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白炭、粉布坦药害及春后小麦纹枯病防治适宜时间

克服白炭、粉布坦药害及春后小麦纹枯病防治适宜时间

一、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论文文献综述)

陈怀谷,史建荣,王永文,王裕中[1](1990)在《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文中研究指明粉锈宁处理麦种,可使苗长显着缩短,茎根比值减小,而赤霉素则能逆转这种作用。提高土壤湿度可以部分消除药剂所引起的这种影响。通过药剂与生长调节剂混配试验.提出了克服药害的两个种子处理最佳组合.在粉锈中加入适量赤霉素处理麦种,可促进出苗、分蘖及增加有效穗数和产量。试验还明确了药剂种子处理后翌春喷洒井岗霉素或粉锈宁接力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适时期为小麦拔节后期。

刘英华[2](2003)在《小麦纹枯病菌抗戊唑醇菌系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戊唑醇、井冈霉素、丙环唑、恶醚唑、咯菌腈5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菌进行室内抗性选育;研究了各菌系的抗性发展规律;并测定了各抗性菌系对几种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系统研究了不同抗性菌系在生长速率、菌丝干重、致病性、产菌核能力等生物学差异,不同抗性菌系对不同PH值的敏感性及不同光照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戊唑醇菌系的抗性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说明:1、 纹枯病菌对5种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均较快,室内选育到36代,对戊唑醇的抗性增加到33.37倍,对井冈霉素的抗性增加到49.24倍,对丙环唑的抗性增加到33.26,对恶醚唑的抗性增加到39.96倍,对咯菌腈的抗性增加到20.04倍,均已经形成了较高的抗性菌系。通过对各抗性菌系进行遗传稳定性测定,发现各菌系在无药培养基上转代培养8代以后,其生长速率变化较小,抗性稳定性较强。2、 不同抗性菌系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为:抗井冈霉素菌系对丙环唑和恶醚唑的抗性分别达10.95倍和48.58倍,交互抗性显着;对戊唑醇和咯菌腈的抗性分别为2.55倍和1.78倍,交互抗性水平较低。抗戊唑醇菌系对三唑酮、丙环唑、井冈霉素、福美双和恶醚唑的抗性分别为31.2倍、22.8倍、16.9倍、15.8倍和15.5倍,交互抗性显着;对咯菌腈的抗性仅为1.6倍,交互抗性略有提高。抗丙环唑菌系对戊唑醇、井冈霉素、恶醚唑的抗性分别为11.83倍、23.26倍、21.38倍,交互抗性显着;对咯菌腈的抗性为0.316倍,表现出负交互抗性现象。抗恶醚唑菌系对丙环唑、戊唑醇、井冈霉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6.45倍、25.48倍、46.10倍,交互抗性显着;对咯菌腈抗性为0.75倍,也表现出一定负交互抗性现象。抗咯菌腈菌系对戊唑醇和井冈霉素的抗性分别为3.42倍和2.87倍,交互抗性明显;对丙环唑和恶醚唑抗性分别为0.65倍和0.76倍,也呈现负交互抗性现象。<WP=7>3、 在生物学特性上,敏感菌系的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均大于5个抗性菌系;抗性菌系的致病力、产菌核能力均强于敏感菌系;抗性菌系和敏感菌系对酸碱度、光照反应差异不明显。4、 敏感菌系在低渗透压下较抗性菌系敏感,而各抗性菌系在高渗透压下较敏感菌系敏感,说明各抗性菌体质膜功能均发生变化。5、 抗戊唑醇菌系合成麦角甾醇的能力比敏感菌系强,且戊唑醇对敏感菌系麦角甾醇合成能力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对抗性菌系的抑制程度,戊唑醇浓度为0.5μg/ml 时,对敏感菌系麦角甾醇合成的抑制率为41.94%,而对抗性菌系的抑制率仅为20.37%;当戊唑醇浓度为0.1μg/ml时,对敏感菌系麦角甾醇合成的抑制率为32.05%,而对抗性菌系抑制率仅为8.43%。6、 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显示,敏感菌系与抗戊唑醇菌系均有5条比较明显的谱带,两菌系中5条酶带的Rf值均相同,只是Rf=0.56的酶带抗性菌系颜色比敏感菌系深,该抗性菌系的酯酶仅发生了量的变化,尚未表现出质的变化。7、 接种各抗性菌系和敏感菌系后,小麦植株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接种敏感菌系的小麦植株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较大,而接种抗性菌系的各植株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小,证明在小麦苗期敏感菌系致病力强,引起的病害较重,使植株发生相应的抗性反应。

王裕中,史建荣,杨新宁,陈怀谷,吴志凤,王永文[3](1992)在《纹霉净种子处理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纹霉净为新型复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皿测抑菌作用强烈,EC50=2.17μg/ml。小区筛选和大田示范结果均表明,纹霉净种子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控病作用突出,枯白穗率防效达88.6%以上;对小麦出苗无明显影响,增穗、增粒、增重效果明显,增产达1~2成。

吴洵耻,高士仁[4](1992)在《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80年代以来,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我国产麦区的常发病害,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较大威胁。为使我省农村干群了解和掌握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本文就国内对该病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史建荣,王裕中,方中达[5](1992)在《三唑类杀菌剂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机理研究——对小麦苗期生长和病菌附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三唑酮和三唑醇拌种后,小麦苗期个体矮壮,根系发达,分蘖增加;越冬期植株含糖浓度增加,0.03、0.075ai%的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的植株,糖浓度比对照分别增加32.34,40.82%和10.79,61.63%.分离培养结果表明,拌种后可以减少病菌在叶鞘的附着和侵染.植株提取液的抑菌生测进一步表明,三唑酮和三唑醇可以从种处区或种子中不断内吸上运,播种后100天的植株提取液仍然具有明显的抑菌力.研究认为,三唑类杀菌剂种子处理后,药剂内吸至植株体内不仅抑制病原菌的附着和侵染,而且提高植株素质,增强植株抗逆性,起到控病保产的作用.

二、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论文提纲范文)

(2)小麦纹枯病菌抗戊唑醇菌系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试剂和主要仪器
        2.1.1 药剂
        2.1.2 化学试剂
        2.1.3 试验用主要仪器
    2.2 供试病原菌及其培养
    2.3 菌丝融和群鉴定方法
        2.3.1 细胞核数目染色观察
        2.3.2 菌丝融合群观察
        2.3.3 染液配制
    2.4 培养基及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2.5 毒力测定方法
    2.6 小麦纹枯病菌抗药性菌系的选育方法
    2.7 抗性菌系遗传稳定性测定
    2.8 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2.9 不同菌系的离体适合度测定
        2.9.1 抗性菌系的致病性测定方法
        2.9.2 不同菌系的生长量测定方法
        2.9.3 不同菌系产菌核测定方法
        2.9.4 PH值对各抗性菌系生长的影响
        2.9.5 光照条件对各抗性菌系生长的影响
    2.10 各菌系次生代谢物的致病性测定
    2.11 抗性机理初探
        2.11.1 抗性菌系对渗透压的敏感性测定
        2.11.2 菌丝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2.11.3 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12 各菌系感染小麦幼苗后其抗病酶活性比较
        2.12.1 菌种与取样方法
        2.12.2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12.3 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间亲和性观测结果
        3.1.1 菌丝细胞核核相观察结果
        3.1.2 菌丝融合群观察结果
    3.2 杀菌剂对纹枯菌的抗性选育
        3.2.1 纹枯病菌对戊唑醇的抗性发展规律
        3.2.2 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抗性发展规律
        3.2.3 纹枯病菌对丙环唑的抗性发展规律
        3.2.4 纹枯病菌对恶嘧唑的抗性发展规律
        3.2.5 纹枯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发展规律
    3.3 抗药性稳定性
    3.4 各抗药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结果
        3.4.1 井冈霉素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3.4.2 戊唑醇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3.4.3 丙环唑抗性菌系的交互抗性测定
        3.4.4 恶醚唑抗性菌系的交互抗性测定
        3.4.5 咯菌腈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
    3.5 不同菌系的离体适合度比较
        3.5.1 致病力比较
        3.5.2 各抗性菌系与敏感菌系的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3.5.3 各抗性菌系与敏感菌系产菌核能力比较
        3.5.4 pH值大小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3.5.5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影响
    3.6 各菌系次生代谢物致病性测定
    3.7 抗性机理初探
        3.7.1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敏感菌系和抗性菌系的生长抑制
        3.7.2 戊唑醇处理敏感菌系和抗性菌系对菌丝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3.7.3 各菌系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3.8 不同抗性菌系感染小麦植株发病后对酶活性的影响
        3.8.1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8.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三唑类药剂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4.2 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性风险性评价
    4.3 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抗性风险评价
    4.4 小麦纹枯菌对戊唑醇的抗性机理
    4.5 关于小麦纹枯病菌抗性菌系的生物学特性评价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生分布与危害
二、病原菌“种”及其融合群鉴定
三、症状的一般表现与特异表现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1、气候条件
    2、小麦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致病力关系
    3、品种抗病性差异
    4、播种期
    5、肥料的影响
五、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适时播种,避免早播
    3、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
    4、药剂防治

(5)三唑类杀菌剂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机理研究——对小麦苗期生长和病菌附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三唑类杀菌剂拌种对小麦生长的作用
        1.1.1对植株和根系的作用
        1.1.2对冬前分蘖和生育期的影响
        1.1.3对越冬期麦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2三唑类杀菌剂种子处理后植株对病原菌的抵抗程度
        1.2.1根颈叶鞘带菌率测定
        1.2.2植株叶鞘的带菌检测
        供试叶鞘准备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
        扫描电镜制样
        镜检
        1.2.3植株提取液对Rhizoctonia cerealis的抑制测定
        取样材料的准备
        提取
        抑菌测定
2结果和分析
    2.1对植株和根系生长的作用(表1)
        苗长
        节间
        叶龄
        根系
        鲜重
        分蘖
        可溶性糖含量
    2.2药剂拌种对减少或削弱病原菌侵染的作用
    2.3药剂经植株内吸传导后,病菌侵染叶鞘的镜检
    2.4植株提取液对Rhizoctonia cerealis的平皿抑菌测定
3讨论

四、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坦、粉锈宁药害的克服及春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J]. 陈怀谷,史建荣,王永文,王裕中. 江苏农业科学, 1990(01)
  • [2]小麦纹枯病菌抗戊唑醇菌系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性机理研究[D]. 刘英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3)
  • [3]纹霉净种子处理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效果[J]. 王裕中,史建荣,杨新宁,陈怀谷,吴志凤,王永文. 江苏农业科学, 1992(04)
  • [4]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J]. 吴洵耻,高士仁. 山东农业科学, 1992(02)
  • [5]三唑类杀菌剂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机理研究——对小麦苗期生长和病菌附着的影响[J]. 史建荣,王裕中,方中达. 江苏农业学报, 1992(01)

标签:;  ;  ;  ;  ;  

克服白炭、粉布坦药害及春后小麦纹枯病防治适宜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