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人名胜名胜

我国名人名胜名胜

一、我国的名人名胜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江[1](2021)在《国家金色名片:贵金属纪念币》文中提出贵金属纪念币,经常被称为"货币贵族",这不仅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昂贵材质,更在于其超越货币职能的人文、科技、唯美属性。1979年,国务院以国发[1979]250号文件,正式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国发行贵金属纪念币的唯一机构,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从此拉开了中国发行贵金属纪念币的序幕。40多年来,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面向国外到面向国民、从造币创汇到向投资和收藏转化的发展历程。

魏全庄[2](2021)在《德州董仲舒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

谷亮[3](2021)在《“淮安民间文学”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

任正[4](2021)在《苏轼文化遗迹的形成与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影[5](2021)在《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王智洋[6](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李占云[7](2021)在《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也是我国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价值评价,提出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精神价值纳入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中,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构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江郎山景区进行整体价值评价实践应用,并得出景区整体价值分布图及景区保护建议。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认识风景名胜区,丰富了现有风景名胜区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分级划定及科学管理提供价值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将整体性思想运用于风景名胜区评价及保护实践中,创新性地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基于Cite Space量化分析已有的风景名胜区评价研究文献,发现大多是对景观资源进行分级评价应用于分级保护规划中,其结果弱化了历史、文化等内在精神价值,因此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2)构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丰富了现有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梳理大量文献,将精神价值纳入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中,利用层次分析法、1-9标度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权重,构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以期望评价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保护规划实践。(3)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应用,为其保护管理提供一些价值参考:基于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江郎山景区进行各因子赋值量化评价,按权重叠加并进行重分类分析,将江郎山景区划定为整体价值极高、高、一般、低、极低五级分区,最终根据整体价值评价结果提出景区保护建议。

高杨[8](2021)在《“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因此,本文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齐鲁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当地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这一举措符合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阐述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相关概念主要包括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齐鲁文化三个方面,研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论的支撑和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三个方面。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文化资源优势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介绍了“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资源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四大主题。课程开发的价值主要包括完善当地课程结构、传承优秀地方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四个方面。开发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适宜学情、灵活运用和与时俱进四个方面。第三章从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第四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并就四大主题分别展示了一个教学案例。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实践为导向。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合作探究式、阅读鉴赏式、研学旅行式和多媒体辅助式。第五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课程的保障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展开。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价值,同时,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论题未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展望。总之,本文旨在通过整合齐鲁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地方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同时,此举进一步顺应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潮流,对于完善当地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范丽琴[9](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李琦[10](2021)在《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容器,城市基因具有文化传播类似的特征,在文化的“基因”控制下的文化系统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必然导致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古城文脉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古城文化基因保护与城市发展不相融合。因此,城市基因作为物质环境与城市文化的载体,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从生物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采取文献综述法、质性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来以文化基因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进程中的显隐形表达为研究对象,以寿县为实证区域,揭示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寿县城市空间结构更迭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索显隐性文化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文化基因变异情况下的古城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体系,为持续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导思路。首先,借助于传统调研法和文献综述法持续深入的就古城文化基因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且广泛的探索和分析,从中发掘文化基因传承和特色延续的契合要素及关键内容。其次,以寿县古城为案例进行各方面内容的解析,提取古城的普适性文化基因,构建多要素、多层面、多层级古城文化基因评价体系模型,筛选出寿县独有的文化基因,依据提取的文化基因构建寿县古城的文化基因图谱,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寿县的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寿县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满怀历史名城的千年底蕴,但需烙文化印记;坐拥山环水抱的空间格局,但需优闲径绿脉;城市格局逐渐清晰且合理,但需强时空织补;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质,但需塑空间意象;急需利用区位优势,保护山水资源,挖掘历史文脉,加强区域联系。(2)通过对文化基因的显隐性表象特征分析,发现城市空间、地貌特征、历史遗存、建筑形态、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政策规划是古城保护更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寿县的文化基因图谱并根据图谱探寻保护更新策略。(3)古城形成“多核心、散点状、轴线初显”的功能结构特征。(4)寿县城区以楚风汉韵为景,山水寿春映城垣。致力于构建山水楚都、文化慢城。保护更新策略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述古、观山;做足城市生态文章,亲水、融园;织补城市特色空间,塑心、享街;提质生活空间意象,筑基、乐居。构建“四横三纵三出口十节点”的空间体系格局。

二、我国的名人名胜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名人名胜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金色名片:贵金属纪念币(论文提纲范文)

贵金属纪念币VS普通纪念币
门类齐全 “币”铸辉煌
    ● 大熊猫及动植物系列
    ● 十二生肖系列
    ● 重大纪念性事件系列
    ● 杰出人物系列
    ● 文学及艺术系列
    ● 传统文化系列
    ● 世界遗产及风景名胜系列
    ● 宗教文化系列
    ● 奥林匹克及体育运动系列
    ● 科技环保及其他题材系列
收藏要义
    ● “反假”要牢记
    ● 专题收藏
    ● 长期持有

(6)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1.1.1 风景名胜区评价意义重大
        1.1.2 风景名胜区评价需重视整体性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2.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概况及基本思路
        1.4.1 风景名胜区评价概况
        1.4.2 研究基本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风景名胜区景源评价与整体价值研究综述
    2.1 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综述
        2.1.1 国内外景观资源评价
        2.1.2 景源评价形式及方法
        2.1.3 景源评价内容及指标
    2.2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研究综述
        2.3.1 整体价值相关研究内容
        2.3.2 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
    2.3 结论及启示
        2.3.1 景源评价研究趋向综合化
        2.3.2 景源评价重要性和局限性
        2.3.3 研究启示
3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原则
        3.1.1 构建方法
        3.1.2 构建原则
    3.2 整体价值评价指标选取
    3.3 整体价值评价判断矩阵构建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3.2 构造判断矩阵
    3.4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体系
4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应用
    4.1 江郎山景区整体概况
        4.1.1 历史沿革
        4.1.2 自然人文
        4.1.3 评价及保护现状
    4.2 江郎山景区景源价值评价
        4.2.1 资源价值
        4.2.2 环境水平
        4.2.3 利用条件
        4.2.4 规模范围
    4.3 江郎山景区视觉景观价值评价
        4.3.1 视域范围
        4.3.2 观赏视距
        4.3.3 醒目景观
    4.4 江郎山景区生态价值评价
        4.4.1 高程
        4.4.2 坡度
        4.4.3 坡向
        4.4.4 水文
        4.4.5 用地性质
    4.5 江郎山景区历史价值评价
        4.5.1 神话传说
        4.5.2 名人事迹
    4.6 江郎山景区文化价值评价
        4.6.1 优良传统
        4.6.2 精神信仰
    4.7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评价
    4.8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保护建议
        4.8.1 江郎山景区整体价值分区保护
        4.8.2 江郎山景区价值保护原则
        4.8.3 景源价值与整体价值再探讨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果
    5.2 本文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专家调查报告
附录Ⅱ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分级表
附录Ⅲ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分类表
附录Ⅳ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指标
附录Ⅴ 江郎山景区风景资源评分表
附录Ⅵ 作者简历

(8)“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齐鲁文化的研究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关于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阐释
        1.语文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
        3.齐鲁文化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依据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教育理论的支撑
        3.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文化资源的优势
        2.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
    (一)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
        1.名人文化
        2.名胜古迹
        3.文学艺术
        4.民俗文化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
        1.完善当地课程结构
        2.传承优秀地方文化
        3.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三)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适宜学情原则
        3.灵活运用原则
        4.与时俱进原则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构建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理念
        1.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2.把握好语文的学科特点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组织
        1.课程的设置
        2.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2.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1.合作探究式
        2.阅读鉴赏式
        3.研学旅行式
        4.多媒体辅助式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1.教学人员的组织和配置
        2.课程的具体安排
        3.建立多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举例
        1.主题一:历史名人篇
        2.主题二:名胜古迹篇
        3.主题三:文学艺术篇
        4.主题四:民俗文化篇
五、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式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保障
        1.学校方面
        2.教师方面
        3.家长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学生问卷
附录 (2)教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第一节 考察缘由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二、原因分析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二、清代中期(乾嘉)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第一节 编纂者
        一、官吏、乡绅
        二、学者、诗人
        三、藏书家、刻书家
    第二节 编纂缘由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第三节 选录标准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二、先贤诸家遗文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第五节 编纂体例
        一、正文编排
        二、附件编排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一、仅存之作
        二、集外之作
        三、集内之作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一、人物传记
        二、人物辑评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一、历史事件史料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三、其他文化史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的问题
        1.1.2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
        1.1.3 续“文脉"”提“气质”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体系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2.1 古城文化基因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2.1.1 文化基因的内涵
        2.1.2 文化基因的作用和表现
        2.1.3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的研究
        2.1.4 古城文化基因的特征
    2.2 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2.3.1 古城保护理论研究
        2.3.2 古城保护工作实践研究
        2.3.3 相关研究总结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研究
    3.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调查
        3.1.1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公众调查问卷
        3.1.2 古城保护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3.1.3 古城更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及问题总结
    3.2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现状解析
        3.2.1 “山水城”城市格局保存完整
        3.2.2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3.2.3 历史遗存丰富历史空间全景可读
        3.2.4 营造技艺天人合一
        3.2.5 政治因素凸显历史地位重要
        3.2.6 非遗丰富历史名人众多
    3.3 古城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3.3.1 文化基因传承导向的古城特色空间建构
        3.3.2 古城文化基因传承与古城保护更新的契合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寿县古城文化基因的提取识别
    4.1 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和流程
        4.1.1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的原则
        4.1.2 古城文化基因的分类
        4.1.3 古城文化基因筛选流程
    4.2 古城文化基因要素提取
        4.2.1 文化基因识别与提取研究
        4.2.2 质性调查获取文化基因要素
        4.2.3 文化基因的提取
    4.3 基于文化传承的寿县文化基因评价体系建构
        4.3.1 建构寿县古城文化基因评价模型
        4.3.2 文化基因图谱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5.1 寿县文化基因现状评估
        5.1.1 显性文化基因
        5.1.2 隐性文化基因
        5.1.3 现状问题总结
    5.2 寿县古城保护更新路径
        5.2.1 保护更新历程
        5.2.2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路径
        5.2.3 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目标及定位
    5.3 寿县古城的显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5.3.1 形态格局控制与延续
        5.3.2 特色地貌场所再现与植入
        5.3.3 典型地标雕琢与烘托
        5.3.4 多层次多手段保护与利用历史遗存
    5.4 寿县古城的隐性文化基因保护更新策略
        5.4.1 融古通今打造宜居新城
        5.4.2 挖掘保护全域历史文化资源
        5.4.3 复兴活化突出自身优势
        5.4.4 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制度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1.1 文化基因传承实质是保护和延续文化基因
        6.1.2 文化基因传承是古城特色保护的重要手段
        6.1.3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优化现行规划体系保障
        6.1.4 文化基因传承需要多方借鉴多种尝试
    6.2 创新点
        6.2.1 研究视角创新:引入文化基因概念探讨古城保护更新策略
        6.2.2 更新模式创新:通过显隐形的文化基因塑造打造特色古城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寿县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认知公众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我国的名人名胜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金色名片:贵金属纪念币[J]. 李江. 金融博览(财富), 2021(12)
  • [2]德州董仲舒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 魏全庄.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淮安民间文学”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谷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苏轼文化遗迹的形成与文化价值研究[D]. 任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影.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6]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7]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评价探索 ——以江郎山景区为例[D]. 李占云. 浙江大学, 2021(01)
  • [8]“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高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因传承导向下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李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标签:;  ;  ;  ;  

我国名人名胜名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