构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结构展现出更快的施工速度、更好的结构构件质量以及节约资源消耗和促进环保绿色生态等优点,代表着未来基准建筑物的方向。在装配式建筑中有关节点连接的研究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梁柱节点既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传力区域,又是结构抗震的单薄部分。因此,为防止节点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重大破坏,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连接形式可靠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个由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展开试验研究。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由T型梁、牛腿柱构件通过螺栓干式连接,按节点的变形能力划分为半刚性节点,通过施加低周往复荷载对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分析了节点的破坏模式和相关抗震性能指标,并由拟静力试验数据提出一种针对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为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动力试验提供参考。同时,本文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依据拟静力试验的现场布置、现场边界条件和实际加载制度对试验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模型分析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吻合度比对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试验研究、恢复力模型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梳理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从节点连接形式和构造方式、试验研究方法、恢复力模型研究和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等角度,分析了近五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进程。(2)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由螺栓连接此类半刚性干式节点的T型梁和牛腿柱。对新型节点施加低周往复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介绍了试验构件的材料性能试验、具体设计、约束条件、测量方案以及加载制度等详细试验内容。(3)通过分析主要试验现象和破坏模式,观察并且记录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裂缝开展、屈服、破坏过程。分析全过程试验数据:以不同螺栓等级为变化参数得到两个试件的滞回曲线、整体承载力退化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曲线和耗能能力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优良,滞回曲线饱满、有明显的捏缩段;承载力、刚度退化缓慢,抗侧移能力较强;5.6级螺栓连接节点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略微高于8.8级螺栓连接节点。(4)通过对荷载-位移试验散点数据拟合,提出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度高,可以作为螺栓连接节点的弹塑性反应计算模型。(5)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低周往复荷载下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梁柱节点的可靠性,并对两试件数值模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螺栓钢板Mises应力云图、核心区剪应力云图、节点的应力状态比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研究的结果较为吻合,数值模型可以为预制装配式半刚性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工程实践提供合理的计算模型。(6)综合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节点工作阶段连接螺栓和节点核心区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承载部分,当预制梁柱构件强度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更换螺栓来完成地震灾害后预制节点的修复工作。本文所提出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相关结论和计算模型可以为工程抗震分析提供参考,同样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此类螺栓连接节点的拟动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图54表7参74

李岩泽[9](2021)在《业余青少年羽毛球后场挥拍动作分解教学的改进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教学试验法、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内容为改进的后场基础击球动作教学方法,研究对象为112名青少年羽毛球兴趣班中年龄在6至14岁之间的学员,采用多球训练方法进行后场高远球的分组教学。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将飞行距离、落点精准度、击打命中率三项指标作为衡量训练效果的指标标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对三项指标测试结果进行量化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方法训练效果的直接对比。考虑不同影响因素与训练效果之间的复杂内在联系,本文采用了以支持向量机法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并以测试结果作为训练集对其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模型对可能得到训练效果进行预测,从而得到采用改进后挥拍方式的最适宜训练人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对不同年龄的学员而言,采用改进后教学方法的学员各项考核指标均优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下的成员,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种训练方法的效果的差距逐渐减小。(2)对于不同身高和体重的学员,采用改进后教学方法的学员后场高球的飞行距离和落点精度得到显着提高,但两种教学方式在击球命中率上提高效果并无明显差异。(3)在性别对训练效果的影响上,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学员采用改进后教学方式后在后场高球的飞行距离和落点精度上得到明显提高,但击球命中率上未体现出明显差异。(4)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结果预测的精度较好,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教学方式的最适合年龄段分别为男生15岁以下和女生14岁以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总体来看,改进后教学方式对于改善学员发力的效果最为明显,学员采用改进后教学方式后与发力有关的高球飞行距离和高球落点精度两项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提升。(2)在受众人群中,年龄较小、女性以及体重较小等先天力量条件较弱的学员,采用改进后教学方式所得到的训练效果提升更为明显。(3)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训练效果的预测显示,改进式后场击球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学员,主要对15岁以下的男生与14岁以下的女生作用效果较为明显。

李华[10](2021)在《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中的校长专指“中小学校长”。随着校长领导影响学校效能和学生成绩的方式和效果逐渐被实证研究所证实,如何通过科学、专业的校长效能评价,准确判断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效能,识别有效校长和需要改进的校长,为校长效能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证据支持,成为美国校长评价改革和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通过继承循证教育改革“寻找奏效”的基本理念,将校长效能评价建立在可靠证据的基础上,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校长效能,以显着的证据和有力的证据支持校长效能的提升,促进了美国校长评价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在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校长评价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也是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美国循证支持的中小学校长效能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外校长评价知识的增长,为校长评价领域增加专门化的理论,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还可以为我国建立更加科学、客观和专业的校长效能评价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高效能校长在促进薄弱学校转型、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学生成绩上具有巨大潜力和作用,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也有助于为我国“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启发。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政策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首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美国联邦教育部、州教育部、全国中学校长协会、州教育主管委员会、华莱士基金会、美国研究所伟大教师与领导者研究中心、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组织的官方网站进行检索,收集到“循证教育改革”的一手文献和“校长效能评价”的一手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拥有了关于“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校长效能评价”研究的详细资料。其次,采用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政策分析法,对所获取的“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相关资料进行具体化研究,形成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每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其中,“比较研究法”是贯彻始终的研究方法,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逻辑,在探究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政策和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将其与中国问题、中国政策和中国现实相比较,采用比较教育管理的批判视野和因素分析方法,探索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经验对于我国校长评价科学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在教育问责制的推动下,美国校长评价由优秀校长特质评价和校长行为评价逐渐转向基于学生成绩的校长效能评价,并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区教育组织和专业组织的合作努力下,形成了以校长专业标准和校长效能循证研究为基础的校长评价理论模型,为美国各州实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校长效能”和“循证支持”是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在科学性上优于其他校长评价方式的关键。为此,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选取了“校长效能”和“循证支持”为两个核心的分析维度,探究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是如何实现校长评价“科学化”的?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美国中小学校长评价的效能转向”,“美国校长效能评价循证支持的动力背景”和“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内容向度”。除更加科学外,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也比其他的校长评价方式更加专业,主要原因是专业组织的参与。专业组织是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模型设计和证据生成的核心力量。为探究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是如何实现校长评价“专业化”的?研究选取了“专业组织”为分析维度,探究专业协会、专门化研究中心和社会团体等专业组织对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的贡献和影响。同时,又因为美国循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是以州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所以,研究选取了“评价实施”为分析维度,对美国科罗拉多州和康涅狄格州的校长评价个案进行分析,呈现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在州层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效果和引发的争议,其目的是形成对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的整体性理解,从而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为我国校长评价和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研究发现,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是教育管理“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下的循证教育改革实践,是美国校长评价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新进展和新趋势,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学区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的“专业组织”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高校长评价的科学性上,美国联邦政府发挥了“引领”作用,州政府和学区政府发挥了“执行”作用。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分配拨款,将教育投资与有效教育项目联系起来,奠定了剔除无效教育项目的改革基调,并通过“问责”和“赋权”的管理手段,使州和学区按照联邦的“循证”政策要求执行校长效能评价改革,从而将美国各州、各地区的校长效能评价建立在可靠证据的基础上。在提高校长评价的专业性上,全国中学校长协会等专业组织,通过其专业力量和学术组织平台,研发和设计了多套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框架和方案,供各州选择和使用,从而在知识生产的角度使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成为可能,也促进了美国校长评价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二、对传统致畸试验中几项观察指标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传统致畸试验中几项观察指标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馈能悬架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馈能悬架研究现状
        1.3.2 馈能悬架馈能特性与自供电技术研究现状
        1.3.3 馈能悬架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模型
    2.1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2.1.1 磁力悬架的结构设计
        2.1.2 磁力悬架的工作原理
    2.2 二自由度1/4 车动力学模型
    2.3 能量收集器的磁场模型和馈能模型
        2.3.1 磁场模型
        2.3.2 馈能模型
    2.4 磁场仿真与分析
    2.5 实验研究
        2.5.1 磁力悬架原理样机
        2.5.2 磁感应强度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力悬架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
    3.1 分析影响馈能特性的参数
    3.2 定子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2.1 永磁铁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2.2 铁制圆环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2.3 定子气隙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3 动子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3.1 线圈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3.2 线径大小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4 1/4 车系统参数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4.1 簧载质量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4.2 悬架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4.3 悬架阻尼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4.4 轮胎刚度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5 负载电阻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3.6 实验研究
        3.6.1 磁力悬架的实验台
        3.6.2 磁力悬架的馈能实验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及馈能应用
    4.1 引言
    4.2 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4.2.1 周期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4.2.2 冲击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4.2.3 随机激励对馈能特性的影响
    4.3 馈能特性实验研究
        4.3.1 不同激励实验
        4.3.2 馈能电路实验
    4.4 馈能应用实验研究
        4.4.1 点亮LED实验
        4.4.2 自供电无线传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力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5.1 磁力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
        5.1.1 馈能功率
        5.1.2 车身加速度
        5.1.3 轮胎相对动载荷
    5.2 磁力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5.2.1 磁力悬架阻尼特性
        5.2.2 磁力悬架动力学特性
    5.3 馈能特性与其动力学特性耦合分析
        5.3.1 分析影响耦合特性的参数
        5.3.2 系统输入激励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5.3.3 机电耦合系数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5.3.4 外部负载电阻对耦合特性的影响
    5.4 实验研究
        5.4.1 动力学特性实验
        5.4.2 耦合特性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车系统的特性仿真分析
    6.1 引言
    6.2 1/4 车非线性数学模型
    6.3 1/4 车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6.3.1 无量纲激励频率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6.3.2 无量纲悬架刚度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6.3.3 无量纲悬架阻尼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6.3.4 无量纲质量比对车辆系统特性的影响
    6.4 对比分析
        6.4.1 时域路面不平度的模型
        6.4.2 馈能效果对比
        6.4.3 振动效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1.3.1 整地作业机械类型及作业原理
        1.3.2 小麦播种机类型及作业原理
        1.3.3 国外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1.3.4 国内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设计方案
    2.1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设计要求
        2.1.1 田间作业农艺模式要求
        2.1.2 一体机作业要求
    2.2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2.2.1 一体机设计方案
        2.2.2 一体机主要尺寸和技术参数确定
        2.2.3 一体机整机结构设计
        2.2.4 整机工作原理
    2.3 机具功耗计算及配套动力机具选择
        2.3.1 施肥耧腿消耗功率计算
        2.3.2 立式旋耕机消耗功率计算
        2.3.3 播种部件消耗功率计算
        2.3.4 一体机配套机具选择
    2.4 旋耕部件传动系统设计
        2.4.1 传动方案设计
        2.4.2 传动比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体机关键部件设计与结构优化
    3.1 立式旋耕刀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3.1.1 立式旋耕刀总体设计
        3.1.2 旋耕刀组运动参数计算
        3.1.3 立式旋耕刀结构设计
    3.2 播种部件设计
        3.2.1 圆盘开沟器结构设计
        3.2.2 圆盘开沟器参数设计
    3.3 施肥耧腿方案设计
        3.3.1 分层施肥工作原理
        3.3.2 分层施肥器结构设计及参数选定
        3.3.3 施肥耧腿样件试制
    3.4 种肥箱设计
        3.4.1 种肥箱容量计算
    3.5 碎土辊设计
    3.6 液压悬挂架
        3.6.1 作业受力分析
        3.6.2 仿真模型建立
        3.6.3 仿真结果分析
        3.6.4 液压悬挂架的有限元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关键部件仿真分析与研究
    4.1 离散元法概述
        4.1.1 离散元法应用背景
        4.1.2 离散元法接触模型理论
    4.2 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
        4.2.1 颗粒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4.2.2 土槽模型建立
        4.2.3 旋耕刀模型建立
    4.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4.3.1 工作参数
        4.3.2 结构参数
    4.4 旋耕刀—土壤模型仿真实验
        4.4.1 旋耕刀模型建立及运动添加
        4.4.2 旋耕刀作业过程及受力分析
    4.5 正交试验结果
        4.5.1 工作参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5.2 结构参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5.3 立式旋耕刀可靠性分析
    4.6 刀具结构参数对土壤粉碎效果的影响
        4.6.1 抛土效果分析
        4.6.2 碎土效果分析
    4.7 秸秆抛飞埋覆效果分析
        4.7.1 颗粒模型建立
        4.7.2 立式旋耕对秸秆作业原理
        4.7.3 立式旋耕清除秸秆效果分析
    4.8 立式旋耕对肥料施播的影响性能研究
        4.8.1 离散元模型建立
        4.8.2 立式旋耕对肥料颗粒排布的影响
        4.8.3 肥料颗粒平均坐标值变化规律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整地模式筛选及立式旋耕机性能测试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条件概况
    5.3 试验设计
    5.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4.1 小麦返青期测定
        5.4.2 作物产量测定
    5.5 试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田间性能测试试验
    6.1 试验目的
    6.2 试验条件
    6.3 作业性能测定方法
        6.3.1 耕深及稳定性测试
        6.3.2 碎土率与植被埋覆率
        6.3.3 排种(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及稳定性
        6.3.4 种子破损率
        6.3.5 田间播种均匀性
        6.3.6 播深合格率
    6.4 一体机作业评定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奖励
致谢

(4)人体粪便图像中性状及颜色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粪便外观性状的医学基础及数据集
    2.1 粪便外观性状特征及临床意义
    2.2 粪便颜色识别标准
    2.3 粪便性状分类标准
    2.4 本文使用的粪便数据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粪便性状自动识别技术
    3.1 粪便性状自动识别技术简述
    3.2 基于传统图像特征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2.1 传统图像特征提取器
        3.2.1.1 LBP特征提取器
        3.2.1.2 Gabor特征提取器
        3.2.1.3 GLCM特征提取器
        3.2.2 图像特征分类技术
        3.2.2.1 SVM分类器
        3.2.2.2 MLP分类器
        3.2.3 粪便性状分类评价标准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粪便性状识别技术
        3.3.1 迁移学习
        3.3.2 基于迁移学习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3.2.1 基于AlexNet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3.2.2 基于VGG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3.2.3 基于Inception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3.2.4 基于ResNet的粪便性状自动识别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粪便颜色自动识别技术
    4.1 粪便颜色自动识别技术简述
    4.2 基于图像彩色空间的粪便颜色自动识别
        4.2.1 目标粪便区域提取
        4.2.1.1 数字图像彩色空间
        4.2.1.2 粪便图像二值分割
        4.2.1.3 粪便二值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4.2.1.4 最大连通域提取图像中粪便区域
        4.2.2 粪便颜色识别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粪便颜色自动识别
    4.4 粪便颜色分类评价标准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粪便性状与颜色多任务识别
    5.1 粪便性状与颜色多任务识别
    5.2 基于ResNet改进的StoolNet粪便性状多任务识别网络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6.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低频仿生水母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振动能量收集的背景与意义
        1.1.1 传统波浪能收集器
        1.1.2 复合型拓频能量回收装置
        1.1.3 双稳态拓频振动结构
    1.2 仿生学与低频振动应用
        1.2.1 仿生水母研究背景
        1.2.2 仿生水母机器人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低频仿生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工作原理
    2.1 仿生水母技术结合振动能量拓频方法
        2.1.1 水母的运动规律
        2.1.2 双稳态系统的构建
        2.1.3 双稳态系统的分析
    2.2 不同工作方式的能量回收装置发电原理
        2.2.1 电磁式发电机及其原理
        2.2.2 压电式发电机及其原理
        2.2.3 摩擦式发电机及其原理
    2.3 摩擦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2.3.1 纳米发电机的开发原理
        2.3.2 基于液态金属设计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频仿生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结构设计
    3.1 能量收集装置发电元件的设计
    3.2 仿生水母结合拓频技术结构设计
        3.2.1 仿生水母与双稳态结构设计
        3.2.2 双稳态结构设计
        3.2.3 双稳态结构仿真
    3.3 拓频能量回收装置技术指标
    3.4 能量回收装置搭载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频仿生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论证实验
    4.1 硅胶外壳液态金属摩擦纳米发电机能量输出特性
    4.2 低频仿生能量收集装置实验室环境输出特性
    4.3 低频仿生能量回收装置水下受迫实验输出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
    5.4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早期结外鼻型NK/T淋巴瘤诱导化疗未达完全缓解后放疗结果和失败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患者与方法
    1.研究人群
    2.临床分期和风险分层
    3.治疗
    4.随访和疗效评价
    5.数据统计
结果
    1.临床特征和总体预后
    2.近期疗效对预后的影响
    3.诱导化疗未达CR患者全组新旧化疗方案放疗后的疗效比较
        3.1 化疗中度敏感组新旧化疗方案放疗后的疗效比较
        3.2 化疗不敏感组新旧化疗方案放疗后的疗效比较
    4.新方案诱导化疗后放疗时机
        4.1 全组放疗时机分析
        4.2 化疗中度敏感组放疗时机分析
        4.3 化疗不敏感组放疗时机分析
    5.失败模式
        5.1 全组失败模式
        5.2 PR组及SD/PD组失败模式
        5.3 新旧化疗方案失败模式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前言
    二、R/R患者治疗选择
    三、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8)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近五年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研究
        1.2.1 国际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装配式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和试验设计
    2.1 新型梁柱节点设计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布置
        2.2.2 材料性能试验
        2.2.3 测量方案
        2.2.4 加载方案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3.1 主要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3.1.1 高强螺栓连接节点JD1 试验现象
        3.1.2 普通螺栓连接节点JD2 试验现象
        3.1.3 破坏模式
    3.2 滞回性能分析
    3.3 承载能力退化
    3.4 刚度退化分析
    3.5 延性性能分析
    3.6 耗能能力分析
        3.6.1 滞回耗能-位移曲线
        3.6.2 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位移曲线
第四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4.1 现有恢复力模型
        4.1.1 材料恢复力模型
        4.1.2 构件恢复力模型
    4.2 恢复力模型的确定方法
    4.3 本文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第五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5.1 ABAQUS简介
    5.2 材料的本构关系
    5.3 节点有限元建模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ANSYS有限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ANSYS命令流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业余青少年羽毛球后场挥拍动作分解教学的改进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后场挥拍技术的相关概念
    2.2 羽毛球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
    2.3 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相关研究
    2.4 后场挥拍技术的相关研究
    2.5 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相关研究
    2.6 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相关研究
    2.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的性别分布
        3.1.2 研究对象的形态特征分布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试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支持向量机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后场击球的落点分布
        4.1.1 后场高球的击球落点分布
        4.1.2 后场高球飞行距离的测试结果
        4.1.3 后场高球落点精准度测试结果
        4.1.4 后场高球击打命中率的测试结果
    4.2 年龄对改进后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
        4.2.1 年龄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分析
        4.2.2 年龄对落点精准度的影响分析
        4.2.3 年龄对击打命中率的影响分析
    4.3 形态特征对改进后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
        4.3.1 形态特征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分析
        4.3.2 形态特征对落点精准度的影响分析
        4.3.3 形态特征对击打命中率的影响分析
    4.4 性别对改进后教学方式的效果分析
        4.4.1 性别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分析
        4.4.2 性别对落点精准度的影响分析
        4.4.3 性别对击打命中率的影响分析
    4.5 改进后教学方式的总体效果分析
        4.5.1 主要技术指标的权重比
        4.5.2 年龄对改进后教学总体效果的影响分析
        4.5.3 形态特征对改进后教学总体效果的影响分析
        4.5.4 性别对改进后教学总体效果的影响分析
    4.6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训练效果预测
        4.6.1 单变量的训练效果模型验证
        4.6.2 多变量的训练效果模型验证
        4.6.3 不同年龄段训练效果的预测结果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校长效能研究
        (二)校长效能评价研究
        (三)循证教育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校长效能与有效校长
        (二)校长效能评价
        (三)循证支持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政策分析法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评价的效能转向
    第一节 问责制迫使校长评价走向“科学化”
        一、校长评价脱离教师评价母体
        二、校长评价权的争夺使“校长特质评价”逐渐被取代
        三、基于“成功学校”研究的“校长行为评价”面临挑战
    第二节 标准驱动下“校长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一、德尔菲法和档案袋法的尝试
        二、基于专业标准的“校长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第三节 政府鼓励基于学生成绩的“校长效能评价”
        一、联邦政策使“校长效能”与“学生成绩”挂钩
        二、州政府推行基于学生成绩的校长效能评价方案
第二章 美国校长效能评价循证支持的动力背景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认识论基础
        一、循证教育研究与美国教育管理“科学主义”一脉相承
        二、循证教育研究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观念的新表达
    第二节 联邦政府“赋权”州和学区实施循证教育改革
        一、美国教育决策权由学区转移至联邦
        二、联邦政府制定循证教育项目标准
        三、州和学区制定校长效能评价循证支持标准
    第三节 基础教育“问责制”推动校长效能的循证研究
        一、政治、经济与学校互动产生教育问责制
        二、校长问责制推动校长效能的循证研究
第三章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内容向度
    第一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价值取向
        一、“以州教育行政为主导”的评价主体取向
        二、“校长专业发展”和“学生成绩提升”的评价目的取向
        三、“50%校长行为+50%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取向
        四、“多样化证据收集”的评价过程取向
    第二节 为校长效能评价提供理论支持的“循证研究”
        一、肯尼斯·利思伍德“学校领导影响学生成绩”研究
        二、菲利普·海灵杰“校长学习中心领导力”研究
    第三节 基于校长效能循证研究的“校长评价模型”
        一、依据政策重构校长评价理论的“Clifford综合校长评价模型”
        二、指向问责和发展的“Stronge校长绩效评估模型”
        三、聚焦学生成绩结果的“Marzano校长评价模型”
第四章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专门化
    第一节 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专门化组织
        一、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组织观
        二、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组织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引领和推动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方案的专业协会
        一、设计校长评价指南的“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
        二、提出基于标准的校长效能评价主张的“州教育主管委员会”
    第三节 为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提供证据的研究中心
        一、检验校长评价工具信效度的“伟大教师与领导者研究中心”
        二、提供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工具的“新领导者”
    第四节 研发和推广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成果的社会团体
        一、通过资助科研项目解决校长评价问题的“华莱士基金会”
        二、以合同和营销为手段影响校长评价政策的“兰德公司”
第五章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个案与实施效果
    第一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个案分析
        一、美国科罗拉多州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
        二、美国康涅狄格州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
    第二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实施效果分析
        一、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实施的积极效果
        二、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实施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主要争议分析
        一、校长效能评价标准中能否使用学生成绩
        二、校长效能等级计算中学生成绩的占比
        三、基于学生成绩的校长效能评价评价结果能否用于高风险决策
第六章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批判反思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批判反思
        一、基于公共行政理论的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批判
        二、基于关系性领导理论的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反思
    第二节 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的经验借鉴
        一、以校长效能和循证支持为方向实现校长评价的科学化
        二、以政府赋权和专业组织力量促进校长效能评价的专业化
        三、以多样化证据和校长参与提升校长效能评价的准确性
        四、以支持性评价取代诊断性评价保证校长提高领导效能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对传统致畸试验中几项观察指标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乘用车磁力悬架的馈能和动力学特性研究[D]. 周冉.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D]. 王黎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人体粪便图像中性状及颜色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D]. 闻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低频仿生水母振动能量回收装置[D]. 袁光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7]早期结外鼻型NK/T淋巴瘤诱导化疗未达完全缓解后放疗结果和失败模式分析[D]. 刘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8]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D]. 陈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9]业余青少年羽毛球后场挥拍动作分解教学的改进与实践[D]. 李岩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美国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研究[D]. 李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传统致畸试验中几个观察指标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