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第十二卷第一单元备课建议(六年制)

小语第十二卷第一单元备课建议(六年制)

一、小语第十二册(六年制)第一单元备课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陆平[2](2009)在《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文中指出教育部2004年调查显示,90.0%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参,但对教参持“满意”态度的只有45.0%,教参的高使用率与低满意率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以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考察,旨在廓清对语文教参功能的模糊认识,谋求改进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制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第一章文献综述,着重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为整个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史实基础。第二章,将语文教学参考书置于教学要素系统中,探讨了它与相关教学要素、教学文本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我国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编制现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语文新课程改革现状对语文教参功能的需求和影响。从多角度厘定了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从功能效应来看,语文教参直接功能包括提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阐释课文并提供相关资料、提示教学过程组织策略、提示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直接功能的实现会衍生出多种间接功能;从解决问题的类型来看,语文教参侧重于帮助教师解决语文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对解决教学艺术性问题难以奏效;从读者对象来看,语文教参编制主要着眼于群体功能的发挥,而不囿于少数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从功能取向来看,要注意分析广大语文教师的需要,吸收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改进教参编制,增强正功能,规避负功能;缩小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间的“落差”,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第三至五章分别从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维度,深入到语文教参使用者、编者中间,深入到中小学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参功能作了实证考察。首先,问卷调查。本研究通过对三省一市331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所作的问卷调查发现,语文教师“使用”教参者占92.7%;八成多教师认为现行语文教参对课程标准精神“有所体现,但不够”,对现行语文教参的总体满意率只有48.5%:现行语文教参在帮助解决“教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教”等问题上作用较大;在帮助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上作用较小。其次,课堂观察。通过课例考察发现,“教科书”、“教参”与“课堂实录”三种教学文本之间有关联,但不尽匹配:教师对教参内容作了取舍,部分内容对教学影响很大;教参没有清晰提示课程知识;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一致性有待提高;“文本解读型”语文教参为教师解读课文提供了帮助,但对实施教学支持不够。第三,深度访谈。在访谈中,受访教师反映语文教参对其从事教学工作是有作用的,但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这种作用呈现出由强转弱的曲线变化。受访教参编者认为,语文教参对语文教学质量能起到“保底”作用。本研究对“取消语文教参”论作了辩驳;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一说作了辨析。第六章从多层面考察了语文教参编制体例,归纳出四种类型及其特征;研判了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总体状况。针对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改进教参编制的建议。本研究成果对教材研制机构及人员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参编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教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具有启发意义。本研究聚焦于考察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的功能,对语文教参编制、使用等问题进行后续研究的空间还很广阔。

赵燕[3](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李文田[4](2011)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一直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对地理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深化改革时期(1986-2000)和21世纪以来三个时期。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进行研究与总结,理论上,可以透视地理课程改革中教科书的发展趋势,拓展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视野,丰富地理教科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实践上,可以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实践参考,为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借鉴,为地理教师的教科书理解提供方法指导等。总体上,对于推动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前提和依据如何?地理教科书在内容、组织、难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如何?地理教科书变革具有哪些方面的结论和启示?本研究既基于时间线索,又基于问题角度,遵循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围绕地理教科书变革这一核心,力求宏观分析与微观勾勒相结合,历史透视与具体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对文献资料的充分收集和认真整理,又注重对具体研究方法的精心选择和灵活运用,突出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本论文主要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界定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陈述研究意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论文基本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综述国内外教科书及地理教科书的研究现状,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寻找研究的思路和突破口。第三章主要以纵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制度与大纲变革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情况,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脉络。第四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与组织变革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其变革的具体特点。第五章针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典型内容作为案例进行定量比较;以21世纪地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科书使用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第六章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因素进行概括和探讨,阐述不同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影响和作用。第七章对整个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得出相关结论及启示。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30年的制度与大纲变革为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依据。不同时期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与组织变革明显:内容上由“注重双基”到“突出人地关系”再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组织上,框架结构由“学科体系为主”到“淡化学科体系”,表达方式由“相对单一”到“灵活多样”。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经历了“由难到易”的变化过程;新世纪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教科书变革对师生的教学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师生对于新教科书的满意程度较高。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科发展、课程改革、课程观念等。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启示:继承与创新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特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在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价值诉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主要有:研究视角上,拓展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上,注重文献,强调分析,系统概述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突出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论上,提炼了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不足:一方面,由于研究涉及时间段较长,不少相关材料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收集和利用,以致可能影响相关研究结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本文形成的若干结论与观点,其科学性和客观性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有待提高。

伏泉[5](2013)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回顾和整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与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在整理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形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日语高等教育活动规律。本论文由引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构成。引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做一确定,归纳一些对论题研究有启示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普遍理论以及教学分析视角、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评价方法等,为论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指导。接着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有关我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特别针对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史开展过的先行研究,找到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突破的问题点。为了能够使论题具有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延续,引论还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做了简要回顾,梳理了日语教育在古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和近代中国的初步发展,为研究做了铺垫。论文正论部分的上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述,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至今)四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本科日语专业建设、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公共日语课建设、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建设、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和文件期刊、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这七个方面展开,在总体概观中,结合了有代表性的院校个案,比较了这些个案的共性和差异。在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中,从国内政治运动、经济形势、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等几个方面考察,明确不同时期的日语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在本科和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中,从创建的院校数量、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在公共日语课建设中,重点从科技日语教学特点、教材建设、侧重读写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主要从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大平班等几个角度考察,文件期刊主要从教学计划和大纲、《日语学习》等几个期刊考察,社会服务主要从科技日语书籍、广播和电视日语教材的角度考察。正论部分的下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在基于上篇史实基础上,涉及了十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最后,论文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归纳,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论文除了参考着作文献外,还对六十年来,特别是前四十年里全国高校主要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教材探究编写者的思路和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此外,论文还通过走访,整理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七所院校的日语专业老前辈对过去教学回忆的口述内容,将这些活的历史也作为材料引用在论文中。这些院校都是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对日语高等教育贡献大、代表性强的院校,可以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院校是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火种,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局面。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充实了论文细节,力图重现这些院校在日语教育草创期里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论文通过回顾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内的不同培养方向以及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复合的模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曾经一度流行的听说领先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方法,对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找到了教师在结合中国学生实际创造有本土化特色的日语教学方法上的智慧。论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史实,重温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在多方合力作用下的日语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规律。

胡兵[6](2019)在《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共内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处于政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层级重要位置,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具有一定权力并能对政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属于中共执政骨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共同构成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执政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于2018年进行合并,继续积极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其它几所干部学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特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执政骨干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在中国的“政党——政府”体制下,中共执政骨干大多具有双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和具体职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要求他们从属于中共的领导和组织体系,而具体职位身份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即使是非中共党员的领导干部,对中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是他们工作的基本政治前提。因此,几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强调执政骨干政治意识和人民立场并重,既要忠诚于党的领导,又要忠诚于为人民服务;既要提升政治素养,又要提升行政能力。相比之下,国外的美国联邦行政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新加坡公务员学院等培训机构,以中高级公务员为培训对象,在进行文官培训的时候,并不要求个人政治上的忠诚和偏好,重点突出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方面内容,强调提高行政官员的国家意识、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作为培训执政骨干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共中央党校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自1933年马克思主义学校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党校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因中共的中心任务变化,在发挥宣传、培养和教育干部方面的作用也各有侧重。建党之初,中共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鼓动和宣传人才”以传播马列主义理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延安时期,中央党校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解决“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变作风”、“团结干部,团结全党”的目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央党校提出“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口号,由短期轮训干部转向正规化培训部干部主,重视执政骨干能力提升。新形势下的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再次回归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题,将培养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党性锻炼作为主要任务。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理论基础”和“党性修养”两方面内容,重视提高执政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为此,中央党校先后进行几次教学改革,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大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分量,突出主业主课,强调“用学术讲政治”,以保证执政骨干不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除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外,中共中央党校也重视培养执政骨干各种能力,全面增强其执政本领。在重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把学员管理当作是促进中共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实现党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员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员全面负责学员管理,深入了解学员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反映学员意见和要求。除此之外,中共中央组织部也选派联络员到中央党校,深入考察学员,对学员学习期间表现情况作出评价,并协助组织员共同开展学员管理工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积极创新学员管理方式,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首先,探索建立党性教育贯通机制、学员党性锻炼成果系统集成机制和党性教育保障机制,将党性教育贯穿于学员管理全过程。其次,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从学风、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加强学员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再次,完善学员管理机制,健全学员常规管理机制、创新学员互动交流机制、完善教学管理沟通协商机制、严格学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对学员到课率、就餐率和请假情况进行逐月检查,督促学员学习期间严格自律,强化党性锻炼,提升管理效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对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旨在通过灌输中共意识形态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再塑执政骨干“信仰”、“忠诚”及相关品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强调“主义”认同与问题研究并重,统一思想与能力提升并重,理论宣传与组织培养并重,党性锻炼与党性教育并重。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也是促使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手段,从技术层面体现了中共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重视坚持“党校姓党”,坚持政治优先,坚持与时俱进,以保证再塑执政骨干的效果。

邓玉婷[7](2019)在《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一带一路”战略呼吁小语种人才的形势下,探索高中小语种教学现状十分必要。本文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焦点,以教育国际化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支撑,围绕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对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办法。首先,通过参观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校史馆了解该校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和总体状态。其次,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小语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现状。为使调查全面,访谈该校小语种毕业生了解其对小语种教学的体会和看法,通过访谈教师,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小语种课程设置、课时、教材、教学方法、教研活动等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日语教学和学生特殊需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再次,针对小语种教学在各调查维度反映出的问题,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该校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小语种教学的本质进行反思,希望外语教学能回归教育本真,不断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调查结果显示:1.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具有发展潜力该校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开展卫星远程课堂、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使小语种教学具有坚实基础,发展潜力巨大。2.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不高,缺乏教师培训及教科研活动,缺乏教材教辅,学生课堂活动少,课时量少、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除日语外,其他语种发展缓慢。

吕世虎[8](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胡虹丽[9](2010)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葛越[10](2012)在《“八套半”教材之内地版教材的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很长时期内实行的是“编审合一”、“一纲一本”的统编通用的国定教科书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也有所改革。“八套半”教材正是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审分开、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初步。“八套半”教材是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由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十多家单位和地区,面向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所编写的不同类型的教材。其中内地版教材主要供内地广大农村和城镇学校使用。内地版教材是由四川省教委牵头西南师大,结合内地经济文化的实际合作编写,教材试验取得了显着效果,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面向全国选择试用。本文在把握“八套半”教材背景的前提下,对内地版教材进行文本分析,试探析内地版教材在适应内地广大农村和城镇学校方面所作的努力与尝试,同时由内地版教材引发思考。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策略以及对关键词的说明;第二部分对“八套半”教材的产生背景、内地版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主要特色作了介绍,同时对内地版教材从编写到试用进行了简介;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内地版教材的适用对象进行了文本分析,包括教材内容和教材表现形式两方面,以期发现内地版教材在适应内地广大农村和城镇学校实际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尝试;第四部分为内地版教材带给我们的思考,包括教材编写对地方差异的关注、教材的选用以及对要不要编写农村版教材的思考。

二、小语第十二册(六年制)第一单元备课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语第十二册(六年制)第一单元备课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4.1.1 社会背景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1.1 社会背景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1.5 总体评价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2.1 社会背景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2.5 总体评价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1 社会背景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2.5 总体评价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3.1 社会背景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3.5 总体评价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2)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基本概念解析
        一、主要概念分析
        二、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三、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概况
        一、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略
        二、国外语文教参开发概况
    第二节 语文教参研究文献综述
        一、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二、国外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第二章 “迷途的羔羊”:语文教参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 教学参考书在教学要素中的位置及关系
        一、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三要素”中的位置
        二、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七要素”中的位置
        三、教学参考书与相关教学要素的关系
        四、语文教参与相关教学文本的关系
    第二节 相关教学要素、新课改与语文教参功能
        一、语文课程与教科书编制与语文教参功能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语文教参功能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参功能
    第三节 语文教参功能分析框架与功能定位
        一、语文教参功能分析的多维视角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的定位
第三章 “期望”与“缺憾”:基于问卷调查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调查方法
        一、调查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现行语文教参使用概况
        二、对现行语文教参分项内容的看法
        三、期望与缺憾
第四章 “有用”与“无助”:基于课堂观察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教学文本概述
    第二节 课例考察一:《百合花开》
        一、《百合花开》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三节 课例考察二:《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我们家的男子汉》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五章 “存”与“废”:基于深度访谈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倾听语文教参使用者的心声
        一、受访教师谈语文教参
        二、教师撰文论语文教参功能
    第二节 倾听语文教参编者的声音
        一、受访编者谈语文教参
        二、“编辑大意”论语文教参功能
        三、评述与讨论
    第三节 “存”与“废”之争评述
        一、“取消语文教参论”评述
        二、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的质疑
第六章 “审视”与“超越”: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第一节 我国语文教参总体结构考察
        一、语文教参“一册书”层面体例考察
        二、语文教参单元层面体例考察
    第二节 我国语文教参“一课书”层面编制分析
        一、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教科书编制之比较
        二、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教参文本比较
        三、微观比较小结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典型语文教参个案分析
        一、《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例析
        二、《新学制国语教授书》例析
        三、《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例析
    第四节 语文教参编制类型及其功能特征
        一、语文教参编制类型
        二、各类语文教参功能特征
    第五节 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一、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概况及主要缺陷
        二、改进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有关我国语文教参发展史的结论
        二、厘定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功能的结论
        三、有关语文教参编制状况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及其维度体系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察课堂列表
    附录四 深度访谈列表及转录稿举隅
    附录五 语文教师批注过的教本图片
    附录六 语文教学参考书文本选录
    附录七 笔者对语文教参提出商榷意见的短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2.1 对"中学"的界定
        2.2 对"地理教科书"的界定
        2.3 研究范围界定
    三、研究的问题、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的问题
        3.2 研究的思路
        3.3 研究的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4.1 创新之处
        4.2 论文不足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主要教科书研究机构
        1.2 国外教科书研究综述
        1.3 国外地理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综述
        2.2 国内地理教科书研究综述
        2.3 国内地理教科书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制度与大纲: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前提和依据
    一、制度变化: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重要前提
        1.1 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变化(1978-1985)
        1.2 素质教育: 深化改革时期的制度变化(1986-2000)
        1.3 全面发展: 21世纪以来的制度变化(2001-2008)
    二、教学大纲: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依据
        2.1 双基取向: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78-1985)
        2.2 知能并重: 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6-2000)
        2.3 三维目标: 21世纪以来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2001-2008)
    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概览
        3.1 回归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1977-1985)
        3.2 走向开放: 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1986-2000)
        3.3 实现多元: 21世纪以来的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2001-2008)
第四章 内容与组织: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核心与形式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1.1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1.2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变革
    二、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2.1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2.2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组织变革
第五章 难度与使用: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结果与实施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课程难度的变化
        1.1 课程难度的内涵与模型构建
        1.2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
        1.3 高中地理教科书的课程难度变化
    二、地理教科书变革后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1 教科书使用的内涵与过程分析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3 初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4 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第六章 成因与规律: 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外部因素
        1.1 政治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1.2 经济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1.3 文化因素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二、影响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部因素
        2.1 地理科学发展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2.2 地理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2.3 不同课程观念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1 制度与大纲变革的主要结论
        1.2 内容与组织变革的主要结论
        1.3 难度与使用的主要结论
        1.4 变革影响因素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主要启示
        2.1 继承与创新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基本特征
        2.2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内在机制
        2.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价值诉求
        2.4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是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的发展趋势
    三、关于研究结论的讨论
        3.1 对本研究的评述
        3.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凡例
引论
    1、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识
        1.1 、教育与中国教育
        1.2 、教育与教学
        1.3 、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
        1.4 、外语教育与外语高等教育
        1.5 、日语在外语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性
    2、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范围、意义和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3、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现状和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3.1 、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发展
        3.2 、中国的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4、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概观
        4.1 、古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明代—清代)
        4.2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国民政府)
        4.3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日本占领地区)
        4.4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国共产党)
        4.5 、近代日语教育研究成果
    5、引论总结
上篇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6、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
        6.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6.1.1 、国内
        6.1.2 、中日关系
        6.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6.2.1、 整体规模
        6.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6.2.2.1 、北京大学
        6.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6.2.2.3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6.2.2.4 、北京外国语学院
        6.2.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2.6 、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6.2.2.7 、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师范学院
        6.2.2.8 、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6.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6.4 、公共日语课建设
        6.5 、该阶段小结
    7、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过渡阶段(1966--1977)
        7.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7.1.1 、国内
        7.1.2 、中日关系
        7.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7.2.1 、整体规模
        7.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7.2.2.1 、北京大学
        7.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7.2.2.3 、北外、北外贸、北二外
        7.2.2.4 、上外、上外贸
        7.2.2.5 、吉林大学
        7.2.2.6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
        7.2.2.7 、其他
        7.3 、公共日语课建设
        7.4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7.5 、该阶段小结
    8、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
        8.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8.1.1 、国内
        8.1.2 、中日关系
        8.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8.2.1 、整体规模
        8.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8.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8.4 、公共日语课建设
        8.5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8.6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8.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8.8 、该阶段小结
    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 至今)
        9.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9.1.1 、国内
        9.1.2 、中日关系
        9.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9.2.1 、整体规模
        9.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9.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9.4 、公共日语课建设
        9.5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9.6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9.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9.8 、该阶段小结
下篇 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
    10、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
        10.1 、国内环境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1.1 、正影响
        10.1.2 、负影响
        10.2 、中日关系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2.1 、正影响
        10.2.2 、负影响
        10.3 、二者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比较
        10.4 、日语高等教育对内外环境的影响
    11、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
    12、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
    13、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
    14、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15、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
    16、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
    17、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8、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8.1 、大学日语
        18.2 、第二外语(日语)
    19、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
    20、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
结语
    21、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和思想
        21.1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
        21.2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思想
        21.3 、对未来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大事记
谢辞

(6)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中共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框架思路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第一节 干部教育培训相关概念
        一、干部与中共执政骨干
        二、干部教育培训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第二节 国内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一、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三、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第三节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比较
        一、美国联邦行政学院
        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三、新加坡公务员学院
    小结
第三章 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第一节 宣传与培养并重:建党初期的党校教育
        一、建党初期对党校教育的认识
        二、各地创办党校的尝试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育
    第二节 统一思想: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一、初到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二、六届六中全会后的党校教育方针和任务变化
        三、整风运动中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第三节 素质提升: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央党校干部正规化教育
        一、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提出
        二、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内容
        三、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改革发展
    第四节 主义认同:新形势下的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
        一、“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
        二、“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
        三、党校工作“九条经验”
    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概况
        一、教务部
        二、教研部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主要内容
        一、党的理论教育
        二、党性教育
        三、能力培训
    第三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调整:
        二、教学方法创新
    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概况
        一、学员管理部门
        二、学员部主要职能
        三、组织员
        四、联络员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创新
        一、在学员管理中贯穿党性教育
        二、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
        三、完善、创新学员管理机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长沟流月去无声——致谢

(7)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外语小语种教学
        二、普通高中
        三、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述评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国际化理论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总体状态
    第一节 小语种教学的历史沿革
        一、小语种教学的创立
        二、小语种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的总体状态
        一、以示范性高中为依托
        二、本土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三、小语种教学十年积累沉淀
        四、开展卫星远程教学
        五、新课改推动小语种教学发展
第三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及访谈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三、访谈设计与实施
        四、问卷信效度分析
        五、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小语种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一、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二、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三、不同年级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四、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五、不同性别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六、不同成绩小语种学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七、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所学语种成绩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第三节 小语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一、教学内容相关分析
        二、教学方法相关分析
        三、教学评价相关分析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日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二、小语种学生特殊需求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小语种优质生源少
        二、小语种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
        三、小语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强
        四、小语种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五、小语种教材教辅缺乏
        六、小语种课堂活动较少
        七、小语种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
第四章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提升小语种生源质量
    二、小语种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小语种学生要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
    四、加强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
    五、完善普通高中小语种教材教辅
    六、提升小语种教学水平
    七、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第五章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反思
    一、外语教学本质
    二、回归外语教学本真
结语
附录
    附录1: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在校生)
    附录2: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教师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3: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小语种毕业生访谈提纲及部分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一) 当代
        (二) 中学
        (三) 数学课程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第二章 文献述评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二) 中学数学教材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一) 历史研究法
        (二) 文献法
        (三) 比较法
        (四) 文本分析法
        (五) 访谈法
    二、研究过程
    三、论文的结构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三) 结论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三) 结论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三) 结论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三)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切入点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已有研究述评
    五、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上篇:历史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年-1917年)
        一、清末民初教育的形势
        二、五四前期语文的进步
        三、文言诗文教学的改良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年-1927年)
        一、激进转型的发生
        二、激进转型的表现
        三、激进转型的意义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年-1949年)
        一、"国文程度低落"引发"复古"争议
        二、"课程标准演进"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三、"学科本体建构"规范文言诗文教学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年-1978年)
        一、政治风云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命运起伏
        二、政治语境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本性迷失
        三、政治夹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年-1997年)
        一、工具论的深化与文言诗文教学的定型
        二、理性的引领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律性探索
        三、训练的异化与文言诗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现在)
        一、文化价值:人文语境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重估
        二、文学鉴赏:人文视野下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路转向
        三、主体彰显:人文视域下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更新
中篇:现实观照与剖析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推进民族化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二、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
        二、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语文学科民族化的建设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二、文言诗文教学有助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一、历年教学目的的简要回顾
        二、现行课标表述的模糊不清
        三、实际教学运作的理解错位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一、摇摆不定的选文数量
        二、莫衷一是的编排序列
        三、抽象狭隘的选文标准
        四、虚虚实实的知识内容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一、传统套路的拘泥不化
        二、现代手段的哗众取宠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一、文化内涵重道义轻人性
        二、试题题型重客观轻主观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一、职前教育——古代汉语教学的失落
        二、职后发展——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
下篇:未来前瞻与建构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一、文化本位——汉语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本色
        二、素养取向——文化本位理念下的目的定位
        三、文言定篇——文化本位观照下的选文类型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一、战略转移:提前起步,重心前移
        二、战略规划:相对独立,整体部署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一、为何要以"诵读为主"
        二、当下文言诗文诵读教学的偏误
        三、如何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第四节 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一、选文主题关注人性之美
        二、文本解读融入时代因素
        三、资源开发接通时代活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八套半”教材之内地版教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关于教科书研究的重要性
        二、关于内地版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八套半”教材的研究
        二、关于内地版教材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策略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关键词说明
        一、教科书
        二、“八套半”教材
        三、内地版教材
第二章 内地版教材概述
    第一节 “八套半”教材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内地版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主要特色
    第三节 内地版教材:从编写到试用
    小结
第三章 内地版教材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内地版教材的内容分析
        一、知识的选取
        二、插图
        三、习题与实验
    第二节 内地版教材表现形式方面的分析
        一、结构体系的编排
        二、表达形式与版式板块
    小结
第四章 内地版教材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节 教材编写应适应地方差异,实现多样化发展
    第二节 教材的选用:从内地版教材的消亡说起
    第三节 要不要编写农村版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小语第十二册(六年制)第一单元备课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D]. 陆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3]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D]. 李文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5]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D]. 伏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6]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D]. 胡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普通高中外语小语种教学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为例[D]. 邓玉婷. 云南大学, 2019(03)
  • [8]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八套半”教材之内地版教材的研究[D]. 葛越.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小语第十二卷第一单元备课建议(六年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