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

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

一、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舒渝茜,章帆,鲁娇,王清,赵航,何治[1](2022)在《神经系统中HCN通道及其调控分子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an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HCN)阳离子通道属于电压门控孔环通道超家族,并且广泛表达于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HCN通道在膜电位超极化时被激活,并在神经系统内传导一种内向的超极化激活电流(Ih)。在CNS中,HCN通道的表达、分布及生理功能受到细胞内外小分子、辅助蛋白、蛋白激酶及多种神经递质的调控,并进一步影响其下游信号。该文就HCN通道的结构及其在CNS中的分布及调控作一综述。

舒奇钢,叶红明,陆永利,李自成[2](2021)在《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与物质成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质成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物质成瘾的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s,HCN)参与了许多大脑高级活动,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HCN通道在物质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正逐步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物质成瘾的研究证实: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情况下,多个脑区的HCN通道功能或表达出现异常,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以及这种变化导致的行为学后果。因此,本文综述HCN通道在成瘾性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苯丙胺类、酒精和烟草)成瘾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物质成瘾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蒋礼祥[3](2021)在《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模型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治疗SSS主要为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而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加重了医保负担。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多种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研究窦房结的结构与功能改变以及相关机制,旨在探寻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期望为临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找到干预和治疗的靶点。目的:1.明确大鼠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解剖位置和组织细胞形态学特点,通过用多种方法制作SD大鼠SSS模型,观察SSS大鼠心率变化情况、SAN形态结构改变、SAN区组织中纤维化情况以及窦房结特异性标记物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通道4(Hyperpolarisation 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4,HCN4)的表达情况。2.对比多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造模方法的成功率及死亡率,及造模前后对膜钟及钙钟起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取250-300g雄性SD大鼠窦房结组织、窦房结周围心房组织、及心室组织,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窦房结区域细胞形态及周围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个部位组织的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通道4(Hyperpolarisation 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4,HCN4)、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蛋白表达情况。2.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分组:(1)对照组(n=25);(2)20%氢氧化钠湿敷组(n=30);(3)10%氢氧化钠静脉注射组(n=27);(4)40%甲醛湿敷组(n=25);(5)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23);(6)伊伐布雷定灌胃组(n=25),(7)窦房结动脉结扎组(n=20),检测各组造模前后大鼠的心率变化;在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各组窦房结区域细胞形态变化及纤维化情况,并对比造模的成功率及死亡率及优越性。采用WB检测各组窦房结组织HCN4蛋白表达情况。3.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窦房结组织的膜钟离子通道基因(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通道4(Hyperpolarisation 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4HCN4)(编码HCN4离子通道)、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通道1(Hyperpolaris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HCN1)(编码HCN1离子通道)、钠电压门控通道α亚基5(Sod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alpha subunit 5SCN5A)(编码Nav1.5钠离子通道)、钾内向整流通道亚家族J成员5(Potassium inwardly rectifying channel subfamily J member 5 Kcnj5)(编码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3.4)、钙电压门控通道亚基α1C(Calc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unit alpha1 C Cacna1c)(编码L型钙离子通道Cav1.2)、钙电压门控通道亚基α1H(Calc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unit alpha1 H Cacna1h)(编码T型钙离子通道Cav3.2))以及钙钟离子通道基因(ATPase肌浆/内质网Ca2+转运2(ATPase 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transporting 2 Atp2a2)(编码肌浆网钙ATP酶)、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Ry R2)(编码兰尼碱受体)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1.取大鼠窦房结区域及窦房结周围区域心房组织及心室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窦房结区域窦房结细胞形态与心房肌细胞类似,窦房结区域细胞外间质稍疏松,窦房结和心房肌分界不清;Masson染色显示窦房结区域未见明显纤维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CN4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窦房结区域HCN4与窦房结周围心房组织及心室相比明显高表达(P<0.05),周围心房区域少量表达、心室区域几乎不表达;CX43显示窦房结区域与窦房结周围心房组织及心室组织相比明显低表达(P<0.05)。2.在20%氢氧化钠湿敷法、10%氢氧化钠静脉注射法、40%甲醛湿敷法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法中,各组大鼠心率在造模后及1周后、2周后心率都明显减慢且心率低于造模前30%视为造模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窦房结细胞减少且间质组织增生,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窦房结区域明显纤维化。Western Blot显示四种造模方法窦房结区域HCN4表达都明显减低(P<0.05),故四种方法都可以成功制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其中以20%氢氧化钠湿敷法的成功率最高(62%),缺血再灌注损伤法成功率最低(23%)。伊伐布雷定灌胃法可以导致心率减慢,HE染色未见窦房结细胞减少,也未见间质增生,Masson染色窦房结未见纤维化,WB及PCR未发现HCN4表达变化,由于心率减低为SSS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故可以认为伊伐布雷定能够制作大鼠SSS模型。窦房结动脉结扎法可以导致SD大鼠心率减慢,但造模一周后大鼠心率完全恢复,HE染色未见细胞减少及间质增生,但可见窦房结区域新生血管形成,故该方法不能制作SSS模型。3.本研究用20%氢氧化钠湿敷法、10%氢氧化钠静脉注射法、40%甲醛湿敷法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法造模后用PCR检测窦房结组织的膜钟、钙钟相关起搏基因均明显减低。结论:1.20%氢氧化钠湿敷法、10%氢氧化钠静脉注射法、40%甲醛湿敷法、缺血再灌注损伤法、伊伐布雷定灌胃法五种方法均可以制作稳定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其中以伊伐布雷定灌胃法成功率最高,其次为20%氢氧化钠湿敷法。此外,窦房结动脉结扎法可以使大鼠心率减低,但1周后心率完全恢复,故不能成功制作SSS模型。2.采用上述四种传统方法造模后,大鼠窦房结组织中膜钟相关起搏基因:HCN4、HCN1、SCN5A、Kcnj5、Cacna1c、Cacna1h以及钙钟相关起搏基因Atp2a2、Ry R2表达均明显降低,这表明膜钟和钙钟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与SSS有很大的相关性。

尹琳,黄从新[4](2021)在《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CN)通道为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受电压和环核苷酸双重调节。近期科学家利用低温电磁仪探索了HCN通道的某些特殊结构,为研究相关的离子通道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HCN通道及其亚型在心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病理状态下各亚型的异常分布常常引起各类心律失常,另外HCN基因突变亦参与病态窦房结的形成。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干细胞,将为研究HCN基因突变及其参与心脏离子通道病变的病理生理和分子学变化提供良好的模型,且有利于针对HCN通道的特异性药物和生物起搏器的研发。

黄姣艳[5](2021)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CN)通道在大鼠脊髓背角的特异性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超级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HCN1-4四种亚型,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的细胞膜上,与癫痫、抑郁、疼痛以及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是外周伤害性信息向中枢传递的初级门户,而SDH浅层的HCN通道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有研究表明HCN通道在SDH浅层广泛表达,但是HCN通道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具体表达情况及在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如树突、轴突等部位的分布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HCN通道的四种亚型在正常大鼠脊髓背角的特异性分布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揭示SDH的HCN通道在痛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5周龄健康SD(Sprague-Dawley)大鼠,雌雄不拘。给予腹腔注射乌拉坦深度麻醉后,先后用0.9%Na Cl 100 ml和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150 ml进行心脏灌流,留取L4-L5脊髓节段,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所有脊髓片均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用ZEN软件进行分析。首先,用标记HCN1-4特异性抗体对脊髓片进行免疫化学染色,以观察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的大体分布情况;然后用HCN1-4抗体与神经元标记物神经元核(Neuronal nuclei,Neu 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nti-IntegrinαM[CD11b]Antibody,OX-42)进行共染以观察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的分布情况;最后利用HCN1-4抗体与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记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非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记物植物凝集素(Isolectin B4,IB4)、中间神经元树突标记物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和轴突标记物轴突神经丝(Pan-axonal neurofilament,SMI-312)以及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标记物囊泡γ-氨基丁酸转运体(Vesicular GABA transporter,VGAT)共染以观察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亚细胞结构上的分布。结果:1.HCN通道4种亚型广泛分布于整个脊髓灰质:HCN2-4主要集中分布在脊髓背角I-II层。此外,HCN1-4在脊髓白质也有微弱的表达;2.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上的分布: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表达的主要是HCN1(5.2±0.8),其次是HCN4(3.0±0.5)、HCN2(2.3±0.4)和HCN3(0.4±0.1);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共表达从高到底为HCN1(3.5±0.6)>HCN4(1.6±0.2)>HCN2(1.3±0.2)>HCN3(0.4±0.1);与神经元标记物Neu N共表达的主要是HCN2和HCN3,其共染程度由高到低为HCN3(64.7±3.1)>HCN2(45.6±5.0)>HCN1(12.6±2.9)>HCN4(2.2±0.5)。HCN1主要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HCN2和HCN3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上。3.HCN通道在脊髓背角初级传入神经末梢的分布:与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记物CGRP共表达的主要是HCN2(6.3±0.7),其次为HCN1(2.8±0.5)和HCN4(2.5±0.3),HCN3(0.7±0.1)与CGRP共表达较少。与非肽能初级传入神经末梢标记物IB4共表达的主要是HCN4(9.5±2.0),HCN1-3与IB4共表达较少,分别为HCN1(1.9±0.3)、HCN2(0.8±0.1)、HCN3(0.2±0.1)。HCN2和HCN4是分布在伤害性初级传入末梢的主要类型;4.HCN通道在脊髓背角中间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分布:与神经元树突标记物MAP2共表达的主要是HCN1和HCN4,共表达程度从高到低为HCN4(8.9±0.7)>HCN1(7.4±0.7)>HCN2(2.9±0.3)>HCN3(0.6±0.0)。神经元轴突标记物SMI-312与HCN1-4共表达较少,分别为HCN1(2.0±0.3)、HCN2(1.5±0.3)、HCN3(0.1±0.0)、HCN4(1.1±0.2)。HCN1和HCN4是分布在树突中的主要亚型,且HCN1-4在树突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轴突;5.HCN通道在脊髓背角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标记物VGAT共表达的主要是HCN4(14.7±3.2),而HCN1(1.5±0.2)、HCN2(0.6±0.1)和HCN3(0.3±0.0)与VGAT共表达较少。HCN4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中分布的主要亚型。结论:HCN通道在SDH神经元、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亚细胞结构中具有特异性的分布。HCN通道的这些特异性分布特点对于研究其疾病相关病理生理的具体细胞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李思宇[6](2021)在《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文中提出离子通道广泛地分布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中,在众多生理过程中都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离子通道又可以具体划分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机械门控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调节,除去电势变化、配体分子或表面张力这类固有的影响因素外,化学小分子和多肽类也可以对离子通道活性起到调控作用。对离子通道的活性调控研究是离子通道领域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对我们理解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电压门控离子通道KAT1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ASIC1a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结构生物学技术和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对上述离子通道的门控调节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对KAT1的超极化激活机制进行了研究。KAT1是一个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存在于拟南芥中。我们解析了 KAT1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为3.2 A。这是第一个植物中的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镜结构。我们发现,KAT1是一个同源四聚体,并且是“非结构域交换”的通道。其每一个单体都包含了六根螺旋形成的跨膜结构域、延伸到胞内区的C-linker结构域和C端的CNBD结构域。KAT1具有典型的钾离子选择性过滤器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渗透钾离子。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发现,KAT1通道的孔道区处于关闭状态。KAT1是一个严格的超极化门控离子通道,我们对KAT1的S4螺旋上的带正电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带正电氨基酸残基对电压感受非常重要。虽然KAT1结构中包含CNBD结构域,但是无论是结构分析或是功能实验,我们均发现cGMP不能对KAT1的通道活性进行调节。在KAT1通道中,S4-S5 linker是一段短loop结构,这个linker区域与C-linker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两个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削弱,则会导致通道不能正常开放。这表示S4-S5 linker和C-linker之间的相互作用是KAT1通道门控调节的关键。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对多肽毒素如何结合并调控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活性进行了研究。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hASIC1a)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ASIC1a通道主要参与疼痛感知、学习记忆等生理过程,是潜在的药物靶点。hASIC1a通道的活性受到质子浓度的调控,同时还有多种因素可以对通道活性进行调节,比如多肽毒素。非洲黑曼巴蛇毒Mambal对hASIC1a活性起到抑制作用。经过多重蛋白表达纯化优化步骤和结构解析方法的选择,我们最终利用冷冻电镜解析了 hASIC1a的apo状态和Mamba1-hASIC1a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56A和3.9A。与已解析的鸡源ASIC1(cASIC1)结构相比,处于静息状态的hASIC1a与cASIC1通道具有相似的结构,是一个同源三聚体,其门控机制与cASIC1相似。Mamba1毒素主要结合于hASIC1a的胞外结构域,当毒素与通道结合后,通道局部发生了构象变化。Mamba1将hASIC1a锁定在关闭构象。我们发现虽然Mamba1对hASIC1a和cASIC1的亲和力相似,但毒素对hASIC1a的抑制作用强于对cASIC1通道的抑制作用。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结构比较,我们发现了对hASIC1a和cASIC1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rg155和Glu102-Asp165对(分别对应于cASIC1中的Leu156和Arg103-Glu168),导致了hASIC1a和cASIC1对Mamba1的反应不同。

赵丽娜[7](2021)在《电针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程血清对H9C2细胞HCN2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程电针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大鼠“神门”穴后血清(简称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2(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nucleotide,HCN2)蛋白和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神门不同时程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的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电针血清的效应物质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同等条下饲养,用Powerlab 8导生理记录系统记录分析大鼠心电图,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异常和模型复制失败者剔除,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1d组、电针3d组、电针5d组和电针7d组,每组最终纳入6只,各电针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后第2天予以电针双侧“神门”穴治疗,频率2HZ,电流强度为12m A,以大鼠爪部轻微抖动为度,电针15min/次,1次/d,根据不同电针治疗组设置连续电针天数,末次电针治疗后采集大鼠心肌组织以及腹主动脉血,4℃、35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100μl分装,其余血清于56℃水浴锅中灭活30min,在超净工作台用0.22(?)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的含量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AMP与cGMP的含量;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2-1)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100U/ml青霉素和100ug/ml链霉素的Medium 199/EBSS培养基中,置饱和湿度下、5%CO2、37℃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将按一定密度接种生长的H9C2细胞,弃原生长培养基,以含各组10%电针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总蛋白和总RN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H9C2细胞HCN2蛋白的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H9C2细胞HCN2 m RNA的表达量。结果:1电针不同时程的效应:1.1 ECG结果显示1)各不同时长电针大鼠在MI模型复制前后以及电针治疗后的HR呈现不同趋向的变化,与模型复制前相比,各组大鼠HR在模型复制后总体呈减慢状态,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电针治疗后呈增快状态,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与模型复制前相比,各不同时程电针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后ST Height的高度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复制后相比,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后ST Height的高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不同时程电针大鼠在MI模型复制前后以及电针治疗后的T波波幅呈现不同变化,模型复制后大鼠T波有抬高或倒置两种情况的存在,提示模型复制成功;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后,抬高或倒置的T波表现为趋于正常状态,表明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1.2 ELISA检测结果显示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Tn-I和cTn-T的含量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时程电针组血清cTn-T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电针1d组cTn-I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1d组相比,电针5d组cTn-T含量、电针3d组cTn-I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电针3d组相比,电针5d和7d组cTn-T含量较高,电针7d组cTn-I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d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3d组血清cAMP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5d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7d组血清中cAM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1d组比较,电针3d和7d组血清中cAMP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3d组比较,电针5d组血清cAMP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5d组比较,电针7d组血清cAMP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程电针组之间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GMP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d和5d组血清中cGMP含量降低、电针3d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7d组大鼠血清中cGMP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d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GMP的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3d组心肌组织中cGM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5d和7d组心肌组织中cGMP的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1d组比较,电针3d组血清中cGMP含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5d和7d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3d组比较,电针5d和7d组血清cGMP含量下降、心肌组织中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HCN2表达的影响2.1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干预后HCN2蛋白表达量相比,模型血清组干预后HCN2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血清组干预后相比,电针血清组干预后HCN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1d、3d和5d血清组蛋白表达量相对较低,电针7d血清组蛋白表达量又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干预后相比,模型血清组干预后H9C2细胞HCN2 m 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血清组干预后相比,电针1d、3d和5d血清组干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7d血清组干预后,HCN2m 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时程电针血清明显调控H9C2细胞HCN2蛋白和m RNA的表达。

康杭[8](2020)在《精子特异性KSper和CatSper通道的调控机制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细胞的正常功能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精子中存在两种重要的的离子通道:特异性钾离子通道KSper和特异性钙离子通道Cat Sper。KSper主要调节精子的膜电位,进而影响精子上其他受膜电位调控的离子通道及转运体。Cat Sper通道则介导精子胞内钙离子的调控,而钙离子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对于精子诸多的生理功能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惠于小鼠敲除模型的建立,KSper和Cat Sper通道的功能缺失都会导致雄性小鼠不育。更重要的是,Cat Sper相关基因的缺失同样也会导致男性不育。而KSper调控的膜电位失常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生育障碍。因此,KSper和Cat Sper通道的正常调控对于精子能否顺利完成正常的受精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精子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KSper和Cat Sper的调控机制已得到较好阐明。研究表明,胞内pH的增加可以显着激活KSper和Cat Sper通道。这就意味着,精子在由附睾进入雌性生殖道,并游向卵细胞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感应逐渐碱化的胞外环境,引起膜上KSper和Cat Sper通道的激活,从而诱导后续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最终完成与卵细胞的受精。多种pH调控机制,例如钠氢交换器(Na+/H+exchangers,NHEs)和电压依赖的质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proton channel,Hv1),均被证实参与介导精子的胞内碱化,但这些分子机制是否与Cat Sper和KSper的激活存在功能偶联仍有待揭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膜片钳技术和精子功能的相关实验,利用NHEs和Hv1的抑制剂,得到了以下的结果:1)NHEs的广谱抑制剂DMA能够导致小鼠精子的胞内酸化,进而显着抑制m KSper和m Cat Sper通道的开放,最终影响小鼠精子运动及顶体反应的发生。2)NHE1及NHE5的抑制剂cariporide无法对m Cat Sper产生任何抑制效应。因此,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s NHE抗体来证实s NHE对m KSper和m Cat Sper的调控,但我们仍然推测s NHE的生理活性是小鼠精子m KSper和m Cat Sper通道碱性激活的重要保障。3)NHEs与Hv1共同参与调控人精子KSper和Cat Sper的碱性激活效应。相比于Hv1,NHEs对h Cat Sper的调控更为明显,因而,DMA还会部分影响人精子的胞内钙信号及其运动能力。除了pH敏感的特性以外,人精子KSper通道还受胞内钙离子的调控。有报道表明,人为使精子胞内钙离子浓度达到50mM后可以显着激活h KSper通道。然而,精子在生理条件下所产生的内钙增加是否足以引起h KSper的激活仍然缺少关键性的证据。为了阐明h KSper受胞内钙离子的生理调控机制,我们检测了精子在受到生理浓度下的孕酮刺激后所引起的内钙增加对h KSper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孕酮引起的内钙增加并未影响h KSper调控的膜电位,而钙离子载体ionomycin或人为添加1 m M的胞内Ca2+均可使精子膜电位产生一定程度的超极化效应。而通过对比在胞内有无钙离子螯合剂BAPTA时精子膜电位的区别,我们发现且证实了,同一样本的不同精子的确会因为精子中基底钙离子的下调而呈现出膜电位的去极化。因此,我们猜测孕酮未能以增加内钙的方式影响h KSper通道是由于h KSper已经被胞内基底的钙离子所激活。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们检测了当精子内钙被螯合以后,孕酮对h KSper的影响。尽管BAPTA螯合了部分由孕酮引起的内钙增加,但我们仍旧发现了孕酮导致的膜电位超极化。因此,基于我们上述的实验结果,我们推测维持精子胞内钙信号的水平对h KSper的正常开放至关重要。精子离子通道的正常调控对于精子的获能、超活化及顶体反应等生理功能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精子离子通道是否参与精子趋化性的调控仍不清楚。孕酮被证实能够引起精子趋化性和h Cat Sper的激活,但由于孕酮引起这两种效应的浓度完全不同,因此,Cat Sper介导精子趋化性的观点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为了检测Cat Sper是否参与精子趋化性的调控,我们考察了一类趋化物b-防御素119(r DEFB119)及其小鼠的同源物r DEFB19对Cat Sper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r DEFB119/19可以显着激活Cat Sper通道,并引起精子胞内钙离子的增加。为了进一步确认r DEFB119/19引起的电流增加的确来源于Cat Sper通道,我们证实了Cat Sper的抑制剂mibefradil和RU1968均可以基本消除由r DEFB119/19所引起的电流上升。更重要的是,r DEFB19无法在Cat Sper敲除的小鼠精子中引起任何可观测到的电流增加。此外,我们还发现趋化因子受体CCR6能够作为DEFB119/19的生理受体,参与调控Cat Sper的激活。因此,这一系列的结果表明,r DEFB119/19通过特异性结合CCR6,从而诱导Cat Sper通道的激活,并引起人或小鼠精子的趋化效应。同时,我们在检测另一种潜在的趋化物C-型钠尿肽(NPPC)对Cat Sper的效应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电流增加。然而,NPPC却未能引起人精子胞内钙信号的上升。因此,我们推测NPPC介导的精子趋化性可能并非依赖于h Cat Sper的激活,而是通过激活其他未知的离子通道。根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不同的趋化物可能有其相应的趋化调控机制,Cat Sper也并非介导所有趋化物的趋化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NHEs和Hv1介导的胞内碱化对小鼠或人精子上特异性离子通道KSper和Cat Sper的重要作用,就人精子KSper受内钙调控的生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即胞内基础的钙离子对h KSper的正常开放至关重要。最后,我们还探讨了Cat Sper通道对于精子趋化效应的重要性。我们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精子KSper和Cat Sper的生理调控机制及其在精子功能上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应的生育难题。

韩钟霖,吴翔,刘雪华,陈诤,白剑,陈鑫,徐伟[9](2020)在《PDK1-Akt信号通路干预对心肌细胞HCN4离子通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蛋白激酶B(PDK1-Akt)信号通路干预对心肌细胞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4(HCN4)转录、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解法从健康雄性野生型C57小鼠和心脏特异性敲除PDK1小鼠获得心房肌细胞,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PDK1-KO组;另外, 对急性分离自C57小鼠的心房肌细胞进行培养, 将其分为药物对照组[予二甲基亚砜(DMSO)干预)]、PDK1敲低组[予1 μg/ml PDK1的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质粒干预]、SC79组[予Akt激动剂SC79(8 μmol/ml)干预]、GSK2334470组[予PDK1抑制剂GSK2334479(10 nmol/ml)干预]和PDK1敲低+SC79组(予8 μmol/ml SC79和1 μg/ml PDK1的shRNA干扰质粒干预)。为进一步减少药物脱靶的可能, 故运用PDK1的shRNA质粒转染培养的心肌细胞, 并在此基础上加用SC79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相应组心房肌细胞PDK1及HCN4的mRNA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PDK1、Akt及HCN4蛋白表达水平, 全细胞膜片钳检测HCN的电流密度,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CN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PDK1-KO组的HCN4的mRNA(1.46±0.03比0.99±0.01, P<0.001)及蛋白(1.14±0.02比1.00±0.06, P=0.017)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 PDK1-KO组的HCN电流密度大于空白对照组[(-17.47±2.00)pA/pF比(-12.15±2.25)pA/pF, P=0.038]。(2)通过比较PDK1敲低组、SC79组和药物对照组细胞, 对PDK1 shRNA及Akt特异性激动剂SC79进行功能验证, 结果显示PDK1敲低组细胞的PD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药物对照组, SC79组细胞的磷酸化-Akt(Thr 30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药物对照组。(3)GSK2334470组细胞的HCN4 mRNA(3.61±0.46比1.00±0.08, P<0.001)及蛋白(2.33±0.11比1.00±0.05, P<0.001)表达水平高于药物对照组。(4)PDK1敲低组细胞的HCN4 mRNA表达水平高于药物对照组(1.76±0.11比1.00±0.06, P<0.001)及PDK1敲低+SC79组(1.76±0.11比1.33±0.07, P=0.003), PDK1敲低+SC79组的HCN4 mRNA表达水平亦高于药物对照组(1.33±0.07比1.00±0.06, P<0.001)。PDK1敲低组细胞的HCN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药物对照组(1.15±0.04比1.00±0.05, P=0.003), PDK1敲低+SC79组的HCN4蛋白表达水平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低于PDK1敲低组(0.95±0.01比1.15±0.04, P<0.001)。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结果示, 药物对照组细胞的HCN电流密度为(-13.27±1.28)pA/pF, PDK1敲低组细胞为(-18.76±2.03)pA/pF, PDK1敲低+SC79组细胞为(-13.50±2.58)pA/pF;PDK1敲低组细胞的HCN电流密度大于药物对照组(P<0.001), 而PDK1敲低+SC79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DK1敲低组的绿色荧光较药物对照组增强, 提示定位于细胞膜的HCN4表达量增加。而PDK1敲低+SC79组的绿色荧光较PDK1敲低组减弱, 提示当敲低PDK1后再进一步激动Akt, 定位于细胞膜HCN4表达量下降。结论 PDK1-Akt信号通路参与心肌细胞HCN4离子通道转录、表达水平及功能的调控。

贾丹丹[10](2020)在《HCN4在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文中提出背景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cation channels 4,HCN4)主要在心脏窦房结表达,与心脏起搏电流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HCN4基因又被称为心脏的起搏基因,HCN4基因突变会导致窦房结的功能障碍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发育的异常。出生后HCN4是否在心脏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以及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试图从细胞和组织水平研究HCN4在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表达的规律。目的检测HCN4在心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表达分布,在体外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新生、成年和老年SD大鼠的增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共39只,分为新生组(13天),成年组(2月龄)和老年期(18月龄),每组各8只,取新鲜心脏,其中4只用于冰冻切片,剩余4只用于PCR;另15只新生SD大鼠心脏,用0.2%胰蛋白酶和0.1%I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原代心肌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免疫组化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原代心肌细胞HCN4的表达;用组织免疫荧光、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新生、成年和老年SD大鼠心脏中的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HCN4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检测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HCN4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检测HCN4在不同月龄的SD大鼠心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细胞培养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原代心肌细胞中均有HCN4的表达。心肌组织切片显示,新生、成年和老年SD大鼠心脏中的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有HCN4的表达,内皮细胞表达不明显。P1-P4代成纤维细胞的Western blotting和PCR结果显示HCN4随着成纤维细胞代次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不同月龄大鼠左心室的PCR结果显示随着大鼠月龄的增加HCN4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其结果与培养的细胞表达结果一致。结论HCN4随月龄和细胞代次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下降,HCN4以成纤维细胞和部分心肌细胞表达为主,内皮细胞表达不均。

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系统中HCN通道及其调控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N通道的结构和分布
2 HCN通道的调节
    2.1 细胞内分子对HCN通道的调节
        2.1.1 小分子
        2.1.1. 1 环核苷酸
        2.1.1. 2 磷脂酰肌醇二磷酸酯(phosphatidylinositol bisphosphate,PIP2)
        2.1.1. 3 质子
        2.1.1. 4 Cl-
        2.1.2 相互作用蛋白
        2.1.3 蛋白激酶
        2.1.3. 1 酪氨酸激酶(Src)
        2.1.3. 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
        2.1.3. 3 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s C,PKC)
        2.1.3. 4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
    2.2 神经递质对HCN通道的调节
        2.2.1 谷氨酸(glutamate,Glu)
        2.2.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
        2.2.3 单胺类神经递质
        2.2.4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2.2.5 嘌呤能神经递质
        2.2.6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2.2.7 神经肽(neuropeptide,NP)
3 HCN影响的下游信号
    3.1 BDNF-mTOR
    3.2 T型Ca2+通道
    3.3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β)
4 总结与展望

(3)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模型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SCN5A 基因突变与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N通道的结构
2 HCN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表达
3 心血管系统中HCN通道的药理学研究
    3.1 特效的减慢心率制剂
    3.2 选择性HCN亚型抑制剂
    3.3 CNBD别构调节剂
4 HCN基因突变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 HCN通道应用于生物起搏
6 小结与展望

(5)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CN)通道在大鼠脊髓背角的特异性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HCN通道概述
    1.2 HCN通道在神经系统的分布
    1.3 脊髓背角HCN通道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主要试剂与抗体
    2.2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2.2.1 实验免疫组化试剂配制
        2.2.2 其他常用试剂的配置
        2.2.3 大鼠脊髓冰冻切片的制备
        2.2.4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2.2.5 免疫组化对照试验
        2.2.6 荧光定量分析
        2.2.7 共定位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HCN通道在脊髓的大体分布
    3.2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上的分布
    3.3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初级传入神经末梢的分布
    3.4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中间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分布
    3.5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布
第4章 讨论
    4.1 HCN通道在脊髓的大体分布
    4.2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细胞水平上的分布
    4.3 HCN通道在脊髓背角亚细胞结构上的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HCN通道特性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离子通道综述
    1.1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1.1.1 电压门控钾通道
        1.1.2 电压门控钠通道
        1.1.3 电压门控钙通道
    1.2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1 五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2 四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2.3 三聚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1.3 机械门控离子通道
    1.4 课题目的与意义
工作一 内向整流钾通道KAT1超极化激活机制分析
    第2章 KAT1蛋白背景介绍
        2.1 植物中钾离子通道简介
        2.2 KAT1通道功能与生理作用
        2.3 KAT1研究进展
        2.4 超极化激活HCN1通道介绍
        2.5 本课题意义
    第3章 KAT1表达纯化优化及结构解析
        3.1 KAT1克隆及病毒扩增
        3.1.1 KAT1分子克隆以及重组质粒构建
        3.1.2 用于转染昆虫sf9细胞的KAT1病毒扩增
        3.2 KAT1蛋白纯化过程
        3.3 KAT1纯化条件优化
        3.4 KAB1辅助蛋白
        3.5 KAT1-KAB1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
        3.6 KAT1-KAB1模型搭建
        3.7 电生理功能实验对通道功能进行验证
        3.7.1 KAT1转染HEK293T细胞实验流程
        3.7.2 HEK293T记录KAT1电流实验流程
    第4章 KAT1结构分析与讨论
        4.1 KAT1整体结构
        4.1.1 KAB1对KAT1功能验证
        4.1.2 KAT1整体结构
        4.2 KAT1选择性过滤器和孔道结构域分析
        4.2.1 KAT1钾离子选择性的结构基础
        4.2.2 KAT1的孔道区处于关闭状态
        4.3 KAT1电压感受结构域分析
        4.3.1 KAT1处于去极化状态
        4.3.2 KAT1中S4螺旋的电荷分布
        4.4 KAT1电压感受结构域与孔道结构域的偶联
        4.5 KAT1超极化激活模型
        4.6 本课题小结
工作二 蛇毒多肽Mamba1结合并抑制人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机制分析
    第5章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背景介绍
        5.1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生理意义
        5.1.1 ASIC通道的分类和分布
        5.1.2 ASIC通道生理意义
        5.2 ASIC通道的药理学研究
        5.2.1 神经肽
        5.2.2 有机化合物
        5.2.3 二价和三价阳离子
        5.2.4 动物毒素多肽
        5.3 ASIC通道目前结构研究进展
        5.4 本课题意义
    第6章 hASIC1a表达纯化优化及结构解析
        6.1 hASIC1a克隆及病毒扩增
        6.1.1 hASIC1a分子克隆以及重组质粒构建
        6.1.2 用于转染昆虫sf9细胞的hASIC1a病毒扩增
        6.2 hASIC1a蛋白纯化及Mamba1-hASIC1a复合物组装过程
        6.3 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解析尝试
        6.3.1 晶体法解析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
        6.3.2 冷冻电镜解析hASIC1a~(△C)及复合物结构
        6.4 hASIC1a~(△C)及hASIC1a~(△C)-Mamba1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
        6.5 hASIC1a~(△C)及hASIC1a~(△C)-Mamba1模型搭建
        6.6 电生理功能实验对蛋白功能进行验证
        6.6.1 hASIC1a转染CHO细胞实验流程
        6.6.2 CHO记录hASIC1a电流流程
    第7章 hASIC1a结构分析与讨论
        7.1 hASIC1a~(△C)结构分析
        7.1.1 hASIC1a~(△C)整体结构
        7.1.2 hASIC1a处于静息状态
        7.2 hASIC1a~(△C)-Mamba1结构分析
        7.3 Mamba1将hASIC1a锁定在关闭构象
        7.4 Mamba1对hASIC1a和cASIC1抑制效果不同机制研究
        7.5 本课题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电针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程血清对H9C2细胞HCN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一 不同时程电针“神门”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c AMP和c GMP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其他实验耗材
        1.5 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模型复制与评价方法
        2.3 穴位定位与刺激方式
        2.3.1 穴位选择与定位
        2.3.2 刺激方式
        2.4 心肌组织及血清的收集与处理
        2.5 检测指标
        2.5.1 心电图监测与分析
        2.5.2 ELISA检测血清cTn-I、cTn-T的含量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AMP与cGMP的含量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ECG分析
        3.1.1 大鼠模型复制前后心电图比较
        3.1.2 不同时程电针组大鼠模型复制前后及电针治疗后HR的比较
        3.1.3 不同时程电针组大鼠模型复制前后及电针治疗后ST Height的比较
        3.1.4 不同时程电针组大鼠模型复制前后及电针治疗后T波波幅的比较
        3.2 大鼠血清cTn-T和 cTn-I含量的比较
        3.3 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的比较
        3.4 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cGMP含量的比较
实验二 不同时程电针大鼠“神门”后血清对H9C2 细胞HCN2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H9C2 细胞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耗材
        1.5 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电针血清的制备
        2.2 所需试剂的配制
        2.3 耗材及器皿的灭菌
        2.4 H9C2细胞的培养
        2.4.1 细胞的复苏
        2.4.2 贴壁细胞的传代
        2.4.3 贴壁细胞的换液
        2.4.4 细胞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法)
        2.4.5 细胞的冻存
        2.5 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的干预
        2.6 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电针血清干预后H9C2细胞HCN2蛋白的表达
        2.6.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2.6.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2.6.3 Western-blotting操作步骤
        2.7 RT-q PCR法检测电针血清干预后H9C2细胞HCN2 mRNA的表达
        2.7.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7.2 RNA纯度的测定
        2.7.3 第一链c DNA合成
        2.7.4 Real-Time PCR System检测和定量扩增产物
        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电针血清作用后H9C2 细胞HCN2 蛋白表达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电针血清作用后H9C2 细胞HCN2 mRNA表达的比较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电针调控缺血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精子特异性KSper和CatSper通道的调控机制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离子通道的功能与调控
    1.2 成熟精子上特异性离子通道概述
        1.2.1 KSper通道
        1.2.2 CatSper通道
    1.3 KSper和CatSper的调控机制
        1.3.1 KSper和CatSper的电压门控调节机制
        1.3.2 KSper和CatSper的胞内碱化激活机制
        1.3.3 人KSper受胞内钙离子的调控
        1.3.4 CatSper的配体调控机制
    1.4 离子通道介导的精子功能
        1.4.1 精子的超活化
        1.4.2 精子的顶体反应
        1.4.3 精子的趋向性
    1.5 小结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所用溶液配方
    2.3 实验方法
        2.3.1 小鼠精子全细胞膜片钳
        2.3.2 小鼠精子运动能力检测
        2.3.3 小鼠精子顶体反应检测
        2.3.4 人精液样本的获取
        2.3.5 人精子全细胞膜片钳
        2.3.6 人精子运动能力检测
        2.3.7 小鼠精子pH_i和人精子[Ca~(2+)]_i的总量检测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与精子离子通道功能偶联的pH调控机制
        3.1.1 NHEs介导小鼠精子KSper和CatSper的碱性激活效应
        3.1.2 NHEs和Hv1参与调控人精子KSper和CatSper的碱性激活
        3.1.3 小结
    3.2 [Ca~(2+)]_i在人KSper通道激活中的生理作用
        3.2.1 生理浓度的孕酮引起的内钙增加无法激活人KSper通道
        3.2.2 胞内基础的Ca~(2+)对人KSper通道的正常开放至关重要
        小结
    3.3 离子通道在精子趋化性中的作用
        3.3.1 CatSper参与人或小鼠b防御素引起的精子趋化性的调控
        3.3.2 C型钠尿肽介导非CatSper依赖的精子趋化性
        小结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应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HCN4在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HCN4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系统中HCN通道及其调控分子的研究进展[J]. 吴凡,舒渝茜,章帆,鲁娇,王清,赵航,何治. 生命科学, 2022(02)
  • [2]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与物质成瘾[J]. 舒奇钢,叶红明,陆永利,李自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08)
  • [3]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模型对比研究[D]. 蒋礼祥.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尹琳,黄从新. 广西医学, 2021(11)
  • [5]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CN)通道在大鼠脊髓背角的特异性分布[D]. 黄姣艳. 南昌大学, 2021(01)
  • [6]基于冷冻电镜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分析[D]. 李思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电针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程血清对H9C2细胞HCN2的影响[D]. 赵丽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精子特异性KSper和CatSper通道的调控机制和功能研究[D]. 康杭. 南昌大学, 2020(02)
  • [9]PDK1-Akt信号通路干预对心肌细胞HCN4离子通道的影响[J]. 韩钟霖,吴翔,刘雪华,陈诤,白剑,陈鑫,徐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11)
  • [10]HCN4在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D]. 贾丹丹. 新乡医学院, 2020(12)

标签:;  ;  ;  ;  

超极化激活的环状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