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周安娜[1](2021)在《阿伦特“积极生活”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认为

刘浪[2](2021)在《基于数学和编程结合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丹[3](2021)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兰[4](2021)在《基于公共危机事件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鲁冰[5](2021)在《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文中指出

郭思亮[6](2021)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教育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张珍珍[7](2021)在《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研究 ——以陕西蓝田县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解决好如何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关键问题的重要课程。在中学思政课中加强法治教育,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高中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思政课中法治教育的学习,能够使得初中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融入法治化社会,成为一个知法懂法护法守法的小公民。加强初中生法治教育不仅对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建设性的作用,同时对维护国家社会秩序有基础性的意义。近几年,在党中央对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下,城市地区很多初中响应国家号召,重点推进学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且更新教学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及人们信息获取渠道较为狭窄等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依旧不强,很多留守儿童在家庭法治教育方面呈现空白。因此农村学校便需要承担起法治教育的主要责任。但由于学校长期以来重应试教育轻法治教育、以及专门法治教育方面师资的短缺,农村初中的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农村初中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动性低于城市初中生,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提升以及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同时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本论文以实证调查为基础,以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蓝田县农村初中开展思政课法治教育调查,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设置为绪论,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和重难点作以说明;第二部分是对法治教育一系列概念进行阐述,说明了初中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和意义;第三部分设置的是对蓝田地区乡镇初中思政课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中需要改进之处;第四部分是从学校、学生、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在于期冀对乡镇地区初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的推进有所助益,对目前现存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李小培[8](2021)在《面向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校本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谈恬孜[9](2021)在《儒家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以江苏高校为例》文中指出

曹勇[10](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二、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7)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研究 ——以陕西蓝田县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相关理论
    2.1 法治教育相关概念
        2.1.1 法治
        2.1.2 法治教育
        2.1.3 初中思政课中的法治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习近平法治思想
        2.2.2 教育学人才理论
        2.2.3 社会学管理理论
    2.3 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2.3.1 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建设者和接班人
        2.3.2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3 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
        2.3.4 有利于树立青少年的法治思维
    2.4 初中法治教育的目标
        2.4.1 丰富学生法律知识的目标
        2.4.2 提高学生守法护法用法能力的目标
        2.4.3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 蓝田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程序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学生自身法律意识层面
        3.2.2 学校法治教育层面
    3.3 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主体的法律意识较低
        3.3.2 法律专业教师缺乏且教学方式单一
        3.3.3 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3.3.4 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支持
        3.3.5 学校法治教育评价方式有待提高
    3.4 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3.4.1 学校轻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3.4.2 教师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3.4.3 低俗化的舆论环境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不良影响
        3.4.4 法治实践教育匮乏
4 完善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的对策
    4.1 营造农村初中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4.1.1 农村学校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4.1.2 农村学校增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
        4.1.3 教师集体开发课程资源
    4.2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4.2.1 掌握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水平发展状况
        4.2.2 了解学生现实法律困境
        4.2.3 采用心理学方法对学生适时引导
    4.3 提高教师法律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4.3.1 教师应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4.3.2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4.3.3 教师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类培训
    4.4 教师改善教学方法
        4.4.1 案例教学法
        4.4.2 活动教学法
        4.4.3 讨论教学法
        4.4.4 情境教学法
    4.5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4.5.1 准确把握初中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的原则
        4.5.2 转变学科为“配角”的观念
        4.5.3 有效落实多种评价方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生思政课法治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阿伦特“积极生活”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周安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数学和编程结合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研究[D]. 刘浪. 江南大学, 2021
  • [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研究[D]. 杨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公共危机事件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D]. 邓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D]. 鲁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教育统计分析[D]. 郭思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7]农村初中思政课法治教育研究 ——以陕西蓝田县中学为例[D]. 张珍珍.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8]面向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校本课程设计研究[D]. 李小培. 湖北大学, 2021
  • [9]儒家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以江苏高校为例[D]. 谈恬孜.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标签:;  ;  ;  

论设计思维教育在公共义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