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

注意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

一、重视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雷欣翰[1](2021)在《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文中认为无文字时代文艺思想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艺活动的集体主体与理性主体属性。考古学为此提供了主要的知识资源,其与神话学、人类学与艺术史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格局。在此基础上,除了继续坚持诸领域的探索与交叉之外,还应关注无文字时代与文字时代所共有的沟通天人的思想史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物质制作行为,尤其聚焦从象征性制作到修辞自觉时代的不同材料,探讨中华文艺活动起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

武杏杏[2](2021)在《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徐旭生一生着述颇丰,涉及哲学、历史、考古、教育等诸多领域。其学术思想渊源有自,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极具行动的自觉。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式教育的影响,又受西方近现代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的训练,并在西北考察的实践中逐渐体悟而成。在中国考古学初创之际,徐氏挺进陕西,促进陕西考古会的成立。此间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影响至今。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尚属探索阶段,但将调查和发掘相结合、重点发掘兼顾他期遗存的发掘理念,为后世学者直接继承。他通过瓦鬲认定沣都的位置、对墓葬方向的思索、对史前期陶器形制的分类等,为苏秉琦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丰镐考古和先周文化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建立在徐氏陕西考古的基础上。徐旭生对疑古学说扬弃的同时,继承民国史家关于古史多元的研究成果,提出上古时期三大变革的认识体系。他揭橥“新信古”的大旗,实是疑信之间的考释。“传说时代”概念的提出和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其信史观的依据。他提出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较早阐释了历史和考古的关系,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蒙文通和傅斯年相比,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的古史多元论更具说服力。在新的学术视野下,其“三集团”及其冲突、“大禹治水”等观点,或被证明或被纠正,凸显了方法论在其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其学术思想通过苏秉琦、张光直的学术体系对古史重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疑古学者对夏代史事的极端质疑,徐旭生走出书斋到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展开田野调查本身即是开拓之举。豫西调查和二里头作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典范,直接引发了考古学的族属认定、考古与历史的整合以及考古学的学科使命等学术思考。二里头最有可能是夏文化,表明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可以整合研究的。徐氏对二里头族属的推测虽有偏差,但将哲学的思辨融入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进而探索考古学上比较文化类型的方法,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学术遗产。不论当今学术界如何定义夏文化,如何判断二里头文化的性质,都没有否定徐旭生的发现,都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

徐良高[3](2021)在《史学原理初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作为广义历史学一部分的考古学近代兴起的考古学,在研究资料和方法上与依赖文献记载的传统历史学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学者主张将考古学与历史学区别开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认为,虽然考古学与传统历史学在研究资料和方法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考古学仍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都是以人类的过去为研究对象,目标都是重建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韩建业[4](2021)在《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考古学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至少就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研究而言,考古学文化与不同层次的族群大体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正是中国考古学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考古学文化研究,将其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谱系脉络基本方法的主要原因。考古学文化研究因此也成为中国特色考古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不承认考古学文化的客观性及其与族群对应的可能性,就等于基本否定了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意义。考古学文化和文献记载中族群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不断完善考古学文化谱系,深入梳理和辨析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传承中的古史资料,并结合DNA、语言学、民族志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考量,慎重推论。

姚一珍,曾鹏,陈雨祺[5](2021)在《基于记忆场所视角的大运河沿岸空间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文中指出大运河凝结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智慧,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全长最长的运河,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大运河沿岸空间存在着风格混杂、当地特色丢失、各类遗产保护失序的问题,对运河本体和沿岸空间的空间价值造成负面反馈。本研究结合记忆场所理论对大运河沿岸空间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运河沿岸承载乡愁情感的记忆场所特质,按类别提取分析运河沿岸记忆场所的形成要素及空间特征,结合规划实践对能够重新激活大运河沿岸空间的城市设计方法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多元使用主体与运河空间的互动提供未来时空能够与运河记忆持续产生情感缔结的场所,传承和保护好运河记忆与运河文化,提高运河沿岸的空间认同、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激活和提升运河沿岸空间价值,建设好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落实好国家文化自信战略。

胡若涵,许熙巍[6](2021)在《近十五年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构成我国大运河体系的核心部分。随着京杭大运河成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申遗时代下的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利用对城市历史遗产、景观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主题,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十五年国内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将目前研究归纳为"运河遗产分类与构成梳理、运河遗产与沿岸聚落、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三大类别,并对各方向的研究成果与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研究方向与参与学科走向多元化、研究内容以运河聚落空间为热点与重点、研究技术倾向科学与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最后基于运河现状与既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展望,具体包括:整体性视角梳理与分析运河遗产、完善运河沿岸乡村聚落的研究、关注非物质运河文化的传承与营造。旨在为后续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提供视角与启发,促进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高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陈莎[7](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严鹏,孙星,陈文佳[8](2021)在《工业遗产:一个面向未来的论纲》文中认为工业遗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概念与实践,最初是一种老工业区的乡愁凝结。从工业文化的角度出发,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工业精神,可以被纳入产业政策,成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循环重构的工具。从产业演化角度看,工业遗产是地区产业再造的一部分,应对工业衰退和去工业化等后工业问题。利用工业遗产开展劳动教育,是发挥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工业遗产应该也必须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

梅耀林,姚秀利,刘小钊[9](2021)在《文化价值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公园认知探析——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实践的思考》文中提出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期中国探索文化资源创新性利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新形式,其概念、内涵、形态、建设、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形成广泛共识,《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是国内首个编制完成的此类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各层次规划实践工作。文章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践为基础,着力从文化价值的视角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认知进行探析,以期为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编制、建设保护和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范晓鹏[10](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二、重视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两大阶段
        (二)专题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生涯与志趣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宋明理学的熏陶
        (二)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三 西方学术的训练
    四 徐旭生与西北考察
    五 小结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基础——周秦考古
    一 陕西考古会与周秦考古调查
        (一) 陕西考古会成立的动因
        (二) 徐旭生与陕西考古会的成立
        (三) 周秦考古调查(酝酿期)与斗鸡台发掘点的选定
    二 斗鸡台遗址的发掘
        (一)第一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二)第二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三)发掘期间的调查
        (四)第三次发掘概况
    三 周秦考古的学术影响
        (一)推动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诞生
        (二)推动丰镐遗址的发掘
        (三)推动先周文化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三章 上古史体系的建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该书的撰写缘起及内容
    二 上古史体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
        (一)疑信之间考释
        (二)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和科学实证
        (三)“不约而同”与“同中有异”:与蒙文通、傅斯年古史多元论的比较
    三 现代学术视野下对上古史体系的审视
        (一)“古代部族三集团”的划分
        (二)“三集团”的冲突
        (三)“大禹治水”传说
    四 上古史体系的影响
        (一) 苏秉琦的文明起源研究
        (二) 张光直的“史前文明互动圈”论
        (三) 颛顼“绝地天通”和萨满教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
    五 小结
第四章 上古史体系的展拓——夏文化的探索
    一 从顾颉刚的夏史研究说起
    二 夏代史事研究
    三 夏文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内涵看考古学文化的客观性
二、从外延看考古学文化的客观性
三、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对应的合理性
四、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对应关系
五、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对应关系

(5)基于记忆场所视角的大运河沿岸空间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2 记忆场所理论与其适用性
    2.1 理论的发展历程
    2.2 记忆场所对河流沿岸空间的适用性
    2.3 从空间设计到场所设计
    2.4 运河的历史与格局
    2.5 独特的运河记忆与乡愁
3 大运河武清段规划实践
    3.1 历史阶段及现状
    3.2 滨河空间特征
        3.2.1 承载城市的历史记忆
        3.2.2 使用者众多
        3.2.3 空间吸引力强
        3.2.4 生态价值与空间管控
    3.3 文化记忆场所分类
    3.4 现阶段人与运河的关系
    3.5 建设武清大运河文化记忆场所的核心内容
        3.5.1 提升武清大运河主体记忆场所重要性
        3.5.2 重温运河独特乡愁
        3.5.3 运河生态空间的保护
        3.5.4 激发运河记忆场所活力
        3.5.5 关注居民的运河获益
4 结语

(6)近十五年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京杭大运河
        1.1.2 运河文化遗产
    1.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时间与数量分布特征
    2.2 高频关键词分析
    2.3 相关机构
3 近十五年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综述
    3.1 运河遗产分类与构成梳理
    3.2 运河遗产与沿岸聚落
        3.2.1 运河与沿岸聚落的空间关系探究
        3.2.2 运河沿岸聚落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3.3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
        3.3.1 基于国外经验的整体运河遗产保护研究
        3.3.2 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与传承研究
4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
    4.1 运河研究趋势
        4.1.1 研究方向与参与学科走向多元化
        4.1.2 研究内容以运河聚落空间为热点与重点
        4.1.3 研究技术倾向科学与定量分析
    4.2 既有研究不足
        4.2.1 运河遗产梳理不够全面,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尚未体系化
        4.2.2 聚焦运河沿岸城镇聚落,对乡村聚落空间的研究仍需深入
        4.2.3 侧重运河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关注不够
    4.3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展望
        4.3.1 整体性视角梳理与分析运河文化遗产
        4.3.2 完善针对运河沿岸乡村聚落空间的研究
        4.3.3 关注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与传承
5 结语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8)工业遗产:一个面向未来的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工业文化视角
二、产业再造:后工业问题的产生与应对
三、劳动教育:发挥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
四、余论

(9)文化价值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公园认知探析——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实践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文化公园产生的时代背景
    1.1 认识层面: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的确立
    1.2 现实层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矛盾问题
        1.2.1 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复杂多样
        1.2.2 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冷热不均
        1.2.3 文化遗产价值发掘存在偏颇
2 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属性
    2.1 国家文化属性
    2.2 资源代表属性
    2.3 公园管理属性
    2.4 公共服务属性
3 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边界划定问题
    3.2 价值挖掘问题
    3.3 活态展示问题
    3.4 管理运营问题
4 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实施的启示
    4.1 建设保护工作原则
        4.1.1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
        4.1.2 坚持价值主导原则
        4.1.3 坚持整体统筹原则
        4.1.4 坚持服务公众原则
    4.2 规划管控传导体系
        4.2.1 国家层面侧重价值引领
        4.2.2 省级层面侧重规划衔接
        4.2.3 市级层面侧重落地实施
    4.3 功能空间格局
        4.3.1 以主体功能区为抓手,界定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关系
        4.3.2 以资源富集评价为手段,界定空间形态
        4.3.3 以彰显文化整体价值为统领,划定文旅游线
    4.4 实施效果衡量维度
        4.4.1 制度维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设计与运转效果
        4.4.2 价值维度:文化价值的在地化阐释与活化传承效果
        4.4.3 服务维度:公共文化空间的公共服务效果
5 小结

(10)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重视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J]. 雷欣翰. 中国美学研究, 2021(02)
  •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D]. 武杏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3]史学原理初认识[J]. 徐良高. 三代考古, 2021(00)
  • [4]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与实践[J]. 韩建业.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9)
  • [5]基于记忆场所视角的大运河沿岸空间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A]. 姚一珍,曾鹏,陈雨祺.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 2021
  • [6]近十五年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综述[A]. 胡若涵,许熙巍.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 2021
  •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8]工业遗产:一个面向未来的论纲[J]. 严鹏,孙星,陈文佳. 东方学刊, 2021(03)
  • [9]文化价值视角下的国家文化公园认知探析——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实践的思考[J]. 梅耀林,姚秀利,刘小钊.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7)
  • [10]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注意实践主体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