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

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

一、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伍年芬[1](2020)在《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作为全国着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加强、竞争激烈、风险不确定性增加等背景下所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关乎企业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企业中的龙头企业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对比对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情况展开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风险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构建的评价模型,对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2015年--2018年财务风险情况展开了动态交叉评估,寻找出了当前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在防范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对策。通过研究发现,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正在逐年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的必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财务融资不当、财务风范体系制度不健全、人才梯队跟不上、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撑不足、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为了提升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控制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期望能够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更好的促进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顾旭红[2](2019)在《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自2016年国家正式开始大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与经济都得到了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体现出质的飞越。国家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下,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不仅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之间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稳定发展。作为具有14个师(市)、178个农牧团场的军垦历史基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产业基础,全面发展工交建商、科教文卫等全面发展的地区。但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低度融合等问题都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使职工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并将分工协作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产业融合来论述其之间的相关性。其次分析兵团农牧团场发展的现实基础,包括农牧团场产业发展概况、相关政策、科技等方位支撑;再次阐述兵团对于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做出的举措;接着概括兵团农牧团场目前的产业融合发展成效,以此作为基础,为后文做整体铺垫。根据各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找出发展较为典型的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再次,根据对三个典型发展方式的产业融合方式、经营现状的分析,阐述农牧团场产业融合情况,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产业融合程度、法律法规、融资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第一,如果要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程度高,就必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第二,兵团农牧团场在产业内部整合型、产业链间延伸型、高新技术的渗透型和农业功能拓展型四个方面有一定的产业融合基础,但融合程度较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拓展农业多功能程度不够,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阻碍了补贴农牧团场的产业融合的发展。第三,各农牧团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和优势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从多种角度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从而使职工增收致富。此外,农牧团场职工应该与龙头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第四,为确保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顺利进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保障用以支撑。

许峰[3](2017)在《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逐步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开始改革。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国内国外“双层压力”下,我国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和新疆自身特点,导致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八师石河子市是兵团先进城市的代表,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1996年5月13日,师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应运而生,并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2015年6月,兵团进一步出台文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复苏和新疆政策机遇,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优化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产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在以下4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绪论部分。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新疆市场经济发展和石河子国资公司经营管理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并指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情况,对国有资产及国资公司的管理情况进行文献梳理。第二,主要理论与兵团国资公司的特殊性。主要论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并且在资金供给主体、公司基本特征和企业特殊性三个方面对兵团国资公司的特殊性进行研究。第三,石河子国资公司管理现状分析。本部分整体分析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现行治理与管理现状,然后总结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第四,石河子国资公司管理方式的调整。本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主要包括管理方式调整的目标,公司内部管理方式和外部管理方式的调整。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改革,有助于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政府”授权范围内,对国有资产进行多种形式的运营管理,可以促进公司规范化的发展。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存在一些理论以及实践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进行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既定“蓝图”的基础上,必须要努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上的制约和障碍,开创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保障石河子国资公司管理方式的调整,本文分别在师市层面,师市国资委层面和国资公司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孙建梅[4](2016)在《新疆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架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乌鲁木齐,商业地产投资迎来了黄金机遇期。SM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以丝路文明为依托、欧亚风情街区的“居住、办公、购物、文化、旅游”示范区。如何针对这样需求的客户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并策划出可操作的营销策略方案,最终满足多方的利益需求,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房地产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围绕营销环境分析、STP理论及4P营销策略理论框架展开研究。本文以SM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公司介绍、项目概况入手,结合营销环境和SWOT模型,对SM项目的宏观及微观环境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存在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其次,在此基础上,利用STP理论从地理因素、户型面积型和社会阶层三个因素确定了SM项目的目标市场。根据项目情况和对竞争项目的分析,将SM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为:丝路国际情调社区。本文的核心是从4P策略的角度为项目后期产品营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是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差异化策略、品牌与服务策略和产品质量策略。二是价格策略,通过对定价原则、定价方法的分析,确定了跟随竞争定价为主、差别定价为辅,两种定价策略结合的定价策略。三是渠道策略,结合项目情况选择自主销售为主、代理销售为辅的渠道策略。四是促销策略,针对目标客户,采取“以点带面重点攻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广告策略,充分发挥网络促销的威力,结合多样化推广活动和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共关系活动来提升项目影响力,在激烈的房市竞争中取得优势。最后,针对营销策略的落地,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项目的产品销售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对其他商业地产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亚丽[5](2016)在《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差异化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地处中国大陆的西北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重要的也是特殊的一部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维护新疆安定稳固的职责。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实现使命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推进工业化、引领区域发展,以城镇化为手段,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兵团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努力。本文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城镇化的内涵出发,首先阐述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现状与问题;其次利用新疆兵团近十五年的数据测算新疆兵团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分;然后利用各师2006年至2014年的数据测算兵团各师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接着对兵团各师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各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并与毗邻兵团师协调发展,选择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趋势得出:在2012年之前,人口城镇化率曲线高于多指标城镇化水平得分曲线,之后多指标城镇化水平得分曲线较高;多指标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曲线分为开始发展阶段与快速发展阶段。2、对新疆兵团各师的聚类结果为:第一类兵团师城镇化水平得分趋势较为平稳且增幅较小;第二类兵团师城镇化水平得分趋势波动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第三类兵团师城镇化水平得分趋势波动幅度很小,在2011年以前其城镇化水平得分曲线趋势上升缓慢,2011年之后上升速度较快,且后期城镇化水平得分曲线又有放缓的态势;第四类兵团师的趋势图波动幅度较大,波峰波谷相对较多。3、从兵团师实际出发,可采用工业园区主导的发展模式、边境口岸地缘型城镇化模式、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型模式,特色农产品开发的模式,各团组团发展模式等等。

谢大伟[6](2015)在《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演进过程,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加快新疆的城镇化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新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占地面积也将急剧扩张,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出现了“城镇化用地”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建立科学的城镇土地利用体系,实现新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首先,本文对城市化、城镇化及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合理利用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城镇化的基础理论及土地利用的相关基本理论,并对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主题内容总结。然后介绍新疆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新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疆不仅城镇化率较低,而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最后是回顾新疆土地利用的历史及新疆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并重点了分析了新疆城镇土地利用的状况。其次,对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通过对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新疆城镇土地投入产出综合指数整体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东疆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北疆,南疆最低。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角度,对新疆居民点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分析,以此提高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再次,分析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首先揭示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规模、产业结构、政府供地行为、土地政策等对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以及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是土地粗放利用的重要根源,制度的不完善为土地的投机行为提供了空间,也加剧了土地的粗放利用。然后总结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成功经验,得出对新疆城镇化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的启示。最后,对新疆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依次对新疆人口、城镇用地面积进行预测,并提出新疆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强调发展新疆的三大城市群,根据绿洲经济的特征,设计出适度开发型、重点开发型和限制开放型三种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最后提出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如何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如何从根本上破解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规划、财税、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新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为新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措施。

斯坎得尔·依布拉音[7](2013)在《石河子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师市合一的典型代表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1]。因此,研究石河子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形势下的兵团城镇化状况,对推进兵团城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研究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城镇化相关的理论为指导,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石河子地区城镇化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最终提出了促进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城镇化进展;第二部分对石河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重要的意义进行阐释;第三部分概述石河子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石河子城镇化现状、城镇化的发展状况;第四部分分析介绍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分析这些经验对石河子城镇化的启示;第五部分提出解决石河子城镇化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促进民族融合,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城镇化环境;在石河子分区域推进城镇化,发挥石河子各种人才的优势,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模式;通过促进工业化模式来推进石河子城镇化的进程;第六部分结合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石河子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对策和战略。新时期,兵团提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促进跨越式发展。只有积极改革兵团系统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才可以实现。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城镇化的过程,应是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改革进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改革,推进社会管理系统,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生产要素的积累,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经济规模。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的管理体制越健全,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也会越高。研究石河子地区的城镇化,对石河子地区和兵团城镇化进程均有影响,对促进石河子地区和兵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汪存华[8](2013)在《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都对分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分工促进技术发展,分工缩减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的效率,增进社会财富的积累。马克思认为,地域分工是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杨格认为分工引起报酬递增,舒尔茨(Schultz)、霍撒克(Houthakker)、贝克尔(Becker)、杨小凯、黄有光、厉以宁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和深化,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国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有47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307万人,占新疆自治区总人口的59.90%(2010年,第六次普查),是中国社会民族问题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新疆被天山自然地分割为南疆和北疆,而且南北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研究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防止新疆南北差距过大,对于实现和谐新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本文期望达到四个目标:第一,通过对新疆产业分工发展的历程研究,揭示新疆产业发展的变动轨迹;第二,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角度,探索导致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的原因;第三,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四,提出保持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疆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对新疆地区产业差距进行测算,从不同产业角度对新疆总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揭示了地区产业差异是新疆南疆和北疆差距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揭示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四大角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框架,并运用1978~2010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还依据新疆60年间88个县级数据分析了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还利用偏离份额法、区位商对新疆南疆和北疆地区进行了重新分工与合理布局研究,最后借鉴适当的产业政策措施,促进新疆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第一,从行政区划方面将新疆划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不同但有联系的行政区对新疆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第二,从四大维度揭示影响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差异的深刻原因,明确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的关键在于产业分工。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新疆产业分工变迁及其影响;第四,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新疆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进行验证,得出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建议,为新疆实现新的跨越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研究认为:新疆产业分工是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的关键所在,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已经对新疆产生特殊影响;新疆资源禀赋、政策因素、区位特征和社会因素的差别是导致新疆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新疆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促进南北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刘航[9](2013)在《制度视角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关于制度问题还是城镇化问题,都是极为系统和庞大的,本文只能有针对性的局部重点探讨,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首先,“是什么”,即现象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现状特征等;其次,“为什么”,即原理问题。对于兵团这样一个特殊制度产物,对其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显然无法离开其特殊的制度环境,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试图构建制度与兵团城镇化问题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并以此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特殊机制。第三,“怎么办”,即应对问题。重新审视研究的主体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制度创新和规划应对,为兵团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一批拟建城市的规划、管理问题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介绍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明确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第二章是理论框架构建。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同时引入权力和国家的概念,明确制度与权力、国家的基本概念,制度的构成、功能和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等内容,阐明国家权力与制度安排、制度与资源配置、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出制度通过资源配置作用于城镇化发展;制度环境的形成决定对外部资源的吸引能力并影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反作用于制度并引导资源的空间再分配和制度创新,由此构建制度与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和相互作用关系。第三章是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按照兵团总体性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兵团的城镇化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和八个细分阶段;通过分析兵团城镇化的基本要素条件、总体水平、城镇等级规模体系、空间分布、各师(市)的发展水平、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等,指出兵团城镇化率高,增长速度快;城镇规模小,城镇化质量较低;城镇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发展差异显着:城镇化动力不足,缺乏空间载体;城镇管理尚不完善,兵地关系有待理顺等主要特征。第四章是兵团城镇化的机制分析。从权力偏好、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制度移植等四个方面说明制度对兵团城镇化的作用。指出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权力行使,直接对人口、资本、空间等要素资源进行支配,直接影响兵团城镇化进程。此外,通过打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制定设市建镇标准等政策措施,间接性的对兵团城镇化产生促进或约束作用。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成了兵团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同时,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兵团不同层面的城镇化主体通过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创新,不仅实现了自身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制度变迁并促使国家制定新的正式规则,良好的制度创新为兵团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第五章是制度创新与规划应对。对兵团的特殊性和兵团城镇化的现实需求进行了再审视,指出兵团城镇化与其法律地位之间、“企业办城镇”模式的目标与需求之间、兵地利益再分配之间的多重矛盾等制度困境,以及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人从哪里来”、“人口如何集聚”、“集聚后干什么”、“钱从哪里来”等城镇化核心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明确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创新兵团城镇的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兵地融合发展制度和配套完善制度支持系统等兵团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建议,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构建兵团特殊制度下的城乡规划体系、在自治区层面形成兵地融合的城镇体系、实行差别化的城镇化政策、优化兵团城镇空间格局和完善提升城镇化支撑系统的保障能力等具体规划应对措施。第六章是结论与讨论。梳理本文主要结论,提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并展望兵团城镇化的未来研究方向。

王涛[10](2013)在《石河子村改居问题研究 ——以上六宫村等三个村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化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经济现象,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面貌显着改善。在中国城市化实践进程中,村改居是通过政府的力量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村改居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是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项特殊的政策。村改居是指在不征地、不重新安置就业的情况下,将社区内的农业人口整建制地转为城市居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在研究相关城市化理论和村改居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石河子上六宫村、河畔村、明珠新村三个村的村改居进行分析,论述了石河子在村改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1.3.2 财务风险成因研究综述
        1.3.3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综述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财务风险概念及范围
        2.1.1 财务风险定义
        2.1.2 财务风险的种类
        2.1.3 房地产财务风险的特征
    2.2 财务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2.2.1 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
        2.2.2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
        2.2.3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流程
    2.3 内部控制理论
第三章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与风险识别
    3.1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简介
        3.1.1 公司概况
        3.1.2 组织架构
        3.1.3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主要经营概况
    3.2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3.2.1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机构设置
        3.2.2 风险信息的采集
        3.2.3 风险评级的实施
        3.2.4 风险危机体系的修正与完善
        3.2.5 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3.2.6 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流程
    3.3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风险识别
        3.3.1 筹资风险
        3.3.2 债务风险
        3.3.3 投资风险
        3.3.4 资金回收风险
第四章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估
    4.1 运用方法的基本原理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AHP)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1 全面性原则
        4.2.2 可操作性原则
        4.2.3 可比性原则
        4.2.4 动态性原则
    4.3 评价指标选择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4.5 指标权重计算
        4.5.1 构造判断矩阵
        4.5.2 计算权重
    4.6 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值测算
    4.7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4.7.1 总体分析—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
        4.7.2 筹资与融资风险分析—外部的融资风险被忽略
        4.7.3 偿债能力风险分析—长短期债务结构不合理
        4.7.4 投资风险分析—财务稳健性较差
        4.7.5 资金回收风险分析——在售商品房和土地的存货周转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优化及保障措施
    5.1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优化
        5.1.1 加强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5.1.2 加强企业投资风险控制
        5.1.3 加强企业营运风险控制
        5.1.4 加强企业现金流风险控制
    5.2 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保障措施
        5.2.1 开展提质增效工程
        5.2.2 健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5.2.3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与机制
    2.1 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农业产业链
        2.1.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2 产业融合相关理论
        2.2.1 分工协作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2.3.1 纵向一体化
        2.3.2 工商资本引领
        2.3.3 龙头企业引领
        2.3.4 现代电商平台
    2.4 产业融合发展类型
        2.4.1 农业产业内部整合型融合
        2.4.2 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
        2.4.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2.4.4 技术渗透型融合
第三章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3.1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现实基础
        3.1.1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发展基础
        3.1.2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环境基础
        3.1.3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基础
    3.2 兵团推动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举措
        3.2.1 财政支持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2.2 创业创新支持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2.3 鼓励农牧团场申报产业融合示范点 ,拓宽产业融合发展区域
    3.3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3.3.1 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更加多样化
        3.3.2 产业融合推动农牧团场新型城镇化发展
        3.3.3 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3.3.4 产业融合催生农业新兴业态
        3.3.5 产业融合带动当地扶贫开发
第四章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4.1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融合发展
        4.1.1 农业产业内部整合型融合
        4.1.2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4.1.3 技术渗透型融合
        4.1.4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4.1.5 产业融合成效
        4.1.6 小结
    4.2 十四师224团红枣产业融合发展
        4.2.1 十四师224团红枣产业发展优势
        4.2.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4.2.3 技术渗透型融合
        4.2.4 产业融合成效
        4.2.5 小结
    4.3 十二师104团产业融合发展
        4.3.1 104团基本情况
        4.3.2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4.3.3 产业融合成效
        4.3.4 小结
第五章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5.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且融合方式单一
    5.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且管理体制不健全
    5.3 融资途径匮乏
    5.4 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5.5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5.6 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程度不高
第六章 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提升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程度
    6.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管理体制
    6.3 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6.4 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6.5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6.6 大力深度发展团场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3)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要理论与兵团国资公司特性
    2.1 主要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交易成本理论
        2.1.3 产权理论
    2.2 兵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特性
        2.2.1 兵团国资公司资金供给主体的特殊性
        2.2.2 兵团国资公司的基本特征
        2.2.3 兵团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第三章 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现状分析
    3.1 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简介
        3.1.1 公司介绍
        3.1.2 经营范围及绩效
    3.2 公司现行治理与管理状况
        3.2.1 治理结构
        3.2.2 公司内部机构
        3.2.3 主要管理及内控制度
    3.3 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晰
        3.3.2 资本经营困难
        3.3.3 人事制度不健全
        3.3.4 委托代理问题突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方式调整
    4.1 公司管理方式调整目标
    4.2 公司内部管理方式调整
        4.2.1 公司治理结构管理
        4.2.2 财务管理
        4.2.3 人力资本管理
        4.2.4 风险控制管理
    4.3 公司外部管理方式调整
        4.3.1 对权属企业的管理调整
        4.3.2 对托管企业的管理调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对师层面的建议
        5.1.1 明确功能定位
        5.1.2 明确产权管理
        5.1.3 明确人事改革
    5.2 对师市国资委建议
        5.2.1 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
        5.2.2 明确公司产权边界
        5.2.3 发挥市场决策主体作用
        5.2.4 构建监督激励体制
    5.3 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建议
        5.3.1 完善资本运营体制
        5.3.2 构建激励约束体系
        5.3.3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新疆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框架
2 理论综述
    2.1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概念
        2.1.1 房地产的概念
        2.1.2 房地产的特征
        2.1.3 房地产市场营销
    2.2 房地产营销环境及SWOT理论
        2.2.1 营销环境分析
        2.2.2 SWOT分析法
    2.3 房地产STP营销理论
    2.4 房地产营销策略理论
3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3.1 新疆兵烟房地产公司简介
    3.2 SM项目基本情况
    3.3 SM项目营销现状分析
    3.4 SM项目营销面临的问题
4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环境及SWOT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企业自身分析
        4.2.2 顾客需求分析
        4.2.3 竞争者分析
    4.3 SWOT分析
5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策略制定
    5.1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产品策略
        5.2.1 产品差异化策略
        5.2.2 品牌与服务策略
        5.2.3 产品质量策略
    5.3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价格策略
        5.3.1 定价原则
        5.3.2 定价方法
        5.3.3 定价策略
    5.4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渠道策略
        5.4.1 渠道的设计
        5.4.2 渠道的选择
        5.4.3 渠道的管理
    5.5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促销策略
        5.5.1 广告宣传
        5.5.2 网络促销
        5.5.3 销售促进
        5.5.4 公共关系
6 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策略的实施建议
    6.1 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
    6.2 培养专业的运营团队
    6.3 拓宽项目的融资渠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差异化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2.1.3 聚类分析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聚集-扩散城镇化理论
    2.2.2“三元结构”城镇化理论
    2.2.3 中心地理城镇化理论
    2.2.4“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3 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3.1 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1 城镇化发展现状
    3.1.2 存在的问题
    3.1.3 发展问题的成因
3.2 新疆兵团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3.2.1 发展现状
    3.2.2 存在的问题
    3.2.3 发展问题的成因
3.3 新疆兵团城镇化水平测度模型的设计
    3.3.1 指标体系的建构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多指标综合测度法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
3.5 新疆兵团城镇化水平测度
    3.5.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3.5.2 城镇化水平得分的测算
    3.5.3 城镇化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4 新疆兵团各师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4.1 各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4.2 各师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结果分析 5 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差异化模式选择研究
5.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启示
    5.1.1 发展模式
    5.1.2 启示
5.2 新疆兵团城镇化的差异化模式选择
    5.2.1 发展模式选择
    5.2.2 兵团各团组团发展方向 6 新疆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推进机制创新,促进兵地协调发展
6.2 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3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6.4 适度增加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6.5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研究
        1.2.2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关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1.2.4 关于土地空间扩展的研究
        1.2.5 文献评价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与城市化
        2.1.2 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土地合理利用
    2.2 城镇化的基础理论
        2.2.1 田园城市理论(分散发展)
        2.2.2 卫星城理论(分散发展)
        2.2.3 有机疏散理论(分散发展)
        2.2.4 聚集经济理论(集中发展)
        2.2.5 世界城市理论(集中发展)
        2.2.6 城市群理论(集中发展)
        2.2.7 紧凑城市理论(集中发展)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
        2.3.1 集约基础:区位理论
        2.3.2 集约理由:土地稀缺原理
        2.3.3 集约目标:土地可持续利用
        2.3.4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3.5 集约依据:节约集约用地理论
    2.4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主体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状况
    3.1 新疆经济综合发展状况
        3.1.1 新疆自然资源状况
        3.1.2 新疆城乡经济发展状况
        3.1.3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2 新疆城镇化发展状况
        3.2.1 新疆城镇化现状
        3.2.2 新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考察
        3.3.1 新疆土地利用的历史回顾
        3.3.2 新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
        3.3.3 新疆各地区土地产出状况
        3.3.4 新疆建设用地现状与变化
        3.3.5 新疆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新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思路
    4.2 新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4.2.2 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2.3 指标权重确定
        4.2.4 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4.2.5 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4.2.6 新疆城镇土地生产效率收敛性检验
        4.2.7 小结
    4.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分析
        4.3.1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4.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第五章 新疆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1.1 占用耕地矛盾突出,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5.1.2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闲置比较严重
        5.1.3 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规划的约束力欠缺
        5.1.4 集体建设用地未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粗放
        5.1.5 产业集聚度低,土地综合效益低下
        5.1.6 城市土地以地表开发为主,立体空间开发不足
        5.1.7 城市土地房屋容积率较低,容积率指标制定滞后
    5.2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城镇人.增速影响集约利用
        5.2.2 产业结构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3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4 集约技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5 土地政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6“半城镇化”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
        5.2.7 城镇规模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8 政府供地策略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2.9 土地投机行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6.1 国外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制度
        6.1.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制度
        6.1.2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制度
        6.1.3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利用制度
    6.2 国内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与探索
        6.2.1 成都市城乡统筹与土地改革的经验
        6.2.2 上海“老浦西”和“新浦东”的建设启示
    6.3 国外先进经验及国内实践经验对新疆的借鉴
        6.3.1 借鉴要考虑区情及发展阶段
        6.3.2 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较小的用地代价更值得借鉴
        6.3.3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
        6.3.4 更加重视城市土地用途管制
        6.3.5 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6.3.6 细化土地管理法规,实行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6.3.7 普遍重视土地的集约利用
        6.3.8“老浦西”经验借鉴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预测及集约用地模式设计
    7.1 新疆人口预测
        7.1.1 新疆人口增长状况
        7.1.2 新疆人口预测模型
        7.1.3 新疆人口预测分析
    7.2 新疆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与紧缺性分析
        7.2.1 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3 预测模型构建
        7.2.4 新疆城镇用地需求预测
        7.2.5 新疆城镇用地紧缺性分析
    7.3 新疆城镇布局及集约用地模式设计
        7.3.1 新疆城镇化战略及城市群
        7.3.2 新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模式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8.1 加强对土地的总量控制,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及耕地保护要求
        8.1.1 设定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范围,逐步压缩征地规模
        8.1.2 统筹建设用地与农地总量安排
        8.1.3 提高农业用地比较利益,控制城镇向农业用地蔓延
        8.1.4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增加耕地数量
    8.2 加强规划管理,提高用地水平
        8.2.1 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积极做好规划公开工作
        8.2.2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集体土地利用效率
        8.2.3 合理安排城镇内部发展空间,实现城镇土地高效利用
        8.2.4 改变兵地分割局面,实施城镇体系区域整体规划
        8.2.5 以交通规划和交通方式引导土地开发利用
        8.2.6 改变城市规划中容积率及建筑密度控制方式
        8.2.7 做好新区的土地规划,控制新区的数量和规模
    8.3 改革土地收益和税收制度,推进土地财政转型
        8.3.1 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
        8.3.2 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8.3.3 改进征收管理体制,提高征缴效率
    8.4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8.4.1 减少或避免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8.4.2 推进新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8.5 加快土地整理步伐,有效控制城镇外延扩展
        8.5.1 建立推进土地整理的法律制度
        8.5.2 规范整理企业用地
        8.5.3 积极利用土地置换政策
        8.5.4 完善城镇土地储备制度,加快老城区改造
    8.6 改革土地利用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8.6.1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8.6.2 完善土地租赁、抵押、转让二级市场
    8.7 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石河子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城镇化在石河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1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2.2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3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拉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4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3章 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质量评价
    3.1 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3.2 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试
    3.3 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石河子地区城镇化的启示
    4.1 国外成功经验
    4.2 国内成功经验
    4.3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石河子地区城镇化的启示
第5章 解决石河子地区城镇化问题的对策
    5.1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
    5.2 分区域推进石河子地区城镇化进程
    5.3 发挥石河子各类人才优势,提高城镇化水平
    5.4 通过促进工业化模式来推进石河子城镇化的进程
    5.5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第6章 结论与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产业分工的相关研究
        1.2.2 区域产业分工及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1.2.3 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1.2.4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1.2.5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1.2.6 新疆及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1.2.7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
        2.1.1 产业分工
        2.1.2 区域协调发展
        2.1.3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2.2 理论依据
        2.2.1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2.2.2 产业区位理论
        2.2.3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
        2.2.4 经济增长理论
        2.2.5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2.2.6 经济发展阶段论
第三章 新疆产业分工发展变迁历程
    3.1 改革开放以前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3.1.1 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逐渐过渡(1949-1958)
        3.1.2 二元经济进入稳定协调发展时期(1958-1966)
        3.1.3 工业经济大幅度波动,生产进入缓慢期(1966-1978)
    3.2 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3.2.1 要素价格放开,竞争机制引入(1978-1992)
        3.2.2 市场开放,产业先行(1993-1999)
        3.2.3 结构调整,战略转型(2000-2010)
    3.3 小结
第四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现状及评价
    4.1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布现状及特征
        4.1.1 南北疆区域的界定
        4.1.2 南北疆区域产业现状
        4.1.3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4.2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差异性评判指标与方法
        4.2.1 静态、动态指标
        4.2.2 综合指标与单指标相结合的分析
        4.2.3 变异指标比较
        4.2.4 综合指数法
    4.3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测度
        4.3.1 新疆南北疆产业发展不平衡指数
        4.3.2 农林牧渔业不平衡性测度
        4.3.3 工业、建筑业不平衡性测度
        4.3.4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不平衡性测度
    4.4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比较
        4.4.1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与农业经济
        4.4.2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4.4.3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
        4.4.4 产业结构
    4.5 新疆南北疆地区收入差异的部门分解
        4.5.1 指标与方法选取
        4.5.2 地区间产业不平衡度的部门分解
第五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与效应分析
    5.1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现状
        5.1.1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5.1.2 地区就业情况
        5.1.3 地区劳动生产率
        5.1.4 产业劳动生产率
    5.2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5.2.1 资源禀赋因素分析及实证
        5.2.2 政策因素分析与实证
        5.2.3 区位因素分析与实证
        5.2.4 社会因素分析与实证
        5.2.5 小结
    5.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效应分析
        5.3.1 平衡-不平衡增长的测度-离散测度
        5.3.2 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
        5.3.3 效应分析
第六章 促进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疆产业分工与布局
    6.1 新疆产业分工依据与原则
        6.1.1 产业选择的依据
        6.1.2 新疆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6.2 对南北疆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竞争优势的判断与实证
        6.2.1 南北疆区域发展水平判断
        6.2.2 南北疆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6.2.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优势实证分析
    6.3 新疆南北疆第一产业构成与竞争力分析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一产业竞争力分析
        6.3.3 南北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3.4 南北疆第一产业分工的差异比较
    6.4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6.4.1 南北疆第二产业数据来源
        6.4.2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6.4.3 南北疆工业内部分行业竞争优势评价
        6.4.4 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6.4.5 南北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4.6 南北疆地州第二产业区位熵
        6.4.7 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差异
        6.4.8 南北疆工业产业布局
    6.5 新疆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6.5.1 第三产业数据来源
        6.5.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
        6.5.3 南北疆地州第三产业区位熵
        6.5.4 南北疆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5.5 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
    6.6 促进南疆和北疆协调产业空间布局建议
        6.6.1 重点发展天山南坡产业带
        6.6.2 加强发展南疆三地州地
        6.6.3 建立南疆塔里木博彩城
        6.6.4 推进沿边高寒地区发展
        6.6.5 继续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
        6.6.6 创新对口支援新疆产业模式
第七章 推动新疆南北疆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
    7.1 国外产业政策
        7.1.1 美国产业发展政策
        7.1.2 日本产业发展政策
        7.1.3 德国产业发展政策
    7.2 国外产业政策三大模式
        7.2.1 “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模式
        7.2.2 “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7.2.3 “跨国家型”的欧盟模式
    7.3 国外产业协调发展对南北疆的启示
        7.3.1 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7.3.2 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
    7.4 促进新疆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7.4.1 调整结构,政企协作,建立产业经济整体发展及区域合作机制
        7.4.2 实施产业与资源对接
        7.4.3 加速城镇化进程
        7.4.4 整合南北疆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区域
        7.4.5 完善支撑系统
第八章 新疆南北疆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保障措施
    8.1 不拘一格引人才,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发展提供活力
        8.1.1 建立南疆大学城,培训各种奇缺人才
        8.1.2 通过“挂职锻炼”进行人才引进
        8.1.3 设立大学创业园聘用人才
        8.1.4 以创新手段营造创业环境留住人才
        8.1.5 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培养人才
    8.2 奖励基金支持
        8.2.1 设立国家专项基金,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8.2.2 建立企业转产基金,有效处理衰老废旧矿业
        8.2.3 建立环保基金,加大环保治理
        8.2.4 实行资源分享政策,中央地方共享资源
        8.2.5 设立社保基金,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百姓谋求福利
    8.3 优惠政策机制
        8.3.1 制定偏向南疆的产业投资优惠政策
        8.3.2 设立偏向南疆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8.3.3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8.4 实施偏向南疆的交通设施改进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存在的局限
    9.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表(1978 年-2010 年)
    附表2 全国产业结构演进(1978 年-2010 年)
    附表3 全国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1978 年-2010 年)
    附表4 新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0 年)(%)
    附表5 改革开放前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附表6 改革开放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9)制度视角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层面
        1.1.2.2 实践层面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1.2.2 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2.3 我国城镇化问题研究中与制度相关的内容
        1.2.4 兵团城镇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兵团城镇
        1.3.2 兵团城镇化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制度的理论框架概述
    2.1 基本概念——制度、权力与国家
        (1) 制度
        (2) 权力
        (3) 国家
    2.2 制度的基础理论
        2.2.1 制度的构成
        2.2.2 制度的功能
        2.2.3 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
    2.3 国家权力与制度安排
    2.4 制度与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2.4.1 制度与资源配置
        2.4.2 制度与经济增长
        2.4.3 制度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作用下兵团城镇化绩效的过程分析
    3.1 古代屯垦制度对新疆城镇格局有着深刻影响
    3.2 变迁中的兵团城镇化发展历程考察
        3.2.1 准军事化生产部队时期(1949-1954)
        3.2.2 正规化国营农场时期(1954-1975)
        3.2.2.1 大发展时期(1954-1966)
        3.2.2.2 停滞受挫时期(1966-1975)
        3.2.3 职能化农垦事业时期(1975-1981)
        3.2.4 兵团转型发展时期(1982-至今)
        3.2.4.1 农业部管理时期(1982-1990)
        3.2.4.2 国家计划单列时期(1990-至今)
    3.3 特殊制度下兵团城镇化现状比较
        3.3.1 兵团城镇化的要素基础
        (1) 区位条件
        (2) 资源条件
        (3) 经济基础
        (4) 社会发展情况
        3.3.2 兵团城镇化的现状情况
        3.3.2.1 城镇化总体水平分析
        3.3.2.2 城镇等级规模体系
        3.3.2.3 城镇空间分布
        3.3.2.4 各师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
        3.3.2.5 兵团城市与区域发展水平比较
        3.3.3 兵团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3.3.3.1 兵团工业化处于初中期阶段,明显滞后于城镇化
        3.3.3.2 工业园区作为兵团工业化的主要载体,推动了兵团城镇化建设
        3.3.3.3 工业成为兵团投资的重点,为兵团经济向城镇聚集提供了主要动力
    3.4 兵团城镇化特征的总体评价
        3.4.1 兵团城镇化率高,增长速度快
        3.4.2 兵团城镇规模小,城镇化质量不高
        3.4.3 兵团城镇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发展差异显着
        3.4.4 城镇化动力不足,缺乏空间载体
        3.4.5 城镇规划管理尚不完善,兵地关系有待理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城镇化机制的制度分析
    4.1 权力偏好决定兵团城镇化的基本战略
    4.2 自上而下的兵团城镇化资源配置
        4.2.1 国家计划影响兵团总人口变迁
        4.2.2 国家投资为兵团城镇化注入外部动力
        4.2.3 国家战略决定兵团城镇空间的三次布局
        4.2.4 内外开放为兵团城镇化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4.2.5 国家批准兵团设市建镇影响城镇化进程
    4.3 自下而上的兵团城镇化模式创新
        4.3.1 兵团总体推行人口空间转移优先的城镇化模式
        4.3.2 兵团城市的“师市合一”模式
        4.3.3 师部城区的“兵地共建”模式
        4.3.4 团场小城镇的“团、镇、区合一”模式
    4.4 制度移植对兵团城镇化路径的影响
        4.4.1 黑龙江农垦的相关经验
        4.4.2 兵团当前加快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做法
        4.4.3 城镇化路径“移植”导致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与规划应对
    5.1 对于研究主体的再认识
        5.1.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性
        (1) 城镇职能:维稳戍边与经济发展并重
        (2)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
        (3) 区域协调:兵团与地方城镇发展并进
        (4) 内外开放:国内与国外资源市场并用
        5.1.2 兵团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
        (1) 栓心留人,提升戍边队伍的综合实力
        (2) 为工业化提供空间载体,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
        (3) 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5.2 对于研究问题的再认识
        5.2.1 兵团城镇化的制度矛盾
        (1) 兵团城镇化与其法律地位矛盾
        (2) “企业办城镇”模式的目标与需求矛盾
        (3) 兵团城镇化造成兵地利益再分配的矛盾
        5.2.2 兵团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
        (1) 兵团城镇吸引力不足,人从哪里来?
        (2) 城镇布局分散,人口如何聚集?
        (3) 缺乏产业支撑,人口聚集干什么?
        (4) 财权与事权不统一,钱从哪里来?
    5.3 兵团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5.3.1 明确兵团的法律主体地位
        5.3.2 创新兵团城镇的管理制度
        5.3.3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5.3.4 完善兵地融合发展制度
        5.3.5 配套完善制度支持系统
    5.4 兵团城镇化的规划应对
        5.4.1 构建兵团特殊制度下的城乡体系
        5.4.2 在自治区层面形成兵地融合的城镇体系
        5.4.3 实行差别化的城镇化政策
        5.4.4 优化兵团城镇空间格局
        5.4.5 完善提升城镇化支撑系统的保障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6.3 问题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石河子村改居问题研究 ——以上六宫村等三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村改居研究综述
        1.3.1 国外情况
        1.3.2 国内情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村改居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2.1 村改居
    2.2 城市化
    2.3 城乡统筹战略
    2.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5 城中村居住形态的演变
第三章 村改居工作的发展及模式
    3.1 村改居工作发展
    3.2 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模式
        3.2.1 广东省的实践
        3.2.2 贵阳市的实践
        3.2.3 重庆市的实践
        3.2.4 韩国的“新村运动”
第四章 石河子村改居发展现状
    4.1 石河子东城街道基本情况
    4.2 石河子东城街道三个村改居基本情况
    4.3 石河子村改居的主要做法
        4.3.1 认真做好村民养老参保补费工作
        4.3.2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4.3.3 保证村改居的质量,切实维护村民的利益
        4.3.4 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4.4 石河子东城街道村改居取得的成效
第五章 石河子村改居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管理体制方面
    5.2 生产生活保障方面
    5.3 就业方面
    5.4 农村集体资产改制方面
    5.5 政策依据方面
    5.6 心理问题方面
第六章 完善石河子村改居的对策与建议
    6.1 村改居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实现从“外源式”到“内生式”的村改居
        6.2.2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
        6.2.3 原有集体经济的资产处置,要做到公平公正
        6.2.4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荣民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伍年芬.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兵团农牧团场产业融合发展调查研究[D]. 顾旭红.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石河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问题研究[D]. 许峰.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4]新疆兵烟房地产公司SM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孙建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5]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差异化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王亚丽. 新疆大学, 2016(02)
  • [6]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 谢大伟.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7]石河子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 斯坎得尔·依布拉音.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5)
  • [8]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汪存华.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9]制度视角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问题研究[D]. 刘航. 南京大学, 2013(05)
  • [10]石河子村改居问题研究 ——以上六宫村等三个村为例[D]. 王涛. 石河子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石河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