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小语种”人才

看好“小语种”人才

一、前程似锦的“小语种”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吕星儒[1](2021)在《WX教育机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贾蕊怿[2](2021)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宣传资料》中韩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鲁纯洁[3](2021)在《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与此同时对汉语教师的专业度和储备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巨大的市场缺口并没有转化为专业对口的充足就业率,大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毕业后难以找到专业领域内稳定且待遇优厚的工作。且受当前新冠疫情的冲击,更促使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矛盾:即国外的“汉语热”与该专业的“冷就业”问题,这不仅仅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有关,更与个体在就读过程中对专业的情感态度变化和内心体会密不可分。现有的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显示,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专业的成绩等级、学习方法以及毕业后就业取向等方面关系十分紧密。而新冠疫情对本专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调查当前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情况,探寻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个体和外部情景因素变得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倾向性、专业适切性四个维度调查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南北区域共计218名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通过回收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总体情况、个体差异和外部情境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希望能比较全面地展现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现状,并对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给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度整体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专业认同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对专业的行为倾向性最佳,对专业的认知紧随其后,对专业适切性体验中等,对专业情感认同度最低。这说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满腔热血以及努力,随着疫情这一重要生命事件的出现,出现了情感上的退缩和不确定,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就业倾向,甚至会造成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人才流失。从统计学角度看,专业认同在部分相关人口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在具体表现在有无志愿者教学经历上、成绩水平等级的高低、新冠疫情下就业前景、专业态度上。在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不同地区高校、是否跨专业读研、硕士就读前是否有工作经历的相关变量上,学生的专业认同没有明显差异。重要生命事件、学校因素、就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均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呈正相关,学生普遍对当前因新冠疫情影响,对专业的就业问题造成的冲击十分忧虑。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访谈内容的汇总,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提升本专业硕士专业认同相关的建议。从硕士个体方面来看,学生应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有危机意识,提前规划好专业学习和实习生活;从学校方面来看,新冠疫情对本专业来说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应把握专业发展契机加强专业建设,为疫情结束后汉语教育事业复兴储备人才;同时应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进度,提供优质实习和就业指导,以适应特殊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国家方面来看,国家应提供疫情期间就业方面的扶持政策。

李慧真[4](2021)在《疫情期间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调查研究 ——以中泰合作“互联网+”汉语学习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线教学成为疫情危机中应急之举,也成为了对外汉语结合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顺势之举。教师作为在线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对开展在线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在线教学,教师应主动迭代、顺应趋势、适应变化,提高对教育变革的“适应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8名参加唐风汉语项目的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全面、及时反映新手汉语教师在疫情期间对在线教学的适应情况和困难,了解新手教师的诉求,并从高校培养、教学平台培训、教师个人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在线教学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同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适应困难。例如,语音在线教学难度大、文化教学难开展、师生互动受限、跨文化交际障碍、跨媒体教学不适、居家隔离教学焦虑等一系列适应难题。同时,新手教师也表示希望增加外语类课程、网络教学基础培训、教学平台操作培训等,以提高其在线教学适应能力。针对新手教师在线教学的普遍性适应困难和诉求,本文从三方面提出建议:高校方面应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企合作,给予学生教学和生活上的支持;教育平台应完善岗前培训,增加名师教学讲座,促进经验交流;新手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学会自我反思,进行反思性教学。

周利娜[5](2020)在《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是高校怎样培养人的动力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过程的实施、培养评价的开展具备指导性意义,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影响因素、结构维度以及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研究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展开研究,并且结合国家和云南省层面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解读,为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三个维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变量对学生对于培养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认同程度属于中等微偏上水平,存在既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差异化、课程规划与学生需求不完全符合,教学实施过程存在认知偏差、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备,生源区域性限制、教学环境差、评价体系部分缺失等问题。针对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四个层面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严格按照本文所界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维度,提出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张迪[6](2020)在《“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以图书产品为载体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促进国际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增进沿线国家出版文化认同、拓宽出版产品多边市场及加大国家出版扶持力度上为我国出版产品“走出去”提供机遇。“丝路书香工程”作为中国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在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下该项目文化输出成果显着,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主要发力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是其中最早确定的大类项目之一,自2014年底立项以来是实施较为稳健的项目之一,是我国出版业输出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论文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兼具的方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阐述“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研究“丝路书香工程”重点资助项目。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丝路书香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根据“丝路书香工程”2015—2019年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已公布图书选题名录,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现存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存的瓶颈进行优化路径分析。论文在分析“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便出版机构更好抓住政策契机,实现国际业务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中国出版由“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持续提升我国出版物的文化附加值。

殷晓丽[7](2020)在《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而吸引优秀人才到本公司工作则是企业招聘活动的出发点。能否为企业招募到合适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存在很大矛盾,尤其是在供需方面,为解决这一矛盾,保证流失率的降低,确保人员的稳定性,我们应该改善企业现有招聘流程。一个完整的招聘流程应该包括:制定招聘计划、明确岗位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发布正确相关的职位信息、进行简历的初步筛选、邀约候选人进行面试、为候选人安排背景调查。看似简单、机械的流程化环节,如若有一个环节不到位,则企业不会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因此我们需要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不断改进现有流程。只有建立一套合理的、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招聘流程,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以C公司基层员工现有招聘流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 C公司的概况以及该公司人力资源和招聘团队的现状。其次,本文介绍了 C公司现有招聘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未及时了解市场情况、HR技能与经验有限、评价标准有差异、不同岗位应采取不同的招聘流程。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调查人群的不同,设计了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和一套访谈问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综合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的直接与间接因素。最后,在明确现有招聘体系的改进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和保障措施。本文希望作者提出的改进对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给予一些借鉴。

李玉春[8](2021)在《兰州大学汉国教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是掣肘汉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借助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校中国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水平、跨文化敏感度内部五因子的相关关系加以测量,从个人经历、教资及志愿者考试经历、外语掌握情况、课程习得情况、跨文化交际活动、个人人际交往、实习及工作经历七个维度,探究了导致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差异性的影响因素,随后根据调查结果从学生、任课教师、学院的角度,对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为优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提供参考。

王梦璐[9](2018)在《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潮流,满足国内对更高教育质量的需求,2004年,苏格兰在其基础教育阶段发起了卓越课程改革。外语教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苏格兰公众的外语学习意识相对较低,外语学习的热情并不高涨,学生的外语学业成绩持续走低,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形势很不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满足苏格兰政治经济发展对多元语言人才的大量需求,苏格兰教育部基于卓越课程的指导思想与改革理念,加大了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力度,努力促进外语教学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利用地理优势之便,综合采用访谈法、文献法等,搜集相关政策文献,对苏格兰教育部外语教学改革相关负责人、高等院校教授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访谈。同时,笔者还参与到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师研讨活动之中。本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较全面地了解了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推进与实践情况:改革不仅确立了新的教学改革目标,增设了外语课程的语言种类,合理安排外语教学课时;在丰富外语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外语教学评价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首先是学科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整合得到充分的重视,外语教学不仅实现了跨学科的整合,中小学之间的衔接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外语教学合作形式逐渐多样化,大到苏格兰政府开拓的多元国际合作方式,小至教学实践层面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无不为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最后,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得到稳固提升,一方面表现在外语成绩达标率显着提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将外语作为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科目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由于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苏格兰社会公众逐渐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整个社会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改革的态度也得到积极转变。但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苏格兰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教学评价标准过于笼统难以把握,大部分学校仍无法合理平衡外语课程和其他学科的时间关系,外语教师资源的短缺导致改革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等等。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反思我国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苏格兰的改革实践中得到较多启示:兼顾外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整合;加强中小学外语的密切合作,实现外语教学的纵向统一;明确各部门分工,构建完整的外语教学指导框架体系;科学增设外语语种,提高外语学习的灵活性;适当降低外语学习的年龄,合理延长外语学习的年限;严格外语教师入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黄建颖[10](2018)在《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每一年汉语的学习人数与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对外汉语教师数量的增加,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目前关于对外汉语教师素质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上,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以教师的视角,运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对教师素质进行界定,也有以学生的视角,用问卷调查学生需求的形式进行界定。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定义的都是模糊且不全面的。本研究以马斯洛需求理论、教师素质论、二外语教学目的理论以及国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师素质标准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分别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上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进行讨论,其中在教师调查的部分,分别对三类不同身份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而在学生调查的部分,采取“李克特”问卷的形式,调查90位南亚东南亚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言理论知识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知识、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的能力、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的道德与品质以及良好的习惯这五方面的需求。并且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教育素质论、第二外语教学目的理论以及不同教师与学生的背景和对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的看法分析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对于此问题的不同看法及内在原因。本研究综合相关的理论推演及分析,通过对实证调查研究的结果的分析找出当前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的缺失,对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描述,最后为加强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的培养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既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的相关内涵。同时立足于云南省,为云南省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填补了相关地域性研究的空白,具有实践意义。

二、前程似锦的“小语种”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程似锦的“小语种”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3)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五、文献综述
        (一)专业认同研究现状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现状
    六、理论基础——生命历程理论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核心理念
        (二)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核心原理
第一章 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设计与施行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专业认同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三)专业认同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四)专业认同外部情境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五)专业认同外部情境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二、调查问卷施行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施行
        (二)调查样本情况及分析
第二章 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整体现状及分析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整体现状
        (一)专业认同整体现状
        (二)专业认知维度现状
        (三)专业认同情感维度现状
        (四)专业认同行为倾向性维度现状
        (五)专业认同适切性维度现状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整体现状分析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章 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个体特征差异性及分析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个体特征差异性
        (一)在性别上的差异
        (二)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
        (三)在不同年龄区间的差异
        (四)在是否跨专业上的差异
        (五)在高校所属不同地区间的差异
        (六)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七)在是否有全职工作经验上的差异
        (八)在是否有出国教学经历上的差异
        (九)在不同成绩水平间的差异
        (十)在新冠疫情下就业前景感知上的差异
        (十一)在新冠疫情下专业态度上的差异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个体特征差异性分析
        (一)在个体变量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二)在个体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第四章 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与外部情境关系及分析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与外部情境之间的关系情况
        (一)专业认同与外部情境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专业外部情境对专业认同的回归性分析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与外部情境之间的关系情况分析
第五章 提高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策略
    一、自我提高专业认同策略
    二、高校提高专业认同策略
    三、国家提高专业认同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4)疫情期间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调查研究 ——以中泰合作“互联网+”汉语学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教学适应
        2.1.1 概念界定
        2.1.2 基本内涵
        2.1.3 教学适应相关研究
    2.2 在线教学
        2.2.1 概念界定
        2.2.2 基本内涵
        2.2.3 对外汉语在线教学
    2.3 在线教学适应
        2.3.1 疫情期间对外汉语在线教学适应现状
        2.3.2 疫情期间其他学科在线教学适应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过程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3.3 问卷实施过程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教学适应情况
        4.1.1 个人信息调查
        4.1.2 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总体情况
        4.1.3 语言要素教学适应情况及困难
        4.1.4 教学环节适应情况及困难
        4.1.5 教学技巧适应情况及困难
    4.2 在线教学建议
        4.2.1 在线教学困难及解决途径
        4.2.2 在线教学相关建议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5.1 高校方面
        5.1.1 优化课程结构
        5.1.2 加强校企合作
        5.1.3 给予学生支持
    5.2 教育平台方面
        5.2.1 完善岗前培训
        5.2.2 增加名师讲座
        5.2.3 促进经验交流
    5.3 新手教师方面
        5.3.1 做好教学准备
        5.3.2 提高专业素养
        5.3.3 学会自我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疫情中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调查
致谢

(5)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提高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云南省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新机遇
        (三)从多元文化校园中找到关注点——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重难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东南亚小语种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第二章 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政府层面——政策实施和文化认同需求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文化认同需求
    第二节 社会层面——企业对外发展需求
    第三节 高校层面——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第四节 学生层面——就业选择转向需求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对象
        二、问卷编制与访谈提纲设计
        三、问卷统计工具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统计情况分析
        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过程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模式实施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
        二、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完善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第一节 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功能
        三、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控功能
    第二节 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一、有效吸收实施主体反馈信息,改善课程规划
        二、加大国内外高校沟通力度,合力解决国外课程管理问题。
        三、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基础,实行技能模块课程分流制度
        四、强调隐形教育作用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
    第三节 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
    第四节 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一、教学模式选择多样化
        二、多渠道获取资金保障,建设专业化教学环境
        三、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导,合力改善教材问题
    第五节 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
        一、丰富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
        二、建立毕业生反馈调查体系,解决人才输出评价缺失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管理层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一线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在校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毕业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3.4 创新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有利于拓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理论研究视域
        1.4.2 实践意义: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选题策划提供借鉴
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2.1 “一带一路”倡议
    2.2 “丝路书香工程”
    2.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2.3.1 资助单位与资助品种
        2.3.2 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时间
        2.3.3 申报重点
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相关数据分析
    3.1 获资助单位概况分析
        3.1.1 前20名获资助单位
        3.1.2 资助单位属性
    3.2 获资助区域分析
        3.2.1 不同省份获资助单位的入选数
        3.2.2 获资助单位的省份数量
        3.2.3 获资助出版单位地区分布
    3.3 获资助图书选题分析
        3.3.1 出版图书主题
        3.3.2 图书选题关键词分析
    3.4 获资助项目的输出语种分析
4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存瓶颈分析
    4.1 文化差异导致文化折扣
    4.2 翻译方面是重大短板
    4.3 出版单位忽视海外市场需求
    4.4 图书选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5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优化路径
    5.1 淡化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5.2 强化图书翻译
        5.2.1 探索中外合作译者模式
        5.2.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5.2.3 增强受众意识
    5.3 重视海外图书市场需求
    5.4 选题要坚持内容为王
        5.4.1 加大实用性选题资助力度
        5.4.2 加大创新性选题资助力度
        5.4.3 加大少儿类选题资助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2.1.2 招聘
        2.1.3 招聘流程
    2.2 理论基础
        2.2.1 招聘流程改进概述
        2.2.2 解释结构模型
        2.2.3 胜任力模型
3 C公司招聘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C公司发展现状
        3.1.1 C公司简介
        3.1.2 C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3.1.3 C公司招聘团队现状
    3.2 C公司现有招聘流程
    3.3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未及时了解市场情况
        3.3.2 面试官技能与经验有限
        3.3.3 评价标准有差异
        3.3.4 不同岗位应采取不同招聘流程
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分析
    4.1 确定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影响因素的方法
        4.1.1 现场调查法
        4.1.2 访谈法
        4.1.3 问卷调查
    4.2 调查问卷情况汇总
        4.2.1 调查问卷涉及信息
        4.2.2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汇总
    4.3 调查问卷结果汇总
        4.3.1 调查问卷-A卷结果汇总
        4.3.2 调查问卷-B卷结果汇总
        4.3.3 访谈问卷结果汇总
        4.3.4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影响因素汇总
    4.4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影响因素ISM的建立
        4.4.1 ISM模型简述
        4.4.2 建立邻接矩阵
        4.4.3 建立可达矩阵
        4.4.4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影响因素ISM模型
    4.5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影响因素产生的机理
5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对策与保障措施
    5.1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目标和原则
        5.1.1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目标
        5.1.2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原则
    5.2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对策
    5.3 招聘流程的保障措施
        5.3.1 人力资源的保障
        5.3.2 制度保障
        5.3.3 资金保障
        5.3.4 顺畅沟通,及时反馈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研究调查问卷表(A问卷)
附录2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研究调查问卷表(B问卷)
附录3 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研究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兰州大学汉国教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 问卷调查步骤与信效度分析
第三章 跨文化敏感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第一节 跨文化敏感度调查结果
    第二节 跨文化敏感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第四章 讨论及建议
    第一节 跨文化敏感度影响因素整体分析
    第二节 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
        (二) 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苏格兰的教育体制介绍
    二、苏格兰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发展历史
        (一) 试验与推广阶段
        (二) 系统与成熟阶段
    三、苏格兰的卓越课程改革
        (一) 卓越课程改革的主要发展历程
        (二) 卓越课程的目标
        (三) 卓越课程的课程设计原则
        (四) 卓越课程的课程领域
第二章 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外语教学目标
    二、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目
    三、中小学外语教学课时安排
    四、中小学外语教学方法
    五、中小学外语教学评价
第三章 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一、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 学科间衔接与整合取得进展
        (二) 多元教学合作形式得以促成
        (三) 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稳固提升
    二、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 外语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
        (二) 外语教学的课时分配出现冲突
        (三) 外语教学的教师数量相对匮乏
第四章 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
        (一) 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二) 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评价
    二、苏格兰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 兼顾外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重视学科横向整合
        (二) 加强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实现外语教学纵向统一
        (三) 明确各部门分工,建立完整的外语教学指导框架
        (四) 科学增设外语课程语种,提高外语学习的灵活性
        (五) 适当降低外语学习年龄,合理延长外语学习年限
        (六) 严格外语教师入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以及目的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现有研究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师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关于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研究
        (三)、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现有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不足
        (一)、研究特色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外汉语教师
        二、教师素质
    第二节 理论依据与应用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外国留学生学习需要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论
        三、二语言教学目的理论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制定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调查过程
    第三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师职业价值感的现状分析
        二、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分析
        三、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分析
        四、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的分析
第三章 南亚东南亚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素质的需求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制定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第二节 调查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各维度评价差异性分析
        二、不同性别学生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差异性分析
        三、不同国籍学生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
        一、汉语言理论知识——学富五车的汉语学者
        二、语言表达能力——口才了得的“演讲家”
        三、课堂教学能力——才华横溢的课程“导演”
        四、文化修养与教师品质——儒雅博学的谦谦“君子”
        五、职业涵养——新时代汉文化的传播者
    第二节 当前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的缺失
        一、汉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知识储备的不足
        二、语言能力——缺少精通小语种的人才
        三、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偏低
        四、文化修养——中华才艺通而不精
        五、职业涵养——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培养的建议
        一、教师自身的改进与提高
        二、国家汉办在制度与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
        三、高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前程似锦的“小语种”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WX教育机构发展战略研究[D]. 吕星儒.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2]《吉林外国语大学宣传资料》中韩口译实践报告[D]. 贾蕊怿.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3]新冠疫情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调查研究[D]. 鲁纯洁.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4]疫情期间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情况调查研究 ——以中泰合作“互联网+”汉语学习项目为例[D]. 李慧真. 河北大学, 2021(02)
  • [5]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周利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D]. 张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6)
  • [7]C公司基层员工招聘流程改进对策研究[D]. 殷晓丽.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兰州大学汉国教中国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研究[D]. 李玉春. 兰州大学, 2021(02)
  • [9]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D]. 王梦璐.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对外汉语教师核心素质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D]. 黄建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看好“小语种”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