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上海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一、上海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方传棣[1](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陈锦辉[2](2011)在《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保护自然界的最高形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发展,保护区事业蓬勃发展,在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物物种的保护和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我国逐步完善了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工作。但是,我国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立法明显落后于其建设速度,致使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凸显,严重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立目标的实现。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以中华鲟及其赖以栖息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特殊区域,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物种保护、水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修复、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中华鲟及其赖以栖息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规,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同年4月15日开始实施。《管理办法》的实施为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及其栖息环境的科学有效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实施五年多来,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由于采用规章的形式,在立法技术上和具体法律条文的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一些问题采用了模糊处理的形式,使得很多条文在运用中的操作性不强。中华鲟作为典型的江海洄游性鱼类,在生物学上具有水生野生动物的典型性,在保护上具有水生野生动物的系统性。然而,在《管理办法》中没有充分考虑中华鲟这一特殊物种保护的特殊性和系统性。此外中华鲟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时间关系,在《管理办法》中根本没有考虑到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特殊性。因此《管理办法》已经不能够满足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法制建设是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健全中华鲟保护区法制,更加科学有效地履行保护责任,保护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来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对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思路,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法律制度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部分。第一,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从保护区性质和范围,中华鲟物种生物学及其保护现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经济状况、管理和建设现状以及对保护区评价等详细介绍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中华鲟的洄游习性决定了长江口是中华鲟幼鱼及其产卵群体洄游过程中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的天然场所。中华鲟的保护具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独特性、复杂性、流动性和系统性。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以中华鲟及其赖以栖息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特殊区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为典型的河口海岸湿地。其具有物种珍稀濒危性和特有性、长江口水域生态典型性和敏感性、生境重要性和唯一性、河口生态环境特殊性和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修复可行性,在物种保护、水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修复、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息息相关的一些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和自然保护区学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尤其是立法的指导意义。(1)可持续发展应作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首要基本原则。(2)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立法对象应明确是中华鲟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生态经济系统。(3)应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管理机制。(4)应确立科学研究机制,尤其是生态退化综合评判及后续动态监测与评价机制。(5)保护区的管理应是开放性的管理,应把人类作为系统的一个组分。(6)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指标应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完整性、独立性、简洁性和针对性。第三、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制定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等阐述了保护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剖析了《管理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效力不够、保护物种不明晰、土地权属不明确问题、操作性不强、中华鲟保护的特殊性和系统性考虑不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特殊性没有考虑。第四,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必要性,并从理论基础、国际形势和法制建设基础等论述了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可行性。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大都市的需要,是上海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是中华鲟物种保护的需要、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的需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健全法制的需要,更好履行保护责任的需要。自然保护区的立法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现代环境立法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立法有重要意义。运用法律形式调整因保护、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涉及的社会关系,以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对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的实际做法。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出台地方性法规是唯一可行的途径。第五,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和借鉴。介绍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我国自然保护立法实践,特别是地方立法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1、保护区的地方立法应注重自主性立法和先行性立法。2、保护区的地方立法应具有鲜明的地方性。3、应加快中华鲟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从国外以及我国香港、台湾有关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实践来看,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自然保护区这一保护自然资源形式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1、制定有关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法,为自然保护区的立法提供了立法依据和指导。2、形成了以基本法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区,配套相应的单行法律,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对于特殊的保护区进行专门立法,使得使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体系趋于完善。4、地方立法多数以“法”的形式颁布,提高了地方立法的效力和层次,赋予了自然保护区较高的法律地位。第六,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实践和借鉴。主要介绍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借鉴意义。1、中华鲟是野生动物,其保护立法应明确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中华鲟是洄游性水生野生动物,对中华鲟的保护立法既要充分考虑其资源特性、流动性、复杂性等一般水生生物特性,又要其江海洄游性的独特特性。3、中华鲟保护区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系统,对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立法应充分考虑个体与个体(生态系统的其他个体)、个体和整体(生态系统)的关系。4、鉴于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系统性,要做到有效科学保护,既要坚持预防性原则,又要确立对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的物种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等科学研究制度。5、鉴于中华鲟所处特殊环境以及每年遭受误捕受伤等实际情况,应确立中华鲟收救抢救制度。第七,湿地保护立法实践和借鉴。主要介绍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湿地保护立法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借鉴意义。1.由于我国尚未有一部“湿地保护”的专门法律,因此对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湿地地方立法只能是地方性法规,这是由地方性法规的创制性所决定的。2、在保护区立法中,应对中华鲟保护区湿地的类别明确,即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应属于河口水域的海洋/海岸湿地。3、在保护区立法中,应充分考虑湿地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资源环境进行整体保护。4、在保护区立法中,应明确保护区湿地的管理部门权限。第八,我国地方性立法实践和借鉴。主要介绍了我国地方性立法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借鉴意义。要真正科学有效的保护好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是地方性法规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九,制定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的设想。首先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立法目标的基础上,从提高立法层次、统筹保护目标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体现地方性特色和提高易操作性等四方面确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立法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预防性、生态优先和系统性保护等基本原则和坚持地方性、创制性等地方法规的特有原则,确立开放式管理、生物资源特性、土地属性、生态补偿和公众参与等基本制度,最后提出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基本框架。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的理论基础,并从这些理论基础中分别总结了其对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的指导意义,这在保护区立法研究还是首次。二是在研究中,即全面考虑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具有的保护区立法的一般属性,又充分认识到其具有的特有属性,即,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既是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并分别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湿地保护立法方面阐述了其立法的特殊性,这在保护区立法研究中也是极其少见的。三是在研究中,介绍了我国和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地方立法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借鉴意义,鉴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基于保护对象的特有属性,要真正科学有效的保护好中华鲟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是地方性法规的特性所决定的。四是这种即考虑自然保护区一般属性,也考虑保护对象特有属性的立法研究方法,是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必要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只是对立法可行性、立法目标和立法原则以及应建立的基本制度作了初步研究。具体的管理措施等亟需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胡玥[3](2016)在《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和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作为21世纪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精明发展战略,因其内涵的包容性、功能的复合性、尺度的延展性,发挥出比以往任何一种发展理念更加强大的自然保护及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多关注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单一尺度的规划,较少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在多级尺度上的整合规划。本项研究探讨了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方法,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对区域、市域和中心城区三个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了一套新的“区域—市域—城区”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的规划流程。包括规划目标的确定、规划技术方法的筛选、组成要素的评价、各级尺度间规划结果的融合。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尺度的规划目标存在差异;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存在差异,各级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需以规划目标和研究区数据特征为导向进行筛选;高层级尺度的规划结果对低层级尺度的规划具有指导作用,而低层级尺度的规划/评价结果对高层级规划则有支撑和需求导向的作用。(2)建立了长三角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包括中心地斑块135块,有上海市境内长江口湿地群、江苏省境内太湖重要湿地、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浙江省境内东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等;主要连接廊道19条,包括长江主流道、太湖[淀山湖[黄浦江水系廊道和浙东森林廊道等。其中,长江口大型湿地群和黄浦江[淀山湖河流廊道在区域层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城市发展威胁,需要特别重视保护与发展的协调。(3)建立了上海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规划上海市陆域自然保护网络,包含44个生物保护中心地和5条重要生态廊道;构建包含7种类型的上海市陆域开放空间体系,并规划形成“三圈层”的市陆域开放空间网络;上海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由陆域自然保护网络和陆域开放空间网络耦合而成,耦合结果表明自然保护网络与开放空间网络总体上不重合,只在沪金—沈海高速东西向段、外环高速南段、沪芦高速南北向段三处地段存在重叠,需要特别注意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之间的互不干扰。(4)从居民使用的公平性角度定量评价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要素——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居民使用城市公园的公平性程度差异较大,浦西片区部分人口密集的老城厢街区明显低于浦东片区;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现有布局和数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亟需在市域层面增加大型开放空间的数量。本研究通过三个案例,探讨了三个尺度下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规划的技术实现方法,并衔接整合成一套既“至上而下”又“由下而上”的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框架,为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然[4](2016)在《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我国各省域资源环境禀赋、经济发展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其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不同,有必要构建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且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导向策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制定更为系统、具体、科学的差异化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较多研究针对31个省市区构建了通用型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但对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差异性的考虑不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各类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明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的关键任务不同;在指标体系构建时,首先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绿色发展的思想等方面的考虑,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然后在把握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重点的基础上,分别对省域生态文明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维度指标进行调整,以构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集对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指数,并从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两方面分析各类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从而提出推进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具体如下:1.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等东南沿海省市区(第一类省域)资源环境指标得分最高,资源环境总体上处于最佳状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等12个省市区(第二类省域)资源环境得分多处于中等排名,资源环境各指标也多处于中等排名;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0个省市区(第三类省域)资源环境指标得分多排名靠后。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态基础、产业结构、要素流动、区域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原因;第一类省域第三产业占比高,多是要素资源的聚集地,区域科技发展水平高:第二类省域土地资源禀赋较好,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多为粮食主产区域,有望成为吸纳第一类省域人口的区域,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第三类省域生态基础相对较差,多为要素资源的分散地区,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应把握科学性与客观性、定量化与可操作性、权威性与典型性等原则;基于这些思路与原则,从生态文明基础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数、“一票否决”思想三个一级子系统,从生态基础、国土空间、资源管理、环保行动、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制度、“红线”指标七个二级子系统选取33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3.基于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重点不同、“红线”指标约束不同的思想以及区域特殊性等原则,对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从而构建了差异化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类省域的发展方向是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同时必须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增加了城区人均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均道路面积、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率、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等9项特色指标。第二类省域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工业与农业须并行发展的区域,其有望成为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优良的省市,应增强城镇的社会服务和经济生产功能,提高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增加了城镇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农业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人均旱涝保收面积等17项特色指标。第三类省域应在现有城镇布局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集中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中心城镇,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增加了城镇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煤炭、石油、天然气基础储量占全国比重等10项特色指标。4.在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构建了差异化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将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引入定量化分析模型,运用组合赋权法、集对分析方法测算各类省域生态文明指数,从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两方面分别评价分析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最高的并不是经济十分发达、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水平更好的北京市、上海市,而是多集中在发展相对均衡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多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湖南省等粮食主产区域,工业与农业并行发展的相对较好。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集中在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河北省、河南省。另外,无论是经济十分发达的第一类省域、工农业并重的第二类省域,还是生态功能脆弱的第三类省域,大多数省域对“红线”指标的履行是不够的,一方面说明了将生态红线“一票否决”纳入生态文明实际考评约束机制的思想落地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大多数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十分迫切,尤其二氧化硫、PM10浓度超标十分严重。5.分别从推进第一类省域、第二类省域、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将“一票否决”的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四方面提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一类省域应推进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包容的、可持续的城镇化;提高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经济强省资源管理水平,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加速发展海南省第三产业和热带农业。第二类省域应加强关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环境保护、生态制度的建设;提升江西省、安徽省等中部四个粮食主产省域的资源管理水平,加速转型发展;重点关注云南省等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第三类省域应优化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山西省资源管理能力;西藏自治区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贵州省、甘肃省等其他五个省市区应重点关注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另外,可将“一票否决”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强化落实地方政府负责的刚性要求。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将中国省域分为三类。传统的分类方法多按照地理区位将省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而本文从资源利用、环境质量两方面选取指标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运用变异系数法证明了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存在的客观性,结合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评价指标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各类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十分明显。2.构建了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以及绿色发展的思想出发,构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以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为基础,对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各维度指标进行了调整,从而构建了不同类型省域差别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类型省域设定了差别化的“红线”指标约束值。3.提出具有区域导向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运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运用集对分析方法测算分析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针对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省域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蒋五一[5](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浪[6](2007)在《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人工生态系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型城市快速出现,并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本研究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薄弱点,以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为主要对象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该研究以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当前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之间的严重失衡问题,借鉴系统论与进化论的理论原则,通过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实践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城市绿地系统进化论。全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研究内容。第二章着重界定了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和内涵;第三章对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理论展开比较研究;第四章是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横向空间比较;第五章是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纵向历史和未来建构研究;第六章提出了指导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持续发展的理论——绿地系统进化论。本研究从逻辑起点、思维方式、理论构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看,具有五大创新点:一是首次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及其构建为剖析对象的系统性研究。二是较为全面地解析了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这一最重要、最难实施的问题。三是对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思维方式的突破。四是提出并论证了城市绿地系统进化论。五是首次从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及构建的纵(时间)、横(空间)两个发展轴,对特大型城市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及构建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

曹明德[7](2019)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法治经验与启示》文中认为从生态岛建设的国际经验看,各国在探索个性化生态岛发展之路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勾勒出以生态安全为底线,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与行动,创造一个人居和谐的生态社区的生态岛发展框架。崇明生态岛建设获得了国内外良好声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风险。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崇明应尽快建立起生态岛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统一规划体系,"一张蓝图"贯彻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始终;立足于本岛的生态基础,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以创造人居福祉为目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

叶林[8](2016)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叶伟为[9](2010)在《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作用,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由于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湿地资源也正在被不断遭到破坏。在开展湿地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促进湿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最初仅强调湿地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功能,拓展到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湿地资源数量日趋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一些珍贵动植物的栖息、生存和繁衍。长期以来,在我国湿地法律保护中却仍然存在着职能交叉、权限不清、执法扰民等弊端,或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或拖延扯皮、谁也不管等等问题。现阶段,我国湿地的法律保护主要依赖各个自然保护区自己的“家法”,方法迥异,手段有限,执法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如何更好地开展我国湿地资源的法律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引人关注的难题。本文通过湿地资源法律保护的法理研究,分析我国湿地资源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湿地法律保护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梳理影响湿地法律保护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和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湿地法律保护经验,研究其政策共性和差异,为我国的湿地资源法律保护实践提供有益启示。充分考虑湿地资源法律保护的经济价值,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确定湿地资源的核心价值,利用市场估价法、产品替代估价法、条件估价法、旅游成本法、净现值等方法进行湿地资源的价值研究,为湿地资源保护提供数量支持。从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出发,对具体的湿地资源法律保护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期通过分析国内湿地法律保护的制度基础、立法框架、执行内容,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湿地资源法律保护模式,提出湿地资源综合法律保护的理论和综合执法的具体方法。最后结合九段沙湿地的法律保护案例实践,通过对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等调查研究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罗恒[10](2020)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愈发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同时生态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及地区间生态安全水平,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的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已成为经济转型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区域一一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就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演变阶段划分,长江经济带经济带生态安全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及实施三个核心主体部分进行布局。第一部分,对生态安全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安全阶段划分。将种群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领域,构建两阶段生态安全测度模型,第一阶段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结合DPSIR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完善并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生态安全综合特征指数及生态安全二维动态演化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演变阶段。第二阶段构建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进一步测度生态安全成熟度。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基本指数及综合特征指数测度结果,诊断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其演变格局,然后进行指标回溯分析探究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第三部分,依据测度结果及问题成因分析,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四大保护调控模型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在共生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两阶段测度模型能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有利于准确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状况。(2)从生态安全演变时间格局上看,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到强化,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长期处于自然生态偏害发展模式。从生态安全演变空间格局而言,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着,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从绿值指数测度结果来看,生态安全成熟度较低。(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人口过度聚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4)构建的四大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及其实施建议具有问题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给长江经济带相关部门的生态安全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上海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保护区概况
        1.1.1 性质与范围
        1.1.2 建区时间
        1.1.3 保护对象
    1.2 中华鲟概况
    1.3 中华鲟物种保护现状
        1.3.1 中华鲟资源与保护研究进展
        1.3.2 产卵场的保护
    1.4 自然生态环境
        1.4.1 自然环境状况
        1.4.2 自然资源状况――湿地生态系统
    1.5 社区经济状况
    1.6 与其他保护区域关系
    1.7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1.7.1 机构设置
        1.7.2 科学保护
        1.7.3 依法管理
        1.7.4 科学研究
        1.7.5 制度建设
        1.7.6 科普教育
    1.8 自然保护区评价
        1.8.1 生物资源评价
        1.8.2 社会价值评价
        1.8.3 经济价值评价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
        2.1.2 可持续发展定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2.1.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立法的指导意义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1 核心理论是生态与经济协调
        2.2.2 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有机的联系和统一
        2.2.3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2.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对保护区立法的指导意义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恢复生态学理论对保护区立法的指导意义
    2.4 生态伦理学理论
        2.4.1 生态伦理学理论
        2.4.2 生态伦理学理论对保护区立法的指导作用
    2.5 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
        2.5.1 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
        2.5.2 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对保护区立法的指导意义
    2.6 自然保护区学理论
        2.6.1 自然保护区学理论
        2.6.2 自然保护区学理论对保护区立法的指导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办法》制定必要性
    3.2 《管理办法》制定意义
    3.3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3.2.1 关于《办法》的体例
        3.2.2 关于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
        3.2.3 关于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体制问题
        3.2.4 关于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
        3.2.5 关于保护区管理与当地正常渔业生产活动的关系
        3.2.6 关于突发事故的处理
        3.2.7 关于涉水工程影响保护区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的处理
        3.2.8 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缴纳与用途
        3.2.9 关于保护区内科研教学等活动的行政许可问题
        3.2.10 关于法律责任
    3.3 《管理办法》实施情况
    3.4 《管理办法》实施中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完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必要性
    4.2 完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
        4.2.1 理论基础
        4.2.2 国际形势基础
        4.2.3 法制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和借鉴
    5.1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
        5.1.1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现状
        5.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存在的问题
    5.2 有关国家和地区关于自然保护区立法实践
        5.2.1 有关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立法现状
        5.2.2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关于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实践
        5.2.3 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实践和借鉴
    6.1 野生动物的概念
        6.1.1 野生动物
        6.1.2 水生野生动物的概念
    6.2 国外关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实践和借鉴
        6.2.1 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公约
        6.2.2 有关国家关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
        6.2.3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趋势
        6.2.4 结论
    6.3 我国关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实践
        6.3.1 我国关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实践
        6.3.2 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体制
        6.3.3 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立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3.4 借鉴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湿地保护立法实践和借鉴
    7.1 湿地的概念
    7.2 国际关于湿地保护的立法实践
        7.2.1 《湿地公约》
        7.2.2 国外湿地保护的立法实践
        7.2.3 借鉴
    7.3 我国关于湿地保护立法的实践
        7.3.1 我国关于湿地保护立法的实践
        7.3.2 我国湿地立法存在的问题
        7.3.3 借鉴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地方性立法实践
    8.1 地方立法的内涵
    8.2 地方立法的特征
    8.3 地方立法的形态
    8.4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关系
        8.4.1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
        8.4.2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
    8.5 借鉴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制定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法规的设想
    9.1 立法目标
    9.2 立法原则
        9.2.1 基本原则
        9.2.2 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
    9.3 基本制度
        9.3.1 开放式管理制度
        9.3.2 生物资源特性原则
        9.3.3 土地权属制度
        9.3.4 生态补偿机制
        9.3.5 公众参与制度
    9.4 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和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发展历程
    2.2 空间结构与组成要素
    2.3 复合型功能
    2.4 多尺度特征及其优越性
    2.5 GI网络规划流程
    2.6 GI网络空间规划方法
        2.6.1 确定中心地或源斑块
        2.6.2 廊道路径的生成
        2.6.3 重要廊道的筛选
    2.7 GI要素的保护健设优先级评价
        2.7.1 生物保护目标导向
        2.7.2 人类福祉目标导向
第3章 长三角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规划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规划目标
    3.3 数据来源与整理
    3.4 GI的要素组成与网络模型构建
        3.4.1 中心地的识别
        3.4.2 廊道的生成与校正
        3.4.3 节点的确定
        3.4.4 GI网络构建
    3.5 GI网络结构评价
        3.5.1 生态重要性评价
        3.5.2 发展胁迫性评价
    3.6 小结
第4章 上海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规划目标
    4.3 市域自然保护网络构建
        4.3.1 市域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4.3.2 网络中心节点的选择与确定
        4.3.3 网络廊道构建
    4.4 市域开放空间网络规划
        4.4.1 市域开放空间格局分析
        4.4.2 市域线性空间格局分析
        4.4.3 市陆域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4.4.4 与其他规划比较
    4.5 开放空间网络构建
    4.6 自然保护网络与开放空间网络的耦合
    4.7 小结
第5章 上海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要素布局的评价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评价目标
    5.3 概念内涵
        5.3.1 “可达性”的内涵
        5.3.2 “公平性”的内涵
    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5.5 评价方法
        5.5.1 可达性模型
        5.5.2 公平性评价方法
    5.6 评价结果
        5.6.1 公园服务效力分析
        5.6.2 住宅点公平性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方法总结
    6.2 实证总结
    6.3 论文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1.2.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分析
    2.1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特征
        2.1.1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分析架构
        2.1.2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
    2.2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2.2.1 生态基础方面的原因
        2.2.2 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
        2.2.3 要素流动方面的原因
        2.2.4 区域科技发展方面的原因
    2.3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分析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
        3.1.3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的刻画
    3.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1 科学性与客观性
        3.2.2 定量化与可操作性
        3.2.3 权威性与典型性
    3.3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具体确定
        3.3.1 指标体系
        3.3.2 指标解释及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1.1 把握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
        4.1.2 结合区域差异设定不同的指标约束值
    4.2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3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具体确定
        4.3.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方法
    5.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
        5.1.1 常用的指标赋权方法
        5.1.2 指标赋权方法评述
        5.1.3 组合赋权方法
    5.2 生态文明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5.2.1 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
        5.2.2 集对分析用于生态文明评价的可行性
        5.2.3 生态文明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5.3 省域生态文明评优模型
        5.3.1 生态文明评优“红线”指标实施模型
        5.3.2 融入“红线”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优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6.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6.1.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1.2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6.1.3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6.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6.2.1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6.2.3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6.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6.3.1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2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6.3.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7.1 推进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7.2 推进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7.3 推进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7.4 将“一票否决”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与实践综述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重点
    1.2 研究目标
        1.2.1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
        1.2.2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
        1.2.3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建构研究
        1.2.4 布局结构的持续发展模式——绿地系统进化论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具体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特点和内涵
    2.1 特大型城市的界定
        2.1.1 特大城市的概念
        2.1.2 特大城市的特点
        2.1.3 特大型城市的概念
    2.2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
        2.2.1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类型
        2.2.2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质量
        2.2.3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
    2.3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
        2.3.1 绿地功能综合化
        2.3.2 规划要素多元化
        2.3.3 布局结构复杂化
        2.3.4 规划实施法制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理论
    3.1 城市整体结构中的绿脉系统
        3.1.1 自然与生态基础
        3.1.2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结构
        3.1.3 城市社会经济结构
        3.1.4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
        3.1.5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结构
    3.2 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
        3.2.1 近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
        3.2.2 麦克哈格的“千层饼”
        3.2.3 景观生态学
    3.3 走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
        3.3.1 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
        3.3.3 生态绿地系统建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构建研究
    4.1 国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构建
        4.1.1 英国伦敦绿带的构建
        4.1.2 美国波士顿公园系统的构建
        4.1.3 日本东京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
    4.2 国内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构建
        4.2.1 北京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构建
        4.2.2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构建
        4.2.3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的构建
    4.3 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比较
        4.3.1 国外几种主要结构模式及其优劣势
        4.3.2 国内几种主要结构模式及其优劣势
        4.3.3 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比较
    4.4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
        4.4.1 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态性
        4.4.2 保护和控制城市结构无序扩张,体现城市主体风貌
        4.4.3 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满足人的需求
        4.4.4 完善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保护作用
    4.5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的进化趋势
        4.5.1 网络化
        4.5.2 多元化
        4.5.3 立体化
        4.5.4 城乡一体化
        4.5.5 区域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进化——以上海跨越式发展为例
    5.1 上海城市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5.1.1 初步形成阶段(1267~1840)
        5.1.2 缓慢发展阶段(1840~1949)
        5.1.3 稳定发展阶段(1949~1978)
        5.1.4 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0)
        5.1.5 跨越式发展阶段(2001~至今)
    5.2 上海绿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5.2.1 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5.2.2 稳定增长阶段(1986~1998 年)
        5.2.3 跨越式发展阶段(1998~2005 年)
        5.2.4 质量跃升阶段(2005~至今)
    5.3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突变
        5.3.1 两次规划布局结构的突变
        5.3.2 规划的突变
        5.3.3 布局结构的突变趋势
    5.4 上海绿化建设保障体系的突变
        5.4.1 “绿线”制度对绿色开敞空间的刚性保护
        5.4.2 技术规范的完善
        5.4.3 管理机制的健全
        5.4.4 投资力度的加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持续发展模式与结构布局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进化论
    6.1 系统进化论
        6.1.1 进化论
        6.1.2 系统进化论
        6.1.3 绿地系统进化论
    6.2 动力机制的进化
        6.2.1 城市经济发展
        6.2.2 产业结构调整
        6.2.3 基础设施规划
    6.3 公共政策的进化
        6.3.1 “园林城市”政策
        6.3.2 “后园林城市”政策
        6.3.3 行政法规
        6.3.4 上海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6.4 促进城市内部结构的进化
        6.4.1 大型公共绿地
        6.4.2 生态廊道
        6.4.3 旧区改造
    6.5 城乡关系的进化
        6.5.1 城乡一体化
        6.5.2 景观生态网络化
        6.5.3 要素区域化
    6.6 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的进化
        6.6.1 湿地保护
        6.6.2 林地保护与建设
        6.6.3 农用地、园地
    6.7 生态绿地功能的进化
        6.7.1 生态功能的优化
        6.7.2 游憩功能的强化
        6.7.3 景观功能的提升
    6.8 特大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进化论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点说明
    7.3 后续研究
附录A:表格索引
附录B:图示索引
后记
个人简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着作
科学研究项目
附件一: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空演变研究
附件二:上海市三层次绿化规划协调研究
附件三:上海市三层次绿化规划与 12 项相关规划协调研究
附件四:城乡一体化绿化系统规划的对策研究
详细摘要

(8)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
        1.1.2 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
        1.1.3 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
    1.2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
        1.2.2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1.3 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
        1.3.1 建设存在问题
        1.3.2 问题内因引出
    1.4 研究基本点
        1.4.1 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
        1.4.2 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
        1.4.3 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
        1.4.4 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
        1.4.5 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
        1.4.6 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
    1.5 研究目的与重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重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
    2.1 内在多维属性认知
        2.1.1 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
        2.1.2 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
        2.1.3 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
        2.1.4 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
    2.2 外在复杂结构认知
        2.2.1 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
        2.2.2 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
        2.2.3 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
    2.3 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
        2.3.1 自然力的作用
        2.3.2 非自然力的作用
        2.3.3 力的不均衡作用
    2.4 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
    3.1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
        3.1.1 国内外规划实证
        3.1.2 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
        3.1.3 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
        3.1.4 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
    3.2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3.2.1 国外经验借鉴
        3.2.2 国内实践思考
        3.2.3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
    3.3 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
        3.3.1 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
        3.3.2 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3.3.3 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
    3.4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
        3.4.1 规划的四个基本问题
        3.4.2 绿色空间利用分类建议
        3.4.3 规划程序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
    4.1 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
        4.1.1 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
        4.1.2 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
        4.1.3 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
        4.1.4 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4.2 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
        4.2.1 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
        4.2.2 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
    4.3 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
        4.3.1 认知功能价值与生态过程
        4.3.2 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4.3.3 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
        4.3.4 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
    4.4 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
        4.4.1 建立绿色产业集群
        4.4.2 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4.4.3 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
    4.5 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
        4.5.1 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
        4.5.2 近郊村庄精明收缩
    4.6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
        5.1.1 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
        5.1.2 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5.1.3 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
        5.1.4 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5.2 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
        5.2.1 生态网络结构基本要素
        5.2.2 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
        5.2.3 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
        5.2.4 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
        5.2.5 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
        5.2.6 生态网络结构修复
    5.3 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
        5.3.1 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
        5.3.2 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
        5.3.3 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
        5.3.4 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
    5.4 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
        5.4.1 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
        5.4.2 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
        5.4.3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5.4.4 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
    5.5 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
        5.5.1 基本空间管制
        5.5.2 五大核心计划
        5.5.3 实施行动计划表
    5.6 本章小结
6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
    6.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
        6.1.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
        6.1.2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
    6.3 单元引导的编制
        6.3.1 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
    6.4 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
        6.4.1 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
        6.4.2 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
        6.4.3 控规指标体系
    6.5 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
    6.6 本章小结
7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1 完善规划编制途径
        7.1.1 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
        7.1.2 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
        7.1.3 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
        7.1.4 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
    7.2 优化管理工具
        7.2.1 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
        7.2.2 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
        7.2.3 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
    7.3 创新管理机制
        7.3.1 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
        7.3.2 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
        7.3.3 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关键问题
2 研究基础
    2.1 湿地相关研究
        2.1.1 "湿地"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2.1.2 国内外湿地相关研究综述
    2.2 湿地法律保护研究的演进
        2.2.1 对湿地重要性的阶段性认识
        2.2.2 对湿地开发利用的阶段性过程
        2.2.3 我国湿地保护实践的阶段性需要
    2.3 湿地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
3 湿地法律保护的法理研究
    3.1 我国湿地立法的历史回顾
    3.2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现状
        3.2.1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
        3.2.2 我国湿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3.3 影响湿地法律保护的因素分析
        3.3.1 影响湿地法律保护的具体因素
        3.3.2 湿地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4 湿地法律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
    4.1 发达国家湿地法律保护的概况
        4.1.1 美国湿地法律保护
        4.1.2 英国湿地法律保护
        4.1.3 加拿大湿地法律保护
        4.1.4 日本湿地法律保护
        4.1.5 澳大利亚湿地法律保护
        4.1.6 政策差异性及共性分析
    4.2 我国现行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度
    4.3 对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借鉴及启示
5 湿地法律保护的价值研究
    5.1 湿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1.1 自然因素
        5.1.2 经济因素
        5.1.3 社会因素
    5.2 湿地资源核心价值的确定
        5.2.1 支持功能价值
        5.2.2 调节功能价值
        5.2.3 文化功能价值
        5.2.4 产品功能价值
    5.3 湿地资源价值评价方法
6 我国湿地综合法律保护模式构建
    6.1 湿地综合法律保护的制度基础
        6.1.1 湿地综合法律保护的内涵界定
        6.1.2 湿地综合执法产生的背景
        6.1.3 《湿地法》的立法依据
    6.2 湿地综合法律保护的立法框架
        6.2.1 湿地法律保护中的管理、建设、利用等的一般规定
        6.2.2 湿地综合法律保护的执法机构及冲突规定
        6.2.3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的政府规制
        6.2.4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的法律责任
    6.3 湿地综合法律保护的执行内容
        6.3.1 湿地综合执法的主要原则
        6.3.2 湿地综合执法的具体内容
        6.3.3.1 湿地综合执法的目的意义
        6.3.3.2 湿地综合执法的主要特点
        6.3.3.3 湿地综合执法的执法程序
        6.3.3.4 湿地综合执法应注意的问题
7 案例研究——上海九段沙湿地
    7.1 九段沙湿地基本概况
        7.1.1 九段沙湿地生物资源
        7.1.1.1 植物资源
        7.1.1.2 动物资源
        7.1.2 九段沙湿地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7.1.2.1 九段沙湿地的价值估算
        7.1.2.2 九段沙湿地的影响因素
    7.2 九段沙湿地法律保护的现状
        7.2.1 九段沙湿地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7.2.2 九段沙湿地法律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7.2.2.1 主观方面的原因
        7.2.2.2 客观方面的原因
    7.3 九段沙湿地的法律保护模式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生态安全概述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2.1.2 生态安全特点
    2.2 生态安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共生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3.长江经济带基本概况及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1 经济带的形成及特征
        3.1.1 经济带的形成
        3.1.2 经济带的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3.2.1 长江经济带区位地理概况
        3.2.2 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3.3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3.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现状
        3.3.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
    3.4 本章小结
4.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方法选择与测度思路
        4.1.1 常用测度方法
        4.1.2 测度方法确定及思路
    4.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
        4.2.1 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作用机理分析
        4.2.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原理
        4.2.3 竞争系数测算
    4.3 DPSIR模型构建
        4.3.1 指标构建原则
        4.3.2 指标初选
        4.3.3 指标筛选
        4.3.4 指标赋权
    4.4 特征指数计算、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4.1 特征指数计算
        4.4.2 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5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
    4.6 本章小结
5.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应用及分析
    5.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
        5.1.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基本指数测度
        5.1.2 长江经济带综合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5.2 各省市生态安全指数测度及演变格局分析
        5.2.1 各省市生态安全基本指数测度
        5.2.2 各省市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演变格局
    5.3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研究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
        6.1.1 自然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2 经济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3 社会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4 政策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1 生态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2 生态资源调控实施建议
        6.2.3 经济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4 社会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5 政策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四、上海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D]. 陈锦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4)
  • [3]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的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和上海市为例[D]. 胡玥.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4]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王然.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5]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6]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张浪.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法治经验与启示[J]. 曹明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9]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 叶伟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7)
  • [10]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D]. 罗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上海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