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要带头协调农业科教

成人教育要带头协调农业科教

一、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论文文献综述)

储诚炜[1](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余秀琴[2](2009)在《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已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当今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主流,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稳步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在新的环境中职业教育必须有新的发展特色。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已提上政策议程,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围绕着实践、理论、政策和策略这四个研究重点和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这条研究主线而展开,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判断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研究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从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从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制度建设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重要研究结论有:其一,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不同阶段合作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渐进性、方向性探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其二,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政府、市场与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资源配置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其三,从政策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制度经济学角度,重点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问题的认定和政策目标体系,及三大发展策略,提出了一揽子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和策略建议。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为两大层面:一是研究路径的创新:采取了“实践—概括—理论,经由政策和策略,再指导实践”的研究路径。二是部分研究观点的创新:1.丰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概念体系。2.概括了五个新的理论观点。含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念;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利基论;职业教育集团与境俱进观;合作职业教育观以及组织集合体概念。3.构建了五个新的结构模型。含职业教育集团类型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环境分类及相应关系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架构;职业教育集团化组织设计架构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架构。4.梳理出三个新的演进路径。含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适应性探索的演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政策问题的演进。5.确立了一条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首要原则,即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治理主客体责权利统一原则。6.提供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和一份政策建议稿。《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笔者在参与“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工作背景下确立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经过历时两年的课题跟进、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应用了职业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学科观点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为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规划发展战略、设计组织结构和开展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马云[3](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王建成[4](1996)在《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文中指出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为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既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行农科教统筹结合。开发农村科技,不可忽视农村成人教育,因为农村成教工作在“开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浇农业之田”这一庞大的...

王莹莹[5](2014)在《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聚焦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历史研究从精英走向大众,回归平民和日常。将生活史研究引入到教育历史的研究,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史,也成为教育史研究的理论诉求。因此,回溯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研究,对于农村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研究以地处中原的稻村为个案,以扎根基层的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考察、口述史、教育叙事等方法与途径,对该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考察,并对农村教师生活样态的变迁与农村教育政策、教师政策,乃至和国家地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导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的主要概念“农村教师”和“生活史”以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阐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争对全文的构思及写作进行宏观的涵盖。第一章通过对稻村所在的方县、一棵树镇和稻村及村小的介绍,对该村教师生活的主要场域进行呈现。这是研究稻村教师生活史的前提。第二章还原了20世纪40到50年代,国家政权更替中稻村教师生活的历史场景。这一时期,稻村的教师们面临着社会和政治的重大转折和国家的现代转型。以白德全为代表的近代塾师退出了稻村教育的舞台,中国乡村社会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也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力渗透,而逐渐被消解。以李仲德、白宗贤、白宗文为代表的稻村新教师,成为稻村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章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农村教师生活的场景。“教育革命”成为这一时期所独有的话语,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充斥在政治斗争中,影响着农村教师政策的运行,成为左右乡村教师命运、决定其去留的重要因素。稻村的教师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被政治权力控制,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几乎集体沉默,进一步丧失了独立人格,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长期无法消弭的隐患。第四章主要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世纪之交,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展和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调整,稻村的民办教师们面临的不同人生际遇。这些教师大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教育,属于被文化大革命所耽误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上了鲜明的印记,他们在精神层面逐渐背离了传统的乡村文化。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的社会认同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一些教师离开学校,成为商海弄潮儿,或从事其他职业。但大多数教师藉由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默默坚守,最终在机会来临之时,成为公办教师,摆脱了亦教亦农的尴尬身份。第五章考察了稻村小学在21世纪的没落与乡村教师的坚守。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村小处于教育资源分配的金字塔的最底端。稻村的学校历经“五三制”改“六三制”和“撤点并校”的冲击,以及“南水北调”风波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逐渐走向没落。仅剩下田华新等乡村教师,撒播希望的种子,成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结语部分通过对前面各章进行回顾,发现稻村教师生活变迁的内在本质,并探究农村教师个体与国家、社区之间的关系。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演变成为影响农村教师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正是国家各项政策运行的土壤。扎根于此的农村教师,自觉亦或不自觉地对这些政策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个体选择,应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事件。

班红娟[6](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吉顺育[7](2008)在《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以中小学为调查对象》文中提出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中都会被关注,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当前,世界各国不仅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还特别注意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间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发达地区的优势和特色,使我们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落后地区教育的差距和发展趋势。促使落后地区看清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之处,增强其向发达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有效方法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以改进和优化落后地区教育工作。同时,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考查数据与研究结论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对教育的投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三个区域的教育现代化程度是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需依靠科学测评手段,翔实的数据来说明。本研究以江苏教育现代化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运用spss为统计工具,比较苏南、苏中、苏北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江苏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本研究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史料价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准确评估各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引导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教育现代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3.同时推进教育现代化评估体系自身的构建。

周济[8](2005)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济[9](2005)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文中认为(2004年12月19日) 一、关于2004年的教育工作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

邢志广[10](2006)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县域经历过2000多年的演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县域经济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诸多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围绕这些矛盾和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论文对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县域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4.0%,人口总量的70.41%,GDP的56.31%。县域经济是一种综合型、联结型、开放型、特色型和非平衡型的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基础、统筹城乡的重要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诸多县域产业层次和农业效率较低、中小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展不足、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并面临较大困难、县域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 其次,论文提出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在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目标,提出了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模式,即立足县域特色,以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以组织模式为动力和调控,以运行模式为支持和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它包括以下三个具体模式: 1.产业结构模式。论文在综合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指出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进而,论文对特色经济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县域特色产业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以社会资源差异为基础和以综合竞争力差异为基础的形成路径,通过市场化、规模化、创新化、开放化、生态化和品牌化等的发展路径。然后,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构建了特色产业的评估模型,并进行了陕西省某县特色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和分析。 2.组织模式。论文在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郡县制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构建为“服务型政府+民营企业集聚+特色产业园区承载”的新型多重推动模式,即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特

二、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1.5.5 农民工教育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4.3.1 制度惯性
        4.3.2 教育困境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5.1.1 绿色证书工程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8.1.1 体制性障碍
        8.1.2 结构性问题
        8.1.3 现实性挑战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8.2.1 层次创新
        8.2.2 模式创新
        8.2.3 内容创新
        8.2.4 方法创新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国经济转型期特征及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
        1.1.2 世界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及启示
        1.1.3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1.1.4 现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四大重点和一条主线
        1.2.2 研究框架图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径、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工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文献综述的依据和分类
        1.4.2 国外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与启示
        1.4.3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述评
上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
    第二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
        2.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
        2.1.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前奏阶段(1978-1991):“三教统筹、上挂横联下辐射、燎原计划、县级职教中心”
        2.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局部探索阶段(1992-2001):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职业教育集团自发地崭露头角
        2.1.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统筹探索阶段(2002-至今):多种职业教育模式齐头并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了战略化、规模化的统筹探索
        2.2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调研
        2.2.1 民办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概况
        2.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规模的调研介绍
        2.2.3 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类型、分类标准和“类型树”
        2.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与模式的选构
        2.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有成效和案例分析
        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的调研和统计分析
        2.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与内容简介
        2.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2.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困惑与关键问题分析
    第三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
        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分析
        3.1.1 职业教育
        3.1.2 职业教育集团:概念的偏颇和补充
        3.2 职业教育集团与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3.2.1 集团vs 联盟、共同体或联合体
        3.2.2 职业教育集团vs 企业集团
        3.2.3 职业教育集团vs 职业学校
        3.2.4 职业教育集团vs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3.3 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3.1 资源配置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概说
        3.3.2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3.3.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节约
        3.3.4 职业教育集团化新构了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4 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论和“四跨”环境利基论
        3.4.1 环境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环境
        3.4.2 发展环境的意义: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
        3.4.3 中国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环境利基
        3.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创新发展环境理论,开发新的环境利基
        3.5 合作职业教育理论: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到职业教育集团化
        3.5.1 世界合作教育理念:缘起、演进及合作职业教育
        3.5.2 合作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应用
        3.5.3 职业教育集团化丰富合作职业教育理论,整合校企、校际合作
        3.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其他支撑性理论
        3.6.1 组织学视角
        3.6.2 经济学理论和假说对职教集团化的启示
下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第四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研究
        4.1 公共政策和教育政策概说
        4.1.1 概念诠释
        4.1.2 政策研究内容简介
        4.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系统
        4.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概念和特征
        4.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主体
        4.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客体
        4.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4.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
        4.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阶段模型图
        4.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制定
        4.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执行
        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内容
        4.4.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方案设计
        4.4.2 一份政策建议稿
    第五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5.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5.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5.1.2 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概说
        5.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
        5.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
        5.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变革意义
        5.2.2 组织集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层次分析
        5.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环境
        5.2.4 组织设计概说
        5.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现状
        5.2.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理念
        5.2.7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内容
        5.2.8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程序
        5.2.9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模式选择
        5.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5.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关概念
        5.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定安排意义
        5.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原则
        5.3.4 职业集团集团化发展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框架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研究路径的创新
        6.1.3 研究观点的创新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一) 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
        (二) 教育史研究视野下移的理论诉求
        (三) 史料发掘的迫切需要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农村教育的研究
        (二) 农村教师的研究
        (三) 生活史的研究
        (四) 农村教师生活史的研究
    三、 相关概念和范畴的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空间的界定
        (三) 时间的界定
    四、 研究价值
        (一) 学术价值
        (二) 应用价值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一个地处中原的村落
    一、 方县与一棵树镇
        (一) 方县概况
        (二) 一棵树镇概况
    二、 稻村概况
        (一) 村庄的地理与水文
        (二) 村庄的历史
        (三) 稻村的经济
        (四) 村里唯一的学校
第二章 政权更迭中农村教师的新生与适应
    一、 新教育在稻村的孕育与萌芽
        (一) 稻甜保小的创办
        (二) 保小的教学
        (三) 扎根乡村的启蒙者
    二、 困境中求生存的近代塾师
        (一) 耕读之家:职业的承继
        (二) 再学习:教学生涯的维系
        (三) 保长之死:教学生涯的终结
        (四) 重归耕读:乡村文化人的归宿
    三、 新学校里的新教师
        (一) 走向历史舞台的民办教师
        (二) 多元化的角色与身份
        (三) “五班七人”:对新学制的适应
        (四) 从“薪粮供给制”到“货币工资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革命”与知青教师的改造
    一、 “教育革命”中的稻村教师
        (一) “四集体”中失声
        (二) 整风与反右运动的冲击
        (三) 勤工俭学的尝试
        (四) 耕读学校的创办
        (五) 学校下放与“戴帽初中”
    二、 知青教师与农村“知识分子”的改造
        (一) 知青教师在稻甜大队
        (二) “黑五类”教师的生活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欣喜与尴尬
    一、 从“臭老九”到“光荣的人民教师”
        (一) 两位民办教师身份的“失”与“得”
        (二) 基于社会认同的职业选择
        (三) 基于自我认同的敬业奉献
    二、 民办教师离职之殇
        (一) 家庭与职业的权衡
        (二)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 主动离职的商海弄潮儿
    三、 稻村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一) 民办教师的晋级
        (二) 民办教师的转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一、 稻村小学的衰落
        (一) “五三制”改“六三制”
        (二) “撤点并校”的冲击
        (三) “南水北调”风波
    二、 坚守的乡村女校长
        (一) 高考落榜
        (二) 工人身份教师
        (三) 波折的晋级路
        (四)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国家:农村教师身份与地位的法定建构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初建
        (二) 教育革命时期:停滞
        (三) 拨乱反正时期:调整与整顿
        (四) 乡镇统筹时期:矛盾重重
        (五) 深化改革时期:不断完善
    二、 社区:基于关系与人情的政策运作
        (一) 农村教师的社会关系类型
        (二)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
        (三)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消极影响
    三、 个体:基于身份认同的策略选择
        (一) 社会认同——农村教师的情感皈依
        (二) 自我认同——农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资料与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以中小学为调查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的背景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概观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概观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二、后现代化理论
        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四、对现代化的解读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四、从教育技术学的视野探悉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江苏教育现代化状况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国际上教育现代化测评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所采用的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一、教育思想观念
        二、办学条件
        三、教学内容
        四、师资水平
        五、教育管理
第三章 江苏教育现代化测评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
    二、调查的对象
    三、考虑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否易于操作
    四、问题数量、内在的逻辑化和规范
第四章 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分析、比较
    第一节 背景信息统计数据一览
        一、学历分布
        二、职称分布
        三、是否为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
    第二节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比较分析
        一、对“素质教育”的看法
        二、您认为让学生掌握哪部分知识是最重要的
        三、所推崇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实施中会遇到阻碍吗
        四、课堂管理
        五、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六、对于考试的认识
        七、教育方式的选取
        八、对“校本”理念的认识
    第三节 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比较分析
        一、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媒体
        二、是否有校园网
        三、学校是否有自己的主页,教师对学校的主页的看法
        四、各类媒体资源拥有、使用情况
        五、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相关支持服务的人员的情况
        六、图书馆建设情况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比较分析
        一、备课时经常使用哪些教学资源
        二、是否是新课标教材
        三、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
    第五节 师资水平的现代化比较分析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情况
        二、课件的制作、应用情况
        三、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四、师生交流情况
        五、处理课堂违纪的策略
        六、平时对班里的学生关注情况
        七、对现代教育概念的认知度
        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九、自我意识
    第六节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一、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
        二、教育经费管理问题
        三、教师之间的协作情况
        四、校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民主意识
        五、教师工作中压力体验
第五章 江苏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分析
        一、苏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与现状
        二、苏中地区教育现代化历程与现状
        三、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议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没有结言的时代命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附录2: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
致谢

(8)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2004年的教育工作
    1.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开局良好。
    2.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得到推进。
    4.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6.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
    1.坚持教育工作的“八字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教育工作的“两个为本”,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3.坚持教育工作的“四个统筹”,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2005年教育重点工作

(10)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综述
    2.1 有关空间经济学的理论
    2.2 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2.3 有关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2.3.1 有关产业结构的理论
        2.3.2 有关产业组织的理论
    2.4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县域经济的综述
    3.1 县域建制及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3.1.1 发达国家的郡县建制
        3.1.2 中国县域建制的沿革
        3.1.3 中国县域经济的历程
        3.1.4 中国县域经济的概念
    3.2 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3.2.1 县域经济是综合型的地域经济
        3.2.2 县域经济是联结型的地域经济
        3.2.3 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的地域经济
        3.2.4 县域经济是特色型的地域经济
        3.2.5 县域经济是非平衡的地域经济
    3.3 中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
        3.3.1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基础
        3.3.2 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
        3.3.3 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
        3.3.4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3.3.5 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3.3.6 发展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3.4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3.4.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
        3.4.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
        3.4.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表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4.1 国外发展地方经济的经验借鉴
        4.1.1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4.1.2 欧盟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4.1.3 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4.1.4 国外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4.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模式
        4.2.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4.2.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4.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
        4.3.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4.3.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的构架
        4.3.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5.1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分析
        5.1.1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5.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
        5.1.3 新型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5.1.4 新农村建设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目标
        5.1.5 发展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5.2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开发途径
        5.2.1 中国县域特色经济及产业的内涵
        5.2.2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形成模式
        5.2.3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
    5.3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评估模型
        5.3.1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原则
        5.3.2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指标
        5.3.3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方法
    5.4 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6.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构建
        6.1.1 发达国家郡县体制与管理职能的借鉴
        6.1.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构成
        6.1.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功能
    6.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县级政府职能转变模式
        6.2.1 县级政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6.2.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面临的问题
        6.2.3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及基本职能
        6.2.4 实现县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目标模式的路径
    6.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集聚发展模式
        6.3.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集聚效应
        6.3.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
        6.3.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
        6.3.4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集聚民营企业的途径
    6.4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园区(基地)建设模式
        6.4.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园区(基地)的功能
        6.4.2 县域特色产业化园区(基地)的发展途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
    7.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构建
        7.1.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构成
        7.1.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功能
    7.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模式
        7.2.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7.2.2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现状
        7.2.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模式的特征
        7.2.4 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模式的途径
    7.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7.3.1 基于罗默模型的人力资源作用分析
        7.3.2 中国县域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 中国县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途径
    7.4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信贷支持模式
        7.4.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
        7.4.2 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模式的形成途径
    7.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招商引资模式
        7.5.1 招商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益
        7.5.2 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引导
        7.5.3 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主体策略
        7.5.4 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基本途径
    7.6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建设模式
        7.6.1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城镇功能定位
        7.6.2 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7.6.3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模式
    7.7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7.1.1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7.1.2 县域经济发展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绩效监测体系
    8.1 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体系的功能
        8.1.1 全面评价县域经济发展的效果
        8.1.2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8.1.3 监控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
        8.1.4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8.2 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体系的构建
        8.2.1 绩效监测体系构建的原则
        8.2.2 绩效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8.2.3 绩效监测的因子分析模型
    8.3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的实证分析
        8.3.1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总结概述
        8.3.2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数据获取
        8.3.3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因子分析
        8.3.4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
        9.1.1 积极稳妥地推进“强县扩权”的改革
        9.1.2 强化县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
    9.2 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9.2.1 深化以加大投入为主的财税体系改革
        9.2.2 深化以统筹城乡为主的服务体系改革
        9.2.3 深化以增加信贷为主的金融体系改革
        9.2.4 深化以科技应用为主的科研体系改革
        9.2.5 深化以人才支持为主的培养体系改革
    9.3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9.3.1 强化民营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
        9.3.2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县域新型工业化
        9.3.3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提高集约化水平
        9.3.4 推进县域城镇化并强化城镇的聚集功能
        9.3.5 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开放型经济
        9.3.6 加快县域内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建设步伐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2]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 余秀琴. 天津大学, 2009(12)
  •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4]农科教统筹成人教育要当先[J]. 王建成. 山西成人教育, 1996(12)
  • [5]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D]. 王莹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以中小学为调查对象[D]. 吉顺育.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8]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 周济. 中国民族教育, 2005(01)
  • [9]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N]. 周济. 中国教育报, 2005
  • [10]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邢志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成人教育要带头协调农业科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