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管理 规范运作——对1996年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银票业务运作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宇[1](2021)在《GF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邹昌波[2](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本刊编辑部[3](2021)在《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文中指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建议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多次就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我国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各领域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但政策性银行缺少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调整,建议制定"政策性银行法"。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盖育锋[4](2020)在《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对传统银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冲击下,银行必须要经过积极的创新来应对冲击以及挑战。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中间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较大的收入,但是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截止到2018年,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的累计发卡量已经超过1亿张,但是我国信用卡仍然存在着睡眠卡量多、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卡中心整体上的营销策略明显欠缺,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特色,没有新颖的产品吸引客户,对于潜在的用户目标转化率低下。面对着新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上饶分中心应当结合分行信用卡的营销状况,做出综合性的分析,对各大银行在当前环境下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做出综合地归纳和处理,在借鉴的同时努力地规避各类问题。为了提升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中心的营销效果,解决其市场份额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信用卡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和建议,通过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得出的结论,整理归纳了信用卡营销要素及信用卡营销的基础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营销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再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进行研究,了解竞争对手成功的方法和客户的消费状况及信用卡的需求情况。最后确定了信用卡营销市场定位,从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宣传策略四个方面制定了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营销发展方向。本文在研究时将市场营销理论作为基础,全面考察了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中心的实际营销现状,了解其内外部的环境,并且提出了信用卡业务营销的具体策略。为了保证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中心营销策略落到实处,本文提出了在实际营销时对于客户进行细分和定位,并且具体分析了营销策略的可行性,从而树立良好的营销理念。通过实际研究得出了结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点就是营销策略的优化,要结合全新的发展理念来重视客户的培育,结合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上饶分中心在实际发展时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产品策略,针对不同群体来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同时也必须要优化渠道策略,在现有渠道的基础上,进行客户的深度挖掘,在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技术保障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营销效果。
范美嵩[5](2020)在《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于2006年结束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年保护期,随后我国金融市场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外资银行数量日渐增多,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管理理念更加先进,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业务模式不断趋于完备,依托这些优势不断抢占我国市场份额。针对此种情况,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在经营发展中会面临着日益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就不得不开始逐步转变业务经营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间业务、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三大支柱性业务,其中中间业务创造的利润在银行总利润中所占的比重不足20%,这一比例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中间业务能力和水平。基于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滞后这个问题,成都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已经开始树立和强化自我危机意识。相比于沿海发达地区,内陆地区的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经营理念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出现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陆地区的金融机构获得最新产品和理念的难度较大,竞争激烈程度不高,从而在中间业务开展的时候就会应用错误化的经营模式,从而对银行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针对怎样制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综合运用SWOT、波特五力竞争模型、PEST分析模型等多种分析工具,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基于总述到分述的理念深入研究城市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以成都银行为例进行分析,在理论体系应用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这些工具进行该行此业务发展策略的编制。寻找在我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基于此业务概念和类型,立足产品和收入这两个视角深入研究这一业务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剖析业务发展影响因素,归纳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而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首先是转变经营理念,然后是制定基本的发展策略,包括创新经营机制、完善定价策略、对客户进行细分并为其提供差别化服务、服转并整合服务渠道、以及探索新的营销理念与手段。
闫艳影[6](2020)在《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
伍思弘[7](2020)在《G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扶贫是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准扶贫通过金融实施的具体表现形式。金融扶贫依靠政府政策引导,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参与下,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作用,合理借助融资、保险等方式为贫困人口带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缓解贫困的现状和低收入群体的困难,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逐步致富。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扶贫的现状为基础展开研究。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案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现状;二是采取访谈法,选取了G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专员、驻村干部以及负责金融扶贫的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展开方案,了解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围绕产业扶贫、扶贫小额信贷、知识扶贫等方面详细深入分析金融扶贫工作信息,通过G农村商业银行的案例深度剖析参与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困难,并结合当下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分析其成因,从“政策先行”、“精准发力”、“规范管理”、“坚守定位”等影响金融扶贫发展的四大方面提出一些能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对策,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增强金融精准扶贫的效力。
刘晓飞[8](2020)在《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兴则国家兴,产业强则国家盛,文化产业发展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环节。政府、企业、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金融行业的支持不可或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反作用于金融业。文化金融将为国家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为38737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10.3倍;2005-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8.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也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的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源,随着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IPO注册制和互联网金融的相继启动,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现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文化产业本身高风险的特点、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量严重不足而致的文化产业融资约束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发挥金融推动作用,构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融资的困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安全的互动机理,以便于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基础,从而使政府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文章从文化产业的基本涵义、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别从我国的财政文化支出、银行业、资本市场、债券融资、保险业、文化产业基金、担保机构及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指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现存的金融支持体系无法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效应。包括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及对保护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在对文化产业发展效应分析中,将数据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划分,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建立文化产业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安全效应。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业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保护文化产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是本文的重点和归宿,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金融支持体系并不完善,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进而对该原因从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金融支持体系架构的不完善和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三方面记性分析。之后,探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成要素,提出构建包括政府、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及企业自身在内的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在内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设计建立包括财政经费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投资公司、资本市场及风险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文化金融体系。最后,本文分别从政府政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社会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孙蓉[9](2020)在《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自2005年我国首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就积极推动“开元”系列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筹组发行。2012年至2018年,国开行累计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超过30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逾20%,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发行量最大的机构。国开行青海分行是国家开发银行在青海省设立的一级分行,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配合总行开展证券化产品筹组和管理工作。然而,受青海省宏观经济下行影响,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着一系列风险,业务运营管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展证券化业务并有效地对业务运营风险进行管理成为分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综述运营管理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着作和文献。其次,对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现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分行受限于信息系统支持程度有限,风险识别和分析工作主要依靠员工主观判断,对于发现的风险缺乏科学、客观的量化和评价程序;分行现行的风险管理方案有待完善;对于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未做到有效监控。再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专家讨论等方法识别出证券化业务运营管理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共计包含的31类风险,并将这31类子风险归纳为信用风险、监管和声誉风险、贷款要素变动风险、其他风险、操作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七大类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后,经计算和分析,发现在七大类风险中,影响程度一般的风险是监管和声誉风险、提前偿付风险、贷款要素变动风险和信用风险;影响程度低于一般的风险有其他风险和操作风险;影响程度较低的风险为流动性风险;整体风险评价超过一般水平。因此,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机制和策略仍有待优化。最后,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思考和经验,针对分行证券化业务制定了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同时,从制度、培训、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列举了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并对策略实施效果进行了预估。本文创新地从运营管理的角度对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本文根据分行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运营风险管理策略,能够为分行完善证券化业务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
张蕊[10](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二、加强管理 规范运作——对1996年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银票业务运作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管理 规范运作——对1996年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银票业务运作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文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
2.4 金融发展理论 |
2.4.1 金融发展理论 |
2.4.2 金融深化理论 |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
2.5.1 金融创新理论 |
2.5.2 金融风险理论 |
2.6 金融监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
4.3.1 指标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过程 |
6.1.3 融资市场 |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假说 |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检验 |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
8.1.1 基本模型 |
8.1.2 参数校准 |
8.1.3 传导机制分析 |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
8.2.1 基本模型 |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8.3.1 实证模型设定 |
8.3.2 变量选择 |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模型检验 |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监管制度 |
9.2.2 完善资本监管 |
9.2.3 减少监管套利 |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信用卡相关概念 |
2.1.1 信用卡定义 |
2.1.2 PEST分析 |
2.1.3 信用卡基本功能 |
2.2 信用卡营销 |
2.2.1 营销概念 |
2.2.2 营销理论 |
3 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内部营销环境 |
3.1 上饶分行信用卡内部营销现状 |
3.1.1 营销队伍 |
3.1.2 内部资源 |
3.1.3 信用卡产品分析 |
3.1.4 业务发展分析 |
3.2 上饶分行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3.2.1 授信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2 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 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外部环境分析 |
4.1 信用卡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人文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1.5 发展前景 |
4.2 竞争对手分析 |
4.2.1 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
4.2.2 竞争对手营销成功策略 |
4.3 客户需求分析 |
4.3.1 客户的消费状况 |
4.3.2 客户信用卡需求情况 |
5 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的建议 |
5.1 市场细分及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组合 |
5.2.1 产品策略 |
5.2.2 渠道策略 |
5.2.3 价格策略 |
5.2.4 宣传策略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银行中间业务 |
2.1.1 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 |
2.1.2 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比较 |
2.2.2 国内外关于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银行中间业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1 多元化理论 |
2.3.2 协同效应理论 |
2.3.3 金融创新理论 |
第三章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成都银行发展介绍 |
3.2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1 成都银行业务情况 |
3.2.2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种类 |
3.2.3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概况 |
3.2.4 成都银行主要中间业务收入项目概况 |
3.3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与其他银行的对比分析 |
3.3.1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和国有四大行比较 |
3.3.2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与国外水平比较 |
3.3.3 成都银行与宁波银行中间业务的对比 |
3.3.4 成都银行与招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对比 |
3.4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同“蚂蚁金服”对比分析 |
3.4.1 业务整体规模的对比 |
3.4.2 业务运作模式方面对比 |
3.4.3 科技金融与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关联性分析 |
3.5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个人中间业务发展艰难 |
3.5.2 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缓慢,贡献率偏低 |
3.5.3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有待优化,创新程度不够 |
3.5.4 缺乏中间业务专业人才 |
3.5.5 科技力量投入不够、能力不足 |
第四章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环境分析与评价 |
4.1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 |
4.1.2 行业环境 |
4.2 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
4.2.1 机会分析 |
4.2.2 威胁分析 |
4.2.3 优势分析 |
4.2.4 劣势分析 |
4.3 内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
4.3.1 环境分析小结 |
4.3.2 未来战略定位 |
4.3.3 战略发展目标 |
4.3.4 未来战略指向 |
第五章 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
5.1 重视理财业务发展及创新 |
5.2 .盈利模式创新 |
5.3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发展中间业务 |
5.4 完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结构,实现中间业务管理创新 |
5.5 加快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5.6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G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贫困的概念 |
1.5.2 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 |
1.6 基本理论 |
1.6.1 金融排斥理论 |
1.6.2 金融减贫理论 |
1.7 论文创新点 |
2 G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现状 |
2.1 银行基本概况 |
2.2 金融扶贫概况 |
2.2.1 思路与原则 |
2.2.2 职责与分工 |
2.3 金融扶贫实践案例与成效 |
2.3.1 实践案例 |
2.3.2 帮扶成效 |
3 G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存在问题剖析 |
3.1 帮扶主体存在问题 |
3.1.1 数字脱贫与形式主义 |
3.1.2 金融扶贫精准度不高 |
3.2 帮扶对象存在问题 |
3.2.1 小额信贷还款压力大 |
3.2.2 配套政策落实难到位 |
3.3 帮扶过程存在问题 |
3.3.1 扶贫资金管理不善 |
3.3.2 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
4 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扶贫发展的因素分析 |
4.1 农商银行经营的内在因素 |
4.1.1 资金链信息不对称 |
4.1.2 资金监控难度较大 |
4.2 银-政联动配合的外在因素 |
4.2.1 缺乏合力与考核监督 |
4.2.2 监管引导支持不足 |
4.3 农村金融供求的影响因素 |
4.3.1 资金用途无法匹配 |
4.3.2 信贷额度无法满足 |
4.3.3 信贷期限结构失衡 |
5 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金融扶贫配套机制 |
5.1.1 市场与行政双管齐下 |
5.1.2 落实效果评估与监督 |
5.1.3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
5.1.4 扶强地区龙头企业 |
5.1.5 国外经验借鉴 |
5.2 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 |
5.2.1 坚守小额信贷政策措施要求 |
5.2.2 妥善应对疫情影响还款困难 |
5.3 推进金融基础服务建设 |
5.3.1 支持扶贫产业项目融资需求 |
5.3.2 加强基础金融服务网点建设 |
5.3.3 开展金融人才和智力帮扶 |
5.4 持续优化服务乡村振兴 |
5.4.1 发挥支农助农机制优势 |
5.4.2 满足多样化三农金融需求 |
5.4.3 坚持互联网绿色发展方向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金融扶贫访谈问题提纲Ⅰ(驻村干部、农村金融服务专员) |
金融扶贫访谈问题提纲Ⅱ(管理部门业务骨干) |
附录 B |
访谈人员总体情况 |
访谈人员名单 |
致谢 |
(8)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的涵义及其层次 |
2.1.2 文化产业的内涵 |
2.1.3 文化产业的分类 |
2.1.4 文化产业的融资约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产业安全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
2.3.2 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综述 |
2.3.3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研究综述 |
3 我国文化产业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
3.1.2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比较 |
3.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3.2.1 文化产业的政府财政支持现状分析 |
3.2.2 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支持现状分析 |
3.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财政税收投入的有限性与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 |
3.3.2 政府制度的制约机制与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的矛盾 |
3.3.3 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性使得中小文化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
3.3.4 风险投资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
3.3.5 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限制 |
4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效应分析 |
4.1 金融支持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4.1.1 我国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2 基于区域差异性的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3 我国金融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
4.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效应分析 |
4.2.1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效应的理论分析 |
4.2.2 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3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与数据采集 |
4.2.4 文化产业安全的实证评价分析 |
4.2.5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 |
5 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基于部分国家的经验与借鉴 |
5.1 美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1.1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保证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
5.1.2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
5.1.3 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
5.2 日本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2.1 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本支持 |
5.2.2 社会多渠道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
5.2.3 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
5.2.4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
5.3 韩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5.3.1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促进金融业支持文化企业 |
5.3.2 金融业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 |
5.3.3 社会资本通过多渠道支持韩国文化产业 |
5.4 启示与借鉴 |
5.4.1 政府在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5.4.2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 |
5.4.3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
5.4.4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6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
6.1 我国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6.1.1 金融支持体系组成要素及其职能界定的模糊 |
6.1.2 金融支持体系运行架构的不完善 |
6.1.3 金融支持政策与监管架构的不完善 |
6.2 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构成要素 |
6.2.1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交易主体 |
6.2.2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组成要素 |
6.3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 |
6.3.1 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2 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3 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3.4 风险投资支持文化产业的运行架构设计 |
6.4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与监管架构设计 |
6.4.1 货币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2 金融监管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3 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架构设计 |
6.4.4 构建连接各项文化金融各项政策的协调和信息反馈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运营风险管理理论和研究综述 |
2.1.1 运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 |
2.1.2 运营管理概念界定 |
2.1.3 运营风险概念界定 |
2.1.4 运营风险管理步骤 |
2.1.5 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和研究综述 |
2.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界定 |
2.2.2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历程 |
2.2.3 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情况分析 |
3.1 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 |
3.1.1 国开行简介 |
3.1.2 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情况介绍 |
3.2 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分析 |
3.2.1 国开行青海分行简介 |
3.2.2 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识别和评价 |
4.1 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识别和定性评价 |
4.1.1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识别和评价层次体系构建 |
4.1.2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定性评价 |
4.2 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定量评价 |
4.2.1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4.2.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价向量 |
4.3 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评价结果 |
4.3.1 分行证券化运营风险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
4.3.2 分行证券化运营流程风险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风险管理策略 |
5.1 分行证券化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目标与原则 |
5.1.1 分行证券化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目标 |
5.1.2 分行证券化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原则 |
5.2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分类管理策略 |
5.2.1 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分类 |
5.2.2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归纳 |
5.2.3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分类管理具体策略 |
5.2.4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阶段管理策略 |
5.3 分行证券化项目运营风险流程管理策略 |
5.3.1 成立项目管理工作组 |
5.3.2 阶段工作分解和分工 |
5.3.3 证券化项目生命周期分解 |
5.3.4 工作负荷测算和重点工作排序 |
5.3.5 定期工作报告与检查 |
第六章 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
6.1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制度保障 |
6.1.1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制度框架 |
6.1.2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制度内容 |
6.2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培训保障 |
6.3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 |
6.4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信息技术保障 |
6.5 分行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预期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
附录 B 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风险模糊隶属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
3.1.1 利率市场化 |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
3.3 本章小结 |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
4.1 直接信用风险 |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
4.2 间接信用风险 |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设计 |
5.2.2 模型设计 |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2 研究设计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计 |
7.2.2 模型设计 |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2 研究设计 |
8.2.1 变量设计 |
8.2.2 模型设计 |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8.3.1 描述性统计 |
8.3.2 相关性分析 |
8.3.3 多元回归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9.2 研究设计 |
9.2.1 变量设计 |
9.2.2 模型设计 |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
9.3.1 描述性统计 |
9.3.2 相关性分析 |
9.3.3 面板回归分析 |
9.3.4 稳健性检验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管理 规范运作——对1996年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银票业务运作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GF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D]. 王晓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3]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J]. 本刊编辑部. 中国金融, 2021(06)
- [4]中国民生银行上饶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 盖育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成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范美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闫艳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G农村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伍思弘. 暨南大学, 2020(07)
- [8]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刘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9]国开行青海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研究[D]. 孙蓉.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