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潘洁梅[1](2021)在《孟子人格修养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

周希[2](2020)在《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儒学思想中 "以人为本" "社会正义" "平等和谐"的传统价值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契合,既是由其自身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关注人与社会和谐自由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所需要的。探讨儒学思想中适用至今的传统价值观对我国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代化的启示意义,既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又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指导。

赵立庆[3](2021)在《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艮的儒学思想是中晚明市民生活的理论表达,本文概括为身本儒学。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东西方无不经历了一个由心本论到身本论的过程,但从生活儒学而看,身本并非意味着把身看成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是生命的自由活动。在工夫论域中,衍生出“安身立本”的内圣工夫论和“亲民爱物”的外王工夫论,而且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内在贯通。王艮建立了一个以“身”为本体、以“安身”为工夫、以躬身实践为旨趣的身本儒学体系。由此,“身”从理本体、心本体中解放出来,成为身心合一的具有现代价值的个体。张岱年先生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个体本位价值:“王艮的主要思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就是肯定个体是根本的。”从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看,“身”所表示的人类身体则是单个的人或特殊的社会自我,它基本上我由社会关系和累积起来的习惯、价值和气质来塑造的,而塑造的过程则是学习、经历、行为和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前学界关于王艮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王艮儒学的思想史意义,如从阳明后学、泰州学派,这是整体视角;一是阐发王艮儒学思想的某个侧面,如“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等,这是局部视角。总起来说,还缺乏一种系统的体系研究。因此,构建王艮身本儒学的哲学体系及其所体现的现代个体思想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活儒学、社会人类学和比较哲学方法,从本体、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三个维度阐述王艮身本儒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价值。王艮身本思想的产生是儒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思想事件,所以应该从身本观念得以产生的思想论域加以理解。因此研究身本思想需要厘清西方身本观、儒家身本观,还要从生活论视域加以透视,因为身本思想本质上是市民生活的反映。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身体”概念不能理解为单纯的躯体、肉身或四肢,而是奠基在生命之上的身心合一的个体。仅在与心相对时,“身体”主要是指身躯,而在其他论域中,身体一般是指身心合一的个体。西方身本观历程大致与儒家传统身本观相似,也有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王艮从阳明“身心一件”出发,颠倒“心主身辅”的关系而确立身本论。由此可见,形而上学一—无论是西方理性主义还是宋明理学——视域下“身”被贬低为身体。而生活儒学认为,生活本身既是形而上学的本源,更是形而下学的本源。以此观之,“身”的本源义也就不是感性欲望的肉身,而是生命及其生命活动,即生活,即百姓日用。本文第二章主要阐明王艮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生平经历。明代政府高度集权,政治生态极度恶化,士人心态也呈现极大的不同。但是,权力集中同时使得官僚体制庞大,政府效率低下,商品经济得以持存并逐渐发达,白银成为主导货币,“促使赋役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且把社会各个阶层大幅度地拖入商品交换关系中”,人身依附关系松解,市民奢侈消费意识抬头。阳明所言的“心即理”实际上便是“我即理”,亦即将价值评判的权利收归自我。尽管其自我的内容仍然是以忠信礼义为核心构成的,但却极大地突出了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士人的人格得以从外在的权威中拜托出来而独立。王艮从直接从“心即理”的良知主体转到“身即道”的身体主体,凸显出生命个体的价值。简单地说,阳明以自身的良知作为评价标准,王艮则以安身作为评价标准。质言之,王艮之“身”正是良知的具身化。王艮之身本论或尊身思想既与先前典籍的生命哲学相关,也有道家的贵身思想有关,还是时代生活的反映。第三章主要阐明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如果说阳明心学的本体是良知,那么王艮儒学的本体是身。本体在这里不是宇宙论意义上的世界产生的本源,毋宁是意义世界上的价值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然状态。如陈来教授所说,“本体本指本根、本来,体指实体、状态、体段等。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实体、本体、道体,都涵有或涉及本体论的问题,尤其是道体。中国的本体是生生不已、有生命的。”“道体”在王艮儒学思想中其实指的就是“身与道一件”,即“道身”。首先,王艮把“身”抬高到本体位置,“身与道同尊”、“身与道原是一件”,借用王船山的话说就是“即身而道”。其次,保身爱身是人的良知良能,是生生之机;知保身,才能爱身,能爱身则爱人;进而达到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所以,安身才是立本:“不知安身便去干天下国家事,是之谓‘失本’。”第三,王艮借用本末范畴阐释“物有本末”:“‘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谓。”“身”是天下国家的价值尺度。所以,王艮的明哲保身论不是狭义的保全生命,反而突破传统单向性的爱,使仁爱成为双向的“互爱”。宋明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工夫论,工夫又可分为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故分两章论之。第四章主要阐述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内容和特征。工夫论是本体论体现的逻辑结果,有什么样的本体逻辑上要求相应的工夫。无论是理学工夫还是心学工夫都是本体-工夫框架下的工夫论,王艮则从良知现成出发注重百姓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工夫。王艮十分重视工夫,他认为本体如何关键看工夫:“体用不一,只是工夫生。”显然,阳明心学蕴含着深刻的个体性评价原则,而这一原则在王艮的身本工夫中得到落实和阐发。王艮的工夫论建立在身本论之上,“身与道一件”,所以,安身工夫是其主旨;“身”是生命的显现,生命即是生生不已、活泼泼的自然之道,所以,工夫无须防检,当下即用、至简至易,以“乐学”为方法论。如前所言,安身的“身”是身心合一的个人,所以安身其实是“安其身而安其心”。“安身”自然包括保护生命权利,但“保身”也是“爱身”,所以,“明哲保身”其实是生命之爱,是生生之道。从自爱出发而爱人爱物才是本真的仁爱,爱有差等始于自爱,这就是爱身为爱人爱物奠基。由于王艮坚持良知现成,即肯定个体原则的优先性和现成性,所以个体权利和法则衡量天下国家之正与否,“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在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格物”。这就是王艮“以身格物”的工夫论。第五章主要论述王艮身本儒学的实践维度,即外王工夫论,就是说外王工夫是现实发用,而不仅仅指向主体的良知本体。实践品格是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在要求,“安身”并非认命听命、安于现状,“身”本来就包括躬身实践的含义。王艮把良知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改造成“我命虽由天,造命却由我”的自主性;并且将这种自主性赋予平民大众,从而推进儒学的世俗化。泰州学派多率性而为,符合社会底层民众的需求,以至于背离当时的社会礼制,足见其影响。身本儒学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讲学活动、乡会活动、参与治理和政治诉求。讲学活动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可谓是儒家思想的传教活动,其目的是启蒙大众。宗会实际上反映出松散的近世家庭在恶劣的环境下的一种自救性的自治组织。讲会乡会尽管有长幼之分,但受“满街皆是圣人”思想的影响,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代表观点是何心隐“天下统于友朋”的论断。从身本论看,这种圣愚平等实质是政治平等,从而为政治参与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的政治思想是“王道仁政”,后世一般称之为德性政治或伦理政治。王道仁政落实在士人身上就是“内圣外王”。就其理想状态而言即“三代之治”,这是儒者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间接反映出儒者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内圣外王最终要落实在政治制度上,这就预设君权的合法性,一旦进入现实政治中,政道与治道脱离,君主权威压倒一切,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制约因素。在碰到制度这道硬墙后,儒家思想只能在内圣领域继续深挖。王艮采取“修身见于世”的实践策略,“觉民行道”,“内圣外王”架构在王艮这里出现裂缝,转化为自我主宰的“出处进退”之学:出处进退各有其道,“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师”。王艮的独立自主精神发展成为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人的狂侠人格,这也是儒家在专制体制下的必然结果。余论部分是王艮身本论的延伸,即进一步揭示身本儒学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身”本就有“吾”、“我”的含义,经王艮的诠释,身获得与道同尊的本体地位,而在现代权利话语下,身体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也就是说从道德话语和权利话语两个方面,“身”指向或等同于个体。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不再是传统的宗法家族,此外作为制度形态的传统儒学已经解体,儒学的复兴必然落实在现代个体身上。个体,从国家层面讲就是公民;从经济领域讲就是经济人;从道德领域讲就是道德人,从市民社会讲就是市民。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的公民儒学”,以区别“传统的宗法儒学”。既然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的社会,这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那么儒学的形而上表达就是个体儒学。换句话说,个体儒学就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下,基于并有益于个体权利和德性,实现“成己成物”的价值诉求。当然这套价值诉求又不得不诉诸现代制度以实现自身,儒学不必再走心性论基础上的“内圣开外王”之路,而应落实到个体身上。

江婷[4](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冯琦[5](2021)在《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丽丝·莱辛一直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况,在她的多部小说中都描写了女性境遇,甚至是边缘人的生活,承续了乌托邦思想反思现实的内核,在解构静态乌托邦的同时也在建构她理想的动态乌托邦社会,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寄予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科技泛滥的时代中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深切关怀。本文通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对比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挖掘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的特征,竭力揭示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在其小说中的实践与发展。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五个章节组成。绪论是对该论题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该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梳理辨析了乌托邦、乌托邦文学、女性主义乌托邦等概念,并分析了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溯源和理论阐释。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分别阐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的特征:以解构个人中心、解构人类中心为内核的解构思想;反“第二性”,重申“双性同体”,主张女性作为言说和历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反对静态乌托邦,建构了动态乌托邦理想。莱辛强调女性真正的独立在于精神上的独立,强调主体的自我超越和对社会的责任。莱辛对怀旧式的静态乌托邦和传统“女儿国”式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理想表示强烈的反对,她指出消极地回望过去的“女儿国”是女性主义的溃退,呼吁人们积极的行动起来打破“静态”的社会,对抗精神危机。多丽丝·莱辛在“反女权”的标签下实际潜藏着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超越,已经从性别问题延展到对人类生存的关切和思考。多丽丝·莱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范畴,不再局限于性别的场域,其思想涵盖了对人类生存的更深层思考,可以说莱辛的努力丰富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使妇女对解放的追求转向精神解放、人类解放这一更高的层次。

毕芳[6](2021)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伊儒会通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对伊儒之“德”的理解,源于对儒家“明明德”的理解。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界涌现出一批“学通四教”译着家,他们从宋明理学的相关概念和思想架构出发,系统阐述伊斯兰教理、礼法和习俗,这种路径被称为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等。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坚持伊斯兰教本身教义教理,以中国语境下的易于人们理解的语言去解释伊斯兰教文本,与儒家文化的会通经历了“碰撞”、“附会”、“融合”的阶段,是文化对话的典范。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国内伊斯兰教学者结合儒家文化,对“德”展开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上的论述。本文旨在通过对儒家之“德”与伊斯兰教之“德”的概念和涵义进行历史溯源,并以中国伊斯兰教四位汉文译着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和马德新对“德”的论述为例,考察“德”或“明德”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丰富内涵。文章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当前学者们对伊儒之“德”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并说明本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从伊斯兰哲学和宗教的层面对传统伊斯兰教中的“德”进行解释。在哲学层面,分别通过逍遥学派、苏非神秘主义中安萨里、照明学派和神智学派不同的阐释来简要解读“德”。在宗教的层面,阐述经训学、教义学和教法学的层面对“德”的规定;其次是梳理和分析儒家文化中“德”的涵义演变及其特点,总结儒家之“德”的内容。从先秦至宋明,儒家学者论“德”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当代学者如陈来、杜维明等学者对儒家之“德”的论述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以四位伊斯兰教汉文译着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和马德新对“德”的讨论为例,结合先秦儒家与宋明理学文献,分析其对中国儒家学说的会通融合和改造,以此来解释中国伊斯兰教中的“明德之源”、“明德之功夫”和“明德之途径”。第四部分通过对伊儒之“德”的来源、内心之功夫、修持方式、修养目的和归宿进行比较总结。通过对两种文化中的“德”进行比较论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发挥伊斯兰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白宇辉[7](2021)在《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对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此探讨思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本社会的分析,解析明代儒家思想文化产生的根源,对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整体把握,一方面,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明代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新的动向都与传统儒家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明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同时,儒家思想中的传统内容又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文化阻滞力。最后,对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探讨传统儒家思想与经济之间的同构和张力,有助于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在中国当代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进一步厘清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机制,对我国的现代文化转型、文化输出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程姗姗[8](2021)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物质层面需求极大满足,但经济科技发展和人文精神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出现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较大程度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这些现象折射出当代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目标及衡量标准出现偏差,人的价值实现陷于困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视域下探究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意义重大。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及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黑格尔人学思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幸福观。这些先哲思想为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提供理论来源,而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论认知前提。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创造性、辩证性、社会历史性、多样性则是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的主要特性。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思想自传入中国起便扎根中国土壤不断得以继承发展,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发展主要总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马克思强调不管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作用于“人”本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人的解放等都是这一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其二,以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体现我国对人的价值实现所需的客观条件的重视。其三,以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引领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主观条件的满足,主观条件即人本身,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如树立爱国主义理念、理想人格建立及树立个人奋斗精神等。其四,将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强调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志是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新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向往等均是我国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其中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主要体现在过度重视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以及过度看重价值的物质层面而无视其精神层面。其二,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我国存在自然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污化等问题。其三,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单一或固定的职业与行为被人们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固有途径。其四,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只为功利而无视社会价值,甚至做出危害社会与国家的违法行为。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则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生产力发展桎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桎梏人的价值实现;第二,西方价值观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被带入中国,西方完全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对国人价值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第三,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人们关于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思维取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举措,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展开阐释。第一指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作用,以集体主义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主旋律、将“增加个人收入”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具体内容等;第二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从和谐、法治、爱国、爱岗敬业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指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取向,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既关注社会价值也关注自我价值,既重视人的价值的物质层面也重视精神层面,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选择集体利益。本篇论文以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为前提,总结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理论上讲,本文对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对马克思人的价值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作总结论述,也为当前国人价值实现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此外,本文对促进我国社会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王振东[9](2021)在《中国人的差序性利他:自我建构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罗嫚[10](2021)在《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义利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儒家义利观思想精华仍具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融入义利观方面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全面分析儒家义利观的基础上,将其思想精华合理的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现有着作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重点阅读儒家义利观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着作,并结合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系统研究法,对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儒家传统义利观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以“义”与“利”的内涵以及“义”与“利”的关系为起点,对儒家义利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出先秦儒家义利观所蕴含的“义利统一”、“见利思义”、“公利至上”等思想精华,为下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对儒家义利观的德育价值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既符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又能促进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第三部分则对大学义利观及其培育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则是探讨了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德育的路径,完善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以期能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帮助,以推动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促进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3)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由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身本”观念的先行讨论
    第一节 西方身本观
        一、西方哲学视域下的身本观
        二、权利话语下的身本观
        三、文化人类学下的身本观
    第二节 儒家身本观
        一、“身”、“心”释义
        二、身体的类型
        三、身体的转向
    第三节 生活论还原下的身本观念
        一、形上之身
        二、形下之身
        三、本真之身
第二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中晚明市民社会
        一、商品经济
        二、市民阶层
        二、市民生活
    第二节 中晚明政治文化与士人心态
        一、政治生态
        二、士人心态
    第三节 王艮生平与思想渊源
        一、身份的转变
        二、王艮与阳明心学
        三、王艮与释道
第三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身与道
        一、尊身即尊道
        二、以身弘道
    第二节 安身立本
        一、良知良能
        二、明哲保身
        三、具身良知
    第三节 身为国家天下之本
        一、身是家之本
        二、身是国之本
第四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
    第一节 工夫论概述
        一、工夫考义
        二、儒家工夫概念
        三、本体-工夫与日用工夫
    第二节 穷理与致良知
        一、穷理与知礼
        二、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第三节 安身工夫
        一、静坐默识以体道
        二、“良知致”
        三、淮南格物论
        四、当下日用即工夫
        五、乐学工夫
第五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外王工夫论
    第一节 实践品格
        一、大人造命
        二、世俗化
    第二节 乡村实践
        一、讲学活动
        二、乡会实践
    第三节 政治理想
        一、平等观
        二、政治参与
        三、理想社会
余论: 儒学与个体
    一、个体与个人、整体
    二、儒学与个体性
    三、个体儒学的两个维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3.4.1 桐城派概况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4.1 理论渊源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4.2 发展历程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5.5 本章小结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6.2 德育内容
        6.2.1 修身
        6.2.2 齐家
        6.2.3 治学
        6.2.4 为官
        6.2.5 社会
    6.3 德育原则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6.4 德育方法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6.5 本章小结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附录五:学堂章程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5)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多丽丝·莱辛与女性主义乌托邦
    (一)“乌托邦”与“乌托邦文学”
    (二)女性主义乌托邦
    (三)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溯源
二、去中心化: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解构思想的特征
    (一)解构个人中心主义
    (二)解构人类中心主义
三、反“第二性”:莱辛强调主体性意识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
    (一)对“双性同体”的再阐释
    (二)女性作为言说的主体
    (三)女性作为历史的主体
四、建“动态乌托邦”: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建构
    (一)批判“怀旧”的“静态乌托邦”
    (二)超越“女儿国”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6)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伊斯兰之“德”的研究成果
        二、儒家之“德”的研究成果
        三、伊儒之“德”比较研究成果
        四、伊儒会通的涵义及其比较研究范围
    小结
第一章 从伊斯兰之“德”到儒家之“德”
    第一节 传统伊斯兰教论“德”
        一、伊斯兰哲学论“德”
        二、宗教学层面论“德”
        三、小结: 伊斯兰之“德”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儒家之“德”
        一、“德”之内涵
        二、“德”之来源
        三、“德”之践行
        四、小结:儒家之“德”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章 明清伊斯兰教学者对“德”的阐述
    第一节 明德之源
        一、王岱舆之“明德”
        二、马注之“明德”
        三、刘智之“明德”
        四、马德新之“真德”
    第二节 明明德之功夫
        一、王岱舆明“明德”之功夫
        二、马注明“明德”之功夫
        三、刘智明“明德”之功夫
        四、马德新明“明德”之功夫
    第三节 明明德实现的重要途径
        一、王岱舆:大学、中学、常学
        二、马注:常道、中道、至道
        三、刘智:礼乘、道乘、真乘(理乘)
        四、马德新:礼乘、道乘、真乘
第三章 伊儒之“德”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德”之来源
    第二节 “德”之内心功夫
    第三节 “德”之修持方式
    第四节 “德”之目的与归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儒家思想根植的历史文化基础
    第一节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其在明代以前的发展
        二、明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三、小农经济的特征及影响
    第二节 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文化
        一、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政治文化形成
        二、伦理政治文化下的社会运行机制
    第三节 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一、群体本位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二、群体本位对社会的影响
    章节小结
第二章 儒家思想在明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明代儒家伦理文化的嬗变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知识伦理
        二、“一本万殊”理念下的文化繁荣
        三、“存理去欲”的人性修养论
        四、晚明儒者对人性解放的追求
    第二节 明代儒家思想的经世取向
        一、“笃实用功”的实践性品格
        二、经世致用的济世思想
    第三节 明代儒家思想的人文观照与大众化
        一、“心学”的主体性回归
        二、儒学的平民教育和大众读物的普及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明代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明代经济发展概况
        一、明代的财政与赋役制度
        二、明代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明代社会的新动向
    第二节 明代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一、人主体意识的回归及资本精神的催发
        二、文化市场的繁荣
        三、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结合下的“致富论”
    第三节 明代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阻滞因素
        一、明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文化阻滞力
        二、明代中期社会风气的变迁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关系的现代意义阐释
    第一节 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意义
        一、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对人之主体意识的再审视
        三、有利于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
    第二节 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关系的启示
        一、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文化输出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
        1.黑格尔人学思想
        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人的幸福观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
        1.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2.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3.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三)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
        1.创造性
        2.辩证性
        3.社会历史性
        4.多样性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 “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
        1.社会主要矛盾演变
        2.人的解放
    (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
        1.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秉持“五大发展理念”
    (三)确定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方向——引领人的价值实现
        1.树立爱国主义理念
        2.理想人格建立
        3.树立个人奋斗精神
    (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目标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培育“四有”新人
        3.美好生活向往
三、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
    (一)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
        1.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
        2.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
        3.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
        4.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
    (二)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
        1.生产力发展桎梏
        2.西方价值观冲击
        3.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
四、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解决举措
    (一)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基础作用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
        1.和谐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诉求
        2.法治,人的价值衡量纠差的强制制度保证
        3.爱国情感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4.爱岗敬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儒家义利观基本内容概述
    2.1 儒家义利观的科学内涵
        2.1.1 儒家对“义”的阐述
        2.1.2 儒家对“利”的阐述
        2.1.3 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观点
        2.1.4 儒家义利观的历程流变
    2.2 儒家义利观的思想精髓
        2.2.1 义利并存的认知判断
        2.2.2 见利思义的道德理念
        2.2.3 公利为先的价值导向
    2.3 儒家义利观的重要价值
    2.4 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义利观的扬弃
第3章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3.1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1.1 明确科学义利关系
        3.1.2 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3.1.3 铸就集体主义精神
        3.1.4 培育良好个人品质
    3.2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
        3.2.1 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导向
        3.2.2 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想资源
        3.2.3 扩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
第4章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德育的问题及成因
    4.1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德育的主要问题
        4.1.1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力度不足
        4.1.2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较少
        4.1.3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
    4.2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
        4.2.1 社会环境中存在抑制因素
        4.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4.2.3 大学生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第5章 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5.1 以儒家义利观促使大学生自我提升
        5.1.1 帮助大学生认识儒家义利观
        5.1.2 促使大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
    5.2 以儒家义利观完善大学生德育体系
        5.2.1 结合儒家义利观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导向
        5.2.2 利用儒家义利观充实大学生道德教育思想资源
        5.2.3 参照儒家义利观扩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5.2.4 运用儒家义利观打造大学生道德教育师资队伍
    5.3 以儒家义利观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5.3.1 以儒家义利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5.3.2 以儒家义利观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
        5.3.3 以儒家义利观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5.3.4 以儒家义利观塑造健康纯净的网络阵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孟子人格修养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潘洁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J]. 周希. 西部发展研究, 2020(02)
  • [3]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D]. 赵立庆. 山东大学, 2021(11)
  • [4]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5]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 冯琦. 延安大学, 2021(12)
  • [6]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D]. 毕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7]明代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白宇辉.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 程姗姗.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9]中国人的差序性利他:自我建构的作用及机制[D]. 王振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儒家义利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杨罗嫚.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及其现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