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

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

一、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文献综述)

李柳骥[1](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邓嘉星[2](2019)在《温阳舒心汤治疗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临床观察温阳舒心汤治疗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中医证候、血清hs-CRP、MPV、PDW、RDW水平的变化程度及安全性来评估温阳舒心汤的临床疗效,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温阳舒心汤提供临床依据,并初步探究其疗效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收治入院的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4例。采纳电脑生成随机数字的分组办法,将64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温阳舒心汤处理,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处理前后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中医证候及血清hs-CRP、MPV、PDW、RDW水平改善情况。结果:(1)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治疗组总有效率75.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hs-CRP水平: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PV、PDW、RDW水平:两组患者MPV、PDW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DW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舒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缓解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并减少血清hs-CRP水平,降低MPV、PDW水平,对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与单独的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别,对RDW水平未有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2)以“阳微为本”为出发点,兼顾心脾肾三脏阳气,通过“温通阳气,祛痰化瘀”治疗阳气虚衰型胸痹,其理论合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何桂莲[3](2019)在《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探究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并通过量化指标评价其确切效果,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并为该院内制剂申报中药新药打下理论及临床研究基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在此前提下加服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每次10g,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温开水冲服,每次冲水100ml。连续治疗8周。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以86.7%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均有效(P<0.05),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对照组在改善胸闷、胸痛、心悸、下肢浮肿症状上有效(P<0.05),治疗组在改善所有症状上均有效(P<0.05)。治疗组在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症状上比对照组更有效(P<0.05)。2.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3.心电图ST-T改善比较:治疗组以93.3%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4.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治疗组以80%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53.3%(P<0.05)。5.安全性对比: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1.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显着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尤其是在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数方面疗效显着,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有效减轻心绞痛,提高患者活动耐量。3.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改善患者心电图ST-T,改善心肌缺血。4.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减少患者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次。5.补肾启枢强心颗粒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刘彩梦[4](2020)在《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提供临床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检索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选取自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间有关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将所选取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逐步筛选,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213例患者,本研究所观察的结局指标有: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及不良反应。最终将提取的数据导入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计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21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35例,对照组1078例。文献人口基线较为均一,但纳入的文献质量均偏低,结局疗效判定的标准不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采用行气活血法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OR=2.65(95%CI[1.72,4.08])Z=4.40 P<0.0001)、心绞痛改善(OR=3.76(95%CI[2.85,4.96])Z=9.35 P<0.00001)、心电图改善(OR=1.92(95%CI[1.50,2.46])Z=5.19 P<0.00001)、硝酸甘油减停率方面(OR=3.98(95%CI[1.54,10.25])Z=2.86P=0.004)、中医证候疗效(OR=5.15(95%CI[3.54,7.48])Z=8.59 P<0.00001)、胸痛疗效(OR=3.45(95%CI[2.02,5.89])Z=4.55 P<0.00001)、胸闷疗效(OR=3.92(95%CI[2.31,6.66])Z=5.05 P<0.00001)、心悸疗效(OR=2.79(95%CI[1.71,4.57])Z=4.11 P<0.0001)、气短疗效(OR=2.59(95%CI[1.62,4.122])Z=4.00 P<0.0001)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本研究内的27首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在27首处方中,共计使用64种中药,共计使用频次241次。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依次是川芎、丹参、甘草、枳壳、当归、三七、柴胡。在64味中药中除去小叶黄杨、大果木姜子、盾叶提取物,对剩余的61味中药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依次是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理气药、补气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化瘀止血药、清热化痰药。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使用频次,药物的四气使用频次为温>寒>凉>平>热;,药物的五味使用频次为苦>辛>甘>酸>咸>淡;药物的归经使用频次为肝>心>脾>胃>肺>胆>心包>大肠>肾>三焦>膀胱>小肠。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与对照组比较,在疗效总有效率、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优势。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一般不良反应可能低于对照组。但因本研究所纳入文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

何庆勇[5](2011)在《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病证结合入手,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方法和国际量表研制的原则,于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湖北中医学院(同济医院)5个中心共收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或冠状动脉硬化症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88例,回收有效量表1843份,咨询全国七大行政区域的24家三甲医院(或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529人次。较系统的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1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文献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指标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139篇文献(106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发现现有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种类多,但每一种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使用率均未超过40%。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标准的构成条目应主要包括疾病疗效、证候疗效、理化指标、重要临床事件、生存质量等方面。说明目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急需建立中西医界普遍认可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应采用多维综合的指标体系。2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全国130位专家的咨询,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4个维度:①疾病的症状、体征②血瘀证的症状、体征③舌脉象④理化病理检查,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多中心、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48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采用6种统计方法(离散趋势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Longistic回归法、判别分析法及专家咨询)从不同角度筛选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包括12个条目)。并采用条件概率/指数法、M指数非线性量化和专家重要性评分3种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了综合量化,最终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多中心收集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0例,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进行了科学性考核,结果发现量表的Cronbach’sa系数为0.886,评定者信度在0.863~0.979之间,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累计贡献率达56.20%,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内容效度和反应度。3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80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运用,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包括20个条目)。并采用条件概率/指数法、M指数非线性量化等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了综合量化,最终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多中心收集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19例,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进行了科学性考核,结果发现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7,评定者信度在0.805~0.959之间,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累计贡献率达54.05%,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内容效度和反应度。4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利用100mm刻度法、综合集成研讨厅法,通过咨询全国23家三甲医院的130位专家,并结合文献分析,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常见症状体征量化方案,并且利用综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从5个中心收集了40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验证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构建的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与心绞痛周发作次数(Spearman系数0.325,P=0.00)、生存质量(Spearman系数为0.285,P=0.00)有较强相关性,说明构建的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能体现中医治疗目标与结果的相关性。由于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涉及诸多公式和变量,临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开发了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软件,并成功申请了软件着作权(软着登字0144805号)。5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的研究通过对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研究内容的回顾和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理论认识的探讨,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应结合中医理论,参照国际PRO量表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生理、心理、独立、社会关系、社会环境领域4个维度。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在生理领域,以“心为主,五脏相关”理论为主线,分设各个项目(方面),体现引起患者自我不适感觉的各个环节,最终形成了胸痛、胸闷、心悸、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所需社会支持程度等19个方面,构成了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收集了31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3例,冠状动脉硬化症患者116例),回收量表847份。采用6种统计方法从不同角度筛选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多种方法综合评价,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最终条目(包括31个条目),并在研究量表反应尺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多中心收集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37例,对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进行了科学性考核,发现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13,分半信度为0.707,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累计贡献率达50.08%,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研究还发现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和反应度。6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咨询全国范围内的131位专家,借助数学综合评价方法(TOPSIS法)构建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包括6个维度:①对病常规疗效评价指标②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指标③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④患者报告的疗效评价指标⑤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⑥卫生经济学疗效评价指标。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是包括目标层、维度层和指标层的疗效综合评价三层递阶层次结构体系。收集了6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治疗组给予银丹通络胶囊,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采用构建好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银丹通络胶囊组与正理想解的接近程度Ci值为0.8361,血府逐瘀胶囊组与正理想解的接近程度C,值为0.1639,结果提示银丹通络胶囊组的中医综合疗效优于血府逐瘀胶囊组。通过本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的可行性。7主要结论(一)提出了从对“病”的常规疗效评价、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主要结局指标(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的疗效评价、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6个方面(维度),构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二)研制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用于临床进行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疗效评价。(三)研制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疗效评价。(四)构建了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临床验证。还开发了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软件(软着登字0144805号)。(五)研制了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六)构建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包括目标层、维度层和指标层的疗效综合评价三层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并通过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的可行性。

赵红亮,张明轩,张向宇,魏立业,殷丽杰,李柳[6](2020)在《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UAP伴慢性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UAP一般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P治疗效果,并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SQI总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 0.05),而观察组下降明显(P <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1)。观察组UAP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且无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可提高UAP伴慢性失眠患者疗效,能明显改善其心绞痛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崔秀春,尹维斌,廖中廷,甘敏,常明[7](2019)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2月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饭后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1次/d,滴速应≤30滴/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参数、心肌耗氧指数(MOCI)值、血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2.6%和69.6%,均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7%和8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各项参数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心肌缺血时间及MOCI值均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心电图参数和MOC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LV、WHV和PV值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小(P<0.05),且治疗组WLV、WHV和PV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R值和血浆BNP、CRP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MAR值及BNP、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

邓婷[8](2020)在《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确诊为老年冠心病SAP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方。将所有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前与观察1个月后的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心绞痛程度、心电图改善情况、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中医症状疗效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的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1.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0%(P<0.05);治疗组在单项症状胸痛、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手足麻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不寐、形寒喜暖无统计学差异(P>0.05)。2.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56.7%,两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3.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治疗组观察期间硝酸甘油停减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4.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5.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方面:治疗前后TC、TG、HDL、LDL、AI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方面:单纯使用西药和中西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OB,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有效、安全的。同时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减轻心绞痛程度、改善心电图情况、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何志明[9](2013)在《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于冠状动脉内壁,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梗阻,使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操作简易与西药相比具有无毒性、无副作用、疗效高等特点,有广阔发展前景和意义。但对于采用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却鲜有报导。本文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通过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辨证取穴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降低HCY水平方面的作用。数据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3月1至2012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60例。(一)纳入标准:(1)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2)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3)年龄40岁-80岁,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或已确认为冠心病的患者。(4)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拟定);(5)自愿参加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二)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或不符合中医辨证属肾虚痰瘀互结之胸痹者;(2)重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衰(心功能Ⅲ级以上)、急性心梗合并休克或心机功能Ⅲ级以上、急性脑梗塞合并昏迷或休克、急性脑出血等情况;(3)合并感染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5)合并其它严重疾病者,如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精神障碍;(6)妊振妇女;(7)不能配合试验擅自加减药物或中途退出者。实验方法及步骤将160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治疗组: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七日为一疗程,共二疗程14次。(2)对照组A(灵龟八法开穴对照组):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针刺治疗,每1次,每次30分钟,七日为一疗程。共二疗程14次。(3)对照组B(辨证取穴对照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每1次,每次30分钟,七日为一疗程。共二疗程14次。(4)对照组C(空白对照组):无需针刺治疗。全部病例疗程2周,均由医院营养食堂提供相同配餐。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相关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HCY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s-CRP采用固相、化学发光免疫量度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一)疾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二周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血脂等检查结果,治疗二周后总有效例数经卡方检验:治疗组T与对照组C比较P<0.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治疗组T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二)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与对照组C比较P<0.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治疗组T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三)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1.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2.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四)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五)高敏性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六)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对照组B与对照组C比较<0.05,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结论通过对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和分析,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疗效方面看来,灵龟八法+辨症取穴(T)具有显着性疗效,它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之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灵龟八法+辨证取穴组具有良好的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降低HCY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灵龟八法+辨证取穴组治疗冠心病的现代医学机理之一。讨论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作用机理分析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粥样硬化块形成于冠状动脉内壁,导致血管的狭窄或梗阻,使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杯死,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CHD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中医学“胸痹”范畴。胸痹之病机为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热郁等痹阻心脉,心失所养。胸痹心痛虽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然本虚为其根本。胸痹是指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胸痹心痛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及绝经期以后的妇女,且多数胸痹心痛患者都兼有肾虚的临床表现。多因肾气亏虚日久导致肾阳亏虚,肾阳虚不能温煦心脾,致心阳,脾阳虚损,气化及温煦功能失司,使痰瘀内生,阻滞心脉而发病。肾阳亏虚和心脉瘀阻是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因素。灵龟八法+辨证取穴治疗冠心病就是以这一基本病理特点为基础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伴随症状。灵龟八法理论基础灵龟八法是时间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古代的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脉会穴(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八穴)。八脉交会之所以能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机理在于八穴与奇经八脉存在着特殊的交会关系。奇经八脉在脏腑经络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难经》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比于从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把十二经脉比作江河沟渠,把奇经八脉比作湖泊。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通过穴位而相交。灵龟八法所用的穴位正是十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穴位,按时辰开穴针刺这些穴位既可以调节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又调节经脉气血的流注,有效地达到治病的目的,故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治疗冠心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谢感共教授以穴位导电量为指标,分别在不同季节系统测量灵龟八法穴位在“开”“闭”状态的导电量。结果开穴时穴位导电明显大于闭穴时导电量,认为灵龟八法穴位的“开”“闭”确实有其内在基础,其导电量的变化反映了开穴时的“气血旺盛”,闭穴时的“气血衰减”。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本研究结果表明,灵龟八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A,B,C)。尤其在临床诊效具有更大的优势。本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穴位的开阖及八脉交会穴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配穴特点窦汉卿《针经指南》记载:[公孙二穴……合内关穴。」、[临泣二穴……亦合于外关。」、[后溪二穴……合申脉。」、[照海二穴……合列缺]。这说明八穴之中存在着两两相合的关系。因此灵龟八法在临床上能够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及伴随症状。且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宋冰[10](2002)在《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师承、综述、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五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消渴病心病)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 师承部分:对导师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并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导师魏执真教授辨治消渴病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经验。 综述部分:对消渴病心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从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明确了消渴病心病的病名。综述了现代医学有关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和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理论研究部分:总结研究了《内经》以来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等历代医家对消渴病和消渴病心病在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主要认识。 临床研究部分:临床观察了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并以鲁南欣康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随机对照,从两组病例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心功能、血脂等客观指标进行了多角度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糖心宁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改善心功能以及纠正脂肪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糖心宁对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有显着的治疗作用。 实验研究部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了糖心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实验以不含药血清作为对照,分别对高糖及外源内皮素-1(ET-1)刺激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情况、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的生成情况以及原癌基因C-myc、C-fox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糖心宁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VSMC的增殖,抑制PDGF的生成和C-myc、C-fox基因的表达,这是糖心宁重要的治疗机制。

二、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病名萌芽期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1.2.1.1 心痛
        1.2.1.2 胸痛与膈痛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1.2.2.1 胸痹与心痹
        1.2.2.2 胸痹心痛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1.2.3.1 厥心痛
        1.2.3.2 真心痛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1.2.4.1 卒心痛
        1.2.4.2 久心痛
        1.2.5 九种心痛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1.2.7 病名之辨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2.1 病因认识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2.2 病机分析
        2.2.1 心痛发作机理
        2.2.1.1 不通则痛
        2.2.1.2 牵引作痛
        2.2.1.3 不荣则痛
        2.2.2 疾病产生机理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3.2.1.1 胸痹之辨证
        3.2.1.2 心痛之辨证
        3.2.2 病因辨证
        3.2.3 八纲辨证
        3.2.3.1 寒热辨证
        3.2.3.2 虚实辨证
        3.2.4 气血辨证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4.1 治则概述
        4.1.1 辨证治则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4.2 治法概述
        4.2.1 药物疗法
        4.2.1.1 祛邪诸法
        4.2.1.2 扶正诸法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4.2.1.4 心病专药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4.2.2.1 针灸
        4.2.2.2 按摩
        4.2.2.3 导引
        4.2.3 其他疗法
        4.2.3.1 外治法
        4.2.3.2 食疗药膳
        4.2.3.3 心理疗法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5.1 心绞痛的预防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5.2 心绞痛的调摄
        5.2.1 精神
        5.2.2 饮食
        5.2.3 运动
        5.2.4 禁忌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6.1.2.1 汉唐时期
        6.1.2.2 宋元时期
        6.1.2.3 明清时期
        6.1.3 讨论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6.2.1.1 研究意义
        6.2.1.2 入选标准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6.2.3.2 证治规律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7.1.2 现代应用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7.1.2.2 临床研究
        7.1.3 意义探讨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7.2.2.1 心阳虚
        7.2.2.2 肺阳虚
        7.2.2.3 脾阳虚
        7.2.2.4 肾阳虚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7.2.4.1 温阳散寒
        7.2.4.2 补气助阳
        7.2.4.3 通阳宣痹
        7.2.4.4 回阳救逆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7.4 热证心痛辨析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7.4.3 评述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1.1 概述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4.1 心绞痛的诊断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5 心绞痛的治疗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2.1.1 心绞痛的病因
        2.1.2 心绞痛的病机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2.2.1 宏观辨证
        2.2.2 微观辨证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2.2.2.2 心功能方面
        2.2.2.3 微循环方面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2.2.2.9 激素方面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2.2.2.11 其他方面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3.1 辨证分型治疗
        3.1.1 分3 型治疗
        3.1.2 分4 型治疗
        3.1.3 分5 型治疗
        3.1.4 分6 型治疗
        3.1.5 分7 型治疗
        3.1.6 分8 型治疗
        3.1.7 分10 型治疗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3.2.1 从八纲论治
        3.2.1.1 从虚实论治
        3.2.2 从病邪论治
        3.2.2.1 从痰湿论治
        3.2.2.2 从瘀血论治
        3.2.2.3 从痰瘀论治
        3.2.2.4 从火邪论治
        3.2.2.5 从毒论治
        3.2.2.6 从郁论治
        3.2.3 从脏腑论治
        3.2.3.1 从肾论治
        3.2.3.2 从脾论治
        3.2.3.3 从肝论治
        3.2.3.4 从肺论治
        3.2.3.5 从胆论治
        3.2.3.6 从胃论治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3.2.4 其他
        3.2.4.1 从阴虚论治
        3.2.4.2 从络论治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4.7.1 病机认识
        4.7.2 治疗大法
        4.7.3 临床用药特点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5.1.1 祛邪诸法
        5.1.1.1 活血化瘀法
        5.1.1.2 疏肝行气法
        5.1.1.3 温阳散寒法
        5.1.1.4 行气活血法
        5.1.1.5 通阳活血法
        5.1.1.6 消积化滞法
        5.1.1.7 软坚破结法
        5.1.1.8 化痰祛瘀法
        5.1.1.9 化痰通阳法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5.1.2 扶正诸法
        5.1.2.1 益气温阳法
        5.1.2.2 益气养阴法
        5.1.2.3 益气养心法
        5.1.2.4 温通心阳法
        5.1.2.5 益气健脾法
        5.1.2.6 益气补肺法
        5.1.2.7 补肾法
        5.1.2.8 调补心肾法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5.1.3 扶正祛邪诸法
        5.1.3.1 益气活血法
        5.1.3.2 滋阴活血法
        5.1.3.3 温阳活血法
        5.1.3.4 通络益气法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5.1.3.10 补肾涤痰法
        5.1.3.11 补肾活血法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5.1.3.13 补脾和胃法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5.2 中成药治疗
        5.2.1 丸剂
        5.2.1.1 滴丸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5.2.2 散剂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5.2.4 片剂
        5.2.5 胶囊剂
        5.2.6 合剂(口服液)
        5.2.7 颗粒剂(冲剂)
        5.2.8 注射剂
        5.2.9 气雾剂、喷雾剂
        5.2.10 软膏剂
        5.2.11 膏药
        5.2.12 其他剂型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6.1 根类
        6.1.1 三七
        6.1.2 丹参
        6.1.3 西洋参
        6.1.4 当归
        6.1.5 麦冬
        6.1.6 刺五加
        6.1.7 黄芪
        6.1.8 葛根
        6.1.9 缬草
        6.2 根茎类
        6.2.1 大蒜
        6.2.2 川芎
        6.3 果实类
        6.3.1 山楂
        6.3.2 刺蒺藜
        6.4 花类
        6.4.1 红花
        6.4.2 鸡冠花
        6.4.3 蒲黄
        6.5 叶类
        6.5.1 茶叶
        6.5.2 银杏叶
        6.6 茎藤类
        6.6.1 桑寄生
        6.7 全草类
        6.7.1 长白瑞香
        6.7.2 回心草
        6.7.3 灯盏细辛
        6.7.4 红景天
        6.7.5 苦碟子
        6.7.6 香青兰
        6.7.7 穿心莲
        6.7.8 绞股蓝
        6.7.9 益母草
        6.7.10 淫羊藿
        6.8 动物类
        6.8.1 水蛭
        6.8.2 地龙
        6.8.3 熊胆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7.1 针灸疗法
        7.1.1 体针疗法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7.1.2 耳针疗法
        7.1.2.1 耳穴电针法
        7.1.2.2 耳穴贴压法
        7.1.3 头针疗法
        7.1.4 腕踝针疗法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7.1.6 温针疗法
        7.1.7 电针疗法
        7.1.8 灸法
        7.1.8.1 艾条灸法
        7.1.8.2 隔物灸法
        7.1.9 刺血疗法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7.1.11 综合疗法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7.2 穴位疗法
        7.2.1 穴位注射法
        7.2.1.1 西药注射
        7.2.1.2 中药注射
        7.2.2 穴位埋植法
        7.2.2.1 穴位埋线法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7.2.3 穴位贴压法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7.2.4 其他穴位疗法
        7.3 推拿疗法
        7.3.1 压痛点推拿
        7.3.2 心区局部推拿
        7.3.3 足反射区推拿
        7.3.4 全身推拿
        7.4 气功疗法
        7.4.1 治疗原理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7.4.4 临床应用
        7.4.4.1 内气疗法
        7.4.4.2 外气疗法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9.1.2 临床应用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9.2.1.1 环境安排
        9.2.1.2 起居护理
        9.2.1.3 情志护理
        9.2.1.4 服药护理
        9.2.1.5 饮食护理
        9.2.1.6 排泄护理
        9.2.2 疾病护理
        9.2.2.1 危重期护理
        9.2.2.2 缓解期护理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10.1 针灸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0.2 中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2)温阳舒心汤治疗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关于胸痹的认识
        1.1 胸痹中医病名的由来
        1.2 胸痹的病因病机
        1.3 胸痹治疗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
        2.1 SAP的概述
        2.2 SAP的危险因素
        2.3 SAP的病理机制
        2.4 SAP的现代化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2.研究病例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和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样本量估算方法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法
    4.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观察指标
        4.2 疗效性观察指标
    5.疗效标准
        5.1 心绞痛疗效标准
        5.2 心电图疗效标准
        5.3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6.统计方法
    7.结果
        7.1 病例完成情况
        7.2 一般资料比较
        7.3 疗效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导师关于胸痹的认识
        1.1 阳微阴弦,阳微为本
        1.2 阳微在心,病连脾肾
        1.3 治疗原则“温通阳气,祛痰化瘀”
    2.温阳舒心汤组方依据和药物分析
        2.1 方源
        2.2 组成
        2.3 方义
        2.4 药物现代药理分析
    3.温阳舒心汤的疗效分析
        3.1 心绞痛改善情况
        3.2 心电图改善情况
        3.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3.4 血清hs-CRP疗效分析
        3.5 MPV、PDW、RDW疗效分析
        3.6 安全性评价
    4.评价指标的选择
        4.1 hs-CRP
        4.2 MPV、PDW、RDW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3 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及其局限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对象分组
    2 病例的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的纳入及实验步骤
        3.1 病例的纳入标准
        3.2 病例的排除标准
        3.3 脱落标准
        3.4 实验步骤
    4 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指标
        4.2 疗效性指标
    5 疗效的判定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5.2 心电图疗效评定
        5.3 心绞痛疗效评定
        5.4 硝酸甘油停减率判定
        5.5 安全性评价标准
    6 统计分析方法
    7 临床资料分析
        7.1 一般情况资料分析
        7.2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
        7.3 治疗前两组单个中医症状积分
        7.4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分级比较
        7.5 治疗前两组安全指标的比较
    8 治疗结果
        8.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8.2 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8.3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对比
        8.4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T改善比较
        8.5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疗效的比较
        8.6 两组患者在硝酸甘油停减率的比较
        8.7 两组治疗后安全指标变化
讨论
    1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探析
        1.1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的组方思想
        1.2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的论治特点
        1.3 补肾启枢强心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联系
    2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的药物组成及组方分析
    3 单味药分析
    4 疗效分析
    5 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5.1 创新性
        5.2 存在的不足
        5.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4)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1.2 发病机制及病因
        1.1.3 西医诊断
        1.1.4 西医治疗
    1.2 冠心病中医研究现状
        1.2.1 中医病名研究
        1.2.2 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辨证分型
        1.2.4 中医辨证治疗
    1.3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1.4 气滞血瘀证与行气活血法
        1.4.1 中医学对气血关系的认识
        1.4.2 血瘀证
        1.4.3 行气活血法的应用
第二章 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检索方法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结局指标
        2.1.5 文献提取方法
        2.1.6 质量评价方法
        2.1.7 数据分析
    2.2 研究纳入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总疗效结局
        2.3.2 心绞痛疗效结局
        2.3.3 心电图疗效结局
        2.3.4 硝酸甘油减停率
        2.3.5 中医证候疗效
        2.3.6 临床症状疗效
        2.3.7 不良反应
    2.4 用药规律
        2.4.1 药物频次
        2.4.2 药物分类
        2.4.3 性味归经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3.1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1.1 行气活血法疗效
        3.1.2 行气活血法安全性
    3.2 纳入文献讨论
        3.2.1 文献质量
        3.2.2 病例基本特征
    3.3 用药规律讨论
        3.3.1 药物频次
        3.3.2 药物分类
        3.3.3 性味归经
    3.4 结论
    3.5 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中量表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维度思考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背景与方法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专家调查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条目的筛选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节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背景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
        1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条目分布考察法
        2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离散趋势法
        3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克朗巴赫系数法
        4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法
        5 专家咨询(Delphi)法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量化研究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池的确定
        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量化
        3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分级量化
        4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1 资料与方法
        2 信度
        3 效度
        4 反应度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研究
    第一节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体系研究的流程图
    第二节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体系的临床验证研究
        1 资料与方法(40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体系软件开发
        1 软件开发流程
        2 症状体征收集条目
        3 小样本测试
        4 软件成型
第六章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理论结构模型构想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条目池的建立和初步筛选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多中心临床调查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
        1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条目分布考察法
        2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离散趋势法
        3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法
        4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克朗巴赫系数法
        5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逐步回归法
        6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逐步判别法
        7 综合评价
        8 反应尺度的研究
        9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
        参考文献
    第六节 冠心病心绞痛PRO疗效评价量表的科学性考评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指标(维度)的权重确定
        3 TOPSIS法原理简介
        4 基于TOPSIS法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基于TOPSIS法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评价指标
        1.5.1 UAP相关指标
        1.5.2 睡眠相关指标
        1.5.3 UAP疗效标准[9]
    1.6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3.1 中医对UAP和失眠的认识
    3.2 失眠和UAP的关系及西医治疗失眠的局限性
    3.3 H-FABP、BNP与UAP的关系
    3.4 本研究的结论

(7)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药物
    1.4 分组和治疗方法
    1.5 疗效判定标准[6]
        1.5.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1.5.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1.6 观察指标
        1.6.1 心绞痛发作情况
        1.6.2 静息心电图检查
        1.6.3 心绞痛发作情况
        1.6.4 心肌耗氧指数(MOCI)
        1.6.5 血流变学指标
        1.6.6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B型利钠肽 (BNP) 和C反应蛋白 (CRP) 水平
    1.7 不良反应观察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2.3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2.4 两组心电图参数和MOCI值比较
    2.5 两组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2.6 两组MAR值及BNP、CRP水平比较
    2.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8)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案
    4 观察项目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观察结果与分析
    1 试验病例完成情况
    2 患者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3 疗效分析
    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一) 中医古代文献对冠心病的研究
        (二) 现代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分析
        (三) 古今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二、心与肾的关系研究现状
        (一) 导师罗陆一教授从肾论治冠心病的学术观点
        (二) 从灵龟八法与肾的关系论治冠心病研究
    三、灵龟八法研究概况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灵龟八法的历史因由及治疗作用与配穴方法研究
        (三) 灵龟八法的古今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四、炎症形成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 炎症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机制
        (二) 高敏性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研究分析
        (三) 同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主要因素
    五、研究方法
        (一) 分组治疗
        (二) 实验方法及步骤
        (三) 计算方法
        (四) 技术路线
        (五) 可行性分析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 病例来源
        (二) 治疗范围
        (三) 诊断标准
        (四) 评分标准
        (五) 评价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观察指标方法
        (二) 检测指标方法
        (三)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一般资料
    四、研究结果
        (一) 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二)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三)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四) 心电图疗效比较
        (五)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动平板心电图对比较
        (六) 治疗前后各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
        (七) 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八) 高敏性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
        (九) 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比较
        (十) 安全性监测
    五、结果分析
        (一) 灵龟八法临床疗效分析
        (二)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结合辨证取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分析
        (三)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结合辨证取穴降低HCY水平作用分析
        (四) 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结合辨证取穴减轻心电图异常的作用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灵龟八法与冠心病的理论基础
    二、灵龟八法所选穴位治疗冠心病的机理
    三、配穴演变研究
    四、灵龟八法配穴原理分析
    五、奇经八脉与冠心病
        (一) 奇经八脉与冠心病的关系
        (二) 奇经八脉和八脉交会穴是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联系枢纽
        (三) “天人相应”的时空观是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二: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表格
附录三:缩略词表
致谢

(10)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师承
    师承1 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的主要学术思想
        1 审定“消渴病”病名,明辨消渴本质
        2 倡导“三期辨证”思想,细度消渴病势
        3 创立“以虚定型,以实定候”理论,指导辨治疾病
        4 总结“六对论治”法则,重视中医特色
        5 提出“二、五、八”方案,强调综合防治
    师承2 魏执真教授辨治消渴病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
        1 消渴病胸痹(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心肌病)的辨治思想
        2 消渴病心悸(糖尿病心律失常)的辨治思想
        3 消渴病心衰(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辨治思想
综述
    综述1 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诊断标准
        3 疗效评定标准
        4 临床研究
        5 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2 糖尿病性心脏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研究
        2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病理研究
        3 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4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5 亚临床糖尿病心脏病变
        参考文献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古代文献资料述评
        1 《内经》对消渴病及并发症的认识
        2 《伤寒杂病论》对消渴病及并发症的认识
        3 隋唐时期的认识
        4 宋金元时期的认识
        5 明清时期的认识
        6 心与消渴病的关系
        7 历史的反思
    临床研究 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 观察结果与临床资料分析
        3 讨论
        4 临床研究小结
    实验研究 糖心宁防治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实验研究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2]温阳舒心汤治疗阳气虚衰型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邓嘉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D]. 何桂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D]. 刘彩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5]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D]. 何庆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赵红亮,张明轩,张向宇,魏立业,殷丽杰,李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2)
  • [7]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崔秀春,尹维斌,廖中廷,甘敏,常明.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08)
  • [8]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SAP的临床观察[D]. 邓婷.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灵龟八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何志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D]. 宋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974年修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