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

政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

一、人民政协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玲[1](2015)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文中提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理论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而进行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成果。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党派、各个团体、各个民族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进行民主协商,让各方充分表达意愿,既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反映部分群众的特殊利益,真正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达成了最广泛的共识,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显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要不断推进和完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可以充分反映各个党派、各个团体、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通过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和发展,又能够加深对民主的认识和解读,还能有效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民主决策从而提升执政能力。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随后,剖析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紧接着,进一步梳理和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及基本经验。之后,研究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形式及其运行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最后,分析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本文主要从绪论、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程经验、运行形式与原则、优越性及价值功能、问题与对策、结论等八个部分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总体概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哪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分析当前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研究思路主要包括本文的构思;研究方法主要体现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方法、历史总结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展开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创新之处主要包括本文围绕哪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第二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这一章内容首先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紧接着,论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及政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这一章内容深入剖析和挖掘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主要源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源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协商民主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商民主思想。第四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经验。此章通过梳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即经过开创阶段、发展阶段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必须要依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要加强作为协商专门机构的人民政协建设,更要推进民主的法治化发展。第五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式与原则。本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运行形式为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原则、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第六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本章首先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之后,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价值功能体现在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有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从而长期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第七章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本章提出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规范程序化发展、强化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化、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学术话语权几个部分加以解决。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略微补充,同时也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寄予展望。总之,本文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把中国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人民政协先于新中国而成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中国六十多年的实践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内在优势。故此,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有助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然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与专门协商机构,那么,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就是要抓住重点,也就是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与此同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还要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董文静[2](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范会勋[3](2014)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与当代社会现实需要相结合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它是对建国以来人民政协民主实践和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经验总结,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同时,也给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如何认识它的内涵、价值,如何总结它的发展历史,如何看待它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不足,如何促进它的快速发展等等,是中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必须回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正是源于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循着这样的思路,运用历史文献考证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进行概念界定、特征概括、价值判断、历史探寻、现状分析、经验总结、问题揭露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路径。论文除了导论外,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由来与发展、经验与问题、拓展与完善。第一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由来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考证,论文采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西方到中国的分析路径。在对民主历史概念演变的追溯中,在对协商传统延续的考察中,协商民主的概念渐渐清晰。协商似乎早已与民主形影相伴,但它们似乎只是在现代才喜结良缘。西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代议制民主随着形势的发展,渐渐陷入内外交困境地。人们批判和反思代议制民主的政治实践,挖掘古典民主的协商成分,提出协商民主理论。论文通过不同视角的比较,介绍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同样,又是在中西比较中,由西方协商民主引出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界定。紧接着论文分别分析了协商民主和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征,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本质的东西要坚持;而作为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优势的东西要发扬。任何一种理论形态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和党的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分析和阐述,意在说明它的中国内生性,为下文回顾其发展历史做下了铺垫。回顾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萌芽到成型,从挫折到恢复,从拓展到整合,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它依次经历了从革命统一战线,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再到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政党层面协商到国家层面协商,再到国家和社会双向多层协商的拓展和延伸。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它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现实价值的分析,既含有实然性的总结,也有应然性的概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体现;它是党和国家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它是社会和谐的政治保证;它是现代公民意识形成的主要场域。协商民主的这些重要价值,说明了它在中国社会诞生、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二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经验与问题。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扩展、制度不断完善,其基本理念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协商民主的实践也以不同的制度形式广泛存在于现行政治体系之中。政协、人大、政府、党派、基层和网络,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协商民主。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要总结成功经验,也要分析不足和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依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进程中的鲜明体现。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条件和协商民主自身缺陷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协商民主自身的缺陷和中国民主传统的缺失、选举民主发展的不充分、公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等,都是制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中尚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主体要素欠缺和发展不平衡等诸多不足和问题。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以上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一部分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做出了探索性的思考。总的说,要处理好三个主要关系和瞄准三个努力方向。要处理好的三个重要关系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党的领导与协商平等的关系和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协商民主的关系。要瞄准的三个努力方向:一是培育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二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加强协商民主要素建设。

郭一宁[4](2017)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文中认为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政体机构中最具广泛代表性与包容性的协商形式,在人民内部多方面起到了意见沟通、信息传导、协同共振的枢纽作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关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社会实证法等方法展开分析。通过梳理民主的逻辑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创新应用,科学界定了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内涵与特征,进而提出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与历史沿革的梳理,从国家、政党、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阐释了政协协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以革命性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协商民主、以权力性为特征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协商民主、以统战性为特征的统一战线组织的协商民主、以人民性为特征的政体机构中最具广泛代表性与包容性的协商民主。在理论层面,基于对政协协商的原则与内容框架的分析,阐释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功能。在实践层面,以人民政协协商形态为视角,提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两大协商形态之间的互动路径,即对话性协商与利益整合性协商的互动实现了利益诉求的双向传导;议政性协商与咨政建言性协商的互动推动了政治决策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沟通性协商与合作治理性协商的互动优化了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特色优势,即独特的民主发展时空境遇及其政治认同优势、独特的组织结构及其政治参与优势、独特的协商形式及其实践运行优势、独特的协商使命及其价值诉求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制约因素,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是影响其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论文以"协商主体、协商制度、协商形式"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对策:协商主体能力方面,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协商制度方面,强化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机制,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程序,加强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与党委、政府的衔接;协商形式方面,完善现有的协商民主形式,积极推进人民政协介入基层协商民主,拓展网络协商形式。

刘朝阳[5](2016)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则是社会主义中国一直以来的关切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并发展成熟,最终成为中国两种民主形式之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无疑将占据重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是大势所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协商民主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清晰完整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认识协商民主是“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利于确定协商民主的“历史定位”、有利于做好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说,偏向于文化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的研究比较多,系统研究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的着作则尚未出现,这为本文留下巨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完成了研究的基本准备工作,包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出发点;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并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西方民主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总结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从纵向上来说,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部分,从横向上来说,主要包括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民主理论和国家理论、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几个部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基础的研究情况做了综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进行了阐述。正文部分主要按照协商民主理论基础的时间线索进行安排,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对未来社会做出的科学探索,也包含列宁等在俄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它们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关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关于终结人的异化等群众观点,为协商民主中以人为主体、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关于民主的逻辑起点、民主的本质、民主的实现途径、民主的实现形式的论述,为协商民主的逻辑基础、本质属性、历史定位、合理性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和政党理论中关于无产阶级艰巨历史使命及其联合必要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结成最广泛的联盟、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独立性和领导权等论述,为协商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确定、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要同群众保持真正的联系,也为无产阶级通过协商民主联系群众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为协商民主的初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政治思想中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设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思想,为协商民主的人民民主属性、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则、民主监督功能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中关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在新中国继续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等观点,为协商民主尤其是人民政协的产生、发展和制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协商民主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协商民主的渠道做出了探索。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不仅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从群众观点出发提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在执政条件下也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些思想为中共通过协商民主来实践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它为协商民主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为科学理解协商民主的本质、时代背景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协商民主向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协商民主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两种形式之一、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理论基础。新时期群众路线理论的新发展中关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关于坚持群众路线、建设坚强领导核心,关于创新群众路线实践形式、推动群众路线制度化等论述,成为协商民主是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理论基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向爱国统一战线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关系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等思想,为协商民主在政治协商、政协协商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探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间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协商民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从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民主形式,受到的“和”“中”“公”传统思想以及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等中国优秀传统的积极影响。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与西方两种协商民主的关系,主要探讨了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及理论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其在关注民生领域协商、平衡协商民主的工具性和价值性、发展积极协商、注重非正式协商和正式协商的结合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协商民主的启示。第三个问题是中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主要从马克思民主理论中几对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并提出可以从选举前进行充分协商、选举后注重协商、选举之外充分应用协商三个方面促进两种民主的共同发展。结语部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概括和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统一战线发展而来,逐渐与群众路线共同作用并制度化,最终向着民主回归,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李旭臣[6](2014)在《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题是研究中国基层的协商民主。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协商民主,尤其是基层的协商民主做出了专门部署和具体规定,需要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和深化;是因为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地已经创造了许多基层协商民主的好经验,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是因为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基层的协商民主对于人民群众直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关联度最大,需要我们下功夫去研究和推广。由于基层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基层的协商民主,不能不涉及到对于中国协商民主的了解和研究。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传统,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实践中形成,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中丰富和发展的。与此同时,研究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不能不研究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与发展。作为对西方赖以炫耀并且奉为民主标本的“选举民主”的反思,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学派纷呈,已形成一股推崇和膜拜协商民主的潮流。随着这股潮流的“西风东渐”,众多译介引起关注。应当承认,作为协商民主,中国协商民主和西方协商民主有着共同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清醒的认识和辨清二者之间的本质上的差异和不同。从中国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差异区别中,不难得出,中国协商民主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这种协商民主既非是“选举民主”的反思,也不是凭空构想的新的民主模式,恰恰是对符合中国实际且经长期历史检验正确的、与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代表的“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民主方式。中国的协商民主不仅仅停留在对其合理性、可行性等学理研究的层面,实践中也业已形成众多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方式。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成都各式“议事会”,杭州“社会议事会”,等等,这些案例在制度形成、程序规范、定形成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成熟,不完备,不规范之处,有待丰富、完善和发展。发展协商民主,要紧紧把握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从实际出发,有效展开协商对象、协商平台、协商事项、协商法条等协商民主有关问题的研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制度规范,使之发挥出应有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聚一切正向能量,激发人们自觉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活力和效力。因此,论文包括导语、结语和五5个章节,共七部分。导语部分主要写选题背景和写作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等。第一章主要写中国的协商民主来自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实践。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方法和独特优势阐发发展协商民主的历史继承性、合理性。第二章写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阐述“特色”之“特”在于中国协商民主立足中国实际,源于中国实际,面向中国实际,并且从中国协商民主和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比较中印证这一点。第三章到第五章是重点。第三章写基层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基层协商民主兴起,基层协商民主特点,运行机制关键要素等方面去展开和表述,意在解读和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第四章从案例出发,解析归纳和概括提炼业已存在的协商民主范式的经验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第五章写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构想。这一章是全文的难点,也是全文的创新之处。最后的结语试图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归纳,并且对未来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提出初浅展望。

张瑞岚[7](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一德[8](2014)在《论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在体制框架下系统推进。法治中国所依赖的体制框架,由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塑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系统回应了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党的领导、新中国的民主传统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本土资源等核心命题,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资源。在以人民主权为逻辑起点的"执政党—政权—人民"的宪法体制中,协商民主发挥了功能耦合的作用。人民主权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而获得政治正当性,从而将执政党的意志升华为国家意志;协商民主构成国家决策的实质过程,由此可建构起"执政党—政协—人大"的内在逻辑链条;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则是政治协商的延续。由此,法治中国建设所依赖的体制框架得以清晰展现。

孙德海[9](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民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不仅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且是衡量各个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标准。但由于人类政治生活本身的历史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千百年来,理论上对于什么是民主的追问,一直是政治思想家争论不休的焦点话题;实践中对于各自民主模式优劣的论争,则始终是主权国家相互责难的政治筹码,从而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较量愈来愈集中在“民主的冲突”上,结果造成民主概念支离破碎,民主内涵歧义丛生,民主理论鱼龙混杂。显而易见,虽然“民主是个好东西”,但究竟何谓民主、民主意欲何为?却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协商民主作为人类探索更好实现人民主权和走向“公共之善”的一种新型民主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在中西方都有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其基本涵义是倡导公民在自由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对话、沟通、讨论、审议等方式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文化、历史和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在中西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中国是实践探索起源较早、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西方是理论探讨开始较早、而实践进程则举步维艰。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中西方生成逻辑上的时空错置,使国内对其的研究最初主要在西方语境下进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的话语依附,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协商民主的正确认知。基于此,本文从历史的视角、比较的视野、发展的视域,通过对我国协商民主生发机理、内在规律、理论建设、制度创新和价值目标的深入探讨,深刻揭示其独创性和生命力,努力实现实践上的追根溯源和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从而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以期在全球日趋激烈的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并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立论基础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政党合作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在全面把握民主发展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从实践资源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而进行的伟大创造,它发轫于统一战线,形成于协商建国,发展于多党合作,完善于政治协商,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而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从国际比较看,中西协商民主虽然在形态上同属一种民主范式,但却存在着和而不同的本质性区别,主要表现为起源上时空错置、机理上异曲同工、价值上交流互鉴、本质上同构异质等错综复杂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从政治发展的现实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中国协商民主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西方协商民主仍主要表现为思想理论界的一种学术观念。从理论建构看,在充分肯定我国协商民主理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由于学术界长期受自近代以来形成的“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造成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导向意识不强、话语表达形式单调、理性学术争鸣缺失等不少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创造。因此,必须从历史与逻辑的维度提炼中国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质,从传承与创新的维度夯实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从比较与借鉴的维度彰显中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从解析与建构的维度推进中国协商民主的学术创造,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与话语体系。从制度创新看,尽管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重要形式的科学论断,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参与的政治需求相比,我国协商民主还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和机制保障不力的问题。因此,要真正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必须不断加强政党协商民主、人大协商民主、政府协商民主、政协协商民主、人民团体协商民主、基层协商民主和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逐步完善制度安排,并使各协商渠道的制度机制衔接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体系,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目标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民主价值取向,是我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自觉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调发展,使二者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创造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超越西式民主、既蕴含独特优势又符合一般规律、既内嵌民族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助于丰富人类民主实现形式,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来自东方中国的独特贡献。

张伟军[10](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被动进入现代世界历史时刻。一方面传统秩序遇到总体性危机,君主专制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现象,整个民族呈现危亡之势,另一方面中国迎来千年未有变局,国家和民族迎来新的希望和气象。为解决传统中国面临的总体性危机,中国从两条路径出发开始探索适应世界时刻新的秩序形态,开启了国家政治转型之路。考诸近代以来中国通过改良和革命实现现代国家政治转型的道路可知,它们两者之间在巨大差异的背后,蕴含着基本的组织形式相似性,即通过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实现自身目标。这种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并成为中国政治转型的主体推动力量。政党通过革命重整国家政治秩序,将中国导向以政党政治为基础的现代共和国家形态方向。君主专制体系终结之后,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共和国家建构时代,先后探索尝试了大致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形态。其一是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政治专制传统和大一统历史的国家而言,在国家政治权威阙如,基本政治秩序未建立的情况下,多党制的尝试导致党派林立,政局动荡,军阀分裂格局的混乱局面。其二是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在学习模仿多党制未取得预期成效后,孙中山为代表的志士仁人将目光转向新出现的政党制度形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和革命党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试图实行党政军合一的政治体制。孙中山之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迅速变质,实行一党制的独裁制度。一党制的政党制度在价值上与现代政治的民主共和追求相违背,在功能上无法容纳整合中国的多元政治力量,本身内部也矛盾重重,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导致一党制政党制度政治能力低下,无法有效建构国家。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催生的现代国家建构需求、多党制和一党制的失败,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出场的历史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的实际国际地位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又决定了中国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因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共产党以统一战线的方式,凝聚和吸纳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了广泛稳固的革命政治联盟,实现了对中国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通过革命终结了国内封建势力、大资产阶级和国外侵略势力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共和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立现代国家的过程,历史地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治格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雏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和出场的逻辑是因应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这一历史目标与任务,继续以探索不同的组织形态和路径方法以完成多党制和一党制所未能完成的国家建构任务,表现出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相互促进的格局与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国实践,给中国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和借鉴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来源和效仿对象,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基于实践的争夺制度思想理论创新,不断建构和塑造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政党制度形态。二是中国长期的和合文化传统、大一统政治格局、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农工为主的阶级结构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提供了一系列文化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三是完成国家整合,实现现代主权国家建构,是近代中国的主要政治任务和历史目标,需要政党制度作出回应。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和多党派参与良性互动,不断调适,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形态。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后,这一政党制度最终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成长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所以是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历史、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政党制度存在本质不同。通过类型辨析和结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呈现多元一体的聚合结构,表现为共产党+民主党派的“1+8”模式,内部职能关系清晰,具有历史延续性、结构稳定性和实践效能性。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党派之间政治地位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党派参政都受到宪法一体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结构特征,体现为各种价值关系之间的辩证平衡,具体为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后,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载体,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政党政治形态,即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主体和参与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政党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政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能力。政党制度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和主要路径,主要是政党嵌入国家,具体是政党的思想、组织、政策和运行原则全面植入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中,领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运行,就是政党治理国家的机制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的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绩效,实现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任务,正在实现强起来的全面复兴目标,具有显着的功能优势。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保持国家政治统一、实现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和实践协商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聚合性的政党制度结构,保持了大国的政治统一,通过非竞争的政党监督模式,初步实现了政党之间的权力监督,主要是对执政党的权力监督,通过政党协商制度实现了包容互惠发展导向的协商民主治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优势转化成为治理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仍有很大空间,需要继续挖掘和持续推进。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坚持和完善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导引,维护秩序、巩固共和、实现法治与促进发展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需要应对内外挑战、满足实践需求和补齐话语短板。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主要是优化中国特色政党政党制度内在结构、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制度执行、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等四个方面。

二、人民政协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政协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2.1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
        2.1.1 中国协商民主的提出
        2.1.2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
    2.2 人民政协的性质及政治地位
        2.2.1 人民政协的性质
        2.2.2 人民政协的政治地位
    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
        2.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
        2.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要素
第3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协商民主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民主思想
        3.1.2 列宁的协商民主思想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协商民主思想
        3.2.1 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
        3.2.2 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
        3.2.3 江泽民的协商民主思想
        3.2.4 胡锦涛的协商民主思想
        3.2.5 习近平的协商民主思想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商民主思想
        3.3.1 “和”的思想
        3.3.2 “仁”的思想
        3.3.3 民本思想
        3.3.4 中庸思想
第4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经验
    4.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开创阶段
        4.1.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背景
        4.1.2 国共两次合作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开创提供条件
        4.1.3 三三制政权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开创提供经验
        4.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正式确立
    4.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阶段
        4.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初步发展
        4.2.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
        4.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完善发展
    4.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
        4.3.1 依托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4.3.2 始终加强人民政协建设
        4.3.3 推进民主的法治化发展
第5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式与原则
    5.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形式
        5.1.1 专题协商
        5.1.2 对口协商
        5.1.3 界别协商
        5.1.4 提案办理协商
    5.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主要原则
        5.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2.2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
        5.2.3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原则
        5.2.4 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第6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及价值功能
    6.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6.1.1 政治环境优越
        6.1.2 政治地位优越
        6.1.3 政治职能优越
    6.2 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6.2.1 广集民智
        6.2.2 决策咨询
        6.2.3 统筹谋划
    6.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3.1 协调各方的利益矛盾与冲突
        6.3.2 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6.3.3 在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6.4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6.4.1 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
        6.4.2 扩大共产党执政基础
        6.4.3 约束共产党专断腐败
第7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问题与对策
    7.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7.1.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规范程序化较低
        7.1.2 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7.1.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相对单一
        7.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学术话语权不足
    7.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7.2.1 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规范程序化
        7.2.2 强化人民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7.2.3 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化
        7.2.4 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学术话语权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重点与难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2.2.1 制度
        2.2.2 制度化
        2.2.3 制度化的价值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3.1.1 价值及其分类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3.3.1 导向性价值
        3.3.2 渐进性价值
        3.3.3 实践性价值
        3.3.4 全局性价值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外研究综述
    四、 国内研究综述
    五、 研究方法
    六、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一、 民主的内涵
        二、 协商民主的内涵
        三、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四、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一、 中国传统协商文化
        二、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四、 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
        五、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历史
        一、 探索与萌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协商
        二、 形成与挫折时期: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初步发展
        三、 恢复与拓展时期:政协工作的恢复与协商制度的拓展
        四、 整合与完善时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形成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一、 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
        二、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
        三、 党和国家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四、 社会和谐的重要政治保证
        五、 现代公民意识形成的主要场域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经验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
        一、 人民政协实践中的协商民主
        二、 人民代表大会实践中的协商民主
        三、 政府行政实践中的协商民主
        四、 政协外的党际协商民主
        五、 基层自治中的协商民主
        六、 网络协商民主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坚持依法协商的原则
        三、 坚持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协商主体要素的欠缺
        二、 协商制度不健全
        三、 协商质量不高、结果难转换
        四、 协商民主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协商民主自身的缺陷
        二、 中国政治文化中民主传统的缺失
        三、 选举民主发展不充分
        四、 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拓展与完善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二、 党的领导与协商主体平等的关系
        三、 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协商民主的关系
    第二节 培育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打牢发展基础
        一、 公民文化的培育
        二、 公民社会的培育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 健全政党协商民主制度
        二、 健全人大工作中的协商民主制度
        三、 健全政府工作中的协商民主制度
        四、 健全基层自治中的协商民主制度
        五、 建立健全网络协商民主制度
    第四节 加强协商民主基本要素建设,推动广泛多层发展
        一、 扩大协商主体范围
        二、 规范协商客体范围
        三、 丰富协商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与历史沿革
    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民主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2.1.3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2.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定位
    2.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理论基石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指导思想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民主思想是其文化渊源
        2.2.4 西方协商民主思想是其理论借鉴
    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史沿革
        2.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2.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初期发展
        2.3.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从曲折走向健康发展
        2.3.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深化发展
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原则
        3.1.1 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根本原则
        3.1.2 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目标性原则
        3.1.3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础性原则
        3.1.4 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保障性原则
    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
        3.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与客体
        3.2.2 人民政协的履职任务与形式
        3.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
    3.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功能
        3.3.1 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咨询功能
        3.3.2 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统战功能
        3.3.3 提升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导向功能
        3.3.4 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功能
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运行及其特色优势
    4.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态
        4.1.1 人民政协内部运行所形成的协商形态
        4.1.2 人民政协参与政治过程形成的协商形态
        4.1.3 人民政协两大协商形态之间的互动
    4.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4.2.1 政协委员的产生是协商民主的起始环节
        4.2.2 议题的形成是协商民主的基础阶段
        4.2.3 知情明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步骤
        4.2.4 协商活动的组织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过程
        4.2.5 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是协商民主的保障环节
    4.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特色优势
        4.3.1 独特的民主发展时空境遇及其政治认同优势
        4.3.2 独特的组织结构及其政治参与优势
        4.3.3 独特的协商形式及其实践运行优势
        4.3.4 独特的协商使命及其价值诉求优势
5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分析
    5.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5.1.1 协商主体的协商意识与能力参差不齐
        5.1.2 政协协商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需进一步完善
        5.1.3 政协协商的公民参与度和关注度尚待提高
    5.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5.2.1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与实现其协商实效性的现实差距
        5.2.2 人民政协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
        5.2.3 社会复杂性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的挑战
6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完善对策
    6.1 优化政协委员的协商能力
        6.1.1 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
        6.1.2 优化政协委员的调查研究能力
        6.1.3 提高政协委员的联系群众能力
        6.1.4 提升政协委员的合作共事能力
    6.2 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6.2.1 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机制建设
        6.2.2 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具体运作和督促保障机制建设
        6.2.3 完善政协协商与党政工作的衔接机制建设
    6.3 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
        6.3.1 规范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既有形式
        6.3.2 推进人民政协介入基层协商
        6.3.3 探索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形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调查问卷
附录B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访谈大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二、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概念辨析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一、人的概念与人的主体性
        二、“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三、人的异化及其终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民主的逻辑起点
        二、人民的自我规定:民主的本质
        三、无产阶级国家:新型专政与新型民主的统一
        四、民主是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不同实现形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统一战线理论
        一、无产阶级的艰巨历史使命及其联合
        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广泛的联盟
        三、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
        四、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要保持真正的联系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政治思想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完成政治解放
        二、确立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人民的统治
        三、正确处理两类矛盾,扩大人民民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
        一、“有了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就有了胜利”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三、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理论
        一、群众路线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三、执政条件下继续坚持群众路线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坚持和完善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五、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节 新时期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
        一、尊重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群众观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建设坚强领导核心
        三、创新群众路线实践形式,推动群众路线制度化
    第三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二、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关系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
第四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协商精神
    第二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两种形态
        三、西方协商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启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
        一、从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几对概念出发的辨析
        二、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相互促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
        (一) 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现状
        (二) 西方协商民主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之点
第一章 中国协商民主来自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一、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人民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 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实践
        二、 包容性强的民主参与渠道
        三、 亲密和谐的政党合作关系
        四、 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继承
    第四节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
        一、 专题协商:议题的针对性
        二、 对口协商:人员的互动性
        三、 提案办理协商:结果法定性
        四、 界别协商:参与的广泛性
    第五节 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 维护国家大团结的有效途径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内涵
        二、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背景
        三、 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
        一、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
        二、 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 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点
        一、 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共同点
        二、 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差异
    小结
第三章 基层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重组成要部分
    第一节 基层协商民主兴起的原因
        一、 公民的民主诉求日渐强烈
        二、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三、 党对民主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基层协商民主的特点
        一、 参与主体平等性
        二、 协商内容广泛性
        三、 实践形式多样性
        四、 公民参与的直接性
    第三节 基层协商民主运行机制
        一、 表达诉求
        二、 确立议题
        三、 协商讨论
        四、 综合意见
        五、 决策落实
    第四节 基层协商民主运行的关键要素
        一、 群众参与程度
        二、 政府引导力度
        三、 实践方式契合度
        四、 协商民主制度化
    第五节 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
        一、 拓宽群众参与政治的渠道
        二、 汇聚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 维护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四、 推进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
    小结
第四章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基层人民政协
        一、 基层人民政协发展情况
        二、 基层人民政协的作用
        三、 基层人民政协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民主恳谈
        一、 台州温岭市民主恳谈
        二、 福安上白石镇民主恳谈
        三、 民主恳谈的现实意义
        四、 民主恳谈的经验与不足
    第三节 议事会
        一、 河北省议事会制度
        二、 四川议事会
        三、 浙江议事会制度
        四、 议事会的特点与作用
        五、 议事会的不足
    第四节 公民评议会
    第五节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一、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发展现状
        二、 当前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村民会议
        一、 村民会议概况
        二、 村民会议存在的不足之处
    小结
第五章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一节 当前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干部与群众民主意识薄弱
        二、 协商实践的形式仍需要创新
        三、 协商主体的代表性不足
        四、 民主实践的制度不够健全
        五、 协商成果落实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 加强培育党政干部与群众的民主意识
        二、 继续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三、 优化协商主体结构
        四、 促进基层协商民主规范化发展
        五、 加强协商成果的实效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论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协商体制的演进
    (一)政党协商建国与协商体制的形成
    (二)协商体制的社会主义转型
    (三)改革开放后协商体制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资源
    (一)从协商体制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二)人民政协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法治资源
三、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发展中的作用
    (一)耦合 “执政党—政权—人民”的宪法体制
    (二)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中的功能
        1.主权获得
        2.参与决策的实质过程
        3.民主监督
四、结  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
        (二)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立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和国家形态
        (三)民主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发展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合作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合作思想
        (二)列宁的政党合作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资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
        (二)“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
        (三)“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
    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条件
        (一)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
        (三)文化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创造
        (二)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下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和而不同
    一、中西协商民主关系上的研究论争
    二、中西协商民主起源上的时空错置
        (一)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创造与制度安排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源起与实践困境
    三、中西协商民主机理上的异曲同工
        (一)中西协商民主都倡导政治主体的多元参与
        (二)中西协商民主都重视政治过程的对话和磋商机制
        (三)中西协商民主都主张寻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四、中西协商民主价值上的交流互鉴
    五、中西协商民主本质上的同构异质
        (一)中西协商民主的文化背景不同
        (二)中西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不同
        (三)中西协商民主的实践成效不同
        (四)中西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不同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建构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学术研究的背景述要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学术研究的历史考察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学术研究的主体转向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学术研究的基本估价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话语建设的学理分析
        (一)在理论建设上存在着问题导向意识不强和本土经验观察偏少的失真现象
        (二)在话语表达上存在着用政治语言取代学术话语和用西方术语代替民族话语的不良倾向
        (三)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理性学术争鸣缺失和学术创造活力不够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建构进路
        (一)从历史与逻辑的维度提炼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质
        (二)从传承与创新的维度夯实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
        (三)从比较与借鉴的维度彰显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四)从解析与建构的维度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学术创造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一、大力加强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二)政党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
        (三)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二、积极开展人大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人大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
        (二)人大协商民主的存在问题
        (三)人大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三、扎实推进政府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政府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
        (二)政府协商民主的主要问题
        (三)政府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四、着力强化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二)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三)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五、努力推进人民团体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人民团体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
        (二)人民团体协商民主的存在问题
        (三)人民团体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六、不断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
        (二)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七、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二)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
        (三)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目标
    一、丰富人类民主实现形式
    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对象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价值
    二、学术文献梳理与评价
        (一)关于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框架和目标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及其后果
        一、传统中国的总体性结构
        二、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结构危机及后果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可行路径
        一、近代中国政治走向的问题与挑战
        二、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国家类型选择
        三、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实践路径选择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党观念的生成
        一、政党观念及其起源
        二、政党观念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
        三、政党制度的内涵及其选择
    第四节 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的历程
        一、近代中国政党制度生成与探索的基础
        二、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尝试
        三、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实践
        四、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失败的反思及其启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的要义及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实践的苏联模式及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基
        一、经济结构基础
        二、阶级结构基础
        三、政治文化基础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政治现实需求
        一、对外主权独立需求
        二、内部秩序整合需求
        三、现代民主政治需求
        四、推进国家发展需求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现代国家建构与政党制度生成的互生型逻辑
        一、历史生成的因果性
        二、制度形态的匹配性
        三、实践机制的关联性
        四、价值追求的同一性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初步探索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确立
        一、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发布与民主党派的反应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确立
        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构造及特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新型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概念分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属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类型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组织构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价值逻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政治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构成主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关系结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质
        一、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
        二、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
        三、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
        四、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机制形态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国家治理形态基础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规范内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制度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规范依据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运行机制
        一、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机制
        二、政党协商机制
        三、党际监督机制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政权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人民政协中运行的机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践优势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整合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和合统一的政治保障
        二、多党合作是国家和合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
        三、政治协商是政治共同体沟通交往的重要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监督优势
        一、一党执政及其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二、中国特色政党监督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治理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包容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发展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价值向度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秩序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价值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法治价值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问题挑战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内外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需求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话语短板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进路
        一、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内外结构
        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主体能力
        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机制执行
        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人民政协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D]. 刘秀玲. 吉林大学, 2015(08)
  • [2]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 范会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2)
  • [4]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D]. 郭一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5]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研究[D]. 刘朝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 李旭臣.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8]论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J]. 马一德.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1)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 孙德海. 苏州大学, 2016(08)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D]. 张伟军.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政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