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回归自身的叙事风格

诗歌:回归自身的叙事风格

一、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论文文献综述)

冯全功[1](2012)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学则是对小说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曹学、脂批、版本、探佚、索隐等)的研究。其中,《红楼梦》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也是红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对《红楼梦》翻译进行规模而系统的研究便会形成《红楼梦》翻译学,或曰红楼译学。《红楼梦》翻译批评,简称红楼译评,是红楼译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广义修辞学视角探讨《红楼梦》的英译,旨在利用学科间性,即翻译学、红学与修辞学之间知识资源的相互借鉴与利用,促进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为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贡献力量。中国的修辞学集中在调音、炼字、组句、设格、谋篇、文体以及风格的探讨上,主要是一门写作的学问。西方的修辞学以劝说为核心,主要是一门演讲的学问。国内外修辞学都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的突围,狭义修辞学在言,以语言为核心,广义修辞学在人,基于语言但又超越语言。广义修辞学从以言为主转向了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了相邻学科的知识资源,如文论、美学、哲学、叙事学、认知心理学等,强调修辞的认知性以及人的研究,认为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修辞,并提出了人是修辞性存在的命题。广义修辞学并不排斥狭义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如修辞格、风格等),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研究者的发散思维、和合意识与人文关怀。谭学纯、朱玲提出的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为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三大层面包括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分别对应于话语(语言片段)的建构方式、文本的建构方式和人的精神建构。《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研究主要选择了炼字以及引用、双关和比喻三种修辞格。炼字往往具有一定的辞格属性,如比喻、拟人、矛盾修饰等,译者要尽量调动自己的修辞认知,结合语境再现炼字之妙,以取得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引用是互文性的典型表现。笔者主要选择与小说主题密切相关的引用予以分析,如宝黛爱情主题、家族盛衰主题等。译者处理此类引用时,尤其是间接引用,最好对之进行适度补偿,以为译文读者提供一定的交际线索或解读语境。双关语往往具有很强的抗译性,译者在不能体现双关的深层所指的情况下有时也会有所补偿,如杨译的加注,霍译在附录中的解释。然而,很多双关的双重语义在译文中有所流失,译者或只译出了其表层语义,或只译出了其深层语义。笔者认为,涉及重要双关的翻译时,如不能有效再现,加注说明还是必要的,这也是诚于作者、信于原文的一种表现。比喻的翻译要尽量再现原文中的喻体意象,对于比喻中的相似点,译者要根据需要,或再现以增强译文的表现力,或隐藏以增大译文的含意度。修辞诗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叙事话语和文体风格。《红楼梦》书名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修辞原型,即红、红楼和梦,分别对应于生命之美的挽歌、贵族家庭的挽歌和尘世人生的挽歌。杨译较好体现了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特别是其对红的处理。从修辞原型的再现而言,建议采取意象并置的陌生化方法把书名译为Red Mansion Dream,形成类似的(((/)/)/)语义关系。话语中视角的英译要体现出叙述人称的合理性与一致性,人物视角还要再现出人物视角和思维风格的标志性词汇。人物话语/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译者既要如实再现(尤其是重要人物的重要话语),又要善于根据具体语境对各种呈现方式进行合理转换。对于诗歌文体的英译,杨译一般照本宣科,意义传达比较准确;霍译力求严格押韵,有时为了韵律不惜调整原文的意义。霍译偶尔还把原文的叙述文体转化为诗歌文体,增加了译文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针对风格而言,霍译大量运用整合补偿,使译文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趋繁的倾向(相对原文和杨译)。加注补偿也许能化解这一矛盾,并且更能体现深度翻译的理念。修辞哲学在此主要指修辞话语的哲理内涵,反映了说写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修辞哲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对立修辞、女性修辞和俗语修辞。翻译时,唯有透彻理解才能准确表达。整体而言,各家译文皆有优劣之处,评论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对立修辞。杨译的有无对立比较准确,霍译的好了对立趋于完美,尤其是《好了歌》的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修辞是作者崇阴(女)抑阳(男)倾向最重要的修辞化表述,在封建男权社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烈的颠覆性。贾宝玉的女性观是“处女崇拜”而不是泛泛的女性崇拜,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女儿(girl)与女人(woman)或整个女性(female)的区别,注意措辞的一致性以及与男性的对比。俗语修辞的英译要尽量体现出一定的俗语性,如韵律优美、形式对称、语言简洁、思想深刻等。叙述话语中的俗语修辞很多具有“双声语”的性质,译者应分辨出作者的态度。另外,译者也要充分了解俗语的起源与演变,唯有如此,方能准确译之。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主要体现了小说的艺术性,修辞哲学则主要体现了小说的思想性。不管是以艺术性为主导还是以思想性为主导的红楼译评都可能或多或少涉及广义修辞学的三大层面。红楼译评中常见的是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本研究亦然。笔者在此提出了把译文视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照顾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批评属于或然性领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分歧最多,非常适合进行论辩。笔者基于英国图尔明的实用论辩模式,提出了一个基于双主体互动的论辩修辞模式,包括共同的事实以及各自的理由、主张等,并以洪涛在红楼译评中的后设批评对之进行了分析。针对文学翻译,笔者提出了诚信之标准。所谓诚信,指诚于人和信于文,前者表现为主体间性,后者表现为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信,诚于内则必信于外。诚信不仅可作为文学翻译的标准,亦可作为文学翻译批评以及论辩修辞的标准,其本身的内部张力增加了其作为标准的弹性。诚信标准体现了以对话与和谐为主要内涵的“间性”时代精神。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整体上属于红楼译评的范围,本研究有很多论题的探讨还远非深入,也有很多论题只是点到为止或根本无暇涉及。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与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程利伟[2](2018)在《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2世纪是拉丁西方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一个显着现象是人们的历史意识增强,历史学家开始在《圣经》框架内对“历史”和“时间”进行重新思考。当时杰出的神学家圣维克多的休(Hugh of St.Victor,约1096—1141年)作为一名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与研究,他不仅在释经学、神学阐释、个人宗教体验和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其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亦独树一帜。休的历史思想涉及到历史之本质、历史之演进、历史之认识论等方面,可谓广泛而系统。也正因如此,他深得后世学者的高度赞誉,被称为“12世纪杰出历史思想家的代表”。本文通过梳理和解读休的历史思想,凸显其对12世纪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在中世纪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借此揭示处于变革时期拉丁西方的史学特征、乃至整个中世纪的史学特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中主要阐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兹将各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通过对休所生活的12世纪拉丁基督教世界、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以及其个人生平等方面的阐述,表明在考察与解析休之历史思想时,必须首先对他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学术圈有明确认识,以呈现一个更加客观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二章从历史本体论出发,首先探析在12世纪基督教思想的高压下,休打破中世纪早期把历史作为“上帝在世间活动记录”的惯性思维,明确指出“历史之本质是客观事实”的观点,复兴了古典时期客观主义的历史传统,并将从可见世界对历史的阐发融入到不可见世界对历史的论说中;其次考量在学科门类下,休对中世纪初期形成的“历史从属于语法”和“历史作为神学的婢女”观念的突破,言明其在世俗与神圣学问中对历史地位分别作出的更动和更新;再次省察休之历史编纂实践中,历史叙事由时间进程向事件进程的转变以及其从理论上对历史编撰的思考;最后洞悉休之历史教学实践对奥古斯丁历史教学体系的突破,彰显他对过去权威的继承、反抗与超越,并展现一个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第三章从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念入手,探究休之历史发展观。重点论说休通过历史叙事的连续性作为遮蔽手段,掩盖其将理性应用到神学阐释时,所确立的以“创世和恢复”为中心的历史哲学;尝试剖析休基于对时间与地点连续性的思考,所构建的六种历史演进路径,即“六个阶段”、“三个时代”、“两种工作”、“两种军队”、“四帝国说”和“从地狱到天堂”;并透过休对每种历史演进路径思辨的解释,体味其背后隐含的历史进步意识、乐观主义史学观念以及发展系统化神学的新方法。第四章在12世纪理性与信仰由排斥转向结合的视角下,言明休认识历史之方式。着重陈说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休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调和,分析休认识历史过程中寓意解经法、神秘沉思法、经验归纳法以及演绎推导法等各自发挥的作用,言明休历史认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语将休的历史思想置于中世纪人文主义视野之下,全面检视其历史思想中所表现的在古典文化复兴与外来文化冲击下,人的自主意识觉醒,并阐发历史思想对休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中世纪史学与神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盛宁[3](1992)在《“写实”还是“虚构”?——试论英美小说观念演变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论及英美文学传统中的"小说",人们也许马上就会想到一般的文学史上所列出的几点共识:1·英美文学传统中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小说",其发端大致应划在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的上半叶;2·这种文学类型或样式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即平民中分化出的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日益成为社会中坚以后的产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摒弃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为读者提供轻松的消遣"的"中产阶级情趣",因此具有与商品文化密切相关的特征;3·具体地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散文叙述,但其中的人物和行为又旨在再现过去或现时的真实生活,它所再现的世界与真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敬晶晶[4](2020)在《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距离”学说最早由英国爱德华·布洛提出,而后美国韦恩·布斯将之迁入小说叙事之中,成为对小说叙述距离及审美距离的理论描述,指向了审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简要来说,布斯的“距离”理论指在小说叙述中,小说家通过视角变换、时序变化、虚实结合等创作手法和技巧来调控读者对小说文本的距离,不同的手法呈现出读者与叙述者、人物以及作者在认知、道德、时空等方面的差异与距离。布斯的“距离”理论引入中国后,周宪等学者将其概括为“距离控制”,其逐渐成为学者对小说研究的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不若传统小说所追求的作者、读者、叙述者之间较为和谐、亲密的距离状态,其距离控制通过零度叙述、非人格叙述等叙述方式降低作者的参与度,增强叙述者的不确定性;以病态的人物,荒谬的事件,腌臜的场景等来降低读者对小说的认同感与信任度等,最终使先锋小说控制的距离表现出远距离状态。在如此距离控制下,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表现出读者与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在认知、道德、身体等方面较大的差异和距离。先锋作者与隐含作者的距离被推开;作者与叙述者之间产生隔阂;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再亲密,形成认知或道德上的不认同;读者与小说人物产生了身体上的差异,情感上的距离等等。此外,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家为了更好的控制和保持与读者、叙述者、人物几者间的远距离状态,在叙述时间、叙述情节、叙述语言中寻求反常规叙述技巧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先锋小说中,叙述视角成为有限的认知,不停转换的内、外聚焦视角更好的展现了人物病态的心理;叙述的时间与空间被刻意延伸、停滞、甚至点面化;叙述的情节被断裂性排列、嵌套、重复;叙述语言有着反常规的意指、非理性的杂冗,能指与所指被有意错列;元叙述、反元叙述成为先锋小说的特色,作者的参与增强了文本真实性的同时又被不断否定,使得先锋小说在似真似幻的文字中成为不确定性的文本。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这些叙述技巧的控制下,进一步促使了先锋小说中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几者间形成较远的距离状态。尽管在80年代先锋小说作者叙述距离的控制下,形式及内容的反理性与反叛性使得读者对先锋小说无法轻易拉近审美的距离,造成读者阅读的困难,同时也形成先锋小说在文本上的荒诞、含混等效果,阅读感知的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参与式的阅读模式的产生。而其反叛的姿态,更是成为先锋小说形式革命的动力,让先锋小说以实验与探究的先锋精神与冒险精神成为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虽然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下,较为艰涩难懂的先锋小说留在了历史的时间轴上,但其促使作者不断创新的先锋精神仍然存留在文学中,延续至今。

残星[5](1990)在《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文中研究指明 参考《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英]罗杰·福勒编),我以为即是对一系列语言事实或事件的列举,并在它们之间建立某种内在精神联系的企图。除了小说、戏剧等虚构文学,它还广泛应用于抒情诗这一非虚构文体中。当它仅作为一种潜在可能性在诗人那儿蠢蠢欲动时,就已注定旨在建立起诗人与世界之间某种沟通性的、可靠但决不牢靠的联络或盟誓。

陈云昊[6](2016)在《钱基博的文体新命》文中研究指明约百年前的“文白之争”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以及汉语表述文学的方式。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建构、扩张着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遮蔽、挤压着文化保守阵营的自我表述方式。恢复这种“执拗的低音”的自我表述,对于我们返回历史生成的现场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这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钱基博的文学正名、钱基博的“文体新命”的原因。钱基博在艰难的“文体之争”的历史格局中承担了文体新命的历史任务,从传统文体学出发为文学正名、同时开出新命,以此维系斯文正脉,守护学术人心。更重要的是,他的“文体新命”深刻关联着一条隐蔽的“以国性救国势”的救国道路。这首先要求我们重构自身的诠释学框架。绪论部分借助保罗·利科的诠释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反思力的框架。在“文白之争”的背后是“文体之争”的道路分歧:一条是白话阵营的,一条是文言阵营的。白话阵营的文体建构道路,是逐步将在本国文体学中至高的“文体”(文章体统)概念,置换为附属于现代“文学”(literature)概念下的文类(genre) 、风格(style)等概念,从而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现代书面语体系。相比于白话阵营文体建构所指向普遍主义的政治认同,文言阵营的文体建构更加强调文明价值的政教认同。“文体之争”成为我们探究钱基博的背景铺垫。第一章探究了钱基博为文学正名的路径、依据和旨归。他超越了同时代的“文白之争”,返回到之前的“骈散之争”中接续了一个能够兼容骈文和古文的“文”的概念。他返回到“文”之原本的目的,是找到“文”的原理性依据,从而以“文”定义“文学”。有了这样的原理性、恒常性通变的依据,他就可以重新激活“文学”走向行动的方式:“文学的本质在美,其大用在感兴”。第二章详细地揭示了钱基博的“文体新命”的内在构成。正与前面以“文”定义“文学”的内在路径一致,钱基博的“文体新命”尽管具有新科学的色彩,但内里主要还是遵循旧途径。来自严复的内籀、外籀之术为钱基博启发了一条执古御今的时代性路径。具体而言,钱基博的文体四分法内在遵循的仍然是诗教文脉。在用今之术的方面具代表性的是钱基博在1920年编写的《酬世文范》《语体文范》,二编分别指向了文言框架内“贵俗”的调整和文言框架外的对语体文的收编;在执古之法的方面,钱基博的《模范文选》(1935年)和《国师文范》(1939年)导向了更深层的文法的普遍化和文体的实用化的学理建构。而最具“文体新命”意味的要数广为人知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这本书在史体上贯彻了观其会通的理念,也引发了新旧阵营的种种评价。但如果放在“文体新命”的视野上来看,我们应该尤为注意其中“昭其义”的层面。第三章在文体与国性之间建立了一种诠释学关联。这也就揭示了钱基博的“文体新命”具有更为开阔的历史意味。文体新命是“旧文明复活”的国学运动的一个构成部分。而钱基博所理解的国学运动是“国性之自觉”的运动,是一条重塑国性、文明演化的道路。这条保守学人的救国道路可以命名为“以国性救国势”。这条救国担纲的道路,是钱基博的“文体新命”的最终归属。至此,我们籀绎了钱基博的“文体新命”的内在理路。本文结语部分把钱基博的“文体新命”的内在理路归纳为“从文体之争到古今之争”,这为我们重新理解“文白之争”的历史生成现场提供了一种诠释的深度模式。论文也试图将钱基博的“文体新命”向当下重新敞开。

张博实[7](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常世举[8](2013)在《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从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历史意识、主题话语、艺术特色和艺术形态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生代历史叙事的特点和成就。新生代的历史叙事既重视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它舍弃了革命历史小说那种自认为把握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廉价的乐观主义,也不像某些新历史小说那样因为历史理性的缺失而走向虚无,它从精神个体的立场来探究历史真实,关注个体在历史中的境遇,弥补了历史宏大叙事对个人的遮蔽和遗忘。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将新历史小说未完成的革命引向了深入。新生代小说家以个体的人作为历史叙事的根本立足点,他们将“个人”与“历史”作对话式的杂语交锋,展现他们有关人性和历史的多重思考。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无论是从思想意蕴的深刻性还是从艺术表现的深广度来说,都达到了一个无愧于前人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代表着当代小说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现实语境、外来影响和文学传统等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意识。新生代小说家处于相对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他们从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外来思潮中受到思想的启迪,这些思想资源为他们进入历史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同时他们不满足于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建构,试图重建历史的认识论基础,他们在怀疑和反思中重构历史,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拓展了历史书写的空间。第二章从个体欲望、家族命运、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四个方面切入来探讨其历史叙事的主题话语。个体欲望、家族命运、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这些内容在革命历史叙事中往往被阶级和革命的主题所遮蔽,而在新历史小说中,个体欲望往往被无限放大,成为主导人的行为和历史走向的决定性力量,家族命运往往被神秘化或宿命化,日常生活和成长记忆的内容则较为薄弱。新生代的历史叙事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比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要显得更为理性而辩证,他们努力从个人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究历史,探究时代和历史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塑造和影响。第三章从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和叙述文体三个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历史叙事的艺术特色。新生代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有着自觉的追求,他们运用新颖的叙述视角而使历史叙事的面貌呈现出多样的变化,运用精巧的叙述结构使历史叙事的意蕴显得更为丰富,并创造出了丰富复杂的叙述文体,从而使他们在叙事艺术上超越了革命历史叙事和新历史小说。第四章从传奇化、寓言化和狂欢化三个方面来概括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形态和类型。新生代小说家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仅与前辈作家的历史叙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他们内部,也因为充分尊重了创作主体的精神自由,作家的创作个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历史存在时的精神姿态各有差别,所以他们笔下的历史呈现出多元化色彩。他们的历史叙事将正史与传奇、戏仿与荒诞、现实与寓言奇妙交织,传达出一种丰富驳杂的历史意味。

王嘉军[9](2015)在《存在、异在与他者:列维纳斯与法国当代文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文论思想,及其哲学和文论思想与法国当代文论之间的关系。对于列维纳斯文论思想的分析,及对布朗肖、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法国文论家与列维纳斯文论思想之关系的比较,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文学在列维纳斯思想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它是促动列维纳斯的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主要动因,也是列维纳斯超越存在论语言的主要工具。列维纳斯将文学的意义追溯到了圣经,圣经是文学中的文学,而文学也可以是一种上帝和他人的启示,其具有超越哲学之总体性的力量。论文追溯了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并认为其文论思想正是在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的批判和超越中成形的。列维纳斯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是总体性的,为了突破这种总体性,他为艺术赋予了两个新的维度:异在和他者。这两个维度维度都是相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而提出的,所谓“异在”指的是不能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光,亦即真理所包括的“异域存在”。现代艺术致力于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异在,它们以其反视域和不可筹划等特征,而对立于海德格尔笔下作为真理的艺术。然而,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异在不具备最终超越存在的力量,体现在艺术上,它作为一种自足的艺术空间,隔绝了与现实和他人的真实面对。只有他者的伦理召唤和我对他者的无限责任,才能从存在中超拔而出,也只有通过他者,才能实现列维纳斯用伦理学替换存在论基础性的构想。而文学在这一构想中非常关键,列维纳斯需要用一种“伦理”的语言来阐述伦理,而文学,最接近于这样一种语言。它不断亲近他者,又不占用他者。从“存在”到“异在”和“他者”这两个维度的嬗变开启了论文后面的内容:“异在”与“他者”的交缠。从“异在”和“他者”两个维度出发,列维纳斯深刻影响了当代法国文论。这两个维度在其文论中的复杂交缠,也延续到了此后的法国文论中。这种交缠既体现于理论家们的分歧和论争中,如朗西埃对于利奥塔和德里达之绝对他者的批评,也蕴含在理论家自身思想的内部张力中,如布朗肖和德里达文论中差异与他者的关系。论文通过列维纳斯与其他几位法国理论家的比较,既梳理了他们之间的思想关联,又通过列维纳斯极端他律的伦理学来强化了“异在”和“他者”之间的冲突和张力。列维纳斯与布朗肖是终生挚友,列维纳斯的很多观点,是通过布朗肖的中介,而对法国文论形成影响的。论文分析了布朗肖与列维纳斯的思想关联。列维纳斯用来指代异在的"il y a"(有)这一概念与布朗肖文论之关系。"il y a"在布朗肖那里,代表了一种中性和外部的文学空间,但由于这种中性,它也回避了道德。因为道德会破坏中性,这造成了布朗肖与列维纳斯的分歧。不过,论文也指出“伦理”与“道德”是不等同的,实际上,布朗肖的写作中也包含有一种为他者的伦理。只不过为了保持这种他者的不可规定性,他使其停留于中性和外部之中,而不像列维纳斯那样明确指向他人。论文并未为这两种不同的伦理观和文学观区分优劣,而是指出,在这两种观点,以及文学和伦理之间充满了亲密交错和相互尊重,一如两位哲人的友谊。布朗肖有关中性和外部等观点深刻影响了福柯和罗兰·巴特,他们也因此与列维纳斯间接发生了关联。论文介绍了他们与布朗肖的承继关系,并重点就他们文论中的“异在”维度与列维纳斯思想中的“他者”维度进行了比较。在福柯部分,论文将列维纳斯与福柯置于福柯的精神导师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之后的语境下进行比较。其中,涉及到了文学的僭越与超越、福柯思想的后现代平面性与列维纳斯伦理学的不对称性、面对上帝之死:重塑自我还是重塑他者等议题的比较,也通过“一种反法西斯的身体美学和伦理学”找到了二者思想的共通之处。在罗兰·巴特部分,论文主要探讨了巴特的零度写作理论与布朗肖和列维纳斯的关联。论文既指出了列维纳斯与巴特对作为一种神话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也指出了二者在伦理旨归上的不同。前者指向的是为他人负责,后者指向的则是诸写作选择的开放和共生。最后,论文指出,在福柯、巴特和列维纳斯的文论中都包含一种乌托邦倾向,但对于福柯和巴特,乌托邦是一种异质于历史、空间和机制的“异托邦”,而对于列维纳斯,这一乌托邦则是基于他者之至高性的伦理“他托邦”。论文也对列维纳斯、利奥塔、朗西埃的文论进行了比较。论文首先比较了列维纳斯与利奥塔的时间观,并解析了他们各自与文艺和救赎的关系。对于列维纳斯而言,时间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生成的,也只有他者能够将主体从“现在”的桎梏中救出,给予其未来和希望。而现代艺术由于与现实和他人的疏离,带来的只是一种时间的“悬搁”。但对于利奥塔而言,“现在”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回归的异质性,这种异质的时间尤其体现在他所定义的崇高艺术中。不过,尽管利奥塔与列维纳斯在这种时间观,以及伦理话语的交互性与不对称性等方面都存在分歧,但朗西埃却将利奥塔视作列维纳斯的“代言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利奥塔理论中的他者优先性干扰了差异政治的平等和歧感,而其崇高理论只是一种“思辨性的夸张”。论文对这一争议进行了评述:利奥塔对于列维纳斯他律伦理学的美学挪用确有风险,但朗西埃对于利奥塔的批判其实是一种立场之争。他认为利奥塔理论中的“他者”只是一个结构性要素,这背后牵涉的其实是无限(他者)与总体(结构)孰先孰后的问题,而这正是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的主题。论文在对于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比较中做结。德里达与列维纳斯有着极深的思想渊源,论文首先介绍了德里达对列维纳斯从语言角度的批评。他认为列维纳斯企图超越存在论的哲学,依旧使用的是存在论的语言。这一点既得到了列维纳斯的充分认可,又受到了列维纳斯的批判性回应,他指出德里达的解构同样依赖于逻各斯和在场。随后,论文则分析了德里达对于列维纳斯从文本角度的解读和挪用。在致列维纳斯的献文中,德里达践行了一种向列维纳斯感恩的忘恩负义,通过背离的遵从,这种悖谬性的文本实践本身与列维纳斯的思想密切相关。第三节,论文则从好客的悖论、好客与人质、好客与语言和好客与礼物等角度解析了两位哲学家思想中的好客与正义问题。最后,论文在德里达哀悼列维纳斯的平实记录中,发现了一位“别样的列维纳斯”,也发现了一位“别样的德里达”。以此为契机,论文将列维纳斯看似高蹈的思想拉回了现实层面,并就一些对其思想的误解进行了澄清。

冯立华[10](2018)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与同时期的随笔、演讲结合,将一部作品与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相结合,将单篇作品放置于作品系列之中,对构成的系列小说做整体探讨,进而对大江的文学世界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研究。尽管在半个多世纪里,大江文学的主题、作品风格不断变化,其创作道路还是有迹可寻的。根据其创作风格与主题特点及文学道路上的转变等方面,本论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江的创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文学进行解读、辨识。第一期从1950年代的《奇妙的工作》到1960年代前半《个人的体验》为止,可以认为是存在主义占主流的阶段;大江文学经历了迷茫到新生的转变,是将西方的存在主义东方化、本土化的过程;第二期从1960年代后半到1970年代末期的《同时代的游戏》,是大江文学关照个人危机与人类危机的阶段;第三期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空翻》为止,大江文学走出70年代的低谷,其主题关注的是人类全体的死与再生问题;第四期为新世纪的文学,大江将目光从关注全体人类转为个人内心的恢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根据这四个时期的划分,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存在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存在主义主题的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和《他人之足》为中心进行探讨。初期的短篇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两个侧面:“徒劳的外部世界”和“幸福的内面”。第二部分是大江笔下的日本战败图景。关于日本战败,他表现出了两个视点,其一是以少年的视角描写战争末期少年的日常生活,如《饲育》、《拔芽击仔》、《意外之哑然》系列,另一个视角是以战后数年的大学生视角描写战后被占领状态下的生活,如《人羊》、《先跳后看》、《战斗的今日》等构成的系列。笔者认为大江是从战争的残酷波及到少年、构成了残酷的成人仪式的视角表现他的战争观的。第三部分主要以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进行论述。从文学表现“性的人”、“政治的人”的踯躅,到回归现实的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新生的过程,成功地将西方“自由选择”、主张“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与东方的“正视现实、顺应社会”、“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融合,人的存在与客观现实达成了统一,大江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论文的第二章研究大江第二期的文学创作。第二期的创作延续了第一期作品的死亡主题,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憧憬,随着现实生活中残疾长子的出生和共同生活,转变为探寻如何在疯狂中生活下去的关于自我拯救和全体人类救济的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笔者将这一时期大江的创作概括为“唤醒危险意识”,危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主义与天皇制对包括作者在内的民众的吸引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在政治的层面发挥作用,更主要的是已经扎根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大江以自身为示范,表现的正是这一点。这个主题一直吸引着他,从初期的《17岁》和《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一直到这一时期的《父亲呵,你要去向何方?》、《请告诉我们在疯狂中生活下去之路》、《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以及《月男》。本文以《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为中心详细进行了解读。其二,是威胁全体人类生存的核武器及环境恶化,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有《核时代的隐遁者》、《濒死鲸鱼的代理人》、《洪水涌上我灵魂》、《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等,在这里以《洪水涌上我灵魂》为中心探讨大江有关这方面的创作,同时将大江的另一巅峰作品《同时代的游戏》作为大江为人类开出的一份药方放在这部分讨论。尽管《同时代的游戏》不太被评论家认同,但不可否认其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创作的主题方面都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品。第三章主要讨论1980、1990年代的作品世界。进入1980年代的大江文学继续关照人类的拯救,不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代初期又回到了他所擅长的短篇小说创作,采用将若干个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获得了成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多主题的《同时代的游戏》分解化、单一化和重组。《如何杀树》所收的八篇中、短篇小说分解了《同时代的游戏》的重要情节,再次确认了《同时代的游戏》未能清楚表述的主题;《M╱T与森林不可思议的故事》则将《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构成和叙述方法单一化,使得《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大江小说的叙述者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折点作品《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后,第三人称叙述开始登上舞台,互文的方法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女性逐渐成为小说的重心。进入1990年代,大江的两部作品《燃烧的绿树》与《空翻》主要围绕新兴宗教的问题展开,在这两部作品里大江以“没有信仰者的祈祷”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人们内部精神的空虚,以及边缘人物因为得不到社会关照进而从新兴宗教中寻求治疗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章里笔者以点带面,从“雨树”的暗喻、与残疾儿共生、灵魂的救赎视角考察了大江如何通过文学关照全体人类。第四章研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大江进入文学创作的“后期”,创作视角从对全体人类的关照转回到个人内心的恢复,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后期工作”大都以与作家自身重叠、名为长江古义人的老作家为叙述者,基本上以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作家身边的故事,重新表达自己的思考。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解读,第一部分以《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为中心,探讨从个人内心的恢复到老人继续“愚行”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结为如何继续诉说希望,《两百年的孩子》是继《治疗塔》之后的另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将从暴力中解救人类的希望赋予孩子,至于《水死》则是将国家主义的暴力推演到了极致来呈现,在绝望中展现了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里,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对人类生存的双重威胁,叙述者古义人没有屈服,实现了“回心”,以更大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黑暗壁垒,实现了超越。论文结论认为大江文学是在绝望中永不放弃为个人、为社会、为人类追寻希望的过程。

二、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论文提纲范文)

(1)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
        1.1.1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概述
        1.1.2 翻译学与修辞学
        1.1.3 《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学视角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促进红楼译学的发展
        1.2.2 为红楼复译提供参考
        1.2.3 为翻译修辞学的构建贡献力量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3.1 修辞与翻译
        1.3.2 修辞与《红楼梦》翻译研究
        1.3.2.1 修辞技巧层面
        1.3.2.2 修辞诗学层面
        1.3.2.3 修辞哲学层面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与广义修辞学
    第一节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2.1.1 国外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2.1.2 国内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第二节 修辞学突围:从狭义到广义
        2.2.1 狭义修辞学
        2.2.2 广义修辞学
    第三节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与基本论题
        2.3.1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
        2.3.2 广义修辞学的基本论题
        2.3.3 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
        2.3.3.1 修辞技巧
        2.3.3.2 修辞诗学
        2.3.3.3 修辞哲学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
    第一节 《红楼梦》中炼字的英译
        3.1.1 字词的英译
        3.1.2 字词丛的英译
    第二节 《红楼梦》中修辞格的英译
        3.2.1 引用的英译
        3.2.1.1 直接引用的英译
        3.2.1.2 间接引用的英译
        3.2.2 双关语的英译
        3.2.2.1 语义双关的英译
        3.2.2.2 语音双关的英译
        3.2.3 比喻的英译
        3.2.3.1 明喻的英译
        3.2.3.2 暗喻的英译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红楼梦》中修辞诗学的英译
    第一节 《红楼梦》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及其英译
        4.1.1 红:生命之美的挽歌
        4.1.2 红楼:贵族家庭的挽歌
        4.1.3 梦:尘世人生的挽歌
        4.1.4 修辞原型视角下《红楼梦》书名的英译
    第二节 《红楼梦》中话语的英译
        4.2.1 视角的英译
        4.2.1.1 叙述视角的英译
        4.2.1.2 人物视角的英译
        4.2.2 人物话语与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4.2.2.1 人物话语呈现方式的英译
        4.2.2.2 人物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4.2.3 不可靠叙述的英译
    第三节 《红楼梦》中文体与风格的英译
        4.3.1 诗歌文体的英译
        4.3.1.1 叙述文体向诗歌文体的转化
        4.3.1.2 诗歌文体英译中的音、形、意
        4.3.2 英译中的繁简风格
        4.3.2.1 翻译补偿与译文风格
        4.3.2.2 译文整体风格的繁简倾向及其成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中修辞哲学的英译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1 真假、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1.1 真假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1.2 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2 好了、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2.1 好了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5.1.2.2 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第二节 《红楼梦》中的女性修辞及其英译
        5.2.1 明清女性思潮与作者的创造动机
        5.2.2 贾宝玉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5.2.3 其他人物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5.2.4 女性神话修辞及其英译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俗语修辞及其英译
        5.3.1 俗语修辞中的人生智慧
        5.3.2 俗语修辞的英译
        5.3.2.1 叙事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5.3.2.2 人物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艺术―思想双重参照下的《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
    第一节 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修辞批评
        6.1.1 语言本体论
        6.1.2 文学翻译中修辞批评的语言回归
    第二节 《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操作方法
        6.2.1 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
        6.2.1.1 原文艺术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6.2.1.2 原文思想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6.2.2 以译文作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
        6.2.2.1 译文艺术上的修辞改造
        6.2.2.2 译文思想上的修辞改造
    第三节 红楼译评与论辩修辞
        6.3.1 论辩修辞模式构建
        6.3.2 红楼译评中论辩修辞个案研究
        6.3.2.1 以艺术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6.3.2.2 以思想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节 红楼译学的修辞维度
    第二节 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红楼梦》英译版本概况
附录B:《红楼梦》英译研究概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旨趣和大纲框架
    四、论文的史料基础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圣维克多的休与他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12 世纪的拉丁基督教世界
    第二节 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
    第三节 圣维克多的休其人其事
第二章 休的历史本体论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休的认识
    第二节 历史在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 休的历史编纂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休的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第三章 休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基督教线性时间观
    第二节 时间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第三节 地点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第四节 休的历史演进思想之评介
第四章 休的历史认识及其方法
    第一节 神学阐释下休认识历史之途径
    第二节 理性分析下休认识历史之方法
结语:中世纪人文主义与休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一章 先锋小说与“距离控制”
    第一节 “距离控制”的概念界定
        一、“距离”的概念
        二、“距离控制”的概念
        三、小说中的距离控制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文化背景
        一、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
        二、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表现
    第一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类型
        一、作者对隐含作者的控制
        二、作者对叙述者的控制
        三、作者对故事人物的控制
        四、作者对读者的控制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技巧
        一、变换难测的叙述视角
        二、非时序的时间叙述
        三、非线型的情节叙述
        四、不确定的叙述语言
        五、元叙事的叙述手法
第三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效果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文本效果
        一、含混: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
        二、碎片化:整一世界的崩塌
        三、荒诞:非理性故事的呈现
        四、反讽:从语言、情境到总体的颠覆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主题效果
        一、内敛幽暗的主题样式
        二、模糊游离的主题意识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阅读改变
        一、阅读的非开放性
        二、阅读感知的非确定性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影响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创作影响
        一、文体界线的破裂
        二、“单向度”的写作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阅读影响
        一、建立了深度参与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二、构筑了解构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文学史意义
        一、小说形式的革命性意义
        二、定格与延续:先锋精神的历史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列)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论文提纲范文)

反弹自身的叙述语式
诗或潜对话或灵魂独白
角色置换和时空焦距对位
模糊文体的叙一述

(6)钱基博的文体新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体作为诠释关纽
    第三节 文体之争的两条道路
        一、白话阵营的文体建构
        二、文言阵营的文体建构
第一章 文学正名
    第一节 回到文白之争前的骈散之争
        一、主张骈文正宗
        二、取径桐城义法
        三、建构“修辞之通法”
    第二节 以“文”定义“文学”
        一、“文”的原理性理解
        二、定义“文学”
    第三节 文学之大用
        一、文学的本质在美,其大用在感兴
        二、以贵“俗”对治“平民化”
第二章 文体新命的构成
    第一节 新科学与旧途径
        一、来自严复的内籀、外籀之术
        二、研究文章的“科学”方法论及其隐蔽的滑移
        三、在新科学和旧途径之间的四分法
    第二节 用今之术
        一、文言框架内的贵俗旨向
        二、将语体文纳入文章体裁
    第三节 执古之法
        一、从古文籀出的文法建构
        二、实用化的文体辨析
    第四节 观其会通的史体新命
        一、新文学阵营的批评
        二、保守阵营的评价
        三、《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新命
第三章 文体与国性
    第一节 文体新命作为国学运动
        一、什么是真正的“新”?
        二、怎样理解国学运动?
    第二节 “以国性救国势”的道路
        一、保守学人的救国道路
        二、父师之道的担纲德性
结语:从文体之争到古今之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第二节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第二章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第一节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第二节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第三章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第一节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第二节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第四章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第二节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第三节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第一节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第二节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当代小说的历史意识的嬗变
        一、革命历史叙事:“历史本质”的真实
        二、新历史小说:民间化和边缘化
        三、“断裂”与怀疑:新生代作家的思想姿态
    第二节 反思意识
        一、反思革命文化
        二、反思传统文化
        三、反思性别历史
    第三节 人本观念
        一、英雄和圣人的凡俗化
        二、“凡人”和弱者的生命尊严
第二章 新生代历史叙事的主题话语
    第一节 个体欲望与时代历史
        一、食色本能与生存历史
        二、权力欲望与人性畸变
        三、历史对身体的禁锢
    第二节 家族历史与代际人生
        一、家族历史与民族历史
        二、知识分子家族的代际文化隔膜
        三、母系家族的历史宿命
    第三节 历史视野与日常生活
        一、主流历史对日常生活的改造
        二、日常生活对时代历史的游离和消解
        三、时代历史与日常生活的互渗互文
    第四节 历史记忆与个体成长
        一、时代历史中的成长之痛
        二、“父亲”形象与成长记忆
        三、怀旧化的成长记忆
第三章 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叙述视角
        一、孩童视角
        二、多重视角
    第二节 叙述结构
        一、多重时空结构
        二、元叙事结构
    第三节 叙述文体
        一、文本互涉与文体变形
        二、跨文体对话
第四章 新生代历史叙事的多元形态
    第一节 浪漫与志异:历史的传奇化
        一、海男的身体传奇
        二、红柯的英雄传奇
        三、韩东:草民的人生传奇
    第二节 隐喻与象征:历史的寓言化
        一、毕飞宇的历史寓言
        二、艾伟的时代寓言
    第三节 戏仿与荒诞:历史的狂欢化
        一、李冯的戏仿叙事
        二、红柯:为愚人而歌
        三、东西:历史的荒诞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9)存在、异在与他者:列维纳斯与法国当代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章 列维纳斯及其思想述评
    第一节 列维纳斯的生平及作品
    第二节 列维纳斯的关键概念
    第三节 列维纳斯思想中的文学和艺术
第二章 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节 艺术对于存在论视域的溢出
    第二节 艺术作为不可筹划的被动性
    第三节 艺术与他者
    结语:异在与他者的交缠
第三章 列维纳斯与布朗肖文学思想中的异在与他者
    第一节 ilya与文学空间
    第二节 从中性到他人
    结语 文学与伦理的友谊
第四章 列维纳斯与布朗肖之后:福柯与罗兰·巴特的异在文学观
    第一节 文学和伦理面对“上帝之死”
    第二节 零度写作中的伦理和政治
    结语:他托邦与异托邦
第五章 列维纳斯、利奥塔与朗西埃的美学争议:他者的救赎与异在的政治
    第一节 列维纳斯的救赎时间观
    第二节 超越与异质:列维纳斯和利奥塔论艺术与时间
    第三节 朗西埃的批判:异在与他者的美学和政治
    结语:总体与无限孰先孰后?
第六章 伦理与解构:列维纳斯与德里达思想中的他者与差异
    第一节 他者的暴力与解构的差异:德里达与列维纳斯的语言论互动
    第二节 文本与解构的伦理:德里达对列维纳斯文本性的解读
    第三节 好客与正义:德里达和列维纳斯论域中的伦理与政治
    结语:别样的列维纳斯
余论
附录一 列维纳斯、策兰与诗的乌托邦
附录二 马里翁的圣像论及其美学启迪
附录三 列维纳斯思想源流示意图
附录四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存在的焦虑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监禁主题
        一、徒劳的外部世界??《死者的奢华》
        二、幸福的内部世界??《他人之足》
    第二节 “战后派”文学的洗礼??《饲育》与《人羊》
        一、关于战争文学的两个视点
        二、残酷的“成人仪式”
    第三节 迷茫与新生
        一、软弱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系列
        二、回归现实与突破困境??《个人的体验》
第二章 唤醒危险意识
    第一节 有关天皇伦理的思考??《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系列
        一、“父亲”形象的复原
        二、绝对天皇伦理的相对化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
        一、“核”威胁下的“终末论”??《洪水涌上我灵魂》
        二、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同时代的游戏》
第三章 对人类全体的关照
    第一节 关于“雨树”的暗喻??《倾听“雨树”的女人们》
        一、“雨树”暗喻的提起
        二、“雨树”暗喻的多义性
    第二节 与残疾儿共生
        一、集大成的《醒来吧,新人》
        二、家庭根据地的建设??《静静的生活》
    第三节 “死与再生”主题的再建
        一、存在的超越:《被河马咬了》
        二、灵魂救赎的变奏:《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
        三、与宗教的亲密接触:《燃烧的绿树》和《空翻》
第四章 新世纪的再出发
    第一节 个人内心的恢复
        一、易碎的人:面向死亡之生死观的《被偷换的孩子》
        二、回归与新生:暗喻的《愁容童子》
        三、超越恢复的界限:老人“愚行”的《别了,我的书!》
    第二节 诉说希望
        一、活在“当下”:神力“少年”根底的《二百年的孩子》
        二、揭露真相的《水死》
        三、叙述者的“回心”:“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D]. 冯全功. 南开大学, 2012(06)
  • [2]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D]. 程利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写实”还是“虚构”?——试论英美小说观念演变中的几个问题[J]. 盛宁. 当代外国文学, 1992(01)
  • [4]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D]. 敬晶晶.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诗:返回自身的叙述文体[J]. 残星. 当代文坛, 1990(01)
  • [6]钱基博的文体新命[D]. 陈云昊. 山东大学, 2016(02)
  • [7]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 [8]新生代小说家的历史叙事[D]. 常世举. 南开大学, 2013(07)
  • [9]存在、异在与他者:列维纳斯与法国当代文论[D]. 王嘉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10]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D]. 冯立华. 吉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诗歌:回归自身的叙事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