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液位控制器研制成功

新型玻璃液位控制器研制成功

一、新型玻璃液面控制仪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宝阿敏[1](2018)在《盐湖卤水中低浓度铷(铯)的分离提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别采用萃取、沉淀和吸附法对模拟卤水和实际卤水体系中铷、铯的分离提取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从量子化学方面对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和磺化煤油(SK)体系萃取铷、铯的机理进行研究;考察磷钨酸(PWA)沉淀铷的影响因素和沉淀动力学;此外,选择并制备几种对铷、铯具有特异性的吸附材料,对其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1.根据课题组前期工作,采用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和磺化煤油(SK)体系萃取盐湖卤水中的铷(铯),并开发其分离工艺。分别研究了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不断重复萃取-反萃操作可达到将铷离子从盐湖卤水中分离提纯的目的。此外,证明了t-BAMBP可以循环利用,经水洗后对铷(铯)的萃取能力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另外,采用Chemsketch软件建立了金属离子与t-BAMBP结合形成的分子簇模型,并基于此分子理论模型,采用PM7半经验方法在MOPAC 2016软件中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t-BAMBP萃取铷、铯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293 K下反应自发发生,产物为2:3型时更符合萃取机理,与钾离子相比,铷、铯离子更容易与t-BAMBP反应,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证明了t-BAMBP对铷、铯离子具有特异性。量化计算与实验相结合对于工艺流程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从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铷、铯离子具有理论指导价值。2.通过利用磷钨酸(PWA)沉淀法对含铷溶液中铷离子的分离提取,分别以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滤液中的铷和重量法分析沉淀物。为了将铷离子完全转化为磷钨酸铷沉淀形式,分别考察了沉淀剂的用量,pH,时间,温度和干扰离子等条件因素对沉淀的影响。此外,对沉淀动力学的研究可得该沉淀反应为低温有利反应,活化能Ea=31.56 kJ mol-1。经10次重复实验证明磷钨酸沉淀方法的重现性较好,且利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分析测定和重量法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磷钨酸(PWA)沉淀铷的研究对沉淀法分离提取盐湖卤水中的铷(铯)离子具有理论指导性,为盐湖铷(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3.制备了硅钨酸-聚丙烯腈(STA-PAN)新型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铷(Rb)和铯(Cs)离子的吸附行为,分别用SEM,EDS和FT-IR对STA-PAN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对pH,振荡时间,初始浓度,干扰离子,循环再生性和稳定性等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STA-PAN吸附剂在pH 7.0吸附Rb(I)和Cs(I)离子,并在2.5 h内达到吸附平衡。STA-PAN吸附剂吸附Rb(I)和Cs(I)离子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在293 K为放热自发过程。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在STA-PAN复合吸附剂上的Rb(I)和Cs(I)离子可以被0.2 mol L-1 HCl溶液有效解吸,可再生成初始形式而其原始功能性并没有显着恶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因此,STA-PAN复合吸附剂适用于分离水资源中Rb(I)和Cs(I)离子以及去除废水中的Rb(I)和Cs(I)离子。4.制备了一种新型四苯硼钠-聚丙烯腈(TPB-PAN)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其在溶液中对铷(Rb)和铯(Cs)离子的吸附行为,分别用SEM,EDS和FT-IR对TPB-PAN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振荡时间,Rb(I)和Cs(I)离子初始浓度,温度和干扰离子等实验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TPB-PAN吸附剂在pH 7.0吸附Rb(I)和Cs(I)离子,且2 h内达到吸附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在最佳条件下,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线,TPB-PAN吸附剂对Rb(I)和Cs(I)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4.64 mg g-1和118.48 mg g-1,在293 K,铷和铯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自发过程。因此,在无钾离子干扰的情况下,制备的TPB-PAN吸附剂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反应迅速和高吸附量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TPB-PAN吸附剂可用于水样品中预富集和分离Rb(I)和Cs(I)离子,可适用于从自然资源和高放射性液体或废水中分离Rb(I)和Cs(I)离子。5.制备了磷钼酸铵-聚丙烯腈(AMP-PAN)新型复合吸附剂用于盐湖卤水中铷(铯)离子的选择性富集和分离,分别用SEM,EDS和FT-IR对AMP-PAN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系统地研究了pH,振荡时间,初始浓度,干扰离子,循环再生性和稳定性等条件的影响。AMP-PAN吸附剂在pH 7.0时可吸附Rb(I)和Cs(I)离子,并在2.5 h内达到吸附平衡,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存在不会干扰Rb(I)和Cs(I)离子的吸附,表明AMP-PAN吸附剂对Rb(I)和Cs(I)离子的高选择性。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在AMP-PAN复合吸附剂上的Rb(I)和Cs(I)离子可以被0.5mol L-1 NH4Cl溶液有效解吸,可再生成初始形式而其原始功能性并没有显着恶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因此,即使在共存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制备的AMP-PAN复合吸附剂对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Rb(I)和Cs(I)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制备简单,操作容易,反应迅速,较好的稳定性和吸附剂可回收等特点。因此,AMP-PAN吸附剂可广泛用于实际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Rb(I)和Cs(I)离子和其他环境水资源样品中。总而言之,从量子化学方面解释了4-叔丁基-2-(α-甲基苄基)苯酚(t-BAMBP)特异性萃取铷、铯的机理;初步探究了磷钨酸(PWA)沉淀铷的效果和沉淀动力学行为;以可以沉淀铷、铯的沉淀剂为基质制备了硅钨酸-聚丙烯腈(STA-PAN)吸附剂,四苯硼钠-聚丙烯腈(TPB-PAN)和磷钼酸铵-聚丙烯腈(AMP-PAN)吸附剂,三者对铷、铯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顺序为:AMP-PAN>TPB-PAN>STA-PAN。此外,磷钼酸铵-聚丙烯腈(AMP-PAN)吸附法对实际卤水铷、铯的分离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单一的分离提取方法往往达不到要求,需要多种方法联用,不但克服了单独作用的缺点,而且是未来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侯延升[2](2018)在《柔性玻璃展薄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成形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柔性玻璃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最新研发的兼具玻璃和塑料优点的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新材料,是玻璃制造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柔性玻璃可以弯曲,同时又具有玻璃的硬度、透明性、耐热性、电气绝缘性、不透气性以及在氧化和光照环境下稳定的机械和化学性能。柔性玻璃的耐高温性能可满足部分光电子器件必须进行高温处理的要求,其突出的弯曲性能以及卷绕性能使得采用连续式“卷对卷”印刷工艺来制备各类光电子器件成为可能,成为未来柔性印刷光电子器件的优选基材,有可能导致柔性显示和太阳能电池产业发生本质的变革和飞跃。目前,世界几大玻璃公司均已有柔性玻璃样品展示,并形成技术垄断,但柔性玻璃的应用尚未见产品问世。近年来,我国在超薄平板玻璃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尚未开展柔性玻璃的研发,需要自主创新。国家将其列为“十三五”重点支撑计划,武汉理工大学将柔性玻璃的研发与应用列入“双一流”项目,本课题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论文采用狭缝下拉法开展柔性玻璃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采用数学模拟与实证对比的方法,获得玻璃展薄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国内第一套柔性玻璃拉引平台,成功实现了厚度0.08mm,宽度200mm的柔性玻璃的连续拉引,实现了我国柔性玻璃“零”的突破。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1)用Fluent软件对狭缝下拉法柔性玻璃的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流量Q受液面高度hx、玻璃粘度η、狭缝宽度wx、伸出长度lx影响。方程为Q=K hxwx2?lxη,系数K随wx变化。物理实验与模拟结果误差小于5%。(2)用Flow-3D软件对狭缝下拉法柔性玻璃拉伸变形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出厚度w与离开狭缝距离h的板根曲线方程:w=aebh+c。系数c是最终板厚,系数a=1?2 w0-c(w0是初始板厚),系数b与玻璃粘度成正比。板根长度由a和b决定,曲率由b决定。论文得出不同条件下的a、b、c值,为生产工艺提供参考。(3)通过柔性玻璃物理拉伸实验,研究板宽、板厚与拉边机速度、漏板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出:最终板厚cmin与漏板温度T和拉边机速度v存在函数关系。cmin=AT3+BT2+CT+D;cmin=Kv E(A、B、C、D、E、K是系数)。铂金漏板温度1070℃以上时,玻璃板宽度无法维持。在1070℃以下,每种温度都对应一个最大拉边机速度与之匹配,超过最大速度就会发生板宽周期波动的“喘动”现象,对柔性玻璃制造危害极大。实验得出,漏板温度1057℃,空间温度800850℃,拉边机速度25.5 mm/s,可以拉制出厚度0.08mm的柔性玻璃。(4)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研究溢流下拉法玻璃液溢出重量分布均匀性问题。得出其影响因素包括:槽顶倾角、玻璃粘度和入口压力。槽顶倾角调节玻璃液分布效果最好,最佳角度是4°5°。玻璃粘度低于2000 Pa·s有助于玻璃液的质量均布。入口压力对调节入口近端玻璃液溢出重量效果明显,较好的压力范围小于19600 Pa。

景秀敏[3](2017)在《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现有矿用救生舱的研究基础上,借鉴矿用救生舱的设计思路,从耐压性、自振性、抗震性、抗爆性以及热防护性等方面对家用救生舱的舱体结构进行设计,同时对舱门进行整体的结构设计。通过AWE中各模块以及ABAQUS对舱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新型舱体和舱门结构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新型家用救生舱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依据矿用救生舱的设计思路与总结的相关经验,考虑家用救生舱所处的居民住宅楼的室内环境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家用救生舱结构,即类三角形舱体结构;在现有的锁紧机构的基础上对舱门进行创新性设计,设计出一种带有新型锁紧机构的舱门。其次,对新型家用救生舱的舱体和舱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将新型舱体结构(即类三角形舱体结构)以及拱形舱体结构分别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施加0.3MPa载荷作用,得到两种舱体结构的等效应力云图和总变形云图;由于家用救生舱整体结构必须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因此单独对所设计的新型舱门进行计算和校核,通过分析找到变形量最大的位置,通过校核验证设计的可靠性。进而,通过Creo中对类三角形舱体的参数化建模以及在静力学仿真的基础上对类三角形舱体的等效应力、总变形以及质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的关系曲线,确定影响舱体等效应力、总变形及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加强筋的长度与宽度及舱体厚度,通过DOE寻优方式找出类三角形舱体结构的最优解。再次,对类三角形舱体结构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对优化后的类三角形舱体施加地震加速度谱载荷,模拟某一地震工况,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总加速度图、应力图以及总变形图分析得出舱体结构的加速度、变形及应力均不大,表明优化后的类三角形舱体结构满足抗震使用要求。然后,利用AUTODYNA与ABAQUS软件联合仿真对优化后的类三角形舱体结构进行抗爆炸分析。将类三角形舱体结构放置于模拟的居民楼内,利用TNT进行爆炸试验模拟,得出爆炸期间房间内的压力云图以及单室内各处压力在各时刻的变化曲线。采用压力曲线对家用救生舱进行抗爆分析,得到新型舱体结构的应力与变形云图,从而验证新型家用救生舱满足抗爆性能。最后,对类三角形舱体结构进行热防护性能分析,采用室内升温曲线,分别对舱体的外层、隔热层以及内层进行瞬态热分析,得到各层的温度变化曲线与云图,结合隔热层的结构分析,得出新型隔热结构满足隔热效果的需求。本文对新型家用救生舱从耐压性、自振性、抗震性、抗爆性以及热防护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家用救生舱在遇到不同突发(如地震、火灾等)状况时舱体的等效应力云图及总变形云图等,验证设计的新型家用救生舱结构的可靠性,对家用救生舱的设计及制造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

鞠云鹏[4](2016)在《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蓄热式马蹄焰玻璃窑炉是我国日用玻璃行业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炉型。与其它炉型相比,炉体有一对蓄热室、窑体体积较小、投资相对少、炉体散热量也相对较小。玻璃窑炉作为高耗能设备,其生产过程中的高产量、高质量、高寿命、低能耗、低污染是国内外厂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要实现“三高两低”目标,就要抓好配料和窑炉的控制环节。因此,从理论方面对配料过程的混合均匀度、窑炉的数学模型及窑炉控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不同炉型在不同工艺要求下的设计理论和生产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以马蹄焰玻璃窑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马蹄焰玻璃窑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估算和实际工况实测的温度分布的前提下,通过浮力修正的湍流k??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来表示气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在收敛的气流场的基础上,温度场模型通过蓄热室不同方位气体流量数据来解决热量交换的计算问题,进而得出窑炉中蓄热室的工作状况。窑炉对象的复杂主要体现在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进而会加大控制的难度。以不变性原理解耦算法为基础,温度、压力耦合系统可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变量系统,进而可以实现对两个子系统进行单独控制的目的。以解耦后的温度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可表示为以燃料流量为输入量,以温度测量值为输出量的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模型。在对模型的辨识过程中,为防止单种辨识方法具有片面性,分别采用批处理最小二乘法、递推最小二乘法、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梯度校正参数估计法对模型进行辨识。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即不采用辨识过程中所用的输入输出数据,将新采集的输入数据施加于模型,并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输出数据进行对照,以决定辨识模型的优劣。同时根据不同辨识方法的应用场合,最终决定出模型参数。由于新辨识出的模型是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形式,为方便研究系统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的响应情况,根据实数位移定理,首先将差分方程转化为z域内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根据z与s的关系(Tsez?),即可转化为复数域内的数学模型。基于所得到的复数域内的窑炉温度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将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于对象,结果表明:自平衡对象存在稳态偏差,系统最终稳态值不等于1。同时由于缺乏调节器的控制作用,所以系统的调节时间、上升时间、稳态时间都较长。因此,要想使系统的响应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加入控制调节器。将PID控制器的不同环节分别作用于被控对象,相对于未加调节器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控制器参数调节比较复杂的问题。参数调节方面,首先采用IFT调节方法与传统的PID参数调节方法进行对照分析,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IFT调节作用下系统的性能指标更优。然后,将IFT方法、改进的PID控制方法、二维模糊控制器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Mamdani模型的模糊神经控制方法分别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基于FNN的智能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参数调节方面更具优势,可以明显缩短调节时间、上升时间,减小超调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在配料系统的设计方面,针对目前配料业所存在的配料工艺复杂、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采用PLC、智能配料仪表、CX-Protocol相互协作的方式,通过CX-Protocol来表达PLC与智能配料仪表间所传递的信息,实践表明新型全自动配料系统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开支。针对配料过程中配料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混合均匀度极值寻优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来建立配料混合均匀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函数关系,以进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来代替遗传算法中的个体适应度值,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功能得到配料的最佳混合均匀度值。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得出,进化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极值寻优方法能够提高配料的混合均匀度,为玻璃窑炉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王显创[5](2011)在《基于Profibus的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玻璃窑炉是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心脏”,是日用玻璃行业耗能最多的热工设备,而熔窑更是整个玻璃窑炉的核心设备。因此,改进玻璃窑炉燃烧系统的控制技术是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的浮法玻璃生产总量居世界首位,只是因为生产企业数量占优势,而质量还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求本文重视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的创新,利用先进的技术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如何改进浮法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和提高玻璃生产的质量和合格率成为了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浮法玻璃窑炉的燃烧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窑炉温度、压力和液位等变量的控制策略,结合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优势,确定了模糊预测控制算法,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算法仿真验证,从理论上证实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实践方面,通过对浮法玻璃生产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咨询,在认真考察和学习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基础之上,初步掌握了浮法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本文利用SIEMENS公司S7-300系列PLC搭建了浮法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运用组态软件,设计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远程监控,通过工程应用,证实了模糊预测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通过算法和控制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玻璃液的质量,有效降低了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能耗,降低了污染废气的排放,直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雷蕾[6](2007)在《SnO2-ZnO-CuO-Sb2O3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密实SnO2电极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玻璃液侵蚀性能,是玻璃电熔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以SnO2、ZnO、CuO、Sb2O3粉体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出含ZnO、CuO及Sb2O3的SnO2基电极陶瓷材料,并系统的研究了其相关性能。ZnO、CuO是良好的烧结助剂,少量ZnO、CuO的加入就能大幅度提高SnO2基陶瓷块体的密度。SnO2基陶瓷的密度随ZnO、CuO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nO的最佳掺杂量是1.0mol%,其致密化原理是ZnO与SnO2生成固溶体;CuO的最佳掺杂量是0.5—1.0mol%,CuO是由于在晶界间形成液相而使SnO2致密化。Sb2O3对SnO2基陶瓷的致密化没有帮助。ZnO及CuO的加入不能改善SnO2基陶瓷的电学性能。Sb2O3在高温下氧化生成Sb2O5,Sb5+与SnO2发生固溶反应时能形成额外电子而促使SnO2基陶瓷电阻率的降低,少量Sb2O3的加入即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材料的力学强度与材料的致密度及晶粒大小有关。ZnO、CuO能使材料致密,Sb2O3能使晶粒细化。因此,复合掺杂的SnO2基陶瓷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采用玻璃液侵蚀静态测量方法测量SnO2基电极陶瓷在1200℃的钠钙玻璃液的侵蚀速率。结果表明,玻璃溶液易进入SnO2基电极陶瓷的晶间气孔并腐蚀较厚的晶界相层,很难渗入晶内气孔和腐蚀薄的晶界相层。至此,论文获得了综合性能俱佳的SnO2基电极陶瓷材料,其各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内外现有的SnO2电极产品。材料的组成配方及性能参数分别为:(1)98.5SnO2-1ZnO-0.5Sb2O3,其相对密度为97%、室温电阻率为7.139×10-2ohm·cm、抗弯强度为163.35 MPa、玻璃腐蚀速率3.633×10-4mm/h;(2)SnO2-0.75ZnO-0.25CuO-1.0Sb2O3,其相对密度为96.5%、室温电阻率为6.48×10-3ohm·cm,抗弯强度为205.43MPa,玻璃腐蚀速率为4.367×10-4mm/h。

许宁[7](2007)在《浮法玻璃熔窑烟气脱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国玻璃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300T/D以上浮法玻璃熔窑超过100条,所用主要燃料是重油和煤,燃烧后的主要污染物是SO2、NOx和CO2;由于大多数玻璃厂未进行废气处理而直接从高烟囱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据统计2006年,我国SO2年排放总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玻璃熔窑排放量就占到10%左右,因而玻璃熔窑废气的脱硫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洛阳玻璃集团公司首次引进了大型玻璃熔窑脱硫设备。该设备不同于电厂等企业的脱硫设备,在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必须严格保证熔窑稳定的温度和压力制度。特别是该工程必须在熔窑运行中实施,更增加了技术和管理上的难度。本论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进行了浮法玻璃熔窑工艺与烟气脱硫系统相关性的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验,分析寻求最佳工艺操作参数,给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2)运用CFD商用软件,建立了浮法玻璃熔窑脱硫旋转喷雾干燥器内两相流流场的模型,分别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模拟及分析:一是在空塔(有烟气无喷淋)条件下对烟气速度场、流线的效果;二是在喷雾器(无烟气有喷淋)不同高度分布时对高位、低位、混合喷淋喷雾的效果;三是在喷雾器不同角度布置时顺向、垂直喷雾的效果;四是喷雾器喷射角度不同时喷雾液滴的轨迹。为脱硫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3)对液滴初始粒径、烟气出入塔温度、烟气入塔速度、SO2入塔浓度和脱硫剂浓度等影响脱硫效率的敏感参数,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上述参数在反应塔内的变化及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合理的参数调控体系。(4)通过大量的实验对熔窑和脱硫相关的参数进行了验证和修正,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指导本系统实际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对其它同类企业的脱硫工程改造具有参考价值。(5)在国内建立了大型玻璃熔窑烟气脱硫技术相关的一些关键数据,保证了玻璃熔窑温度、压力等制度的稳定运行,建立长期可靠运行的工艺操作和设备保障体系,使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技术成功地运用到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熔窑上,为国内浮法玻璃熔窑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6)根据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及试运行情况,对洛玻公司所引进的国外脱硫设备进行了局部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捷[8](2007)在《SnO2-CuO-Sb2O3电极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实SnO2电极陶瓷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抗玻璃液侵蚀性能,是玻璃电熔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以SnO2、CuO、Sb2O3粉体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含CuO与Sb2O3复合添加剂的SnO2基电极陶瓷材料,并系统研究其相关性能。烧结致密化研究表明,CuO的最佳添加量为0.5~1.0mol%。当CuO含量为0.5或1.0mol%,Sb2O3含量不宜超过CuO。SnO2-CuO-Sb2O3电极陶瓷的烧结致密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当Sb2O3含量少于CuO含量时,在晶界区域的CuO在高温时产生富铜的液相起到粘结作用占主导地位,促进SnO2基陶瓷烧结致密化;二是当Sb2O3含量多于CuO含量时,与SnO2发生固溶反应占主导地位,抑制SnO2基陶瓷烧结致密化。电学性能测量结果表明,SnO2-1.0mol%CuO-1.0mol%Sb2O3电极陶瓷具有良好的综合导电性能,其室温温电阻率为5.87×10-2Ω·cm,700℃中温电阻率为5.96×10-3Ω·cm。当SnO2-CuO-Sb2O3。陶瓷材料未烧结致密时,增加CuO含量,增加载流子迁移率,进而导致电阻率降低;当SnO2-CuO-Sb2O3陶瓷材料已烧结致密时,增加CuO含量增加晶界富Cu相的厚度,使得载流子迁移率下降,从而导致电阻率升高。力学强度测量结果表明,当Sb2O3含量不超过CuO含量时,Sb2O3的加入增加了SnO2-CuO-Sb2O3基电极陶瓷的抗弯强度,主要原因是与SnO2发生的固溶反应导致了晶粒的细化。SnO2-0.5mol%CuO-0.25mol%Sb2O3电极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190MPa。采用玻璃液侵蚀静态测量方法测量SnO2-CuO-Sb2O3基电极陶瓷在1200℃的钠钙玻璃液的侵蚀速率,结果表明SnO2-CuO-Sb2O3基陶瓷具有良好的抗玻璃液侵蚀能力。当Sb2O3的含量在0.1~1.0mol%时,SnO2-1.0mol%CuO-Sb2O3基电极陶瓷玻璃液侵蚀速率在3~4×10-4mm/h之间。

黄敏[9](200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技术知识的渗透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发展,无不以物理学与技术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赋予了物理学时代特征,并推动了物理学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物理学已经成为庞大的自然科学体系和技术科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很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无不渗透了物理学的最新成果。所以自物理学中孕育而生的物理学科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特点。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传统的基于课本知识的应试教育已不适应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面对新形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中物理教育内容现代化并与科技发展接轨已成了时代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从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出发,研究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现代技术知识的思路、方法、策略;探讨了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现代技术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探讨了选择向学生介绍现代技术知识内容的原则、方法、途径;并对学生了解现代技术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教学中渗透现代技术知识对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今后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今后进一步将与中学物理内容相关的现代技术知识与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整合的前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张大海,骆凡[10](2006)在《2006年中考理科综合练习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新型玻璃液面控制仪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玻璃液面控制仪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盐湖卤水中低浓度铷(铯)的分离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铷、铯的性质及其应用
        1.1.1 铷、铯的性质
        1.1.2 铷、铯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2 铷、铯资源分布及生产状况
        1.2.1 铷、铯资源分布
        1.2.2 铷、铯生产状况
    1.3 铷、铯的分析方法
        1.3.1 化学分析法
        1.3.2 仪器分析法
    1.4 铷、铯的分离方法
        1.4.1 分步结晶法
        1.4.2 沉淀法
        1.4.3 溶剂萃取法
        1.4.4 离子交换法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t-BAMBP-SK体系萃取盐湖卤水中的铷及分离机理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萃取剂(t-BAMBP)萃取铷的能力
        2.1.4 铷的萃取分离过程
        2.1.5 多级逆流萃取
        2.1.6 分子簇模型
        2.1.7 半经验分子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第一次萃取级数的影响
        2.2.2 碱度的影响
        2.2.3 相比(O/A)的影响
        2.2.4 转速的影响
        2.2.5 萃取级数的影响
        2.2.6 反萃酸度和相比的影响
        2.2.7 萃取次数的影响
        2.2.8 萃取剂的循环利用
        2.2.9 分子簇的热力学稳定性
    2.3 结论
第3章 磷钨酸(PWA)沉淀法分离提取水溶液中的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原理
        3.1.4 实验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沉淀剂用量的影响
        3.2.2 静置时间的影响
        3.2.3 温度的影响
        3.2.4 沉淀的动力学研究
        3.2.5 干扰离子的影响
        3.2.6 磷钨酸沉淀法的重复性
    3.3 结论
第4章 硅钨酸-聚丙烯腈(STA-PAN)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铷、铯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STA-PAN吸附剂的制备
        4.1.4 吸附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AN的用量对STA-PAN的制备影响
        4.2.2 PAN的用量对STA-PAN吸附Rb(Ⅰ)和Cs(Ⅰ)的影响
        4.2.3 STA的用量对STA-PAN的制备影响
        4.2.4 STA的用量对STA-PAN吸附Rb(Ⅰ)和Cs(Ⅰ)的影响
        4.2.5 STA-PAN的SEM
        4.2.6 STA-PAN复合吸附剂吸附Rb(Ⅰ)和Cs(Ⅰ)后的SEM
        4.2.7 吸附-解吸操作后STA-PAN复合吸附剂的SEM
        4.2.8 STA-PAN的FT-ⅠR光谱
        4.2.9 STA-PAN吸附剂的量的影响
        4.2.10 pH对吸附的影响
        4.2.11 吸附时间的影响
        4.2.12 初始浓度的影响
        4.2.13 吸附等温线
        4.2.14 动力学模型
        4.2.15 温度的影响
        4.2.16 吸附热力学
        4.2.17 STA-PAN的吸附机理
        4.2.18 干扰离子的影响
        4.2.19 稳定性和可重用性
        4.2.20 检测限和精密度
        4.2.21 实际卤水中的应用
    4.3 结论
第5章 四苯硼钠-聚丙烯腈(TPB-PAN)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铷、铯的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1.3 TPB-PAN吸附剂的制备
        5.1.4 吸附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AN的用量对TPB-PAN的制备影响
        5.2.2 PAN的用量对TPB-PAN吸附Rb(Ⅰ)和Cs(Ⅰ)的影响
        5.2.3 TPB的用量对TPB-PAN的制备影响
        5.2.4 TPB的用量对TPB-PAN吸附Rb(Ⅰ)和Cs(Ⅰ)的影响
        5.2.5 TPB-PAN的SEM
        5.2.6 TPB-PAN复合吸附剂吸附Rb(Ⅰ)和Cs(Ⅰ)后的SEM
        5.2.7 TPB-PAN的FT-ⅠR
        5.2.8 TPB-PAN吸附剂的量的影响
        5.2.9 pH的影响
        5.2.10 振荡时间的影响
        5.2.11 吸附动力学
        5.2.12 初始浓度的影响
        5.2.13 吸附等温线
        5.2.14 温度的影响
        5.2.15 热力学研究
        5.2.16 竞争离子的影响
        5.2.17 检测限和精密度
        5.2.18 实际卤水中的应用
    5.3 结论
第6章 磷钼酸铵-聚丙烯腈(AMP-PAN)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铷、铯的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药品
        6.1.2 实验仪器
        6.1.3 AMP-PAN复合吸附剂制备
        6.1.4 吸附实验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球形聚丙烯腈(PAN)的SEM
        6.2.2 PAN的量对AMP-PAN复合吸附剂形貌的影响
        6.2.3 AMP的量对AMP-PAN复合吸附剂形貌的影响
        6.2.4 PAN的量对AMP-PAN复合吸附剂吸附铷、铯的影响
        6.2.5 AMP的量对AMP-PAN复合吸附剂吸附铷、铯的影响
        6.2.6 AMP-PAN的SEM表征
        6.2.7 AMP-PAN的FT-ⅠR表征
        6.2.8 AMP-PAN吸附剂的量的影响
        6.2.9 pH的影响
        6.2.10 时间的影响
        6.2.11 平衡浓度的影响
        6.2.12 吸附等温线
        6.2.13 动力学模型
        6.2.14 温度的影响
        6.2.15 吸附热力学
        6.2.16 AMP-PAN离子交换机理
        6.2.17 干扰离子的影响
        6.2.18 洗脱浓度的影响
        6.2.19 解吸时间的影响
        6.2.20 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
        6.2.21 检测限和精密度
        6.2.22 实际卤水中的应用
    6.3 结论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柔性玻璃展薄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成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柔性玻璃概况
        1.1.1 柔性玻璃概念
        1.1.2 柔性玻璃市场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玻璃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发展
    1.4 柔性玻璃成形制造主要问题
        1.4.1 柔性玻璃成形主要技术难点
        1.4.2 柔性玻璃展薄机理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下拉法工艺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下拉法数值模拟的工艺问题
        2.2.1 两种下拉法工艺的异同点
        2.2.2 下拉法三个数值模拟问题
    2.3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2.3.1 流体运动的表述方法
        2.3.2 粘性流体运动的三个守恒定律
        2.3.3 流体力学数值求解方法
        2.3.4 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式算法
        2.3.5 VOF算法
    2.4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
        2.4.1 FLUENT 软件简介
        2.4.2 FLOW-3D软件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玻璃拉伸实验平台设计
    3.1 引言
    3.2 柔性玻璃拉伸试验平台介绍
        3.2.1 狭缝下拉法工艺过程
        3.2.2 玻璃组成及物理性能
        3.2.3 柔性玻璃拉伸试验平台布局及总体概括
    3.3 柔性玻璃拉伸实验平台的设备功能和参数选定
        3.3.1 铂金漏板
        3.3.2 电熔坩埚炉
        3.3.3 拉伸炉
    3.4 电器组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狭缝下拉法玻璃液流量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影响玻璃液流量的因素
    4.3 狭缝下拉法的计算机仿真模拟
        4.3.1 模型建立
        4.3.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置
        4.3.3 计算方法设置
    4.4 模拟结果与讨论
        4.4.1 液面高度对流量的影响
        4.4.2 玻璃粘度对流量的影响
        4.4.3 狭缝宽度对流量的影响
        4.4.4 狭缝高度对流量的影响
        4.4.5 流量与所有参数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玻璃板拉伸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玻璃板拉伸的数值模拟方法
        5.2.1 玻璃板拉伸模型
        5.2.2 建模、网格、边界条件即模拟方法设置
    5.3 玻璃板拉伸的计算机仿真模拟
        5.3.1 模拟计算示例
        5.3.2 初始板厚对玻璃板拉伸的影响
        5.3.3 粘度对玻璃板拉伸的影响
        5.3.4 初始板速对玻璃板拉伸的影响
        5.3.5 初始板厚、粘度和初始板速对拉伸受力的综合影响
        5.3.6 板根形状分析
        5.3.7 表面张力对玻璃板拉伸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柔性玻璃拉伸实验
    6.1 引言
    6.2 自由滴料实验和玻璃液流量研究
        6.2.1 玻璃粘度与流量的关系
        6.2.2 液面高度与流量的关系
    6.3 拉伸速度与流量关系
        6.3.1 玻璃板拉伸和测试流量的方法
        6.3.2 玻璃板拉伸和流量的实验结果分析
    6.4 拉伸展薄实验
        6.4.1 漏板温度对板宽和板厚的影响
        6.4.2 拉伸速度对板宽和板厚的影响
        6.4.3 空间温度对板宽和板厚的影响
    6.5 玻璃板拉伸中保持板宽的问题
    6.6 极限板厚、极限长度的拉伸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溢流下拉法的板面形成研究
    7.1 引言
    7.2 模拟方法
        7.2.1 溢流槽模型
        7.2.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置
        7.2.3 计算方法设置
    7.3 模拟结果与讨论
        7.3.1 槽长对玻璃液流动的影响
        7.3.2 槽深对玻璃液流动的影响
        7.3.3 槽底倾斜角α对玻璃液分布的影响
        7.3.4 溢流槽槽顶倾角θ对玻璃液流动的影响
        7.3.5 粘度对玻璃液分布的影响
        7.3.6 入口压力对玻璃液分布的影响
        7.3.7 上倾斜角度、粘度、入口压力对重量分布影响的特点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3)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救生舱的概况
        1.2.1 救生舱的类型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设计要求及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设计要求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整体结构设计
    2.1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整体结构方案
    2.2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结构设计
        2.2.1 家用救生舱的舱体结构设计
        2.2.2 家用救生舱舱门的结构设计
        2.2.2.1 家用救生舱舱门的结构组成
        2.2.2.2 舱门门体的设计及校核
        2.2.2.3 传动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2.3 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舱体结构静力学分析及优化分析
    3.1 优化设计基础
    3.2 舱体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3.3 舱体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3.3.1 静力学分析基础
        3.3.2 类三角形舱体静力学仿真分析设置
        3.3.2.1 新模型的导入
        3.3.2.2 对新模型添加材料属性
        3.3.2.3 对新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3.3.2.4 对新模型施加载荷与约束
        3.3.2.5 类三角形舱体的仿真分析结果
        3.3.3 拱形舱体的静力学仿真分析设置
        3.3.4 两种救生舱舱体的分析结果对比
    3.4 舱门的静力学仿真分析
        3.4.1 仿真分析前处理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类三角形舱体结构的优化分析
        3.5.1 优化设置
        3.5.2 类三角形舱体的优化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抗震分析
    4.1 对类三角形舱体进行模态分析
        4.1.1 模态分析基础
        4.1.2 对类三角形舱体模态分析设置
        4.1.3 对类三角形舱体模态分析结果
    4.2 对类三角形舱体瞬态动力学分析
        4.2.1 瞬态动力学基础
        4.2.2 类三角形舱体瞬态动力学分析设置
        4.2.3 类三角形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抗爆炸分析
    5.1 爆炸概述
        5.1.1 爆炸冲击波时间
        5.1.2 等效TNT计算
    5.2 基于AUTODYN的舱体爆炸分析
        5.2.1 AUTODYN软件理论
        5.2.2 材料模型设置
        5.2.3 舱体模型的建立与设置
        5.2.4 结果分析
    5.3 基于ABAQUS的抗爆冲击分析
        5.3.1 分析前处理设置
        5.3.2 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热分析
    6.1 火灾概述
    6.2 居民住宅楼内火灾的传热方式
        6.2.1 第一类传热方式—热传导
        6.2.2 第二类传热方式—热对流
        6.2.3 第三类传热方式—热辐射
    6.3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隔热保温设计
        6.3.1 隔热材料概述
        6.3.2 隔热材料的选择
        6.3.3 隔热层的结构设计
    6.4 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热防护性能分析
        6.4.1 与火源存在一定距离的热分析
        6.4.1.1 参数设置
        6.4.1.2 施加边界条件
        6.4.1.3 防护性能结果分析
        6.4.2 靠近火源位置的热分析
        6.4.2.1 施加边界条件
        6.4.2.2 防护性能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马蹄焰玻璃窑炉国外研究现状
        1.2.2 马蹄焰玻璃窑炉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意义
2 马蹄焰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马蹄焰玻璃窑炉整体结构设计
    2.2 池窑中不同温区的反应形式
    2.3 蓄热室数学模型的研究
        2.3.1 蓄热室内气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2.3.2 源项和空度的计算
        2.3.3 蓄热室内温度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2.3.4 集总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2.4 窑炉运行工艺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窑炉温度数学模型的辨识与分析
    3.1 前言
    3.2 窑炉系统耦合分析
    3.3 不变性原理解耦算法
    3.4 窑炉温度系统模型辨识
        3.4.1 参数模型辨识原理
        3.4.2 参数模型辨识步骤
        3.4.3 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模型
        3.4.3.1 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
        3.4.3.2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4.4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与分析
        3.4.4.1 模型参数的LS估计
        3.4.4.2 模型参数的RLS估计
        3.4.4.3 模型参数的FFRLS估计
        3.4.4.4 模型参数的RGC估计
        3.4.5 模型检验与转换
        3.4.5.1 模型辨识结果
        3.4.5.2 模型参数的仿真分析
        3.4.5.3 辨识模型的转换
    3.5 辨识系统性能常规分析
        3.5.1 窑炉温度系统时域分析
        3.5.2 窑炉温度系统频域分析
    3.6 PID调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6.1 有静差调节分析
        3.6.2 积分速度调节分析
        3.6.3 比例积分调节分析
        3.6.4 比例微分调节分析
        3.6.5 PID调节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窑炉温度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窑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4.2.1 控制器相关参数调节要求
        4.2.2 参数的现场凑试
        4.2.3 临界比例度算法
        4.2.4 改进内模控制算法
        4.2.5 迭代反馈调整算法
        4.2.6 IFT与传统控制方法性能比较
    4.3 改进PID控制算法
        4.3.1 窑炉温度系统的积分分离控制及分析
        4.3.2 窑炉温度系统不完全微分控制及分析
    4.4 窑炉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
        4.4.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4.4.2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4.5 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器的窑炉温度自适应控制
        4.5.1 二维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4.5.2 仿真及分析
    4.6 基于MAMDANI模型的模糊神经控制
        4.6.1 Mamdani模型的建立
        4.6.2 FNN控制器的的设计
        4.6.2.1 FNN的结构
        4.6.2.2 FNN的学习算法
        4.6.3 仿真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窑炉配料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引言
    5.2 配料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5.3 配料工艺流程
    5.4 配料控制系统组成
    5.5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5.6 给料系统的设计
    5.7 称重系统的设计
        5.7.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结构
        5.7.2 称重传感器的连接
    5.8 通讯系统的设计
        5.8.1 开关量接口的连接
        5.8.2 串行口及电源的连接
        5.8.3 通讯协议宏的应用
    5.9 全自动配料过程
    5.10系统监控程序设计
    5.11本章小结
6 进化神经网络对配料混合均匀度的预测研究
    6.1 引言
    6.2 进化算法机理
    6.3 进化算法基本要素确定
    6.4 非线性系统模型建立
        6.4.1 进化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过程
        6.4.2 遗传算法实现
        6.4.2.1 适应度函数的建立
        6.4.2.2 选择函数的建立
        6.4.2.3 交叉函数的建立
        6.4.2.4 变异函数的建立
        6.4.2.5 遗传算法主函数
    6.5 进化BP神经网络性能分析
        6.5.1 马蹄焰窑炉配料混合均匀度预测分析
        6.5.2 多入多出非线性系统输出预测分析
        6.5.2.1 输入输出向量设计
        6.5.2.2 BP神经网络设计
        6.5.2.3 BP神经网络性能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窑炉配料混合均匀度非线性函数极值寻优
    7.1 引言
    7.2 非线性函数结构
    7.3 神经单元输出数学模型
    7.4 梯度下降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
    7.5 非线性函数预测功能实现
        7.5.1 数据选择和归一化
        7.5.2 适应度函数结构确定
        7.5.3 非线性函数预测结果分析
    7.6 混合均匀度极值寻优
        7.6.1 优化算法流程
        7.6.2 优化方案设计
        7.6.3 原料组合优化
    7.7 优化结果分析
    7.8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目录

(5)基于Profibus的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业界内技术比较
    1.4 课题的意义
    1.5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6 本章小结
2 玻璃窑炉工艺及其燃烧控制参数
    2.1 浮法玻璃及其原料组成
    2.2 浮法玻璃熔化的一般工艺流程
    2.3 玻璃窑炉的几个重要热工参数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模糊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3.1 模糊控制原理
        3.1.1 一般模糊系统的基本结构
        3.1.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2 预测控制原理
    3.3 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模糊预测算法设计
        3.3.1 模型预测部分
        3.3.2 模糊控制部分
        3.3.3 模型校正部分
        3.3.4 自动换向部分
        3.3.5 液位控制系统
    3.4 系统算法实验与仿真
        3.4.1 窑炉压力控制仿真
        3.4.2 窑炉温度控制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PROFIBUS 现场总线介绍
    4.2 PLC 监控系统简介
    4.3 变频调速技术及其选型设计
        4.3.1 变频调速原理
        4.3.2 变频器选型与安装要求
    4.4 数据采集和检测装置选型设计
    4.5 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5.1 系统的监控要求
        4.5.2 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窑炉燃烧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实现的软件环境
    5.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2.1 窑炉压力和碹顶温度控制子程序
        5.2.2 液面自动控制系统
        5.2.3 自动换向控制系统
        5.2.4 冗余程序设计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5.3.1 组态软件简介
        5.3.2 组态画面及调试结果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SnO2-ZnO-CuO-Sb2O3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玻璃电熔技术及发展状况
        1.1.2 熔制玻璃的电极材料
    1.2 SnO_2基陶瓷材料的研究状况
        1.2.1 SnO_2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1.2.2 SnO_2基陶瓷材料
    1.3 论文工作的提出与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实验设计及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与设计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实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2.3 测试方法
        2.3.1 试样的显微结构与元素分析
        2.3.2 材料电阻率的测量
        2.3.3 SnO_2基电极陶瓷材料玻璃液侵蚀速率的测量
        2.3.4 材料抗弯强度的测量
第3章 单相掺杂对SnO_2基陶瓷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ZnO单相掺杂对SnO_2-ZnO陶瓷性能的影响
        3.2.1 ZnO含量对SnO_2-ZnO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3.2.2 ZnO含量对SnO_2-ZnO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3.2.3 SnO_2-ZnO陶瓷的致密化机理
        3.2.4 ZnO含量对SnO_2-ZnO陶瓷电阻率的影响
    3.3 Sb_2O_3单相掺杂对SnO_2-Sb_2O_3陶瓷性能的影响
        3.3.1 Sb_2O_3含量对SnO_2-Sb_2O_3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3.3.2 Sb_2O_3含量对SnO_2-Sb_2O_3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3.3.3 Sb_2O_3含量对SnO_2-Sb_2O_3陶瓷电阻率的影响
    3.4 CuO单相掺杂对SnO_2-CuO陶瓷性能的影响
        3.4.1 CuO含量对SnO_2-CuO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3.4.2 CuO含量对SnO_2-CuO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3.4.3 SnO_2-CuO陶瓷的烧结机理
        3.4.4 CuO含量对SnO_2-CuO陶瓷电阻率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复合掺杂对SnO_2基陶瓷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SnO_2-ZnO-Sb_2O_3陶瓷的性能
        4.2.1 Sb_2O_3含量对SnO_2-ZnO-Sb_2O_3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4.2.2 Sb_2O_3含量对SnO_2-ZnO-Sb_2O_3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4.2.3 SnO_2-ZnO-Sb_2O_3陶瓷的室温电阻率
        4.2.4 SnO_2-ZnO-Sb_2O_3陶瓷的抗弯强度
        4.2.5 SnO_2-ZnO-Sb_2O_3陶瓷的玻璃侵蚀速率
        4.2.6 SnO_2-ZnO-Sb_2O_3陶瓷的玻璃液侵蚀机理的探讨
    4.3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性能
        4.3.1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致密度
        4.3.2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
        4.3.3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室温电阻率
        4.3.4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抗弯强度
        4.3.5 SnO_2-ZnO-CuO-Sb_2O_3陶瓷的玻璃侵蚀速率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浮法玻璃熔窑烟气脱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所选课题的题目及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前言
        1.2.2 控制SO_2污染主要途径和技术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1.3.3 玻璃行业污染治理简介
    1.4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浮法玻璃熔窑工艺参数与烟气脱硫相关性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2.1 浮法玻璃熔窑与烟气脱硫相关性工艺
        2.1.1 浮法玻璃熔窑工艺简述
        2.1.2 浮法玻璃熔窑
        2.1.3 玻璃熔制工艺制度
        2.1.4 熔窑操作及控制
    2.2 浮法玻璃熔窑工艺参数与烟气脱硫相关性研究
        2.2.1 浮法玻璃熔窑烟气脱硫工艺的制定
        2.2.2 熔窑工艺参数与烟气脱硫操作参数的现场实验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玻璃集团浮法玻璃熔窑半干法脱硫除尘设备系统组成
    3.1 烟气脱硫除尘设备
        3.1.1 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质
        3.1.2 半干式洗净脱硫设备
        3.1.3 袋式除尘设备
        3.1.4 排气设备—引风机
        3.1.5 其它主要设备
    3.2 主要设备的选型及参数
    3.3 工程重点及难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硫塔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4.1 模拟软件
        4.1.1 CFD的发展
        4.1.2 FLUENT软件简介
    4.2 脱硫塔物理模型、网格划分及模拟条件
        4.2.1 脱硫塔物理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2.3 模拟条件
    4.3 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分析
        4.3.1 理论模型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3 综合分析
    4.4 喷雾液滴的轨迹模拟及分析
        4.4.1 理论模型
        4.4.2 轨迹模拟及分析
        4.4.3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气液两相间传质模型
        5.1.2 双膜理论
        5.1.3 SO_2的传质和反应
        5.1.4 控制方程及推导
    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5.2.1 雾滴初始粒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2 雾滴初始速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3 烟气入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4 烟气出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5 烟气入塔速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6 SO_2入塔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7 脱硫剂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玻璃集团浮法玻璃生产线现场验证和设备改进
    6.1 现场实验研究设备
    6.2 数值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6.3 脱硫效率的实验验证
        6.3.1 入塔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6.3.2 烟气出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6.3.3 烟气入塔速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6.3.4 SO_2入塔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6.3.5 脱硫剂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6.4 浮法玻璃熔窑工艺同脱硫相关性现场实验验证
    6.5 脱硫设备的现场改造
    6.6 烟气治理效果
    6.7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6.7.1 我国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7.2 洛玻集团浮法生产线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SnO2-CuO-Sb2O3电极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玻璃的电熔化制备技术及其电极材料
        1.1.1 玻璃的电熔化制备技术
        1.1.2 电熔玻璃技术中的电极材料
    1.2 SnO_2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1.3 SnO_2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水平
        1.3.1 纯SnO_2陶瓷烧结特性的研究现状
        1.3.2 SnO_2陶瓷的烧结致密化
        1.3.3 SnO_2陶瓷的导电性能
        1.3.4 SnO_2基陶瓷的抗玻璃液侵蚀性能
    1.4 本文工作的提出与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SnO_2-CuO-Sb_2O_3电极陶瓷材料烧结致密化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与测试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2.2.2.1 实验工艺的摸索
        2.2.2.2 实验流程的设计
        2.2.3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nO_2-CuO陶瓷的烧结致密化研究
        2.3.1.1 保温时间对SnO_2-CuO陶瓷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2.3.1.2 CuO的掺杂量对SnO_2-CuO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2.3.1.3 CuO掺杂量对SnO_2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2.3.1.4 SnO_2-CuO陶瓷的烧结机理
        2.3.2 Sb_2O_3对SnO_2-Sb_2O_3陶瓷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2.3.3 SnO_2-CuO-Sb_2O_3陶瓷的烧结致密化
        2.3.3.1 Sb_2O_3对SnO_2-CuO-Sb_2O_3陶瓷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2.3.3.2 Sb_2O_3对SnO_2-CuO-Sb_2O_3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SnO_2-CuO-Sb_2O_3电极陶瓷材料的导电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与测试
        3.2.1 测试样品的制备
        3.2.2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
        3.2.2 载流子迁移率的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相掺杂CuO与Sb_2O_3的SnO_2陶瓷导电性能
        3.3.1.1 CuO对SnO_2陶瓷导电性能的影响
        3.3.1.2 Sb_2O_3对SnO_2陶瓷导电性能的影响
        3.3.2 SnO_2-CuO-Sb_2O_3陶瓷的室温导电性能
        3.3.2.1 Sb_2O_3含量对SnO_2-CuO-Sb_2O_3陶瓷室温导电性能的影响
        3.3.2.2 CuO含量对SnO_2-CuO-Sb_2O_3陶瓷室温导电性能的影响
        3.3.3 SnO_2-CuO-Sb_2O_3陶瓷阻温特性的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SnO_2-CuO-Sb_2O_3电极陶瓷的力学与抗玻璃液侵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测试方法
        4.2.1 抗弯强度的测试
        4.2.2 抗玻璃液侵蚀性能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nO_2-CuO-Sb_2O_3基陶瓷的抗弯强度
        4.3.2 SnO_2-CuO-Sb_2O_3陶瓷的抗玻璃液侵蚀性能
        4.3.2.1 SnO_2-CuO-Sb_2O_3陶瓷的玻璃液侵蚀速率
        4.3.2.2 SnO_2-CuO-Sb_2O_3基陶瓷的玻璃液侵蚀机理的探讨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技术知识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课题含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
        1.3.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3.2 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的需要
        1.3.3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需要
        1.3.4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发展的需要
        1.3.5 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
        1.3.6 实际生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
        1.3.7 科技发展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动机理论
        2.1.2 信息发展理论
    2.2 文献综述
3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技术知识的实践研究
    3.1 对学生认识和理解现代技术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
        3.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 教学方法、途径及原则
        3.2.1 教学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3.2.2 中学物理教学中选择现代技术知识的途径和原则
    3.3 教学实践研究
        3.3.1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2 结合电视(报纸、杂志)节目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3 结合教材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4 结合教材后面的阅读材料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5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6 结合科普讲座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7 结合习题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8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3.9 结合其他学科渗透现代技术知识
    3.4 教学效果分析
        3.4.1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技术知识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和思考
        3.4.2 教学建议
        3.4.3 适合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现代技术知识
4 总结与展望
附:高中学生物理现代技术知识情况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型玻璃液面控制仪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盐湖卤水中低浓度铷(铯)的分离提取研究[D]. 宝阿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12)
  • [2]柔性玻璃展薄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成形机理研究[D]. 侯延升.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新型家用救生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研究[D]. 景秀敏.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4]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鞠云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5]基于Profibus的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显创. 河南理工大学, 2011(10)
  • [6]SnO2-ZnO-CuO-Sb2O3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雷蕾.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7]浮法玻璃熔窑烟气脱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许宁.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8]SnO2-CuO-Sb2O3电极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捷.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9]高中物理教学中现代技术知识的渗透研究[D]. 黄敏.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10]2006年中考理科综合练习题[J]. 张大海,骆凡.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03)

标签:;  ;  ;  ;  

新型玻璃液位控制器研制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