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1990年代综合理财新局面

努力开创1990年代综合理财新局面

一、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田一农[1](1992)在《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 城市综合财政研究会成立5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财政部门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支持下已逐步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财政综合计划工作的开展,为深化改革、开展财经理论的探讨,提高财政综合计划部门干部的素质、围绕中心工作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1984)在《建国以来的财政理论建设》文中认为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的财政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广泛地开展了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在为现实服务和财政理论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

谢大文[3](1992)在《经营财政初探》文中认为作者阐释了经营财政的概念,并结合我国由供给型财政发展到经营型财政经历的两次转变,分析了两个阶段的内在区别.由此,提出并分析了经营财政的客观必然性;经营财政的对象、形式、基本内容;经营财政的特点、指导原则以及计划管理问题.文章强调,经营财政是一项综合性改革,今后要在改革中贯穿经营财政的要求,并通过财政改革为经营财政创造更好的条件.

王秀文[4](2014)在《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级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层级,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县级政府职能实现效果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县级财政是实现县级政府职能的物质保障。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重塑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格局,但没有对事权进行重新规范。政府财权和财力上收,事权下放,县级财政能力不足,政府运行困难。本文基于对政府财政能力基本概念的分析,将财政能力与财政职能有效连接,建立了依托财政作用效果估计财政能力的评价路径,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估计了分税制改革前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运行情况。(1)从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将财政能力定义为实现财政职能具备的条件。通过对财政的本质与职能的分析,将财政能力与财政职能有机联系,确定了依托财政作用效果评价财政能力的基本路径。建立了以资源和制度因素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的财政能力理论模型,结合县级政府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出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2)梳理了建国以来县级政府财政制度的沿革,着重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前后县级财政的基本情况发现,分税制改革后县级政府财政收入中来源于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对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收入的需求逐渐增加。地方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断下移,政府层级越低,支出责任扩张越明显。县级政府财政自给率下降,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代表县级政府财政收支作用效果的综合指标,通过对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分税制改革后县级政府财政职能的实现程度较改革前有所下降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以理论分析的结论为基础,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估计了1992年-2011年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和潜在财政能力,对应具备财政能力进行了探讨。①以县级政府财政综合作用系数为基础,依据理论分析的基本思路,将剔除了残差的拟合值作为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代表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发现,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逐年下降,东、中、西部地区的各县整体水平、变化趋势及对政策的响应程度都有所不同,区域差异也在逐年扩大。②在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基础上采用Winters指数平滑法估计出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通过对全国和各区域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分析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没有明显降低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之后的几次局部调整使潜在财政能力弱化;利用变异系数的计算反映出全国及不同区域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即使是资源均衡配置、自身制度相对优化的情况下,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也客观存在的。③从理论探讨出发,将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下的财政能力界定为应具备的财政能力,由于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客观存在,即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仅凭自身力量也难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4)通过对县级政府财政作用效果与现实财政能力的比较发现,在包干制的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的财政运行没有完全遵循现实财政能力的轨迹,分税制改革有效转变了这种扭曲的局面;县级政府对政策变化的响应具有滞后性,政策局部调整也可能导致财政运行偏离财政能力轨迹的情况;不同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实现程度不同,这种区域差异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通过对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比较发现,潜在财政能力的变化较现实能力更平稳,政策调整对潜在财政能力的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对现实财政能力的影响。在包干制财政体制框架内以及分税制改革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县级政府对财政资源进行了过度挖掘,现实财政能力超出了潜在财政能力,背离了财政运行的合理状态。这种情况在2002年以后有所好转,县级政府财政运行恢复到合理的区间,但财政努力不足,没有实现潜在财政能力向现实财政能力的有效转化。(5)利用Theil熵指数对影响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和运行效果的经济、制度、自然资源、非经济类社会资源等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现状的形成原因。①县域经济发展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产是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的主要动力,二、三产业作用效果有限;扩大投资对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比较显着的短期效应,但难以对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有效支持。②县级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无助于缩小区域间差距,现行的区域规划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均衡配置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缩小区域差距也需要将管辖范围的重构纳入考量范围。③县级政府供养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消耗的财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剧了区域差距的形成;通过对农村发展水平不同县的比较发现,农村的发展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显着影响,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④不同的制度安排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以及财政运行的作用效果不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虽然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但一刀切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地方政府财权分配对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产生了显着影响,赋予县级政府的财权越大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差距越小;从现实情况看,自主财力对县级财政的影响程度相对弱于转移支付的影响,而以弥补财力缺口为主要目标的转移支付却没有发挥出均衡效果。通过对支出层面的分析发现,县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规模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明显超过对财力分配的影响,其中转移性支出有效缩小了区域间差距,而购买性支出促进了资源的均衡配置。⑤通过计算不同因素分类下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实现程度和努力程度的组间系数发现,制度安排没有对县级政府财政运行产生有效激励,这也是造成县级政府财政困境的重要原因。

孙尚清,赵效民,何建章,许毅,王绍飞,戴园晨,牛立成,杨纪琬,阎达五,俞天一,卢汉川,赵海宽,李智盛,姜君辰,岳巍,万典武,曾洪业,邝鸿,王烈望,王健民,余啸谷,齐光,路南,黄达,孟振虎,陈共[5](1982)在《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文件》文中认为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首都经济学界正在广泛地进行学习和宣传活动。本列编辑部和《中国财贸报》编辑部,邀请了一些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分别于9月11日和13日举行座谈,学习十二大文件。到会的四十多位同志一致表示:坚决拥护新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一定妥认真学习宣传十二大文件,坚定地沿着十二大指引的方向,奋发努力,为十二大赋予的光荣任务,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积极贡献力量。出席座谈会的同志还结合各自的专业与工作实际,谈了今后在财贸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的初步设想和体会。下面是到会同志的发言。

王毅[6](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方剑[7](2013)在《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及风险控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用于公共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资逐年增长,如何监管和规范政府巨大的财政支出,这一直是评审中心探索和思考的课题。为加强财政投资的规范管理和监督,自1999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相继开始设立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行使公共财政监督职能。财政投资评审历经10多年的运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存在体制不规范、不完善,依法评审法律基础薄弱等问题。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这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既符合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新模式。财政投资评审是行使财政监督管理职能,运用工程经济学和财政管理的手段,对项目支出进行技术性审核与评价的财政管理活动,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现实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每个政府部门或多或少地会以投资为杠杆追逐部门利益。有效的财政投资评审应该建立这样的程序和机制:他们能在每个评审环节上确保对公共利益的考虑压倒对狭隘的部门利益的考虑。论文在界定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评审的比较研究,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提出了项目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定位和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对义乌市财政评审管理制度的实例分析,论证了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投资评审的管理制度研究,并且试图通过传播各地的“最佳实践”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展财政投资评审范围、提高评审工作质量。

何胜红[8](2009)在《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国家为履行其职能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成本,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直接来源于财政收入。19世纪以来,瓦格纳等着名经济学家就开始了财政收支与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我国财政改革进入了以支出改革为重点的新阶段,合理控制行政成本是目前财政支出改革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研究行政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公共行政学、财政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广泛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仔细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政府行政成本现状,及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财政收入理论特别是行政成本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结合相关统计数据,从总量和结构角度对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问题。随后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描述了行政成本总量及其各构成部分与财政收入之间的长期及短期关系。研究表明:公务人员工资总额支出的财政收入弹性相对于行政成本总量的财政收入弹性低一些。行政固定资产支出的财政收入弹性和公务活动及其他支出的财政收入弹性都高于行政成本总量的财政收入弹性。其中,行政固定资产支出的财政收入弹性最高。控制行政成本应在从行政固定资产支出和公务活动及其他支出两个方面着手。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诸如控制政府规模、强化相关制度建设和行政文化建设等合理控制行政成本的政策建议。

普永生[9](2004)在《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提出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作者在应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每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探索其发展轨迹。采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比较等方法对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根据这些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其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作者发现,除经济原因外,还受到在其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及文化的、心理的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非经济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互为因果关系,使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形成“路径依赖”惯性,造成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作者认为,靠市场、靠这些民族本身的力量已经很难使他们发展起来。中国政府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必须有政府的强力介入和推动,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才能改变其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最终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本文试图探索出这些民族的发展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的要求,提出促进其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对于各民族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研究22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发展,探索其他经济发展滞后民族的发展道路。 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分析解放前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逐个展示22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特点,把22个民族分成三种类型。第二章归纳出22个民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分析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环境差、社会形态差异大、制度体系发展滞后、人口数量少且居住分散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对22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分析有关研究民族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扬格定律、新古典经济学派、制度学派、调和派等理论不能说明和解决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第五章从制度着手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分析了其制度的构成、起源。这里的制度是广义的制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正式约束和习惯、风俗、观念等非正式约束,制度起源于民族内部分工及合作等经济社会活动。第六章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制度的功能及制度创新。制度功能是能促进民族内部的分工与合作,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制度在变迁和创新中,少数民族群众是制度创新的主体。第七章研究政府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即是引导和帮助各民族发展起来,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第八章提出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区别不同情况、不同民族发展类型和特点,因族举措,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整体发展步伐。本文的不足在于,有些民族的材料收集得不全,还有的民族近几年发展变化较大,文中所用材料有的己不够新;对各民族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和透彻。

刘群[10](2006)在《新月社研究》文中提出新月社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又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而着称于现代中国思想史。本文打破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首次将新月社置于文学史与政治思想史的统一框架中,围绕新月知识分子以聚餐会、出版物及出版机构等开辟的“公共空间”,着重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变迁的角度探讨新月社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面充分地再现了新月社及新月派文人的整体风貌。论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在清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众说纷纭的新月社成立时间做出考辨,继而分析了新月社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主要由知识精英与上流社会人士聚合而成的成员特点、新月社的经费来源及具有传统文人雅兴特色的日常活动等问题,并特别对新月的灵魂人物徐志摩与新月精神领袖胡适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行梳理与比较。最后以史带论详述了新月社最重要的活动即参与接待泰戈尔访华排演泰氏剧作《齐德拉》等前前后后的情况,并以徐志摩、梁启超、胡适等人对待泰戈尔访华的态度为例透视新月知识分子主张自由宽容的文化价值观。第二章以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为中心,探讨新月文人如何将《晨报副刊》这一现代传媒机构转变为发布他们自己的政治态度及文艺观念的“喉舌”机关。徐志摩“圈子化”的编辑思想及“苏俄仇友大讨论”、“闲话事件”等几次大论争鲜明体现了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以及他们作为留学美英群体与留日群体的对峙姿态;而作为新月同人刊物的首次亮相,《诗镌》与《剧刊》是清华文学社、中华戏剧改进社的主力成员与徐志摩为核心的新月社借助《晨报副刊》这一传媒平台合流的结果,艺术家群体成为此时的主角。本文详述了它们的创办缘起与经过,阐述了新月文人倡导的新诗格律化运动、国剧运动及其影响,同时更将笔墨侧重于同人内部在诗歌戏剧观念上的歧见及由此造成的人事离散、两份刊物“短命”等问题的挖掘。第三章则以新月书店为中心,考察新月文人介入现代都市出版领域的具体实践。首先分析了新月书店创办的人事聚合背景,指出时局的变动促成了新朋旧侣汇集上海的因缘际会,出版的渴望是新月文人创办书店的内在动因;进而详述书店从创办发展历经危机与中兴终至关门的始末,首次提出并分析了新月书店五任经理的更替,并着力突出了邵洵美对新月书店发展的贡献。继之,考察了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其出版业绩。最后剖析了新月书店瓦解的原因:新月文人立足个人职业的岗位意识使其涉足出版界的经营活动具有“玩票”的性质,而追求个人文化政治理想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冲突是其倒闭的内因,外因则源于委托经营方式的不力与同人地域上的离散造成的人心涣散。本章末附有笔者整理的新月书店出版书籍一览表。第四章以《新月》月刊为中心,从编辑“轮流坐庄”的角度入手展现新月文人内部的聚合与分岐,以窥新月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建构。创刊前后的诸多细节与波折体现出新月文人强烈的独立个性;而月刊编辑的不断更替暴露了社团内部重心不断位移的复杂形态: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及后期叶公超主编时期倾向于文艺,并大力培育文学新人,体现出某种“岗位”知识分子的特性;而以梁实秋为主力、同仁配合与鲁迅及左翼的论战,标明了新月派与革命文学对峙的鲜明立场;同时,以“平社”组织及成员为依托,胡适发动罗隆基等人高扬起的“人权论战”,展示了新月文人立足于“广场”面向“庙堂”言说的激烈姿态,提示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渐进改良的思想进路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失意受挫的现实遭际。最后小结了《新月》由于资金、稿源及人事离散等问题停刊的结局。第五章则以《诗刊》季刊与《新月诗选》为中心,着重论述“新月诗人群”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传承与变异。《诗刊》标志着新月第二代诗人的崛起,《新月诗选》则是新月诗派的总结和诗歌成就的集中体现。论文围绕新月新老诗人的创作实践及理论主张,重点寻觅他们在诗艺方面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化与突破的线索,最后从诗歌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新月诗派在当时文坛上与现代派诗、左翼诗歌所处的对峙地位。结语部分追踪了新月文人分化后的去向。胡适及部分同人创办《独立评论》继续着新月“谈”政治的兴趣;叶公超、闻一多等创办的《学文》杂志是《新月》的后身,继承了新月文艺的流风余脉,也使“新月派”最终走向与“京派”的合流。《学文》的停刊标志着“新月”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中止。而储安平1946年创办《观察》周刊是对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追求的自觉继承,卞之琳、何其芳等1950年代提出的“现代格律诗”延续和推进了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总之,通过对新月社历史演变轨迹及人事活动的追溯,本文认为新月知识分子以自己兼具中西教育背景的独特知识架构,以“讲学复议政”的形式参与社会进程,进而建立起他们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他们身上既表现出厕身“庙堂”的渴望与尝试,更有广场知识分子启蒙大众的使命感,同时具备通过积极从事教育及出版领域的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培育扶持文学新人,从而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的岗位知识分子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矛盾的集合体,也体现出了新月文人内部结构的繁杂性、松散性、丰厚性。

二、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和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4.1 文章结构
        1.4.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能力的界定
        2.1.1 财政能力的基本概念
        2.1.2 财政能力的评价路径
    2.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边界分析
        2.2.1 县级政府的范围
        2.2.2 县级政府财政职能的范围
    2.3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财政分权理论
        2.3.3 地方税理论
        2.3.4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4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理论模型的构建
        2.4.1 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
        2.4.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模型
3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现实基础
    3.1 县级政府财政体制安排
        3.1.1 建国以来县级政府财政体制的变迁
        3.1.2 分税制环境下影响县级政府财政的制度安排
    3.2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情况
        3.2.1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规模
        3.2.2 人口权重下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情况
        3.2.3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结构
    3.3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情况
        3.3.1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3.3.2 人口权重下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情况
        3.3.3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3.4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效果分析
        3.4.1 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效果测算
        3.4.2 县级政府财政支出效果计算及分析
        3.4.3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综合效果评价
        3.4.4 县级政府财政收支影响分析
4 县级政府的相同层次财政能力横向比较
    4.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评价
        4.1.1 现实财政能力测算的前提及假设
        4.1.2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系数的计算
        4.1.3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波动趋势
        4.1.4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的区域比较
    4.2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评价
        4.2.1 潜在财政能力测算的前提及假设
        4.2.2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系数的计算
        4.2.3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波动趋势
        4.2.4 县级政府潜在财政能力的区域比较
    4.3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探讨
        4.3.1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理论探讨
        4.3.2 县级政府应具备财政能力的实践探讨
5 县级政府的不同层次财政能力纵向比较
    5.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作用效果的比较
        5.1.1 县级政府财政作用效果与现实财政能力的差异分析
        5.1.2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实现程度的评价
    5.2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比较
        5.2.1 县级政府现实财政能力与潜在财政能力的差异分析
        5.2.2 县级政府财政努力程度的评价
6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现状的形成原因分析
    6.1 体制设计及制度安排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1.1 财政管理模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2 财权分配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3 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1.4 事权分配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 经济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2.1 经济总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2 经济结构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2.3 经济发展方式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3 资源禀赋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3.1 自然资源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3.2 非经济类社会资源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4 政府运行成本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形成
        6.4.1 财政供养人口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4.2 行政成本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5 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形成原因的综合评价
        6.5.1 资源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6.5.2 制度因素与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7 提高县级政府财政能力的构想
    7.1 加强县域社会财源建设
        7.1.1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7.1.2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7.1.3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7.2 优化县级政府财政体制
        7.2.1 推进政府事权改革
        7.2.2 完善县级政府税收体系
        7.2.3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7.2.4 加快债务体制改革
    7.3 完善县级政府财政管理体制
        7.3.1 优化县级政府财政管理模式
        7.3.2 加强县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
    7.4 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7.4.1 加快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7.4.2 优化行政绩效考核体系
        7.4.3 提升财政民主管理水平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范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南京概况
        1.5.1 自然环境
        1.5.2 建置沿革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
        2.1.2 空间营造
        2.1.3 城市形态
        2.1.4 城市空间结构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2.3.1 政治政策结构
        2.3.2 经济技术结构
        2.3.3 社会文化结构
        2.3.4 建设环境结构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3.1.1 先秦勾吴
        3.1.2 六朝时期
        3.1.3 南唐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3.2.1 先秦原始聚落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2.3 六朝时期
        3.2.4 南唐时期
        3.2.5 明清时期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3.3.1 选址思想
        3.3.2 规划模式
        3.3.3 演化轨迹
        3.3.4 动力机制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3.4.1 架
        3.4.2 核
        3.4.3 轴
        3.4.4 群
        3.4.5 界面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4.1.1 晚清时期
        4.1.2 民国时期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4.2.1 晚清时期
        4.2.2 民国时期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4.3.1 规划模式
        4.3.2 演化轨迹
        4.3.3 动力机制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4.4.1 架
        4.4.2 核
        4.4.3 轴
        4.4.4 群
        4.4.5 界面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5.1.1 政治概述
        5.1.2 经济概述
        5.1.3 社会概述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5.3.1 规划模式
        5.3.2 演化轨迹
        5.3.3 动力机制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5.4.1 架
        5.4.2 核
        5.4.3 轴
        5.4.4 群
        5.4.5 界面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6.1.1 政治概述
        6.1.2 经济概述
        6.1.3 社会概述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6.3.1 规划模式
        6.3.2 演化轨迹
        6.3.3 动力机制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6.4.1 架
        6.4.2 核
        6.4.3 轴
        6.4.4 群
        6.4.5 界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回顾
    7.2 展望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7.2.3 发展设想
        7.2.4 城市风貌保护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7.2.6 环境整治
        7.2.7 综合防灾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及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综述
    2.2 财政投资评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2.2.1 我国香港特区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2.2.2 美国的财政投资评审
        2.2.3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财政投资评审
        2.2.4 德国的财政投资评审
    2.3 财政投资评审国内部分地区经验借鉴
        2.3.1 广东省东莞市财政投资审核管理
        2.3.2 山西省太原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
        2.3.3 长沙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
    2.4 各国(地区)财政投资管理启示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
    3.1 财政投资评审职能的界定
    3.2 财政投资评审组织性质的界定-行政管理部门
    3.3 财政投资评审运作模式的界定-公共服务购买
    3.4 财政投资评审操作流程
        3.4.1 项目评审程序
        3.4.2 项目评审全过程控制程序
    3.5 财政投资评审范围
        3.5.1 基本建设财政投资评审
        3.5.2 财政专项投资支出预算评审
        3.5.3 政府采购评审
        3.5.4 国库集中支付评审
    3.6 协调财政投资评审与相关部门间的关系
        3.6.1 协调与预算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3.6.2 协调与财政监督的关系
        3.6.3 协调与政府审计之间的关系
        3.6.4 协调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
        3.6.5 协调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
    3.7 财政投资评审的其他配套措施
        3.7.1 财政投资评审相关管理制度建设
        3.7.2 评审队伍建设
        3.7.3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3.7.4 开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财政投资评审的风险控制
    4.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特点
    4.2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来源
        4.2.1 来自财政评审机构和评审人员的风险
        4.2.2 来自项目施工方的风险
        4.2.3 来自项目建设方的风险
        4.2.4 来自业务本身风险
        4.2.5 来自执业环境风险
    4.3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识别方法
    4.4 风险识别步骤
    4.5 层次分析法的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分析与评价
        4.5.1 层次分析法在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分析与评价中的适用性
        4.5.2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4.5.3 构造层次结构
        4.5.4 建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5.5 构建判断矩阵
        4.5.6 层次综合排序
        4.5.7 综合排序结果的分析应用
    4.6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义乌财政改革背景介绍
    5.2 义乌财政项目预算稽核中心发展概况
    5.3 审核工作范围及工作流程
        5.3.1 审核工作范围
        5.3.2 审核工作流程
    5.4 义乌稽核中心职能定位与及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5.4.1 职能定位
        5.4.2 与财政局预算管理部门的关系
        5.4.3 与发改局、审计局的关系
        5.4.4 与社会中介之间的关系
    5.5 义乌市稽核中心内部管理制度
    5.6 义乌市稽核中心的评审风险管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政府行政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1.2.2 财政收入的涵义
    1.3 国内外关于财政收入和政府行政成本关系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该领域研究综述
        1.3.2 国内该领域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行政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2.1.1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2.1.2 政府管理半径和行政成本
    2.2 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的相关理论
    2.3 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的理论分析
        2.3.1 瓦格纳法则
        2.3.2 皮科克与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
        2.3.3 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第三章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总量增长情况
    3.2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结构状况分析
    3.3 从国际间比较角度看我国的政府行政成本现状
    3.4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存在的问题
        3.4.1 行政成本总量偏高,增速过快
        3.4.2 行政成本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
    3.5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存在问题的原因
        3.5.1 政府机构规模庞大、设置不科学
        3.5.2 政府职能范围不明晰
        3.5.3 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缺陷
        3.5.4 职务消费失控,浪费严重
        3.5.5 行政监督制度不完善
        3.5.6 负面的行政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建模方法介绍
        4.1.1 平稳性检验
        4.1.2 协整关系的确立与检验
        4.1.3 误差修正模型
        4.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 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3 行政成本总量和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4.4 行政成本各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4.4.1 公务人员工资总额和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4.4.2 行政固定资产支出和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4.4.3 公务活动及其他支出和财政收入关系的分析
    4.5 结果说明
第五章 合理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政策建议
    5.1 合理控制政府机构规模
        5.1.1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
        5.1.2 合理设置政府机构
    5.2 强化制度建设,控制行政成本
        5.2.1 建立新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
        5.2.2 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5.2.3 规范职务消费制度,控制内部行政成本
        5.2.4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5.2.5 健全我国行政监督制度
    5.3 倡导良好的行政文化,降低行政成本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9)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0.1 选题
        0.1.1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0.1.2 田野调查的广泛性
        0.1.3 对民族经济学研究以及我国边远地区开发具有学术意义
        0.1.4 对我国各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0.1.5 研究方法的创新
    0.2 前人的研究情况
        0.2.1 我国二、三十年代的相关研究
        0.2.2 三十年代我国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实地调查
        0.2.3 五十年代的民族大调查
        0.2.4 摩尔根对印第安人的研究
        0.2.5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以及落后民族能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0.2.6 马克思主义关于注意民族发展特点和先进民族帮助后进民族的理论
        0.2.7 少数民族人口研究的资料及相关理论
        0.2.8 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相关着作和理论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0.3.1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综合研究
        0.3.2 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0.3.3 横向、纵向及成本-收益相比较
        0.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4 本文的主要观点
    0.5 本文的思路和框架结构
        0.5.1 基本思路
        0.5.2 框架结构
第一章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解放前后的经济发展
    1.1 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型
        1.1.1 俄罗斯族
        1.1.2 乌孜别克族
        1.1.3 塔塔尔族
        1.1.4 京族
        1.1.5 高山族
    1.2 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型
        1.2.1 鄂温克族
        1.2.2 塔吉克族
        1.2.3 保安族
        1.2.4 撒拉族
        1.2.5 毛南族
        1.2.6 阿昌族
        1.2.7 赫哲族
        1.2.8 裕固族
    1.3 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滞后型
        1.3.1 德昂族
        1.3.2 普米族
        1.3.3 独龙族
        1.3.4 怒族
        1.3.5 基诺族
        1.3.6 布朗族
        1.3.7 鄂伦春族
        1.3.8 珞巴族
        1.3.9 门巴族
第二章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第一种类型民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第二、三类型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相当部分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2.2 受教育程度低
        2.2.3 生态破坏严重、自然资源锐减
        2.2.4 医疗卫生条件简陋
        2.2.5 地方财政相当困难
第三章 影响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3.1 自然地理环境不利于发展
        3.1.1 地处边远
        3.1.2 交通闭塞
        3.1.3 生态环境脆弱
    3.2 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环境差
        3.2.1 基础设施落后且不健全
        3.2.2 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3.3 社会形态发育落后,制度体系发展滞后
        3.3.1 原始社会形态残余的影响在一些民族的经济生活中仍较浓厚
        3.3.2 原始落后意识形态仍然影响部分民族成员
        3.3.3 生产方式较为原始落后
        3.3.4 社会组织及其制度体系发展滞后
    3.4 本民族的力量弱小,难以改变现状
        3.4.1 人口数量少且居住分散,不利于其民族内部专业化发展
        3.4.2 生活贫困限制了经济发展
        3.4.3 专业人才缺乏,各方面的力量薄弱
第四章 研究当代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论理
    4.1 杨格定理与耗散结构
    4.2 新古典经济学派
    4.3 制度学派
    4.4 调和派
    4.5 我们的观点
第五章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制度的构成与起源
    5.1 制度的内涵
        5.1.1 制度的概念
        5.1.2 制度的内涵
    5.2 制度的构成
        5.2.1 非正式约束
        5.2.2 正式约束
        5.2.3 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关系
        5.2.4 实施机制
    5.3 制度的起源
        5.3.1 制度在各民族发展中的稀缺性
        5.3.2 各民族发展中制度的起源
第六章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制度的功能和制度创新
    6.1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制度的功能
        6.1.1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合作
        6.1.2 增强整体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6.1.3 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
        6.1.4 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
        6.1.5 使外部利益内部化
        6.1.6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6.2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6.2.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6.2.2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
        6.2.3 学习与制度变迁
    6.3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6.3.1 诱致性制度创新
        6.3.2 强制性制度创新
        6.3.3 人口较少民族的制度创新
第七章 政府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7.1 政府发挥作用的客观动因和国外的做法
        7.1.1 政府在边远地区开发中发挥作用的客观动因
        7.1.2 国外政府在边远地区开发中发挥作用的体现
    7.2 影响政府发挥作用之效果的变量
        7.2.1 意愿弱、能力弱:突尼斯的例子
        7.2.2 意愿弱、能力强:印度的例子
        7.2.3 意愿强、能力弱:前南斯拉夫的例子
        7.2.4 意愿强、能力强:印度尼西亚的例子
    7.3 政府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
        7.3.1 扶贫原则
        7.3.2 机会平等原则
        7.3.3 公平与效率兼顾,以公平为主的原则
        7.3.4 分类指导,统筹安排的原则
        7.3.5 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
    7.4 我国政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初步实践
        7.4.1 黑龙江、内蒙古的扶持工作
        7.4.2 新疆的扶持工作
        7.4.3 云南的扶持工作
第八章 “小民族,大政策”--关于扶持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民族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8.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
        8.1.2 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影响加强
        8.1.3 行政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难度加大
        8.1.4 干部队伍更替的难度加大
    8.2 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1世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
        8.2.1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关键
        8.2.2 西部大开发中要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的利益
    8.3 关于扶持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建议
        8.3.1 将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发展问题列入国家发展计划
        8.3.2 开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项目”
        8.3.3 开展“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项目”
        8.3.4 开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项目”
        8.3.5 开展“人口较少民族卫生建设项目”
        8.3.6 项目安排的原则、资金来源及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声明

(10)新月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新月社:雅士与雅兴
    第一节 新月社的成立及其背景考察
    第二节 新月社的成员与活动
    第三节 新月社与泰戈尔访华
第二章 《晨报副刊》:第一块“园地”
    第一节 “圈子文艺”与政治“疯话”
    第二节 绝非闲话的“闲话”之争
    第三节 诗与剧的飞扬——《诗镌》与《剧刊》
第三章 新月书店:出版之翼
    第一节 新月书店的创办与发展始末
    第二节 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业绩考察
    第三节 岗位与“玩票”——瓦解新月书店的内因
第四章 《新月》月刊:我们的“言说”
    第一节 一波三折,《新月》出世
    第二节 魅人的缪斯——徐志摩、闻一多主持下的“文艺风”
    第三节 辩者之困——梁实秋主持下的“论战风”
    第四节 面向“庙堂”的言说——胡适与《新月》的“论政风”
    第五节 政治家的炮火——罗隆基与《新月》的“论政风”
    小结 叶公超的力撑和《新月》的消散
第五章 《诗刊》《诗选》:痴鸟的歌唱
    第一节 诗刊·诗选·诗人
    第二节 在聚拢中锤炼诗艺
    第三节 自我幻灭与价值对峙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努力开创9O年代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新局面[J]. 田一农. 财政研究, 1992(01)
  • [2]建国以来的财政理论建设[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财政研究, 1984(05)
  • [3]经营财政初探[J]. 谢大文. 财政研究, 1992(08)
  • [4]中国县级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D]. 王秀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5]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文件[J]. 孙尚清,赵效民,何建章,许毅,王绍飞,戴园晨,牛立成,杨纪琬,阎达五,俞天一,卢汉川,赵海宽,李智盛,姜君辰,岳巍,万典武,曾洪业,邝鸿,王烈望,王健民,余啸谷,齐光,路南,黄达,孟振虎,陈共. 财贸经济, 1982(11)
  • [6]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7]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及风险控制[D]. 方剑. 浙江大学, 2013(06)
  • [8]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关系研究[D]. 何胜红. 江苏大学, 2009(S1)
  • [9]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D]. 普永生.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新月社研究[D]. 刘群.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努力开创1990年代综合理财新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