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和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和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一、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及其有效成分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钟卓珩[1](2021)在《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长春花中的吲哚生物碱与白桑中的异戊烯基化合物均具良好的生物活性,吲哚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领域;但这些化合物在天然植株中的含量偏低,化学合成难度大,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开发应用。前期研究表明,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作为一种诱导因子,与暗培养手段结合,能引起长春花和白桑体内次生代谢物合成关键酶的响应并相应提升吲哚生物碱与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的含量,增加其药用价值,但UVB辐射下涉及的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机制,如在信号转导、能量产生等方面,仍不清楚。本论文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整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长春花及白桑响应UVB辐射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究,为阐明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信号通路及初生代谢变化研究为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的响应,开展了ATP含量测定、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GC-MS代谢组学分析及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在UVB辐射下,叶片中ATP含量显着上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242个变化的磷酸化蛋白,这些磷酸化蛋白主要与蛋白质合成、修饰、降解及信号传递、转导相关,其中钙调蛋白、钙离子依赖型蛋白激酶、热激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10个变化的代谢物,主要属于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醇类,其中戊糖类、芳香族氨基酸类、苯丙素类代谢物显着增加;整合组学数据与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糖酵解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相关途径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对植物造成了氧化胁迫,并激活了钙离子依赖型的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一方面,糖酵解途径蛋白精准调控,三羧酸循环上调,促进了ATP生成,为次生代谢中的合成反应提供能量;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蛋白上调,并参与催化部分次生代谢中的反应,进一步促进次生代谢物积累。(2)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物积累研究为进一步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线粒体对能量调控的作用及与次生代谢的联系,开展了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LC-MS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q RT-PCR实验。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表明,线粒体ATP合酶的抑制阻止了UVB辐射下ATP含量的上升。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1051个线粒体相关蛋白质,其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蛋白含量减少,复合体II、复合体IV蛋白含量增加;甲基赤藓糖磷酸(MEP)途径蛋白含量增加,香叶基焦磷酸(GPP)合酶含量增加,GPP还原酶含量降低;q RT-PCR实验证实这些蛋白对应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与蛋白变化趋势一致。L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26个变化代谢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糖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其中8个吲哚类生物碱含量显着增加。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色氨酸合成水平上升。这些结果说明,线粒体参与了UVB辐射反应的调控,一方面,不同复合体的响应保持了高ATP供应,MEP途径激活,GPP合酶含量增加,推动了GPP到单萜类骨架的转化,促进了吲哚生物碱单萜类前体的积累。另一方面,线粒体中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调控氮流参与色氨酸合成,促进吲哚生物碱另一前体积累。(3)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为探究药用植物UVB辐射下调控机制存在的共性与特点,以白桑为例,开展了UVB辐射下白桑蛋白质组学分析、代谢物指纹图谱差异分析、体外抗氧化活力测定、化合物含量测定及q RT-PCR实验,分析了UVB辐射后暗培养不同阶段下及未处理植株不同组织部位间的差异。在未处理的白桑中,根部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部位,桑黄酮H、桑根皮素、chalcomoracin在根部的含量是其他部位的10倍以上。在UVB辐射处理后暗培养阶段,叶片中chalcomoracin等5个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增加;在暗培养30h下蛋白变化最为显着,有253个蛋白发生了变化,涉及黄酮类合成的查尔酮合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柚皮素-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苯香豆素苄基醚还原酶都有所增加。与长春花类似,UVB辐射下白桑内MEP途径激活,该途径中3个负责催化终产物异戊烯基单体合成的蛋白增加,使异戊烯基单体大量合成,促进了MEP途径下游以之为底物的反应,导致异戊烯基类化合物积累。由于白桑次生代谢途径仍未阐明,推测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Aromatic PT)催化的异戊烯基转移参与了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合成的调控。(4)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白桑体内异戊烯基的转移机制,对白桑新型Aromatic PT展开研究。经过BLAST比对筛选、基因克隆、载体构建、体外酵母/烟草表达及功能验证实验,发现一条编码新型Aromatic PT的转录本,在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RPKM值增加,能够催化GPP到氧化白藜芦醇的转移,命名为Ma OGT。通过生化性质测定及亚细胞定位实验,证实Ma OGT具有Aromatic PT的典型特征,拥有富含天冬氨酸的保守功能域,且定位于细胞质体。Ma OGT是首个接受GPP为异戊烯基供体的芪类PT,它的发现丰富了桑科Aromatic PT的信息,并为桑科更多未知Aromatic PT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对两种药用植物在UVB辐射下调控机制的共性与特点展开研究,阐明其在UVB辐射下分子响应及调控机制,揭示了MEP途径异戊烯基骨架合成及转移对下游物种特异性次生代谢途径激活的重要意义,对调控MEP途径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张汉琪[2](2021)在《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中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腐植酸(Humic Acid,H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有机弱酸混合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与溶解性大小,腐植酸可分为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类物质。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质,腐植酸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增产增效作用显着,尤其以腐植酸盐与黄腐酸应用最为广泛。柠檬是药食同源水果的代表之一,含有挥发油及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同时柠檬种植也是瑞丽地区的经济支柱性产业。本论文以瑞丽地区种植柠檬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腐植酸钠和黄腐酸对柠檬叶中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腐植酸类物质的作用机制与柠檬的品质提升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碱提法从四川德阳的褐煤提取了腐植酸纳与黄腐酸,并对其中的水分、灰分、总腐植酸、游离腐植酸、水溶性腐植酸、黄腐酸含量以及p H值进行测定。(2)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11个采收期经过不同处理方法(叶喷或浇灌)的柠檬叶中的挥发油,含量对比分析表明:叶喷或浇灌处理时,5g/L的黄腐酸和5g/L腐植酸钠对柠檬叶中挥发油含量均有提升效果,且黄腐酸优于腐植酸钠;浇灌处理时,施用黄腐酸的较优浓度为5g/L,腐植酸钠为1g/L;施用方式上,总体上叶喷效果优于浇灌,但叶喷的提升效果呈现季节差异。(3)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6个采收期经过不同处理方法(叶喷或浇灌)的柠檬叶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含量对比分析发现:黄腐酸和腐植酸钠对柠檬叶中黄酮含量均有提升作用,但提升效果呈现季节差异。浇灌处理时,5g/L的黄腐酸的提升效果优于5g/L的腐植酸钠;叶喷处理时,5g/L的腐植酸钠的效果优于5g/L的黄腐酸;浇灌时,黄腐酸的较优浓度为5g/L,腐植酸钠为5g/L;施用方式上,总体上叶喷效果优于浇灌,但叶喷的提升效果呈现季节差异。(4)运用转录组测序方法,结合代谢组分析结果,对腐植酸与黄腐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5g/L黄腐酸浇灌处理组与空白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有765个,其中经KEGG数据库注释了211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10g/L腐植酸钠浇灌处理组与空白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有71个,其中经KEGG数据库注释了35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吞噬体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腐植酸钠叶喷组与空白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有307个,其中经KEGG数据库注释了106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等。结合差异基因与差异代谢物分析推断: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当中萜类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可能与腐植酸类物质对他们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与中间代谢产物的调节作用有关,如牻牛儿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香豆酰-CoA连接酶等。

徐元江[3](2020)在《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 var.luridus)属茄科(Solanaceae)山莨菪属(Anisodus)多年生草本。铃铛子为传统的藏药,同时还可作为重要的莨菪类生物碱植物来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铃铛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解释其适应干旱、低温、高温、强紫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代谢组与转录组研究铃铛子药效成分的组织差异性,对铃铛子开发利用提供支持。本研究以铃铛子在西藏的资源分布情况入手,利用Maxent模型进行适宜分布区预测。通过分析发现铃铛子温度、土壤、湿润指数等因子对铃铛子的分布影响较大。然后以铃铛子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种子阶段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在通过处理铃铛子幼苗,检测其生理水平的变化,研究铃铛子在植物生理水平的响应机制。最后,检测干旱、低温、高温、紫外等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转录与代谢水平的影响,简要解析铃铛子在分子水平与代谢组水平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野外调查发现铃铛子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东部,其分布海拔为2942-4410 m,生境类型为草甸、灌丛、针叶林等。研究发现影响铃铛子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为温度,土壤类型和湿润指数。2.铃铛子种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其种子储存期达5年以上,其种子的萌发范围为15-30℃。铃铛子对低浓度的盐与PEG-6000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铃铛子种子无休眠现象,施加GA3可以提高其种子萌发速度;本研究选取铃铛子的凋落物研究其化感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的铃铛子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达到0.05 g/m L的难度,铃铛子发芽率为25%左右。3.研究铃铛子在胁迫处理时生理指标的变化,发现其生理指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多为先升高后降低到的趋势;铃铛子不同组织对胁迫处理均具有响应,多数处理中叶片的响应最快且响应值最高、根的响应较慢。4.本研究基于转录组于代谢组重新构建莨菪碱的代谢途径,发现铃铛子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主要分布于叶和茎中。5.铃铛子应对干旱、低温、高温、紫外等胁迫时转录与代谢组发生改变,可以找出上调基因与上调代谢物。分析发现铃铛子应对干旱胁迫,上调基因主要为糖类等碳水化合物代谢方面基因;上调物质主要为氨基酸类物质。铃铛子应对低温胁迫,上调基因主要为磷酸信号传导、叶绿体构成、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等相关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糖醇类、酚酸类。铃铛子应对高温胁迫:主要上调基因为热激蛋白、核糖体等合成的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与酚酸类物质。铃铛子应对紫外处理,主要上调基因为糖类与氨基酸等物质合成与转运等相关基因,主要上调代谢物为脂质、黄酮类、酚酸类。

韦庆慧[4](2020)在《白屈菜红碱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病害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化学农药已成为控制作物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长期重复使用化学农药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同时,产生的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农药来防治作物病害。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农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癌、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和开发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为苯并菲啶类生物碱,是林下植物白屈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作为白屈菜红碱的衍生物,是白屈菜红碱还原产物。稻曲病是水稻一大严重病害,本研究针对白屈菜植株中这两种生物碱,对工具菌株稻曲病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室外田间防治试验,发现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达86.7%,两种生物碱诱导了稻曲病菌细胞的凋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了白屈菜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该提取物进行了表征,证实其为白屈菜红碱。研究了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发现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最小抑菌浓度可达7.5×10-3 mg/mL,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6.53×10-3 mg/mL。在浓度为7.5×10-3mg/mL时,对比其他衍生物和市售杀菌剂井冈霉素,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的抑菌率可达56.1%,约是井冈霉素作用的2倍,发现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的抑菌作用更佳。此外,白屈菜红碱对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4×10-3mg/mL时,对稻曲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达86.7%。2.观察了白屈菜红碱处理后稻曲病菌菌丝及孢子的形态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菌丝扭曲和萎缩,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体狭窄,局部断裂,透射电镜观察孢子发现核膜畸形,脂球不规则。白屈菜红碱影响稻曲病菌细胞膜通透性,280 nm处白屈菜红碱各处理组的吸光值明显高于无药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白屈菜红碱浓度的增大,活性氧不断积累,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损伤比例增多。基于蛋白标签定量技术(Tandem Mass Tag,TMT)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出8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进行了 相应的 Gene Ontology(GO)和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发现SNARE囊泡转运通路和氧化磷酸化通路对稻曲病菌凋亡的作用较明显。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导致蛋白差异表达,但进一步的探索是必要的。3.研究了二氢白屈菜红碱对5种水稻病原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的EC50为6×10-3 mg/mL。在7.5×10-3 mg/mL浓度下,对比其他生物碱和市售杀菌剂井冈霉素,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的抑菌率高达68.8%,约为井冈霉素的2.4倍(28.7%)。此外,对稻曲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呈浓度依赖型趋势,当二氢白屈菜红碱浓度为4×10-3 mg/mL时,对稻曲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62.70%。观察了药液处理后的菌丝及孢子的超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菌丝呈萎蔫、塌陷状,其外层结构断裂、粗糙。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二氢白屈菜红碱引起细胞器不完整,细胞壁和核膜畸形,脂质球不规则。随着二氢白屈菜红碱浓度的增大,稻曲病菌孢子内活性氧积累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基于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二氢白屈菜红碱处理对稻曲病菌中蛋白表达的影响,311个蛋白被鉴定为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氧化磷酸化、错配修复和泛素系统通路对细胞的凋亡影响较大。虽然目前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二氢白屈菜红碱的抑真菌和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但进一步的探索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有助于新型农药的潜在发展。4.针对白屈菜红碱广谱抑菌活性,研究了白屈菜红碱为原药制得的可分散油悬杀菌剂对细菌性病害烟草角斑病及真菌病害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对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明显,20%含量的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可达73.34%。对于稻曲病具有一定的田间防治效果,20%含量的药剂2000倍液喷洒后防治效果接近50%。更深入的研究会陆续展开,以期为植物病害防治及植物源农药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贾渊[5](2019)在《荒漠草原植物根分泌物及其有机酸组分对土壤中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的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优势种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以及伴生种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根系12 h、24 h和48 h的分泌物,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根分泌物中的有机酸组分。并将收集的5种植物根分泌物原液及4种有机酸组分回接到土壤中培养,分析其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养分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短花针茅和阿尔泰狗娃花不同收集时间根分泌物中均检出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油酸(Oleic acid)2种有机酸;无芒隐子草不同收集时间根分泌物中检出邻苯二甲酸(o-Phthalic acid)、油酸和棕榈酸3种有机酸;冷蒿不同收集时间根分泌物中仅检出邻苯二甲酸1种有机酸;银灰旋花不同收集时间根分泌物中检出琥珀酸(Succinic acid)、棕榈酸、油酸、和邻苯二甲酸共4种有机酸。2.不同收集时间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的根分泌物原液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银灰旋花收集12 h根分泌物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促进作用,对真菌数量有显着抑制作用,收集24 h和48 h的根分泌物对3种微生物均有促进作用;收集12h的阿尔泰狗娃花根分泌物对土壤中3类微生物的数量均有促进作用,收集24 h和48 h的根分泌物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促进作用,对真菌数量有抑制作用。5种植物根分泌物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SOM)、有效磷(AP)和碱解氮(AN)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3.四种有机酸组分中,不同浓度棕榈酸和油酸均可增加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土壤中有机质(SOM)、有效磷(AP)和碱解氮(AN)的含量。土壤中邻苯二甲酸浓度为5μL/g时,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减少;浓度为10μL/g和15μL/g时,土壤真菌数增多,细菌和放线菌数减少;3个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均可减少土壤有机质(SOM)和碱解氮(AN)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AP)含量。土壤中琥珀酸浓度为5μL/g时,3类微生物的数量均增加;浓度为10μL/g时,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增加,细菌数量减少;浓度为10μL/g时,真菌数量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不同浓度琥珀酸可显着增加土壤中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N)和有效磷(AP)的含量。不同浓度的4种有机酸均能降低土壤pH值,均对土壤含水量(SWC)无显着影响。

毛胜楠[6](2019)在《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干燥成熟的果实,其资源分布广,是着名的民族药,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等功效。药材生产的各环节对余甘子品质影响的因素尚不明确,其特征性指标与品质的关系亦不清晰。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对余甘子的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贮藏年限余甘子的化学品质差异,探究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余甘子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整理归纳了余甘子的立地条件及主要本草中名称、产地及临床疗效等记载;收集余甘子的腊叶标本数据及已发表文献中不同产地的没食子酸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省分布最为广泛,在贵州、云南、四川分布的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其中贵州省的含量最高;在地理气候因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极端高温、海拔、降水量等;余甘子最适宜分布的区域是较湿润区。运用HPLC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余甘子总多糖含量,并采集余甘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利用多种方法评价了余甘子的质量,得到以下结果:余甘子所含各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没食子酸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鞣花酸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正相关;维生素C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负相关;多糖含量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在不同产地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维生素C、多糖含量最高的样品分别来自云南楚雄、广西南宁、贵州贞丰、广西南宁、云南大理、云南楚雄、四川会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云南、四川余甘子聚为一类,广西、广东、福建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贵州贞丰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福建漳州相对最差。对采收时间的分析表明,维生素C含量在12月最高,其余成分含量在10月即为最大值;通过PLS-DA分析不同采收期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发现不同采收期余甘子成分含量差异显着,可完全分离,其中维生素C和多糖是分类的标志性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10月份采收的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1月份最差。分别以自然晒干、30℃、40℃、50℃、60℃、70℃、80℃烘干对余甘子进行干燥处理,维生素C含量随温度持续上升而降低,多糖含量稳定,其余5种成分含量均有上升趋势;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中余甘子的总体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相邻温度梯度处理的余甘子成分接近,晒干与烘干处理差异显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60℃烘干时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40℃相对最差。贮藏19年的余甘子样品5种酚类成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多糖含量则持续减少,未检测到维生素C含量;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分析可知,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的整体化学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贮藏2、3、4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1年与6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5、7、8、9年样品接近;利用数据融合策略结合PLS-DA与t-SNE处理,可以很好地将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样品分离;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贮藏4年样品质量相对最优,贮藏9年样品相对最差。利用明胶替代口腔蛋白BPRPs,与余甘子提取液反应,其反应前后总多酚含量差值作为评价余甘子涩味程度的指标。四川地区中,德昌的余甘子涩味相对最强,会理相对最弱;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涩味强度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呈负相关;与各样品的相对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知,随着涩味强度升高,余甘子的质量相应降低。

许辉辉[7](2018)在《蓼蓝转录组测序用于靛蓝靛玉红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染材,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中草药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且资源丰富。蓼蓝中次级代谢产物靛蓝和靛玉红是少数民族进行民族工艺品蜡染以及扎染加工的重要物质。除此之外,蓼蓝中的药用活性成分靛蓝和靛玉红具有重要的药效作用,尤其以靛玉红为主的药物具有显着的抗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对治疗白血病、肺癌等疾病也有显着效果,这些药用作用在中药医学以及现代医学中均得到了证实与认可。实验研究与实践表明不同采摘阶段蓼蓝体内的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有所差异,寻找出调控影响靛蓝和靛玉红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蓼蓝基因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蓼蓝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摘阶段(七、八、十月份)蓼蓝体内的靛蓝和靛玉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确定了色谱条件:靛蓝和靛玉红的检测波长范围为260-290 nm,洗脱条件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 cm3/min,柱温为30℃。通过待测样品谱图与标准品谱图的对比,确定靛蓝和靛玉红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5 min、21.5 min。通过拟合回归方程、绘制标准曲线,对靛蓝和靛玉红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八月份含量最高,十月份次之,七月份最低。其中,靛蓝在八月份的含量比其在十月份的含量高出26.3%,比其在七月份的含量高出57.2%;靛玉红在八月份的含量比其在十月份的含量高出14.6%,比其在七月份的含量高出24.0%。同时,通过稳定性实验和精密性实验的测定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靛蓝和靛玉红标准品在稳定性实验中的RSD分别为1.24%、1.97%,在精确度实验中的RSD分别为1.18%,1.24%。结果证明本工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准确性高且重现性好,适用于蓼蓝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定量分析。2.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对不同采摘阶段的蓼蓝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转录本组装获得714264条转录本和267093条Unigene,转录本和Unigene的长度集中分布在200-400 bp之间。在转录本注释阶段发现有51.6%的Unigene至少比对到了一个数据库,这大大丰富了蓼蓝的转录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挖掘获得了组内样本间以及组间样本间的相关系数,实验结果发现组内样品之间的生物学重复较好,组间样本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符合基本的科学规律。在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中,选择八月份的蓼蓝叶片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七月份样本相对八月份的上调基因有3717条,下调基因有3455条;十月份样本相对八月份的上调基因有7581条,下调基因有5220条。通过对不同采摘阶段蓼蓝叶片的差异基因表达进行,并将其与文献中报道的靛蓝和靛玉红生物合成通路相结合,发现导致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参与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合成的基因有关。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因TRINITYDN59463c0g1和基因TRINITYDN59463c0g1不仅参与了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的合成,而且其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与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我们推测这两条基因是导致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发生差异的关键基因。

郑世燕[8](2017)在《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油脂积累及组成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究海带渣在微藻培养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微藻产油上的效果,本研究针对海带渣本身的特性,采用酶解法制备海带渣提取物(Kelp waste extracts,KWE),通过测定分析KWE处理后供试微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中性脂、油脂产率、脂肪酸组成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油脂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以期为微藻和海带渣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 KWE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制备KWE,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发现,KWE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其中有机物质以可溶性糖、褐藻酸和氨基酸为主,含量分别为23.19 g/L、6.09 g/L和0.19 g/L;可溶性糖中以葡萄糖为主,含量为12.05 g/L;氨基酸中以丙氨酸(Ala)含量最高,其次为苯丙氨酸(Phe),分别为39.35 μg/mL和27.03 μg/mL;矿质元素中以氮含量最高,其次为磷,分别为5.72 g/L和5.53 g/L。2.明确了 KWE对四种微藻生长及产油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小球藻(The Arctic Chlorella sp.)、小球藻 F-275(Chlorella sorokiniana FACHB-275)、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为供试微藻,通过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浓度KWE处理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发现,KWE可有效促进两株供试小球藻的生长,缩短其生长周期。与对照相比,8.0%KWE可分别提高两株供试小球藻的生物量产率1.83倍和31.86倍,油脂含量20.78%和25.91%。三角褐指藻和极大螺旋藻分别在1.0%和4.0%KWE处理下表现出更好的生长趋势,但不能提高其总脂含量。高浓度KWE(6.0-8.0%)可显着提两株小球藻以及三角褐指藻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的比例,显着降低其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比例。3.明确了 KWE中引起供试微藻产生不同生理响应的关键营养因子。本研究针对KWE本身的特性以葡萄糖、硝酸铵、磷酸氢二钾为供试碳、氮、磷源,通过分析在不同浓度碳、氮、磷源处理下供试微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1)KWE中丰富的可溶性糖是促进小球藻F-275细胞生长、改善脂肪酸组成的关键因素;可溶性糖、氮、磷的联合作用促进小球藻F-275中性脂的提高;可溶性糖和氮的相互作用贡献其高总脂含量。(2)KWE中大量的氮、磷源明显不利于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1.0-2.0%KWE促进三角褐指藻生长以及4.0-8.0%KWE提高其中性脂和总脂含量的关键因子是KWE中丰富的可溶性糖。(3)KWE中丰富的可溶性糖、磷营养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氮营养对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0-8.0%KWE明显促进极大螺旋藻中性脂累积的关键因素是KWE中的可溶性糖和磷营养。4.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小球藻F-275的生物柴油特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乙酸钠单独作用以及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下小球藻F-275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可进一步显着提高小球藻F-275的生物量、单位细胞中性脂含量和油脂产率,与乙酸钠单独作用相比,其最大值分别可被提高102.57%、16.32%和129.03%;与KWE单独作用相比,其分别可被提高35.32%、253.35%和70.74%。8.0%KWE与3.0 g/L乙酸钠联合作用可将小球藻F-275 C16:0和C18:ln9c的比例分别提高至28.71%和37.76%,C18:2n6c和C18:3n3的比例分别降低至 11.88%和 4.90%。5.明确了 KWE处理下小球藻F-275油脂、脂肪酸等指标的积累规律。通过系统地分析在葡萄糖、KWE、乙酸钠以及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处理下培养14d内小球藻F-275的油脂、脂肪酸等生化成分的变化情况发现:(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中性脂、总脂含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油脂产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均在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处理下获得最大值。(2)随培养时间的延长,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下C16:0和C18:ln9c的比例呈显着增加的趋势,C18:2n6c和C18:3n3呈显着降低的趋势,C16:1和C18:0的比例变化相对较小;SFA和MUFA的含量呈明显增加,PUFA的含量呈明显降低的趋势。(3)随培养时间的延长,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下小球藻F-275胞内可溶性糖、蛋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处理可显着提高培养6-14 d小球藻F-275的单位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和单位体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培养14 d分别比KWE单独处理高1.70倍和22.43%,比乙酸钠单独作用高3.09倍和45.39%。6.初步明确了 KWE作用下小球藻F-275部分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分析不同处理下培养2、8、12 d(分别代表对数期、稳定初期和稳定期)部分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KWE及其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编码小球藻F-27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等酶基因的上调作用主要表现在稳定初期和稳定期,对编码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的上调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数期。7.明确了 KWE处理下小球藻F-275培养液的pH、可溶性糖、总氮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小球藻F-275在pH值为6.26-10.43的培养环境中均可快速的生长。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培养液中可溶性糖和总氮的含量呈显着降低的趋势;KWE及其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处理的总氮含量分别在培养第2、3d就降低至零,可显着提高培养液的碳氮比。通过测定分析培养14 d内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的光合特性以及培养2、8、12 d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发现,基于KWE的培养可显着提高小球藻F-275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KWE作用下可实现小球藻F-275的高生物量、高油脂产率培养,与适量的乙酸钠联合作用效果更显着,脂肪酸组成更加适合生物柴油的生产,同时还可显着提高其单位细胞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单位体积可溶性蛋白含量。KWE及其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节培养液的碳氮比,影响其光合、呼吸速率以及部分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小球藻F-275的碳源分配、促进油脂的合成。

范文瑞[9](2017)在《天然棕色棉色素的液相色谱组分特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文中提出天然棕色棉被誉为绿色纺织材料,在种植过程中,少需甚至不需喷施农药,污染少;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染色,既降低了加工成本,又具有生态环保优势,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天然棕色棉的品种繁多,颜色深浅不一,有深棕、浅棕色等。加之天然棕色棉易于被合成染料染色的染色棉假冒,这些都给天然棕色棉制品的检测、鉴别带来了挑战。鉴于天然棕色棉品种的复杂性,研究各品种、各类纺织加工处理后天然棕色棉纤维的色素组分的差异,构建相关的指纹图谱十分必要。本课题分析了全国主要品种的天然棕色棉的色素组成,以及各种处理对天然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影响,并尝试构建各品种、各种处理后的天然棕色棉的色素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不同超声条件(时间、温度、料液比)下提取棕色棉色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保留时间前5 min的强极性组分受超声提取条件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该保留时间段的色谱峰数量和峰面积的变化较大。比如短时间、低温、高料液比的提取条件得不到1.9 min的组分。温度低于45℃时无法提取到2.5 min的组分,而能够提取到的1.4 min、2.7 min和3.5 min组分的含量较少。保留时间7-20 min的色素物质受提取条件的影响较小,仅表现为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效率不同。这说明,超声条件对提取到的色素组分的组成有明显的影响。以HPLC图中色素各组分的色谱峰数量的多少和峰面积的大小为判断标准,确定了提取到最多组分和最高含量的棕色棉色素的超声条件,即超声时间为4 h、超声温度为55℃、料液比为1:50(g/mL)。(2)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天然棕色棉,对其色素提取物的HPLC图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天然棕色棉色素的组分相似,但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纤维颜色越接近差异越小,和产地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品种的天然棕色棉色素的HPLC图谱比较相似,保留时间7-20 min的色谱峰基本一致,可认定为天然棕色棉色素的HPLC特征峰。各品种的天然棕色棉中,浅色品种的天然棕色棉的HPLC图谱高度相似,有4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1.4 min、1.9 min、2.5 min和7-20 min。对各天然浅棕色棉的色素水提取物构建出了高度相关的HPLC指纹图谱;但是,由于深棕和浅棕色棉的色素提取物的HPLC谱图差异较大,其谱图相关性不高,对包括深棕和浅棕在内的各品种棕色棉构建的HPLC指纹图谱不能满足需要。(3)棕色棉纤维经日晒、水洗、高温和煮练处理后,色素各组分的HPLC色谱峰的相对面积都有减小,但程度不同,说明色素各组分的稳定性有所差异。保留时间1.4 min、2.5 min、2.7 min和7-20 min的组分保留时间相对稳定,只是色谱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7-20 min的组分仍然可以作为天然棕色棉(无论经过日晒、水洗、高温和煮练处理与否)的HPLC特征峰。但是,1.9 min和3.5 min的组分不是很稳定,其色谱峰面积变化较大,会逐渐消失。棕色棉纤维经氧化处理后,其色素提取物的HPLC图中只存在2.5min组分的色谱峰,说明氧化处理后大部分色素提取物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只有2.5 min组分的结构较稳定,不易被氧化。另外,在日晒、水洗、高温、煮练处理后纤维仍呈棕色,只是颜色深浅发生了变化。但是,氧化后的纤维完全褪色,纤维呈白色,且其提取物的HPLC图中7-20 min的色谱峰消失,说明该色谱峰对应的色素组分是棕色棉色素的主要成分,对棕色棉纤维颜色的呈现起主要作用。日晒、水洗、高温和煮练处理后的棕色棉色素提取物的HPLC图谱差别较大,无法对这些样品建立起相关性较高的指纹图谱。

王勇[10](2016)在《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植被建设是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和促进生态恢复关键措施,而水分又是当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乡土物种以自身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生态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是黄土高原主要的乡土物种之一,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各个区域。种植酸枣既能满足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其巨大的药用价值又能兼顾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酸枣对干旱环境的响应机制和生理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分别生长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陕北延安)和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杨凌)的酸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叶片形态解剖、生长、光合、活性氧(ROS)代谢、抗氧化物质、以及氧化还原特征物质代谢调控等方面,研究了两种源酸枣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调控和适应等过程的相同与差异。本研究对揭示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比较种植在同一环境下的陕北源酸枣和杨凌源酸枣叶片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陕北源酸枣具有较小的单叶面积、较大的叶片厚度、较高的栅栏组织比例和较厚表皮角质层等与干旱适应性相关的特征;此外,陕北源酸枣还表现出典型的干旱区植物叶片所具有气孔密度和分化指数较大的特征。对两种源酸枣施加相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结果表明,干旱对杨凌源酸枣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陕北源酸枣;而陕北源酸枣表现出较低的生长速率,但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以上结果均表明长期生长在陕北黄土丘陵地区的酸枣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陕北源酸枣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是对黄土高原高光辐射因子的适应。干旱条件下,陕北源酸枣的光合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补偿点(LCP)未受显着影响,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下降幅度小于杨凌源酸枣,暗呼吸速率(Rd)则大幅下降;这些光合参数变化表明陕北源酸枣光合系统对干旱的适应性要强于杨凌源酸枣。在干旱胁迫过程中,两种源酸枣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于气孔限制引起,但在干旱后期非气孔限制因素增加。叶绿素荧光分析显示陕北源酸枣叶片在干旱下具有较高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值,表明陕北源酸枣光系统具有高效的自我保护机制来避免光系统损伤,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光化学反应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单叶水平上,陕北源酸枣表现出低耗水、低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在光系统上表现出高效的干旱适应性,与干旱下的生长参数及结论一致。(3)干旱下陕北源酸枣叶片内ROS水平受影响程度小于杨凌源酸枣;停止浇水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两种源酸枣中均表现出的活性均增强,且种源之间无显着差异。陕北源酸枣在干旱下表现出较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干旱下除了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外,抗坏血酸(ASC)(杨凌酸枣在第9 d)、谷胱甘肽(GSH)、总黄酮,以及脯氨酸等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均在停止供水后12 d时含量达到最大;恒定干旱胁迫(维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35%-40%)后,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均恢复至对照水平。干旱下GSH、Car、黄酮类和脯氨酸等物质积累在陕北源酸枣中高于杨凌酸枣。以上结果显示相同干旱程度下陕北源酸枣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水平和更多的抗氧化物质积累,对于维持低水平的ROS有重要作用,反映了酸枣对陕北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4)随着干旱的持续,两种源酸枣ASC库逐渐消耗,在胁迫后期杨凌酸枣消耗显着大于陕北源酸枣;脱氢抗坏血酸(DHA)和总抗坏血酸含量变化暗示ASC处于降解和还原并存的动态平衡过程;ASC/DHA显示陕北源酸枣组织氧化还原响应早于杨凌源酸枣。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变化表明胁迫初期陕北源酸枣细胞内处于还原状态,而杨凌源酸枣处于氧化状态;随着胁迫持续,GSH、GSSG和总谷胱甘肽含量变化表明陕北源酸枣维持GSH库能力强于杨凌酸枣;胁迫后期,细胞内总巯醇水平下降也表明细胞遭受氧化胁迫,且杨凌酸枣较陕北源酸枣严重。随着胁迫持续,辅酶I(II)(NAD(P)H)库先增加再消耗;胁迫末期,NAD(H)和陕北NADP(H)趋于恢复,而杨凌酸枣NADP(H)库变小,可能发生降解或库补充受抑制,与氧化胁迫严重程度相关。(5)根据酸枣近缘植物相关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获得了参与ASC和GSH代谢的部分关键酶APX、MDHAR、DHAR、G R、GST、GPX、Gal LDH、?-GCS及定量PCR所需的内参GAPDH等基因片段。并在Gen Bank中注册,获得登陆号:GPX(KP663413)、GST(KP663414)、?-GCS(KP663415)、MDHAR(KP663416)、GAPDH(KP663417)、GR(KP663418)、APX(KP663419)、Gal LDH(KP663420)、DHAR(KP663421)。(6)干旱胁迫下,APX在陕北源酸枣中转录上调早于杨凌源酸枣,但杨凌源酸枣MDHAR和DHAR的转录响应早于陕北源酸枣;GR、GST、GPX、Gal LDH和?-GCS都受到胁迫的诱导,在第4 d后转录上调;整个处理过程中,杨凌酸枣的m RNA总体水平高于陕北源酸枣(APX除外)。干旱下,ASC和GSH代谢相关酶活结果多数与其基因m RNA水平变化不一致。其中,陕北源酸枣在胁迫下表现出相对较杨凌酸枣高的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GR活性,表明干旱区酸枣利用ASC-GSH循环途径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的特点。(7)干旱胁迫下,酸枣幼叶和根系ROS水平比成熟叶片变化剧烈,且根系ROS响应早于叶片;根系中SOD酶活和ASC-GSH循环途径上的酶活(APX、DHAR、MDHAR和GR)均高于叶片中的活性,这与根系低H2O2浓度密切相关;CAT和POD在成熟叶片中表现出高活性。胁迫48 h,所有组织中SOD、CAT、DHAR、MDHAR和GR的酶活性均加强。NAD(P)库对胁迫响应要早于ASC库,并早于GSH库。根系NAD(P)库对胁迫响应大于叶片,而叶片中ASC库响应大于根系。GSH库对胁迫的响应主要发生在叶片24 h后。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酸枣幼苗根系与叶片,生长旺盛部位与成熟部位对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8)通过外源添加还原型物质(ASC、GSH、二硫苏糖醇(DTT))或氧化型物质(DHA、GSSG),以及GSH合成抑制剂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改变酸枣愈伤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里氧化还原环境,结果表明:氧化型物质(尤其GSH合成抑制剂BSO)处理对酸枣悬浮细胞的生长、代谢影响大于还原型物质处理。总游离氨基酸,包括在干旱下响应的脯氨酸、?-氨基丁酸,以及多胺等代谢物均在氧化型物质处理下得到积累;可溶性糖、糖醇、黄酮类物质儿茶素,以及萜类物质柠檬烯和合成途径上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酸均在不同的氧化型物质处理下得到不同程度的积累;总体表现出不同代谢物的积累对不同氧化型物质处理的响应存在差异。

二、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及其有效成分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及其有效成分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药用植物长春花及白桑在肿瘤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1.2 药用植物对紫外UVB辐射的响应
    1.2 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植物胁迫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各流程技术及进展
        1.2.2 植物单细胞型、亚细胞器及修饰型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研究胁迫响应机制的进展
        1.3.1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技术与进展
        1.3.2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分析植物胁迫响应机制进展
    1.4 植物来源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1.4.1 植物体内异戊烯基化反应及意义
        1.4.2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功能及特性
        1.4.3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现状及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通路及初生代谢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2.2.2 试剂及仪器
        2.2.3 叶片ATP含量的测定
        2.2.4 磷酸化蛋白的提取与富集
        2.2.5 蛋白质组鉴定
        2.2.6 全叶片代谢组样品制备及代谢组学分析
        2.2.7 Western-Blotting
        2.2.8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长春花叶片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2.3.2 磷酸化蛋白的鉴定及丰度检测
        2.3.3 基于GC-TOF/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2.3.4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ting鉴定
    2.4 讨论
        2.4.1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钙离子相关通路激活
        2.4.2 UVB辐射下长春花糖酵解相关通路变化导致ATP增加
        2.4.3 UVB辐射对长春花叶片造成氧化胁迫并激活次生代谢途径
    2.5 结论
第三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3.2.2 试剂及仪器
        3.2.3 不同线粒体呼吸复合体抑制剂作用下ATP含量测定
        3.2.4 叶片线粒体的纯化与蛋白富集
        3.2.5 蛋白质组鉴定
        3.2.6 全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3.2.7 qRT-PCR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线粒体呼吸链抑制剂处理后长春花叶片在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3.3.2 长春花叶片线粒体蛋白富集与纯化程度检测
        3.3.3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线粒体差异蛋白的鉴定与功能注释
        3.3.4 基于LC-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3.3.5 差异蛋白质组与代谢组结合分析
        3.3.6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
    3.4 .讨论
        3.4.1 线粒体参与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ATP含量的变化
        3.4.2 UVB辐射下MEP途径被激活使得单萜类前体物质积累
        3.4.3 氨基酸代谢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
    3.5 结论
第四章 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来源与取样
        4.2.2 试剂及仪器
        4.2.3 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组鉴定
        4.2.4 抗氧化水平检测
        4.2.5 甲醇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与代谢物定量分析
        4.2.6 总黄酮含量测定
        4.2.7 qRT-PCR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差异蛋白鉴定
        4.3.2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次生代谢相关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4.3.3 桑叶、枝、根部代谢物指纹图谱及差异代谢物含量测定
        4.3.4 桑叶、枝、根部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4.3.5 桑叶、枝、根部次生代谢相关差异性分析
        4.3.6 不同部位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4 讨论
        4.4.1 白桑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MEP途径内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4.4.2 异戊烯基化合物在白桑根部大量积累
        4.4.3 白桑不同组织部位有效成分及相关蛋白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4.5 结论
第五章 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生物材料来源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筛选
        5.2.4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5.2.5 酵母表达体系建立
        5.2.6 最适底物的筛选
        5.2.7 烟草瞬时表达载体及表达体系构建
        5.2.8 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5.2.9 最适反应条件摸索及米氏常数测定
        5.2.10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白桑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挖掘
        5.3.2 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内的表达与功能验证
        5.3.3 基因在本氏烟草内的瞬时表达亚细胞定位与功能验证
        5.3.4 异戊烯基转移酶Ma OGT的最适反应条件
        5.3.5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5.4 讨论
        5.4.1 MaOGT的功能及生化性质特点
        5.4.2 MaOGT在白桑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意义
        5.4.3 MaOGT在进化发育的位置及意义
    5.5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2)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中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1.1.1 植物初生代谢
        1.1.2 植物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联系
        1.1.3 黄酮类物质的功能和植物代谢研究进展
        1.1.4 萜类物质的功能和植物代谢研究进展
        1.1.5 生物碱类物质的功能和生物代谢研究进展
    1.2 自身与环境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1.2.1 植物自身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3 腐植酸对植物次生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腐植酸对植物的根系生长与营养吸收的影响
        1.3.2 腐植酸对环境胁迫下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1.3.3 腐植酸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调控对植物的影响
        1.3.4 腐植酸对土壤与肥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的影响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腐植酸的提取及分析与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腐植酸的制备与分析
        2.2.1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2.2 原料与药品的准备
        2.2.3 腐植酸钠与黄腐酸的制备
        2.2.4 水分的测定
        2.2.5 灰分的测定
        2.2.6 总腐植酸的测定
        2.2.7 游离腐植酸的测定
        2.2.8 水溶性腐植酸的测定
        2.2.9 分析结果
    2.3 试验设计与试验布置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布置
第三章 腐植酸对柠檬叶中挥发油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柠檬叶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两种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腐植酸类物质浓度对柠檬叶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腐植酸类物质施用方式对柠檬叶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腐植酸对柠檬叶中总黄酮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柠檬叶样品的前处理
        4.2.3 芦丁标准液的配制以建立芦丁标准曲线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4.3.2 方法学考察
        4.3.3 不同处理组中柠檬叶中总黄酮含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次生代谢的影响机制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柠檬叶转录组测序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4 数据分析
    5.3 转录组结果与分析
        5.3.1 原始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5.3.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统计分析
        5.3.3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
        5.3.4 Unigene功能注释结果统计分析
        5.3.5 基因结构分析
        5.3.6 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
        5.3.7 转录组测序相关性分析
        5.3.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3.9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5.3.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分析
    5.4 代谢组分析
        5.4.1 柠檬叶中差异代谢物分析
        5.4.2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5.5 联合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铃铛子与托品烷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1.2.1 铃铛子研究概况
        1.2.2 化学成分
        1.2.3 药理活性
        1.2.4 铃铛子生物学与栽培
        1.2.5 铃铛子次生代谢工程
    1.3 转录加代谢多层组学研究概况
        1.3.1 转录组研究概况
        1.3.2 代谢组研究概况
        1.3.3 多组学技术
    1.4 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1.4.1 植物形态对环境影响因子的响应
        1.4.2 温度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1.4.3 干旱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1.4.4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4.5 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第二章 铃铛子的形态特征、分布适宜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器材
        2.1.2 数据收集
        2.1.3 Maxent模型参数设置
        2.1.4 铃铛子适宜分布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铃铛子形态特征与其对环境适应特点
        2.2.2 铃铛子资源与分布
        2.2.3 铃铛子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铃铛子种子生物学与限制因子对其萌发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耗材与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1.5 数据整理与处理
        3.1.6 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年限与活力研究
        3.2.2 铃铛子种子形态特点
        3.2.3 铃铛子种子含水量测定与吸水特性
        3.2.4 不同温度对铃铛子种子萌发影响
        3.2.5 光照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2.6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铃铛子种子萌发影响
        3.2.7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铃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3.2.8 铃铛子凋落物对铃铛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2.9 赤霉素对铃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铃铛子对典型生态因子在生理水平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材料与设备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样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4.2.2 不同胁迫处理铃铛子叶绿素含量变化
        4.2.3 不同胁迫处理铃铛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4.2.4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4.2.5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脯氨酸含量变化
        4.2.6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可溶性蛋白含量
        4.2.7 不同胁迫处理对铃铛子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铃铛子不同组织代谢组与转录组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准备与取样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铃铛子转录组数据库数据概况与注释
        5.2.2 铃铛子代谢组数据库建库与分析
        5.2.3 铃铛子不同组织基因差异研究
        5.2.4 铃铛子不同组织代谢组差异
        5.2.5 铃铛子莨菪碱生物合成途径构建
        5.2.6 铃铛子生物碱分布差异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铃铛子对典型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6.1.3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铃铛子对干旱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2 铃铛子对干旱胁迫的代谢组水平变化
        6.2.3 铃铛子对低温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4 铃铛子对低温胁迫的代谢水平响应
        6.2.5 铃铛子对高温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6 铃铛子对高温胁迫的代谢水平响应
        6.2.7 铃铛子对紫外胁迫的转录水平响应
        6.2.8 铃铛子对紫外胁迫代谢水平响应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白屈菜红碱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白屈菜概述
    1.2 白屈菜中生物碱的分类
        1.2.1 苯并菲啶型生物碱
        1.2.2 原托品型生物碱
        1.2.3 原小檗碱型生物碱
        1.2.4 阿朴菲型生物碱
    1.3 白屈菜红碱的生物活性
        1.3.1 抗炎抑菌作用
        1.3.2 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1.3.3 生物防治作用
    1.4 二氢白屈菜红碱的研究概况
    1.5 杀菌剂的抑菌机制
        1.5.1 对细胞膜的作用
        1.5.2 对ROS积累的影响
        1.5.3 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1.6 细胞凋亡的概述及主要途径
    1.7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白屈菜红碱及二氢白屈菜红碱诱导细胞凋亡机制
    1.8 稻曲病概述
    1.9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2 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表征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测定白屈菜红碱特征吸收峰及标准曲线
        2.2.2 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2.2.3 白屈菜红碱的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白屈菜红碱特征吸收峰的确定
        2.3.2 白屈菜红碱的表征图谱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菌的抑制及对稻曲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细菌性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3 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5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3.2.6 测定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2.7 测定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活性氧ROS积累的影响
        3.2.8 测定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细菌性条斑病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确定
        3.3.3 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3.3.4 孢子萌发最佳时间及孢子萌发抑制率的确定
        3.3.5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菌丝及孢子超微结构的影响
        3.3.6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3.7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活性氧ROS积累的影响
        3.3.8 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对稻曲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菌株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测定二氢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真菌菌丝的影响
        4.2.2 测定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2.3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4.2.4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的抑制机理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水稻病原真菌菌丝的影响
        4.3.2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孢子的影响
        4.3.3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4.3.4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活性氧ROS积累的影响
        4.3.5 二氢白屈菜红碱对稻曲病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TMT技术的稻曲病菌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菌株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5.1.3 主要软件
    5.2 试验方法
        5.2.1 蛋白质提取
        5.2.2 蛋白浓度测定及SDS-PAGE电泳检测
        5.2.3 蛋白酶解
        5.2.4 TMT标记
        5.2.5 高PH反向分离
        5.2.6 nano-HPLC-MS/MS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5.3.2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5.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4 讨论
        5.4.1 白屈菜红碱处理组
        5.4.2 二氢白屈菜红碱组
    5.5 本章小结
6 白屈菜红碱对植物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配制白屈菜红碱为原药的农药
        6.2.2 防治烟草细菌角斑病的大田试验设计
        6.2.3 防治稻曲病的大田试验设计
        6.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烟草细菌性角斑病田间防治效果
        6.3.2 水稻稻曲病田间防治效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荒漠草原植物根分泌物及其有机酸组分对土壤中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根分泌物
        1.1.1 根分泌物概述
        1.1.2 根分泌物的组成成分
        1.1.3 根分泌物的产生途径
        1.1.4 根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1.1.4.1 收集
        1.1.4.2 分离提纯
        1.1.4.3 鉴定分析
        1.1.5 影响根分泌物产生的因素
        1.1.5.1 生物因素
        1.1.5.2 非生物因素
        1.1.6 根分泌物的生态作用
        1.1.6.1 保护根系
        1.1.6.2 化感作用
        1.1.6.3 影响土壤微生物
    1.2 土壤微生物
        1.2.1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1.2.1.1 微生物平板培养法
        1.2.1.2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法
        1.2.1.3 群落水平生理代谢分析法
        1.2.1.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2.1.5 高通量测序技术
        1.2.2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作用
    1.3 有机酸
        1.3.1 有机酸的来源及种类
        1.3.2 有机酸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1.3.3 影响有机酸的因素
        1.3.3.1 自身因素
        1.3.3.2 其他因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主要仪器及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根分泌物的收集、提取与鉴定
        2.3.1.1 植物根系复性
        2.3.1.2 植物根分泌物收集
        2.3.1.3 植物根分泌物的提取
        2.3.1.4 根分泌物有机酸组分的鉴定
        2.3.2 外源添加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作用
        2.3.3 土壤养分分析
        2.3.4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种植物根分泌物中有机酸组分分析
        3.1.1 有机酸标准品的分离
        3.1.2 五种植物根分泌物中有机酸组分分析
    3.2 五种植物根分泌物原液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1 根分泌物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3.2.2 根分泌物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
        3.2.3 根分泌物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3.2.4 根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影响
    3.3 五种根分泌物原液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1 根分泌物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2 根分泌物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3.3 根分泌物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3.4 根分泌物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3.5 根分泌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4 有机酸组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4.1 有机酸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3.4.2 有机酸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3.4.3 有机酸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3.4.4 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影响
    3.5 有机酸组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5.1 有机酸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5.2 有机酸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5.3 有机酸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5.4 有机酸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5.5 有机酸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6 微生物和养分间的相关关系
        3.6.1 根分泌物原液处理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RDA分析
        3.6.2 有机酸组分处理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RDA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植物根分泌物有机酸差异性分析
    4.2 根分泌物原液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4.3 有机酸组分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资助项目

(6)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
        2.1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2 不同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2.3 余甘子生产贮藏过程中指标性成分的测定与质量评价
        2.4 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1.1 余甘子的历史沿革
        1.1.1 历代本草记载
        1.1.2 余甘子的现代应用
        1.1.3 小结
    1.2 余甘子资源分布的立地生境条件调查
        1.2.1 余甘子标本分布信息
        1.2.2 余甘子各产地植物志记载情况
        1.2.3 小结
    1.3 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1.3.1 方法
        1.3.2 结果
        1.3.3 讨论
    1.4 立地条件环境因子与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4.1 方法
        1.4.2 结果
        1.4.3 讨论
第二章 余甘子中5 种酚类成分、维生素C、多糖、FT-NIR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余甘子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测定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方法
        2.1.3 方法学考察
        2.1.4 结果
    2.2 余甘子药材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方法
        2.2.3 方法学考察
        2.2.4 结果
    2.3 余甘子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方法
        2.3.3 方法学考察
        2.3.4 结果
    2.4 FT-NIR数据的采集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检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产地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采集
        3.1.2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
    3.3 数据分析
        3.3.1 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结果
        3.4.1 不同产地余甘子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采收期与加工方法对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1 不同采收期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4.1.1 实验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2 不同加工方法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2.1 实验材料
        4.2.2 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贮藏年限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样品制备
        5.1.2 仪器与试剂
    5.2 方法
    5.3 数据分析
        5.3.1 差异性分析
        5.3.2 近红外光谱信息分析
        5.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各成分含量
        5.4.2 FT-NIR信息分析
        5.4.3 数据融合
        5.4.4 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余甘子特征性指标——涩味的检测与分析
    6.1 实验材料
        6.1.1 样品制备
        6.1.2 仪器与试剂
    6.2 方法
        6.2.1 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制备
        6.2.2 涩味强度测定
        6.2.3 余甘子总多酚含量测定
        6.2.4 .方法学考察
        6.2.5 方法学考察结果
    6.3 个不同地区余甘子涩味强度检测
        6.3.1 样品检测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
    6.5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
        1.1 本草记载
        1.2 余甘子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3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
        1.4 余甘子的应用
    2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基原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2 产地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3 栽培条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4 采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5 加工炮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6 贮藏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3 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
        3.1 外观性状评价
        3.2 化学评价
        3.3 生物效价评价
        3.4 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蓼蓝转录组测序用于靛蓝靛玉红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转录组学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作用
        1.2.1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概述
        1.2.2 新型测序技术
        1.2.3 新型转录组测序技术
        1.2.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1.3.1 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
        1.3.2 中药甙类成分含量测定
        1.3.3 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1.3.4 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1.3.5 萜类成分含量测定
        1.3.6 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
        1.3.7 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1.3.8 甾酮、甾醇类成分含量测定
    1.4 蓼蓝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HPLC检测不同采摘阶段蓼蓝叶片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色谱条件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3 蓼蓝中有效成分靛蓝和靛玉红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3.2 提取方法的确定
        2.3.3 流动相的选择
        2.3.4 靛蓝标准品和靛玉红标准品线性回归方程
        2.3.5 蓼蓝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定量分析
        2.3.6 稳定性试验
        2.3.7 精密度试验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采摘阶段蓼蓝转录组测序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上机测序准备
        3.1.3.1 蓼蓝叶片总RNA提取
        3.1.3.2 RNA浓度及纯度的检验
        3.1.3.3 RNA完整度检验
        3.1.3.4 mRNA提取及片段化
        3.1.3.5 测序文库的构建
        3.1.3.6 文库质量的检验
        3.1.3.7 文库浓度的测定
        3.1.3.8 上机测序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蓼蓝叶片总RNA浓度与质量的检测
        3.2.2 测序文库质量及浓度的检测
        3.2.3 上机测序结果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不同采摘阶段蓼蓝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4.1 转录组数据处理方法
        4.1.1 序列处理、拼接与组装
        4.1.1.1 数据预处理
        4.1.1.2 转录本拼接
        4.1.1.3 BUSCO评价转录本拼接质量
        4.1.2 表达定量
        4.1.3 组装后序列功能注释
        4.1.3.1 GO功能注释
        4.1.3.2 KEGG功能注释
        4.1.4 样品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分析
        4.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1.6 GO与KEGG功能富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序列处理、拼接与组装结果
        4.2.1.1 转录本拼接
        4.2.1.2 转录本拼接质量评估
        4.2.2 表达定量
        4.2.2 组装后功能注释
        4.2.3 样品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分析
        4.2.4 差异表达分析
        4.2.5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4.2.5.1 GO富集分析
        4.2.5.2 KEGG富集分析
        4.2.6 差异基因调控靛蓝、靛玉红的生物合成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油脂积累及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微藻在生物柴油上的应用
    2 环境条件对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2.1 环境条件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2.2 环境条件对微藻油脂积累的影响
    3 微藻油脂的合成机理
        3.1 脂肪酸的合成
        3.2 TAG的合成
        3.3 微藻细胞中调控油脂合成的关键酶
        3.4 微藻细胞中调控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
    4 环境条件对微藻产油的调控机理
        4.1 外源提供碳源对微藻油脂积累的调控机理
        4.2 氮胁迫对微藻油脂积累的调控机理
        4.3 其他环境因素对微藻油脂的调控机理
    5 海带渣的产生与应用
        5.1 海带渣的产生及营养价值
        5.2 海带渣的应用
    6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带渣提取物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3 仪器
        1.4 海带渣提取物的制备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带渣的主要成分分析
        2.2 海带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
        2.3 海带渣及其海带渣提取物中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2.4 海带渣提取物中可溶性糖的成分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带渣提取物对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3 仪器
        1.4 实验设计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生长的影响
        2.2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光合特性的影响
        2.3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5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6 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3 仪器
        1.4 实验设计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碳、氮、磷水平对微藻中性脂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碳水平对小球藻F-275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带渣提取物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小球藻F-275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3 仪器
        1.4 实验设计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小球藻F-275生长的影响
        2.2 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小球藻F-275油脂和脂肪酸的影响
        2.3 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小球藻F-275生化组成的影响
        2.4 KWE与乙酸钠联合作用对小球藻F-275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带渣提取物作用下小球藻F-275的油脂积累机制探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3 仪器
        1.4 实验设计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2.2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2.3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碳水性化合物的积累情况分析
        2.4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胞内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情况分析
        2.5 不同处理培养液中pH值、总氮的变化情况分析
        2.6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中性脂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2.7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总脂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2.8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中性脂、糖脂和磷脂含量的变化情况
        2.9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2.10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主要生化成分的积累情况分析
        2.11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的光合特性分析
        2.12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分析
        2.13 不同处理小球藻F-275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天然棕色棉色素的液相色谱组分特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彩色棉
        1.1.1 天然彩色棉的发展历史
        1.1.2 天然彩色棉纤维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1.1.3 天然彩色棉色素的形成机理
        1.1.4 天然棕色棉色素的结构
        1.1.5 天然彩色棉纤维的功能性
        1.1.6 天然彩色棉目前存在的问题
        1.1.7 天然彩色棉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 指纹图谱
        1.2.1 指纹图谱的概念及特点
        1.2.2 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1.2.3 指纹图谱的评价方法
        1.2.4 指纹图谱的应用及优势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超声提取条件对棕色棉色素提取物组分的影响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1.3.1 色素的提取
        2.1.3.2 HPLC测试
        2.1.3.3 纤维颜色参数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超声时间对色素组分的影响
        2.2.1.1 色素组分的变化
        2.2.1.2 提取色素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2.2.2 超声温度对色素组分的影响
        2.2.2.1 色素组分的变化
        2.2.2.2 提取色素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2.2.3 料液比对色素组分的影响
        2.2.3.1 色素组分的变化
        2.2.3.2 提取色素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棕色棉色素水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3.1 色素的提取
        3.1.3.2 色谱条件的确定
        3.1.3.3 仪器精密度、样品稳定性、重复性试验
        3.1.3.4 参照峰的选择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
        3.2.2 指纹图谱的构建与结果分析
        3.2.3 共有指纹图谱的拟定
        3.2.4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计算
        3.2.5 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纺织加工及使用对棕色棉色素水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3.1 棕色棉纤维的处理
        4.1.3.2 色素的提取
        4.1.3.3 HPLC检测
        4.1.3.4 纤维颜色参数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日晒处理
        4.2.1.1 日晒处理后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变化
        4.2.1.2 日晒处理后色素的HPLC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4.2.1.3 日晒处理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4.2.2 水洗处理
        4.2.2.1 水洗处理后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变化
        4.2.2.2 水洗处理后色素的HPLC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4.2.2.3 水洗处理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4.2.3 高温处理
        4.2.3.1 高温处理后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变化
        4.2.3.2 高温处理后色素的HPLC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4.2.3.3 高温处理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4.2.4 煮练处理
        4.2.4.1 煮练处理后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变化
        4.2.4.2 煮练处理后色素的HPLC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4.2.4.3 煮练处理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4.2.5 氧化处理
        4.2.5.1 氧化处理后棕色棉色素组分的变化
        4.2.5.2 氧化处理后色素的HPLC图谱相似度的评价
        4.2.5.3 氧化处理前后纤维颜色的变化
        4.2.6 各种后处理后棕色棉色素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
        4.2.6.1 共有模式的拟定
        4.2.6.2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计算
        4.2.6.3 HPLC图谱的相似度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形态解剖特征与干旱适应
        1.2.2 植物光合作用与干旱适应
        1.2.3 干旱与植物的活性氧(ROS)代谢
        1.2.4 氧化还原(REDOX)特征物质
        1.2.5 氧化还原核心物质谷胱甘肽代谢
        1.2.6 氧化还原核心物质抗坏血酸代谢
        1.2.7 干旱下植物抗坏血酸和谷胱甘代谢
        1.2.8 黄土高原酸枣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两种源酸枣叶片形态、组织解剖学以及干旱下生长、水分利用分析
        2.1.2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地酸枣叶绿素荧光、光合生理分析
        2.1.3 两种源地酸枣干旱下叶片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比较分析
        2.1.4 两种源地酸枣干旱下氧化还原特征及代谢系统分析比较
        2.1.5 酸枣不同组织部位氧化还原特征、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分析比较
        2.1.6 环境氧化或还原状态改变对酸枣悬浮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分析
第3章 两种源地酸枣叶片形态组织解剖学以及干旱下生长和水分利用分析
    3.1 叶片形态和解剖
    3.2 干旱下生长和水分利用
    3.3 讨论与小结
        3.3.1 酸枣叶与干旱适应性
        3.3.2 生长和水分利用
        3.3.3 小结
第4章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地酸枣光合生理
    4.1 干旱胁迫下光合光响应曲线
    4.2 干旱胁迫下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光响应曲线
    4.3 干旱胁迫过程中光合生理参数
    4.4 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
    4.5 讨论与小结
        4.5.1 光合光响应参数与酸枣生态适应性
        4.5.2 干旱下酸枣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生态适应性
        4.5.3 小结
第5章 干旱胁迫下两种源地酸枣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酶分析
    5.1 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
    5.2 抗氧化酶水平
    5.3 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变化
    5.4 主成分分析(PCA)
    5.5 讨论与小结
        5.5.1 干旱下ROS水平变化
        5.5.2 干旱下抗氧化酶活变化
        5.5.3 干旱下非酶抗氧化剂
        5.5.4 小结
第6章 干旱下两种源地酸枣氧化还原特征分析比较
    6.1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的生长影响
    6.2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ASC和GSH状态的影响
    6.3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NAD和NADP状态的影响
    6.4 PEG渗透胁迫对两种源酸枣幼苗总巯醇水平影响
    6.5 讨论与小结
        6.5.1 生长影响
        6.5.2 ASC库影响
        6.5.3 GSH库影响
        6.5.4 NAD(P)库影响
        6.5.5 小结
第7章 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部分关键酶基因片断的克隆
    7.1 引物设计与筛选结果
    7.2 基因片段的扩增与测序结果
    7.3 序列同源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7.4 q RT-PCR特异引物设计
第8章 干旱下参与谷胱甘肽-抗坏血酸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转录响应的比较
    8.1 GSH代谢相关的酶活性
    8.2 GSH代谢相关的酶m RNA水平
    8.3 ASC代谢相关酶活性
    8.4 ASC代谢相关酶m RN A水平
    8.5 讨论与小结
        8.5.1 ASC-GSH循环途径酶活性与转录水平
        8.5.2 ASC和GSH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与转录水平
        8.5.3 小结
第9章 酸枣不同组织部位的氧化还原特征、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
    9.1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活性氧水平
    9.2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
    9.3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NAD(H)
    9.4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NADP(H)
    9.5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ASC和DHA
    9.6 酸枣幼苗不同部位GSH和GSSG
    9.7 总的蛋白和非蛋白巯基含量变化
    9.8 讨论与小结
        9.8.1 ROS水平与组织部位
        9.8.2 抗氧化酶与组织部位
        9.8.3 氧化还原特征与组织部位
        9.8.4 小结
第10章 氧化还原物质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10.1 氧化还原物质对酸枣组织生长的影响
    10.2 氧化还原物质对氮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10.3 氧化还原物质对碳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10.4 讨论与小结
第11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及其有效成分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钟卓珩. 浙江大学, 2021(01)
  • [2]腐植酸类物质对柠檬叶中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汉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铃铛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D]. 徐元江. 西藏大学, 2020(10)
  • [4]白屈菜红碱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机理研究[D]. 韦庆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荒漠草原植物根分泌物及其有机酸组分对土壤中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D]. 贾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6]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D]. 毛胜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蓼蓝转录组测序用于靛蓝靛玉红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研究[D]. 许辉辉. 湖南大学, 2018(01)
  • [8]海带渣提取物对四种微藻油脂积累及组成的影响[D]. 郑世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天然棕色棉色素的液相色谱组分特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D]. 范文瑞.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10]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物质研究[D]. 王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01)

标签:;  ;  ;  ;  ;  

原子辐射对延胡索产量和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