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参与到“实事工程”中

让老百姓参与到“实事工程”中

一、让百姓参与“实事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甬建宣[1](2020)在《老旧小区改造要“好看”更要“好住”》文中提出老旧小区改造,百姓关注,政府重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宁波已先后两次入选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省和试点城市,在前几轮改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做法。当前,宁波正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众多老旧小区居民有望告别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的"四老一差"困境。

赵晓思[2](2017)在《吴兴:试水“参与式预算+实事票决”》文中研究指明参与式预算和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是我省基层人大工作的两张"金名片"。将两者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不仅能让对话型的民主恳谈向决策型转变,也使民生实事项目的资金落实得到有效保障,为"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协商民主创造了新样本。"候选项目二,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该工程总投资700万元,其中市区补助600万元,乡自筹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红里山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2016年12月24日,在湖州市吴兴区道场

刘刚[3](2014)在《“接地气”是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生命线》文中认为当前,在网络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多种宣传媒介的冲击下,电视媒体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特别是处于电视媒体最底层的县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究其原因,质量较高的中央、省市台的频率、频道剧增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县级台资金紧张、人员素质不高、创作思维僵化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收视率大幅跳水,乃至影响了广告的收入。对此,县级电视台应该紧紧

郭融莉[4](2011)在《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民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类对于民主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民生问题第一次以独立的章节进行了全面阐释,党的十七大被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称为“民生的盛宴”。民主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民生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何以民主方式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如何围绕民生问题推进城市的民主建设,国内外涉及此项课题的研究还较少,大多集中于分别论述民主或民生问题,或纯粹从理论上谈二者的互动关系。杭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以民主促民生”战略,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将以杭州市的实践为例进行研究。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杭州市在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欢迎,这为其他城市通过民主方式提高民生福祉,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民主建设进程,提高了民主建设质量,实现了民主建设与民生发展的良性互动,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民主、民生的内涵分别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民主与民生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文章以杭州市的具体实践为例,从决策到执行再到监督评估,对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总结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在城市民主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对城市民主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借鉴,为丰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供参考。

储红飙[5](2011)在《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幸福新庄》文中提出江苏省宜兴市新庄街道始终把农村工作放在街道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紧紧抓住东氿新城建设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主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实现新的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陈朋[6](2010)在《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民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不懈追求,也是人们极力达致的政治发展目标。协商民主理论自兴起以来,无论被看作是复兴传统的民主范式,还是当作超越传统的理论创新,都客观表达了人们对发展民主理论的热切期盼和积极追求。从其民主价值、构成要素等规范层面的研究,到其实践领域的践行模式和价值功效,都承载着人们巨大的期许。也许将协商民主理论看作是传统民主范式的复兴似乎更加合理。但是,这种复兴(复兴古典民主强调的参与)不是简单的归复,而是在复兴的过程中有超越和修补(修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超越古典民主中的理想成分)。对于协商民主,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定义:协商民主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主张和观点,据此理性的修正彼此的偏好,并实现偏好转换,尽可能的达成共识、促进决策,而因此达成的共识和促进的决策具有鲜明的合法性。它的核心是公共参与、理性讨论、自由平等、相互协商、促进决策、公共责任。它讲求参与性、公共性、互惠性、平等性、合法性、包容性。民主的核心价值是普适的,但民主的内涵、运行模式则是具体的。作为当代中国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协商民主自然有其自身的内涵要义。这种内涵要义是它区分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核心之所在。也就是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具备有限的适用性。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指,在中国的基本制度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也强调结果的共识性。国家、政党和社会层面都有这种协商民主内涵的体现,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公共论坛,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等。“民主恳谈”是对浙江省温岭市在乡村、城镇社区及市级机关(部门)开展的各种民主沟通会、决策议事会、交流讨论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民主形式的简称。作为一种乡村民主形式,民主恳谈的生长和发展主要源于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和代表国家的地方官员推动民主创新的努力。其本质上是中国本土化的协商民主实践在乡村的体现。为此,本文以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为研究主题,借用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和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基于对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及发展进程的考察,既向人们全景展示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具有首创精神和现实价值的这一重大实践,又阐释和说明中国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动力、机制、价值及趋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从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成长、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是国家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是对其成长、发展和特色的典型概括。进一步而言,可以用“国家主导下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假说”来分析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这种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模式,既不回避国家及其代表——政府的引导作用,也不忽视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它强调的是推动制度创新实践的主体之间是相互合作和动态博弈的,而且这些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国家主导即是说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充分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离开国家的介入,实践也许会变得更加曲折。多方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行动主体是多元、开放的,而不是单一、封闭的;回应即是说创新实践萌生以后,各行动主体之间有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直流行为;互动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政府和需求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们围绕着共同利益——推动创新实践成长发展,继而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各自所追求的利益——展开相互交往。从温岭民主实践在横纵两大方向展开的一般层面的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试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实践型态看,乡村协商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可能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如乡村民众(包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私营企业主等乡村精英,以及普通村居民)、党政官员、外来务工者等群体,围绕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以吸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为主题,以改善乡村政治社会权力结构为渠道,以达成共识、作出决策为指向,通过直接参与商议、讨论或咨询的方式,展开积极、理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体谅,彼此让步,从而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它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强调协商结果尽可能的共识性。进一步而言,它本质上是乡村的协商政治型态,是生长在中国乡村的群团合作型民主,是乡村政治生活领域中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是乡村民众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乡村民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域、协商过程、协商方式和协商结果这六大核心要素是支撑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支柱。公共协商、理性沟通和偏好转换则是推动乡村协商民主实践运行的内在机制。基于民主的视阈,可以发现,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展示出了鲜明的民主价值。这体现在五个方面:开辟乡村民主的新空间、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现代化、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和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深入分析也可见其限度,如谁来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恳谈更合适?如何促进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融合?政府创新的动力何以持久?民主实践的操作技术何以进一步提升?温岭民主恳谈以其丰富而又生动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生长在中国乡村场域的协商民主实践。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与社会是在互动中促成了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国家与社会也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实现了双赢。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优化了乡村治理格局,从而也进一步启示人们:构建民主合作式的乡村治理模式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理性选择。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不是孤独者,在其引起学者关注的同时,也逐渐被其它诸多地方参考和借鉴。但是,任何“复制”温岭民主实践的行为选择,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民主实践的成长和发展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上。唯有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像民主恳谈这样一种乡村协商民主实践才会落地生根、发芽。

储红飙[7](2009)在《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幸福新新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庄,位于驰名中外的陶都宜兴,地处日新月异的宜兴东氿新城区,毗邻宁杭高速、锡宜高速,交通十分便捷。新庄,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是典型的太湖鱼米之乡、江南园林小镇。总面积49.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户籍人口近4万人。

冯联清[8](2009)在《闵行区吴泾镇:惠民工程让百姓参与决策》文中研究说明11月18日,闵行区吴泾镇人大将60余份"2010年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和实事工程征询意见表"发到每位人大代表,让代表们在各自所在的选区,就明年镇党委、政府将要实施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和实事工程广泛听取选民的意见。

陈广娟[9](2009)在《共享法治惠民的成果》文中指出法治讲堂法育心 5月10日下午3点,在高邮法治建设中心的法治讲堂里,高邮司法局副局长张弛以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开始了以“人民调解”为主题的普法课程。 “高邮市自今年2月成立法治建设中心以来,每个月我们都在法治讲堂安排一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以

刘臻[10](2008)在《政府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研究 ——以宁波市月湖街道为例》文中指出如何准确地获得公众的需求信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体现人民政府以民为本的本质特征,是当前各级政府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择政府实事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最能体现地方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公共物品,是否都如政府所愿体现民计民生,如何立项才能为公众所满意。同时,这也是作者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一项课题,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中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今后的实践。本文首先综合各地关于实事项目的历年新闻报导资料,对我国实事项目的总体发展进行归纳与概括。其次,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和顾客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实事项目及其立项的概念进行分析,确定了实事项目及其立项的实质,并对政府在实事项目立项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再次,对我国各地实事项目的立项过程进行概括,归纳出政府主导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的基本特点;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运用顾客导向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了基于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的新机制,并以宁波市月湖街道为例,对提出的机制加以应用,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月湖街道实事项目立项系统,以期实现实事项目立项的初衷。

二、让百姓参与“实事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百姓参与“实事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2)吴兴:试水“参与式预算+实事票决”(论文提纲范文)

民主恳谈会上讨论民生实事项目预算
“五同步”既管“事”又审“钱”
实施过程仍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3)“接地气”是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生命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报道接地气, 要增强服务功能
二、新闻报道接地气, 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
三、新闻报道接地气, 要倡导精神文明

(4)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民主、民生及其相互关系
    2.1 民主的内涵
        2.1.1 民主的本意
        2.1.2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
        2.1.3 政治学家们对民主的定义
    2.2 民生的内涵
        2.2.1 学术界关于民生概念常见的三种界定
        2.2.2 从不同视角和范畴理解民生概念
    2.3 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与民生的关系
        2.3.1 发展民主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障
        2.3.2 改善民生是发展民主的良好契机和推进器
        2.3.3 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中
        2.3.4 民主与民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 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机制分析
    3.1 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决策机制
        3.1.1 杭州市民主决策机制的探索过程
        3.1.2 “开放式决策”的特点和成效
    3.2 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执行机制
        3.2.1 在民主民生重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百姓满意为标准
        3.2.2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党政机关与市民的互动
    3.3 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监督评估机制
        3.3.1 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实现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3.3.2 开展市民评选“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活动
        3.3.3 民生工程中的监督评估机制
4 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4.1 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成效
        4.1.1 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社会更加和谐
        4.1.2 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经济社会效益显着
        4.1.3 政府形象得到改善,市民的满意度更高
    4.2 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的主要经验
        4.2.1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
        4.2.2 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4.2.3 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实现多个群体的参与共建
        4.2.4 让人民群众来评议政府绩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
        4.2.5 注重基层民主建设,多方搭建基层民主民生平台
5 围绕民生问题进一步推进民主建设的思考
    5.1 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5.1.1 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5.1.2 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5.2 进一步扩大民主参与,拓宽市民的民主参与渠道
        5.2.1 构建市民民主素养的提升机制,提高公众的理性问政能力
        5.2.2 更好地发挥人大、政协及社会团体的作用
        5.2.3 更好地引导和支持民间志愿组织的发展
    5.3 加强媒体建设,促使其更好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5.3.1 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加强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
        5.3.2 不断提升媒体从业者的素质
        5.3.3 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引导网络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幸福新庄(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务全市大局, 保障城市发展, 着力推动从“城镇化”向“一体化”的新转变
二、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特色产业, 着力推动从“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的新转变
三、坚持民生优先, 注重机制创新, 着力推动从“富裕新庄”向“幸福新庄”的新转变

(6)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主题
    二、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
        (一) 文献综述
        (二) 核心概念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主要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研究视角的择取
    五、研究贡献
    六、个案概况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推动: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
    一、乡村民主困局:民主恳谈实践的前奏
        (一) 发展与问题同在:乡村民主的"原形态"
        (二) 民意表达渠道短缺:乡村民主的困境
    二、国家推动:民主恳谈实践的条件
        (一) "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实践的"助产婆"
        (二) 政治文明新理念的落实:实践的"指挥棒"
        (三) 基层政府的创新策划:实践的"导航仪"
    三、社会发育:民主恳谈实践的基础
        (一) 发达的民营经济:实践的"源动力"
        (二) 增长的民主意识:实践的"内驱力"
        (三) 热情的学者和媒体:实践的"智资库"
    小结
第二章 民主恳谈实践的萌发与成长:从村居到市镇
    一、实践的萌发:从松门的"焦点访谈"到温岭的"民主恳谈"
        (一) 拓展空间
        (二) 深化内涵
    二、实践在农村社区的成长:以扁屿社区为例
        (一) 农村社区与民主恳谈:分析前的简单梳理
        (二) 民主恳谈的过程和结果:在互动中实现社区和谐
    三、实践在乡镇的延伸:以泽国试验为例
        (一) 城建预选项目民主恳谈:2006
        (二) 旧城改造民主恳谈:2007
    四、实践在城乡的结合:市级机关(部门)下基层民主恳谈
        (一) 市级机关(部门)对民主恳谈实践的认同
        (二) 计生局在乡村开展民主恳谈:2009
    小结
第三章 实践的纵向深化:参与式预算试验的探索
    一、参与式预算试验的生长:民主恳谈实践在深化
        (一) 参与式预算试验的生长逻辑:民主恳谈实践的体制吸纳与融合
        (二) 何谓参与式预算试验:预算民主的内涵
    二、预算试验的运行:两个层面和两种模式
        (一) 乡镇层面的泽国模式
        (二) 乡镇层面的新河模式
        (三) 传承创新新河模式的箬横等地实践
        (四) 市政层面的部门预算试验
    三、参与式预算的运作逻辑
        (一) 回归公共预算
        (二) 确保信息公开
        (三) 力求细化周详
        (四) 组织规范有序
    小结
第四章 实践的横向拓展:行业工资协商走进乡村企业
    一、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涵义
        (一)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含义
        (二)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殊性
    二、民主恳谈实践的横向拓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在新河萌发
        (一) 化解劳资冲突:实践拓展的切入口
        (二) 老板工人"面对面":工资多少协商来决定
        (三) 协商的结果:工人老板政府三得利
        (四) 由点及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走出新河
    三、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具体设计:五个基本环节
        (一) 划分工种工序,拟定工资单价
        (二) 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工会,明确协商主体
        (三) 确定协商主题,召开工资集体协商恳谈会
        (四) 正式签订协议,巩固协商结果
        (五) 建立行业工资协商监督机制
    小结
第五章 内涵和机制:从民主恳谈实践看乡村协商民主
    一、乡村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基于个案的概括
    二、乡村协商民主的核心要素
        (一) 协商主体
        (二) 协商客体
        (三) 协商场域
        (四) 协商过程
        (五) 协商方式
        (六) 协商结果
    三、乡村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一) 公共协商
        (二) 理性沟通
        (三) 偏好转换
    小结
第六章 民主价值与限度:民主恳谈实践的综合考察
    一、使乡村民主运转起来:实践的现实价值
        (一) 开辟乡村民主的新空间
        (二) 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现代化
        (三) 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
        (四) 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
        (五) 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何以更好:直面实践的限度
        (一) 谁来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恳谈更合适
        (二) 如何促进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融合
        (三) 政府创新的动力何以持久
        (四) 民主实践的操作技术何以进一步提升
    小结
第七章 余思与前瞻:民主恳谈实践的经验启示
    一、乡村协商民主:国家与社会的双赢
        (一) 从压力型体制向合作型体制转变
        (二)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促进制度创新
    二、协商民主:构建合作式治理的乡村发展模式
        (一) 协商民主实践对乡村治理格局的优化
        (二) 构建民主合作式的乡村治理模式
    三、走出温岭:基于民主恳谈实践的建构性展望
        (一) 温岭不是孤独者
        (二) 条件与勇气:延展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基本要素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7)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幸福新新庄(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划引导, 为新农村建设构筑宏伟蓝图
二、经济助推,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环境,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永续保障
四、关注民生,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五、创新机制, 为新农村建设激发不尽活力

(10)政府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研究 ——以宁波市月湖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路径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2.1.1 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2.1.2 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的局限
    2.2 公共物品理论
        2.2.1 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特点
        2.2.2 公共物品的分类
        2.2.3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及政府角色
        2.2.4 公共物品与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区别
第3章 政府在实事项目立项中的角色分析
    3.1 实事项目的性质及分类
    3.2 实事项目立项的实质及分类
    3.3 实事项目立项过程中政府的角色
第4章 我国政府主导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及缺陷
    4.1 我国的实事项目立项情况回顾
    4.2 政府主导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
        4.2.1 组织机构
        4.2.2 立项流程
        4.2.3 立项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政府主导的立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从立项结果上看,有些实事项目并不实事
        4.3.2 从立项决策上看,公众并未在关键环节拥有选择权
        4.3.3 从信息发布上看,公众并未得到充分的知情权
        4.3.4 从政府权责上看,政府权力过大,责任缺位
第5章 基于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的构建
    5.1 设计原则
    5.2 设计重点
    5.3 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设计
        5.3.1 组织设计
        5.3.2 流程设计
        5.3.3 遴选方法设计
    5.4 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与政府主导机制的对比
        5.4.1 组织结构的对比
        5.4.2 运作流程的对比
        5.4.3 遴选方法的对比
        5.4.4 其他对比
第6章 基于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在月湖街道的应用
    6.1 月湖街道概况
        6.1.1 概况
        6.1.2 实事项目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
        6.1.3 街道实事项目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6.2 月湖街道基于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设计
        6.2.1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的制度环境设计
        6.2.2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立项机制设计
    6.3 月湖街道基于公众导向的实事项目立项机制评价
        6.3.1 优点
        6.3.2 不足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信息发布制度
附录B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附录C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附录D 月湖街道实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细则
附录E 月湖街道社区成员参与实事项目立项的方法说明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让百姓参与“实事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老旧小区改造要“好看”更要“好住”[J]. 甬建宣. 宁波通讯, 2020(02)
  • [2]吴兴:试水“参与式预算+实事票决”[J]. 赵晓思. 浙江人大, 2017(06)
  • [3]“接地气”是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生命线[J]. 刘刚. 考试周刊, 2014(43)
  • [4]杭州市围绕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建设研究[D]. 郭融莉.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5]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幸福新庄[J]. 储红飙. 江苏农村经济, 2011(02)
  • [6]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D]. 陈朋.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幸福新新庄[J]. 储红飙. 江苏农村经济, 2009(12)
  • [8]闵行区吴泾镇:惠民工程让百姓参与决策[J]. 冯联清. 上海人大月刊, 2009(12)
  • [9]共享法治惠民的成果[N]. 陈广娟. 江苏法制报, 2009
  • [10]政府实事项目立项机制研究 ——以宁波市月湖街道为例[D]. 刘臻. 同济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让老百姓参与到“实事工程”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