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教材-第十课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经济常识》教材-第十课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一、《经济常识》教学参考资料——第十课 当代世界经济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辉[1](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领域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课程改革和课程观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在新一轮核心素养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历程,梳理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归纳其成败得失,对其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有重要借鉴价值。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为呈现于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纸张之上的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相关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理论部分,并包括为了证明这些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而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例、插图、资料或解释说明的实证部分,以及为了学习任务和教科书空无内容,同时,确定从教科书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知识主题、教科书构件等的变化,梳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回归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人民”。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蒙太奇”式剪辑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中遵循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取向组织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并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组织内容,表现出学术性与结构性的统一的特点;受“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资源”,采用“独白”的方式来呈现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的“遮蔽”。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塑造功能,凸显清晰的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同时,表现出教科书内容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弊端。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落实双基”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插补”式混剪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思想政治学科逻辑,同时探索生活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种取向为主,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中,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垂直组织的各种组织形式在教科内容组织过程中均有使用,表现出突破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顺序性、探索知识、经验与活动的整合性的特点;受“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工具”,采用“解释”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性化”思考。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不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丰富其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其内容的呈现方式;但是,也表现出教科书内容难、繁、偏、旧,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弊端。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三维目标”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帮助“学习”。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依然坚持学科知识取向,但同时更为重视“超越”社会生活经验取向,因此,教科书内容选择是“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的融合方式,教科书内容选择表现出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的特点;教科书依据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进行组织,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表现出以生活为中心重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受“概念重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交流的工具”,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关系的“祛魅”。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继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创新其内容的组织形式,规范其内容的呈现方式;然而,依据“生活逻辑”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上违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分析,本研究进一步认为,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主要功能应该是为了促进“发展”。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以综合的内容选择取向为指导,教科书内容选择继续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体系清晰的学科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混合的内容组织取向为指导,重视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结,体现学习的心理逻辑与知识的学科逻辑、认识的生活逻辑的统一;在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上,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返魅知识与经验、活动的原貌。

吴玉玺[2](2019)在《《新国文教授法》研究》文中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壬子学制。为适应新学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共和国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共28册,包括初小、高小的教科书14册及与之相配套的《新国文教授法》14册。《新国文教授法》是与《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配套的教学指导用书,它以单篇课文的讲授指导为主,分为“本文”“教具”“教授之注意要项”“应用”四部分,自第三册起,增“参考”一类。其中“应用”分为“语言”“文字”“事实”“习问”诸项。《新国文教授法》作为民国第一套符合新学制的教学参考书,推动了当时国文教学的发展。论文对《新国文教授法》展开深入研究,对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形成对《新国文教授法》的整体认识,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述评《新国文教授法》的研究现状,发现当下《新国文教授法》的研究不足。第二部分通过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考察分析了《新国文教授法》的出版背景、编写宗旨及体例。民国初年壬子学制的颁布及小学国文教材的变化是推动《新国文教授法》出版的主要重要因素。《新国文教授法》的编写宗旨涵盖了新教育宗旨的“四育”,且更倾向于“四育”中的“实利主义教育”,在内容设计及编排上吸纳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新国文教授法》初小部分编写体例为“本文-教具-教授法上注意之要项-应用-参考”,其中“应用”项又分为“语言、文字、事实、习问、参考”五项。高小部分编写体例为“本文-目的-准备-教授事项-参考”,“教授事项”又分为“时间分配、内容提示、文字应用”三项。学习内容的不同及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得两阶段的体例各不相同。第三部分分析《新国文教授法》的特点,《新国文教授法》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与《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相契合;在教学模式上改良了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形成了成熟的三段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指导教师实施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指导,既注重知识拓展又重能力培养。与此同时,《新国文教授法》也有局限,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冲突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第四部分分析《新国文教授法》在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新国文教授法》形成了臻于完善的教参结构,将三段式教学发展成熟,促进了教学内容走向实用科学,其对后来的教学参考书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新国文教授法》的教参结构奠定了民国国文教参和建国后教参的基本结构,而其在编写上注意与新教育理论相结合为民国国文教参和建国后教参编写提供了经验,为现代语文教参奠定了基础。

张爱琴[3](2010)在《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乡土教材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历经百年,没有衰竭,这说明乡土教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多限于乡土教材的历史追溯、文本分析和经验总结,很少对乡土教材的功能和生存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主要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个案对象,采用整体研究与专门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乡土教材进行搜集、调查和文本分析,在梳理宁夏乡土教材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野点进行深度调研,审视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成因与功能,试图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个案参考。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土教材以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是,受价值取向、社会制度、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土教材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正向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教材的功能隐性化、微弱化,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诱发了一些负向功能。当然,与乡土教材的正向功能相比,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非常微弱,是可以调节、控制和转化,却不能忽视的。乡土教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又要立足乡土社会。这是本研究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定位。只有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乡土教材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以生存;只有从乡土实际出发,乡土教材才能在乡土社会中立足。在对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角度全面、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乡土教育体系;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评价体制;形成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促进大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方成智[4](2010)在《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的载体,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科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科书是从众多的文化知识里精选出来的文本,在知识准入教科书的过程中,国家必然会介入其中,因此,教科书又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和现实的内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十七年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在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大变革时期。新中国十七年的教育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变幻的运行轨迹。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制度化、正规化与政治化、革命化之间的对立、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保证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教科书中的贯彻落实,国家是如何规整中小学教科书?在规整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究竟有哪些力量在冲突和斗争?这些引导着本研究的展开。本研究采取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详尽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知识与权力的视角,探讨新中国十七年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充分关注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多方探寻国家是如何规整教科书的,反思其经验与教训,并就如何规整当前教科书提出了建议。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规整的缘起,第二章为规整的策略,第三章为规整中的博弈,第四章为规整的反思。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教科书规整的缘起。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中国十七年国家对教科书进行规整的缘由。首先,教科书的规整是国家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任何一个新生的国家和政府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首先要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地位,培养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和忠诚,而这种认同则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教科书对特定思想的灌输来完成。可以说,教科书是获取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渠道。其次,教科书规整也是教育及教科书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规整才能使教科书摆脱建国初期的混乱无序状态,才能提高整个学校教育的质量。再次,教科书规整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然。随着我国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领域概莫能外,政府明确地制定了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第二章分析了教科书规整的策略。新中国对教科书的规整是从借鉴、模仿开始的。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的经验:延安经验、苏联经验、民国经验。三种经验各有千秋。延安经验来自老解放区,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但它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战斗的痕迹,与现代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苏联经验是当时比较成熟的、或者说是比较成功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代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它植根的土壤、成长的文化氛围、国情背景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民国经验源自西方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政治的原因,它是我们刻意回避的乃至斗争的对象,当然,实际上是我们是无法回避的。理想的状态是吸收三者之长,为我所用。事实上,新中国十七年中,政府也在想办法寻求三者之间的均衡,可惜没有做到。第三章剖析了教科书规整中各种力量的博弈。教科书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教科书是教育决策者、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影响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因此,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冲突和斗争。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新势力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旧遗留的博弈,二是本土经验与外来经验的博弈,三是党内以毛泽东为首的激进派或者说革命派与代表传统教育的保守派之间的博弈。诚然,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但要适度。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从推翻旧中国到治理新中国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所秉承的革命情怀和狭隘的边区政府管理经验,与要结束国家的贫弱状况、迅速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所要求的技术专长和平稳的行政管理很难兼容,所以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风云变幻莫测、种种冲突不断。在对待教育问题上,在教科书的规整中也是如此。一会儿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一会儿弘扬延安经验,开展群众运动;一会儿以健康的名义要求减负,一会儿以质量的名义强调“双基”教学。其实际在于中央行政干预过多、过度,无视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棋不定,客观上也使得教科书的规整动荡、曲折、艰难。第四章探讨教科书规整的反思。首先,总结了教科书规整的经验与教训。通过规整,逐步规范了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形成了教科书管理的“国定制”,统一编制、统一出版,既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贯彻,又提高了中小学教科书的质量。当然,规整也导致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小学教科书市场的垄断。这种垄断弊端在于:难以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不平衡状况;难以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因材施教;没有竞争,不利于教科书的健康发展。其次,反思当前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设。在国家对中小学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今天,教科书规整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第一,要严格审查教科书编写者的资质,确保教科书的品质。第二,不断完善教科书的审定工作。第三、努力规范教科书的发行和选用工作。总之,规整可以提高教科书的质量,规整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方的无序竞争而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规整有助于遏制教育腐败。但规整不等于统一,规整本身不排斥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规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李彦荣[5](2004)在《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是文化批判与反思的世纪,社会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常常突出地表现在文化层面。不管这些具体的矛盾与冲突是什么,但其核心均围绕着这样一个文化主题,那就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引进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能不能实现现代性转化。 课程作为对文化的选择亦真切地受到了这一系列文化冲突的影响。由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取决于课程组织者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所以透过对课程的理性分析,我们就可能揭示出文化被选择传递的路向;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文化被选择传递的路向,找出限制课程改革发展的深层内在因素,重新选择文化,为课程改革理出一条最具教育本质特性的发展之路。 历史上,课程改革的文化悖论不外乎中西之争、传统与现代之争、科学与人文之争等。在这一系列悖论中,由于社会的哲学观、价值观不同,课程的制定者以及学校的举办者的主张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这正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不同于以往纯粹的课程史或课程论研究,本研究坚持历史辩证法观点,注重史论结合,力图从“文化路向”的视角去研究中小学课程的现代化变革,关注这一变革过程中被精英(知识)阶层、权力阶层以现代化的名义打压了的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对被赋予合法性的现代科技文化的不懈抗争,努力阐释科技文化强势下课程中高地位知识与低地位知识的微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课程和受教育主体带来的文化偏失——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过分强调遮蔽了人文知识底蕴和民族精神价值,肢解了课程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使人沦为技术的工具和奴隶。 对课程作文化研究要求我们做这样的一些阐释:一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对课程进行多维的文化审视。这就是本文选择从哲学理念、价值观、课程内容以及主体(不同类型办学者)对课程文化的选择这样几个层次来阐释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现实的关注,追问课程设置和课程现象背后的“根据”、“意义”。如,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以及民办学校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学校课程设置的“根据”及其文化“意义”是什么。具体而言,本研究分这样几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行将开始的研究涉及的主题作了概念界定、理念分析、内容结构介绍、已有研究成果评估以及本研究采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说明。 在正文第一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课程改革作了简要的整体回顾,勾勒出课程改革的发展线索,以便对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紧接着在第二章,丛哲学层面深层剖析了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通过对几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哲学观、课程观的理论分析,旨在探讨社会主流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影响,表明“中体西用”、实用主义等主流思想其实是为科学文化课程占据中国学校课程主体地位提供了合法外衣。在第三章,本研究着重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论争深刻地揭示了课程改革背后的深层文化价值冲突,强调课程改革必须正视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地位,科学化过程中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兼顾。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在第四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国家课程与公立、私立、教会学校和民办学校几种不同办学主体所办学校课程的对比考察,阐明不同主体间的文化选择对学校课程控制程度以及知识地位变化的影响;辨证分析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异同变化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这也是本研究不同于其他课程研究的独特点之一。同时在第五章,本研究还以独特的视角具体到课程内容的微观文化分析,以语文这门最具中国旧课程原滋味的学科为案例,在从大纲到教材几方面的分析中凸显出中小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文化路向。最后,在第六章,总结前文研究、梳理历史脉络,主张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创造性地展望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应走的文化路向。也就是要以健全人格的角度来理解课程文化,指出课程作为帮助一个自然人实现社会化的媒介,不可能脱离人的文化根性来构建其现代性。课程在现代化追求中决不能舍本逐末,必须兼顾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学。 本研究在整体结构上是整—分—整,主张在历史的整体把握中进行横向解剖,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这一焦点,从哲学理念、价值冲突、办学主体的文化选择以及课程内在发展理路几方面进行全方位透析,并进而展望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文化走向。 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背景。在课程改革做出选择之前,也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悖论与冲突,但不管这些悖论与冲突多么激烈,我们最后总能找到相对理性的选择。也许这种选择后来被证明并不是最具长远性的选择,但一定是当时情况下最适合的选择。在今天,我们的研究不是要声讨历史的遗憾,而是要在历史与逻辑的辨证分析中为课程改革指出一条更富人性的、更具深层文化意蕴的未来发展之路。叫.观咐

班红娟[6](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卢蕊[7](2016)在《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爱国”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时至今日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强调的内容。爱国主义作为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支撑,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中。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本文首先从清末、中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教育背景进行描述,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爱国的特点,并一一分析其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百年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呈现五大特征:第一,爱国教育贯穿每一历史时期,又深受时代背景与阶级统治的影响;第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扞卫国家主权、反抗民族压迫等精神始终是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爱国的内涵不断丰富;第四,爱国教育内容趋向客观、理性;第五,爱国内容整体呈现略古详今特点。最后,通过对百年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宏观把握,对今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爱国教育内容要客观、理性,在教科书编写的过程中落实“论从史出”;第二,爱国教育内容应体现层次性,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第三,爱国教育内容注意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相结合;第四,爱国教育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大潮。

刘亮[8](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孟凡明[9](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政策文本。如何实现由作为政策文本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转换为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方面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进行学理性分析,以期形成某些学术共识和共通话语,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概念、目标、内容和实施做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期避免经验化理解的狭隘性。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维度,尤其突出高中生公民教育的思想性,是培育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思想保证。为此,本文从前提性分析、本体性分析和条件性分析三个层面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问题。第一部分探讨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要素和特点。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是指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学习以及相关学科活动的参与,学生逐渐形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思维,掌握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基于人民立场的集体主义,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科学精神素养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自觉践行集体主义是科学精神素养所追求的必备品格,形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思维构成科学精神素养的关键能力,上述三者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基本要素。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精神素养的批判性、历史性、价值性。第二部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是科学精神素养教育具体目标的核心要素。根据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结构的规定,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可划分为必修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课程内容。必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模块4“哲学与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3“逻辑与思维”的辩证思维部分,选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3“历史上的哲学家”。本文研究没有局限于课程标准相关表述,而是力图从内在逻辑及教学问题角度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从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两个方面来探索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引导高中生把握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提升高中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构建对话倾听的师生关系,创建理性包容的教学氛围。本文提供了一则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课例——“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重点强调思辨性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师发展策略方面,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应该超越经验化教学定势,涵养教育理性思维。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经济常识》教学参考资料——第十课 当代世界经济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常识》教学参考资料——第十课 当代世界经济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二)知识社会学基础
        (三)学习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教科书及社会科教科书文献综述
        (二)国内教科书及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文献综述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一、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一)拨乱反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二)重视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三)回归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二、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一)学科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二)“蒙太奇”式剪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三)遵循学科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三、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一)学术中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三)学术性与结构性统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四、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一)教学的资源:“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二)独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三)遮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的特点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一、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一)深化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二)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三)落实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二、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一)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二)“插补”式混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三)遵循学科逻辑、探索生活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三、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一)学术中心与社会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二)茧式多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三)突破顺序性,探索整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四、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一)教学的工具:“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二)解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三)理性化: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一、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一)改革发展加速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二)全面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三)三维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一)学科知识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二)“整合”式融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三)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三、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一)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三)以生活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四、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一)交流的工具:“概念重构主义”教材观的影响
        (二)对话: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三)祛魅: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外在因素
        (一)经济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二)政治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三)文化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内在因素
        (一)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二)课程改革与课程观变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斗争:当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博弈
        (二)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追求
    二、发展: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追求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质量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质量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质量
结论
    (一)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三)拓展研究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新国文教授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国文教授法》出版背景、编写宗旨及体例
    第一节 《新国文教授法》的出版背景
        一、壬子学制的颁布
        二、民初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
    第二节 《新国文教授法》的编写宗旨
        一、“四育”并举
        二、突出实利主义教育
        三、以儿童为中心
    第三节 新国文教授法的编写体例
        一、编写体例
        二、初小与高小体例的差别及缘由
第二章 《新国文教授法》的特点
    第一节 与《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度契合
        一、教学目标总体契合
        二、教学内容基本契合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的多方面指导
        一、教学过程的次序安排
        二、指导实施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价值观教育
        三、识字、阅读与写作教学指导
    第三节 既重知识拓展又重能力培养
        一、多学科知识拓展延伸
        二、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
第三章 《新国文教授法》在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新国文教授法》的历史地位
        一、形成了臻于完善的教参结构
        二、三段式教学法的发展成熟
        三、教学内容渐趋实用科学
    第二节 对民国国文教参的影响
        一、奠定了民国国文教参的基本结构
        二、提供了民国国文教参编写的经验
    第三节 对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参的影响
        一、现代语文教参发展的奠基
        二、语文教学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假设
    四、相关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七、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
    八、研究方法
    九、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方式
第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地理、历史、文化考察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历史变迁
        三、宁夏回族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发展概述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宁夏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
        一、"零纪录":清末民初宁夏建省前乡土教材开发状况(1903-1929)
        二、萌芽时期:民国时期宁夏省乡土教材发展概述(1929-1949)
        三、探索与调整:建国初期宁夏乡土教材概述(1949年-1965年)
        四、振荡与破坏:"文革"期间宁夏乡土教材的艰难历程(1966-1976)
        五、恢复与重建:拨乱反正时期宁夏乡土教材的发展(1977-1985)
        六、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宁夏乡土教材的持续发展(1985年至今)
    小结
第二章 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65——《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实施
    第一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与实施
        一、编写《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政策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过程与试点工作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出版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实施
    第二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二次修订
        一、时代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文本分析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实施情况
        五、关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的评价
    第三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三次修订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文本分析
        四、博客、教师专业发展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的实施
    第四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文本结构比较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课文内容比较
        三、其它指标比较
    第五节 "点""面"结合:中国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国家民委、教育部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统编教材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面临的生存挑战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回族文化校本乡土教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宁夏
        二、走进QQ回民中学
        三、QQ回民中学校本乡土教材——《身边的历史》和《回族查拳》
    第二节 项目推动下的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一、宁夏回族"花儿"概述
        二、宁夏"花儿"教师培训教材——《"花儿"教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小学的开发与实施
        四、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中学的开发与实施
        五、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高校的开发与实施
    小结
    两类乡土教材开发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教育行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教育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教育评价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三节 乡土教材开发主体素质结构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课程管理者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编写者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校长职业化与乡土教材开发
        四、教师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五、学生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四节 乡土教材自身结构和特性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乡土教材文本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的空间性对乡土教材适用范围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个体功能
        一、乡土教材与学生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社会功能
        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二、促进乡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功能
        三、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
        一、乡土教材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二、乡土教材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小结
第六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节 完善乡土教材理论体系
        一、乡土教材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中和位育"、"和而不同":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
    第二节 加强乡土教材制度建设
        一、构建"权""责"分明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
        二、建立乡土教材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三、完善乡土教材财政体制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的形成与维护
        一、提倡乡土教材开发中大中小学间的合作
        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
        三、筹建乡土教材陈列室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教育人类学应该怎样做研究?
    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4)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思路与拟解决的问题
    六、采用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规整的缘起:新中国新秩序新教育
    第一节 规整教科书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一、教科书:维持政权合法化的主渠道
        二、教科书: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介
        三、教科书:维持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 规整教科书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建国初期教育的落后状况
        二、建国初期教科书的混乱与无序状态
    第三节 规整教科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使然
        一、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
        二、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方针的确定
第二章 规整的策略:从模仿借鉴到自主探索
    第一节 借助统一的名义来规整
        一、统一的前提与基础
        二、统一的具体措施
        三、统一过程中的特点
    第二节 仿效苏联的模式规整
        一、学习苏联浪潮的兴起
        二、效法苏联的方式方法
        三、照搬苏联的后果
    第三节 借鉴延安的经验规整
        一、延安经验回归的背景
        二、借鉴延安的具体做法
        三、规整的特色
    第四节 以质量的名义规整
        一、注重质量的缘由
        二、提高质量的路径
        三、规整的效果
第三章 规整中的博弈:各种力量的角逐
    第一节 除旧布新,新中国教育与旧教育遗留的博弈
        一、学制变革中的反反复复
        二、课程设置及教科书内容选择中的"兴无灭资"
    第二节 延安经验、民国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相互冲突
        一、延安经验、民国经验、苏联经验简析
        二、本土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碰撞
        三、延安经验与民国经验的冲突
    第三节 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斗争
        一、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简析
        二、毛泽东教育模式的特点
        三、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较量
第四章 规整的反思: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教科书规整的经验
        一、有利于国民共同价值观的树立
        二、形成了优秀的编辑团队,提高了教科书质量
        三、规范了教科书市场,利国利民
    第二节 教科书规整的教训
        一、导致了教科书的垄断
        二、强调"政治挂帅",忽视人性需求
        三、规整依据的不确定,导致规整的动荡
    第三节 当前教科书规整的启示
        一、规整不等于垄断
        二、规整重在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对“课程”的界定
    二、 关于“课程文化”
    三、 关于近代以来的文化冲突与课程改革
    四、 相关研究成果评估
    五、 论文结构说明
    六、 方法论说明
第一章 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清末课程改革
        一、 清末新式学制的确立与西式课程的合法化
        二、 清末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的定位
    第二节 民国课程改革
        一、 民初课程改革--资产阶级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 不甘退却--封建课程的回潮
        三、 “新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四、 “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课程改革
        一、 “文革”前的课程改革
        二、 “十年动乱”时期的课程“革命”
        三、 恢复发展时期的课程改革
        四、 八十年代末以来的课程改革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一、 中国地方课程改革实验举例
        二、 世界课程改革潮流
第二章 教育哲学观与课程改革的深层文化取向
    第一节 “中体西用”教育哲学观与清末课程改革的文化取舍
        一、 “中体西用”的提出
        二、 “中体西用”之“中学”、“西学”内容发展
        三、 “中体西用”之价值上升、理念延续
    第二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观及其对民国课程改革文化走向的驱动
        一、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二、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三、 杜威实用主义对二十年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四、 杜威实用主义对中国课程改革文化趋向的影响
    第三节 凯洛夫《教育学》的课程观对建国后课程改革文化定位的作用
        一、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
        二、 凯洛夫《教育学》的课程观
        三、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传播的文化心理基础
        四、 凯洛夫《教育学》影响下的中国中小学课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与当代课程改革的文化创新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对中国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对当代多元文化挑战的回应
第三章 价值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理路透析
    第一节 东西文化论争--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一、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争与“新课程”的探索
        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如何重建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三、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再思考与传统课程现代化改造
        四、 东西文化论争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内在影响
    第二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
        一、 “科玄论战”与科学教育
        二、 二十世纪末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反思
        三、 课程对科学与人文的兼容
第四章 学校课程设置的文化选择及其比较
    第一节 公立学校课程的文化性
        一、 “公立学校”的界定
        二、 公立学校的课程
        三、 对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解
        四、 公立学校课程创新的文化坐标
    第二节 近代私立学校课程的文化定位
        一、 求强救国,创办新教育
        二、 远采西方,近取教会学校
        三、 面向社会、务实求新
        四、 做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
    第三节 教会学校课程设置策略--西化抑或本土化
        一、 传教还是传播现代文明--教会学校的宗教课程与科学课程之设
        二、 本土化对西化的拒斥与教会学校课程调整
        三、 退出中国--基督化的失败
    第四节 民办学校课程的文化内涵
        一、 民办学校课程之“特色”
        二、 民办学校课程的文化内涵
        三、 无奈的选择吗?
第五章 学校课程内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以语文课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为例
    第一节 中国语文课程内容的现代性萌芽
        一、 语文学科独立地位的确立
        二、 现代语文学科性质初见端倪
        三、 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初次尝试--《最新国文教科书》
    第二节 从文言到白话--语文课程内容的现代革新
        一、 白话文运动
        二、 国语统一运动
        三、 1923年“新学制”的语文课程标准
        四、 语体文胜利的历史客观性
        五、 “新学制”课程标准刊布后语文教科书的编制
    第三节 在斗争中前进--国语课程的巩固与发展
        一、 国语、国文课程的反复
        二、 国语课程的巩固与发展
        三、 语文教科书科学化探索
    第四节 学习苏联与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新的文化转向
        一、 “语文”课程的定名
        二、 语文课程的苏化倾向与“汉语”、“文学”分科
    第五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持续现代性体认
        一、 义务教育实施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二、 九十年代课本语文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及其区域比较
    第六节 世纪末的回声--语文课程的文化回归
        一、 世纪末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
        二、 2000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解读
第六章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的文化思考
    一、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
    二、 走在现代化的大路上
        (一) 文化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二) 在人与社会之间
        (三) 课程与文化的同构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一)清末民初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新中国成立后,以阶级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改革开放初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四、爱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末历史教科书中的忠君爱国教育内容
    一、历史背景
    二、清末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忠君爱国教育内容
    三、该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爱国教育内容呈现的特点
    四、出现如上特点的原因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一、历史背景
    二、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一)民国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三)解放战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三、中华民国各时期爱国教育内容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一、历史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二)曲折发展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四)新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时期爱国教育内容变化的原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研究述评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目标和内容研究述评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实施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概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
        (一)作为科学家专业素养的“科学精神”
        (二)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
        (三)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要素
        (一)智育层面:关键能力
        (二)德育层面:必备品格
        (三)理想层面:正确价值观念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特点
        (一)批判性
        (二)历史性
        (三)价值性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目标和内容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促进新时代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施水平的重要要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二)能力目标:描述、解释、选择和评价能力
        (三)价值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必修课程内容: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模块4“哲学与文化”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模块3“逻辑与思维”
        (三)选修课程内容:模块3“历史上的哲学家”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坚持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引导高中生把握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提升高中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三)构建对话倾听的师生关系,创建理性包容的教学氛围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教师发展策略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超越经验化教学定势,涵养教育理性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反思
    附录二 教育反思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经济常识》教学参考资料——第十课 当代世界经济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D]. 赵明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2]《新国文教授法》研究[D]. 吴玉玺. 湖南大学, 2019(07)
  • [3]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 张爱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4]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D]. 方成智.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5]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 李彦荣.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爱国主义在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D]. 卢蕊.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8]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9]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D]. 孟凡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标签:;  ;  ;  ;  ;  

《经济常识》教材-第十课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