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杂交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亲子相关性分析

T型杂交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亲子相关性分析

一、T型杂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亲子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世杨[1](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郭佳林[2](2019)在《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虽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繁殖系数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如何提高小麦繁殖系数、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成为杂交小麦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子房小麦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如将其应用到杂交小麦的制种中,很有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杂交小麦繁殖系数、降低制种成本,有效地推动杂交小麦的应用发展,最终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多子房小麦材料DUOⅡ和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TeZhiⅠ(TZⅠ)正反交F1的性状不同,即DUOⅡ为母本时,F1表现多子房,而TZⅠ为母本时,F1表现单子房,试验表明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正常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首先对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生长发育、遗传规律以及抑制效应进行了探究,在确定了发育及抑制规律之后从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转录组水平以及蛋白质组水平等多个层面研究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性状的表达,以期揭示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多子房小麦副雌蕊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雌蕊原基起源于位于前生雄蕊和侧生雄蕊之间主雌蕊基部的一个突起。在发育前期,副雌蕊的发育明显滞后于主雌蕊的发育进程。但在露芒期后,副雌蕊发育迅速,在主雌蕊发育成熟的同时也发育为成熟的雌蕊,能够同时受粉结实。此外,副雌蕊形成的种子一般要比主雌蕊形成的种子体积小,并且种子腹沟朝外,与普通小麦相反。通过对多子房小麦不同籽粒的外显率及发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论种子来源于副雌蕊或者主雌蕊,植株的多子房外显率都相同。但是,主雌蕊形成的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显着高于副雌蕊形成的种子。2.以DUOⅡ和TZⅠ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F1以及相应的F2、F3、BC1和BC1F1世代材料进行多子房性状世代间遗传规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DUOⅡ的多子房性状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异源细胞质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此外,异源细胞质仅能抑制杂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而对纯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不具抑制作用,使得在异源细胞质背景下,杂合多子房基因植株表现单子房性状,携有纯合多子房基因的植株表现完全的多子房性状,这一特性均可稳定遗传。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检测DUOII和TZI正反交F1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基因组水平上,DUOII×TZI和TZI×DUOII中均扩增出14584条DNA谱带,每一条带代表了一个可被甲基化酶识别切割的5?-CCGG-3?位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从DUOII×TZI的31.10%降低到TZI×DUOII中的30.76%。由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TZI×DUOII在672个位点(4.61%)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312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作用,360个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这些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的表达相关。4.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6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于DUOII×TZI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3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270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了4个途径,叶绿体代谢及生物合成、DNA的复制修复、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6-磷酸海藻糖途径。这些生物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5.通过调整优化,构建了适合多子房小麦幼穗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的18个,下调表达的72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明显的功能趋势,主要涉及叶绿体的代谢及合成、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植物呼吸、蛋白质代谢以及花发育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此外,对DNA甲基化、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韩亚丽[3](2019)在《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植物油,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异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因其营养价值占主导地位,被认为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因此人们对大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我国作为大豆的生源地,大豆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相继被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超过,从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截止2018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528万吨,进口量为8231万吨,大豆自给率在15%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豆单产较低。生产量与需求量相差悬殊,这种大豆无法自给自足的状况,迫切需要大豆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大豆单产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杂交亲本选配的盲目性,目前300多个不育系,400多个恢复系,每年配制组合600余对,而育成杂交种的数量仅有12个,研究效率极低。故借鉴玉米、水稻等作物的育种经验,通过一系列方法划分杂种优势群,为大豆亲本选配提供方向,推动杂交大豆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杂种优势群划分将有助于指导常规育种。本研究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17份大豆亲本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共得出以下结论:1.基本明确了大豆杂种优势在F1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组合之间差异较大。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3.33%,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67%和23.33%,并发现国内与国外品种杂交优势较强。2.调查的4个农艺性状中,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平均值均为正值,只有每荚粒数的中亲优势为负优势。说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发现,产量杂种优势高的组合,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杂种优势普遍也高,每荚粒数的杂种优势都为负优势,说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3.配合力分析表明: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94%56.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从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得出高优势组合的双亲或双亲之一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兼具有正向的特殊配合力。4.通过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F1性状值相关分析,SCA与F1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着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着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5.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通过性状值、配合力和遗传距离划分杂种优势群,均将17个亲本划分为7类。结合产量分析杂种优势与三种划分方法的结果,发现优势组合一般来自于不同的类群间。

刘妍[4](2018)在《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栽培,使小麦大量优异基因丢失,导致当今栽培小麦遗传基础日趋狭窄、脆弱,不能适应稳产、优质及抗病的需要。发掘可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小麦品种间杂交,将优异基因聚合,在后代中选育优良的重组类型并培育出优良品种,对拓宽栽培小麦的遗传变异范围、丰富其遗传基础、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配制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的正反交组合,结合表型与分子标记分析,在F2代中鉴定高产、优质、抗病的类型。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①两亲本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的株高适中(平均为86.25 cm,下同)、穗长较长(10.63 cm)、穗粒重和千粒重较高(1.69g和40.18 g),河东乌麦II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较多(20.56个和18.74个),河东乌麦I经济系数较高(0.42),河东乌麦(I和II)的有效穗远高于宁春4号(6.15个)。而在F2群体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出现较大分离,达到极显着水平,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小穗数、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55.31%、78.02%、70.33%,超高亲比例分别达41.39%、68.86%、44.69%;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78.55%、80.06%,超高亲比例分别达75.23%、57.40%。②两亲本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为中硬麦,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值分别为:河东乌麦I(17.46%、39.61%、57.20 mL)>河东乌麦 II(13.74%、27.86%、21.44 mL)>宁春 4 号(13.07%、24.41%、20.53 mL),而宁春4号的饱满指数较大(0.71)、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河东乌麦I的吸水率、淀粉糊化终值温度较大(60.0%、58.6℃,河东乌麦II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82min)。而在F2群体各品质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布范围呈连续正态分布,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84.52%、92.46%、99.60%,超高亲比例分别达82.94%、90.48%、99.60%。③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小穗数分别与穗粒数和穗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互为极显着正相关。(2)抗病性鉴定宁春4号表现为田间中感白粉病(病级为5~6)、中感条锈病(3级,病情指数平均为45.28)和叶锈病(3级,45.41);而河东乌麦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1~2级)、中抗条锈病(2级,28.33)和叶锈病(2级,28.75)。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89%、16.85%、15.39%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6.1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5.0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54%、16.32%、15.71%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6.31%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5.71%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4.50%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9.97%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分子标记分析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携带有基因Wx-Ala/b、Wx-Bla/b Wx-D1a/b、Dy12、Pm2、Pm4、Pm6、Sr31,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Ⅰ还携带有基因BX17,河东乌麦(I和II)携带有基因Pm16、Yr2和抗赤霉病基因QFhs.ndsu-3BS,宁春4号携带有基因Psy-A1;在F2群体604个单株中,有72.02%携带基因QFhs.ndsu-3BS、72.02%携带基因Pm16、88.41%携带基因Psy-A1、59.60%携带基因Yr2;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331个F2单株中有70.39%携带基因BX7。同时,筛选了在亲本上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127个、ISSR标记7个,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7.00%和7.00%,利用其中在宁春4号和河东乌麦(I和II)上多态性稳定的49个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89个微效QTL位点(包含23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 2A、4A、5A、1B、2B、3B、5B、7B、5D、6D、7D 上,加性效应为-2.95~1.92,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9%。(4)F2群体单株评价鉴定出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49个,品质性状突出的单株79个,对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均表现抗病的单株67个,其中,单株1-203、1-234综合性状表现优异。

乌云塔娜[5](2017)在《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6个苜蓿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14个具有优良性能的苜蓿品种为父本,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84个杂交组合。通过对产量配合力、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中亲优势效应的相关分析,筛选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以遗传距离为指标,划分出可用作杂交组配的高产、优质苜蓿杂种优势群。进一步在花粉发育的3个阶段,对雄性可育与不育株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如下:(1)2号雄性不育系与父本材料II和III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且父母本遗传距离较远,可杂交组配出较强的优势组合。(2)84个杂交组合中强优势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和杂种遗传力均较高,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效应间呈显着正相关,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在0.36360.8182范围内的杂交亲本进行组配,其杂种优势的表现最佳且遗传距离越远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越高。(3)杂交组合产量表现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营养品质性状分析中杂交组合2×II、2×III、10×M6和13×M2粗蛋白含量较高。(4)通过对苜蓿雄性可育与不育株花蕾转录组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中73.76%的序列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模式分析,确定了在植物激素信号、昼夜节律、碳水化合物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花粉发育、转录因子等方面有显着差异。

杨婷婷[6](2016)在《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豫麦66×烟农19 F2代群体为材料,对株高、单株产量、穗长、穗数、小穗数、退化小穗数、粒重等7个性状及面粉蛋白质干基、湿面筋、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硬度、面团沉降值、籽粒出粉率和直链淀粉含量、GMP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离研究及相关分析,并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质亚基组成分离进行了SDS-PAGE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豫麦66×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退化小穗数大于单株重量大于穗数大于千粒重大于小穗数大于穗长大于株高。在F2代可以对退化小穗数、单株重量及穗数进行选择;F2代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及显着相关性,在F2进行单株选择时可以借鉴相关性状进行其他性状的辅助选择。其它农艺性状对单株重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穗数、株高、退化小穗数、千粒重、穗长、退化小穗数;再以其它性状为参考数列看,单株重量与穗数、退化小穗数、株高关联度大。2.豫麦66×烟农19 F2代品质性状发生了丰富的变异。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直链淀粉含量大于面团稳定时间大于沉降值大于面团形成时间大于蛋白质干基含量大于湿面筋含量大于硬度指数大于出粉率大于吸水率大于容重;在杂交F2代对直链淀粉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蛋白质干基含量等进行选择效果较好,而对籽粒出粉率、面粉吸水率、籽粒容重等性状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差。3.豫麦66×烟农19 F2代营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加工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简单相关系数大多呈现负相关关系,且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营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加工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多数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产量与营养品质、产量与加工品质、农艺与营养品质、农艺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性状间相关均达极显着水平,组间性状之间密切相关。4.豫麦66×烟农19 F2代品质分类,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2.1806%,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8.3074%,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15.6801%,弱筋小麦单株比例占73.8317%。5.分析了豫麦66×烟农19 F2代种子GMP含量及HMW-GS组分变异,结果表明,在F2代中GMP含量差异巨大,即在F2代中选择出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高的单株材料的概率较大;GMP含量与各种性状的相关紧密程度不同,GMP含量与容重之间的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GMP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F2中注意选择籽粒容重高的单株容易选择到GMP含量高的材料,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沉降值、直链淀粉值对高GMP含量材料的选择也有参考价值。6.豫麦66×烟农19 F2代HMW-GS组分四种类型分离比例为42:6:8:44。

王静轩[7](2016)在《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生态适应性及温光反应特性,揭示不育系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6个生态点的不育系材料进行了育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调查,分析了其结实和花粉败育情况,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不育系遗传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深入了解不育系的温光反应特性,本实验以不育系为研究材料在不同温光条件下进行了育性分析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型不育系在河南商丘(豫东)、郑州(豫中)、西平(豫南)、浚县(豫北)4个不同生态点进行了育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开放授粉的不育系FA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均显着高于其他纯合不育系A2、A3、A4;所有测试株系在西平(豫南)的结实率普遍较小;不育系A4在商丘(豫东)的套袋自交结实率为4.1%,而自由授粉结实率为64.4%,说明F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受光温条件的影响。2.对不育系FA、A2、A3、A4分别在扬花期取花药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FA、A2、A3、A4的花粉粒不同程度表现皱缩、空瘪,花粉内含物少;其花药瘦小、空瘪,花药成熟后不能完全开裂,花粉量极少,而且开花后雄蕊不外露,开颖授粉,其不育系不育性较好。3.F型不育系在豫南西平基地的败育性较好,可能受温光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选择纬度更低的合肥和武汉两个生态点来鉴定不育系的败育特性。结果显示,不育系之间及其单株之间的差异显着。在5个不同的生态点,其中武汉生态条件对败育性影响较大为23%,而败育性最差的西平,是2015年不育系败育性表现最好(结实率普遍较低)的地区。在郑州和商丘,除90-1外,各个不育系都存在结实率为0的单穗;在合肥,除A4和125-2外,大多数不育系结实率都非常低而且存在败育性彻底的单穗;在武汉,除90-1和125-2外,其他大多数株系结实率都为0。4.将处于雌雄蕊分化期的大田盆栽不育系A4和155-2分别置于不同温光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表现出显着的温光敏不育特性,其结实率受光照时间的影响较大,而受温度影响较小。

刘兆晔,孙妮娜,巴信斌,李林志,辛庆国,于经川[8](2015)在《小麦杂交组合选配策略探讨》文中提出对小麦杂交组合选配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小麦杂交双亲均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较好的适应性,主要优点多且能互补;双亲要有一定程度的性状差异和中等大小的遗传距离;双亲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特殊配合力要大;要重视具有亲缘或地理近缘关系双亲的利用。

张新忠[9](2013)在《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了解大麦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开发与大麦强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促进大麦杂种优势的应用,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选育的10个核质互作不育系(A)及其相应保持系(B)和11个恢复系(R)为材料,于2009年与2010年分别按4×2和8×9配制F1杂种播种于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2011年按8×6配制Fl杂种分别播种于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植株成熟后随机取竞争株考种,考种性状包括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和稳定性及配合力效应。利用改进的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4×2杂交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可能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差异谱带进行回收测序分析;基于差异谱带的序列信息开发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利用8×9和8×6试验对分子标记的选择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利用大麦cDNA-AFLP技术分析了4×2试验中8个杂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性,256对引物共扩增出8538条带,其中杂种与亲本差异谱带为3971条,占46.52%;杂交大麦与亲本间基因表达主要有共同表达型(111)、P1表达型(100)、P2表达型(001)、F1表达型(010)、P2F1表达型(011)、P1F1表达型(110)和P1P2表达型(101)七种类型,其中后6种类型为杂种亲本差异表达类型,在不同组合间的比例具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差异谱带类型与杂种优势后,对23个可能与大麦杂种优势相关的TDFs进行回收并BLAST分析,23个片段依据功能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参与植株的生长发育调控的主要功能蛋白,第二类主要涉及信号传导和能量传输,第三类为未知功能或新发现的转录本片段。(2)杂交大麦8个性状普遍存在中亲优势,但超优亲优势仅存在少部分组合中。8×9和8×6两个试验的120个杂种8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的组合出现率为57.60%,其中正向显着的组合占88.24%;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为25.94%。组合间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5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高,分别为94.2%、84.2%、66.7%、62.5%和67.5%,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3个性状的显着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较低,仅为17.5%、25.0%和37.5%,穗下节间长、穗长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9.2%、41.7%和59.2%,每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4个产量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出现率均低于10%;株高性状没有出现显着的超优亲优势组合;大麦杂种的超优亲优势与组合棱型具有密切的关系,异棱型杂交种的显着超优亲优势组合出现率高于同棱型杂交种。综合各性状,A1×R3、A1×R10、A2×R9、A2×R10、A6×R3等组合为强优势组合。(3)8×6试验中的48个杂交大麦在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3个试验点共调查了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7个性状,7个性状在3个试验点的中亲优势和超优亲优势平均出现率分别为36.81%和8.23%;不同环境下杂种优势的出现率具有明显差异,方强农场、上海农场和扬州大学3个点的显着中亲优势出现率分别为12.76%、32.03%和51.04%,超优亲优势的出现率分别为2.86%、2.86%和15.89%。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在3个试验点之间也具有差异,部分组合仅在单个或两个试验点的超优势优势达显着水平。(4)21个亲本各性状上的GCA效应方差在8×6和8×9试验中均达到显着水平,大部分性状的SCA效应方差也达到显着水平;相同亲本不同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两个试验中相同亲本的GCA和相同组合间的SCA也存在差异。依据不同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对亲本进行聚类分析,能有效地对亲本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5)基于回收谱带的序列或其同源序列信息,共设计开发了23对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分子标记。通过8×9和8×6两个试验进行验证,共有4对标记对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的筛选效果较好,分别是TDF5-P、TDF6-P、TDF10-P和TDF12-P。4对标记的对千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43.48%~73.68%,敏感度变幅为50.00%~78.95%;对单株粒重性状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特异度变幅为5.26%~56.52%,敏感度变幅为33.330%~100%。

牛娜[10](2012)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小麦像玉米、水稻等作物一样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其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主要是利用小麦雄性不育来实现杂种优势,而小麦雄性不育又分为遗传型雄性不育(核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光温敏不育)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化杀剂诱导不育等)。大量研究表明每种途径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缺点,相对来讲,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和化杀途径是两条较有生产潜力的途径。黏类(黏型、偏型和二角型等一些易保持、易恢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最大特性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单一,不育性彻底,易恢复性高;但与CHA(化杀诱导雄性不育)途径相比,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又因受限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约配制强优势组合的几率较低。本研究以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在对其育性进行分子细胞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原有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局限性,拓宽其新的不育-恢复基因源,然后将CHA途径的优点与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途径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途径的优点,以建拓出一套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三系杂交小麦能早日进入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黏类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中期Ⅰ部分染色体配对异常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核质互作的结果;中期Ⅰ单价体细胞频率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呈显着正相关;K、Ven、B型异源细胞质对杂种F1育性恢复性无显着相关性;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育性恢复性呈负相关,中、后期染色体变异有降低杂种F1育性的作用。2.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结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2)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在四个结实性状上,具有正向显着或极显着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3)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4)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5)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表现比较稳定。3.对几类不同来源的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基因载体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并对其育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根尖体细胞随体鉴定和APAGE电泳筛选出SP4,莫迦小麦两种黏类小麦雄性不育载体,其为非1BL/1RS类型,其它不育载体均属于1BL/1RS类型;(2)选择不同来源的不育基因载体培育成的新型黏型、偏型不育类型进行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非1BL/1RS类型SP4、莫迦两种不育载体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有一定差异,且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莫迦不育类型育性恢复性要高于SP4类型,在实际应用上应加以重视;(3)供试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其不育性是在整个配子发育过程中连续产生的。4.采用SDS-PAGE和A-PAGE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及回交转育后代的特定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SDS-PAGE分析鉴定出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不具有43和40kD谱带,为非1BL/1RS核型;(2)A-PAGE技术对部分亲本材料鉴定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则不含GldlB3位点,为非1BL/1RS核型,其余为1BL/1RS核型;(3)A-PAGE技术对部分采用1BL/1RS易位系转育不育系后的保持系后代材料进行鉴定,显示出大部分转育后代含有GldlB3醇溶蛋白标记位点,为1BL/1RS易位系;5.对杂交小麦化杀强优势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五号亲本遗传背景进行鉴定,发现西杂一号两个亲本均为1BL/1RS类型,西杂五号两个亲本均为非1BL/1RS类型,针对不同核型,专门设计了1BL/1RS类型和非1BL/1RS类型化杀强优势组合定向转化三系强优势组合各自保持系、不育系及恢复系转育体系与程序。6.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一号的母本西农Fp1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并同时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将西杂一号的父本Mp1转育为具有R5253、R5383的1BRfv1的恢复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结合传统的根尖随体鉴定技术对1BL/1RS易位纯合体和易位杂合体鉴定的技术体系。7.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五号的母本西农Fp2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在转育过程中,建立了SDS-PAGE和A-PAGE鉴定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方法技术体系。SDS-PAGE鉴定结果发现SP4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6+8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基因的示踪特征亚基,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提供了可靠的转育与检测依据。A-PAGE分析结果发现,在ω-醇溶蛋白区也发现莫迦和SP4不同于西农Fp2的特异蛋白条带,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的示踪蛋白条带。8.经过多年回交转育,现已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母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不育系正在转育中,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父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二、T型杂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亲子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型杂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亲子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1.1.1 花椰菜的起源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性状调查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2.3 讨论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SR引物
        3.1.4 PCR扩增
        3.1.5 电泳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性状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3 讨论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性状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5.2.2 联合方差分析
        5.2.3 配合力分析
        5.2.4 杂种优势分析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5.3 讨论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1.2 多子房性状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1.2.1 多子房小麦的发现与选育
        1.2.2 多子房小麦的花器官发育
        1.2.3 多子房小麦的生理生化研究
        1.2.4 多子房小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1.2.5 小麦多子房性状形成机理
        1.2.6 多子房小麦的应用价值
        1.2.7 其它作物多子房现象研究概述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1.3.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育性的遗传效应
        1.3.2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1.3.3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1.3.4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1.3.5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1.3.6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1.3.7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
    1.4 细胞质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4.1 植物细胞质和花发育
        1.4.2 植物线粒体与花发育
        1.4.3 植物叶绿体与花发育
    1.5 DNA甲基化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6 转录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7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多子房的发育过程、外显率及种子活力观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1.4 石蜡切片观察
        2.1.5 形态学观察测定
        2.1.6 外显率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测定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起始发育过程
        2.2.2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生长发育过程
        2.2.3 多子房小麦成熟期籽粒形态特征
        2.2.4 多子房小麦DUOⅠ和DUOⅡ形态特征
        2.2.5 多子房小麦不同类型籽粒的外显率和发芽相关性状测定
    2.3 讨论
        2.3.1 多子房小麦的特殊性
        2.3.2 多子房小麦的外显率及籽粒发芽情况
        2.3.3 多子房小麦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第三章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细胞质效应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植物材料和遗传群体的构建
        3.1.2 形态学观察
        3.1.3 小麦多子房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1 代植株形态学观察
        3.2.2 F_2和BC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3.2.3 F_3和BC_1F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3.3 讨论
        3.3.1 多子房小麦DUOⅡ的遗传规律
        3.3.2 多子房性状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第四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DNA甲基化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形态观察
        4.1.3 幼苗培养及取材
        4.1.4 DNA的提取
        4.1.5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F_1 植株的形态观察
        4.2.2 TZI× DUOII和 DUOII× TZI整体甲基化水平分析
        4.2.3 TZI× DUOII和 DUOII× TZI甲基化状态的变化
    4.3 讨论
第五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RNA的提取及纯化
        5.1.3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
        5.1.4 簇生成及上机测序
        5.1.5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参考序列比对
        5.1.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5.1.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5.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NA质量检测
        5.2.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5.2.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5.2.5 RNA-seq测序数据相关性分析
        5.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5.2.8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5.3 讨论
        5.3.1 DNA复制过程是副雌蕊形成的基础
        5.3.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调控多子房小麦花序结构
        5.3.3 叶绿体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的表达
        5.3.4 6 -磷酸海藻糖可能参与了副雌蕊的发育
        5.3.5 叶绿体、细胞核、植物激素以及T6P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
第六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植物材料
        6.1.2 幼穗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
        6.1.3 蛋白质的水化
        6.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6.1.5 幼穗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染色
        6.1.6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挖取
        6.1.7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6.1.8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6.2.2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6.2.3 DUOⅡ和 TZI正反交F_1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
        6.2.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6.2.5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
    6.3 讨论
        6.3.1 叶绿体代谢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表达
        6.3.2 细胞核和细胞分裂过程是副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
        6.3.3 植物呼吸为副雌蕊分化提供能量
        6.3.4 蛋白质代谢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进行的基础
        6.3.5 花发育相关蛋白对多子房性状表达有重要作用
        6.3.6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分子机理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假说
        1.2.1 显性假说
        1.2.2 超显性假说
        1.2.3 遗传平衡假说
        1.2.4 基因互作模式假说
    1.3 杂种优势预测在主要农作物中的应用
        1.3.1 杂种优势预测在玉米上的应用
        1.3.2 杂种优势预测在水稻上的应用
        1.3.3 杂种优势预测在小麦上的应用
        1.3.4 杂种优势预测在油菜上的应用
        1.3.5 杂种优势预测在其它作物上的应用
    1.4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1.4.1 配合力法
        1.4.2 生理生化法
        1.4.3 分子标记法
    1.5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5.1 杂种优势群概念
        1.5.2 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1.6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6.1 大豆杂交种培育研究
        1.6.2 大豆杂种优势的预测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亲本性状值和配合力划分大豆杂种优势群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杂交组合的配制和性状测定
        2.2.2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2.3.2 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和配合力分析
        2.3.3 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2.3.4 杂种优势群的初步划分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RAP分子标记划分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群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DNA
        3.2.2 DNA浓度检测
        3.2.3 PCR扩增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DNA浓度检测结果
        3.3.2 S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3.3 聚类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基因源及应用
    1.2 小麦相关遗传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农艺性状
        1.2.2 品质性状
        1.2.3 抗病性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3.1 SSR标记
        1.3.2 ISSR标记
        1.3.3 SNP标记
    1.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1.3 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农艺性状分析
        2.2.2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品质性状分析
        2.2.3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抗病性鉴定
        2.2.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分子标记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_2代遗传性状及分子标记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群体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3.2.2 F_2群体抗病性分析
        3.2.3 F_2群体分子标记分析
        3.2.4 F_2群体不同类型性状单株评价
    3.3 讨论
        3.3.1 亲本选配对后代的影响
        3.3.2 综合性状优良杂交后代的选择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1.1.1 雄性不育分类
        1.1.2 苜蓿雄性不育的生产应用进展
    1.2 杂种优势概述
        1.2.1 杂种优势的利用进展
        1.2.2 杂种优势的展现
        1.2.3 生长发育及抗性与杂种优势
        1.2.4 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与杂种优势
        1.2.5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2.6 光合特性与杂种优势
        1.2.7 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
        1.2.8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1.2.9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
        1.2.10 苜蓿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2.11 苜蓿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研究现状
    1.3 杂种优势群概述
        1.3.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与研究进展
        1.3.2 苜蓿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4 转录组学概述
        1.4.1 转录因子
        1.4.2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1.4.3 RNA测序(RNA-seq)技术研究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研究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杂交组配亲本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苜蓿杂种优势群划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主要药品
        2.2.4 试剂盒及试剂配置
        2.2.5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2.2.6 DNA-SSR体系建立及优化
    2.3 杂交组配与强优势组合筛选方法
    2.4 群体构建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2.5 转录组测序及基因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2.5.1 植物材料
        2.5.2 RNA提取和制备
        2.5.3 cDNA文库构建与测序
        2.5.4 转录组测序和功能注释
        2.5.5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富集分析
        2.5.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DEGs
3 结果分析
    3.1 杂交亲本及其杂交组合产量配合力、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表现
        3.1.1 杂交亲本产量性状表现
        3.1.2 父本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1.3 杂交亲本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计算
        3.1.4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计算
        3.1.5 产量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的相关研究
        3.1.6 牧草产量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效应聚类分析
    3.2 杂交组合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效应表现
    3.3 杂种优势形成的光合生理特性
        3.3.1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
        3.3.2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蒸腾速率(Tr)日变化
        3.3.3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
        3.3.4 杂交组合光合生理特性与杂种优势
        3.3.5 光合生理特性与主要产量性状相关性
        3.3.6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3.4 SSR分子标记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
        3.4.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3.4.2 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3.5 群体构建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3.5.1 育性鉴定与群体构建
        3.5.2 多态性引物筛选
    3.6 转录组测序
        3.6.1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3.6.2 cDNA合成
        3.6.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3.6.4 同源性比对与功能注释
        3.6.5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3.6.6 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富集分析
        3.6.7 苜蓿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分析
        3.6.8 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4 讨论
    4.1 杂种优势与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性
    4.2 杂种优势与光合生理特性相关性
    4.3 杂种优势与杂种遗传力相关性
    4.4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相关性
    4.5 不育基因遗传模式与基因定位分析
    4.6 转录组学与苜蓿雄性不育分析
5 结论
6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杂交育种的概念
        1.2.2 杂种优势
        1.2.3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的研究方向
        1.2.4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1.2.5 杂种优势的类型
        1.2.6 F_2代杂种优势
        1.2.6.1 F_2代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1.2.6.2 F_2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
        1.2.6.2.1 品质的概念
        1.2.6.2.2 F_2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
        1.2.7 重视亲本选择
        1.2.8 检测性状变异的方法
        1.2.8.1 外表形态标记鉴定法
        1.2.8.2 细胞学标记鉴定法
        1.2.8.3 生化标记鉴定法
        1.2.8.4 分子标记鉴定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豫麦66×烟农19 F_2代产量及农艺性状分离规律及相关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地点及设计
        2.2.3 田间管理及样品状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F_2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异分析
        2.3.2 F_2代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3.3 F_2代农艺性状及产量性间关联度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豫麦66×烟农19 F_2代品质性状变异及农艺、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地点及设计
        3.2.3 试验仪器及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3.2.3.1 测定仪器
        3.2.3.2 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_2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3.3.2 F_2产量与品质性状简单相关性分析
        3.3.3 F_2代品质性状问关联度分析
        3.3.4 F_2品质分类
        3.3.5 F_2性状典型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关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素
        3.4.2 关于籽粒蛋白质的超亲遗传
        3.4.3 关于面团的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_2代GMP的变异与HMW-GS分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HMW-GS组分测定方法(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图谱分析法)
        4.2.2.1 试剂
        4.2.2.2 样品提取方法
        4.2.2.3 分离胶的配制
        4.2.2.4 浓缩胶的配制
        4.2.2.5 电泳实验方法
        4.2.3 GMP测定
        4.2.3.1 试剂
        4.2.3.2 GMP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_2代GMP的分离分析
        4.3.2 F_2代GMP含量与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3 F_2代HMW-GS分离鉴定
    4.4 讨论
        4.4.1 关于小麦烘烤品质的改良
        4.4.2 关于小麦HMW-GS的异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2 应用价值
    5.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3.1 加强杂交优势的利用及品种选育
        5.3.2 加强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
        5.3.3 加强远缘杂交材料选择及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7)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三种主要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
        1.1.1 三系法(胞质互作雄性不育)
        1.1.1.1 T型不育系
        1.1.1.2 K型、V型不育系
        1.1.1.3 其他细胞质不育系
        1.1.1.4 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法
        1.1.1.5 三系法的优缺点
        1.1.2 两系法
        1.1.2.1 光温敏雄性不育体系的类型
        1.1.2.2 两系法的优缺点
        1.1.3 化杀法
    1.2 小麦雄性不育的机理
        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败育机理的研究
        1.2.2 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花粉败育机理的研究
        1.2.3 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制研究
2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1 材料
        2.1.1 供试材料及种植基地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生态点的播种试验
        2.2.2 结实率的计算采用国际法
        2.2.3 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调查
        2.2.4 F型不育系温光反应分析
        2.2.5 杂交组合的回交转育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育系的育性分析
        2.3.2 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调查
        2.3.3 F型不育系温光反应分析
        2.3.4 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ABSTRACT

(8)小麦杂交组合选配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双亲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较好的适应性,主要优点多且能互补
2双亲要有一定程度的性状差异和中等大小的遗传距离
3双亲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特殊配合力要大
4要重视具有亲缘或地理近缘关系双亲的利用

(9)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摘要
    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1. 玉米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2. 水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3. 油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4. 棉花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2.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2.1. 显性假说
        2.2. 超显性假说
        2.3. 上位性效应
        2.4. 杂种优势的混合效应
        2.5. 基因表达调控
    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研究进展
        3.1. 利用杂种酶谱预测杂种优势
        3.2. 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
        3.3. 利用差异表达基因预测杂种优势
    4.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4.1. 示差筛选与扣除杂交技术
        4.2. 代表性差示分析技术与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
        4.3. mRNA差异显示技术
        4.4.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4.5. 微阵列技术
        4.6. 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5.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5.1. 大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5.2.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间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单株性状考察
        1.4. 杂种优势分析
        1.5. 大麦cDNA-AFLP分析
        1.6. 差异谱带回收、克隆和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2.2. 大麦总RNA提取效果检测
        2.3. 双链cDNA的合成与酶切效果检测
        2.4. 选择性扩增产物分析
        2.5. 大麦杂种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2.6. 与杂种优势相关的特异谱带回收分析
        2.7. 回收转录本片段序列的BLAST分析
    3. 讨论
    附表
第三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单株性状考察
        1.4. 杂种优势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特征分析
        2.3.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2.4. 亲本棱型与杂交大麦超优亲优势表现的关系
    3. 讨论
        3.1. 杂交大麦株高与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与育种利用
        3.2. 杂交大麦单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组合综合表现的关系
第四章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1.2. 配合力效应分析
        1.3.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3. 杂交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4. 亲本利用价值评价
    3. 讨论
        3.1. 关于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选择
        3.2. 关于环境对亲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
第五章 杂交大麦杂种优势表现的稳定性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杂种优势分析方法
        1.3. 杂种优势稳定性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表现
        2.2.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中亲优势分析
        2.3. 不同地点杂交大麦主要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分析
        2.4. 杂交大麦主要性状超优亲优势的稳定性分析
        附表
    3. 讨论
第六章 特异性PCR标记开发与筛选效果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特异PCR引物的设计
        1.3.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1.4. 利用RT-PCR进行特异引物PCR扩增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性回收片段的验证
        2.2.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Ⅱ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2.3. 特异片PCR引物对试验Ⅲ杂种优势预测效果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1. 大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
    2. 大麦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
    3. 大麦强优势相关分子标记的利用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及今后打算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与参与主持基金目录

(10)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历史概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类别
        1.2 遗传型雄性不育
        1.2.1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2.2 小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1.3 生态型雄性不育
        1.3.1 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3.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1.3.3 光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4 生理型雄性不育
        1.4.1 生理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1.4.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1.4.3 物理因素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第二章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及化学杂交剂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1.1 经典细胞遗传学解释
        2.1.2 小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生理生化解释
        2.1.3 小麦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解释
        2.2 小麦化学杂交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2.2.1 细胞学研究
        2.2.2 生理生化研究
    第三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与问题
        3.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3.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3.2.1 CMS 系统
        3.2.2 CHA 系统
        3.2.3 PMS 系统
        3.2.4 GMS 系统
        3.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想
中篇 小麦雄性不育基础研究
    第四章 黏类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恢复性及分子细胞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4.2.2 杂种 F1育性恢复性
        4.3 讨论
        4.3.1 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
        4.3.2 染色体变异行为对育性恢复性的影响
    第五章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 F1 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 结实性状的方差分析
        5.2.2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结实性状遗传组分方差所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析
        5.2.3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结实性状的加性效应分析
        5.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组合的显性效应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黏类非 1BL/1RS 小麦 CMS 基因载体的筛选鉴定及育性特异性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黏类小麦 CMS 系不同育性载体的筛选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6.2.2 不同育性载体与黏类不育系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形态观察
        6.2.3 黏类小麦各雄性不育类型花粉粒细胞学形态观察
        6.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类型成熟花粉粒离体培养
        6.2.5 黏类小麦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比较
        6.3 讨论
        6.3.1 黏类 1BL/1RS 与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筛选
        6.3.2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细胞学研究
        6.3.3 成熟花粉粒的离体培养
    第七章 PAGE 技术在定向创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中的应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7.2.2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对部分亲本材料的鉴定分析
        7.2.3 根尖染色体制片分析
        7.2.4 A-PAGE 对部分采用 1BL/1RS 易位系转育的不育系后代材料的分析鉴定
        7.3 讨论
        7.3.1 SDS-PAGE 与 A-PAGE 的比较
        7.3.2 A-PAGE 在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上的鉴定
下篇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建拓
    第八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体系创建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供试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8.2.2 新型黏类非 1BL/1RS 不育系及与染色体工具材料杂交杂种 F1的育性 测定
        8.2.3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定向转育体系的建立
        8.2.4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转育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 化杀新品种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9.1 材料
        9.2 方法
        9.2.1 回交转育
        9.2.2 根尖染色体制片
        9.2.3 复合引物多重 PCR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9.3.2 根尖随体染色体数目鉴定
        9.3.3 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与 SP4、莫迦杂交后代回交后代复合引物多重PCR 检测
        9.4 讨论
        9.4.1 化杀组合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转育体系的可行性
        9.4.2 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同型三系组合过程中不育基因的示踪
    第十章 化杀组合西杂五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五号母本西农 Fp2
        10.2.2 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的 SDS-PAGE 分析
        10.2.3 小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A-PAGE 分析)
        10.2.4 西农 Fp2 与 SP_4和莫迦杂交 F1 及回交后代育性恢复性
        10.3 讨论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T型杂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亲子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D]. 郭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D]. 韩亚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4]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D]. 刘妍. 宁夏大学, 2018(01)
  • [5]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 乌云塔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
  • [6]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D]. 杨婷婷. 安徽科技学院, 2016(08)
  • [7]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王静轩.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小麦杂交组合选配策略探讨[J]. 刘兆晔,孙妮娜,巴信斌,李林志,辛庆国,于经川. 山东农业科学, 2015(08)
  • [9]大麦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研究[D]. 张新忠. 扬州大学, 2013(04)
  • [10]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D]. 牛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标签:;  ;  ;  ;  

T型杂交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亲子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