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一、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18)在《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文中指出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分解和矿化溶解性有机质的能力,被认为是全球元素循环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表层水体中的微生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演替模式,受支配于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如光照、气候变化及营养盐负荷等,这些因素会随着经纬度的变化和离岸距离的远近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此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区域变化而不同,包括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压力的胁迫等都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尺度大小最终会决定特定种群的生存优势。通过渤海区域微生物的时空分布调查以及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研究,将有助于阐释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模式、微生物与特定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渤海海域微生物在环境压力胁迫下如何做出响应。(1)为了研究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多样性时间变化特征,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渤海的四个季节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进行统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的组成情况。结果发现,微生物的丰度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浮游病毒的平均丰度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浮游细菌的平均丰度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通过分析微生物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水体的温度和盐度与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夏季和冬季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其中温度和铵盐的浓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研究渤海三湾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关键驱动因子,发现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显著。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渤海湾的平均丰度为39.8%,在辽东湾的平均丰度为37.8%,在莱州湾的平均丰度为59%。α-多样性指数显示,物种多样性分布为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各湾断面优势物种的类别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微生物物种分布与经纬度分布、磷酸盐浓度和硝酸盐浓度之间都具有很大的相关性。(3)分析渤海中部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受河口输出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夏季和冬季明显不同。在夏季,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都呈现出远离河口区域丰度较高,靠近河口区域丰度较低,而在冬季,靠近河口区域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略高于远离河口区域;冬季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夏季;其中两组之间物种组成差异明显(P<0.05),造成差异显著的物种主要有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分析19-3溢油平台石油烃污染修复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无论是浮游病毒的丰度还是浮游细菌的丰度,石油烃污染修复之前丰度都大于污染修复之后。并且石油烃污染修复前后物种组成有明显的不同,水体中在门水平上石油烃污染修复之后,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属水平上石油烃修复之后,Nitrosopumilus有明显的增多趋势,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和Formosa有降低的趋势。通过网络互作关系分析发现,病毒与细菌之间的比值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在石油烃污染修复过程中浮游病毒在控制浮游细菌数量影响物种组成分布上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针对黄海暖流对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受到黄海暖流的影响,在冬季,渤海海峡东北部区域的水体温度和盐度显著高于渤海海峡的西南部,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趋势。多样性分布情况显示,在冬季渤海海峡东部区域多样性略高于西部区域。沿着黄海暖流进入渤海的方向,三个断面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组成情况分别为Group1:10.6%,Group2:14.5%,Group3:16.1%,表现为明显的东低西高的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是影响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丰度分布的主要因素,硝酸盐的浓度和磷酸盐的浓度对物种组成有重要的影响。

焦念志,李超,王晓雪[2](2016)在《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命题,也是当前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需要通过微观与宏观结合、古今链接、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科学家发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戈登科学前沿论坛"(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GRC)首届论坛上,以海洋生物泵(Biological Pump,BP)、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以及碳酸盐泵(Carbonate Counter Pump,CCP)等海洋储碳机制为核心,深入研讨了海洋碳汇的过程与效应,起到了引领国际海洋学科发展方向的作用。国内学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在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组织了海洋碳汇专题,从古海洋碳汇、现代海洋碳循环及海洋碳汇的生物海洋学过程3个方面开展研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过程与海洋碳汇以海洋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以及不同微型生物间的互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微型生物的储碳和固碳作用的过程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古海洋碳汇方向的报告在时间尺度上跨越了从188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到距今2.5 Ma的第四纪,涵盖了包括古海洋碳汇形成的古海洋环境、古海洋碳汇的生态环境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古海洋碳汇的报告为现代海洋碳汇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有助于本领域科学家对海洋碳汇的历史演化观的认识。现代海洋碳循环过程方面,专题报告结合时间梯度和空间梯度,以南海珊瑚礁碳循环源汇争议为代表,探讨了碳循环中的初级生产力、溶解有机碳的来源与有机碳的降解等过程,对现代海区和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的源汇评估提出了新的想法与研究方向。

李潇[3](2020)在《牟平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浮游动物在经典食物链的生态地位与能量传递效率,本研究对牟平海洋牧场2017年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了浅水Ⅰ型、Ⅱ型网对每种浮游动物的捕获有效性,来确定收集各种浮游动物的适用网型。另外,由于桡足类个体小且摄食速度快,很难直接观察其摄食行为并分析其摄食种类,本文利用高速摄像法研究了两个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与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norsispiatus)在自然饵料环境下的摄食微行为,并基于其摄食微行为特征初步探讨了它们在不同粒径范围下的摄食选择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计算桡足类在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效率及碳汇方式提供更准确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3-11月牟平海洋牧场共鉴定浮游动物49种,其中用浅水Ⅰ型网捕获效率高的包括中华哲水蚤、圆唇角水蚤等大型桡足类、毛颚类及小型水母类等物种;用浅水Ⅱ型网捕获效率高的包括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腹胸刺水蚤等小型桡足类、异体住囊虫、枝角类及浮游幼虫类。而糠虾类及部分浮游幼虫(如阿利玛幼虫、蟹大眼幼体等)在浅水Ⅰ型、Ⅱ型网中的丰度值都在同一数量级内,两个网型都可适用。2.牟平海洋牧场浮游动物总丰度主要表现为夏季丰度值最高,秋季位居第二,春季分布最少。浮游动物总丰度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中西部海域,而8月份总丰度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东部沿岸海域。3.牟平海洋牧场3-11月共鉴定14个优势种,其中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是浅水Ⅰ型网的常见优势种;浅水Ⅱ型网的全年优势种由小拟哲水蚤与拟长腹剑水蚤组成;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糠虾、蟹的溞状幼体等是浅水Ⅰ型网所特有的优势种;而近缘大眼剑水蚤仅在浅水Ⅱ型网中成为优势种。4.5-9月浅水Ⅰ型网下的多样性指数是大于Ⅱ型网的。不论是浅水Ⅰ型网还是Ⅱ型网,其均匀度的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是成正相关的。5.中华哲水蚤与背针胸刺水蚤的摄食方式都属于feeding-current型,主要表现为不停地摆动附肢后再间歇下沉,重复此运动。在觅食过程中不停地摆动附肢(主要是第二触角、大颚等)产生摄食水流,将饵料带到自己能探测到的区域。6.中华哲水蚤附肢摆动频率由高到低为:250μm以上>100-250μm>10-20μm>50-100 μm>0.7-10μm>20-50μm,据此我们推测中华哲水蚤最偏好250 μm以上饵料,其次倾向于100-250 μm与10-20μm的饵料,但这两个粒径下的摆动频率差异不显著。同时,中华哲水蚤对这三种倾向摄食的饵料粒的摄食持续时长结果表明:对100-250 μm与10-20 μm的摄食持续时间最长,且差异不显著,对250 μm摄食时间较前两者短。推测摄食时间长短与饵料成分有关,250 μm以下主要以浮游植物饵料为主,摄食时间长,而250 μm以上主要是原生动物饵料,能量相对充足。该结果进一步表明:>250 μm的饵料是中华哲水蚤最倾向摄食的类型,100-250 μm与10-20 μm的是其次倾向摄食的类型,且两者没有显著差异。7.背针胸刺水蚤附肢摆动频率由高到低为100-250 μm>50-100μm>20-50 μm>10-20 μm>250μm以上>0.7-10μm,且前3个粒径范围的附肢摆动频率差异不显著,推测20-250 μm之间为其倾向摄食的粒径范围。同时,背针胸刺水蚤的持续摄食时长结果表明,其对20-250 μm之间这三个粒径范围的饵料摄食时长均差异均不显著,进一步表明背针胸刺水蚤对20-250 μm饵料的摄食倾向。8.对比两种桡足类的摄食微行为特征发现,在10-250 μm饵料粒径范围内,背针胸刺水蚤的附肢摆动频率明显高于中华哲水蚤(P<0.05),而持续摄食的时间比中华哲水蚤要短(P<0.05)。推测中华哲水蚤与背针胸刺水蚤的摄食生态位不同,中华哲水蚤最偏好250 μm以上粒径的饵料,在10-250 μm的饵料范围内附肢摆动频率低且摄食时间长,而背针胸刺水蚤则相反。9.对比两个优势种雌雄体的微行为发现,在相同粒径下,中华哲水蚤成体的雌体与雄体的附肢摆动频率与持续时长是差异不显著的,而背针胸刺水蚤成体的雌体与雄体的附肢摆动频率与持续时长是差异显著的。

赵淑江,吕宝强,李汝伟,朱爱意,吴常文[4](2015)在《物种灭绝背景下东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海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各个层次都在经受着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洋生物的灭绝速度大大加快.文章从东海海域的海水营养盐结构改变、海洋污染的毒害作用、海洋生境破坏、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洋渔业捕捞压力、海洋致病微生物的扩散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东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认为上述各种因素对东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影响巨大,而且鉴于各种因素的累积效应以及共同作用后的放大效应和叠加效应,实际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的灭绝风险可能比以前估计的更加严重.因此,在生态系统管理中,针对某一风险或影响因素的研究和管理不足以改变东海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对东海海域全面、系统、有效的研究和管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陈应华[5](2009)在《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修复大亚湾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2002年12月-2004年8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大亚湾大辣甲岛南面6.8km2海域内,分两期投放了1829个钢筋混凝土礁体,总空方为60178m3。本文根据投礁前(2002年11月)和投礁后(2004年7月、2005年8月、2006年11月)对大辣甲南人工鱼礁海域综合调查的结果,首次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工鱼礁的综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投礁后,礁区内海水的COD、DIN和PO43--P含量均比投礁前高,COD比投礁前增加了73-149%,DIN比投礁前增加了172-224%,PO43--比投礁前增加了14-129%,悬浮物含量降低。采样站点各项指标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投放人工鱼礁可以调节海水水质。N/P比上升幅度明显(投礁前为16.29,投礁后介于39.63-116.17之间),且显著大于Redfield比,浮游植物生长受P限制突出。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仍在继续,但由于受到磷限制,总体上还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2)礁区表层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投礁后,礁区内表层沉积物的pH值和Hg含量降低,有机质、Cu、Pb、Zn、Cd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并高于对照点。2004年7月,有一站位的铅含量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超标0.78倍);2006年11月,有机质(超标率50%)和一个站位的铅(超标0.52倍)含量略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Cu、Pb、Zn、Cd、Hg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轻微。3)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组成均以硅藻为主。投礁后,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逐年递增,但增幅不大(441.05×104-711.1×104 cell/m3),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与同期对照点差异不大。优势种全为硅藻,优势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结构年际变化大。礁区内的叶绿素a含量以投礁前最高,初级生产力以2004年7月最高,表层略高于底层。4)投礁后,礁区内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逐年递增,密度明显高于投礁前,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同期对照点,浮游动物优势种更替频繁,群落结构不稳定。2005年8月,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1260.2 ind./m3)超过了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密度的历史较高水平(1013.4 ind./m3),但生物量较低(154.2 mg/m3),低于历史较高水平(472.8 mg/m3),浮游动物小型化现象严重。5)投礁后,礁区内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比投礁前多,且多于同期对照点,2006年11月鲷科鱼类鱼卵占60.89%,人工鱼礁对仔稚鱼的庇护效果明显。6)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为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环节动物,以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和近岸广布种为主。投礁2-3年后,礁区内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比投礁前有了大幅增加,并高于同期对照点,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的增殖效果较明显。7)投礁后,礁区内虾拖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64-91%,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增加了12.13-21.22倍;流刺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13.33-46.67%,渔获率比投礁前增加了36.96-70.80倍。礁区内的渔获种类、资源密度和渔获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点。主要优势种的资源密度和渔获率明显增加,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明显。8)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持良好,随着投礁时间的推移,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9)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03亿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99.69万元/km2-a。投资回收期为2年。30年寿命期内产生的净效益为1.9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5.6。

徐兆礼[6](2006)在《中国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本世纪以来海洋浮游动物学科新的进展.这些进展首先表现在对夏季南黄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生活策略和生殖策略的研究,已经初步搞清该种的度夏机制;对东海浮游动物研究,采用统计和生态分析手段进行各门类的详细分析,充分提取了东海浮游动物资料所包含的信息,已经形成了东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相对完整的认识体系;渤海、南海和长江口等区域浮游动物生态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对浮游动物在东海近海赤潮形成中作用、浮游动物种群遗传生化方面研究有明显突破.对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功能和生态特征系统研究这两个方面未来将继续成为这一学科的研究重点.

朱延忠[7](2008)在《夏、冬季北黄海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利用2006年夏季(7月)和冬季(2007年1月)两个航次在北黄海海域进行的两次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研究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优势种进行了探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对两个航次中的连续站(L02站)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布和垂直移动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浮游动物垂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该海域浮游动物的长期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北黄海海域两个航次共计鉴定各类浮游动物113种、浮游幼虫27类,合计种类140个。其中,浮游动物成体分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和尾索动物门等7个门类。甲壳动物和刺胞动物等为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数量占到总种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桡足类是其类群。夏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25.1 ind/m3,呈现出山东半岛和中部水域高,辽东半岛近岸水域低的趋势;冬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63.8ind/m3,浮游动物丰度则呈现出辽东半岛近岸水域高,山东半岛次之,东部水域最低的趋势。中华哲水蚤是研究海域最重要的优势种,此外两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有克氏纺锤水蚤和强壮箭虫。夏季,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平均湿重生物量为570.1mg/m3,调查海区东部海域最高,其次是山东半岛近岸海域,辽宁半岛近岸海域最低;冬季,平均湿重生物量为297.7 mg/m3。呈现出山东半岛和调查海区东部海域低,辽东半岛近岸海域高的趋势。北黄海海域的浮游动物可以划分为4群落。群落Ⅰ受鸭绿江冲淡水影响较大,此群落仅在夏季C1001站出现,优势种有灯塔水母、近缘大眼剑水蚤、强壮箭虫,另外,长尾类幼体和短尾类幼体也在该群落中占优势。群落Ⅱ为辽宁近岸低盐群落,夏季该海域浮游动物主要优势种有:肥胖三角溞、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强壮箭虫、异体住囊虫,另外,该群落中占优势的还有长尾类幼体和仔稚鱼;冬季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和强壮箭虫。群落Ⅲ为受黄海冷水团影响的群落,夏季优势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克氏纺锤水蚤、细足法虫戎、太平洋磷虾和强壮箭虫;冬季主要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太平洋磷虾和强壮箭虫。群落Ⅳ为山东半岛近岸群落,夏季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强壮箭虫,此外,海胆长腕幼体和海蛇尾长腕幼体也在该群落中占优势等;冬季的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和强壮箭虫。夏季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为底层盐度和底层温度;冬季影响浮游动物的主要因子为表层盐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夏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5,均匀度为0.45,丰富度为4.74,它们均呈现出近岸高,中西部低的趋势;冬季调查海区的浮游动物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7,均匀度为0.48,丰富度3.40,呈现出山东半岛北部海区和调查海区的东部海区高,辽东半岛近岸和中部海区低的趋势。在昼夜连续观测站(L02站),夏季,各水层浮游动物丰度分布不均匀,昼夜垂直移动明显,主要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强壮箭虫和桡足类无节幼虫,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受到冷水团温跃层的影响。冬季,各水层的浮游动物丰度分布比较均匀,昼夜垂直移动不明显,主要优势种与夏季基本一致。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可分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类型和昼夜垂直移动不明显类型,后者又分为上层分布类型和中下层分布类型。

刘保占[8](2013)在《基于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中国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为基础,对我国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确立了一套海洋食物网样品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保存和预处理方法。通过不同氮磷比对北方海域典型赤潮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影响的研究,为北方海域食物网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沉积物和悬浮颗粒有机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判断有机质来源,探讨陆源输入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了解了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不同类型生物之间的食性差异等,为揭示北方海域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基础数据。依据上述方法,对海洋食物网样品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保存和预处理方法研究。干燥保存是样品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冷冻干燥是常用的去除生物样品中水分的方法;〥N分析样品不需要进行酸化处理,〥C分析样品SOM、POM、浮游动植物及甲壳动物需酸化处理;样品酸化前水洗,酸化后不需要水洗。不同赤潮藻〥C和〥N值存在一定差异。赤潮藻〥C值与NO3和P04浓度普遍呈显著正相关;〥N值与N03浓度普遍呈显著负相关,与P04浓度普遍呈显著正相关。悬浮颗粒有机物〥C和〥N值总体趋势是由陆向海增大,季节变化不明显(分别为P=-0.84和P=0.55)。表层沉积物稳定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趋势与悬浮物相同,沉积物各站位〥C和〥N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潮间带沉积物中〥C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1),〥N值差异显著(p<0.05)。底栖动物不同种类样品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底栖食物网生物营养级位于2.073.92之间,与北黄海海域相比,辽东湾海域潮间带10种底栖动物〥C和〥N值有所增加(除斑管栖纽虫〥N值)。游泳动物(55种)〥C和〥N值范围分别为-20.9013.96%o和8.69-14.25%o,营养级范围为3.02-4.59。除日本嚼和许氏平触,两个海域13种游泳动物〥C和〥N值无显著性差异。〤C和〥N值都与体长存在显著性对数相关。营养级与体重等级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〥C平均值与体重(1og2)无显著性相关,〥N平均值与体重(1og2)存在显著性相关。捕食者-食物体重比为904.26:1。

林森杰,姬南京,罗昊[9](2019)在《海洋有害藻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浮游植物不仅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会过度增殖富集形成有害藻华(因造成水色变为红、绿、褐、金等颜色,所以俗称为赤潮、绿潮、褐潮、金潮等),结果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海洋生态系统、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甚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现象加剧,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的暴发规模和频次呈逐年增加趋势,且相关研究已成为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热点。本文主要以典型海洋HAB生物为线索,从物种分布、生物监测、主要影响因素、分子机制及防治等方面概述了近十年HAB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对未来HAB研究做了相关展望。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1)不断有新的HAB物种被发现或鉴定,HAB藻类系统分类也不断被更新;(2)鉴定、检测方法包括DNA分析、生物传感器研发应用等有较大改进;(3)藻类毒素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有一定进展;(4)在HAB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分子机制及现代组学发展较迅速。然而, HAB发生的关键环境诱因和生物学(特别是生化与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缺乏一个可用来预测HAB暴发的关键因子。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HAB的复杂性、种类及生态系统的特异性,另一方面是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加强对每一个重要的HAB原因种开展系统、持续的研究,类似于生物科学领域里的模式种研究,并且有必要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如实验室单种培养、中尺度模拟及现场生态研究相结合,整合现代组学、传统生理生态学和现场实时连续观测等技术。

刘歆璞,王丽卿,张宁,陶雪梅,马文华[10](2013)在《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于2011年1月、4—12月对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到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62种,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1种,桡足类13种;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年均值为469.1ind·L-1,生物量年均值为3.23mg·L-1。从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组成以及QB/T值(为1)分析,库区水质处中营养型。根据轮虫的Shannon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库区水质属β-中污型。GAM和CCA分析均表明,水温对轮虫密度影响较大,是造成轮虫种类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GAM分析也显示了枝角类密度和透明度、溶氧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

二、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1.2 海洋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3 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1.3.1 可培养的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分析技术
        1.3.2 不可培养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3.3 质谱分析技术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随季节变化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计数
        2.2.3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2.4 环境参数的测定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浮游病毒的分布情况
        2.3.2 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情况
        2.3.3 季节变化对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丰度的影响
        2.3.4 深度和温度对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分布的影响
        2.3.5 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2.3.6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3.7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2.3.8 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4 讨论
        2.4.1 季节变化对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丰度的影响
        2.4.2 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水平分布特征
        2.4.3 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垂直分布特征
        2.4.4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渤海三湾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3.2.4 核酸的抽提和高通量测序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水体环境因子
        3.3.2 渤海三湾处微生物群落结构
        3.3.3 渤海海域三湾处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3.4 渤海海域三湾处微生物β-多样性分析
        3.3.5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口输出及温度变化对渤海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分析
        4.2.2 流式细胞仪分析
        4.2.3 核酸抽提和测序
        4.2.4 序列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4.2.5 其他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水体理化参数
        4.3.2 浮游病毒浮游细菌丰度
        4.3.3 α-多样性
        4.3.4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4.3.5 夏季和冬季两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4.3.6 样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3.7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油烃污染修复前后病毒与宿主关系和细菌群落的变化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方法和站位
        5.2.2 利用流式细胞仪计数浮游病毒和浮游细菌的数目
        5.2.3 DNA抽提和测序
        5.2.4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海水环境因子分析
        5.3.2 浮游病毒与浮游细菌丰度
        5.3.3 浮游病毒与浮游细菌比值
        5.3.4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5.3.5 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黄海暖流对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采样区域
        6.2.2 采样方法
        6.2.3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6.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微微型浮游病毒的分布情况
        6.3.2 微微型浮游细菌的分布情况
        6.3.3 α-多样性分布情况
        6.3.4 物种群落结构组成
        6.3.5 组间差异比较
        6.3.6 环境因子的作用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古海洋碳汇———认识海洋碳汇的必由之路
    2.1 中元古代暖期的古海洋环境研究
    2.2 晚新元古代古海洋大型溶解有机碳库的古海洋环境与环境效应研究
    2.3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海洋储碳机制波动与生态效应研究
    2.4 更新世以来海洋生物泵与微型生物碳泵效率波动的数学模拟
3 现代海洋碳循环过程
    3.1 边缘海水体溶解有机碳与沉积物埋葬有机碳
    3.2 珊瑚礁区碳循环
    3.3 海洋吸收CO2会饱和吗?
    3.4 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海水甲烷含量
4 海洋碳汇的生物学过程与机制
    4.1 海洋碳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4.2 海洋附着微生物生态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4.3 DOC分子与海洋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4.4 微型生物对海洋酸化的响应与反馈
5 结语

(3)牟平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游动物生态作用
    1.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 桡足类摄食生态学
        1.3.1 桡足类摄食概述
        1.3.2 桡足类摄食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牟平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海域与站位布设
        2.1.2 样品采集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2.2.3 丰度的时空变动
        2.2.4 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动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
        2.3.2 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2.3.3 丰度的时空变动
    2.4 小结
第三章 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
    3.1 研究方法
        3.1.1 目标生物的获取
        3.1.2 饵料的筛选
        3.1.3 实验仪器与操作环境
        3.1.4 数据处理
    3.2 研究结果
        3.2.1 摄食方式
        3.2.2 中华哲水蚤的附肢摆动
        3.2.3 背针胸刺水蚤的附肢摆动
        3.2.4 两个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对比
        3.2.5 典型的摄食过程
        3.2.6 雌雄体的摄食微行为
    3.3 讨论
        3.3.1 摄食方式类型
        3.3.2 中华哲水蚤的摄食选择机制
        3.3.3 背针胸刺水蚤的摄食选择机制
        3.3.4 两个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对比
        3.3.5 雌雄体的摄食选择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特色
    4.3 存在问题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人工鱼礁建设背景
        1.1.1 近海环境污染严重
        1.1.2 生境退化
        1.1.3 过度捕捞
        1.1.4 传统作业渔场面积萎缩
        1.1.5 全球气候变化
    1.2 人工鱼礁介绍
        1.2.1 相关术语
        1.2.2 人工鱼礁材料
        1.2.3 人工鱼礁功能
    1.3 人工鱼礁建设概况
        1.3.1 亚洲建设概况
        1.3.2 美国建设概况
        1.3.3 欧洲建设概况
        1.3.4 澳大利亚建设概况
    1.4 人工鱼礁研究进展
        1.4.1 礁区选址
        1.4.2 水动力研究
        1.4.3 礁体设计与布局
        1.4.4 环境效应研究
        1.4.5 群落补充与演替
        1.4.6 鱼类行为观察
        1.4.7 集鱼效果研究
        1.4.8 效益分析
        1.4.9 人工鱼礁管理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大亚湾海域概况
        1.5.2 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概况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2.1 海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沉积环境调查与评价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第三章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2 叶绿素a测定
        3.1.3 初级生产力估算
    3.2 结果
        3.2.1 叶绿素a含量及分布
        3.2.2 初级生产力及分布
    3.3 讨论
        3.3.1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3.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3.3.3 人工鱼礁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4.2.2 优势种
        4.2.3 生态类型
        4.2.4 密度分布
        4.2.5 主要门类的平均密度
        4.2.6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4.3 讨论
        4.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4.3.2 人工鱼礁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4.3.3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4.3.4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5.2.2 优势种
        5.2.3 生态类型
        5.2.4 密度分布
        5.2.5 生物量分布
        5.2.6 主要类群的丰度
        5.2.7 种类多样性及均匀度
    5.3 讨论
        5.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5.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2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种类组成
        6.2.2 种类分布
        6.2.3 优势种
        6.2.4 生态类型
        6.2.5 数量分布
    6.3 讨论
        6.3.1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6.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7.1.2 数据处理
    7.2 结果
        7.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7.2.2 优势种
        7.2.3 生态类型
        7.2.4 栖息密度分布
        7.2.5 生物量分布
        7.2.6 主要类群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
        7.2.7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7.3 讨论
        7.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
        7.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7.3.3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对比分析
        7.3.4 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8.1 底拖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8.1.1 材料与方法
        8.1.2 结果
        8.1.3 讨论
        8.1.4 小结
    8.2 流刺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8.2.1 材料与方法
        8.2.2 结果
        8.2.3 讨论
        8.2.4 小结
第九章 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9.1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9.1.1 指标体系构建
        9.1.2 评价方法与标准
        9.1.3 结果
        9.1.4 讨论
        9.1.5 小结
    9.2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9.2.1 生态服务功能
        9.2.2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9.2.3 结果
        9.2.4 讨论
        9.2.5 小结
主要结论
创新点
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中国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上个世纪中国海洋浮游动物科学研究的回顾
2 本世纪海洋浮游动物学科研究的几个重大进展
    2.1 浮游动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2.2 东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系统研究
    2.3 几个重要海区浮游动物的研究
        2.3.1 台湾海峡
        2.3.2 长江口
        2.3.3 渤海
        2.3.4 胶州湾
        2.3.5 南海
    2.4 浮游动物在赤潮过程中的作用
    2.5 浮游动物学科的其他研究
3 中国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新动向

(7)夏、冬季北黄海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浮游动物的分类、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
    1.2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浮游动物与海洋中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国外海洋浮游动物研究历史与进展
    1.5 我国海洋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1.6 目前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几个热点
    1.7 黄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海区的自然概况
        2.1.2 调查站位设置
        2.1.3 样品采集、处理方法及数据收集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生态类群
        2.2.3 丰度的平面分布
        2.2.4 湿重生物量的平面分布
        2.2.5 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2.2.6 优势种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
        2.3.2 丰度和生物量
        2.3.3 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3.1 研究方法
        3.1.1 群落结构分析
        3.1.2 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
        3.2.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群落划分
        3.3.2 浮游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3 生物多样性
4 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站位设置与样品采集
        4.1.2 分析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种类组成
        4.2.2 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与垂直移动
        4.2.3 主要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与垂直移动
    4.3 讨论
        4.3.1 浮游动物内在生理因素对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
        4.3.2 光照对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
        4.3.3 温度对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
        4.3.4 浮游植物对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8)基于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中国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食物网的研究进展
    1.2 海洋碳循环和氮循环
        1.2.1 海洋碳循环和生物泵
        1.2.2 海洋氮循环
    1.3 稳定同位素基本理论
        1.3.1 基本概念
        1.3.2 应用原理
        1.3.3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国际标准
        1.3.4 不同来源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组成
    1.4 稳定同位素分馏
        1.4.1 碳稳定同位素分馏
        1.4.2 氮稳定同位素分馏
    1.5 混合模型
        1.5.1 食物来源
        1.5.2 营养位置
    1.6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6.1 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研究
        1.6.2 水生生物洄游的研究
        1.6.3 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及营养物质输入的研究
        1.6.4 水生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示踪及生物累积效应研究
        1.6.5 其它方面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路线
        1.7.1 主要内容
        1.7.2 课题意义
        1.7.3 研究路线
第2章 海洋食物网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样品保存和前处理方法
    2.1 采样与分析方法
        2.1.1 采样地点与方法
        2.1.2 样品处理方法
        2.1.3 样品分析方法
        2.1.4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不同保存方法对δ~(13)C和δ~(15)N值的影响
        2.3.2 不同种类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
        2.3.3 保存时间对δ~(13)C和δ~(15)N值的影响
        2.3.4 脱水
        2.3.5 酸化
        2.3.6 水洗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氮磷比对北方海域典型赤潮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藻种及培养
        3.1.2 营养盐设定
        3.1.3 样品分析方法
        3.1.4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稳定同位素组成
        3.2.2 方差和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不同赤潮藻δ~(13)C和δ~(15)N组成
        3.3.2 不同生长期赤潮藻δ~(13)C和δ~(15)N值变化
        3.3.3 营养盐浓度对赤潮藻δ~(13)C和δ~(15)N值的影响
第4章 北方海域潮间带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与来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处理方法
        4.1.3 样品分析方法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潮间带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4.2.2 表层沉积物垂直变化
    4.3 讨论
        4.3.1 不同站位有机质来源
        4.3.2 不同季节有机质来源
        4.3.3 河口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组成
        4.3.4 有机质来源的环境意义
第5章 北方海域潮间带食物网结构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
        5.1.2 样品采集
        5.1.3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5.1.4 营养级计算
    5.2 结果
        5.2.1 主要生物资源δ~(13)C和δ~(15)N值分析
        5.2.2 营养位置
        5.2.3 不同海域主要底栖动物δ~(13)C和δ~(15)N值分析比较
    5.3 讨论
        5.3.1 δ~(13)C和δ~(15)N值的季节变化
        5.3.2 底栖生物δ~(13)C值与其食物来源的关系
        5.3.3 生物相对营养位置
第6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北方海域主要游泳动物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6.1.2 测定方法
        6.1.3 营养级计算
        6.1.4 底层饵料贡献比
        6.1.5 数据分析方法
    6.2 结果
        6.2.1 主要游泳动物δ~(13)C和δ~(15)N比值
        6.2.2 主要鱼类的食性类型
        6.2.3 典型鱼类食性差异
        6.2.4 主要游泳动物营养级
        6.2.5 不同海域主要游泳动物δ~(13)C和δ~(15)N值分析比较
    6.3 讨论
        6.3.1 北方海域主要游泳动物δ~(13)C和δ~(15)N值时空差异及营养关系特征
        6.3.2 北方海域主要游泳动物营养级
        6.3.3 北方海域主要鱼类食性特征
第7章 北方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稳定同位素组成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品与数据来源
        7.1.2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各体长等级稳定同位素组成
        7.2.2 各体重等级稳定同位素组成
        7.2.3 个体体长与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
        7.2.4 个体体重与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海洋有害藻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害藻华的分型、种类与系统分类
2 有害藻华的鉴定和监测
3 有害藻华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生物因素
    3.2 化学因素
        3.2.1 主要营养盐
        3.2.2 维生素
    3.3 物理因子
        3.3.1 光照
4 藻华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5 有害藻华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6 有害藻华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7 总结与展望

四、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D]. 王彩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8(10)
  • [2]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J]. 焦念志,李超,王晓雪.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7)
  • [3]牟平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的摄食微行为研究[D]. 李潇. 山东大学, 2020(10)
  • [4]物种灭绝背景下东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J]. 赵淑江,吕宝强,李汝伟,朱爱意,吴常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1)
  • [5]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 陈应华. 暨南大学, 2009(09)
  • [6]中国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新进展[J]. 徐兆礼.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2)
  • [7]夏、冬季北黄海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朱延忠.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8]基于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中国北方海域食物网结构研究[D]. 刘保占.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6)
  • [9]海洋有害藻华研究进展[J]. 林森杰,姬南京,罗昊. 海洋与湖沼, 2019(03)
  • [10]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刘歆璞,王丽卿,张宁,陶雪梅,马文华. 生态学杂志, 2013(05)

标签:;  ;  ;  ;  ;  

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