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栉妤[1](2021)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在我国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且挑战情形不断加剧,造成了我国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任重道远的局面。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有了社会养老保障的雏形,养老保障体系制度随着人口结构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朝向全覆盖、更公平、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当前制度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为使制度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个性化的需要,有必要对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梳理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所在,找到新的改革空间并继续提升制度覆盖率,提升制度公平性,提升制度保障性,促进养老保障制度体系长远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三支柱”制度的发展情况、发展背景、发展困境及政策建议进行论述与研究。以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为主要内容,开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讨论三支柱制度发展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接着综合介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性质、历史等,并分别对一些代表性国家在分散养老风险方面所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制度进行梳理,将国内国外制度进行比对。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结合我国各阶段经济改革背景对养老保障三支柱制度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提出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逐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中国特色养老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郭娇丽[2](2021)在《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三亿,由此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具体到山西省来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在过去的10年间增长约3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且程度继续加深。在此背景下老年人口中女性群体的占比不断攀升,被称之为“老龄人口女性化”。大众对养老金的需求因老龄化的深入与日俱增,而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他们因生理机能下降等无法获得连续的收入保障,养老金无疑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与财务保障,特别是老年女性群体,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该省女性预期寿命明显高于男性且差距逐渐拉大,加之其健康状况的下降以及丧偶率的提高,致使其对养老金有着更大的需求。因此在当下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研究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解决老年女性群体的养老问题,应成为相关部门长期关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聚焦于山西省,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作为实证样本,重点讨论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作了详细阐述,搜集了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总结评述;其次全面梳理了养老金性别差异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介绍了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实施情况,并分别从制度设计与调查数据中分析了当前男女职工养老金存在差异的现状,继而通过该省老年女性所面临的“三化”提出了增加女性养老金金额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上文的分析,从CFPS中提取、整理山西省的相关数据,选取城镇职工养老金金额为因变量,性别、工资收入、退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就业单位性质和是否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为自变量建立OLS回归模型,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得到各变量对养老金金额的具体影响程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各变量中,工资收入、退休年龄、受教育年限对养老金金额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婚姻与就业单位性质则对其呈显着负相关。男女职工在这些变量中存在的差距会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金收益。经过O-B分解法得出工资收入和退休年龄是影响男女退休金差异的主要因素。对此,本文以时间跨度为单位设定短—中—长期解决措施。考虑到在劳动力市场上,改变两性间的不平等状况将是缓慢且长期的,所以先通过中短期对策——完善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来达到两性养老金金额差距的缩小。

代荣艳[3](2021)在《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保险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后,如何提高农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效率,提高居民的参保水平,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县市,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社会保险的征缴模式沿用以前的流程、方式。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缴费人数多、居住较为分散、对社会保险认知薄弱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存在一定的困难,探索税务机构在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意见。本文立足于税务部门,运用公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访谈法和案例进行分析,以金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税务机关征收农村社会保险费后,金平县的征缴现状,对缴费费人进行问卷分析,结合实地情况,分析金平县在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基层税务部门人员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大、征缴成本较高、征缴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制度规范不明确、征缴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缺乏专业的社保人才、政策宣传不到位,公众缴费意识淡薄、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偏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费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要健全,通过立法强制要求社会成员参加保险;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统筹层级;完善征收管理,提高征缴运行效能。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征收服务水平和效率、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做好政策宣传,提升缴费意识;出台边疆农村地区社会保险费相关扶持政策。资金扶持政策、出台符合边疆农村地区社会保险自治制度政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金平县城乡居民两险的征缴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

于欢[4](2020)在《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央地关系业已成为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重要因素之一。理顺央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二者之间的权责,对于全国统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包含法律关系、行政关系、财政关系三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立法权责、行政管理权责和财政管理权责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划分。本文在回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统筹阶段中央地关系的变化。随后,深入分析了全国统筹背景下中央地关系存在的问题,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立法体系不健全,导致立法权责分散的问题,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央地政府之间行政管理权责分担不明的问题,三是现行分税制不完善,导致央地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分担不合理的问题。针对中央地关系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本文总结了日本年金制度中央地关系的相关经验,以期能够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地关系的优化提供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地关系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为推动全国统筹的实现,在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时,应当遵循法制化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央地关系的优化,首先要加强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加以明确规定。其次,要健全养老保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垂直经办管理,同时还要加强监管,防范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最后,要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责任制度,健全财政预算制度,规范央地政府对于养老金的财政补贴责任以及转轨成本的分担责任。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切实推动全国统筹的实现。

宋东明[5](2020)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与快速发展阶段,就这一新趋势特征而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多,且未来发展中“人口众多、结构老化”以及“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将是我国人口现象长期持续存在的情况,因而必须面对严重的老龄化挑战。老龄化日趋严重同时增加了社会以及家庭的养老负担,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压力,但是也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加重,政府、社会对于养老产业也越来越重视,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产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之有效的战略。发展养老产业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和重要选择之一。在我国,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日益增多的多层次与多类型的老年人口群体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养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与空巢化等都要求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共同承担起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职责,而我国传统的养老事业的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商品性、市场性需求,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来填补这一不断扩大的需求空间。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生活需求多样化、老年人购买能力逐渐提升,使得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客观经济条件。我国当前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是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提供进行社会福利养老,向因时因地制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发展养老与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社会产品相结合的养老产业之路转向,由此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问题,同时促进老年人以及社会福利的全面发展。国家已明确提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但当下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尚未明确,因此“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尤其是发展依据,是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养老产业可从技术、市场、企业与政府多维度进行,但是在这些维度内容中,法律制度都是核心与基础保障。而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视域,不仅可以依法组织和汇集养老产业发展动能,而且是养老产业增长与创新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保障。由于养老产业在我国出现新的增长机遇,它极为需要法律的促进保障,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律发展的新课题。文中以探索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的发展为目标,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充分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基础,以我国老龄化国情提炼我国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功能要素、制度路径等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内容,论证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而且创新提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整体立法设计、并论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的新领域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注意研究带有问题意识积极尝试理论结合实践,对积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与结论分别呈现出:第一,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路径。在厘清养老产业界定的基础上,以国民收入和分配理论、产业成长理论、社会福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经济法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在分析养老产业发展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是对政府、社会、个人公平效率意识的考验,而在养老产业市场对法律制度的促进调控需求以及政府提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的意愿与能力是形成养老产业市场秩序的供需互动。因此,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在养老产业发展中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作用、引导作用、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由于养老产业的经济性与福利性兼具的特点,依据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亟需具有保障功能的法律制度促进其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通过法定政策指引,法律手段促进,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来引导社会理性参与养老产业,从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第二,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供给不足。在梳理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特别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政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和刚刚提出养老产业这一概念时期相比,养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表现,其发展生存环境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如,老年人购买养老的专门用品和养老服务的理念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也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养老用品和养老服务的供给与生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养老用品的生产与养老服务的提供中,党和政府明确作出了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的发展养老产业,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但是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和效益性不足,我们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法缺失,因而无法利用法律制度的优势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第三,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必然性。首先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具有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益价值的主要功能,这体现在养老产业法律的促进功能和权利保障层面;其次,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是以满足社会,尤其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促进保证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为直接目标;最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养老产业的重要法律保障,是法学领域以及经济法律领域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第四,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为基本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建构。首先提出促进养老产业法发展法律制度是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规范总称,在法律规范层级结构上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四个层级。其次,由于促进养老产业法的法之整体性,其立法成长过程需要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在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上的不同立法优势与特色特征,认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具有各自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同制度模式,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可以保障老年人的经济能力,提升全社会养老市场购买力,保障老年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重点提出了在分析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原则要素、功能要素、协调要素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投融资完善的法律制度路径选择。第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必然促进养老产业的稳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发展我国养老产业的战略选择,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和鼓励养老产业发展的带有“促进内容”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具有促进意义的基本法,这既是将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保障相结合的结果,也为法律作为制度架构来规范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法律范例。现在养老产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多元主体进入养老市场,成为新型的产业发展动能,养老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政策的鼓励和推动,需要从法律制度上予以促进、扶持和规范,促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可以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发展方向与制度保障。围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强调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体系,既有宏观制度要素分析,又有微观实施安排路径选择,建议形成以专门的、统一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为统领、为基础,以配套制度为补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体系。

卫向源[6](2020)在《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后形成的,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的社会背景下,发挥着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的作用,制度覆盖了全国5亿多参保居民,深受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在制度统一后的六年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参保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养老金待遇水平稳步升高。但是制度在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研究解决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参保者普遍选择低档次缴费、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实现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引导参保人提高其缴费水平并进行长期稳定的缴费,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的缴费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城乡居民缴费行为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参保人群的接受教育的程度、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对政策了解的程度与参保人当前选择的缴费档次、能够接受的最高缴费档次存在正相关关系,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续缴保费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对参保人缴费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目前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城乡居民的参保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普遍选择低档次缴费,部分参保人长期、稳定的缴费意愿不强等问题。之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原因有年龄较低的参保人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过渡,财政补贴的不适当,参保人对制度信任度不足和政府的宣传不到位等。根据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当提高政府部门的经办管理能力;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进行分类施政;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政府要不断调整政策;提高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

王莹[7](2020)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中人”养老金替代率及其公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属性,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自2014年10月起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公职人员也纳入到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中,实现了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并轨”。改革后为了保障各类人群退休待遇不发生变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方式确定养老金待遇,在此方式下,“老人”退休后待遇基本无变化,“新人”暂不涉及兑现退休待遇,而参保人群中占比最多的“中人”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明显下降,退休后收入落差较大。本文结合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通过国内外类似制度的对比借鉴,立足当下,以内蒙古自治区Z旗为例,从“中人”视角研究分析了各类人群在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从制度层面上看,存在改革后续制度衔接不够完善、待遇不平等影响退休养老金水平和职业年金领取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从经济层面上看,存在着转制形成财政资金缺口、基金收不抵支情况明显、职业年金空账运行风险等问题。为提高“中人”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本文从展望未来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当前如何化解转制成本和今后如何应对风险挑战等两方面提出了优化制度的对策建议,由此为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过渡期退休的“中人”养老待遇保护问题,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研究仍不够深刻,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需多加改进,进一步掌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发展。

阚正超[8](2020)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深,“421”家庭模式的结构压力以及基本养老保险财政缺口等问题凸显,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如何化解老龄化危机,提升人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实现“老有所养”,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年金是由政府、社会、企业、市场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分担社会养老责任、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架构中,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年金的制度优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较为凸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年金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包括:覆盖率较低、替代率低、发展结构不均衡、基金规模小以及基金投资收益不稳定等。由于企业年金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因此导致这些现实问题的因素也是多层面、综合性的。从政府层面来看,包括税收政策、制度设计与供给、法律建设、管理体制、监督体制等因素;从企业层面来看,包括企业积极性、员工制度认知程度与福利意识等因素;从市场层面来看,包括资本与金融市情况场、基金管理水平等因素。在揭示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获得了相应的做法和经验启示,即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设计、多元与灵活的制度安排、完善的法律建设以及全面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等。并且基于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实问题和原因的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快速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相应对策:一是政府层面,包括提升税收优惠力度、放宽准入限制、均衡制度供给、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二是企业层面,包括完善薪酬制度、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和福利意识、加强宣传与教育等;三是市场层面,包括落实受托人责任、强化投资者教育、鼓励第三方组织参与、提供灵活多样的投资、组合计划等。在此之中,提出构建“企业+职工”双模式的自动加入机制;建立针对自雇者和农民群体的,融入激励机制的个人DC型计划等创新性措施,以期能够解决我国当前企业年金发展的现实问题,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快速发展。

朱丽芝[9](2019)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其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的政策与实践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据官方统计,截至2017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24090万人,占到总人口数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5831万人,占到总人口数的11.4%。1此外,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核心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庞大老年群体的照料需求。面对如此严峻之形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有效政策应时而生。近年来,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众多学者对于如何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选择何种模式,借鉴国外经验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讨论。尤其随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试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譬如覆盖人群有限、服务供需不匹配、资金来源不合理等,也得到学者们较多关注,他们纷纷提出应对措施解决试点中的问题,大多从技术层面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然而,本文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中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制度在建立和实践过程中存在对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沿着旧制度的路径,发展成为一种锁定效应,而这种锁定效应,决定了当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必然发生的。基于此,本文首先从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文本层面探讨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形成上的路径衍生关系;然后分析多年来养老服务政策的实践发展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设的路径,以及此路径对长护险制度的“锁定”效应;最后探讨我国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下,基于户籍和身份的中国传统福利受益资格识别机制对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资格识别机制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考察路径依赖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产生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贾欢[10](2019)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民生和保障方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次提及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期试点阶段、困境瓶颈期、“新农保”等几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现有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逐渐凸显出来,诸如法律的不完善,保障范围比较小,保障水平比较低,养老基金增值速率慢,监管体系的不完全,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衔接差以及政府的管理水平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农村的老百姓真正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高品质晚年生活,变得迫在眉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贫困的现状,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最终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句容市正在实施的“金保工程”项目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对于句容市的城乡社保一体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句容市的“金保工程”项目给其他农村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解决了社会保险管理困难的问题。但是在整个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本文综合分析了德国、日本和巴西的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和改革,总结出其中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方法和经验,最终用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即在制度上,要做到完善立法机制;优化农保制度,提高保险金保障水平;统筹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接续问题;完善相关的辅助性保障制度。在经济上,逐步提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鼓励多样化资金投资,扩大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将乡村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土地政策,将土地资本转化为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管理技术,提升政府职能水平,强化政府职责;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健全监督机制。最终实现多个层面的互相衔接、互补;最终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长足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第一节 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一、养老保障制度演进发展
        二、现行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结构特点
        三、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外主要养老保障体系制度模式
        一、北欧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二、美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三、英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四、日本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第三节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情况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发展过程
        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管理机构
        三、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建国初期退休金制度概述
        一、退休金制度描述
        二、退休金制度发展的经济背景
        三、退休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三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制度描述
        二、经济背景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
        一、制度描述
        二、经济背景
        三、改革的方向
    第四节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发展情况
        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情况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三、基本养老保险省际差异
    第五节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结构体系复杂,公平性欠缺
        二、政府企业职责划分不清
        三、部分群体缴费意愿与能力考虑不足
第四章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概述
        一、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概念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
        四、我国现行职业年金制度
    第二节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企业年金的经济背景
        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职业年金的经济背景
        三、我国职业年金发展现状
        四、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概述
        一、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分析
        三、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发展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分析
        一、年金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
        二、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概况
        三、年金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四、年金保险在养老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五、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及推进情况
    第三节 其他第三支柱制度建设与发展
        一、银行理财业务的养老风险保障
        二、证券业务的养老风险保障
    第四节 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多方主体,协调效率低
        二、制度设计存在短板,有待完善
        三、税收优惠覆盖面窄,优惠程度低
第六章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对策建议
        一、划分政府企业责任
        二、提高制度统筹层次
        三、推进延迟退休政策
    第二节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二、扩大覆盖面,提升参与度
        三、加快投资管理改革
        四、优化治理结构
    第三节 第三支柱制度发展对策建议
        一、优化税收激励政策
        二、打造政府管理的公共平台
        三、鼓励金融和保险企业广泛参与
    第四节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对养老保障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
        二、打通个人账户三支柱间资金流通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养老金与养老金给付
        2.1.2 性别差异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代际交叠模型
        2.2.3 社会性别理论
        2.2.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给付的性别差异现状
    3.1 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3.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沿革
        3.1.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1.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情况
    3.2 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给付的性别差异现状
        3.2.1 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性别差异问题
        3.2.2 调查数据所呈现的性别差异情况
    3.3 山西省老年女性养老金需求增加的必要性分析
        3.3.1 高龄老人女性化趋势持续上升
        3.3.2 老年女性亚健康化日趋明显
        3.3.3 老年女性孤独化趋势增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养老金性别差异回归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选择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4.1.4 回归结果分析
    4.2 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分解
        4.2.1 分解模型介绍
        4.2.2 O-B分解结果解释
    4.3 实证结果检验
        4.3.1 内生性检验
        4.3.2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缩小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5.1 短期对策
        5.1.1 适当延退并实施弹性退休制
        5.1.2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5.2 中期对策
        5.2.1 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
        5.2.2 设立夫妻共同年金制度
    5.3 长期对策
        5.3.1 建立女性公平的就业机制
        5.3.2 开拓养老金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述评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村社会保险费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社会保险
        二、社保费征管机制
        三、农村社会保险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公平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章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情况
    第一节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依据
        一、征缴依据
        二、基本模式
        三、征缴流程
    第二节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现状
        一、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成效
第三章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状况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
        一、样本选取
        二、设计问卷调查的目的
    第二节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费征缴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三、对于城乡居民保险政策的的认知情况、认知的渠道
        四、作为缴费人对缴费方式、缴费服务方面评价
        五、分析结论
第四章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
    第一节 金平县农村居民城乡两险征缴面临的问题
        一、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二、经办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办税服务厅业务量增加、工作压力大
        四、征缴成本较高
        五、部分农村居民参保缴费不积极
    第二节 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规范不明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
        二、缺乏专业的社保人才
        三、征缴工作缺乏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交通不便利,信息接收滞后
        五、政策宣传不到位、公众缴费意识淡薄
        六、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偏低
第五章 国内外省市县农村社会保险的主要管理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国内外省市县的主要管理做法
        一、国外社保费征缴管理工作特点
        二、国内税务机关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经验
    第二节 国内外社会保险费征缴经验借鉴
        一、加快社会保险费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二、细化内容流程,规范征管行为
        三、加快信息建设、实现数据共享
第六章 金平县优化农村地区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险费的相关体制机制
        一、健全制度体系
        二、提高统筹层级
        三、建立强制参保制度
    第二节 提高征缴运行效能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二、完善信息系统,提高部门沟通效能
        三、做好政策宣传,提升缴费意识
    第三节 出台边疆农村地区社会保险费相关扶持政策
        一、资金扶持政策
        二、出台符合边疆农村地区社会保险征缴专项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1.2 全国统筹
        2.1.3 地方政府
        2.1.4 央地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财政分权理论
第3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历史变迁及其中的央地关系分析
    3.1 第一阶段:全国统筹(1951-1965年)
    3.2 第二阶段:企业统筹(1966-1983年)
    3.3 第三阶段:市县统筹(1984-1996年)
    3.4 第四阶段:省级统筹(1997-2017年)
    3.5 第五阶段:全国统筹(2018年至今)
第4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地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央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4.1.1 央地政府间立法权责分散
        4.1.2 央地政府间行政管理权责分担不合理
        4.1.3 央地政府间财政权责划分不明晰
    4.2 央地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立法体系不完善
        4.2.2 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4.2.3 现行分税制不完善
第5章 日本经验及启示
    5.1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
    5.2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5.2.1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
        5.2.2 建立垂直经办管理机制
        5.2.3 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
第6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地关系的优化
    6.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地关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6.1.1 法制化原则
        6.1.2 权责一致原则
        6.1.3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6.2 优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央地关系的对策
        6.2.1 加强央地关系法制化建设
        6.2.2 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行政管理体制
        6.2.3 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方法
        1.3.2 比较研究方法
        1.3.3 价值分析方法
    1.4 创新之处
        1.4.1 选题创新
        1.4.2 方法创新
        1.4.3 研究思路创新
第2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理论概述
    2.1 养老产业概念界定
        2.1.1 养老产业概念
        2.1.2 养老产业特征分析
        2.1.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形态
    2.2 养老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2.2.1 经济学理论
        2.2.2 社会学理论
        2.2.3 经济法理论
第3章 我国养老产业制度溯源与现状
    3.1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1999年之前的养老产业情况
        3.1.2 2000年-2013年的养老产业情况
        3.1.3 2013年以来的养老产业情况
    3.2 我国养老产业政策和法律现状分析
        3.2.1 养老产业政策
        3.2.2 养老产业立法
    3.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备
        3.3.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不完善
        3.3.3 养老产业财政支持制度存在问题
    3.4 养老产业相关制度问题成因
        3.4.1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不足
        3.4.2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效益性不足
        3.4.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缺失
第4章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
    4.1 美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征
        4.1.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特色
        4.1.2 美国以法案形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4.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有历程
        4.2.1 日本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发展三大阶段
        4.2.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综合性特色
    4.3 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法范例
        4.3.1 韩国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作为法律制度引导
        4.3.2 韩国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计划
    4.4 德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以法律政策并重表现
        4.4.1 法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4.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4.5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启示
        4.5.1 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础
        4.5.2 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扶持养老产业发展
        4.5.3 完善投融资及财政支持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第5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要素
    5.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
        5.1.1 通过基本法模式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5.1.2 依法促进养老产业升级转型
        5.1.3 依法保护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
        5.1.4 依法明确养老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5.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原则要素
        5.2.1 公平正义原则
        5.2.2 市场竞争原则
        5.2.3 依法治理原则
    5.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功能要素
        5.3.1 养老产业市场不健全的调节功能
        5.3.2 对养老产业不平衡的调节功能
        5.3.3 养老产业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调节功能
        5.3.4 养老产业企业唯利性的调节功能
    5.4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协调要素
        5.4.1 养老产业法律制度与政策协调
        5.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综合协调配套建设
第6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安排
    6.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作为制度基本法
        6.1.1 确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之意义
        6.1.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的关键内容
    6.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主要法律制度路径选择
        6.2.1 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完善
        6.2.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完善
        6.2.3 养老产业的财政支持制度完善
        6.2.4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1.2 缴费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行为决策理论
        2.2.3 知信行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现状分析
    3.1 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政策发展历程
    3.2 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情况
        3.2.1 参保人数
        3.2.2 缴费情况
    3.3 关于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问卷调查
        3.3.1 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3.3.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4.1.1 缴费人群年龄结构不均衡
        4.1.2 参保人普遍选择偏低的缴费档次
        4.1.3 经济收入水平高的参保人所能接受的最高缴费档次偏低
        4.1.4 参保人存在中断缴费的问题
        4.1.5 受教育程度高的参保人不能坚持长期性缴纳保费
        4.1.6 对政策不了解的参保人缴费的积极性不高
    4.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问题的原因解析
        4.2.1 参保人中年龄较低者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过渡
        4.2.2 财政补贴对低档次缴费的补贴所占比例较高
        4.2.3 参保人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非完全信任
        4.2.4 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没有尽到及时提醒的业务
        4.2.5 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转移接续困难
        4.2.6 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
    4.3 小结
第5章 引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行为的建议
    5.1 提高政府部门的经办管理能力
        5.1.1 适当引导文化水平低的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
        5.1.2 对于不同受教育人群开展针对性的经办服务
    5.2 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进行分类施政
        5.2.1 针对贫困人群继续坚持财政全额代缴服务并逐年调整
        5.2.2 积极引导髙收入群体髙档缴费
        5.2.3 鼓励长期续保缴费
    5.3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5.3.1 日常工作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5.3.2 针对不同群体来提供多样化的宣传
        5.3.3 创新宣传的方式来提高宣传效果
    5.4 政府要不断进行政策调整
        5.4.1 推出强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5.4.2 推出基础养老保险金随经济发展的逐年调整机制
        5.4.3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
        5.4.4 不断调整完善城乡居民进行保费补缴的政策
    5.5 提高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
        5.5.1 建立便捷的缴费渠道
        5.5.2 创新养老保险权益查询服务
        5.5.3 改善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水平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临汾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2 临汾市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中人”养老金替代率及其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主要创新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养老金替代率适度理论
        2.1.2 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
        2.1.3 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中人”
        2.2.2 过渡性养老金
        2.2.3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
        2.2.4 视同缴费年限
        2.2.5 养老金替代率
第三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状和问题分析--以内蒙古Z旗为例
    3.1 Z旗的改革简要情况
    3.2 “中人”过渡期养老金待遇相关计算
        3.2.1 “中人”群体间退休待遇计发水平对比
        3.2.2 改革前后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对比
    3.3 过渡期内财政和基金的支出情况及规模测算
        3.3.1 清算期内(2014-2018年)财政支出情况
        3.3.2 过渡期后段财政支出的单位缴费规模测算
        3.3.3 过渡期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预测情况
    3.4 改革后“中人”养老金替代率降低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制度层面
        3.4.2 经济层面
第四章 国内外养老待遇保障方式比较分析
    4.1 中国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1.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中人”待遇保障情况
        4.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待遇保障情况
    4.2 提高“中人”养老金替代率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做法
        4.2.1 日本共济年金改革--通过基金运营增值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4.2.2 德国里斯特养老金计划--通过丰富补充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4.2.3 美国私人养老401k计划--通过监管基金发展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第五章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政策建议
    5.1 从制度设计着手保障替代率平衡
        5.1.1 设置相应补偿机制
        5.1.2 合理衔接“老中新”三类群体待遇调整
        5.1.3 明确和深化职业年金的补充替代作用
    5.2 从长远发展角度实现替代率提高
        5.2.1 通过财政角度保障基金健康运行
        5.2.2 多措并举实现养老基金健康发展
        5.2.3 发展补充型养老保险
    5.3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补充养老保险
        2.1.2 年金
        2.1.3 企业年金
    2.2 理论基础
        2.2.1 养老保障三支柱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3 延期工资理论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考察
    3.1 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发展
        3.1.1 探索建立阶段(1991-1999)
        3.1.2 试点阶段(2000-2003)
        3.1.3 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2004-至今)
    3.2 我国企业年金的制度架构与发展现状
        3.2.1 制度架构
        3.2.2 发展现状
第4章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4.1.1 覆盖率低
        4.1.2 发展结构不均衡
        4.1.3 养老保险替代率低
        4.1.4 基金规模比较小
        4.1.5 基金投资收益不稳定
    4.2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1.税收激励政策力度过小
        2.制度设计与供给存在缺陷
        3.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律保障薄弱
        4.年金管理缺乏灵活性与准确性
        5.监管力量薄弱,信息披露制度等不完善
        4.2.2 企业层面
        1.积极性低
        2.员工制度认知与福利意识等不到位
        4.2.3 市场层面
        1.资本与金融市场不健全
        2.基金管理缺乏引导性与规范性
第5章 美国和日本企业年金发展的经验启示
    5.1 美国企业年金
        5.1.1 美国企业年金简介
        5.1.2 美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经验
    5.2 日本企业年金
        5.2.1 日本企业年金简介
        5.2.2 日本企业年金的发展经验
    5.3 美国、日本等国家企业年金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5.3.1 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
        5.3.2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设计
        5.3.3 多元与灵活的制度安排
        5.3.4 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
        5.3.5 全面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
第6章 有效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提升税收优惠力度,灵活运用给付模式
        6.1.2 均衡制度供给,逐步构建个人DC型计划
        6.1.3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引入自动加入等机制
        6.1.4 放宽准入和投资限制,发展集合年金计划
        6.1.5 向审慎监管模式过渡,完善信息披露等制度
    6.2 企业层面
        6.2.1 完善企业薪酬制度,合理设计企业年金计划
        6.2.2 加强宣传与教育,提升员工责任和福利意识
    6.3 市场层面
        6.3.1 落实受托人责任,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
        6.3.2 提供灵活多样的年金投资组合计划
        6.3.3 鼓励第三方组织和社会积极参与年金监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其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的政策与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背景的论述
        1.2.2 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
        1.2.3 学术界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关注与讨论
        1.2.4 研究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长期护理
        1.3.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1.3.3 路径依赖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衍生关系
    2.1 长期护理保险诞生的背景
        2.1.1 人口结构变化
        2.1.2 家庭照料在长期护理中的缺位
        2.1.3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应对长期护理风险
    2.2 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概况
        2.2.1 保障对象
        2.2.2 资金筹集
        2.2.3 申请与评估
        2.2.4 服务提供
        2.2.5 护理等级及待遇享受
    2.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路径衍生关系
        2.3.1 保障对象:依附于医疗保险的划分方式
        2.3.2 资金筹集:划拨医疗保险基金结余
第3章 单位福利、社区照顾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创设路径
    3.1 建国以来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
        3.1.1 单位体制下老年人支持政策安排
        3.1.2 市场化以来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3.2 社区照顾模式为长护险制度创设的发展路径
        3.2.1 社区照顾模式的本土化发展
        3.2.2 社区照顾模式的主要内容
        3.2.3 社区照顾模式奠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基础
    3.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的实践传统及路径锁定效应
        3.3.1 养老服务政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3.3.2 城乡分割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锁定”效应
        3.3.3 自上而下服务供给模式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锁定”效应
第4章 选择主义还是普遍主义:长期护理保险受益资格识别机制中的福利体制传统
    4.1 关于选择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价值理念
    4.2 谁可以受益:长期护理保险的受益资格识别机制
        4.2.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评估工具及标准
        4.2.2 公民权利缺失:受益资格中的年龄限制
    4.3 福利体制价值传统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形塑
        4.3.1 基于户籍和身份的受益资格识别机制
        4.3.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对传统福利受益资格识别机制的继承
第5章 长期护理保险路径依赖下产生的问题
    5.1 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碎片化
        5.1.1 人群分割下的制度碎片化
        5.1.2 城乡分割与地区分割下的制度碎片化
    5.2 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服务供需不匹配
        5.2.1 评估机制中家庭照料可获得性指标的缺失
        5.2.2 服务供需不匹配
第6章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6.1 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全覆盖
    6.2 适当考虑家庭照料的可替代性
    6.3 建立有效的需求反馈渠道
    6.4 走向“普遍主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10)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依据和概念界定
    第一节 养老保险相关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扣除”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满足人的社会需求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保险思想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农村社会保险的概念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
第三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6-1997)
        二、第二阶段(1998-2008)
        三、第三阶段(2009-至今)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性
        二、保障水平和基金收益率低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四章 制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因素
        一、二元户籍制度不合理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第二节 农民自身因素
        一、农民收入低,参保积极性不高
        二、思想观念的落后,参保率低
    第三节 土地制度因素
        一、土地产出比不高
        二、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第五章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的模式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的模式
        一、德国保险型
        二、日本统分互助型
        三、巴西年金型
    第二节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和启示
        一、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障
        二、良好的国民经济发展环境
        三、强化法制,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
第六章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和对策
    第一节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
        一、保障生活的原则
        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强制性原则
        五、城镇一体化的原则
    第二节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二、巩固经济基础
        三、完善政府运营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网络新闻类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二、其他科研情况

四、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D]. 陈栉妤.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郭娇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金平县农村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研究[D]. 代荣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央地关系研究[D]. 于欢. 山东大学, 2020(02)
  • [5]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 宋东明. 辽宁大学, 2020(01)
  • [6]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行为问题研究[D]. 卫向源.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中人”养老金替代率及其公平性研究[D]. 王莹.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8]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研究[D]. 阚正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其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的政策与实践为中心[D]. 朱丽芝.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贾欢. 江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