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

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

一、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安新梅[2](2021)在《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政理论的实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开展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政理论实效性的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就业中思想行为层面出现的偏差、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因素,提出科学地组织思政理论教育,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发展观念、并激发大学生就业中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掌握了思政教育的核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成为社会中的有用人才。

吕晶[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观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高云亮[4](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宋娟[5](2021)在《以深度辅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工作系统性有待强化、专业性有待提升、工作方式有待丰富等问题。深度辅导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益补充,与就业指导工作互相促进,高校应着眼于通过深度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结合来破解难题。探索以深度辅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转变一个工作思路,就业关注点从"量"到"质";搭建两个辅导平台,职业规划教育平台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三种就业引导,提倡理智和谐的就业观、激发成功择业的成就感、鼓励饮水思源的感恩心。通过深度辅导和就业指导的融合创新发展,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万方[6](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研究 ——以郑州LZ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选错了专业,大学将变成人生不顺的开始,在就业和从业时面临崩溃;一味地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选择了一个他们喜欢而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辈子与自己喜欢的人生擦肩而过……,在我们生活中或者网上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说明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当学生们满怀欣喜的进入大学,发现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感兴趣要求换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发现对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喜欢等等,这样既浪费了学生几年宝贵的时间,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为了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在高中阶段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潜质来把握未来职业方向,用理性去选择专业,去规划职业生涯,这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当前新高考的改革正在进行,学生进入高中就开始面临着科目的选择,学校的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给学生,但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职业规划都有许多的困惑,依赖父母和老师也有一定的局限,这就需要学校开设相关辅导,对学生进行理性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当前高中学生亟需生涯规划辅导,去帮助他们对自己对人生有清晰的认识和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学习的潜能,自主学习,使他们对专业和职业有一定的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生涯。本论文在河南即将实行新高考选科制度的背景下展开,根据因材施教思想、职业性向理论、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等教育理论,笔者认为高中生的生涯教育应分为三个流程:高一:知己。即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可选出自己擅长的学科或自己喜欢的学科。高二:知彼,即社会环境认知,了解自己选择高中学业内容,了解自己心仪的国内外大学及专业设置、相关职业发展要求等信息。高三:决策,即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决策并确立自己的目标,以便在高考过后能够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发展专业和发展方向。知己知彼才能够有行动的动力,即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积极地建构,朝向目标努力实践,刻苦学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中生对自我认识越深刻,对环境认识越清晰,在生涯规划方面将会做得更好,成功的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因此根据高一、高二、高三的特点,笔者用问卷调查法设置了不同的调查问卷调查郑州LH中学22届、21届、20届学生,用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涯规划现状及需求。并且用访谈法对该中学的管理层、任课教师、班主任等进行了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迫于高考的压力,郑州LH中学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可谓是一片空白,虽然管理层、教师、学生等虽普遍认为高中生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即将实行的新高考选科课制度,更是感觉有比较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因现在的升学的压力,普遍仍然认为成绩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优秀的成绩,一些都是空想。基于本校高中学生以成绩为主、课业繁重的现有情况,笔者提出了适应本校的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路,即不再单独开设新的生涯规划课程,而是在现有学科(九门高考科目和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非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穿插式的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包括对自己兴趣、品格、能力的探索,对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的认识等。本论文设计出探了三个教学示范案例以及一个活动案例并进行实施。并且,除了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已开设课程当中去,也应辅以其他的措施,多种方式并用,如社团活动、德育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生涯规划教师针对性辅导等。当然,真正的普及实施还需要每位教师的精心设计,真正把生涯规划指导渗透到学生的每个成长环境中。

马赫[7](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鄂义强[8](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李白[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办好高等教育,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而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丰富学识,不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如果想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学生本身的学习。为了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提高,国家、高校管理者、教师等激励主体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然而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却不尽人意,并不能充分发挥教育激励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为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选取了陕西省九所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对目前的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目前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以及目前教育激励对学习动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对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没有发挥激励的最优效果。主要表现在教育激励的过程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能动性,教育激励的理念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创新性,教育激励的模式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系统性,教育激励的方法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影响,有高校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对激励作用的认知不足,有家庭对成年大学生的学习关心度较低,还有个人对激励的需要以及自我激励程度的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本研究旨在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实践提出优化的各种策略,使激励的对学习动力的影响效果维持时间更长久,以提升教育激励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以激励为保障,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教育质量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展。

张亚娟[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大学生是满怀自信、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认同的一代,同时他们也是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的一代。新形势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身之本”的关键所在,更是强健大学生思维、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问题,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论文以13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980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为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目前学界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重难点。(2)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述。首先,阐述价值观的内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新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提出的内在要求;其次,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对策的嬗变历程,阐明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政策的总体特点;再次,表明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3)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及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要求,从消费观、交友观、择业观、婚恋观和审美观较为系统地概括了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4)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24.0对收集的980份有效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现状分析、信效度分析、显着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得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5)针对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打造大思政格局、发挥同辈群体效应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使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3.2.1 推拉理论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3.2.3 承认理论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5.1.1 世界观考察
        5.1.2 政治观考察
        5.1.3 人生观考察
        5.1.4 法治观考察
        5.1.5 道德观考察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政理论的实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大学生就业中思想行为层面出现的偏差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因素
四、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政理论的实效性分析
    (一)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发展观念
    (二)激发大学生就业中的创新意识
五、结语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以深度辅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就业指导工作系统性有待强化
    (二)就业指导工作专业性有待提升
    (三)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有待丰富
二、深度辅导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结合
    (一)深度辅导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有益补充
    (二)深度辅导与就业指导工作互相促进
三、以深度辅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一个转变
    (二)延伸辅导半径,搭建两个平台
    (三)多元化启发,提倡三种引导

(6)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研究 ——以郑州LZ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生涯教育思想
    (二)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三)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LENT,BROWN,HACKETT)
二、郑州LZ中学生涯规划及课程现状
    (一)学生生涯规划及课程需求调查
    (二)郑州LZ中学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一)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理念
    (二)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目标
    (三)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内容
    (四)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准备
四、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的分级实施
    (一)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认知课程
    (二)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探索课程
    (三)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之规划课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8)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三)市场失灵理论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归纳总结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学习动力
        2.1.3 激励
        2.1.4 教育激励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教育激励理论
        2.2.2 自我价值理论
        2.2.3 归因理论
3.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1 问卷设计的目的
        3.1.2 问卷设计的原则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3.3 调查数据的分析
        3.3.1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状况
        3.3.2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状况
        3.3.3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总体概况分析
4.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学生未能充分参与激励过程的问题及原因
        4.1.1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4.1.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严重不足
        4.1.3 学生个人需求发展中缺乏自我激励
    4.2 应试教育仍主导激励理念的问题及原因
        4.2.1 教育激励理念固化
        4.2.2 教育激励理念存在偏差
    4.3 激励模式长效性不足的问题及原因
        4.3.1 忽视了不同教育激励模式的相互转化
        4.3.2 教育激励模式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
    4.4 激励方法中偏重物质激励的问题及原因
        4.4.1 轻视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中的效能
        4.4.2 激励客体获得的情感激励水平较低
        4.4.3 忽略了精神激励的仪式感
5.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优化策略
    5.1 保障激励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5.1.1 激励学生合理构建学习目标
        5.1.2 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激励作用
        5.1.3 促使学生实现自我激励
    5.2 树立评价标准科学化的激励理念
        5.2.1 明确激励的阶段目标及时进行激励
        5.2.2 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激励理念
    5.3 优化大学生教育激励模式的作用
        5.3.1 发挥目标激励模式的导向性
        5.3.2 加强荣誉激励模式的认同度
        5.3.3 确立榜样激励模式的引领性
        5.3.4 激发情感激励模式的调控性
    5.4 合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5.4.1 发挥物质激励中精神激励的作用
        5.4.2 提高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的情感激励
        5.4.3 注重精神激励仪式感的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述
        一、价值观
        二、价值观教育
        三、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嬗变历程
        一、1978年—1991年:主体意识觉醒与固守传统价值观并存
        二、1992年—2005年:多元价值取向凸显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强化
        三、2006年—2011年:多元价值观并存与教育政策的主动整合
        四、2012年—至今:大学生价值观的不断拓展和教育政策的凝聚深化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以价值观助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及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一、以兴趣为主导,追求商品内在价值的精神性消费取向
        二、以社团实践活动为主,渴望自我表达和群体认同的交友观念
        三、以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奋斗为主,创业意愿较强的择业意向
        四、恋爱动机各异,个人本位强烈的婚姻态度
        五、以包容性强,个性化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审美理念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消费观教育
        二、交友观教育
        三、择业观教育
        四、婚恋观教育
        五、审美观教育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研究过程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信度效度分析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是价值观变化的外部诱因
        二、家庭变化是价值观形成的原生基础
        三、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有待改进
        四、朋辈群体是价值观变化的参照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第一节 完善价值观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方式
        二、加强价值观的媒体宣传教育,打造清朗的社会风气
        三、提升消费文化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第二节 倡导民主教育模式,传承优良家风家教
        一、倡导民主型教育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挖掘和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内含的价值观内容
    第三节 打造大思政格局,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
        一、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征
        二、改进价值观教育的叙事方式
        三、营造有利于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节 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激发向上动力
        一、重视群体同化功能,建立积极团结的班集体
        二、关注成员之间的影响,重视培养意见领袖
        三、把握从众心理,侧重榜样示范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四、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政理论的实效性分析[J]. 安新梅.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1(13)
  • [3]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观引导策略研究[D]. 吕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5]以深度辅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索[J]. 宋娟. 北京教育(德育), 2021(02)
  • [6]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渗透式生涯规划课程研究 ——以郑州LZ中学为例[D]. 万方. 西南大学, 2020(05)
  • [7]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8]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D]. 李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D]. 张亚娟.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