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导向

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导向

一、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时丹丹[1](2012)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随着我国入世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影响及关系,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工艺创新是影响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可以通过改善工艺创新信息搜索与发现能力等方面来影响工艺创新的水平,以及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影响机理。选取了信息化6个方面的指标,工艺创新4个方面的指标,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来分析信息化对于工艺创新的影响。并在分析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并依据政策对工艺创新作用功能的不同,选取了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社会化服务政策,并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产业政策能够保障工艺创新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化,力争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在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说明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并在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内容及优化途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分析其对工艺创新激励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就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提出了设计思路和优化内容,并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途径。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等问题,通过均衡分析及动力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政策对信息化及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了金融政策与企业工艺创新之间既存在长期关系也存在短期关系,为进一步设计与优化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制订科技政策对工艺创新进行适度干预,以减少社会收益水平和私人收益水平的差距,从而矫正“市场失灵”现象,构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模型,用来评价科技政策的好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原则、功能设想及优化内容。良好的社会化服务政策可以将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迅速、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运用结构方程(SEM)的方法研究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工艺创新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发资源、研发能力等能促进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要从信息共享服务政策、中介服务政策等方面着手。最后,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优化的工艺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事前评价。通过设计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化服务政策的综合指标体系,请专家进行打分,对各指标隶属度矩阵汇总后,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影响很大,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调整能够起到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作用,因此,本文所优化的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是可行的。

张芷若[2](2019)在《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金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科技金融将当今时代最活跃的两个生产力要素——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起来,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科技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是我国转变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有机融合,已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对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维度来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互相影响、开放的巨系统。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过程的关键,协同作用的程度能够体现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论文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系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程度。首先,论文对科技金融、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耦合、功能耦合、效应耦合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五个方面概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发生机制。认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空间性和潜在性。其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国情,分别构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19982016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水平,探究两系统在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再次,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判。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研究期内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内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度,从区域层面与省级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其耦合特征。通过对两个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测度,划分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类型,并分析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过程。之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释,深入地解释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在前文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剖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1、我国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出显着的沿海与内陆差异。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耦合作用较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沿海—长江经济带—内陆”三级阶梯式变化。3、通过探究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存在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空间关联性较差等问题。4、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的结果表明,影响本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周边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受到周边地区其它因素(包括市场、政府、产业等)的影响,其中,市场带动、证券交易与经济驱动成为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根据研究期内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集聚与互动三种趋向路径。6、在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要求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其次还要不断推进金融机构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最后,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李圣君[3](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郭笑撰[4](2003)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刘国光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之一,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他的许多经济观点都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我国经济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较大影响。除了曾经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外,他还被聘为波兰等外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因此,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刘国光的经济思想都倍受关注。论文主要研究刘国光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经济观点,根据其经济观点,归纳和总结出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并进一步分析刘国光经济观点对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提供启示。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刘国光的主要经济观点是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刘国光能够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提出哪些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有什么借鉴和启示?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刘国光又是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中央的整体战略部署,提出自己的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和建议,并最终被采纳的?论文首先从刘国光的身世谈起,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最初背景,根据时间和经济思想成熟和发展的线索,对刘国光的经济观点进行评述,从而揭示时代环境对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刘国光的观点与相应时期经济发展实践和其他经济学家观点的比较,分析和评述刘国光教授的相应观点,并正确分析其利弊,从中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同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刘国光有关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与整个个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相匹配的经济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创新的原理分析刘国光经济思想当中的创新思想,以便全面把握刘国光的经济思想,并为我国经济思想的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章(含序言),主要分三个部分从5个方面问题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把握:1.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2.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3.刘国光经济思想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4.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特点;5.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意义及其启示。第一部分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刘国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分析和论述了刘国光年轻时经济思想的萌芽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时期刘国光对经济的初步探讨。文章介绍了刘国光的家庭背景与孩提时代受到的经济学熏陶、抗日战争时期刘国光的流亡生涯、刘国光在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这时期刘国光市场经济思想的启蒙;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介绍了刘国光在土地改革时期的经济思想、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以及他对平民生活的经济学思考。文章指出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一个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国光出生于1923年,正是我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的时期,他的成长环境是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时代,在那样的年代里成长的人,对于旧中国所遭受的苦难是感受最深的,因此,也最能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最能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最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或者换言之,他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应当是独特和深层次的,他的经济思想是最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他的思维方式是最贴近国家经济发展现实的。这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当时历史时期的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对现代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领会和理解党中央做出的各类经济决策是大有裨益的。第二章: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全面概括了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即理性思考经济问题、平实概括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借鉴、运用、反映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实用”经济观、稳中求进。文章指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来源于实地的调查研究,最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了解怎样去关心群众的生活有一定借鉴意义。刘国光的改革方针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他不主张向前苏联一样采用所谓的“休克疗法”,认为那样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他非常重视改革当中老百姓的反映,经常深入群众进行调查,他不愿意匆忙提出效果不明显甚至不算太好的改革建议。只有等到他深思熟虑,觉得比较稳妥以后,他才会正式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也十分重视政策建议的实际效果,生怕老百姓在改革中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吃亏。他经常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中国改革保持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最基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给我们脚踏实地的进行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提供帮助和参考。第二部分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思想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刘国光的市场经济思想从刘国光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出发,首先分析了刘国光在早期对价值规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基于价值规律思想的商品经济观;文章从刘国光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建设思想两方面出发通过对现实生产力基础的判断与分析提出必须辩证对待原苏联和东欧的经验并由此来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文章认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对于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刘国光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并且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共同锻造的经济学家。因此,他更较于常人能够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上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又在经济过热时,提出实行“软着陆”,并且时常进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为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他很早就提出市场经济的观点,并十分关注经济特区的建设,为特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的具体方案。他同样也关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为许多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找出路,寻对策。在中央号召进行西部大开发时,他又提出了利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设想。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都与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是分不开的,同时与他的这样一种既熟悉西方理论又了解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广博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第四章刘国光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思想。主要分析了刘国光提出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刘国光在全面考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他的双重体制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他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看法。文章具体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企业体制改革思想、分配制度改革思想和金融与证券体制改革思想。第三部分综合平衡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刘国光对再生产理论和综合平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刘国光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经济思想和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通过纵向的比较和分类全面阐释了刘国光在平衡增长、有限买方市场、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并集中分析了这些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刘国光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研究和论述了刘国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其中包括刘国光关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的思想、有关如何软着陆的思想、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反通胀、反通缩思想、经济结构调整思想、刘国光对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的主要看法以及刘国光对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认识,并籍此提出的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原则。此外,文章就刘国光关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特区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等思想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被党和政府采用的最主要经济思想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领会党中央的有关精神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刘国光的经济理论既体现了革新的一面,又比一些激进的观点更显得稳健。刘国光始终坚持在经济理论的研究方面结合国情和实际经济情况,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发展对策,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决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初期,刘国光就发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强调必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气候下,加大商品经济发展的力度,重视商品的生产,承认商品是经济的核心,尊重价值规律。他一直都十分赞成和支持孙冶方关于商品和价值规律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最终十分切合实际提出了渐进式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得到中央的采纳和认可。结束语部分则着重指出了刘国光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本论文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部论着,文中运用路径依赖和理论创新的理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部分对未来的预期,并从中考察经济思想发展的某些内在规律,既有历史的考察又有现实的论证,同时还有对比分析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刘红林[5](2010)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处于从理念倡导和试验示范向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步的是所具有的促进循环经济实施的基本政策和手段的实施,其政策实施的绩效也将影响着循环经济构建的成本与速度。这就说明循环经济政策的优化和完善,也是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努力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率,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金融政策是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政策的支持程度将影响着循环经济的实施程度。因此,本文以评估循环经济政策绩效为切入点,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作用及优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对研究现状和基础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循环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通过构建金融政策强度指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应用Panel Data模型,VAR模型,比较研究了OECD各国和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绩效,分析了金融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绩效的国别差异、地区差异以及产业差异,指出了循环经济金融政策优化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政策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政策的特点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比较借鉴、理论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政策的基本方向、思路和手段。经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一方面,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政策效率对外与OECD部分国家存在差距,对内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重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单项政策之间和金融政策与其它政策之间协调性差,仍存在很多潜在冲突。所有这些导致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政策效率仍存在很大优化空间。同时本文认为优化和完善循环经济金融政策有四个途径,一是梳理和整合现有循环经济金融政策;二是调整政策实施重点;三是加强薄弱政策和补充缺位政策;四是通过创新制定新的政策。其中,梳理和整合、调整政策实施重点是当务之急。经过上述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研究内容上对OECD和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绩效进行了系统的深入地研究;(2)研究方法上,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找出了我国地区之间以及我国和OECD之间循环经济金融政策绩效的差异性;(3)研究手段上,构建了Panel Data模型、VAR模型,对金融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4)研究视角上,本文从绩效评估为切入点,以优化为主线对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

王丹[6](2013)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确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可以说,文化产业政策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根本保障。纵观以往,我国尽管制定了较多的文化产业政策,成绩斐然,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政策设计缺乏整体性、制定缺乏针对性、取向具有偏向性、结构相对失衡等问题,使得政策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政策绩效受到影响。换言之,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依然存在需要亟待完善的空间。为解决上述问题,卓有成效地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即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政策学的相关基础理论,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提出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对策建议。本文在逻辑结构上,主体部分由六章内容所构成。第一章内容是“文化产业政策概述及其相关基础理论”。首先,阐述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其次,分析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政策的内在关联。最后,梳理并论述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相关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产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政策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构建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观点。第二章内容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历程、绩效与问题分析”。本章包括三部分:一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的历程及基本内容:二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的绩效分析;三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三章内容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其一,梳理并阐述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实践的主要经验。其二,论述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对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即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依据及意义”。首先,界定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其次,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依据及意义。第五章内容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框架内容及设计”。本章首先从六个方面阐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框架内容,主要包括:政策体系的目标、政策体系的主客体、政策体系的范围、政策体系的结构、政策体系的工具、政策体系的过程。其次,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制约因素。第六章内容是“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原则与对策建议”。本章论述了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林岚[7](2015)在《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研发成果产业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许多科技金融政策,给予政策倾斜,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在更大范围内,仍有大量企业的融资发展问题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为了给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科技金融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选择一组统计指标,构建了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客观评估广东省的科技金融政策效果。文章首先围绕科技金融政策的作用路径、政策效果影响因素展开说明。本文认为科技金融政策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效率,间接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然后归纳出影响科技金融政策效率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微观经济主体特征、政策设计、政策实施者和科技金融效果评价机制。其次,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考其他已有的政策效果评价方法,并根据科技金融的特点,选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科学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代表性、可操作、可量化原则,对代表意义相近、能够互相替代的指标进行取舍,最后确定能够全面有效反映出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用标准化法(Z-SCORE)对指标的原始数据无量纲处理,然后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各项指标的权数,构建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定量分析2004年到2013年间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实证结果反映,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从2004年到2013年是不断上升的,其中,金融环境和科技投入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较大,科技产出一直是保持稳定增长。与全国相比,广东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经济效益方面呈下降趋势,科技经费及人员投入相对上升,企业的研发项目数增加,但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不甚理想。最后,为真实反映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的主要措施、实施现状和不足之处,尝试提出政策建议:增强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与稳定性;增强扶持政策可操作性;建立企业与其他机构的沟通桥梁;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经常化;积极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科技担保,充分发挥其他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充分整合省内关键平台。

方宾伟[8](2018)在《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我国60多年的防沙治沙的历史,期间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积累了大量的治沙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每隔五年左右的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漠化现象,整体生态还在不断的恶化。基于防沙治沙的可持续角度出发,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产业构想,指出了防沙治沙不仅仅在于治理,也要开发,要把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关键在于改善经营和优化管理。自从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以来,全国各地沙产业蓬勃发展,早已实现了钱老上亿产业的目标。但是,沙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产业持续性问题,为了解决沙产业经营过程中可持续问题,本文尝试从不同经营模式视角出发,找出阻碍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并提出对经营模式优化和创新的构想,保障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沙产业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就国内外发展状态进行评述,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决研究范畴问题;第三章,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首先针对沙产业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析,构建沙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第四,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介绍新疆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主要沙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分别针对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分析。主要介绍模式经营特征、经营下沙产业经营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式缺陷及优化途径;第八章,新疆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村庄为研究单位,以农户视角研究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营借鉴及创新。首先介绍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先进经验,然后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模式,最后以第八师149团沙产业经营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研究;第十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第十一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沙化现象依然严重,沙化土地扩展出现减缓趋势。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底,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44.87%。而沙化土地扩展情况来看,2010-2014新疆沙化面积增加367.18平方公里,与上次沙化统计比较,减少了46.85平方公里。2.新疆沙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规模来看,据统计新疆南疆沙产业面积达到1288.98万亩,东疆89.98万亩,北疆39.92万亩。从新疆沙产业加工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阿克苏也不过82家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是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并不具备产品的深加工能力。3.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的缺陷是高投入,低产出。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提高代理效率;二、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实现中央政府与农户的直接对接。三、尝试寻找合作发展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主导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中介组织,强化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二、引入监督机构,促进公司和农户的融合。三、途径三:引入合作组织,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家庭主导经营模式下存在规模小和资源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形式。二、寻求合作制发展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现状4.沙产业经营中,影响经营者对不同经营模式选择有四个显着的影响因子。第一,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对经营模式有显着影响。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在选择模式是会选择效率比较高的经营模式,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情况进入效率较高的经营模式。第二,沙产品商品率对经营者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沙产品商品率越高,经营者越可能选择政府或者公司型经营模式。第三,融资效果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经营者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自己经营沙产业。第四,政府扶持力度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政府扶持力度越高,经营者自我经营的意愿越大。5.新疆沙产业创新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主要包括三种经营方式:一、政府+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农户按照股份进行合作,政府提供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农户通过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入股,最终的产品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二、政府+公司。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仅仅作为投资方,也是监督方,主要是考虑到沙产业的特殊性,沙产业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合作中,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要在政府的监督下保持平衡的发展。三、政府+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结合政府、公司和农户三方的力量形成的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司控股,其他两个经营主体可选择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了共同治理的局面,最大的发挥各个利益体的资源禀赋,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经营。

秦涛[9](2009)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三,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三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王振山[10](1999)在《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在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的分配与配置不能直接地实现,必须借助于货币和货币资本的交易和配置来完成。因而经济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成长的要求和人们提高福利的需要、是否能实现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交易及其结果,取决于货币和货币资本的分配。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地重要,以致于它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而是一种资源——金融资源(Financial resource)——的存在形式。由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金融资源是经济资源的独立形式,金融效率(Financial efficiency)则是指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状态,是经济效率的表现形式和推动因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资源的增长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培育,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金融效率低下、金融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和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确定金融效率的标准、实现条件和制约因素,寻求解决提高金融效率的对策和出路,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金融效率论》在重新定义金融资源、金融效率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金融效率为主线,将帕累托效率理论发展和延伸至金融资源的配置领域,并对金融效率的帕累托条件、决定金融效率的外定因素以及金融体系内在运行特征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作者认为,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条件是:1.储蓄者或投资者任意两种金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或任意两种金融商品的边际投资收益率相等。2.金融资源需求者,即融资者任意两种融资产品的边际融资转换率均相等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或任意两种融资商品的边际融资成本相等。3.使融资者和储蓄者同时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金融商品供给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两种商品投资的边际替代率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金融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成熟有助于帕累托条件与金融效率的实现。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金融理论,拓宽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开辟了金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认为,总体经济运行的效率状况是决定金融效率最主要的外定条件。除此之外,市场机制、金融交易信息条件和金融交易成本对金融效率的实现有 2 全冈效享论——全回资西伏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一重要影响。论文分别就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管制、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等固素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作者认为,金融创新、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通过培育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提高金融交易透明度和信息完全性、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对提高金融效率做出贡献。金融管制则是在市场失灵时,弥补金融效率损失的权宜之策,从长期来看,只有当金融管制与培育市场机制并行时,才对金融效率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最后指出,金融不稳定除了源于总体经济的缺陷外,其直接原困是金融效率低下。要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创造经济健康威长的金融条件,必须大力提高金融效率,并将提高金融效率作为全部金融政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出发点。 论文关于提高金融效率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对指导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二、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1.2.2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研究
        1.2.3 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效果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关系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化概念
        2.1.2 制造业概念及分类
        2.1.3 工艺创新概念及阶段
        2.1.4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概念
    2.2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信息化环境
        2.2.1 硬信息化环境
        2.2.2 软信息化环境
    2.3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特点
    2.4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影响分析
        2.4.1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
        2.4.2 信息化对政策体系的引导作用
    2.5 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保障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
    3.1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产业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2 财政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3 金融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4 科技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5 社会化服务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 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3.2.1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挑战
        3.2.2 政策体系弥补市场失灵
    3.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3.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目标及要素
        3.4.1 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目标
        3.4.2 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3.4.3 工艺创新政策要素的逻辑分析
    3.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产业政策
    4.1 信息化条件下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原理分析
        4.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概念
        4.1.2 产业政策促进工艺创新的原理
        4.1.3 利用信息手段完善产业政策
    4.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博弈分析
    4.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原则
    4.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
        4.4.1 以工艺创新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
        4.4.2 基于规模经济的工艺创新产业组织政策
        4.4.3 鼓励工艺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
        4.4.4 促进绿色工艺实施的产业环保政策
        4.4.5 制定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4.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路径
        4.5.1 建立有利于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的外在环境
        4.5.2 完善有利于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的内在环境
        4.5.3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促进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财政政策
    5.1 信息化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激励分析
        5.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概念
        5.1.2 信息化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工艺创新的激励
    5.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优化原则
    5.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设计思路与优化
        5.3.1 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设计思路
        5.3.2 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
    5.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设计思路与优化
        5.4.1 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设计思路
        5.4.2 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优化
    5.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途径
        5.5.1 正确选择政府支出方式与信息化匹配
        5.5.2 完善工艺创新财政支出的管理体制
        5.5.3 建立直接针对工艺创新项目的财政支持
        5.5.4 建立有利于解决工艺创新实际问题的税收激励
        5.5.5 建立对工艺创新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
        5.5.6 加强对工艺创新税收优惠的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金融政策
    6.1 信息化条件下金融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机理分析
        6.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概念
        6.1.2 工艺创新供求的均衡关系
        6.1.3 金融政策促进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
        6.1.4 信息资源与金融政策
    6.2 金融政策支持工艺创新的实证研究
    6.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优化原则
        6.3.1 与其他创新政策相配合
        6.3.2 兼顾公平与效益
        6.3.3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制定政策
        6.3.4 制定以长期支持为特点的金融政策
    6.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设计
        6.4.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6.4.2 扩展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
        6.4.3 完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
        6.4.4 注重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长期金融支持
    6.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优化
        6.5.1 设立小额高科技贷款担保基金或公司
        6.5.2 商业金融机构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风险投资公司
        6.5.3 引入国外风险资本
        6.5.4 建立企业工艺创新信贷担保体系
        6.5.5 企业信息化与工艺创新项目结合的金融支持
        6.5.6 金融工具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科技政策
    7.1 信息化条件下科技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引导分析
        7.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概念
        7.1.2 科技政策对工艺创新的引导
        7.1.3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影响
    7.2 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研究
        7.2.1 变量设计与数据说明
        7.2.2 模型设计与计算原理
        7.2.3 计算结果与结论
    7.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原则
    7.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功能设想
        7.4.1 实现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功能
        7.4.2 实现科技奖励的功能
        7.4.3 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功能
    7.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
        7.5.1 科技计划管理政策
        7.5.2 工艺创新的保护与扶持政策
        7.5.3 产学研结合政策
        7.5.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7.5.5 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绿色节能政策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政策
    8.1 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动力分析
        8.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概念
        8.1.2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推动
    8.2 基于 SEM 的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测评研究
        8.2.1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量设计
        8.2.2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量预测试
        8.2.3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方程
        8.2.4 计算结果及结论
    8.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原则
    8.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功能设想
    8.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
        8.5.1 信息共享服务
        8.5.2 战略规划及技术测评服务
        8.5.3 中介服务
        8.5.4 人才培养政策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事前评价与实施对策
    9.1 信息化条件下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支持路径设计
    9.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评价
        9.2.1 工艺创新政策评价模型的选择
        9.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9.2.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9.2.4 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评价的结论
    9.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实施对策
        9.3.1 制定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原则
        9.3.2 建立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
        9.3.3 建立完善的工艺创新政策环境
        9.3.4 建立实施工艺创新政策的法律保障
        9.3.5 建立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调控机制
        9.3.6 提高工艺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措施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四 各指标专家打分表

(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目标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科技金融
        二、区域经济发展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系统科学理论
        二、“核心—边缘”理论
        三、灰色关联理论
        四、新供给理论
        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金融发展理论
第三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判定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要素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形式
        一、结构耦合
        二、功能耦合
        三、效应耦合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一、市场机制
        二、政府机制
        三、产业机制
        四、社会机制
        五、空间机制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
        一、系统性
        二、空间性
        三、潜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指标体系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
        三、指标权重确定
        四、综合评价指标测算
    第二节 科技金融水平时空变化
        一、科技金融水平时序分析
        二、科技金融水平空间演化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变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序分析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异同点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相同点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不同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进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第二节 耦合度模型与测算
        一、耦合度模型构建
        二、耦合度测度
        三、测度结果分析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空分析
        一、时序过程分析
        二、空间过程分析
        三、收敛性分析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类
        一、耦合度区域差异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方法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第二节 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变过程
        一、类型划分标准及意义
        二、耦合协调类型时空演变过程
    第三节 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
        一、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第四节 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三、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其GMM估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问题
        一、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
        二、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提升缓慢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性较差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目标
        一、经济目标
        二、社会目标
        三、生态目标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路径分析
        一、耦合协调趋向路径
        二、耦合协调集聚路径
        三、耦合协调互动路径
    第四节 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二、推进金融机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
        三、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辐射范围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参考文献
后记

(4)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语: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刘国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一节 年轻时经济思想的萌芽
        一、家庭背景与孩提时代受到的经济学熏陶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流亡生涯
        三、在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
        四、市场经济思想的启蒙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时期对经济的初步探讨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经济思想
        二、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
        四、对平民生活的经济学思考
    第二章: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第一节 理性分析
        一、理性思考经济问题
        二、平实概括实践经验
        三、紧密结合借鉴、运用
        第二节 平民化、大众化
        一、反映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
        二、“豆腐刘”的“实用”经济观
        第三节 稳中求进
        一、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判断
        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慎重估计
        三、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谨慎分析
第二部分 市场经济思想和体制改革思想
    第三章 刘国光的市场经济思想
        第一节 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思想
        一、早期对价值规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基于价值规律思想的商品经济观
        第二节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
        一、现实生产力基础的判断与分析
        二、辩证对待原苏联和东欧的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建设思想
        一、研究目标模式的意义和依据
        二、目标模式的确定原则
        三、目标模式的择定
    第四章 刘国光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体制改革的基础分析
        三、双重体制改革思想
        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第二节 几个重要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一、企业体制改革思想
        二、分配制度改革思想
        三、金融与证券体制改革思想
第三部分 综合平衡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
    第五章 刘国光对再生产理论和综合平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经济思想
        一、对再生产理论的初步探讨
        二、对再生产理论的重新认识
        三、对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
        第二节 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
        一、平衡增长思想
        二、有限买方市场思想
        三、生态环境平衡思想
        四、综合平衡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化
    第六章 刘国光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关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的思想
        二、有关如何软着陆的思想
        三、关于积极财政政策
        四、反通胀、反通缩思想
        五、经济结构调整思想
        六、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
        七、21 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八、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原则
        第二节 其他经济发展思想
        一、关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一) 中心城市增长点思想
        (二) 网络化资源开发思想
        四、特区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思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理论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
        1.3.1 研究方法与本论文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循环经济概论
        2.1.2 几个相关概念辨析
        2.1.3 循环经济金融政策概述
    2.2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2.2.2 古典学派与循环经济
        2.2.3 凯恩斯学派与循环经济
        2.2.4 制度学派与循环经济
        2.2.5 范式革命与循环经济
        2.2.6 风险理论与循环经济
    2.3 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2.3.1 外部性与金融支持
        2.3.2 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
        2.3.3 公共需求与金融支持
        2.3.4 范式变革与金融支持
        2.3.5 发展风险与金融支持
    2.4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动因分析
    2.5 我国的金融体系现状
第3章 OECD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与说明
        3.1.1 金融政策实施强度
        3.1.2 循环经济构建水平
    3.2 模型与分析框架
        3.2.1 模型介绍
        3.2.2 面板单位根检验
        3.2.3 面板协整关系检验
    3.3 实证检验
        3.3.1 整体绩效分析
        3.3.2 产业绩效分析
    3.4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3.4.1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3.4.2 国际经验对中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4章 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4.1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总量分析
    4.2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4.2.1 部门结构分析
        4.2.2 区域结构分析
    4.3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绩效分析
        4.3.1 实证分析框架与模型选择
        4.3.2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绩效分析
        4.3.3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绩效分析
第5章 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1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5.2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性制约因素
        5.2.1 政策性金融作用缺失
        5.2.2 商业性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进入渠道障碍
        5.2.3 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滞后
    5.3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手段选择性制约因素
第6章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优化机制
    6.1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探讨
        6.1.1 金融发展模式的分类
        6.1.2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
    6.2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原则
        6.2.1 宏观调控原则
        6.2.2 市场化原则
        6.2.3 协调发展原则
        6.2.4 金融效率优先
    6.3 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基本架构
        6.3.1 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内在逻辑架构
        6.3.2 循环经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架构
        6.3.3 循环经济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架构
第7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运营优化机制
    7.1 完善政策性融资体系
        7.1.1 明确中央银行的支持目标
        7.1.2 增强中央银行政策工具
        7.1.3 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机制
    7.2 完善商业性间接融资体系
        7.2.1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支持作用
        7.2.2 加快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7.3 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提高资金支持能力
        7.3.1 利用好地方性商业银行资金支持
        7.3.2 利用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7.4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
        7.4.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内涵
        7.4.2 开辟债券融资市场
        7.4.3 拓展股票市场融资渠道
        7.4.4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第8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机制
    8.1 构建优化的价值理念
    8.2 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8.2.1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8.2.2 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管性作用
    8.3 建立健全信用保障制度
        8.3.1 强化企业信用担保在循环经济融资中的作用
        8.3.2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担保机制
    8.4 财税政策创新
        8.4.1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8.4.2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8.5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及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介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产业政策的概述及其相关基础理论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 文化的含义
        (二) 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三)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四)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涵义及其功能、作用
        (一) 文化产业政策的涵义
        (二) 文化产业政策的功能与作用
        (三) 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
    三、文化产业政策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产理论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政策理论
        (三) 国内外学者关于构建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观点
第二章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历程、绩效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历程及基本内容
        (一)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历程
        (二)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的绩效分析
        (一) 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影响
        (二) 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结构的影响
        (三) 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市场体系的影响
    三、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经验
        (一) 美国、英国市场主导型文化产业政策经验—政策内容体现市场化
        (二) 法国、日本、韩国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政策经验—政策导向注重创新化
        (三) 加拿大、澳大利亚多元型文化产业政策经验—政策主体实行分权化
    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 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确定政策模式
        (二) 以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保障政策落实
        (三) 以灵活的政策工具确保目标实现
        (四) 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四章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依据及意义
    一、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定义及构成要素
        (一)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定义
        (二)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依据及意义
        (一)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依据
        (二)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意义
第五章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框架内容及设计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框架内容
        (一)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
        (二)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主客体
        (三)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范围
        (四)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结构
        (五)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工具
        (六)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过程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制约因素
        (一)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原则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原则
        (一) 必须坚持文化规律与政策规律相结合
        (二) 必须坚持科学预测与可行性兼顾
        (三) 必须坚持鼓励性政策和规范性政策互补
        (四) 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五) 必须坚持“扬长避短”和“洋为中用”
    二、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
        (二) 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
    2.2 科技金融相关研究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2.4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2.5 文献述评
3 科技金融政策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因素
    3.1 科技金融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机理分析
        3.1.1 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3.1.2 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3.2 影响科技金融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4 广东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现状分析
    4.1 广州市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务体系
    4.2 深圳市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务体系
    4.3 广东省其它地区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务体系
    4.4 科技金融政策实施的不足之处
5 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5.1 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5.2 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5.2.1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处理方法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3 评价模型的运用与计算结果
        5.3.1 数据的搜集与无量纲化处理
        5.3.2 指标权重计算
        5.3.3 广东省2004年至2013年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
        5.3.4 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
        1.3.1 国内相关内容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沙产业
        2.1.2 沙地产业与沙产业
        2.1.3 沙区产业与沙产业
        2.1.4 沙产业经营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沙产业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
    3.1 沙产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3.2 沙产业经营中参与主体利益分析
        3.2.1 参与主体的利益取向
        3.2.2 参与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3.2.3 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
        3.2.4 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
        3.2.5 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3.3 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解释
        3.3.3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3.3.4 确定指标权重
    3.4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
        3.4.1 沙产业经营可持续的特征
        3.4.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原则
        3.4.3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三大目标的统一
    3.5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
        3.5.1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结构
        3.5.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基本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
    4.1 新疆沙化现状
    4.2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4.3 新疆沙产业发展现状
        4.3.1 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3.2 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4 新疆沙产业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4.4.1 指标说明
        4.4.2 数据来源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
    5.1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
        5.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5.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5.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5.1.4 模式特征
    5.2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 政府主导模式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3.1 指标体系构建
        5.3.2 模型设定
        5.3.3 结果分析
    5.4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5.5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5.5.1 优化目标
        5.5.2 优化原则
        5.5.3 优化途径
第六章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6.1 公司型经营模式
        6.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6.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6.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6.1.4 模式特征
    6.2 公司型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6.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公司主导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6.3.2 结果分析
    6.4 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6.5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6.5.1 优化目标
        6.5.2 优化原则
        6.5.3 优化途径
第七章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
    7.1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
        7.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7.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7.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7.1.4 模式特征
    7.2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7.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2 结果分析
    7.3 家庭主导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7.3.2 结果分析
    7.4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7.5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7.5.1 优化目标
        7.5.2 优化原则
        7.5.3 优化途径
第八章 新疆沙产业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子的选取
        8.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8.1.2 选取原则
        8.1.3 选取影响因子
    8.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2.1 数据来源
        8.2.2 计量模型构建
        8.2.3 回归结果分析
    8.3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分析
        8.3.1 村庄特征影响因素
        8.3.2 经济影响因素
        8.3.3 社会影响因素
        8.3.4 政策影响因素
    8.4 小结
第九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及创新
    9.1 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9.1.1 以色列沙漠农业经营模式
        9.1.2 内蒙古沙产业经营模式
        9.1.3 甘肃沙产业经营模式
        9.1.4 宁夏沙产业经营模式
    9.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
        9.2.1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9.2.2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9.2.3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9.2.4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9.2.5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合作途径
    9.3 新疆兵团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9.3.1 八师149 团经济基本概况
        9.3.2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的背景
        9.3.3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项目效益分析
        9.3.4 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9.3.5 八师149 团实现沙产业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第十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10.1 建立沙产业优惠政策协调机制
    10.2 建立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考核机制
    10.3 建立科技与信息服务机制
    10.4 建立沙产业生态补偿机制
    10.5 健全管理体系
    10.6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10.7 健全金融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3.3 分析框架
        1.3.4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林业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2.2 产融结合理论
    2.3 金融发展理论
    2.4 金融创新理论
3 林业金融支持机理与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3.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3.1.1 林业金融资源效应作用机理
        3.1.2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机制
        3.1.3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渠道
    3.2 林业资本形成机制与投资效率分析
        3.2.1 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构建
        3.2.2 林业投资来源与结构分析
        3.2.3 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3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总体框架
        3.3.1 林业金融支持内在逻辑框架
        3.3.2 财政性融资支持体系框架
        3.3.3 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3.3.4 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4 林业融资需求分析与信贷约束解决机制
    4.1 林业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4.1.1 林农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分析
        4.1.2 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4.2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4.2.2 林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4.3 抵押机制在林业信贷融资中应用模式
        4.3.1 抵押机制作用机理与应用总体框架
        4.3.2 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效果评价
        4.3.3 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应用模式
        4.3.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机制创新
    4.4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4.4.1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4.4.2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设计思路
5 林业产业吸融力(引资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5.1 商品林投资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5.1.1 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汇集计算
        5.1.2 基于典型地区造林成本计算
        5.1.3 基于典型栽培模式成本计算
        5.1.4 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观察
    5.2 商品林投资风险种类及水平测定
        5.2.1 商品林投资风险分类
        5.2.2 商品林投资风险评估
    5.3 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4 增强林业产业引资能力总体思路
        5.4.1 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5.4.2 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5.4.3 健全林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5.4.4 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设计
        5.4.5 建立林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6 林业融资模式优化与金融工具创新机制
    6.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6.1.1 林业企业股票融资模式设计
        6.1.2 林业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设计
    6.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创新方式
        6.2.1 信托融资制度内涵及功能优势
        6.2.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6.2.3 林业信托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
        6.2.4 林业信托融资中的关键问题
        6.2.5 林业信托融资项目典型案例
    6.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应用模式
        6.3.1 产业投资基金经济学内涵及特点
        6.3.2 设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运营模式
        6.3.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障碍分析
        6.3.5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优惠政策设计
    6.4 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
        6.4.1 林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机理
        6.4.2 林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6.4.3 林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设计
        6.4.4 林业风险投资政策保障体系
    6.5 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创新
        6.5.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过程
        6.5.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特征
        6.5.3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机理
        6.5.4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6.5.5 林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6.6 林业项目 BOT 融资模式应用与创新
        6.6.1 BOT 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6.6.2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可行性分析
        6.6.3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应用模式
        6.6.4 政府在林业项目 BOT 融资中作用
7 林业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构建
    7.1 林业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7.1.1 林业风险管理工具组合模式
        7.1.2 林业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7.2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模式
        7.2.1 林业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7.2.2 林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难点
        7.2.3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7.2.4 林业保险组织运营模式设计
    7.3 林产品期货市场重建与发展策略
        7.3.1 林产品期货含义与基本特点
        7.3.2 林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7.3.3 林产品期货发展可行性分析
        7.3.4 林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8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发展模式
    8.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8.1.1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原则
        8.1.2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方式
        8.1.3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主体
        8.1.4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结构
    8.2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1 财政性融资支持发展模式
        8.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3 商业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4 金融支持体系互动发展模式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1:林农信贷约束调查问卷分析
附件2:商品林项目投资收益情况表

(10)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金融效率导论
    1.1 金融资源的定义、性质与构成
        1.1.1 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
        1.1.2 金融资产与金融资源
        1.1.3 金融资源的构成
    1.2 经济效率与金融效率
        1.2.1 效率与效益
        1.2.2 关于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内涵的争议
        1.2.3 金融效率
    1.3 金融效率研究的意义、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金融效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金融资产需求
    2.1 金融产品定价与分析模型的建立
        2.1.1 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2.1.2 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价格及其利率(收益率)
        2.1.3 假设条件与分析模型的建立
    2.2 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产品需求曲线
        2.2.1 现金货币的需求与需求曲线
        2.2.2 存款货币的需求与需求曲线
        2.2.3 信贷资产的需求与需求曲线
        2.2.4 债券资产的需求与需求曲线
        2.2.5 股票资产的需求与需求曲线
    2.3 金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投资者行为
        2.3.1 金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2.3.2 需求的利率弹性
        2.3.3 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2.4 投资者最佳投资组合与利率均衡
        2.4.1 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
        2.4.2 投资者的预算线
        2.4.3 投资者的最佳投资组合及其限制
        2.4.4 与最佳投资组合对应的利率均衡
第3章 金融资源的需求与金融资产的供给
    3.1 金融资产的供给与供给曲线
        3.1.1 金融资源的需求与金融资产的供给
        3.1.2 现金货币资产的供给与供给曲线
        3.1.3 存款货币资产的供给与存款供给曲线
        3.1.4 信贷资产的供给与信贷资产供给曲线
        3.1.5 证券资产的供给与证券资产供给曲线
    3.2 金融产品的市场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3.2.1 金融产品的市场供给与供给曲线
        3.2.2 金融产品市场供给曲线的特征
        3.2.3 金融产品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3.2.4 金融产品市场供给的利率弹性
    3.3 融资者行为特征与最佳融资组合
        3.3.1 融资者行为特征
        3.3.2 等融资量曲线
        3.3.3 边际利率替代率
        3.3.4 成本的性质与等融资成本曲线
        3.3.5 融资者的最佳融资组合及其利率均衡
第4章 帕累托效率与金融效率
    4.1 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均衡
        4.1.1 单一金融商品市场均衡
        4.1.2 资源配置与艾奇渥斯盒状图
        4.1.3 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均衡
        4.1.4 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市场利率结构
    4.2 金融效率的帕累托条件
        4.2.1 帕累托效率与金融效率
        4.2.2 帕累托效率条件及其推广
        4.2.3 完全竞争与金融效率
    4.3 金融效率的标志与约束条件
        4.3.1 金融改革目标与提高金融效率
        4.3.2 金融效率的实现标志
        4.3.3 金融效率的约束条件
第5章 外定条件与金融效率
    5.1 市场制度、货币化与金融资源分配
        5.1.1 经济货币化是商品交易效率提高的要求
        5.1.2 经济货币化与社会资源的市场化分配
        5.1.3 经济货币化、信用化与金融资源生成
        5.1.4 经济制度与金融资源分配
    5.2 经济规模、金融交易规模与金融效率
        5.2.1 经济规模决定金融资源交易规模
        5.2.2 经济规模扩大与金融产业化发展
        5.2.3 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投资收入扩大
        5.2.4 金融资源需求与边际融资成本
        5.2.5 金融交易规模扩大与金融效率提高
    5.3 经济结构、金融资源分配结构与金融效率
        5.3.1 经济结构决定金融资源需求结构
        5.3.2 经济结构决定金融资源供给结构
        5.3.3 经济结构变化对金融效率的影响
    5.4 经济效率与金融效率
        5.4.1 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的理论分析
        5.4.2 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5.5 金融资源供给者偏好、弹性与金融效率
        5.5.1 投资者偏好的决定困素
        5.5.2 投资偏好与货币收入效应
        5.5.3 金融商品价格(利率)变化的效应
        5.5.4 金融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5.5.5 金融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
第6章 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金融效率
    6.1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效率
        6.1.1 金融信息与金融资源的分配
        6.1.2 “信息不完全”与金融产品的“价格信息”
        6.1.3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产品的“质量信息”
        6.1.4 信息条件改善与提高金融效率
    6.2 交易成本与金融效率
        6.2.1 金融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
        6.2.2 金融交易成本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
        6.2.3 金融交易成本与金融效率
    6.3 产权制度缺陷与金融效率
        6.3.1 产权制度与“信息不对称”
        6.3.2 产权制度与金融交易成本
        6.3.3 产权制度改革与提高金融效率
第7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效率
    7.1 金融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7.1.1 金融创新的内涵和动因
        7.1.2 金融创新的内容
        7.1.3 金融创新与金融效率
    7.2 制度创新与金融效率
        7.2.1 金融制度及其构成
        7.2.2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效率
        7.2.3 金融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
    7.3 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效率
        7.3.1 金融技术创新功能的理论分析
        7.3.2 技术、投入、人才与金融技术创新
        7.3.3 金融技术创新结果的效率分析
    7.4 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效率
        7.4.1 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与形式
        7.4.2 金融产品创新的金融效率分析
第8章 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与金融效率
    8.1 间接金融与金融效率
        8.1.1 间接金融发展的客观性
        8.1.2 我国间接金融效率状况分析
        8.1.3 银行规模与金融效率
        8.1.4 金融机构改革与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8.1.5 改善金融运行环境与提高金融效率
    8.2 直接金融与金融效率
        8.2.1 直接金融存在和发展的效率基础
        8.2.2 我国直接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8.2.3 我国直接金融效率评价
    8.3 资本市场有效性与直接金融效率
        8.3.1 资本市场有效性与金融效率
        8.3.2 资本市场有效性和直接金融效率分析
        8.3.3 提高金融效率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第9章 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效率
    9.1 外部性、金融管制与金融效率
        9.1.1 金融交易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
        9.1.2 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理由
        9.1.3 政府实施金融管制的主要方法
        9.1.4 究竟是市场失败还是政府失败
    9.2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效率
        9.2.1 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9.2.2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效率
        9.2.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9.3 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效率
        9.3.1 金融市场开放的意义
        9.3.2 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效率
        9.3.3 “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选择与经验教训
第10章 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
    10.1 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理论分析
        10.1.1 金融稳定的含义
        10.1.2 金融不稳定的影响
        10.1.3 金融效率:金融稳定的价值基础
    10.2 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实证分析
        10.2.1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验
        10.2.2 金融效率差异与金融稳定:全球视野
        10.2.3 亚洲及其他危机国家的教训
    10.3 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实现金融稳定
        10.3.1 中国金融稳定的奇迹
        10.3.2 持久、可靠的金融稳定与提高金融效率
第11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四、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D]. 时丹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 张芷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4]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郭笑撰. 武汉大学, 2003(03)
  • [5]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D]. 刘红林. 河北大学, 2010(10)
  • [6]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 王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7]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D]. 林岚. 广东财经大学, 2015(03)
  • [8]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D]. 方宾伟. 石河子大学, 2018(05)
  • [9]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10]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D]. 王振山. 东北财经大学, 1999(01)

标签:;  ;  ;  ;  ;  

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融政策导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