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水疱病病毒温度杀灭试验

猪传染性水疱病病毒温度杀灭试验

一、温度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杀灭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江文斌[1](2013)在《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央对“三农”的逐步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鹰潭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扩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的提高,为农民增加收入贡献了力量。本文从鹰潭市畜牧业经济、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方式、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七个方面概括了鹰潭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鹰潭市畜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规划。风险分析作为预防消极事态发生的一种工具,在社会事务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对风险因素评估中,利用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现代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引入风险分析的概念,为预防动物疫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动物疫病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of AnimalDisease)作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防范动物疫病区域性发生、发展及流行,甚至大规模爆发的预防性管理的一种工具,在区域内动物疫病日常管理过程中,起到预报警示的作用,可以为区域内畜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保障畜产品安全以及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近些年,动物疫病的严重性及复杂性日益明显,病毒性疫病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难题,继发的细菌性疫病给防控工作雪上加霜,养殖场为了预防需要,抗生素滥用引发了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困境,因此,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成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具。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包括动物疫病风险因素的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交流四个环节,风险评估作为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的基础,其方法有三种:动物疫病风险定性评估,动物疫病风险定量评估,动物疫病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通过对风险因素(病原微生物稳定性,温度、光照、辐射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以往或者周边疫情,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否到位,日常消毒制度和畜产品流通监督)进行风险评估指标评价,建立了适合当地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以便能对动物疫病进行综合评定风险水平。本文选择了对七种主要或者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接近以往的动物疫病流行态势,这对保障鹰潭市畜牧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树春[2](1977)在《猪传染性水泡病国内科研动态》文中研究说明 猪传染性水泡病(简称猪水泡病),于1965年春在我国个别地方已有发现。因其临床症状与猪口蹄疫颇为相似,曾一度称之为“猪疑似口蹄疫”。经有关单位多方面的试验证明,本病与口蹄疫、猪水泡疹、水泡性口炎不同。1972年9月农林、外贸、商业、交通四部在北京召开的猪病防治座谈会上定名为猪传染性水泡病。

王继[3](2012)在《四种消毒剂对六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实验》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规模化养猪业中细菌性传染病的危害十分严重。而细菌病的爆发又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关系比病毒病更为密切,处理不当易出现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而通过消毒剂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比几种消毒剂对常见的几种病原菌的杀灭作用,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提供理论基础依据。通过对四种消毒剂在不同稀释浓度、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体外杀灭猪霍乱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猪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绿脓杆菌六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效果,对比活菌检验的实验结果,找到消毒剂杀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最佳稀释度、温度、时间。结果显示:1、正清在4℃、15℃、30℃条件下分别作用5min、15min、30min,稀释倍数为1:4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杀灭率达100%;稀释倍数为1:400至1:1000范围内,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800范围内,对猪副嗜血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巴氏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800范围内,对猪链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000范围内,对绿脓杆菌的杀灭率达100%。2、碘附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500范围内,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000范围内,对猪副嗜血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巴氏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链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600至1:1500范围内,对绿脓杆菌的杀灭率达100%。3、正净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2000范围内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1500范围内,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副嗜血杆菌的杀灭率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2000范围内对猪巴氏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1500范围内,对猪链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800至1:1500范围内,对绿脓杆菌的杀灭率达100%。4、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猪副嗜血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猪巴氏杆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猪链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在稀释倍数为1:400至1:1200范围内,对绿脓杆菌的杀灭率达100%。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的消毒剂能够很好的杀灭常见的六种病原菌,但是四种消毒剂在相同条件下对常见的六种病原菌杀灭率不同,故临床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马乃祥[4](2013)在《猪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2011年猪平均存栏量4.78亿头,总出栏量6.92亿头,占世界生猪总出栏量的51%,猪肉消费量占我国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养猪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与肉类食品安全。目前我国实施猪人工授精比率为60%,且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养猪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生物技术。但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病毒感染率已经占养猪业疾病的60%以上,病毒性疾病的持续爆发严重滞后了我国养猪产业现代化进程,养猪产业在不断遭受重大挫折的同时,整个产业链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而沉重。严峻的防疫形势使我国养猪业疾病的高危性风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对我国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与肉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病源性病毒可以经精液携带通过人工授精的途径在养猪业广泛扩散传播。研究配制符合母猪生理特征的基础精液稀释液、筛选适应精液常温保存条件的精液稀释液抗菌剂、研制养猪产业升级与质量转型所急需的高效猪高效精液稀释液,形成对我国养猪产业具有强力支持人工授精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控制生猪病毒性疾病传播、提高繁殖母猪受胎率,增强养猪产业整体发展能力、预防重大疾病的大面积爆发、提高养猪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确保无公害肉食品安全供应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海南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和国家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海南省养猪企业公猪精液中,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阳性率11.47%,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阳性率4.80%,5种与繁殖障碍疾病有关的病毒抽检样品总阳性率达28.53%,提示海南近年来CSFV和PRV的发生与日趋复杂化可能与公猪精液带毒传播有关。提出了猪人工授精使用的高效基础稀释液配方:每1000ml双蒸馏水中,葡萄糖15.50g、柠檬酸三钠11.65g、EDTA钠盐2.35g、碳酸氢钠1.75g、聚乙烯醇(PVP,Type11)1.OOg、三羧甲基氨基甲烷(Tris)5.50g、柠檬酸4.10g、半胱胺酸0.07g、维生素C1.0g。精子体外恒温保存时间比海南养猪企业原用普通稀释液延长1.5d。精液稀释液抗菌试验显示,恩诺沙星在0.1mg/ml浓度下可达到抑制供试精液中的细菌的效果,即恩诺沙星在猪精液稀释液中抑制细菌效果最佳。猪精液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抗细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精液稀释液中咪康唑在0.1mg/ml浓度下可达到抑制供试精液中的真菌的效果,即咪康唑在猪精液稀释液中抑制真菌效果最佳。优化的基础稀释液中添加筛选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和咪康唑,可使精子体外有效保存时间比海南养猪企业原用普通稀释液延长2d,达到5d精子体外有效保存期。研究表明银黄中药制剂和利巴韦林稀释液各在浓度梯度为0.01mg/ml时配合应用形成高效精液稀释液组份,对大白猪、杜洛克和长白猪精液的保存效果最佳。银黄中药制剂和利巴韦林做为高效精液稀释液的抗病毒组分,精子体外保存时间与海南养猪企业原用普通稀释液比较,其精液有效保存时间由3d提高到6d。高效精液稀释液对猪精液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除阿昔洛韦外,金银花等5种中药和化学药物利巴韦林均能提高稀释液在精液保存过程中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银黄配伍利巴韦林形成的抗病毒药物组分在精子常温保存过程中精子活力保存时间持续性最高,在精液保存后的6d时间内精子活力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和伪狂犬病毒(PRV)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中草药金银花、黄芩提取物作为高效精液稀释液中抗病毒有效成分,形成的银黄中药制剂和西药利巴韦林对精子体外保存质量无显着性影响,利巴韦林、金银花和黄芩药物样品体外对PRRSV、PRV均有显着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银黄和利巴韦林配伍形成的高效精液稀释剂,具有抗伪狂犬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阻断伪狂犬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通过人工授精传播。研制的猪精液稀释液配方组成为:每1000ml双蒸馏水中,D-葡萄糖15.50g、柠檬酸三钠11.65g、EDTA钠盐2.35g、碳酸氢钠1.75g、聚乙烯醇(PVP,Type11)1.00g、三羧甲基氨基甲烷(Tris)5.50g、柠檬酸4.10g、半胱胺酸0.07g、维生素C1.0g、恩诺沙星0.1g、咪康唑0.1g,银黄和利巴韦林各0.01g。高效精液稀释液应用于养猪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高效精液能够达到体外恒温保存6天时间,精子平均活力达0.7,授配繁殖母猪发情期受胎率达86%,窝产仔数平均11.2头,仔猪产后死亡率减少13%,猪群健康率平均提高32%的技术指标。高效精液稀释液实际应用效果与养猪企业原用普通稀释液比较,综合效益提高15%。制定了海南猪人工授精企业技术标准。通过实施猪人工授精技术企业标准,规范了种公猪育种、人工授精站建设与运行、精液生产与精液品质检测、母猪的授精等关键技术环节,为高效精液推广应用提供技术规范。研究建立了海南农垦猪高效精液推广与应用体系,建立了优质猪培育群体,提供无特定病原健康种公猪,保障人工授精精原质量;建立优质猪人工授精站,生产高效精液面向养猪企业推广应用;制定了猪人工授精企业技术标准,规范高效精液生产与应用程序;培训猪高效精液应用技术队伍,提高人工授精推广应用技术水平。高效精液技术成果熟化度高,在农垦养猪企业全面推广应用猪高效精液并产生408.66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231.62万元,有效提高了企业养殖综合效益。猪高效精液稀释液的推广应用集猪育种、营养、繁殖、环控、防疫与信息于一体,在海南省乃至全国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海南全省现有30万头基础母猪,年精液需求量在150万份(80m1份/瓶),猪高效精液稀释液将迅速在全省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和养猪生产者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认识,海南养猪企业对优良品种、综合配套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等的需求有所提高。因此,高效精液的推广与应用对海南全省实施科学化养猪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疫病控制生态效益。随着养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高端健康猪肉食品需求不断提高,高效精液稀释液将会进一步向全国养猪产业推广应用,有效提高我国猪业生产技术水平。

王爱玲[5](2016)在《四种消毒剂对猪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提高了养殖效益的同时,疫病的多发也成为困扰养猪场的重要问题。及时确定引起疫病的病原,并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主要工作,消毒是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的生物安全措施,选取有效的消毒剂和作用方式,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本研究在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的一起仔猪腹泻病原的分离鉴定、疫情扑灭的基础上选取生产中常用的四种消毒剂,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大肠埃希菌、志贺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伪狂犬病病毒等猪场常见病原的杀灭作用。取得以下结果:1.在排除仔猪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基础上,从患病猪肝脏中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细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大肠埃希菌;分离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类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哌拉西林等药物不敏感;经对病猪用敏感药物治疗和环境消毒,本次疫情得以扑灭。2.分别选取戊二醛-癸甲溴铵、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过硫酸氢钾和次氯酸钠为候选消毒剂,大肠埃希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和链球菌为目标菌,研究不同条件下各种消毒剂的最佳使用方法。(1)有效中和剂的选择在中和剂对细菌无明显影响的前提下,确定各种消毒剂的中和剂分别为:戊二醛-癸甲溴铵(500 mg/L)的中和剂为吐温-80(3 000 mg/L)+甘氨酸(1000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250 mg/L)的中和剂为吐温-80(3000 mg/L)+卵磷脂(300 mg/L);过硫酸氢钾(2 500 mg/L)的中和剂为硫代硫酸钠(300 mg/L);次氯酸钠(275 mg/L)的中和剂为硫代硫酸钠(300 mg/L)。(2)对大肠埃希菌有效杀灭作用条件在无蛋白干扰物的条件下: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31.25 mg/L)、过硫酸氢钾(312.5 mg/L)、次氯酸钠(138 mg/L)对大肠埃希菌(1.57×107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37℃、25℃、4℃作用5 min。在有蛋白干扰物时:(1)有机物浓度为3%时:戊二醛-癸甲溴铵(250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62.5 mg/L)、过硫酸氢钾(312.5 mg/L),次氯酸钠(138 mg/L)对大肠埃希菌(1.57×107 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25℃作用10 min。(2)有机物浓度为25%时,戊二醛-癸甲溴铵(1000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125 mg/L)、过硫酸氢钾(625 mg/L)、次氯酸钠(690 mg/L)对大肠埃希菌(1.57×107 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25℃作用10 min。(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杀灭条件在无蛋白干扰物的条件下: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31.25 mg/L)、过硫酸氢钾(312.5 mg/L)、次氯酸钠(138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15×107 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在37℃、25℃、4℃作用5 min。在有蛋白干扰物时:(1)有机物浓度为3%时: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125 mg/L)、过硫酸氢钾(1250 mg/L)、次氯酸钠(276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15×107)的完全杀灭条件为:在25℃作用10 min。(2)有机物浓度为25%时:戊二醛-癸甲溴铵(1250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250 mg/L)、过硫酸氢钾(2500 mg/L)、次氯酸钠(1104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15×107 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在25℃作用10 min。(4)对志贺菌的有效杀灭条件在无蛋白干扰物时: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31.25mg/L)、过硫酸氢钾(312.5 mg/L)、次氯酸钠(138 mg/L)对志贺氏菌(1.24×107 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在37℃、25℃、4℃作用5 min。(5)对链球菌的有效杀灭条件在无蛋白干扰物的条件下: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31.25 mg/L)、过硫酸氢钾(6250 mg/L)、次氯酸钠(138 mg/L)对链球菌(1.2×107cfu)的完全杀灭条件为:在37℃、25℃、4℃作用5 min。3.戊二醛-癸甲溴铵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有效杀灭条件戊二醛-癸甲溴铵(125 mg/L)有效中和剂为甘氨酸(3000 mg/L),此剂量消毒剂和中和剂均对PK15细胞生长无影响;对108.1TCID50的伪狂犬病病毒最佳杀灭条件为25℃作用30 min。在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杀灭病原时,四种消毒剂使用推荐作用条件为:戊二醛-癸甲溴铵(1250 mg/L)、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250 mg/L)、过硫酸氢钾(2500 mg/L、)次氯酸钠(1104 mg/L),室温条件下(25℃),作用不少于10 min。

钟金栋[6](2007)在《猪水泡病毒VP1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猪水泡病(SVD)又名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毒(SVD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口和蹄部产生水泡性损伤为特征,其临床症状与猪口蹄疫(FMD)极为相似,不容易区别,严重阻碍我国畜牧业和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兽医局(OIE)将这疫病列为A类传染病。在国际贸易中,多数国家对SVD采取严格的检疫和控制措施已成为一种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VSV)及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因此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安全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猪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口蹄疫的控制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等技术,对猪水泡病病毒外壳蛋白抗原(VP1)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应用表达产物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建立了猪水泡病RT-PCR、多重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核酸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病毒核酸的鉴别检测,其主要内容和结果为:1.以猪水泡病病毒核酸为模板,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849bp的VP1基因,通过T-A克隆,将VP1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克隆载体质粒中,构建SVDV VP1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的正确性。再将片断插入pBAD/Thio TOPO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筛选获得VP1基因正向插入、有正确读码框的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猪水泡病病毒VP1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VP1蛋白抗原。SDS-PAGE结果表明,以终浓度为0.002%的L—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5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7.13kDa,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诱导的蛋白能与猪水泡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应用该重组抗原建立了检测猪水泡病的间接ELISA方法,以重组的猪水泡病病毒VP1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以重组VP1蛋白为抗原检测SVDV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根据基因库中的猪水泡病病毒高度保守的序列,设计了与SVDV互补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RT-PCR检测方法,扩增出251bp和366bp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稳定、高效、快速地检测出猪水泡病病毒。通过检测FMDV、VSV、BHK21细胞等,对照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证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对SVDV RNA进行10倍系列稀释后检测,结果SVDV RNA在10-4稀释度时仍能检测到阳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3.应用RT-PCR技术,建立了多重PCR同时检测鉴别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方法。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各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RT-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bp、125bp和300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同时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4.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RT-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的方法。根据基因库中的SVDV高度保守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VDV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TaqMan RT-PCR可检测到每个反应相当于1×102copies病毒RNA;与FMDV、VSV等其它水泡性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制作的标准曲线中各浓度范围内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3;与常规的RT-PCR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可对样品中微量SVDV进行准确检测,是一种SVDV检测的良好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表达了猪水泡病病毒VP1基因,应用表达产物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建立了猪水泡病RT-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核酸检测方法。该检测体系对于猪水泡病的预防和控制、出入境检验检疫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为我国猪水泡病的诊断和动物检疫提供了技术支撑。

孔德胜,张健騑,尹烨华,李海金,余永鹏[7](2001)在《畜禽化学消毒剂与消毒》文中研究表明

陈玉燕[8](2015)在《9种猪病病原体GeXP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猪圆环病毒二型、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猪水泡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以及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且危害极为严重的猪病病原体,极大的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也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这9种疫病常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目前的检测手段难以应对。GenomeLab TM GeXP遗传分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多基因表达定量分析平台,将GeXP的多重PCR扩增技术与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相结合,利用带有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嵌合引物的联合扩增,使目的基因得到高效表达,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通量及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本研究根据NCBI公布的PCV-2、CSFV、PRRSV、VSV、SVDV、TGE、M.hyo、HPS以及APP的靶基因序列,对保守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并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常规PCR的单引物单模板和单引物混合模板的双重验证方式,对以上引物进行特异性验证分析;同时利用高效的pMD19-T Simple克隆载体构建9种阳性克隆质粒,应用GeXP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克隆质粒测序结果均与GenBank所中公布靶基因序列相符,同源性达到99.5%以上。将9对特异性引物其进行优化和修饰,设计出两组GeXP引物:一对加有cy5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和9对特异性嵌合引物,并建立单重GeXP体系、初步构建多重GeXP体系、对多重体系的特异性引物Tm值及特异性引物的含量进行优化,并验证其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显示,单重GeXP体系灵敏度可达102copies/μL,灵敏度与Lamp相当,是荧光定量PCR的1000多倍;多重GeXP体系优化结果显示,最优Tm值为58.5℃,最佳特异性引物含量为上下游各0.5μL,在该反应条件下体系对于目的片段的扩增更加的清晰、特异、更易于的判断,同时提高了该体系扩增的稳定性。对其他12种常见畜病病原体的进行特异性验证时,均未发现非特异性扩增,从而进一步证明该多重GeXP体系具有极高特异性;对27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40.7%,与实际的结果相符,证明了该多重GeXP体系具有高准确性及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张红英[9](2007)在《3种植物多糖抗猪蓝耳病病毒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PRRS)是由猪蓝耳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流产、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PRRSV感染导致猪免疫功能低下,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增加。目前PRRS几乎遍及世界各养猪国家,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使用PRRSV疫苗进行免疫预防。PRRSV弱毒苗免疫效果较好,但本身存在散毒危险,灭活苗虽然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不完全,导致免疫效率不高,且PRRSV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可能会导致染毒猪长期持续性感染。因此提高疫苗免疫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作用是防制PRRSV感染的关键。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等功能。本文选用板蓝根多糖(IRPS)、黄芪多糖(APS)和山药多糖(CYPS)分别进行了体外、体内抗病毒作用及免疫试验;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研究了其对PRRSV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揭示了3种植物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为PRRSV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1.采用现代的微波处理与传统的水煎醇沉相结合的方法从板蓝根、黄芪、山药中提取植物多糖,并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中性红法研究了它们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和山药多糖的提取率(g·kg-1)分别为59.1、37.4和53.6,糖含量(%)分别为56.7、65.8和73.5。APS对PRRSV感染具有显着的阻断作用(在0.391 mg·mL-1~0.049 mg·mL-1),在较高浓度时具有显着的直接杀灭作用(P<0.05)。IRPS对PRRSV感染具有显着的阻断作用(在0.196 mg·mL-1~0.024mg·mL-1安全浓度范围内)和直接杀灭作用(在较高浓度,P<0.05)。CYPS在高浓度区(0.196mg·mL-1~0.098 mg·mL-1)可以有效阻断PRRSV对细胞的感染作用,对PRRSV无直接杀灭作用。表明这3种植物多糖均可阻断PRRSV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但对侵入细胞后的PRRSV无抑制作用。2.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及溶血空斑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3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证实3种植物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溶血空斑及溶血素水平。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和山药多糖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最佳剂量分别为20 mg·kg-1、30 mg·kg-1和50 mg·kg-1。3.以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和山药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分别与PRRSV灭活苗、弱毒苗联合免疫仔猪,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猪血清中抗PRRSV抗体水平,结果发现,同一种多糖对不同类型的疫苗免疫增强作用不同,其效果和剂量密切相关。板蓝根多糖高剂量对PRRSV灭活苗、弱毒苗均能提高免疫抗体水平;低剂量板蓝根多糖能提高PRRSV灭活苗、降低PRRSV弱毒苗免疫抗体水平。黄芪多糖能显着提高PRRSV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高剂量的效果较好;与PRRSV弱毒苗同时使用,能抑制PRRSV抗体产生,其抑制作用和剂量密切相关,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在免疫的早期。山药多糖可显着提高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水平,以低剂量效果较好,山药多糖与弱毒苗同时使用,会降低PRRSV抗体的水平。4.研究了板蓝根多糖、山药多糖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分泌一氧化氮(NO)、IL-2、IL-4和IFN-γ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多糖体外均能促进猪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黄芪多糖、山药多糖均能显着促进猪脾淋巴细胞NO的合成;板蓝根多糖高剂量抑制NO的合成,低剂量促进NO的合成。3种多糖均可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其中板蓝根多糖效果最好;3种多糖均有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4的功效,且黄芪多糖效果最好;3种多糖对IL-2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这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揭示了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5.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3种多糖对PRRSV疫苗免疫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多糖和PRRSV灭活苗联合使用,均能促进猪CD3+细胞的增殖,其中以山药多糖和板蓝根多糖效果较好;3种多糖对CD4+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山药多糖低剂量组(CYPSL)、山药多糖高剂量组(CYPSH)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APSH)效果较好;3种多糖均能促进猪CD8+细胞的增殖,其中以板蓝根多糖和山药多糖效果较好。3种多糖分别和PRRS弱毒苗联合使用,对猪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的影响不显着;免疫早期可促进猪外周血CD8+细胞的增殖,其中以板蓝根多糖和黄芪多糖效果较好。多糖和不同类型疫苗联合使用,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不同。6.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3种多糖分别与PRRSV弱毒苗联合使用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芪多糖和山药多糖与PRRSV弱毒苗联合使用在免疫的早期会抑制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而板蓝根多糖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mRNA表达的影响和剂量密切相关,高剂量可以提高表达而低剂量则抑制表达。这从核酸分子水平揭示了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

纪晔[10](1979)在《过醋酸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消毒试验》文中研究说明 过醋酸又称过氧乙酸,为无色液体,带有刺激性醋酸味,溶点是0.1℃,沸点是105℃,挥发性较醋酸强些,能溶于任何比例的水或有机溶媒(乙醇、醚等)中。过醋酸是一种比较新的消毒剂,它的水溶液和蒸气都能有效地杀死微生物。该

二、温度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杀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杀灭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风险分析
    1.2 国内外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1.2.1 国外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1.2.2 国内将风险分析应用于畜牧业的现状
2 鹰潭市畜牧业发展概况
    2.1 鹰潭市 2012 年经济运行情况
    2.2 鹰潭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2.2.1 畜牧业经济
        2.2.2 主要畜产品产量
        2.2.3 畜产品质量安全
        2.2.4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2.2.5 畜禽养殖方式
        2.2.6 产业化经营水平
        2.2.7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2.3 鹰潭市畜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鹰潭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2.4.1 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2.4.2 鹰潭市“十一五”时期畜牧业发展成效
        2.4.3 目标任务
        2.4.4 主要工作措施
3 鹰潭市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3.1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的内容
    3.2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方法
        3.2.1 动物疫病定性风险评估
        3.2.2 动物疫病定量风险评估
        3.2.3 动物疫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
    3.3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意义评价
    3.4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3.4.1 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3.4.2 重要性原则
        3.4.3 可操作性原则
        3.4.4 相对稳定原则
        3.4.5 相对独立原则
        3.4.6 易于评价原则
        3.4.7 专家论证与实践验证相结合
    3.5 风险评估指标
        3.5.1 动物疫病风险发生的概率(Y)
        3.5.2 目标要素层(X)
    3.6 指标评判标准
    3.7 综合指标函数表达式
4 鹰潭市主要动物疫病及其风险评估
    4.1 鹰潭市动物疫病风险分析
        4.1.1 潜在致病因子
        4.1.2 风险因素的确定
        4.1.3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4.2 口蹄疫及其风险评估
        4.2.1 口蹄疫
        4.2.2 口蹄疫的风险评估
    4.3 猪瘟及其风险评估
        4.3.1 猪瘟
        4.3.2 猪瘟的风险评估
    4.4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风险分析
        4.4.1 高致病性禽流感
        4.4.2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评估
    4.5 非洲猪瘟及其风险分析
        4.5.1 非洲猪瘟
        4.5.2 非洲猪瘟的风险评估
    4.6 新城疫及其风险分析
        4.6.1 新城疫
        4.6.2 新城疫的风险评估
    4.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其风险评估
        4.7.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7.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风险评估
    4.8 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风险评估
        4.8.1 猪流行性腹泻
        4.8.2 猪流行性腹泻的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四种消毒剂对六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消毒剂
        1.1 消毒剂的发展
        1.2 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3 消毒剂的分类
        1.3.1 高效消毒剂
        1.3.2 中效消毒剂
        1.3.3 低效消毒剂
        1.4 常用消毒剂的介绍
        1.4.1 卤素类消毒剂
        1.4.2 氧化剂类消毒剂
        1.4.3 醛类消毒剂
        1.4.4 酚类消毒剂
        1.4.5 季铵盐类消毒剂
        1.4.6 醇类消毒剂
        1.4.7 复配消毒剂
        1.5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5.1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1.5.2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5.3 温度
        1.5.4 酸碱度
        1.5.5 有机物
        1.5.6 药物的相互拮抗
        1.5.7 其他因素
    2 细菌
        2.1 细菌的概述
        2.2 致病菌
        2.3 常见的病原菌
        2.3.1 猪霍乱沙门氏菌
        2.3.2 金色葡萄球菌
        2.3.3 猪副嗜血杆菌
        2.3.4 猪巴氏杆菌
        2.3.5 猪链球菌
        2.3.6 绿脓杆菌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四种消毒剂对六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细菌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预实验
        1.3.1 预备试验
        1.3.2 试验分组
        1.3.3 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操作程序
        1.3.4 实验条件
        1.4 细菌繁殖体悬液的制备
        1.4.1 沙门氏菌的培养
        1.4.2 葡萄球菌的培养
        1.4.3 氏杆菌的培养
        1.4.4 副嗜血杆菌培养
        1.4.5 猪链球菌培养
        1.4.6 绿脓杆菌培养
        1.5 定量杀菌试验
        1.5.1 实验分组
        1.5.2 实验加样
        1.5.3 终止消毒剂作用
        1.6 实验结果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正清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2.1.1 正清对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
        2.1.2 正清对金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
        2.1.3 正清对猪副嗜血杆菌杀灭效果
        2.1.4 正清对猪巴氏杆菌杀灭效果
        2.1.5 正清对猪链球菌杀灭作用
        2.1.6 正清对绿脓杆菌杀灭作用
        2.2 碘附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2.2.1 碘附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杀灭作用
        2.2.2 碘附对金色葡萄球菌杀灭作用
        2.2.3 碘附对猪副嗜血杆菌杀灭作用
        2.2.4 碘附对猪巴氏杆菌杀灭作用
        2.2.5 碘附对猪链球菌杀灭作用
        2.2.6 碘附对绿脓杆菌杀灭作用
        2.3 正净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2.3.1 正净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杀灭作用
        2.3.2 正净对金色葡萄球菌杀灭作用
        2.3.3 正净对猪副嗜血杆菌杀灭作用
        2.3.4 正净对猪巴氏杆菌杀灭作用
        2.3.5 正净对猪链球菌杀灭作用
        2.3.6 正净对绿脓杆菌杀灭作用
        2.4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2.4.1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杀灭作用
        2.4.2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金色葡萄球菌杀灭作用
        2.4.3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猪副嗜血杆菌杀灭作用
        2.4.4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猪巴氏杆菌杀灭作用
        2.4.5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猪链球菌杀灭作用
        2.4.6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绿脓杆菌杀灭作用
    3 讨论
        3.1 常见病原菌的选择
        3.2 正清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3.3 碘附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3.4 正净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3.5 月苄三甲氯铵溶液对六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猪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总论
    1.1 精液稀释液与猪人工授精技术
        1.1.1 养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1.2 疾病严重威胁猪业生物安全
        1.1.3 人工授精是促进猪业发展的核心生物技术
        1.1.4 精液是病原微生物扩繁基质与传播介质
        1.1.5 精液稀释液是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的关键因素
        1.1.6 海南国家无疫区与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
    1.2 猪精液稀释液研究进展
        1.2.1 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概况
        1.2.2 前期的研究及成果
        1.2.3 近期的研究与进展
        1.2.4 精液是微生物扩繁的基质和疾病传播的介质
        1.2.5 猪精液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1.2.6 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及药理
        1.2.7 中草药体外抗病毒研究进展
        1.2.8 精液稀释液抗微生物研究进展
        1.2.9 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3 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技术路径
        1.3.1 研究目的
        1.3.2 技术路径
    1.4 研究内容
        1.4.1 高效精液稀释液技术构型
        1.4.2 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海南公猪精液中病毒分布的PCR检测
        2.1.1 公猪精液采集
        2.1.2 主要试剂
        2.1.3 病毒总RNA和DNA的抽提
        2.1.4 引物
        2.1.5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2.2 基础精液稀释液配方优化
        2.2.1 稀释液配制组分
        2.2.2 公猪精液的采集及品质检查
        2.2.3 精液稀释液配制
        2.2.4 精液测试样品
        2.2.5 精子活率检查
        2.2.6 精子顶体染色检查
        2.2.7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3 精液稀释液中抗菌药物筛选
        2.3.1 试验材料
        2.3.2 设备与方法
    2.4 抗菌药物对精液保存时间影响
        2.4.1 试验材料
        2.4.2 仪器设备
        2.4.3 试验方法
    2.5 抗病毒药物对精子活率的影响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2.6 抗病毒药物对精液中抗氧化酶的影响
        2.6.1 试验材料
        2.6.2 试验方法
    2.7 高效精液稀释液抗PRRSV、PRV病毒试验
        2.7.1 试验材料
        2.7.2 试验仪器
        2.7.3 病毒滴度测定
        2.7.4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Marc145细胞毒性测定
        2.7.5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PK15细胞毒性测定
        2.7.6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PRRSV的杀灭作用试验
        2.7.7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PRV的杀灭作用试验
    2.8 高效精液稀释液应用效果评价
        2.8.1 试验方法
        2.8.2 饲养管理
        2.8.3 稀释液配方
    2.9 高效精液稀释液推广应用体系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种公猪精液中病毒分布的PCR检测
    3.2 基础精液稀释液配方优化
        3.2.1 基础稀释液配方优化
        3.2.2 不同稀释液对精子保存时间影响
        3.2.3 不同稀释液对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影响
    3.3 精液稀释液中抗菌药物筛选
    3.4 抗菌药物对精液保存时间影响
    3.5 抗病毒药物对精子活率的影响
        3.5.1 抗病毒药物浓度梯度筛选
        3.5.2 抗病毒药物对大白猪精液保存影响
        3.5.3 抗病毒药物对长白猪精液保存影响
        3.5.4 抗病毒药物对杜洛克猪精液保存影响
    3.6 抗病毒药物对精液中抗氧化酶的影响
        3.6.1 高效稀释液对精液CAT含量影响
        3.6.2 高效稀释液对精液T-AOC影响
        3.6.3 高效稀释液对精液中MDA影响
    3.7 高效精液稀释液抗PRRSV、PRV病毒试验
        3.7.1 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3.7.2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细胞的毒性
        3.7.3 抗病毒药物样品对病毒杀灭作用
        3.7.4 筛选高效精液稀释液配方组成
    3.8 高效精液稀释液应用效果评价
        3.8.1 高效稀释液对杜洛克母猪繁殖力影响
        3.8.2 高效精液稀释液对长白猪繁殖力影响
        3.8.3 高效精液稀释液对大白猪繁殖力影响
    3.9 高效精液稀释液的推广应用体系建立
        3.9.1 建立种猪精子资源保障体系
        3.9.2 高效精液稀释液应用技术指标
        3.9.3 精液热带地区精液恒温保存及精液配送体系
        3.9.4 建立优质猪人工授精站
        3.9.5 制定人工授精技术企业标准
        3.9.6 热带地区优质猪人工授精推广应用体系
        3.9.7 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4 讨论
    4.1 海南公猪精液中病毒分布的PCR检测
        4.1.1 PCR应用于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
        4.1.2 病毒与精液品质
        4.1.3 种公猪疾病防疫
        4.1.4 猪群疾病监测
    4.2 基础精液稀释液配方优化
        4.2.1 适合海南热带种公猪基础稀释液
        4.2.2 筛选的基础稀释液特点
        4.2.3 精子顶体完好率
        4.2.4 稀释液中葡萄糖含量
        4.2.5 精液稀释液中的抗菌药物
    4.3 精液稀释液中抗菌药物筛选
    4.4 抗菌药物对精子保存时间的影响
    4.5 抗病毒药物对精子活率的影响
    4.6 抗病毒药物对精液中抗氧化酶的影响
        4.6.1 精液中的抗氧化酶
        4.6.2 稀释液抗病毒组分优化
    4.7 高效精液稀释液抗PRRSV、PRV病毒试验
    4.8 高效精液稀释液应用效果评价
    4.9 高效精液稀释液推广应用体系建立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海南种公猪精液中主要病毒感染率
        5.1.2 基础精液稀释液配方优化
        5.1.3 稀释液中抗菌药物
        5.1.4 抗病毒药物对精子保存活率影响
        5.1.5 高效稀释液对精液中抗氧化酶影响
        5.1.6 稀释液抗PRRSV和PRV试验
        5.1.7 抗病毒药物浓度
        5.1.8 猪高效精液稀释液
        5.1.9 猪精液稀释液应用效果评价
        5.1.10 高效精液稀释液推广应用体系建立
    5.2 研究创新点
        5.2.1 研制成功具有抗病毒效果的猪高效精液稀释液
        5.2.2 建立了高效精液推广应用体系
        5.2.3 制定了猪人工授精技术企业标准
    5.3 展望
        5.3.1 面向全国推广应用
        5.3.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附录一 优质猪人工授精企业技术标准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编写的教材
附录三 博士期间主持完成的课题
附录四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与荣誉
附录五 海南省科技厅项目验收意见
附录六 推广应用效果报告

(5)四种消毒剂对猪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场常见病原微生物及消毒防控
        1.1 规模化猪场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卫生处理
        1.1.1 常见细菌性病原的卫生处理
        1.1.2 猪场常见病毒性病原及其卫生处理
        1.2 消毒在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1.2.1 消毒重要意义
        1.2.2 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
        1.2.3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选择
        1.3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1.3.1 不同种类的消毒机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1.3.2 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1.3.3 消毒效果的检测
        1.3.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试验研究
    第二章 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致仔猪腹泻病原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
        2.1.1 病情与检测样品采集
        2.1.2 毒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样品中TGEV和PEDV的RT-PCR检测
        2.2.1.1 引物设计和合成
        2.2.1.2 病料总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
        2.2.1.3 TGEV和PEDV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2.2.2 样品中细菌分离鉴定
        2.2.2.1 细菌分离及纯化
        2.2.2.2 分离菌的生化鉴定
        2.2.2.3 16s rRNA引物设计
        2.2.2.4 细菌DNA的提取
        2.2.2.5 细菌 16s rRNA的PCR的检测
        2.2.2.6 PCR产物的序列测定
        2.2.2.7 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2.3 结果
        2.3.1 病料中TGEV和PEDV的RT-PCR检测
        2.3.2 细菌分离鉴定
        2.3.2.1 细菌分离及纯化
        2.3.2.2 分离菌株的生化
        2.3.2.3 分离菌基因组 16s rRNA分析
        2.3.2.4 分离菌的药敏试验
        2.4 治疗效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四种化学消毒剂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杀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1.1 菌株
        3.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
        3.1.4 消毒剂的配制
        3.2 方法
        3.2.1 菌株的复苏
        3.2.2 菌落总数的测定
        3.2.3 菌悬液的制备
        3.2.4 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
        3.2.5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3.2.6 有机物对四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的影响
        3.3 结果
        3.3.1 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3.3.2 中和剂使用量的确定
        3.3.3 悬液定量杀菌结果
        3.3.3.1 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消毒剂对4种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3.3.3.2 戊二醛--癸甲溴胺消毒剂对4种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3.3.3.3 过硫酸氢钾消毒剂对4种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3.3.3.4 次氯酸钠消毒剂对4种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3.3.4 有机物存在情况下四种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3.3.4.1 存在有机干扰物时四种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
        3.3.4.2 存在有机干扰物时四种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戊二醛-癸甲溴铵对猪伪狂病病毒的杀灭作用
        4.1 材料
        4.1.1 细胞、毒株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中和剂
        4.1.4 PRV引物设计和合成
        4.2 方法
        4.2.1 细胞的复苏及病毒的增殖
        4.2.2 伪狂犬病病毒滴度的测定
        4.2.3 用于伪狂犬病病毒杀灭的消毒剂的中和剂的选择
        4.2.4 消毒剂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杀灭作用
        4.3 结果
        4.3.1 伪狂犬病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
        4.3.2 中和剂的选择与最佳中和剂量确定
        4.3.3 复合消毒剂对伪狂犬病病毒杀灭作用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猪水泡病毒VP1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猪水泡病研究进展
    1.1 SVDV病原学
        1.1.1 病毒分类与特性
        1.1.2 基因组结构
        1.1.3 病毒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1.4 SVDV的抗原结构
    1.2 SVDV流行病学
        1.2.1 流行与危害
        1.2.2 病毒的繁殖与复制
        1.2.3 SVDV的传播
    1.3 SVDV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3.1 动物试验
        1.3.2 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1.3.3 核酸诊断
    1.4 SVD的控制和预防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策略
第二章 猪水泡病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2.2.2 主要试剂配制
        2.2.3 引物设计
        2.2.4 技术路线
        2.2.5 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
        2.2.6 cDNA的反转录
        2.2.7 SVDV-VP1基因的PCR扩增
        2.2.8 PCR产物的小量胶回收
        2.2.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10 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2.2.11 重组表达质粒在TOPO10E.coli细胞中的诱导表达
        2.2.12 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
        2.2.13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
        2.2.14 重组蛋白的小批量生产和纯化
    2.3 试验结果
        2.3.1 目的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2.3.2 SVDV VP1基因的亚克隆及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2.3.3 SVDV核蛋白表达重组质粒的序列分析
        2.3.4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2.3.5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
        2.3.6 重组基因表达产物的纯化
    2.4 讨论
        2.4.1 VP1基因的选择
        2.4.2 基因表达系统的选择
        2.4.3 VP1基因表达
        2.4.4 表达产物的纯化
第三章 猪水泡病检测技术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病毒株、细胞和主要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试剂配制
        3.2.4 猪水泡病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2.5 多重PCR检测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的研究
        3.2.6 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RT-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的研究
        3.2.7 应用重组抗原建立检测猪水泡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
    3.3 结果
        3.3.1 猪水泡病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2 多重PCR检测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的研究
        3.3.3 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RT-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的研究
        3.3.4 应用重组抗原建立检测猪水泡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
    3.4 讨论
        3.4.1 猪水泡病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4.2 多重PCR检测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的研究
        3.4.3 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RT-PCR检测猪水泡病病毒的研究
        3.4.4 应用重组抗原建立检测猪水泡病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9种猪病病原体GeXP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引言
    1.1 临床常见病原体
        1.1.1 猪圆环病毒及其危害
        1.1.2 猪瘟病毒及其危害
        1.1.3 猪蓝耳病毒及其危害
        1.1.4 水疱性.炎病毒及其危害
        1.1.5 猪水泡病病毒及其危害
        1.1.6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其危害
        1.1.7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危害
        1.1.8 副猪嗜血杆菌及其危害
        1.1.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其危害
    1.2 临床诊断方法
        1.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1.2.2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1.2.3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1.2.4 环介导等温扩增
        1.2.5 基因芯片技术
    1.3 Ge 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
        1.3.1 Ge XP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3.2 Ge XP系统的应用及优势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 PCV-2、CSFV、PRRSV、VSV、SVDV、TGE、Mhyo、HPS与APP引物设计及验证
    2.1 试验材料
        2.1.1 毒株
        2.1.2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2.2.2 病毒的增殖
        2.2.3 支原体及细菌的培养
        2.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5 病毒RNA/DNA的提取
        2.2.6 病毒RT-PCR逆转录
        2.2.7 菌株DNA的提取
        2.2.8 单重PCR的特异性验证
        2.2.9 单克隆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2.3 结果
        2.3.1 单引物单模板验证实结果
        2.3.2 单引物混合模板特异性验证结果
        2.3.3 阳性克隆质粒标准品的鉴定
    2.4 讨论
3 PCV-2、CSFV、PRRSV、VSV、SVDV、TGE、Mhyo、HPS与APP的Ge X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毒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Ge XP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2 单重Ge XP检测体系的建立
        3.2.3 多重Ge XP体系的建立
    3.3 结果
        3.3.1 单重Ge XP体系的构建
        3.3.2 多重Ge XP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3.4 讨论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9)3种植物多糖抗猪蓝耳病病毒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植物多糖的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一、植物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
        1.多糖对免疫器官的作用
        2.多糖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3.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多糖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
        5.多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6.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7.多糖对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
        7.1 对cAMP、cGMP信息系统的影响
        7.2 对一氧化氮的影响
        7.3 对钙离子转导的影响
        二、植物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1.体内抗病毒作用
        2.体外抗病毒作用
    第二章 猪蓝耳病病毒研究进展
        一、病原学特性
        1 PRRSV一般特性
        2 PRRSV基因组结构
        3 PRRSV的抗原性
        二、流行病学
        1 流行情况
        2 流行病学特点
        三、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四、诊断方法
        1 抗原检测
        2 血清学抗体检测
        五、PRRSV免疫学研究
        1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2 体液免疫
        3 细胞免疫
        4 免疫抑制
        六、PRRS的防制
第二部分 3种植物多糖抗PRRSV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第三章 3种植物多糖的提取及抗PRRSV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材
        1.1.2 细胞株与毒株
        1.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1.3.1 提取多糖用试剂
        1.1.3.2 细胞培养用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山药多糖的提取
        1.2.2 板蓝根、黄芪多糖的提取
        1.2.3 多糖含量的测定
        1.2.3.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2.3.2 含量测定
        1.2.4 3种植物多糖在Marc-145细胞上安全浓度测定
        1.2.5 PRRSV毒力测定-TCID_(50)
        1.2.6 植物多糖对PRRSV的阻断作用测定
        1.2.7 植物多糖对PRRSV抑制作用的测定
        1.2.8 植物多糖对PRRSV的直接杀灭作用测定
        1.2.9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3种植物多糖的提取率和净含量
        2.2 3种植物多糖在Marc-145细胞上安全浓度测定结果
        2.3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的阻断作用测定结果
        2.4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2.5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的直接杀灭作用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多糖的提取、测定方法
        3.2 多糖的抗PRRSV作用
    第四章 3种植物多糖的最佳免疫剂量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多糖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1.3 动物及分组处理
        1.4 溶血素的测定
        1.5 溶血空斑的测定
        1.6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溶血素和溶血空斑的变化
        2.2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
        3 讨论
        3.1 3种多糖对小鼠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的影响
        3.2 3种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
        3.3 3种多糖的免疫剂量
    第五章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一、植物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抗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多糖
        1.1.2 疫苗
        1.1.3 试验动物
        1.1.4 PRRSV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接种
        1.2.2 血样采集
        1.2.3 血清ELISA抗体检测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灭活苗免疫猪血清中的ELISA抗体测定结果
        3 小结和讨论
        3.1 多糖对PRRSV灭活疫苗免疫抗体的影响
        3.2 多糖剂量对灭活苗抗体水平的影响
        3.3 PRRSV灭活苗抗体产生规律
        二、植物多糖对PRRS弱毒苗免疫抗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多糖
        1.1.2 疫苗
        1.1.3 试验动物
        1.1.4 PRRSV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接种
        1.2.2 血样采集
        1.2.3 血清ELISA抗体检测
        1.2.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PRRSV弱毒苗免疫猪血清中的ELISA抗体测定结果
        3.小结和讨论
        3.1 多糖剂量对PRRSV弱毒苗抗体水平的影响
        3.2 多糖对PRRSV弱毒苗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3.3 PRRSV弱毒苗免疫抗体产生规律
        3.4 同一多糖对不同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第六章 植物多糖对培养的猪淋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和NO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物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猪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1.2.2 淋巴细胞培养及检测
        1.2.3 淋巴细胞分泌NO、NOS和诱导型NOS(iNOS)含量的测定
        1.2.3.1 NO含量的测定
        1.2.3.2 NOS和诱导型NOS(iNOS)含量的测定
        1.2.4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测定
        1.2.4.1 猪淋巴细胞分泌IL-2含量的测定
        1.2.4.2 猪淋巴细胞分泌IL-4含量的测定
        1.2.4.3 猪淋巴细胞分泌IFN-γ含量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1.1 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1.2 山药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1.3 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2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分泌NO以及NOS、iNOS活力的影响
        2.3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影响
        2.4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分泌IL-4的影响
        2.5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
        3 讨论
        3.1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淋巴细胞分泌NO的影响
        3.3 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3.1 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3.2 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3.3 山药多糖对体外培养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淋巴细胞增殖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疫苗免疫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一、3种植物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多糖
        1.1.2 疫苗
        1.1.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
        1.1.4 试验动物分组免疫
        1.2 方法
        1.2.1 血样采集
        1.2.2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对外周血CD3~+淋巴细胞的影响
        2.2 对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的影响
        2.3 对外周血CD8~+淋巴细胞的影响
        2.4 对外周血CD4~+/CD8~+比值的影响
        3.小结和讨论
        3.1 多糖对接种PRRSV灭活苗时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3.2 猪的T淋巴细胞亚群
        二、3种植物多糖对PRRSV弱毒苗免疫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多糖
        1.1.2 疫苗
        1.1.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
        1.1.4 试验动物分组
        1.2 方法
        1.2.1 血样采集
        1.2.2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对外周血CD3~+淋巴细胞的影响
        2.2 对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的影响
        2.3 对外周血CD8~+淋巴细胞的影响
        2.4 对外周血CD4~+/CD8~+比值的影响
        2.5 弱毒疫苗免疫组与非免疫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3 小结和讨论
        3.1 多糖对PRRSV弱毒苗免疫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3.2 PRRSV弱毒苗免疫组与非免疫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第八章 3种植物多糖对PRRSV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与PRRSV疫苗
        1.2 主要试剂
        1.3 琼脂糖电泳用溶液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实验动物分组
        1.6 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分离
        1.7 总RNA的提取
        1.8 cDNA的合成(反转录)
        1.9 PCR引物的设计
        1.10 RT-PCR
        1.11 定量方法
        1.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RNA纯度测定
        2.2 基因的扩增
        2.3 IFN-γmRNA表达量的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RT-FQ-PCR方法
        3.1.1 RT-FO-PCR分类
        3.1.2 RT-FQ-PCR的定量方法
        3.2 PRRSV弱毒疫苗免疫对IFN-γmRNA表达的影响
        3.3 多糖对IFN-γmRNA表达的影响
        3.4 IFN-γmRNA的表达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论文研究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四、温度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杀灭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鹰潭市畜牧业发展与主要动物疫病风险分析[D]. 江文斌.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2]猪传染性水泡病国内科研动态[J]. 李树春.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1)
  • [3]四种消毒剂对六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实验[D]. 王继.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4]猪高效精液稀释液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D]. 马乃祥. 海南大学, 2013(01)
  • [5]四种消毒剂对猪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研究[D]. 王爱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6]猪水泡病毒VP1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D]. 钟金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2)
  • [7]畜禽化学消毒剂与消毒[J]. 孔德胜,张健騑,尹烨华,李海金,余永鹏. 中国家禽, 2001(22)
  • [8]9种猪病病原体GeXP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 陈玉燕. 重庆理工大学, 2015(02)
  • [9]3种植物多糖抗猪蓝耳病病毒及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 张红英.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3)
  • [10]过醋酸对猪传染性水泡病病毒的消毒试验[J]. 纪晔. 辽宁畜牧兽医, 1979(02)

标签:;  ;  ;  ;  

猪传染性水疱病病毒温度杀灭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