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十四本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集通知

全国二十四本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集通知

一、全国二十四家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枝[1](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王博[2](2013)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文中认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喻永庆[3](2011)在《《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文中提出《中华教育界》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大的刊物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无不在它上面留下了声音,中国教育界的每一次波动无不在它上面存有痕迹,它是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通过对《中华教育界》的研究,疏理了它的内在发展纹理,再现了中国近代办刊人的生存状况与教育活动场景,探讨了近代教育期刊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方面的历史功绩,这不仅能够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当前教育期刊的健康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论文分为九个部分:引论部分,重点论述了选题源起与研究价值,勾画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阐明论题内涵、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力争对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做一个宏观涵盖和概述。第一章“《中华教育界》创办动因”,主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陆费逵的教育情结、中华书局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多角度考察《中华教育教》创办的内外部动因。第二章“《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该章对《中华教育界》的内在发展纹理进行了疏理,针对期刊的发展、期刊的编纂及期刊的主编、作者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阐述,全面展现《中华教育界》的内部运作情况,并从其与中国教育互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永葆青春活力,始终站在中国教育的最前沿,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尽职尽力,并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典范的原因。第三章“《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以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出版为例,探讨《中华教育界》与中华书局教科书编纂、出版、发行的关系,从《中华教育界》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重点研究《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科书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与时代贡献。第四章“《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借助《中华教育界》中有关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文献,系统探讨了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实况。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国家主义教育人员的群体及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活动几个方面入手,还原近代历史上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活动的历史场景,并对当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五章“《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重点研究了《中华教育界》在道尔顿制实验上的影响,借助当时的其它教育类出版物,对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重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华教育界》在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总结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诉说,深入地探讨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入、实验到消亡的全过程。第六章“《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以《中华教育界》刊载的教育类广告为基础,探究了这些广告的种类与刊登广告的策略,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这些广告在民国时期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第七章“《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中华教育界》作为担当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导引着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推动着近代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评说,同时也就其对当前教育期刊与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反思。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中华教育界》这一个案出发,对研究的主旨进行深华,探讨近代教育期刊的总的发展概况和其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总结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时代特征。

吴利亚[4](2020)在《《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版业的宣传需求遇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书业广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堪称“中国最早出版之图书杂志”,比美国影响深远的《生活》画报都要早十年。因其组稿多元、印刷精良、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和购买。《良友》画报上的书业广告占比达到《良友》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报刊,在书业广告方面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体现出民国时期较高的广告发展水平,也记录和呈现了当时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面貌。论文立足民国时期画报书业广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良友》画报为媒介载体,从发展概貌、类型与特点、策略检视和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和梳理《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章从文本角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所呈现的内容;第三章从创意表现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两个维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利用杂志媒体进行推广并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第四章则尝试归纳并揭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时期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论文认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因其数量比重相对较大、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由此个案窥探民国时期书业广告发展的大致情况。《良友》画报中形式多样且种类多元的千余则书业广告至今品读起来都十分经典,其中饱含当时广告人的巧思与匠心。在深谙目标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将营销传播和广告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画面的美术表现当中,创作出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有效促进书籍报刊销售,还兼具较高文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的广告,实属不易,对当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广告营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光润[5](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费丽芳[6](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李浩泉[7](2012)在《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生活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有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学生运动。尽管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非常活跃,而且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是,仅研究它显然是不够的。研究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丰富高等教育管理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理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加强对民国时期社会复杂多样性的理解,也可以为当今从规模扩张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历史依据,为当今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是指以北大在校学生为主体、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非盈利性学生组织。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指的是以社团组织名义所开展的活动,不包括学生社团成员以个人名义从事的活动。研究时限的上限为1912年1月民国成立,下限为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具体包括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平大学北大分院。本研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结合叙事史学、微观史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组织结构以及所开展的活动的研究,清晰再现了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图景。探究了“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并为理解民国时期社会的复杂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入手,阐释了研究的价值,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了适当评析,介绍了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目的,厘清了研究思路,解释了研究方法。第一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从社会思潮、突出事件和关键人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起源、萌芽到逐步发展,将每个不同历史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第二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从组织及活动主题两个视角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再现了社团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即讲演、集会、出版刊物以及实践活动以及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概况。第三章“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分别梳理了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控制。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基本都是采用的初级结构,即直线型、职能型组织结构,也有个别学生社团采用直线式职能型结构,这些都是由北大学生社团规模小、组织职能单一所决定。组织过程包括沟通、决策与领导三个过程,沟通一般采用在相关刊物、公告栏刊登公告、通告、通知以及书信等书面方式以及口头通知或面对面地交流等方式进行。发现北大学生社团在整个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主性、灵活性。北大学生社团的决策过程大多采用召开全体大会或职员会议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也正因为这样,其领导过程没有明显的关键人物、核心领导形成。第四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从活动主体参与社团活动的心理场、人格特征以及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环境、个体人格对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其所处“心理场”的产物,这个“心理场”不但包括个体的需要、潜意识、信念、目标、记忆等,也包括政治和经济事件以及社会活动等。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当时北大学生社团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广泛的支持。通过大量的史料,对当时北大学生社团具体的活动情况进行了真实地再现。第五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从五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保护了民族利益、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转变了学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和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结语部分,分析总结了北大学生社团及其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从影响个体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人格特征来看,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成员人格中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与其它时段相比对其参与社团的行为影响更大;从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来看,其组织行为体现出更高的民主性;从学生社团所开展的具体活动来看,其不但开展了大量的“本职工作”,而且也完成了不少的“兼职任务”;从学生社团组织所在的时代背景、活动主题以及活动主体来看,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从学生社团活动的性质来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性。反思了学生运动与学生活动,个人需求、社会需要与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指出学生运动不是民国时期北大学生活动的常态,个人需求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内在动力,而时代呼唤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外在原因。同时指出,“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及其关系不但受到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受到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沈桂萍[8](2003)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切入,首先界定少数民族干部特殊职责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及组织过程的特殊要求,出此界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外延、特点及教育结构和形式等内容。之后,追踪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进一步说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对立统一性的规律。接着,从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出发,研究当代各民族发展繁荣战略的特殊内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需需求,分析少数民族干部个体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任务、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绪言——对论文的选题、基本构想、主要内容、核心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理论意义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说明。 第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对少数民族干部含义、特点、职责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结构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分析了建国前和建国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总结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主要不足。 第三部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运用民族教育学理论,分析建立在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结构基础上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理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要求,进而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在机制、规律和特点。 第四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运用社会学和民族学田调查方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地位、作用和综合素质进行调研分析,概括了当前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特点。 第五部分——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首先界定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定目标和任务,然后提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功能扩展问题,并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附录——专家访谈笔录。共收录与在北京、甘肃、新疆的5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原始访谈记录,为更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官员提供参考。

崔良晓[9](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宋泉[10](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二、全国二十四家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二十四家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一、短讯与通讯
        二、调查与统计
        三、小说与传记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附录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参考文献
    Ⅰ 中文部分
    Ⅱ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发展概览
    第一节 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教育图强”的时代诉求
        二、教育变革的必然产物
        三、早期中文报刊的实践示范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中国教育期刊的嚆矢
        一、罗振玉和王国维的教育情怀
        二、《教育世界》的办刊实践及反响
    第三节 教育期刊群的态势及成型
        一、办刊数量渐增
        二、办刊主体多元
        三、刊物种类多样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
    第一节 教育期刊对教育理论的传播情有独钟
        一、系统输入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
        二、热情追踪20世纪初国外新兴教育理论
        三、鼎力推介国内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教育思潮的勃兴推波助澜
        一、助推国民教育思潮
        二、助推军国民教育思潮
        三、助推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四、助推职业教育思潮
        五、助推科学教育思潮
    第三节 教育理论传播和教育思潮勃兴蕴育教学目的之变
        一、从读书做官到“五育并举”
        二、从培养“顺民”到倡导“自动”、“自主”、“自由”
        三、从“明人伦”到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
        四、从倚重知识的记诵到突出生活技能的培养
    第四节 案例:《新教育》聚焦杜威、孟禄来华前后的教育言说
        一、《新教育》与杜威热
        二、《新教育》与孟禄的“实际教育调查”
第三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嬗变
        一、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孕育
        二、清末中小学课程制度的现代转向
        三、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蜕变
        四、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新课程的引入和改造摇旗呐喊
        一、对“读经讲经”的质疑
        二、对“格物数理之学”的关切
        三、对“养成健全人格”的诉求
        四、对“言文不一”的批判
    第三节 教育期刊为“分科”、“选科”出谋划策
        一、传递政府意图和民间声音
        二、成为“分科”、“选科”改革论坛
        三、热心“分科”、“选科”个案研究
    第四节 案例:《教育杂志》助推壬戌学制课程方案出台
        一、前期探讨:设置改革议题
        二、策划专号:掀起改革热潮
        三、资讯服务:推动改革进程
第四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民初教科书发展梳理
        一、国人自编教科书之肇始
        二、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三、教科书编撰的百花齐放
        四、教科书的现代转型驶入快车道
    第二节 教育期刊热议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一、探讨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二、传播教科书的现代理念
        三、关注教科书的制度选择
        四、重视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科书的编撰创新
        一、启发编撰思路
        二、建言编撰队伍
        三、商榷选材及体例
        四、开阔编撰视野
    第四节 教育期刊配合教科书的营销推介
        一、刊发“编辑要点”或“编辑大意”,以特色促销售
        二、悬赏征集“教授案”,以服务促销售
        三、援引外界各方好评,以信誉促销售
        四、推出系列教科书广告
    第五节 案例:《中华教育界》教科书广告之创意
        一、内容表述:突显核心竞争力
        二、引题制作:增强阅读吸引力
        三、刊布节奏:形成整体冲击力
第五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
    第一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学实验的引入和勃兴
        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引入与风靡
        二、单级教授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三、自学辅导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四、分团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五、设计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六、道尔顿制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第二节 教育期刊推进教学实验之特点
        一、全面展开与重点关注相结合
        二、理论推介与实践追踪相结合
        三、宣传倡导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第三节 教育期刊促进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追求
        一、大力倡导“实验主义”
        二、热情引介西方心理科学
        三、积极策应教育测验运动
第六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审思
    第一节 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扮演的角色
        一、理论前沿
        二、思想空间
        三、了望窗口
        四、中间地带
    第二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策略
        一、集聚名流,推出“意见领袖”
        二、深度观察,开掘时代主题
        三、精心策划,谋求“集聚效应”
        四、媒介呼应,形成“舆论共振”
    第三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评价
        一、影响的独特性而非决定性
        二、影响的深广性而非局部性
        三、影响的互动性而非单向性
结语
    一、教学变革需主动争取专业化的媒介支撑
    二、教育期刊须牢固树立“服务教育”的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教育界》的创办动因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
    二、陆费速的教育情结
    三、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
    四、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
第二章 《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
    一、《中华教育界》的发展概况
        (一) 《中华教育界》初创期:1912
        (二) 《中华教育界》发展期:1913-1917
        (三) 《中华教育界》改革酝酿期:1918-1920
        (四) 《中华教育界》快速发展期:1921-1937
        (五) 《中华教育界》复刊期:1947-1950
    二、《中华教育界》的编辑
        (一) 《中华教育界》的栏目设置及其变化
        (二) 《中华教育界》的编排设计与出版发行
        (三) 《中华教育界》的宗旨及其比较
        (四) 《中华教育界》的专号设置
    三、《中华教育界》的编者与作者
        (一) 《中华教育界》的主编群
        (二) 《中华教育界》的作者群
第三章 《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
    一、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
        (一) 教育部的法令与法规
        (二) 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定文件
        (三) 各报刊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评论
        (四) 各地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查意见
    二、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
        (一) 教科书教授案的征集
        (二) 教科书中教材的征集
        (三) 教科书编写意见
    三、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
        (一) 连续刊登广告
        (二) 提前刊发广告
        (三) 变换广告标题
        (四) 革新广告内容
    四、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
        (一) 教科书存废问题的讨论
        (二) 教科书现状的批评
        (三) 教科书的地位与功能
        (四) 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五) 教科书的编纂
第四章 《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萌芽与兴起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
        (三)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消退
    二、《中华教育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理论宣传阵地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人员群体分析
    四、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活动
        (一) 国家主义教育的基本要义
        (二)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三)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活动
    五、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评价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
第五章 《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
    一、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 道尔顿制的萌芽与兴起期
        (二) 道尔顿制的极盛期
        (三) 道尔顿制的消退期
    二、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
        (一) 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道尔顿制的主要实验学校
    三、《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
        (一) 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
        (二) 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
        (三) 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
        (四) 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指导其在今后的发展
    四、道尔顿制的影响与评价
        (一) 道尔顿制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 道尔顿制实验在中国的评价
第六章 《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
    一、《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分类
        (一) 书籍广告
        (二) 杂志广告
        (三) 征文、启事广告
        (四) 文具与教学用具广告
        (五) 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广告
        (六) 函授学校广告
    二、《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特色
        (一) 事件营销
        (二) 重点推介
        (三) 折扣促销
        (四) 突出文本
    三、《中华教育界》中广告对民国时期教育的影响
        (一) 对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 对教育技术的传播
第七章 《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华教育界》对当前教育期刊的启示
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后记

(4)《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的开放与民智的开启
        二、商业的发达与广告的兴盛
        三、教育的发展与国语的普及
        四、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革新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营脉络
        一、《良友》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良友》画报的广告受众
    第三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刊载情况
        一、《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梳理统计
        二、《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投放主体
第二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
        一、图书(丛书)广告
        二、报刊(画册)广告
        三、贺卡(海报)广告
        四、印刷(制版)广告
        五、书局(书店)广告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特点
        一、简明扼要的叙事风格
        二、立足时代的议程设置
        三、图文并茂的视觉呈现
第三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策略检视
    第一节 创意表现策略
        一、知情达理的广告诉求策略
        二、妙笔生花的文案表达策略
        三、画龙点睛的美术表现策略
    第二节 营销传播策略
        一、相时而动的生命周期策略
        二、顺风张帆的借势营销策略
        三、家喻户晓的名人代言策略
        四、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位策略
        五、深入人心的公共关系策略
        六、物超所值的产品促销策略
第四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济价值
        一、促进书报刊物的销售
        二、塑造书业品牌的形象
        三、加速书业的良性竞争
        四、助推广告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社会价值
        一、阅读氛围与休闲空间营造
        二、舆论动员与民族情感凝聚
        三、文化传播与现代化的促进
        四、历史记录与史料价值凸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历史学的转型
        (二) 教育史学的转型
        (三) 现实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学生社团活动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的评价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目的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研究目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错综复杂: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 应时而生:突出事件的诱发
        (三) 不可或缺:关键人物的推动
    二、北大学生社团历史的发展脉络
        (一) 源远流长:学生社团产生的历史渊源
        (二) 寥若星辰:1912.1-1916.1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三) 竞相开放:1917.1-1927.3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四) 读书不忘救国:1927.4-1937.6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五) 救国第一:1937.7-1946.8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社团活动
        (六) 再起争端:1946.9-1949.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第二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
        (一) 组织的视角
        (二) 主体的视角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方式
        (一) 演讲
        (二) 集会
        (三) 出版刊物
        (四) 实践活动
    三、北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概况
        (一) 学生社团总体活动概况
        (二) 学生社团个体运行概况
第三章 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
    一、组织结构
        (一) 社团的组建
        (二) 组织结构
    二、组织过程
        (一) 沟通过程
        (二) 决策过程
        (三) 领导过程
    三、组织控制
        (一) 规章制度及其执行
        (二) 经费来源、开支与管理
第四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
        (一) 活动主体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心理场”
        (二) 学生社团活动主体的人格特征
        (三) 活动主体在学生社团中的参与程度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一) 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二) 服务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三) 文娱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四) 友谊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五) 信仰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第五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一、保护了民族利益
        (一) 反日、抗日活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二) 其他反帝爱国运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二、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
    三、转变了学风
    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五、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
结语
    一、分析与总结
    二、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一、史书、档案、资料汇编类
    二、专着类
    三、北大校报校刊类
    四、传记、日记、回忆录类
    五、博(硕)士学位论文类
    六、期刊类
    七、外文文献类
后记

(8)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基础
        1 研究相关动态
        2 作者研究条件
    三. 论文研究方案及实施
        1 指导思想
        2 研究方法
        3 基本内容
        4 主要理论创新
第一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概念界定
    一. 少数民族干部定义
    二. 少数民族干部特点
    三. 少数民族干部职责
    四.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涵
第二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一. 建国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程
    三.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色
    四. 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成绩
    五.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不足
第三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一. 当代中国民族国情与民族关系特点
    二.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 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3 维护社会稳定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4 民族关系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三. 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2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双重性特点更加突出
        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受环境影响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成败对民族地区各项发展事业的反作用越来越大
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分析#
    一. 本部分理论模式
        (一) 调查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二) 调查方法及实施情况
    二.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群体存在合理性的调研
    三. 少数民族干部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 少数民族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五.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1 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分析
        2 少数民族干部能力素质
        3 少数民族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六. 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任务和教育方式的调研
第五部分 21世纪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
    一. 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二. 围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育内容创新
    三.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培训方法创新
    四. 坚持开放式办学模式,实现培训途径创新
    五. 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实现培训机制创新
    六. 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培训体制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调查问卷(部分)
    二. 部分访谈笔录
    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9)“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全国二十四家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D]. 王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3]《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 喻永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4]《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D]. 吴利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D]. 李浩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8]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D]. 沈桂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9]“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全国二十四本教育理论刊物联合征集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