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的一些最新进展

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的一些最新进展

一、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永斌[1](1983)在《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文中认为 钢铁工业及电镀工业的发展,使六价铬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因素。由于六价铬的毒性,特别是它的致癌性和诱变性,引起了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环境卫生监测中,它已被列为重点监测项目。近二、三年来国外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测定六价铬的新技术及新方法,现将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综述如下。

王承杰[2](2017)在《基于微型光纤吸收传感器检测水体中痕量物质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体环境中痕量重金属离子及无机污染物的分析测定是现代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的大型仪器设备只适合在实验室内使用,无法实现现场分析测定。日益严峻的水体污染事件要求环境分析技术向现场化和便携化方向发展。本论文将光导纤维与光谱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微型吸收型光纤化学传感器,利用其传输损耗小、传输容量大、灵敏度高、可微型化、抗电磁干扰和防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应用于水体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分析检测。论文构建了微升级检测池的光纤吸收检测探头,将其集成于阀上实验室(LOV)系统,结合微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微型化的介观流控-阀上实验室光纤吸收检测传感器装置(FOS-LOV),并应用于水体中亚硝酸盐和余氯污染物的检测。实验优化了载流速度和显色时间等各项实验条件,探讨了检测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检测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实际样品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将测定样品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LOV的自动介观流控特征和光纤检测的高灵敏性,有效地减少了分析过程中样品和试剂的消耗,提高了分析速度和检测灵敏度,成功建立了一种自动、准确、快速的在线污染物定量分析方法。论文以光纤表面产生的渐逝场为工作基础,提出了基于渐逝场原理的光纤界面检测方法,并搭建出光纤渐逝场传感器装置。实验利用光纤表面产生的渐逝场与传感试剂发生光学吸收反应,痕量污染物的存在可以引起渐逝场信号的灵敏变化,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对茶叶样品中无机氟离子含量和废水样品中的Cr(Ⅵ)含量进行高灵敏检测。实验优化了载流速度和显色时间等各项实验条件,探讨了检测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检测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实际样品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将光纤渐逝场感器测定样品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利用光纤表面产生的渐逝场,将检测和传导介质都集成在单根光纤表面,避免了复杂的光学耦合和调制,成功实现了分析检测的光纤化、微型化和便携化。论文构建的微型化光纤化学传感器检测装置,解决了传统分析检测装置体积庞大、使用环境苛刻等问题,开发了水样中痕量污染物的实时、原位分析检测技术。同时,论文通过模块化设计的现场化传感器检测装置,避免了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简化了水样的保存和运输过程,提升了环境监测的现场水样分析技术,为痕量物质的准确、高灵敏现场检测建立了分析平台。

李建文[3](2007)在《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形态分析中样品的预处理,分离富集和测定方法;并且对铬的形态分析进行了展望。分别改进了测定铬(Ⅵ)的乙二胺—亚硝酸钠络合催化波法和罗丹明B共振散射荧光法,并将其分别成功应用于测定水样及土样中的铬形态。系统的研究了湘江水系(江水,土壤和水草)中铬形态在不同时空里的分布及迁移。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在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铬(Ⅵ)-乙二胺-亚硝酸钠-EDTA络合体系产生的高灵敏度催化波在测定痕量铬(Ⅵ)中的应用。本法具有选择性高,方法稳定,检测限低等特点。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为0.005μg/L,铬(Ⅵ)浓度在0.01-2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2提出了以罗丹明B-I3-离子缔合物共振散射测定铬(Ⅵ)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较好,其线性范围为10.0~500μg/L,对Cr(Ⅵ)的检出限为2.2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与离子交换分离法相结合,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土壤样品和水草中铬的形态分析。3系统的研究了湘江(长沙段)水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研究发现:铬(Ⅵ)在酸性江水中较易还原为铬(Ⅲ),并且江底淤泥对铬(Ⅵ)有较强的吸附作用。4号水样处(在排污口往下游约1.5Km处)铬(Ⅵ)的含量已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85),所以铬盐厂排放的废水中的铬对湘江的污染范围有限。不同季节中铬的各形态的含量变化较大,颗粒态和有机态铬在夏季的含量较高,而其余各形态的铬在秋、冬两季的含量高于春、夏两季。4系统的研究了湘江(长沙段)沿岸土壤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及其在水草中的积累。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铬主要是以有机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江水中的铬被土壤吸附后主要转变成了有机态;在不同的季节中铬的各形态的含量有所不同。有机态铬和可交换态铬与水草中的总铬有较好的相关性,较易被水草吸收,而残渣态铬则难以被水草吸收。

宋蓉[4](2019)在《庆城废弃油田场地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在石油开采及集输过程中会产生石油类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物不仅会残留在土壤中,而且可能进入包气带甚至是地下水含水层。由于它们难溶于水,且难于自然降解,在进入环境后,只有小部分通过降解、挥发等途径被转移、去除和吸收,大部分仍滞留在环境中,可能在自然环境中存留几年到数十年,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究评估已弃采的石油场地的水土环境质量和污染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和利用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陇东地区庆城县域为研究区块,以废弃的石油井场和集输场站为对象,通过收集辖区与石油开采、集输相关的资料,现场踏勘以及人员访谈,对区内758个井场进行风险筛查,确定58个井场和5个场站为潜在石油污染场地,对其进行详细污染调查。在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石油污染超标的37个井场(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对位于敏感区的26个井场采用HERA软件与导则结合的方式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及采用潜在生态环境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比选了修复技术在该地区环境下的适宜性及效果,按照污染程度及风险大小,提出了研究区污染场地分类管控和修复建议。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现状(1)对63个井场(站)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其中37个井场(站)的样品总石油烃浓度超过筛选值,超标率为58.7%;八种重金属(砷、铜、锌、镍、镉、铅、汞和铬)浓度均低于筛选值。表明该区域土壤污染以石油烃为主。(2)6个地下水样品检测的20项指标,其中有氯化物、氟化物、总硬度、硝酸盐和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超过地下水限值,这是由研究区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所控制的,属于原生偏高导致地下水普遍存在超标现象。石油开采特征污染物石油类、挥发酚均未检出,说明石油污染物尚未污染地下水。(3)采集了9个地表水样品,每个水样检测22项指标,其中有总氮、氟化物、铬3项指标超过地表水限值;W-06样品总氮超过限值12倍,六价铬超出0.16倍,这是由于W-06样品的采样点位于庆城县庆城镇环江与柔远河交汇处,而在环江上游区域分布有工业企业和居民区,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导致氮和六价铬超标。石油开采特征污染物石油类、挥发酚均未检出,所以目前石油污染尚未波及地表水。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于土壤污染的37个场地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质量评价,其中26个场地为重度污染,6个为中度污染,2个为轻度污染,3个为轻微污染。3.风险评估结果对敏感区(水源保护区和农田区)的26个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水源保护区有5个场地的风险不可接受,农田区有7个场地的风险不可接受;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位于水源保护区的场地3个是高风险,4个是中风险,6个低风险;位于农田区的场地2个较高风险,3个高风险,5个中风险,3个低风险,这是由于场地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场地面积以及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不同导致的。4.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建议针对37个场地石油烃污染现状及根据质量评价、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治理与修复建议。位于非敏感区域的11个场站实施风险管控,防止污染扩散;26个位于敏感区域的场地实施场地修复,即2个位于农田区的低污染的场地选择“混合破碎抛翻+1种植物修复”技术,4个位于水源保护区的中污染的场地选择“混合破碎抛翻+多种植物修复”技术,重污染、较重污染、很重污染以及极重污染的20个场地选择“混合破碎抛翻+生物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修复。

胡文[5](2008)在《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指重金属能被生物吸收或对生物产生毒性的性状,受环境和生物体自身的综合影响,涉及到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各个方面。土壤一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直接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和石景山工业区为研究样区,采取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室内分析测定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依据重金属总量和化学形态分析结果,对样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潜在污染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复合污染和外源元素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运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地积累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污染指数值随各方法分级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基本处于1<P<2的轻度污染等级,凉水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可用于农业耕作,但Cd、Cu和Pb等重金属元素潜在的污染风险应当引起重视。综合分析各评价方法,修正的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法在研究样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而修正Pi为基础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既可以等价地比较各种重金属和各个研究区域之间的环境质量,又适当地突出了污染程度较重的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是样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适宜的方法。依据土壤环境容量估测,Cd在土壤中累积50年后会超过国标二级限值,Cu累积100年内浓度会超出二级限值。(2)应用经典的Tessier顺序提取法和欧盟通用的BCR顺序提取法,测定凉水河样区20个土壤样品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并进行对比分析。Tessier法和BCR法均能有效地提取土壤中各形态的重金属,两者在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布上总体一致,但在具体数值上有一定的差异。测定的各形态之和与总量相比,Tessier法的Ni和Cd偏高,BCR法的Ni和Pb偏高,其余元素都较总量偏低。两种方法测定的形态之和相比,Tessier法的Cu、Zu、Cr、Cd含量稍高,Pb和Ni稍低,但相对误差较小,而BCR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较大。从重金属形态的相对误差分析和研究重金属迁移能力的角度,选择Tessier顺序提取法进行本研究地区重金属的形态测定。(3)运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测定了样区全部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据此进行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分析。样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残余态中:在非残余态中,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可交换态所占比例最小。运用可利用形态和地球化学相、重金属的活性系数、迁移系数和转移系数等方法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用活性系数(MF)、迁移系数(M)和转移系数(TF)来评价Cu、Zn、Cr、CA、Pb、Ni等六种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能力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土壤重金属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呈现4个梯度,Cd:(Cu、Zn、Pb):Ni:Cr=27:10:7:2。污灌区以Cd、Zn污染为主,工业区重金属以不可利用态为主,污染风险不高。(4)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土壤环境条件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污灌区土壤质地为壤质黏土或砂质黏壤土,土壤偏碱性。土壤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和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重金属相互之间存在拮抗或协同污染;土壤重金属各形态之间以及各形态重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复合污染。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养分含量都是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5)通过正交设计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Zn、Cd、Pb复合污染条件下Si对黑麦草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Zn、CA和Pb都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Si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Si的添加使土壤pH增加了0.6个单位,可交换态Zn、Cd和Pb随Si水平增加时下降的幅度存在Cd>Zn>Pb的规律。可交换态重金属含量能更好地表征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但重金属总量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pH值和硅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显着抑制黑麦草中重金属的含量;Si对碱性和中性土壤中的Zn、Cd和Pb以及酸性土壤中的Pb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酸性土壤中的Zn和CA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pH和Si的交互作用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许丽丽[6](2010)在《水质理化检测箱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各种生产和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直接进入水体。作为居民饮用水源的大部分水体,已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检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一般实验室检测分析步骤繁琐,实验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研制的水质快速检测箱实现了水质的现场采样和现场测定,快速测量水质的多项指标,及时掌握水环境的动态变化,预防事故的发生,为现场快速测量提供新的测试手段。通过实验建立了水中氯化物快速测定方法。应用莫尔法与硅胶吸附原理制备的氯化物快速检测管,通过方法筛选,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铬酸银硅胶检测管最佳实验方案。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限为5mg/L,变异系数范围在2.1%~6.3%,回收率范围在82.5%~108.9%。与国标方法相比无明显系统误差,RSD%<5.5%,10min即可完成样品检测。通过实验建立了水中硫酸盐快速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在最佳物料配比,并考察了被检水样的温度,酸碱度、铁离子和氯离子对检测结果均无较大影响。实验中主要,本检测管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mg/L变异系数范围在2.7%~5.7%,回收率范围在85.5%~106.3%。对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检测饮用水中总铁的研究进行改进,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PEG20000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且对个单因素进行考察,结合现场快速检测的特点,制成的总铁快速检测管5min即可完成样品检测,最低检出限为0.1mg/L,准确度为94%100%。经过实验对各个检测项目的试剂的选择,试剂配比,生产工艺等因素进行摸索,确定了最佳方案。对该检测箱中各检测项目进行性能评价,检出限均低于或等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最低标准,重复性>92%,标准偏差在0.65%-4.4%,表变异系数范围在0.1%~5.7%,回收率范围在86.5%~108.9%。对水中常见离子进行干扰试验,用自制检测管对随机抽取水样进行检测,并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其准确度>94%。

张雅兰[7](2018)在《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制备、性质及其在尿素、硫酸软骨素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可应用于生物检测、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对碳量子点进行表面功能化改进,进行适当元素的掺杂,改变碳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拓展碳量子点在生物探针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中,我们设想建立一类特定修饰、具有对pH敏感响应、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碳量子点,从而实现对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的测定。本课题制备了氮掺杂的新型碳量子点,并对它的性质进行表征,同时还对其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第一章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质本章中,我们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zeta电势、光电子能谱对碳量子点的形貌表征、结构、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碳量子点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考察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对外界因素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制备氮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表面带正电荷,生物相容性好,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光漂白性,对pH及铜离子等金属离子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响应。第二章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用于尿素的测定本章中,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对pH敏感响应的特性,开发了一种检测尿素的荧光方法。根据脲酶催化尿素反应改变被检测溶液的pH,考察不同浓度尿素与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荧光强度关系,进一步考察常见干扰物对尿素检测的影响,并将这种检测方法与现有临床试验进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荧光法可用于检测复杂体系中尿素的浓度,且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可重现性。第三章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ssDNA作用体系用于硫酸软骨素的测定本章中,基于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与FAM-DNA作用,设计并改进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从而建立可用于硫酸软骨素检测的碳量子点-DNA作用体系。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作为吸附平台,在一定浓度和pH的缓冲液中与FAM-DNA反应作用,形成FAM-DNA的荧光猝灭但碳量子点荧光稳定的作用体系。强负电荷的硫酸软骨素与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静电作用,使得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与FAM-DNA作用体系混合物分离,促使FAM-DNA荧光恢复。FAM-DNA荧光恢复的程度与硫酸软骨素的浓度密切相关,从而建立一种基于FAM-DNA荧光信号变化的硫酸软骨素测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药品和人关节液中软骨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具有实用性。

王夕云[8](2008)在《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和钼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顺序注射进样技术与气体扩散分离系统联用,并结合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测定了环境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将顺序注射进样技术与分光光度检测法联用,测定了环境水中痕量钼的含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顺序注射分析、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顺序注射-分光光度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环境水样中各种形态的碳在酸性条件下能够转化为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并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建立了气体扩散耦合顺序注射进样光度分析技术测定二氧化碳的新方法。分别测定总碳和无机碳的含量,通过差减法求出有机碳的含量。气体扩散分离系统的引入,消除了非挥发性基体组分对测定的干扰。采用单因素变换法对试样与试剂的进样顺序、试剂的体积及浓度、流速等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当试样进样体积为250μL时,本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0~120.0μg/mL,检出限为2.9μg/mL,对实际样品的回收率在92.8~107.2%之间,连续11次测定的精密度RSD为0.9%。第三部分介绍了基于在酸性条件下,钼能催化H2O2-I-动力学反应体系,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技术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钼含量的方法。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0~300.0μg/L,检出限为1.2μg/L,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环境水样品中钼的回收率在95.2~105.2%之间。最后对实验进行了小结。

郭可汾[9](2010)在《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修改、审议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将为我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尚不令人满意,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本文分析的背景材料,首先就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和具体沿革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三个方面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经验借鉴,本文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认证、危险性分析、可追溯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和危险性预警系统等着手,对美、欧、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具体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构进行了归纳;从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认证认可的规定、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认可认证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的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带来的在监管方面的变革,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从大菱鲆事件着手,以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作为实例,分析了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与环境、投入品和初级产品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对相关认证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田晴[10](2006)在《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含有碱减量废水的印染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碱度大、难降解性强等特点,经常规的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后难以达标排放。废水的难处理性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使印染碱减量废水的深度处理势在必行。论文针对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浓度低、难降解程度高、C/N比严重失调的特点,采用吸附性强、能够富集氧气及基质、表面利于微生物栖息的活性炭作为生物载体,选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ABAF)作为反应器类型,形成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处理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考虑到实践工程中,有机物浓度低、氨氮含量高的制丝废水的混入,会提高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中氨氮浓度,本研究在废水中外加氮源,促进反应器内硝化菌大量生长,形成自养菌-异养菌混合生长体系。利用活性炭吸附、以自养菌代谢产物为二级基质的共代谢作用、自养菌氧化氨氮中产生的氨单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促进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与转化。研究结果证明该工艺经过长期运行,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是深度处理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的简单、高效、实用的生化处理工艺。论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污染物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特征污染物的吸附降解性、反应器有机负荷、水力负荷、氨氮负荷、溶解氧、反冲洗特性、反应器高度等,为优化反应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运行过程中,反应器沿程活性炭残余吸附能力变化、生物量及生物活性的分布、溶解氧以及pH值在反应器内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以上参数与污染物沿程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了采用TTC-DHA法分析反应器内生物活性时,活性炭表面附着生物膜剥落步骤对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测试生物炭表面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生物炭沿程截留/附着生物活性,讨论了生物活性分布与污染物去除效果、生物活性与活性炭吸附以及反冲洗之间的关系。在常规的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提高反应器溶解氧、强化生物活性的富氧生物炭技术。通过提高反应器内溶解氧来增加活性生物量,强化反应器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取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论文从基质去除效率、进出水pH值差异、生物活性、有机物去除的最佳分子量范围、活性炭残余吸附能力等方面与普通生物炭滤池进行对比,分析了富氧生物炭的优势所在,剖析了溶解氧提高对生物炭处理效果影响的原因。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处理印染碱减量废水时活性炭的动、静态吸附容量,对比了活性炭单纯吸附与生物活性炭对废水处理能力的差别,总结了生物炭滤池长期运行中,为达到处理效果,防止活性炭吸附饱和所必须的关键控制条件。研究成果为曝气生物炭滤池处理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处理时,反应器所能达到的处理效果、曝气生物炭滤池的处理能力、活性炭的残余吸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运行数据。

二、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微型光纤吸收传感器检测水体中痕量物质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纤传感器概述
    1.3 光纤化学传感器
        1.3.1 光纤化学传感器概述
        1.3.2 光纤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分类
        1.3.3 光纤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机制
        1.3.4 光纤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3.5 光纤化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介观流控-阀上实验室光纤吸收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2.1 介观流控-阀上实验室光纤吸收传感器(FOS-LOV)
        2.1.1 FOS-LOV系统的检测原理
        2.1.2 顺序注射-阀上实验室系统
        2.1.3 FOS-LOV系统的搭建
    2.2 FOS-LOV系统检测水体中亚硝酸盐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部分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2.3 FOS-LOV系统检测自来水中余氯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部分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4 小结
    2.4 FOS-LOV系统小结
第3章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3.1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
        3.1.1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3.1.2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的搭建
    3.2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检测茶叶中氟含量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部分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3.3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检测水体中六价铬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部分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4 小结
    3.4 光纤渐逝场传感器小结
第4章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形态分析概述
        1.1.1 化学形态与形态分析的涵义
        1.1.2 形态分析的特点
        1.1.3 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
    1.2 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
        1.2.1 水体系中铬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
        1.2.2 土壤及沉积物中铬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
        1.2.3 生物中铬的存在形态
    1.3 铬形态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1.3.1 水样的预处理
        1.3.2 沉积物/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1.3.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1.4 铬形态分析中的分离/富集技术
    1.5 铬形态分析中的测定方法
        1.5.1 荧光分析法
        1.5.2 电化学方法
        1.5.3 原子光谱法
        1.5.4 分光光度法
        1.5.5 铬形态分析中的联用技术
    1.6 铬形态分析的展望
    1.7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8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极谱法测定江水中痕量铬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标准溶液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主要因素的影响
        2.3.2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3 共存离子干扰实验
        2.3.4 样品测定及测定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2.3.5 极谱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荧光法测定痕量铬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2 标准曲线与检测限
        3.3.3 共存离子的干扰
        3.3.4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
        3.3.5 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江(长沙段)水中铬的形态分布及迁移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2 取样及样品的储存
        4.2.3 离子交换分离法
        4.2.4 测定方法
        4.2.5 水样中铬形态的测定
        4.2.6 分析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江水中铬的各形态测定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4.3.2 总铬和总溶解铬的消解
        4.3.3 不同季节中铬形态的分布
        4.3.4 铬的各形态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
        4.3.5 江水中铬形态的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湘江(长沙段)沿岸土壤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及其在水草中的积累
    5.1 前言
    5.2 试验部分
        5.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5.2.2 取样及样品的预处理
        5.2.3 土壤和水草中铬形态的提取
        5.2.4 荧光法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铬形态的提取及提取液的处理
        5.3.2 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5.3.3 水草中的总铬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
        5.3.4 土壤中铬形态在不同季节里的分布
        5.3.5 土壤中铬形态对水草的生物可给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庆城废弃油田场地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石油污染场地现状
        1.2.2 污染调查现状
        1.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现状
        1.2.4 风险评估现状
        1.2.5 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2.6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气象水文
    2.2 地质地貌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状况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4 土壤特性
    2.5 研究区块的确定
第三章 废弃井场(站)污染调查
    3.1 废弃井场(站)现状
    3.2 场地环境调查
        3.2.1 油田废弃井场场地概况
        3.2.2 油田废弃场站场地概况
        3.2.3 石油开采及集输工艺分析
        3.2.4 场地污染来源及迁移转化
    3.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3.3.2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3.3 地表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筛选值的确定
        3.4.2 样品检测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1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1.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4.1.2 平均综合污染污染指数法
        4.1.3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4.2 废弃井场(站)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5.1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5.1.1 危害识别
        5.1.2 暴露评估
        5.1.3 风险表征
    5.2 生态风险评估
        5.2.1 生态环境评估方法
        5.2.2 生态环境评估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的研究
    6.1 区域治理与修复的基本设想
    6.2 修复目标值的确定
        6.2.1 风险控制值的计算
        6.2.2 修复目标值的确定
    6.3 污染场地修复方案
        6.3.1 潜在修复技术的选择
        6.3.2 修复方案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1.1.1 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1.1.2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来源的解析方法
        1.1.3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危害
        1.1.4 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重金属的拮抗机理
    1.2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2.1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概念
        1.2.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1.2.3 顺序提取法在重金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1.2.4 影响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1.3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
        1.3.1 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
        1.3.2 生态风险评价指数
        1.3.3 形态分析技术
        1.3.4 植物培养法
    1.4 北京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1.4.1 北京地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1.4.2 机理及评价指标研究
        1.4.3 北京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1.5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展望
        1.5.1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完善
        1.5.2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1.5.3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定位连续监测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凉水河污灌区
        2.1.2 首钢冶炼厂工业区
    2.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2.1 采样点的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制备
    2.3 土壤、植物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2.3.1 土壤样品分析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4 盆栽试验
        2.4.1 供试土壤
        2.4.2 试验方案
        2.4.3 植物培养
        2.4.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5 技术路线
3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总量与土壤环境质量
    3.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
        3.1.1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3.1.2 相关产地环境行业或地方标准
        3.1.3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
        3.1.4 土壤污染临界值
        3.1.5 土壤污染评价的三类指标
        3.1.6 本研究拟采用的土壤环境评价指标
    3.2 重金属的土壤污染
        3.2.1 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3.2.2 污染重金属简介
    3.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
        3.3.1 单项污染指数评价
        3.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3.3.3 CPI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3.3.4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3.3.5 主成分分析法
        3.3.6 各种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
    3.4 重金属的环境容量和累积趋势分析
        3.4.1 污灌区重金属的环境容量
        3.4.2 污灌区重金属累积趋势的评估
    3.5 污灌区重金属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3.6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7 小结
        3.7.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7.2 污灌区土壤环境容量和累积趋势分析
        3.7.3 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季节变化
        3.7.4 研究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4 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方法的比较
    4.1 化学形态分析方法简介
        4.1.1 Tessier五步提取法
        4.1.2 BCR顺序提取法
        4.1.3 两种形态分析方法的应用
    4.2 BCR法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4.2.1 污灌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4.2.2 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4.3 BCR法中重金属的相关性
        4.3.1 总量和形态中重金属的相关性
        4.3.2 重金属的总量与形态的相关性
    4.4 BCR和Tessier法中重金属形态的含量分布
    4.5 BCR和Tessier法中重金属形态比例的比较
    4.6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4.7 BCR和Tessier法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4.8 小结
        4.8.1 BCR法测定的重金属形态分布
        4.8.2 BCR和Tessier法测定的重金属形态比较
        4.8.3 BCR和Tessier法测定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比较
        4.8.4 BCR和Tessier法的适应性分析
5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5.1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
        5.1.1 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分布
        5.1.2 污灌区重金属形态的季节变化
        5.1.3 污灌区和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5.1.4 工业区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5.2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5.2.1 重金属的可利用形态和地球化学相
        5.2.2 重金属的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
        5.2.3 重金属的转移系数
    5.3 小结
        5.3.1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
        5.3.2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6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6.1 土壤的理化性质
        6.1.1 土壤质地及土壤密度
        6.1.2 土壤的pH值与电导率(EC)
        6.1.3 土壤养分
    6.2 重金属元素的复合污染
        6.2.1 污灌区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
        6.2.2 工业区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
    6.3 污灌区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6.3.1 重金属总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6.3.2 重金属形态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6.4 小结
7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盆栽试验
    7.1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7.1.1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7.1.2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1.3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7.2 Si对Zn、Cd、Pb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2.1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
        7.2.2 Si对Zn、Cd、Pb的化学形态和土壤pH值的影响
    7.3 黑麦草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交换态重金属和总量的关系
    7.4 Si抑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机理探讨
        7.4.1 土壤pH值和Si浓度对黑麦草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7.4.2 土壤pH值对Si抑制植物吸收重金属过程的影响
    7.5 小结
        7.5.1 复合污染条件下Si对黑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7.5.2 外源元素对黑麦草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
        7.5.3 Si抑制黑麦草吸收重金属的机理的探讨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水质理化检测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水体污染的危害
    1.2 国内外水质检测研究现状
        1.2.1 常规化学检测方法
        1.2.2 常规生物检测方法
    1.3 水质快速检测
        1.3.1 水质快速检测的现状
    1.4 水质快速检测箱的检测项目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水中氯化物快速检测管的研制
    2.1 水中氯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2.1.1 自然发生源
        2.1.2 人为发生源
    2.2 氯化物污染的危害
        2.2.1 氯化物对水质的影响
        2.2.2 氯化物对生物的危害
    2.3 水质中氯化物的分析现状
    2.4 研究内容及意义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2.5.2 试剂的配制
        2.5.3 氯化物硅胶管方法建立
        2.5.4 铬酸银硅胶管的制备
        2.5.5 样品预处理
        2.5.6 检测
        2.5.7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中硫酸盐快速检测管的研制
    3.1 硫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3.2 检测硫酸根的常规方法
    3.3 研究内容及意义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4.2 试剂的配制
    3.5 硫酸盐快速检测硅胶管
        3.5.1 原理
        3.5.2 方法筛选
        3.5.3 检测
        3.5.4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铁快速检测管的的研究
    4.1 水质中铁的来源及危害
    4.2 水质中铁的检测技术
        4.2.1 水质中铁的常规检测技术
    4.3 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铁的改进
        4.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3.2 试剂的配制
        4.3.3 试验方法
        4.3.4 结果与讨论
        4.3.5 样品检测
    4.4 快速检测管检测水中铁研究
        4.4.1 试验部分
        4.4.2 检测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质理化检测箱生产工艺及性能评价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 水质理化检测箱生产工艺
        5.2.1 吸附硅胶管类
        5.2.2 快速显色试剂类
        5.2.3 快速显色试剂类检测管研制
    5.3 水质理化检测箱性能评价
        5.3.1 检测限的确定
        5.3.2 精密度
        5.3.3 准确度
        5.3.4 与国标方法对比
        5.3.5 干扰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制备、性质及其在尿素、硫酸软骨素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质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2.1 试剂和材料
        1.2.2 实验仪器
        1.2.3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3.1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形貌表征
        1.3.2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质表征
        1.3.3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zeta电位的测定
        1.3.4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结构表征
        1.3.5 不同条件下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稳定性
        1.3.6 氮掺杂正电荷量子点的细胞成像
        1.3.7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对外界因素的响应性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用于尿素的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ssDNA作用体系用于硫酸软骨素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硫酸软骨素测定的可行性研究
        3.3.2 检测系统用于软骨素测定的机理考察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硫酸软骨素的定量检测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和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顺序注射分析
        1.2.1 顺序注射基本原理
        1.2.2 顺序注射分析的特点
        1.2.3 顺序注射实验装置
    1.3 顺序注射-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
        1.3.1 环境分析概述
        1.3.2 光度分析法
        1.3.3 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2章 顺序注射-气体扩散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仪器
        2.2.3 试剂及配制
        2.2.4 顺序注射系统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参数的优化
        2.3.2 分析性能
        2.3.3 干扰及消除
    2.4 样品分析
        2.4.1 实际样品的采集与氧化处理
        2.4.2 实际样品的测定
第3章 顺序注射催化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的痕量钼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仪器
        3.2.3 试剂及配制
        3.2.4 顺序注射系统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参数的优化
        3.3.2 干扰及消除
        3.3.3 分析性能
    3.4 实际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情况

(9)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沿革
        0.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数据来源
        0.2.3 研究方法
        0.2.4 研究目的
        0.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0.2.6 学术构想与思路
        0.2.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0.3 关键术语
        0.3.1 食品卫生
        0.3.2 食品安全
        0.3.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0.3.4 无公害水产品
        0.3.5 绿色水产品
        0.3.6 有机水产品
        0.3.7 良好农业规范
        0.3.8 良好作业规范
        0.3.9 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
        0.3.10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0.3.11 ISO 9000
        0.3.12 ISO 14000
1 理论分析
    1.1 基于不完备法律理论的食品安全法分析
        1.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
        1.1.2 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食品安全法的分析
        1.1.3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1.2 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
        1.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3.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分析
        1.3.2 水产品供给链中的水产品安全——博弈分析
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 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1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
        2.1.2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2.1.3 危险性分析与标准和技术法规
        2.1.4 检验检测和认证
        2.1.5 危险性预警系统、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
    2.2 欧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2.1 欧盟食品安全运作的管理机制
        2.2.2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体系
        2.2.3 风险分析
        2.2.4 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
        2.2.5 预警系统、水产品链可追溯和食品召回
        2.2.6 教育和培训
    2.3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3.1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2.3.2 相关法律法规
        2.3.3 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
        2.3.4 风险信息沟通、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
3 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
    3.1 从大菱鲆事件说起
    3.2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后产业的情况
        3.2.1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产业的情况
        3.2.2 大菱鲆事件发生后产业所受的影响
    3.3 大菱鲆养殖过程各环节的监管现状
        3.3.1 环境
        3.3.2 投入品
        3.3.3 初级产品
        3.3.4 认证工作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开展
        3.3.5 信息发布与产品召回
    3.4 存在的问题
        3.4.1 我国对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3.4.2 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3.4.3 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3.4.4 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3.4.5 认证刚刚起步,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3.4.6 信息与产品召回中存在的不足
    3.5 相关的监管建议
        3.5.1 完善监管体制
        3.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3.5.3 加大大菱鲆养殖标准化步伐
        3.5.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3.5.5 认证体系、信息交流和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4.1.2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4.1.3 食品生产监管司和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4.1.4 食品许可司和食品安全监管司
    4.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4.2.1 相关法律
        4.2.2 行政法规
        4.2.3 部门规章
    4.3 我国的水产标准化管理
        4.3.1 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
        4.3.2 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4.3.3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
    4.4 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4.4.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4.4.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4.4.3 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4.5 水产品认证认可
        4.5.1 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规定
        4.5.2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
        4.5.3 产品认证
        4.5.4 体系认证
    4.6 水产品可追溯
    4.7 水产品召回
    4.8 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
5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5.1.3 我国水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5.1.5 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不足
        5.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5.1.7 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5.2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5.2.1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5.2.2 逐步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3 积极推进我国水产标准化的进展
        5.2.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5.2.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5.2.6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5.2.7 建立完整有效的水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5.2.8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印染碱减量废水的难处理性与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1.1 印染碱减量废水的产生与特征
    1.2 印染碱减量废水处理的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
        1.2.1 印染碱减量废水常用的处理工艺
        1.2.2 印染碱减量废水处理的效果
    1.3 印染碱减量深度废水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
        1.3.1 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进展
        1.3.2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用
        1.3.3 技术关键点分析
    1.4 课题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论文创新点
        1.4.5 试验时间安排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废水的降解吸附特性
    2.1 TSE的来源及水质
        2.1.1 印染碱减量废水的配制与特征污染物
        2.1.2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水质
    2.2 TSE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2.3 废水的吸附性与降解性分析
        2.3.1 废水中有机组分吸附性、降解性分类
        2.3.2 废水的四种有机组分比例分析
        2.3.3 活性炭对废水的吸附特性
    2.4 本章结论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UABACF处理TSE效果的研究
    3.1 本章目的
    3.2 实验方案
    3.3 试验装置与方法
        3.3.1 工艺流程与装置
        3.3.2 试验装置及性能参数
        3.3.3 测试项目及方法
        3.3.4 试验测试仪器及生产单位
        3.3.5 试验系统的的启动与运行
    3.4 影响BAC运行的主要因素
        3.4.1 有机负荷及进水氨氮对COD去除的影响
        3.4.2 氨氮负荷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
        3.4.3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3.4.4 BAC内DO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3.4.5 反冲洗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5 运行期内对各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3.5.1 COD去除
        3.5.2 色度去除
        3.5.3 UV_(254)的去除
        3.5.4 浊度、氨氮的去除
        3.5.5 BAC的处理效果综述
    3.6 进水、出水以及活性炭吸附出水有机组分分析
        3.6.1 样品的制备
        3.6.2 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条件
        3.6.3 色质联机分析谱图
        3.6.4 有机物组分组成表
        3.6.5 进、出水有机物组分分析
    3.7 本章小结
    3.8 参考文献
第4章 BAC滤池沿程对污染物的去除
    4.1 沿程活性炭残余吸附性能
        4.1.1 对COD的吸附能力
        4.1.2 对色度的吸附能力
        4.1.3 对UV_(254)的吸附能力
        4.1.4 表征活性炭残余吸附能力的有效参数
    4.2 BAC沿程对COD的去除
    4.3 反应器沿程对氨氮的去除
    4.4 反应器沿程DO的变化
    4.5 反应器沿程pH值的变化
    4.6 反应器沿程对色度的去除
    4.7 反应器沿程对UN_(254)的去除
    4.8 反应器沿程扫描光谱图
    4.9 反应器沿程对SS、浊度的去除
    4.10 反应器含氮化合物的沿程分布
    4.11 反应器沿程阴离子变化
    4.12 本章结论
    4.13 参考文献
第5章 BAC内的微生物特性分析
    5.1 BAC内生物量的测试
        5.1.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5.2 BAC内微生物活性
        5.2.1 实验原理
        5.2.2 附着生物膜 TTC-DHA活性测定研究
        5.2.3 TTC-DHA标准方法测定生物活性
        5.2.4 附着生物膜的直接与间接测定结果的对比
        5.2.5 截留生物体活性
        5.2.6 BAC内生物活性与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5.2.7 活性炭吸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5.2.8 BAC内生物活性与COD,色度,UV_(254)去除之间的关系
        5.2.9 反冲洗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5.4 参考文献
第6章 加压富氧对生物炭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6.1 进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6.2 加压富氧的原理
    6.3 试验装置与流程
    6.4 试验目的
    6.5 试验过程中的挂膜与启动
    6.6 反应器最佳运行压力的确定
        6.6.1 压力对氧传质速率的影响
        6.6.2 压力对反应器内溶解氧的影响
        6.6.3 反应器内压力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6.7 PRBAC运行稳定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6.7.1 对COD、氨氮、浊度的去除效果
        6.7.2 对 UV_(254)的去除效果
        6.7.3 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6.8 PRBAC与BAC运行效果对比
        6.8.1 对NH_4~+-N去除的显着差异
        6.8.2 对COD去除效果的增加
        6.8.3 对色度、浊度去除的提高
        6.8.4 PRBAC与BAC的进出水pH的变化对比
        6.8.5 PRBAC与BAC内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
        6.8.6 PRBAC与BAC活性炭性能对比
    6.9 本章小结
    6.10 参考文献
第7章 BAC与GAC处理能力与使用寿命的对比
    7.1 本章目的
    7.2 活性炭柱动态吸附效果的预测
        7.2.1 RSSCT的实验装置
        7.2.2 RSSCT动态吸附实验
        7.2.3 RSSCT动态模拟实验结果
    7.3 PRBAC、BAC、GAC吸附性能对比
    7.4 PRBAC、BAC、GAC对不同分子量(MW)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
    7.5 本章小结
    7.6 参考文献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情况

四、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法的某些新近进展[J]. 何永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2]基于微型光纤吸收传感器检测水体中痕量物质方法的研究[D]. 王承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3]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D]. 李建文. 中南大学, 2007(06)
  • [4]庆城废弃油田场地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风险评估研究[D]. 宋蓉. 长安大学, 2019(01)
  • [5]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胡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6]水质理化检测箱的研究[D]. 许丽丽.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8)
  • [7]氮掺杂正电荷碳量子点的制备、性质及其在尿素、硫酸软骨素检测中的应用[D]. 张雅兰.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8]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和钼的研究[D]. 王夕云. 东北大学, 2008(03)
  • [9]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 郭可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印染碱减量废水二级出水生物活性炭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D]. 田晴. 东华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水中六价铬化学检测的一些最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