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

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

一、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潘子阳[1](2021)在《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阿富汗反恐战争持续了20年,最终以大撤离收场。欲理解美军的最终撤离,有必要重新梳理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的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就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而言,其战略目标转向推动美塔和谈与收缩阿富汗反恐战线,其战略原则转向"美国优先",战略手段转向"脱离接触"。背后的逻辑在于,体系层次上的实力分布、反恐战略环境的约束性塑造了战略调整态势,单元层次上领导人意志及政治精英博弈增强了内部刺激,体系与单元的复合作用催生了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转向。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延续并强化了上述转向。总体而言,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转向既是一种止损,也是为将其国家安全战略重心转向大国战略竞争服务。

贾珊[2](2020)在《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以Food Security中部分章节汉译实践为依据,以语篇衔接与连贯作为关注点,针对初译发现的翻译问题,分析探讨改译采用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及实践价值。作为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粮食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此文本的汉译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作为社科类文本,该文本衔接紧密,逻辑清晰,连贯性强。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出原文的衔接关系与逻辑关系,如何重构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是此次翻译实践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初译审校与分析,将发现的影响译文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翻译问题归纳界定为:衔接手段存差异,句际衔接不一致以及语义逻辑不明晰。针对衔接手段存差异的翻译问题,采用指称照应衔接重构,替代照应衔接重构及复现同现衔接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句际衔接不一致的翻译问题,采用隐性衔接显化重构,显性衔接隐化重构以及句际衔接转换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语义逻辑不明晰的翻译问题,采用语义逻辑变序重构,语义逻辑增补重构以及语义逻辑简化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表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选策略对翻译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效力,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刘建权[3](2019)在《S公司建立区域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管理》文中指出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是否拥有的成熟的供应链以及是否不断对供应链创新,将对企业业绩有直接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生存与否。随着本世纪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物流货运技术的更新,交易成本逐年降低,交易速度逐增加,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依靠其快速发展全球供应链,不断的快速向全球发展开扩市场,代表性的是跨国企业所执行的低成本国家采购战略(Low Cost County sourcing,LCC)和全球价值采购(Global Value Sourcing,GVS)。这种全球采购的供应链战略模式虽然可以使跨国公司获得更优的成本或者综合利用其本国没有的供应链资源,但是由于文化、语言、思维方式,以及时间的差异,不可否认信息在供应链传递中可能会产生偏差或者遗漏。同时旧有的本地供应链转型成国际供应链的一部分,因而增加的整条供应链上的信息层级和信息的接口的数量,使得这条链上诸多节点无论沟通速度和效率往往比本地供应链要呈劣势,同时也增加了国际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本文对针对S公司的具体情况,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梳理、数据整理和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供应链的由来、运行模式和种类划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的相关模型,对供应链的原理和价值增长点进行剖析;针对S公司为应对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而对公司利润贡献最高的供应链部门进行改革,即实施以类别管理为特点的区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策略进行研究,包括其具有行业特点的基于类别管理的组织架构,供应商管理流程,促进信息透明化的需求等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得出S公司的区域供应链的策略实施实施过程中优缺点,对S公司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策略进行优化。

李亮[4](2018)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与参与欧亚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工具。2017年6月,上合组织完成首次扩员,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新成员国的加入、地理活动空间的扩展、议程的扩大,不仅会深刻影响上合的内部运行和发展前景,改变各成员国在上合和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还将重塑整个中亚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很长时间内,上合都将处在扩员后的适应期与调整期之中。它必须充分消化扩员的收益,控制相关风险,使扩员成为组织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跳板而非走向松散的岔道。在中国,建议暂缓扩员的观点曾一度成为学界主流。这说明上合扩员对中国的复杂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对我国外交理论和总体布局进行全面创新和升级。扩员后,中国既要保证上合在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和推动欧亚地区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原有功能,又要使它承担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新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中的新使命。这些均对上合组织扩员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曲折过程、复杂影响和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上合组织扩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扩员是国际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也是上合观察员国提出的迫切要求,还能为上合深化现有合作提供全新动力。但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上合组织在制度建设、行动效率与成员国分歧等方面缺陷,使扩员又隐含诸多风险。加上中国与俄罗斯在扩员问题上的分歧难以调和,上合的扩员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上合内的多重利益诉求,也加大了扩员决策的难度。印度希望在上合内实现的三大现实利益包括:深度参与阿富汗重建,提高本土反恐能力,以及加大与中亚各国的“连通性”。此外,它还有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应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对冲大国博弈的风险以及防止巴基斯坦在欧亚地区的壮大。与印度类似,巴基斯坦在上合的诉求也是争取经济发展机会、获得反恐支持、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以及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在动力与障碍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扩员,将对上合的发展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从收益来讲,上合组织在扩员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安全合作范围也会显着扩大,一直备受瞩目的上合能源俱乐部也有望尽快成立。印度的加入会增强上合组织的政治合法性,印巴冲突在上合框架下也可能得到一定控制。对中国来说,上合扩员有利于维护中国西部安全,能证明中国推动地区合作的能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与南亚的推进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加入上合将有助于俄罗斯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上合因扩员而走向“务虚”的可能性也更符合俄罗斯的预期。中亚各成员国在上合扩员后有望获得期盼已久的出海口,同时在中俄之外拥有更多大国平衡的选项。但上合扩员的风险也同样突出。组织在扩员后将背负更沉重的财政负担,决策效率与行动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成员国间本就薄弱的身份认同感将更加模糊,而印巴冲突一旦激化,上合组织的内部团结与一致性将受到重大损害。中国是对上合扩员风险最敏感的国家。它在上合的影响力可能因成员国的增加而遭到稀释,在上合内的关切议程也可能因印度的掣肘更难推进。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加入上合能源合作框架,可能使中国在中亚的能源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俄罗斯是扩员的积极推动者,扩员对俄的利益冲击有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印巴加入能源俱乐部会削弱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控制。上合扩员后,中亚各成员国的核心地位可能受到冲突,上合的经济类公共产品也将因印巴的加入而被摊薄。作为扩员的另一个后果,中、俄、印将首次获得在同一个地区组织展开互动的机会。从理论上说,三国可能在上合内形成四种互动模式,即“战略三角”、“两驾马车”、俄印与中巴对立以及俄罗斯主导。而结合成员国的政策偏好与现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三国形成一种倒置的战略三角关系,即中俄继续对上合发挥“两驾马车”作用,印度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在重大决策与行动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与博弈能力,且影响力呈逐渐上升态势。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上合应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对内而言,上合应该完善与改革组织内部制度,加快落实与深化当前的经贸合作,并推动上合开发银行、能源俱乐部等重要机构的建设。此外还要整合印巴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个覆盖中亚与南亚、以打击“三股势力”和参与阿富汗重建为核心功能的安全与反恐合作网络体系。最后从预防、解调等多个环节做好应对印巴矛盾的准备,考虑创建一个成员国矛盾调解机制,以应对印巴矛盾对组织的潜在冲击。在对外关系上,上合组织将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与更强的动力与各大地区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拓宽在亚洲及全球的战略空间,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是受上合扩员影响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上合的扩员难免会对中国在上合的现实利益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上合扩员又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全面升级的结果,扩员后的上合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重大外交战略的实施与战略思想的弘扬。因此从对策角度,中国应在上合内积极发挥作用,将扩员的风险降到最低。包括推动上合对决策机制进行一定调整,提高在上合内设置议程的技巧和主动性,在上合建立成员国冲突调解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导性,并加快上合与“一带一路”等其他地区合作机制对接。在执行对策的同时,还应把上合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大格局中、对它的全新价值加以考察。首先,上合将成为“一带一路”在中亚与南亚推进的载体、平台与安全保障,上合的成功扩员也将为“一带一路”积累经验与威望。其次,扩员还从印证了中国“新安全观”受到广泛认同的事实。维持印巴在上合内的和平相处、扩大欧亚地区反恐安全网络,正是新安全观在欧亚地区的全新实践与成果。此外,在八个成员国之间构建的身份认同感与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局部试点,能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基于扩员后上合在中国外交中的诸多新功能和新价值,传统研究与决策路径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学界应尝试超越国别与短期利益,将上合放入国际制度发展、跨地区联动与整合、中俄印三角互动的宏大背景下,以新的研究路径与视域来响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促进中国上合决策与研究的全面升级。当前国际社会当前正面临着冷战思维回潮、保守主义盛行、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交织等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全面创新中国对外关系理论,深化整体外交格局,深度参与地区治理,并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上合组织在这一历史时机下实现了它的首次扩员。希望本研究能为上合渡过扩员后的适应期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有助于中国应对扩员风险、提升上合研究与决策格局,最终为“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服务,其终极目标则指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石晓磊[5](2018)在《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点,审时度势、大胆创新形成的关于文化安全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安全与否关乎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和谐,更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成果为思想渊源,以国外文化安全建设经验教训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为现实基础,从系统、整体的高度对待文化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坚持以内为主、兼顾域外的文化安全巩固思路和自身安全、共同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包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和巩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文化安全建设面临的内部风险和外部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壮大人才队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基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廓清网络空间迷雾,让互联网服务于发展需要;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五项举措践行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安全思想,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就其实践价值而言,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更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冯寒妍[6](2016)在《中国安全观演进视野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我国国家安全作出了新的判断,深刻把握了国家安全的新内涵、新特点、新趋势。习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客观上对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全观演进的四个历史阶段与高校国防教育的三次转型相结合进行研究,探寻安全观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刻影响,以期在新安全观不断凝练的背景下,提出促进国防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对策。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中国安全观的演进历程,探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安全问题不尽相同的关注程度;分析高校国防教育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内涵与特点,归纳其转型前后的显着变化与特征;进而初步判断安全观的演进历程和高校国防教育的转型期存在着较高的历史契合,呈现出前者变迁促进后者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以此为基础,通过选取安全观演进与高校国防教育历程中的实例进行对应性分析,论证了安全观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刻影响,即安全观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理念、主导了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内涵、促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演化、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变迁,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当前,我国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造成了消极影响。新安全观从提出到内涵的不断丰富,体现了党和国家不仅重视传统安全,还特别关注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重视国家和社会安全,还愈加注重个人安全,强调人民的综合安全利益。依据新安全观提出的新观念、新判断、新要求,以及安全观对高校国防教育影响的内在规律,本文从新安全观的视角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要以理念创新为起点,明确教育目标;以内涵创新为根本,拓新教育思路;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优化教育功能;以实践创新为保障,丰富教育形式等对策,意在强化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提高其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防患能力,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促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王春梅[7](2016)在《安全治理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思路》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粮食安全观念落后、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健全、粮食供应不可持续、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维持粮食安全的稳定状态。从粮食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属性出发,针对粮食安全环境的变化,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其中安全治理是以综合安全保障观念、规则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关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理论。通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发展变化,本文尝试从安全治理的角度探索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应对思路,即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机制、重视粮食生产方式转变、关注粮食质量安全以及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从而建立起国家、地区及个人的系统性粮食安全体系,做到既重视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农民利益、市场流通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又积极面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保证粮食安全的维护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可持续安全观的方向一致,不断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管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状态的稳定与持续。

韩立群[8](2014)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安全新动向》文中研究表明近一年多来,不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接连爆发社会抗议事件,有些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危及社会政治安全。本文在介绍社会抗议事件频发的背景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基础上,分析了它对社会政治安全的影响,并认为其具有鲜明的金融危机时代特征,恐将长期影响社会政治安全。一、社会抗议事件频发的背景近年来,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接连爆发的社会抗议事件,有着复杂的内外背景。一是改革触动了特定阶层利益。金融危机以

李文华[9](2013)在《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既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和政治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能源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坚持把能源发展战略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能源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和地缘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等因素,使世界各国对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视程度都更为广泛和深入。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历经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我国传统能源资源的约束瓶颈日益显现,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增大,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与能源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制约因素,决定了未来能源发展的供需矛盾、结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能源挑战。能源发展的安全、稳定、清洁、高效,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持续健康发展,既是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如何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如何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我国能源发展全局;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以较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和政府所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应对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尝试以哲学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实践的视野以及全球化的视野,坚持中共党史的研究角度,立足中国能源发展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概要阐述了我国能源资源的蕴藏情况以及能源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考察了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转变的历史脉络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国内外因素;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主要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特点、发展经验与重点启示;探讨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与解决煤炭、石油、天然气发展问题的内在联系。旨在探索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供给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能源安全的目标和途径;文章还针对建立科学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能源发展和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激发我国能源领域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等方面加以辩证思考,尝试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出思路和建议。论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轨迹,分析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不断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论文认为在全球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确保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扩大能源领域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努力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的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在坚持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下,不断增强与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国际能源组织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琦[10](2012)在《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税收环境的改变,传统的税收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税收工作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突出。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其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已经关系到全国税务征管业务持续运行的安全、税款的安全,甚至还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然而,从国内的税务信息系统安全发展水平来看,税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尚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有鉴于此,本文从分析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现状入手,剖析了税收信息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包括五部分研究内容。首先,阐述了税务信息化安全问题发展的背景,并对税务信息化安全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税务信息系统安全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根据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税务信息化安全问题理论体系构成内容。第三,以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发展状况为分析对象,结合税务信息安全理论,剖析了税务信息化安全现状。第四,结合衡水市现状,分析国外税务信息化安全的先进经验,剖析了税收信息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针对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管理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促进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论述了针对设备、管理以及人力方面的安全管理建议,同时为地市级的税务信息化安全建设提供借鉴。

二、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分析框架
    (一)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二)战略转向的新古典现实主义解释模式
二、 特朗普政府时期阿富汗反恐战略转向的内容
    (一) 战略目标的转向
        1. 小布什政府及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目标
        2.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目标
    (二) 战略原则的改变
        1. 小布什政府及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原则
        2.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原则
    (三) 战略手段的变化
        1. 小布什政府及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手段
        2.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手段
三、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转向的动因
    (一) 体系层次:权力分布与战略环境
        1.全球和地区权力分布
        2.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环境
        第一,阿富汗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持续下降。
        第二,美国深陷阿富汗反恐战争泥潭。
        第三,美国扶持的阿富汗“国家重建”以失败告终。
    (二) 单元层次:领导人意象与政治精英博弈
四、拜登政府阿富汗反恐战略:继承与调整
    (一)继承与调整的表现
        1.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目标
        2.拜登政府调整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阿富汗反恐战略原则
        3.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阿富汗反恐战略手段
    (二)继承和调整的动因
余 论

(2)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任务描述
    (一)任务来源
    (二)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译前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二)翻译过程的实施
        1.初译与审校
        2.翻译问题的界定
        3.解决方案的提出
        4.改译与审校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衔接手段存差异及解决方案
        1.指称照应衔接重构
        2.替代照应衔接重构
        3.复现同现衔接重构
    (二)句际衔接不一致及解决方案
        1.显性衔接隐化重构
        2.隐性衔接显化重构
        3.句际衔接转换重构
    (三)语义逻辑不明晰及解决方案
        1.语义逻辑变序重构
        2.语义逻辑增补重构
        3.语义逻辑简化重构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和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S公司建立区域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
        2.1.2 供应链管理
        2.1.3 区域供应链管理
    2.2 供应链相关理论
        2.2.1 供应链的基本模式
        2.2.2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
    2.3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2.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第3章 S公司PG事业部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3.1.1 PEST模型
        3.1.2 政治环境因素(P)
        3.1.3 经济环境因素(E)
        3.1.4 社会环境因素(S)
        3.1.5 科技环境因素(T)
    3.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3.2.1 五力模型
        3.2.2 现有企业的竞争
        3.2.3 潜在竞争对手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2.5 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3.2.6 替代品的威胁
    3.3 小结
第4章 S公司PG事业部供应链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公司概述
        4.1.1 公司简介
        4.1.2 组织架构
        4.1.3 公司及PG事业部经营及管理情况
    4.2 区域供应链的形成以及管理现状
        4.2.1 区域供应链形成的背景综述
        4.2.2 区域供应链的发展与管理现状
        4.2.3 现有供应链管理方式对区域供应链的影响
    4.3 区域供应链问题分析
        4.3.1 区域供应链的发展慢,效率低
        4.3.2 区域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依赖增大
        4.3.3 公司供应链管理风险增大
第5章 S公司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管理策略优化方案
    5.1 运用价值工程为区域供应链建立创造条件
        5.1.1 价值工程的主要目标
        5.1.2 价值工程在区域链中的作用
    5.2 增加区域供应链供应商管控
        5.2.1 区域供应链供应商管控的原因
        5.2.2 区域链风险控制流程的优化
        5.2.3 甄选合适供应商并且时刻关注新的机会
    5.3 共享流程数据以及保密
        5.3.1 流程数据共享和保密的制度保证
        5.3.2 流程数据共享和保密的人员保证
        5.3.3 流程数据共享和保密的系统保证
    5.4 组织架构的优化
        5.4.1 设置跨物料管理的专职岗位
        5.4.2 建立早期介入有效的沟通方式
第6章 S公司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区域供应链的优化策略的实施方案
        6.1.1 供应商职责能力确认和培训
        6.1.2 建立信息监督反馈
        6.1.3 建立战略供应商伙伴关系
    6.2 区域供应链的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组织制度保障措施
        6.2.2 人力资源保障
        6.2.3 区域供应链的考核指标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索引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分析
        0.2.1 上合研究文献综述
        0.2.2 上合扩员研究文献综述
    0.3 研究框架与整体结构
    0.4 研究重点和创新
    0.5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合组织扩员:动力与阻力
    1.1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1.2 上合组织的三大特征
        1.2.1 独具特色的指导原则
        1.2.2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1.2.3 不断拓展的功能领域
    1.3 上合扩员的必要性
        1.3.1 扩员是地区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1.3.2 扩员是各观察员国的迫切要求
        1.3.3 扩员是上合深化合作的必然路径
    1.4 上合扩员的现实障碍
        1.4.1 上合组织的现有缺陷与不足
        1.4.2 中俄在上合的关系:“两驾马车”
        1.4.3 中俄对扩员的看法:各执一词
        1.4.4 中俄围绕扩员的博弈:协调一致
    1.5 上合扩员的曲折过程
        1.5.1 出台法律文件:程序与标准
        1.5.2 挑选扩员对象:蒙、伊、印、巴
        1.5.3 确定最终结果:争议与一致
第二章 印度与巴基斯坦加入上合:过程与动机
    2.1 印度加入上合的过程
        2.1.1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历史
        2.1.2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特征
    2.2 印度加入上合的动机
        2.2.1 三大现实动机
        2.2.2 三种战略动机
    2.3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过程
    2.4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动机
        2.4.1 争取经济发展机会
        2.4.2 获得反恐行动支持
        2.4.3 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
        2.4.4 减轻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依赖
第三章 上合组织扩员的影响:收益与风险
    3.1 上合组织扩员的整体收益
        3.1.1 地缘政治影响力全面提高
        3.1.2 经济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3.1.3 安全合作范围显着扩大
        3.1.4 能源俱乐部或有望成立
        3.1.5 政治合法性有所加强
        3.1.6 印巴冲突有望得到控制
        3.1.7 域外大国在中亚的存在将被削弱
    3.2 各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3.2.1 中国的个体收益
        3.2.2 俄罗斯的个体收益
        3.2.3 中亚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3.3 上合组织的整体风险
        3.3.1 决策与行动能力更低效
        3.3.2 组织与财政负担更沉重
        3.3.3 成员国身份认同更模糊
        3.3.4 印巴冲突或有损组织的一致性
    3.4 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3.4.1 中国的个体风险
        3.4.2 俄罗斯的个体风险
        3.4.3 中亚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第四章 中俄印在上合的三边关系:理论与现实
    4.1 中俄印“战略三角”:起源与现状
        4.1.1 理论起源与现实发展
        4.1.2 研究现状及既有不足
    4.2 中俄印互动的分析框架:变量与模型
        4.2.1 研究价值与便利条件
        4.2.2 五大变量与四种模式
    4.3 中俄印互动的四种模式:内涵与表现
        4.3.1 战略三角
        4.3.2 “两驾马车”
        4.3.3 两相分化
        4.3.4 俄罗斯主导
    4.4 上合成员国对四种模式的偏好:次序与缘由
        4.4.1 俄罗斯的偏好次序
        4.4.2 中国的偏好
        4.4.3 印度的偏好
        4.4.4 中亚各成员国的偏好
    4.5 偏好排序与现实预测
第五章 扩员后上合组织的应对:改革与创新
    5.1 上合组织的内部调适:完善与改革
        5.1.1 完善与改革现有制度与原则
        5.1.2 落实与扩大经贸与金融合作
        5.1.3 整合与扩展反恐与安全合作
        5.1.4 培育身份认同和共同体意识
        5.1.5 做好预防、调解印巴矛盾的准备
    5.2 上合组织的对外交往:对接与开创
        5.2.1 与联合国各机构:深化伙伴关系
        5.2.2 与本地区其它机制:全面战略对接
        5.2.3 与毗邻地区的合作机制:落实合作意向
        5.2.4 与欧美主导的发展机制:寻找共同利益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扩员:对策、认知与新视野
    6.1 中国在上合扩员后的应对策略
        6.1.1 提高在上合内的议程设置能力
        6.1.2 主导研究成员国冲突协调机制
        6.1.3 加快对接中国主导的其它地区机制对接
        6.1.4 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内外的协调
        6.1.5 在两大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6.1.6 借青岛峰会推动开发银行等议题的突破
    6.2 中国新时代外交战略语境下的上合扩员
        6.2.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扩员
        6.2.2 亚洲安全观与上合扩员
        6.2.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上合扩员
    6.3 中国的上合研究新视野
        6.3.1 国际制度新视野
        6.3.2 地区整合新视野
        6.3.3 中俄印战略三角新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基础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相关概念
        二、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现实基础
        一、国外文化安全建设的经验教训
        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现实需求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节 文化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一、人民安全是文化安全思想的归宿
        二、发展人民满意的文化是文化安全的长久之计
    第二节 文化安全的重中之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
        二、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三节 文化安全的领导核心:加强和巩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一、党的坚强领导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改善和提升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水平
    第四节 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提升全民道德修养
    第五节 文化安全的基础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心聚力的工程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凝聚共识
    第六节 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创新之处
        一、从系统、整体的高度对待文化安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三、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以内为主、兼顾域外的文化安全巩固思路
        五、自身安全、共同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内部风险
        一、人才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
        二、民族文化自信心缺失
        三、文化事业发展不足与文化产业孱弱并存
        四、自媒体时代文化安全形势复杂化
    第二节 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域外挑战
        一、“普世价值”的大肆宣扬
        二、形式多样的文化渗透
        三、网络空间的肆意扩张
        四、西方媒体的巨大话语权优势
第四章 践行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理论武装,壮大人才队伍
        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增强本领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文化安全力量
    第二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基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继续前进的源动力
        二、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二、高扬革命文化,塑造红色丰碑
        三、繁荣文化产业,传播正能量
        四、改革文化体制,释放新活力
    第四节 廓清网络空间迷雾,让互联网服务于发展需要
        一、引导网络良性发展——“进”
        二、促进网络有序合理运行——“净”
        三、加强国际合作,为互联网构筑安全网
    第五节 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一、顺应时代,建立我国对外交流话语体系
        二、不忘本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握紧脉搏,传播当代中国先进价值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安全观演进视野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国防教育相关理论
    二、安全观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中国安全观与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中国安全观的历史演进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转型
    三、中国安全观与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契合
第三章 中国安全观对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安全观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安全观主导了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内涵
    三、安全观促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演化
    四、安全观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变迁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以理念创新为起点,明确教育目标
    二、以内涵创新为根本,拓新教育思路
    三、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优化教育功能
    四、以实践创新为保障,丰富教育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安全治理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动态
    (三)论文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3.可能的创新点
一、安全治理及粮食安全的一般理论
    (一)安全治理的一般理论
        1.安全治理的内涵
        2.安全治理的特征
        3.安全治理在国家安全结构中的作用
    (二)粮食安全的一般理论
        1.粮食安全的概念
        2.粮食安全的特征
        3.粮食安全与安全治理的关系
二、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
        1.我国一直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种类增多
    (二)粮食政策的发展过程
        1.第一阶段(1953年-1978年)
        2.第二阶段(1979年-今)
    (三)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1.粮食安全观念落后,忽视人的粮食安全
        2.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不足,制度建设落后
        3.粮食供应的长期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4.粮食需求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构成挑战
        5.粮食安全管理落后
    (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突出特征
        1.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
        2.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
三、安全治理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应对思路
    (一)国外粮食安全治理的经验借鉴
        1.转变粮食安全观念——巴西“零饥饿”计划
        2.构建完善的粮食安全法律规则体系——日本粮食安全法制体系
        3.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美国粮食安全管理体系
    (二)安全治理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应对思路
        1.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
        2.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机制
        3.重视粮食生产方式转变
        4.关注粮食质量安全
        5.确保粮食价格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8)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安全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抗议事件频发的背景
二、各国应策及成效
三、对社会政治安全的影响
四、发展趋势

(9)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能源、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着力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能源资源概况与能源供需趋势
    第一节 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蕴藏概况
        一、煤炭的开发利用与蕴藏分布
        二、石油的开发利用与蕴藏分布
        三、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与蕴藏分布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概况
    第二节 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能源的供需特点
        二、我国能源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历程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历程
        一、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初期探索(1978—1993年)
        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调整稳定(1994—2003年)
        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成熟发展(2004年以来)
    第二节 影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国内外因素
        一、影响和决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国内因素
        二、影响和制约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国际因素
第三章 我国能源工业的主要成就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二节 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煤炭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问题
        二、石油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问题
        三、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世界主要能源国家的战略借鉴与能源合作
    第一节 美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中美能源合作
        一、美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历程
        二、美国能源的战略目标与中美能源合作
    第二节 中东地区国家的能源战略与能源合作
        一、沙特阿拉伯的能源战略与能源合作
        二、伊朗的能源改革政策与能源合作
        三、伊拉克的能源发展与能源合作
    第三节 俄罗斯能源战略与中俄能源合作
        一、俄罗斯的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目标
        二、中俄能源的合作现状与前景
    第四节 日本能源战略的借鉴
        一、日本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目标
        二、日本能源战略的主要成果与启示
    第五节 印度能源战略与中印能源合作
        一、印度能源的战略目标
        二、中印能源合作现状与展望
第五章 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基本任务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节能优先战略
        二、新能源发展战略
        三、能源资源全球化战略
        四、能源经济供应战略
        五、能源安全战略
    第二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六章 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关键问题
        一、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二、全面推进能源节约降耗
        三、积极构建低碳能源支柱
        四、持续加强能源科技创新
        五、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发展
        六、加强国际能源务实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1.3.1 国外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1.3.2 国内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税务信息化安全概述
    2.1 信息安全
        2.1.1 信息安全概念的界定
        2.1.2 信息系统安全所存在的威胁
    2.2 税务信息化
        2.2.1 税务信息化概况
        2.2.2 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现状
    3.1 衡水市税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
    3.2 制度现状
    3.3 人员现状
    3.4 技术现状
        3.4.1 杀毒软件
        3.4.2 防火墙
        3.4.3 入侵检测系统(IDS)
        3.4.4 桌面防护系统
        3.4.5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税务信息化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4.1 制度问题
    4.2 设备问题
    4.3 人员问题
        4.3.1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4.3.2 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稳定问题
    4.4 衡水国税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安全管理认识程度不高
        4.4.2 安全设备投入不到位
        4.4.3 税收信息安全知识缺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税务信息化安全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5.1.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5.1.2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
        5.1.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1.4 加大宣传力度
        5.1.5 做好涉密载体管理工作
        5.1.6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5.2 加强人力管理
        5.2.1 增强领导安全意识
        5.2.2 稳定信息技术队伍
        5.2.3 要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
    5.3 完善信息安全技术
        5.3.1 建立网络防病毒体系
        5.3.2 要建立网络安全紧急响应体系
        5.3.3 加强身份认证
        5.3.4 信息加密
        5.3.5 安装网络实时监测软件
        5.3.6 增加物理隔离系统
        5.3.7 要加强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J]. 胡晓,潘子阳.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1(05)
  • [2]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D]. 贾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S公司建立区域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PG事业部区域供应链管理[D]. 刘建权.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D]. 李亮. 兰州大学, 2018(11)
  • [5]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 石晓磊. 太原科技大学, 2018(05)
  • [6]中国安全观演进视野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D]. 冯寒妍.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3)
  • [7]安全治理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思路[D]. 王春梅. 外交学院, 2016(08)
  • [8]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安全新动向[J]. 韩立群. 国际研究参考, 2014(10)
  • [9]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李文华. 南开大学, 2013(07)
  • [10]衡水市税务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琦. 天津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新动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