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气候与种植制度改革

华北平原气候与种植制度改革

一、华北平原地区气候与种植制度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王倩[2](2021)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安昊嘉[3](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高世伟[4](2021)在《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治,则天下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政治传统,延续性很强,留下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体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国家与豫北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首先注重的是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体系具有普遍性,豫北社会具有特殊性,所以,国家治理在豫北社会的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征。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序。就清代民国时期的国家治理而言,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大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认同问题。清王朝继承儒家传统,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认同,建立了以《圣谕广训》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以“礼法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清王朝还通过军事和赋役制度来加强皇权,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提升治理效能。就豫北地区而言,清王朝还关注民生,治理黄河,引导宗教信仰,治理邪教,以此来巩固以“忠孝”为核心的国家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加之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豫北地区开始了向近代国家的艰难转型。国家治理的“滞后性”使清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混乱的北洋军阀,豫北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等民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践密不可分。国家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铨选,地方政府治理必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但又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清代豫北县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民国以后,县官群体中受新式教育及留学归国人员者逐渐增多。豫北县官员负责的事务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仓储与灾荒防治、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还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彻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县官还负责征收赋税,清初有田赋、丁徭之征,“摊丁入亩”之后,田赋和丁徭合一。豫北县政府存留款主要用于县级各项行政支出。尽管里甲、保甲并不属于正规的官僚体系,但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里甲负责徭役,保甲负责社会治安、教化。豫北官员通过保甲建立了严密的社会治安体系。地方政府不但贯彻国家意志,还承载着来自基层社会的监督反馈。豫北县官不仅教化百姓,而且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治理基层社会。神的信仰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承担着国家意志,豫北汤阴为岳飞故里,崇祀岳飞是为了构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心理认同,倡导家国一体的忠孝价值观,这种观念在地方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努力下延伸到基层社会,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传教士在豫北的发展经历了由排斥到融合的过程。晚清以来,豫北州县官员的频繁更换预示着原有治理体系的崩溃,豫北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民间社会的地方自治,必须融合国家与地方政府。所以,皇权并不止于州县,而是延伸到州县以下。宗族社会以血缘为纽带,豫北地区人口主要是明清山西移民的结果,宗族组织并不发达。士绅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包括社会救助、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乡里组织在基层发挥着完粮纳税、维持治安、清查户口的重要作用。保甲作为地方基层组织,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平讼等事宜。豫北地区河流众多,民间多崇祀水神和金龙四大王信仰,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豫北地区民间戏曲、小说等具有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商贸,繁荣市场,文化传承,精神依托等作用。晚清以来,豫北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联庄会、自卫团、会道门林立。民国时期,豫北地区帮派林立,民不聊生,爱国仁人志士深刻揭露旧道德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豫北的传播。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维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重心。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设计,民间社会是国家进行审视、改造、批判的对象,清王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帝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说,清代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主导下的官民合治。豫北地区体现的是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仅需要精英阶层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观念转型。

靳博文[5](2021)在《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及传承研究 ——以涉县固新镇原曲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聚落环境,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乡土建筑与自然资源,拥有宝贵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技术、新思想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与审美,导致传统村落风貌衰落的现状。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位于三省通衢的交通咽喉,这里村落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着完整的空间形态与丰富的历史建筑,而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传统风貌日渐衰败,且目前尚未有针对该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选取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研读与实地走访调研,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冀南清漳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以及传统村落分布与整体特征进行归纳梳理;然后以原曲村为例,从村落的选址布局、公共空间形态、建筑风貌、景观塑造四个方面完善传统村落风貌特征要素体系构建,通过调研测绘与图纸分析还原传统村落真实风貌特征,发掘地域风貌特色;进一步选取当地典型乡土建筑,通过数字建模与对比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其地域性木构营造的典型特征;当地建筑结合了南方天井院形式特征,营造结构自由,地域特征明显,对于北方地区河谷类型传统村落的风貌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终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现有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思想与原则,对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的传承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今后该地区传统村落的风貌保护与传承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冯欣[6](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王旖[7](2021)在《华北平原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 ——以军留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加剧,水循环过程在人工驱动力的作用下逐渐发生改变,农田水循环由于人工取用水的增加而逐渐呈现出“自然-社会”二元属性。近年来,为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要,灌区过多注重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农田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及可持续性,引发了诸如井灌区地下水超采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灌区内农业高质量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把脉”农田水循环健康状况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前提。本文选取位于华北地区典型井渠灌相结合的灌区——军留灌区作为研究区域,就灌区尺度下农田水循环健康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系统分析农田水循环路径并梳理前人在健康水循环研究的基础上,多角度全过程解析了农田健康水循环的概念,认为在灌区尺度下,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水循环各子过程均呈现健康且系统达到和谐的状态,即水源多样且配置合理、灌溉用水保质保量、取输水高效节水、用耗水高效高产、退排水过程快速且少污染的循环状态。在此基础上,并将其与相似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2)基于农田水循环结构及其健康概念的解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了灌区尺度下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维度15个指标;其次构造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及维度层权重;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并参考已有研究,确定了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指标阈值体系。(3)选用上述评价体系,诊断了军留灌区2010~2019年间农田水循环健康状况:(1)综合结果显示,2010~2015年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状况为“病态”,其中2013年以前农田水循环健康状况基本无明显变化,2014年开始稳步提升,2015~2019年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状态提升为“一般”。(2)维度层评价结果显示,水源、取输水子过程、用耗水子过程三个维度的健康状况近年来均得到明显提升,退排水子过程健康状况无较大变化,大多数处于“病态”。(3)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渠道灌溉水渗漏率、水分生产率、种植结构合理性指标及农田防渍排涝达标率的评价结果最好,近年来基本处于“亚健康”或者“健康”状态;灌溉水质达标率、田间输水管道化水平、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地表水占比及水源多样性近年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其余6个指标评价结果较差。针对上述评价结果,对灌区建设和运维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成果丰富了区域健康水循环的概念,也为其他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提供参考,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赵宏宇[8](2021)在《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广府古城是我国目前城市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经历了隋唐时期重大的改变,于明清时期达到城市巅峰,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城市体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府古城,综合建筑学、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对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广府古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城市风貌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列举广府古城风貌要素特征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出广府古城风貌总体特征并探究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古城自然环境、空间格局、建筑、构筑物与景观和历史人文等风貌要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古城风貌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索出广府古城风貌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自然人工历史人文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古城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原则;根据广府古城风貌现状条件,对广府古城进行风貌定位并设定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提出风貌分区、风貌廊道和风貌节点的保护结构框架;并从建筑高度与屋顶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宣传标识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方面进行风貌控制补充;提出广府古城风貌保护的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的方法;得出广府古城活化利用模式和活化利用保障措施。

成皓[9](2021)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以河北衡水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华北地区地下水漏斗区休耕效果的逐步显现,休耕工作从“试点”向“推广”迈进成为该区域的必然选择。而休耕政策中的休耕补偿是政府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弥补在休耕过程农户为减少地下水过度使用休耕部分作物的种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休耕补偿政策关乎参与休耕农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备受关注。文章首先对衡水市休耕补偿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现行休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宏观层面休耕补偿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休耕实施模式单一;休耕补偿标准“一刀切”以及现行休耕制度中监管机制的缺乏。其次利用2016年河北省衡水市的农户调研数据,在分析微观层面农户休耕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产品价格变化对农户休耕受偿意愿影响的基础上,研判了当前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政策的执行困境,具体包括:农户休耕受偿意愿不高;农户对动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难以满足;后续农户就业引导和帮扶机制缺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推行实施耕地休耕制度,不仅是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农业补贴体系,更是为了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期待和要求,文章认为要建立长期的休耕制度,完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首先需根据不同耕地的不同情况来制定补偿的标准,多样化补偿发放形式,因人而异的完善补偿方式;其次,构建自主参与式的休耕实施模式;再次,要构建休耕监管制度,从建立对休耕客体监测、对制度实施主体监管以及对制度运行绩效进行评估等方面构建休耕监管制度;最后,要构建休耕农民就业帮扶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的企业帮扶机制,通过培训指导,提升休耕农民职业技能,以及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黄少辉[10](2021)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小麦-玉米轮作高度集约化种植体系氮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等现状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急需优化氮素管理,发展生态集约化管理。生态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农区通过采用优化的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实现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的综合管理模式。本研究建立了以养分专家系统为基础,结合选用新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的生态集约化(EI,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管理模式,通过十一年定位试验,与农民习惯(FP,Farmers’Practices)对比,研究了EI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碳氮固存,土壤氮素供应,以及碳氮环境效应,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提出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优化管理方案。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EI处理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在保证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4%,氮素表观回收率和累积回收率分别提高9.7和8.3个百分点,氮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2.3%和30.1%,氮素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分别提高6.6和2.7个百分点,表观损失率降低9.3个百分点,年损失量降低87 kg/ha。2.EI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体系土壤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2018年玉米收获后所有处理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2009年显着提高,2018年EI处理碳库储量显着高于FP,且EI处理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分别为1.04 t/ha/year和18.6%)显着高于FP处理(分别为0.68 t/ha/year和0.4%)。EI处理和FP处理0-20 cm土壤碳库储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氮素矿化潜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两处理间差异也不显着。3.EI处理优化了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的氮素供应,降低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不同来源氮素,建立总氮供应量指标,并通过量化总氮供应量、相对产量、氮输入与输出关系,确定小麦和玉米适宜的总氮供应量分别为330-482 kg/ha和291-361 kg/ha,在此范围内,可保障作物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低环境氮素损失。EI处理总氮供应量趋近适宜水平,而FP处理总氮供应量较EI处理高21.7%-30.2%,环境风险较高。4.EI处理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碳氮足迹。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小麦和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分别降低1.5%和13.4%,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4.9%和19.3%,氮足迹分别降低20.5%和27.2%,碳足迹分别降低9.7%和22.1%,年净收益增加14.5%,是一种协调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5.应用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环境排放,并提出了优化管理方案。DNDC模型在模拟小麦-玉米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N2O排放和氨挥发损失方面表现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活性氮损失对播种日期和施氮量最敏感,在氮肥用量为180 kg/ha时玉米和小麦均获得较高产量,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不再增加。在本试验基础上将小麦播期调为10月10日左右,耕作深度调至5 cm,可继续增加作物产量2.9%,降低活性氮损失10.5%。综上所述,生态集约化管理通过合理优化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在保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碳氮固存,降低了碳氮环境损失,增加了净收益,是一种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二、华北平原地区气候与种植制度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平原地区气候与种植制度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聚落
        1.3.2 建筑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空间范围界定
        1.4.2 时间范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2.1.1 区位环境特征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2.2.1 交通发展
        2.2.2 产业变革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2.4 本章小结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1.1 内部更替
        3.1.2 单向延伸
        3.1.3 多向扩张
        3.1.4 离散发展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4.2.1 厅堂空间
        4.2.2 卧室空间
        4.2.3 厨房空间
        4.2.4 厕所空间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4.3.1 比例尺度
        4.3.2 门楼形态
        4.3.3 门窗形态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4.3.5 细部装饰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4.4.1 建造材料
        4.4.2 结构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5.1 演变规律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5.2 演变动因
        5.2.1 乡村政策改变
        5.2.2 家庭结构改变
        5.2.3 思想观念改变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5.3.1 积极演变
        5.3.2 消极演变
    5.4 本章小结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材料
    五、理论方法
    六、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豫北地理与治理关系格局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历史地理
    第三节 经济地理
    第四节 人文地理
    小结
第二章 协同共治—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豫北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第一节 认同培育—现实需求与文化建造
        一、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构建
        二、《圣谕广训》与清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构建
        三、祭祀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四、祭祀、表彰与伦理道德思想的构建
        五、国家认同的瓦解与重塑
    第二节 礼法并重—礼法与社会秩序体系的构建
        一、“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教育教化引导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剿抚兼施—军事功能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威慑镇压的治理策略
        二、军事信息渠道的构建
    第四节 保障民生—公共事务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税收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二、黄河的治理与民生
        三、社会救助及民生
    第五节 信仰引导—宗教信仰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一、宗教信仰的治理功能
        二、邪教信仰的社会治理
        三、传教士问题治理思想的演变
    小结
第三章 实践落实—县级政府领导下的豫北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节 牢筑根基—县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一、县官的铨选及职能
        二、县级机构的组成及职能
    第二节 建设格局—社会公共事务治理
        一、水利治理实践
        二、仓储制度与灾荒防治
        三、慈善救助与教民生计
    第三节 基层组织—社会治安与赋税征收
        一、保甲制度与权力渗透
        二、赋税征收与民间社会
    第四节 崇德重礼—教化体系与治理实践
        一、学校教化机制
        二、社会教化机制
    第五节 敬天为民—官员祭祀与官民关系
        一、地方官员祭祀
        二、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三、传教士与豫北社会
    小结
第四章 民间自治—豫北民间社会中的自治机制
    第一节 自治主体—基层社会的自治效能
        一、士绅权威与基层社会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
        三、会首的社会治理作用
        四、乡村乡约自治
    第二节 以农为本—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粮食生产与社会稳定
        二、乡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惯习—民间教化信仰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社会教化机制
        二、民间信仰活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及传承研究 ——以涉县固新镇原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现状
        1.1.2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风貌价值凸显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冀南清漳河谷
        1.2.2 传统村落
        1.2.3 风貌特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村落生成背景与典型特征
    2.1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概述
        2.1.1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的范围
        2.1.2 冀南清漳河谷的区位信息
    2.2 冀南清漳河谷自然环境背景
        2.2.1 地质地貌
        2.2.2 河流水文
        2.2.3 气候条件
        2.2.4 自然资源
    2.3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历史沿革
        2.3.1 隶属沿革
        2.3.2 历史建筑修建
        2.3.3 人口变迁
    2.4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村落典型特征
        2.4.1 传统村落分布研究
        2.4.2 传统村落特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曲村风貌现状调研与要素分析
    3.1 原曲村风貌特征典型性论述
    3.2 区域环境调研
        3.2.1 区位信息
        3.2.2 山水环境
    3.3 村落现状调研
        3.3.1 传统布局
        3.3.2 建筑现状
        3.3.3 景观构筑物
    3.4 原曲村风貌特征要素体系分析
        3.4.1 风貌特征要素提取
        3.4.2 风貌特征体系构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曲村风貌特征研究
    4.1 选址布局特征
        4.1.1 选址布局思想
        4.1.2 选址布局特征
        4.1.3 选址布局与环境的关系
    4.2 公共空间形态特征
        4.2.1 点状空间形态特征
        4.2.2 线状空间形态特征
        4.2.3 面状空间形态特征
    4.3 建筑风貌特征
        4.3.1 公共建筑
        4.3.2 居住建筑
    4.4 景观塑造特征
        4.4.1 自然景观
        4.4.2 人文景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建筑木构营造特征研究
    5.1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民居住宅建筑营造特征
        5.1.1 冀南清漳河谷民居住宅建筑营造特征概述
        5.1.2 冀南清漳河谷民居住宅单体建筑营造特征研究
        5.1.3 冀南清漳河谷民居天井院落与南方天井院民居对比研究
    5.2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公共建筑木构特征
        5.2.1 秦氏祠堂营造特征
        5.2.2 龙王庙献殿营造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研究
    6.1 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6.1.1 传统村落价值丰富
        6.1.2 村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2 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原则
    6.3 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的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华北平原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 ——以军留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循环研究进展
        1.2.1.1 水循环研究进展
        1.2.1.2 农田水循环研究进展
        1.2.2 水循环健康评价
        1.2.3 层次分析法在涉水学科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灌区农田水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农田健康水循环概念解析
        2.1.1 农田水循环路径分析
        2.1.2 农田健康水循环
        2.1.2.1 健康水循环内涵
        2.1.2.2 农田健康水循环概念
        2.1.2.3 与相似概念的对比
    2.2 评价方法
        2.2.1 评价方法选取
        2.2.2 评价方法介绍
    2.3 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体系
        2.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3.1.1 指标筛选原则
        2.3.1.2 评价指标确定
        2.3.1.3 评价指标释义
        2.3.2 指标体系权重
        2.3.3 指标体系阈值的确定
        2.3.4 健康等级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选择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河流水系
        3.1.3 灌溉水利工程
        3.1.4 社会经济
    3.2 灌区水循环特征分析
        3.2.1 灌区降水量特征
        3.2.2 农田灌溉供水量
        3.2.3 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
    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
        4.1.1 指标评价结果
        4.1.2 维度评价结果
        4.1.3 综合评价结果
    4.2 灌区建设建议
        4.2.1 水源维度
        4.2.2 取输水子过程
        4.2.3 用耗水子过程
        4.2.4 退排水子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广府古城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广府古城
        1.3.2 风貌与城市风貌
        1.3.3 保护
        1.3.4 活化利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广府古城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广府古城概况与历史风貌要素
    2.1 广府古城概况
        2.1.1 古城区位与交通
        2.1.2 古城地理环境
        2.1.3 古城自然气候
        2.1.4 古城历史沿革
    2.2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要素
        2.2.1 地形地貌
        2.2.2 湿地景观
        2.2.3 河流景观
        2.2.4 田园景观
    2.3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要素
        2.3.1 空间格局
        2.3.2 建筑
        2.3.3 构筑物
        2.3.4 景观
    2.4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要素
        2.4.1 太极文化
        2.4.2 文化信仰
        2.4.3 民俗节庆与艺术
        2.4.4 名人传说典故
        2.4.5 地方特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府古城历史风貌特征及要素关系分析
    3.1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特征
        3.1.1 旱地水城
        3.1.2 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
    3.2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特征
        3.2.1 双水环城的方形防御性城池
        3.2.2 府县合一功能综合的明清古城
        3.2.3 街巷布局疏密有致主次有序
        3.2.4 讲究风水的空间布局
        3.2.5 中轴明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
        3.2.6 商住混合装饰精美的商业建筑
        3.2.7 布局灵活“两甩袖”合院民居建筑
        3.2.8 对街设置类型数量众多的地方信仰建筑
        3.2.9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3.3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特征
        3.3.1 阴阳相生的太极文化
        3.3.2 浓郁的商业文化
        3.3.3 儒家文化下的礼制秩序
        3.3.4 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与民间艺术
        3.3.5 忧国忧民的士人文化
    3.4 广府古城总体风貌特征
    3.5 广府古城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
        3.5.1 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
        3.5.2 人工环境要素与历史人文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自然环境风貌现状
        4.1.1 地形地貌现状
        4.1.2 湿地现状
        4.1.3 河流现状
        4.1.4 周边用地现状
    4.2 人工环境风貌现状
        4.2.1 空间格局现状
        4.2.2 建筑风貌现状
        4.2.3 构筑物与景观现状
    4.3 历史人文要素现状
        4.3.1 太极文化现状
        4.3.2 文化信仰现状
        4.3.3 民俗节庆与艺术现状
        4.3.4 地方特产现状
    4.4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问题归纳总结
        4.4.1 自然环境的破坏
        4.4.2 空间格局的破坏
        4.4.3 建筑的损坏
        4.4.4 历史人文的缺失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5.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原则
        5.1.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原则
        5.1.2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原则
    5.2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与保护目标
        5.2.1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
        5.2.2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
    5.3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结构框架
        5.3.1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分区
        5.3.2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廊道
        5.3.3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节点
    5.4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具体措施
        5.4.1 建筑高度和屋顶控制
        5.4.2 建筑材料控制
        5.4.3 建筑色彩控制
        5.4.4 宣传及标识系统
        5.4.5 公共服务设施
    5.5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方法
        5.5.1 分类保护
        5.5.2 分级保护
    5.6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模式
        5.6.1 空间格局稳定性下的活化利用
        5.6.2 历史建筑原功能延续模式
        5.6.3 商住混合模式
        5.6.4 博物馆纪念馆模式
        5.6.5 遗址公园模式
        5.6.6 文化性活动场所
    5.7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运作方式与保障措施
        5.7.1 运作方式
        5.7.2 建立健全法规
        5.7.3 加大媒体宣传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9)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以河北衡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休耕制度比较
        1.2.2 休耕补偿政策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2.2.1 公共品理论
        2.2.2 外部效应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休耕补偿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耕地休耕的外部性
        2.3.2 休耕效益的公共产品特性
        2.3.3 休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补偿政策实施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区休耕补偿政策的内容
    3.3 研究区休耕政策实施情况
    3.4 宏观层面休耕政策存在的问题
        3.4.1 休耕实施模式单一
        3.4.2 补偿标准“一刀切”
        3.4.3 现行休耕制度中监管机制的缺失
4 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农户休耕受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1.1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1.2 实证分析
    4.2 冬小麦价格变化对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
        4.2.1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2.2 实证分析
    4.3 微观层面休耕政策的实施困境
        4.3.1 农户受偿意愿不高
        4.3.2 农户对动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难以满足
        4.3.3 缺乏后续农户就业指导和帮扶机制
5 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补偿政策的优化建议
    5.1 完善休耕补偿政策
        5.1.1 因地制宜制定休耕补偿标准
        5.1.2 构建动态补偿机制
        5.1.3 创新补偿发放形式
        5.1.4 完善补偿方式
    5.2 构建自主参与式的耕地休耕实施模式
    5.3 构建休耕监管制度
        5.3.1 对休耕客体的监测
        5.3.2 对制度实施主体的监管
        5.3.3 对制度运行绩效进行评估
    5.4 构建休耕农民就业帮扶体系
        5.4.1 政府引导,建立企业帮扶机制
        5.4.2 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休耕农民职业技能
        5.4.3 政策主导,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素管理与氮素吸收利用
        1.2.2 氮素管理与碳氮固存
        1.2.3 氮素管理与土壤矿化供氮
        1.2.4 氮素管理与碳氮环境损失
        1.2.5 土壤-作物模型在氮素管理中的应用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3.1 研究契机
        1.3.2 总体思路
第二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玉米体系施肥量和籽粒产量
        2.3.2 小麦-玉米体系地上部氮素吸收
        2.3.3 小麦-玉米体系氮素利用率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土壤碳氮固存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玉米体系碳氮含量与储量
        3.3.2 小麦-玉米体系固碳速率与固碳效率
        3.3.3 不同处理土壤氮素矿化潜力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氮素供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氮素供应
        4.3.2 小麦-玉米体系土壤无机氮残留量
        4.3.3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量
        4.3.4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相对产量、氮输入、氮输出间响应关系
        4.3.5 小麦-玉米体系适宜总氮供应范围
        4.3.6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下总氮供应量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碳氮环境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5.3.2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
        5.3.3 小麦-玉米体系氨挥发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5.3.4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氮足迹
        5.3.5 小麦-玉米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足迹
        5.3.6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成本与净收益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损失的DNDC模型模拟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6.2.2 DNDC模型模拟
        6.2.3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6.2.4 敏感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麦-玉米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模拟
        6.3.2 小麦-玉米体系氧化亚氮排放与氨挥发通量模拟
        6.3.3 玉米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4 小麦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5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比较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华北平原地区气候与种植制度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清代至民国豫北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高世伟. 河北大学, 2021(09)
  • [5]冀南清漳河谷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及传承研究 ——以涉县固新镇原曲村为例[D]. 靳博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7]华北平原灌区农田水循环健康评价 ——以军留灌区为例[D]. 王旖.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8]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D]. 赵宏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休耕补偿政策优化研究 ——以河北衡水市为例[D]. 成皓.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D]. 黄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华北平原气候与种植制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