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

《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

一、《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吴涛[1](2019)在《不同海域多频段海杂波特性差异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下的海杂波特性对于雷达探测、遥感、SAR成像以及态势感知等应用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海杂波特性差异明显,因此亟需建立真实海洋环境海杂波特性数据库。然而,单纯通过现场实验获取海杂波特性数据成本十分高昂,需要结合不同海域多频段海杂波特性建模,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协同,利用深度学习研究和评估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和影响因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海杂波特性仿真建模,并对不同海域海杂波的差异性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数据,结合时变多尺度海面海杂波特性建模和高性能仿真计算,揭示了小擦地角情况下,高海情、高频段条件下易产生海尖峰现象的物理机制,并建立了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多物理场的海杂波数据库。研究海洋环境要素主要包括风速、风向、波高、波向和波周期等对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差异性的主要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特色概括如下:1.由于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海杂波特性差异明显,因此亟需建立真实海洋环境海杂波特性数据库。本文利用20152017年欧洲中尺度气象数据资料,建立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的海浪类型分类和海洋环境要素的多物理场时空分布数据库,包括不同海域四季各海洋环境要素大概率取值范围,该数据库为建立海面电磁散射理论模型、海杂波特性建模以及深度学习提供可靠的真实海洋环境多物理场条件。2.传统风浪谱海面电磁散射模型仅考虑风速和风向,无法分析不同海域相同海情条件下,海杂波特性的差异。本文考虑波高、波向和波周期的混合重力波海浪谱,结合基于风速和风向的瞬时Efouhaily张力波模型,实现了实际海洋环境的多尺度海面几何建模,并改进了含泡沫修正双尺度算法,研究不同海域相同风向风向下海面电磁散射特性,揭示其差异性机理。3.本文利用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数据,结合时变多尺度海面海杂波特性建模和高性能仿真计算,揭示了小擦地角情况下,高海情、高频段条件下易产生海尖峰现象的物理机制,并建立了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多物理场的海杂波数据库。重点运用深度学习研究了海杂波统计特征量和海洋环境各参数的多物理场参数和深度认知模型,提出了因子分析法并应用于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并以同一海域海洋环境数据为例,结合海杂波时间序列和多普勒特性分析发现,实际海杂波在高频段、高海情时,小擦地角情况下,海杂波的散射系数经常会出现HH极化高于VV极化现象;同时,当擦地角取10°、5°和3°时,从S和X波段HH极化和VV极化幅度极化比可发现,随着海情增大,波段升高,擦地角减小,HH极化大于VV极化的情况明显增多。高海情小擦地角下,海面的多径效应、绕射效应和体面复合散射效应更为凸显,这也可能是出现“海尖峰”现象的主要散射机理。4.传统海尖峰提取方法复杂且限制条件多,本文引入孤立森林异常数据分析算法计算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数据的异常分数,研究发现海洋环境异常分数小于-0.1的时间段与台风等恶劣天气相关性极高;同时,发现不同极化幅度均值的异常分数小于-0.1的时间段与雷达回波异常现象相关性极高,并且海洋环境异常的时间段内,海尖峰现象更容易发生。上述研究成果为海洋电磁态势感知提供技术支撑。

刘军[2](2019)在《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机遇期做出的重要决定,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经环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步骤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以来,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北京市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重点环节,相继推出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简明阐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颇具中国特色的“多规合一”理论进行了系统探讨;全面梳理了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发展和改革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北京市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归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剖析了北京市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部分城市的相关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深入探讨“多规合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能等问题,力求找到破解改革瓶颈的途径、策略和措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概括和提炼2013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改革实践,指明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处于2.0版的发展阶段,最终会演进到3.0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总结出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一是正视不同国情的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二是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三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四是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最后,本文对北京市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四是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五是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明梓[3](2019)在《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能源的大量消耗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持之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大,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特点,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同时,对能源的不合理开采和低效利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阻碍经济增长,而且威胁着居民健康。使经济增长摆脱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换言之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解耦研究多针对我国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为对象的解耦研究较少。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解耦状态演化及优化研究上。解耦(Decoupling)也被称为“脱钩”,是指由经济活动总量带来的环境冲击减轻,使两者的耦合程度不断降低甚至最终消除耦合关系的过程。这种环境冲击包含物质或能源投入和由物质、能源引起的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因此,解耦研究包含去物质化和去污染化两个角度,本文的研究主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属于去物质化角度。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量化研究,通常需要对两者的解耦状态进行测度。解耦状态反映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程度,耦合程度越低,两者的解耦状态越好。本文首先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弹性解耦理论,构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该理论框架,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再次,本文建立了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的耦合程度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时期两者的解耦状态。最后,根据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和驱动因素,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能源消费量、经济增长量、解耦状态进行情景预测;将改进的解耦优化算法运用于神经网络模型,以能源、经济相关的规划目标为约束,对三者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预测的结果和输入参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对能源消费的驱动作用为正向,该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而能源强度效应为负向驱动,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将最终影响整体解耦状态。东部地区受能源强度、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效应影响程度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效应分别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结构效应对四个地区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均不稳定。第二,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基本处于弱解耦状态,表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有所下降,能源效率提高,然而效率提高的程度有限,能源消费量仍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研究期内,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解耦状态恶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程度变高,东部和东北地区的解耦状态相对稳定;解耦演化水平是反应解耦状态和演化稳定性的综合指标,1996-2016年间仅有东北地区的演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其余三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通过对比解耦优化、基准和政策情景预测的结果及相应输入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提升我国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状态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创新驱动能力。优化后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指标在2020年和2030年全部超额实现相关规划目标,而情景预测结果仅实现了能源消费规划目标,没有实现经济规划目标;优化后的解耦状态总体优于预测解耦状态,相关政策规划对于提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在吸收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解耦进行了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创新。一是突破性的构建了用于解耦驱动因素分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提升了解耦因素分解的系统性。二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解耦状态测度模型的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方法,降低了解耦状态测度中对时序区间划分的主观性,提升了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解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补充。三是将地区差异引入解耦状态预测全国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预测的精确度。四是首次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解耦优化研究,并对现有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升了算法的全局优化性,提高了优化研究中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刘海涛[4](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张银凤[5](2019)在《1917-1927年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社会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马少珍[6](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韦维[7](2019)在《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与产业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创新来源,与产业共同构成推动创新的螺旋链条,相互促进,共生发展。为了探究大学与产业的相互关系、动力机制和演变历程,本研究选取与产业发展最为密切的大学工科学科为代表,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沿着工科发展对产业的影响和产业发展对学科的影响两条主线,通过对我国工科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脉络的文献梳理,以及对不同时期大学工科学科毕业生情况、科学研究、技术转让、科研经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数据和事实的描述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及国家政策,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末和21世纪以来的两个历史阶段中政产学关系的主要特征和动力机制,并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加强工科建设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从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以前,我国的政产学关系主要呈现出“国家干预模式”的特征,并逐步向“三螺旋创新模式”转化。高校与产业的互动在国家计划体系下开展,大学通过人才培养,以隐形知识流动的方式为产业输送大量建设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承担科研课题来生产新的知识,并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创性技术支持。而产业则通过研究资助、催生新的学科专业等方式促进大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本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三螺旋创新模式”阶段,政府、大学和产业分别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创新链条,通过更加深入密切的合作来相互促进,形成螺旋上升的创新形态。一方面,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产业的迅猛发展则催生了新的学科专业、激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的科学研究中来,反过来又深深影响着大学学科的发展。3.在“国家干预模式”中,政府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大学和产业间还存在着相对严格的界限,二者的互动停留在较浅层面上。而在“三螺旋创新模式”中,政府、大学和产业的边界出现了交融,互动也更加广泛深入,三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创新的动力来源。

黄梦月[8](2019)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科建设在探索中不断深化,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学科建设起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各种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已经比较成熟,诸如“985工程”、“211工程”、“特聘教授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都具有“重点建设”的性质。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并贯彻实施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江苏省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以落实本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这项工作,计划利用6年的时间,分两期推进这项工程建设。第一期工程始于2010年,终于2013年;第二期工程始于2013年,终于2015年。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规模宏大、资金丰厚,在提升江苏高校整体实力和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上意义深远。本文第一章从江苏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分析入手,分析其“重点建设”的政策渊源自1985年至今的阶段演变,梳理了当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内容。第二章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布局、验收结果、建设成效三个维度,以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两个方面,较全面的分析已实施的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第三章以N校立项学科为例分析,展示了N校优势学科项目的运行状况、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整体上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项目”进行进展分析和问题分析,认为项目建设形成了江苏高校学科建设高峰、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优秀人才、促进了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优势学科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高水平师资队伍与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师资队伍与领军人才缺乏、公共资源的竞争降低了高校的自主性、学科建设功利化趋向明显。因此需要创新经费管理机制、增强高校学科统筹权力、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创新科研服务机制。在肯定“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取得的成效之余,我们也需要增强反思意识,充分探讨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发展模式上如何处理趋同与趋异的问题、发展视野上如何兼顾国内与国际的问题、发展道路中如何辨识数字与方向的问题、发展归因中如何考虑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可比与不可比问题,并思考立项与不立项、局部与整体的效益总和问题,等等。

吴小兰[9](2018)在《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是当今科学时代的一大特征。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较大的突破或影响。不同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不仅能解决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推动新兴领域的进步。但困囿于跨学科用户储备的不足,导致一些跨学科项目在评审时被送至不善于评估项目所有部分的小组或审稿人而影响项目是否获得资助,这对跨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开展跨学科用户的发现研究。随着Web2.0技术的逐渐成熟,以ResearchGate、Mendeley、科学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学者们学术交流的又一新天地。在这类社交媒体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团队或个人经常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深度交流(如发表博文、添加好友、进行评论与推荐),这为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的发现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文开展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中文科学类社交媒体,其提供的信息富含学术性,因此我们以科学网为代表,开展了“图书情报”、“计算机”、“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生物学”五个领域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与常见的社交媒体功能类似,科学网也具有媒体与社交功能,因此本文分别从主题(即博主发表的博文)角度和关系(即博主社交关系)角度来进行跨学科用发现。围绕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主题角度去发现跨学科用户,本文首先借助CNKI上采集到的科技文献摘要与关键词构建领域语料,然后通过Labeled LDA判别领域博文,最后根据领域博文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结果确定博文的学科属性,进而划分博主学科属性和发现跨学科用户;(2)在运用社区发现算法过程中,本文发现当节点含有多个邻居社区且属于这些邻居社区的隶属度相等且小于设定的阈值参数时,多标签传播算法(COPRA,Community Overlap PRopagation Algorithm)随机地从邻居节点标签中选择社区的策略严重影响了算法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贡献度改进随机策略的多标签传播算法(COPRACD,COPRA based on Connecting Degree)。经在真实基准网和计算机生成网的测试之后,我们将该算法应用在科学网博客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用户的好友关系网上,有效地发现了该领域内存在的重叠社区结构。(3)从关系角度去发现跨学科用户,本文首先在博主好友关系网上运用COPRACD算法发现学科重叠用户,然后根据好友学科领域分布构造学科重叠用户的学科亲缘关系树,再通过跨学科距离和领域内好友数目确定跨学科用户。(4)为了有效地融合基于主题层面和基于关系层面挖掘的跨学科用户,本文构建了一个跨学科用户推荐系统。该推荐系统可以实现根据研究方向与研究知识进行跨学科用户的推荐。此外,本文设计了定向问卷去测评所寻找到的跨学科用户可信度,也通过人工评分法测试了推荐用户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寻找到的跨学科用户和推荐系统中推荐的用户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总之,本文研究工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而且在应用上有益于跨学科评审人员的补充与参考。

闫哲[10](2018)在《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专利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专利质量问题正逐渐引起关注,提高专利质量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其中新兴产业是进行专利质量提升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但采取何种举措提升新兴产业专利质量,亟需开展相关实证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科技水平差异较大,研究中国专利质量需要进一步考虑区域间的异质性问题。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选取集成电路制造、石墨烯和高速铁路作为典型新兴产业,综合采用专利计量学、多指标综合评价、计量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对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究什么是专利质量,如何评价专利质量,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相比专利质量上的差距具体如何,在国内区域层面的质量差异具体如何,专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路径和实际作用效果如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对策建议。(1)专利质量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概念的辨析,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分维度对专利质量概念进行界定,并基于三个质量分维度及专利质量形成的四阶段过程-专利创造、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授权后,分别构建了适用于单项及整体专利质量测度的“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体系。(2)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区域测度研究。本文首先对三个典型新兴产业分别建立技术分类体系和中文专利检索策略,并下载数据构建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各区域各产业进行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中国专利奖评奖结果进行检验;最后从时间分布、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质量分维度及微观专利质量分布等多角度系统揭示了典型新兴产业区域专利质量的差异性特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各区域在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存在明显差异。(3)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测度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所构建英文专利检索策略下载专利数据建立新兴产业国际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开展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各国家/地区的产业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检验;最后从发展趋势、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申请专利局、质量分维度等多个角度对比了典型新兴产业中国专利质量与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的差距。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我国专利质量与典型国家/地区相比总体存在差距。(4)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识别出五类共58个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基于关注度排序发现专利资助政策、专利审查标准与质量等因素较为重要;随后在对现有模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根据所构建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揭示了重要影响因素对专利质量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还得出创新主体类影响因素更为重要、专利促进政策应注重提升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管理水平等结论。(5)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上一部分所识别出的各类别中较重要影响因素,综合采用变系数和不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揭示了影响因素对区域层面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及不同分维度的具体作用,并从仅针对企业专利和分析间接作用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研究得出专利权人研发投入的提高、区域专利资助政策资助阶段的后移、我国第三次专利法修订、专利审查标准的提高、专利代理质量的提升及所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等因素对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或其中具体质量分维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各区域专利发展战略定位,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维度提出推动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集中精力和资源着力解决现阶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海域多频段海杂波特性差异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技术
        1.2.2 多尺度真实海面精细几何建模
        1.2.3 海杂波实验观测和统计特性分析
        1.2.4 小擦地角海面的电磁散射与破碎白冠散射特性研究
        1.2.5 深度学习方法在海杂波特性认知的应用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近海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多物理场时空分布
    2.1 引言
    2.2 气象卫星数据介绍及不同海域划分
        2.2.1 全球气象卫星数据预处理
        2.2.2 中国近海不同海域划分及特征
        2.2.3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库特征
    2.3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的分布特征
        2.3.1 不同海域不同采样区域数据分布特征
        2.3.2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月平均变化特征
        2.3.3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参数概率统计特征
        2.3.4 不同海域风速和波高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2.4 不同海域风速与波浪参数工程统计经验模型
        2.4.1 不同海域波高与风速随方位向分布特征
        2.4.2 不同海域波高与风速的经验公式
        2.4.3 不同海域波高与波周期的经验公式
    2.5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实现
        2.5.1 海洋环境要素可视化界面介绍
        2.5.2 中国近海不同海域介电常数场分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真实海洋环境要素海浪谱模型及海面几何建模
    3.1 引言
    3.2 不同海域海浪类型统计分析
        3.2.1 不同海域海浪类型的分类方法
        3.2.2 不同海域海浪类型的统计结果
    3.3 真实海面混合海浪谱模型研究
        3.3.1 海浪频率-波数色散关系
        3.3.2 几种典型海浪谱模型
        3.3.3 混合海浪谱模型
        3.3.4 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要素海浪谱模型
    3.4 基于海洋环境要素的真实海面几何建模
        3.4.1 线性真实海面几何建模
        3.4.2 涌浪叠加风驱海面几何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多尺度海面电磁散射特性
    4.1 引言
    4.2 掠入射下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存在的问题
        4.2.1 传统双尺度法的局限性
        4.2.2 布鲁斯特角电磁散射的极化效应
    4.3 真实海面后向电磁散射的含泡沫修正双尺度方法
        4.3.1 真实海面斜率修正项
        4.3.2 大入射角时海面曲率效应修正
        4.3.3 海浪顺逆风方向倾斜不对称性修正
        4.3.4 真实海面遮蔽函数的修正
        4.3.5 相对截断波数选取对电磁散射影响
        4.3.6 含泡沫海面修正双尺度法
    4.4 海面后向电磁散射的实验验证
        4.4.1 国外中等擦地角实验验证
        4.4.2 实测低频段小擦地角实验验证
    4.5 不同海域真实海洋环境要素对后向电磁散射影响
        4.5.1 单个海洋环境参数对海面电磁散射影响
        4.5.2 面元剖分精度对海面电磁散射影响
        4.5.3 频率对不同海域海面电磁散射系数影响
        4.5.4 擦地角对不同海域海面电磁散射系数影响
        4.5.5 方位角对不同海域海面电磁散射系数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变多尺度真实海洋环境要素海面海杂波特性分析
    5.1 引言
    5.2 时变多尺度真实海面海杂波时间序列建模
        5.2.1 基于面元的准镜面散射机制
        5.2.2 基于重力波调制毛细波谱海面电磁散射
        5.2.3 基于真实海面面元的复合电磁散射
        5.2.4 时变多尺度真实海面幅度均值特性及多普勒特征量
    5.3 时变多尺度真实海面海杂波时间序列的高性能并行建模
        5.3.1 不同海域海洋环境要素海面的海杂波特性数据集
        5.3.2 基于CUDA的GPU-CPU异构体系并行计算
        5.3.3 真实海面海杂波时间序列并行优化设计
    5.4 时变多尺度真实海洋环境要素海面海杂波特性分析
        5.4.1 时变多尺度海杂波幅度均值时间序列仿真结果
        5.4.2 时变多尺度海杂波多普勒频谱特性仿真结果
        5.4.3 真实海洋环境要素海面的海杂波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环境要素和海杂波特征量预测的深度学习方法
    6.1 引言
    6.2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6.2.1 前馈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6.2.2 循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
    6.3 不同海域时序海洋环境要素数据的预测
        6.3.1 时序海洋环境要素数据的平稳性检测
        6.3.2 基于传统ARIMA模型预测风速和波高
        6.3.3 基于Keras库实现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6.3.4 利用LSTM网络预测黄海风速和波高时间序列
    6.4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海洋环境要素和海杂波特征量预测
        6.4.1 基于Keras库实现DNN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6.4.2 黄海2017年有效波高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6.4.3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海杂波特征量预测
        6.4.4 基于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数据集对有效波高的预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海域多物理场海杂波特性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不同海域多物理场海杂波特性数据库构建
        7.2.1 不同海域多物理场海杂波特性数据分析流程
        7.2.2 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数据预处理
        7.2.3 基于多元海洋环境要素数据的海况分类
    7.3 不同海域真实海面海杂波特性数据库异常检测
        7.3.1 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海洋环境异常检测
        7.3.2 真实海面海杂波特性数据的异常检测
    7.4 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7.4.1 同一海域不同频段海杂波特性差异的统计结果
        7.4.2 不同海域海杂波特性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差异性
        7.4.3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的概念解释
        7.4.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海杂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及预期成果
        1.5.1 创新性
        1.5.2 预期成果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工程建设项目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2.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理论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多规合一理论
第3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情况概述
    3.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审批制度初创阶段(1949年——1983年)
        3.1.2 审批制度发展阶段(1984年——1989年)
        3.1.3 审批制度逐步完善阶段(1990年——2007年)
        3.1.4 审批制度不断优化阶段(2008年——2012年)
        3.1.5 审批制度改革起步阶段(2013年——2017年)
        3.1.6 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
    3.2 2013 年以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4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4.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4.1.1 制度框架建设
        4.1.2 管理系统重构
        4.1.3 审批流程再造
        4.1.4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4.1.5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
    4.2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4.2.1 办事便利度提高,企业和公众获得感有所增强
        4.2.2 责任规划师制度得以确立,开启公共参与新模式
        4.2.3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审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4.2.4 审批流程得到重塑,审批效率显着提高
        4.2.5 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审批手续成本降低
        4.2.6 典型案例
    4.3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
        4.3.2 政府相关部门对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积极性缺乏有效调动
        4.3.3 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改革的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
        4.3.4 审批流程再造还有优化的空间,管理方式转变不充分
        4.3.5 审批全过程监督落实不到位,存在管理真空
    4.4 目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法律法规政策修订相对滞后,客观上延缓了改革进程
        4.4.2 既定部门利益格局业已形成,导致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
        4.4.3 既往审批思维和行为模式惯性存在,导致改革措施落实有偏差
        4.4.4 当前违法失信成本偏低,导致改革成效打折扣
第5章 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5.1 国内部分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变革及其经验
        5.1.1 香港特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1.2 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5.2 国外部分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
        5.2.1 英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2.2 美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5.3.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5.3.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5.3.3 行政主体的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有差异
        5.3.4 行政监管不缺位,对市场主体资质要求严格
        5.3.5 信息化程度较高,努力打造电子政府
第6章 深化我国及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6.1 我国审批制度改革演进模式
        6.1.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0
        6.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X
        6.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
        6.1.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3.0
    6.2 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6.2.1 正视不同国情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6.2.2 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
        6.2.3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6.2.4 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6.3 深化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6.3.1 健全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
        6.3.2 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
        6.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
        6.3.4 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
        6.3.5 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结语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市场取得土地开发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3年版)
附录B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核准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C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备案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D 北京市社会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E 北京市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F 北京市市政交通线性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G 厦门市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能源领域因素分解研究
        2.1.1 拉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2.1.2 迪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2.2 能源领域解耦研究
        2.2.1 解耦状态测度方法研究
        2.2.2 解耦实证研究
    2.3 能源领域优化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构建
    3.1 相关概念
        3.1.1 能源和能源消费
        3.1.2 经济增长
    3.2 理论基础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
        3.2.3 弹性解耦理论
    3.3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驱动因素研究
    4.1 解耦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4.1.1 因素分解模型
        4.1.2 数据选择与处理
    4.2 解耦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全国层面的因素分解
        4.2.2 地区层面的因素分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分析
    5.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改进
        5.1.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的研究背景
        5.1.2 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构建
        5.1.3 解耦状态判别改进
    5.2 解耦状态的总体演化分析
        5.2.1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现状
        5.2.2 总体演化趋势分析
    5.3 解耦状态的地区性演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优化研究
    6.1 解耦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6.1.1 解耦优化基本原则
        6.1.2 解耦优化目标
    6.2 解耦状态的情景预测
        6.2.1 预测模型设计
        6.2.2 情景描述以及模型输入
        6.2.3 预测结果分析
    6.3 解耦优化算法改进
        6.3.1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研究现状
        6.3.2 基于种群适应值的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
        6.3.3 改进优化算法对比试验
        6.3.4 解耦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6.4 解耦优化结果分析及展望
        6.4.1 优化结果分析
        6.4.2 基于优化结果的发展策略展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计量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访谈法
    1.4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2.1 发展历程
    2.2 办刊宗旨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3 栏目设置分析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3.2 栏目总体概况
    3.3 栏目类型分析
        3.3.1 低频栏目分析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4 载文分析
    4.1 载文量
        4.1.1 载文量分析
        4.1.2 稿件来源
    4.2 基金论文
    4.3 学科分布
    4.4 下载量
    4.5 小结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5 引文分析
    5.1 被引分析
    5.2 影响因子分析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6.1 作者分析
    6.2 机构分析
    6.3 关键词分析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6.4 小结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7.2.1 微信公众号
        7.2.2 微博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物访谈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与产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已有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价值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相关概念
        1.5.1 学科
        1.5.2 工科学科
        1.5.3 学科发展
        1.5.4 产业
    1.6 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
        1.6.1 三螺旋理论的提出
        1.6.2 三螺旋理论的主要模式
        1.6.3 三螺旋理论的发展
    1.7 我国政产学关系的阶段划分
第2章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2.1 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对产业的影响
        2.1.1 人才培养方面
        2.1.2 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
    2.2 产业发展对大学工科学科的影响
        2.2.1 科研项目资助
        2.2.2 对学科专业的影响
    2.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我国政产学关系研究
        2.3.1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我国大学、产业发展与政府角色分析
        2.3.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我国政产学关系的基本特征
        2.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我国政产学关系的动力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3.1 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1.1 人才培养方面
        3.1.2 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
    3.2 产业发展对大学工科学科的影响
        3.2.1 对学科专业的影响
        3.2.2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3.2.3 对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影响
    3.3 21世纪以来我国政产学关系研究
        3.3.1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产业发展及政府角色分析
        3.3.2 21世纪以来我国政产学关系的基本特征
        3.3.3 21世纪以来我国政产学关系的动力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我国大学工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4.1 立足大学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4.2 积极参与跨界创新合作,持续保持开放融合
    4.3 持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一) 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 学科与学科建设
        (二) 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
        (三)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二) 关于优势学科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分析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渊源分析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政策内容分析
第二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布局分析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验收结果分析
    第三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分析
第三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在N校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分析
    第二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分析
    第三节 N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进展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进展分析
    第二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改进策略
结语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9)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跨学科研究现状
        1.3.2 社交媒体上用户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章节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跨学科研究概念与相关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概念
        2.1.2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2.1.3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专家发现理论及方法
        2.2.1 专家发现概念
        2.2.2 专家发现方法
    2.3 社会网络理论
        2.3.1 六度分割理论
        2.3.2 弱关系理论
        2.3.3 长尾理论
    2.4 社区发现理论与方法
        2.4.1 社区发现理论
        2.4.2 社区发现方法
        2.4.3 社区发现准确度评估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主题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
    3.1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3.1.1 研究思路
        3.1.2 关键技术描述
    3.2 测试数据集
    3.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指定学科领域博文判别结果
        3.3.2 博文学科领域划分结果
        3.3.3 跨学科用户发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关系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4.1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4.1.1 多标签传播算法存在的问题
        4.1.2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算法设计
    4.2 测试数据集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3.1 测试评价方法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算法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关系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
    5.1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5.1.1 学科用户生成方法描述
        5.1.2 学科重叠用户发现及其关键技术
        5.1.3 候选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关键技术
        5.1.4 跨学科用户发现方法
    5.2 测试数据集
    5.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3.1 构造学科用户集
        5.3.2 学科用户关系网生成
        5.3.3 学科重叠用户发现
        5.3.4 候选跨学科用户确定
        5.3.5 跨学科用户确定
        5.3.6 实验结果测评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跨学科用户的推荐应用研究
    6.1 跨学科用户推荐思路与关键技术
        6.1.1 跨学科用户向量空间模型建立
        6.1.2 推荐相似度计算
        6.1.3 跨学科用户推荐
    6.2 推荐应用的来源数据
        6.2.1 跨学科用户信息分析
        6.2.2 跨学科用户关系网结构特性分析
    6.3 跨学科用户推荐应用的实现
        6.3.1 推荐应用开发环境
        6.3.2 推荐过程
        6.3.3 跨学科推荐应用系统
    6.4 跨学科用户推荐质量评估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科学网博客上博主学科跨度问卷
附录Ⅱ:用户所属学科领域的划分依据表
附录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与学术活动

(10)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典型新兴产业选取
        1.3.2 数据范围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专利基础理论
        2.1.2 科学计量学理论
        2.1.3 综合评价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现有的专利质量定义
        2.2.2 现有专利质量评价研究梳理
        2.2.3 现有专利产出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2.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专利质量的界定、评价体系及分析框架
    3.1 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的关系
    3.2 专利质量概念界定
        3.2.1 技术质量
        3.2.2 法律质量
        3.2.3 经济质量
    3.3 评价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3.3 与现有代表性评价体系的比较
    3.4 分析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区域测度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收集
    4.2 典型新兴产业国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
        4.2.2 权重确定
        4.2.3 评价结果检验
    4.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4.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差异比较分析
        4.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4.4.2 石墨烯产业
        4.4.3 高速铁路产业
        4.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国际测度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收集
    5.2 新兴产业国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权重确定
    5.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际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5.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差距比较
        5.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5.4.2 石墨烯产业
        5.4.3 高速铁路产业
        5.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6.1 研究问题
        6.1.1 关键问题
        6.1.2 相关研究进展
    6.2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1 研究思路
        6.2.2 内容分析法
        6.2.3 实地访谈
        6.2.4 系统动力学方法
    6.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6.3.1 研究设计
        6.3.2 基于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的样本收集
        6.3.3 编码过程
        6.3.4 结果与讨论
    6.4 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6.4.1 模型借鉴
        6.4.2 阶段-维度-效果模型
    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6.5.1 系统边界确定
        6.5.2 作用路径分析
        6.5.3 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7.1 研究问题
        7.1.1 相关研究进展
        7.1.2 关键问题
    7.2 研究设计与方法
        7.2.1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7.2.2 数据来源
        7.2.3 模型构建
        7.2.4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7.3 基于不变系数和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7.3.1 集成电路制造业
        7.3.2 石墨烯产业
        7.3.3 高速铁路产业
    7.4 稳健性检验
        7.4.1 针对企业专利的稳健性检验
        7.4.2 针对区域经济水平间接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推动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8.1 区域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
        8.1.1 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含义
        8.1.2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8.2 对策建议
        8.2.1 技术质量维度
        8.2.2 法律质量维度
        8.2.3 经济质量维度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专利检索策略
    附录 B:外文专利数据法律状态处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海域多频段海杂波特性差异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 吴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2]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 清华大学, 2019(01)
  • [3]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D]. 明梓.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5]1917-1927年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社会实践研究[D]. 张银凤.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6]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7]我国大学工科学科发展与产业关系研究[D]. 韦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研究[D]. 黄梦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D]. 吴小兰.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10]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闫哲.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海洋工程》1992年第10卷目录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