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01年第18卷主题索引

本刊2001年第18卷主题索引

一、本刊第18卷(2001年)主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杜立芳[1](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提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赵燕[2](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赵敬鹏[3](2015)在《《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文学图像化之势愈演愈烈,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古代小说不得不面临“图像时代”的考验,“小说成像研究”由此方孳。作为对这一文学现实的回应,《<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旨在以这部小说为个案,探讨文学成像的过程及其审美规律。相对传统的“水浒”学术而言,本研究在根本的文学观念上有所创新,将《水浒传》图像视为小说的有机构成,即“语-图”互文的“大文学”观,因而鲜明地区别于前者。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前提下,论文以《水浒传》小说成像史为起点,以“水浒”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为导线,秉持“语-图”互文的文学观念,参照相关图像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和深入阐发。首先,本研究从技术视角考察了《水浒传》生成图像的历史,认为其中的三个阶段同时也是整个文学成像的三种形态:由手工绘制而成的《水浒传》“手绘图像”,包括版画、连环画、文人画等;凭借绘图机械而成的“机绘图像”,主要是现代社会以来的《水浒传》影视剧;依靠数码绘图技术而成的“数绘图像”,即《水浒传》网络游戏。小说的成像史显示,静观图像与施为图像的观看效果大为不同。其次,插图属于小说成像的结果,体现出对《水浒传》“隐语”式的阐释。比如“招安”这一关键情节,图像制作者不但要考虑招安的“入画”与否,还要考虑如何绘就,而大部分明刊本插图尽量减少对招安矛盾的摹仿,规避了梁山泊内部对招安的质疑与反对。并且,这些图像还弱化了梁山好汉牺牲场面的惨烈程度。所以总的来说,图像认同皇帝褒奖梁山好汉的同时,还传达了对宋江之死的不满。复次,图像作为虚指性符号,以其独特的表彰功能完成了对《水浒传》主题的传播。以“义”这一包含多种类型的主题为例,图像借助虚指性的符号特点,混淆了其中的类型界线。又因为图像表彰包括两个方面:既正面表彰符合儒家意识形态的“义”,还反面“表彰”有悖于此的“不义”。故而,图像美化“义”的同时,还丑化了“不义”,塑造出二者之间的鲜明反差和强烈对比。以至于受众作出了只要是“义”的一方便是对的、善的,而“不义”的一方则是错的、恶的价值评判。再次,注重人物性格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整体特征,同时也是《水浒传》深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金圣叹将人物性格要素概括为“性情”、“气质”、“形状”、“声口”四个方面,但是鉴于“有形”与“无形”之别,它们并不能够全部直接显现在图像中,尤其是“无形”的性格要素,需要借助图像修辞才得以最终可见。进一步研究表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只是影响到图像制作者的“主题先行”;而“水浒”好汉性格的简单“二重组合”则导致了图像显现的类型化。最后,小说的本质在于叙事,语言与图像是两位不同的“讲故事的人”,即狭义的“言说”与“图说”。《水浒传》语言叙事与图像叙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时空的一致与错位,宏观上包括叙事立场、叙事结构,具体层面则落实在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以及叙事频率。不同于语言叙事,“水浒”图像有意识在叙事停顿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水浒传》影视剧的“空镜头”,一方面是人物的“在场”和移情投射;另一方面是人物在“空镜头”中的“缺席”。因此,这一审美的二律背反决定了观众对于人物性格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叙事停顿时图像抒情的烘托。除了上述五个问题之外,“水浒”学界的其他问题,同样可以在“语-图”互文的文学观念和图像的参照下得以深化。而且,就研究的延展性来说,《水浒传》评点与插图共同建构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小说叙事学”,以及符号学层面的“语-图”比较研究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毫无疑问,“小说成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对于面向“图像时代”的文学理论,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张新强[4](2015)在《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作为思想界的一种学说,马克思主义在国民党执政的环境中,反成为社会的“主干思潮”,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那么,还原当时文化战线上国共围绕马克思着作进行的交锋,进而探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土壤,有助于弄清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深层思想文化因素。本文不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强求思潮与其受众之间的联系,而从书籍的出版、流通与阅读这样的传播逻辑去探寻思潮背后的负载,即以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来探寻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力:不只关注马克思着作的出版数量与种类,还要探讨谁在生产马克思书籍?原因何在?书籍出版后如何到达读者手中?读者如何吸收着作所载信息,以及如何再现学说的意义?论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1927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中共的成立为界点,分别考察了马克思学说译介及马克思着作中译本的出版情况。第二部分,考察了1927-1937年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情况。其中包括出版的语境、经费来源、印刷装帧,以及翻译群体、出版机构和成书状况。第三部分,探寻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流通网络。着重考察在国民党的查禁之下,马克思着作何以公开或秘密地运载、买卖、传递和保存。第四部分,重现马克思主义着作的阅读世界。通过时人笔记、批注、书评,寻找阅读的痕迹和形式,以窥探读者阅读马克思着作后的收获,揭示阅读产生的意义。第五部分,通过描绘马克思学说载体的传播路线,揭示马克思主义从“符号”向“价值趋向”的演变路径。结语,论述马克思主义从学说到思潮的转变。从马克思着作的出版、流通和阅读来看,马克思学说在当时不仅是作为中共的主义而存在的,而且是作为一种可普遍运用的社会科学而大行其道的。

秦桦林[5](2014)在《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古代中国与西域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承载着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纪以来在其沿线不断发现的出土汉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向西传播的有力佐证。这些汉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时间横跨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聚多,文献构成复杂。既有估主体的佛教颊刻本,也不乏经、史、子、集“四部”类书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与出土写本相比,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较薄弱,值得研究者对其造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本论文即以丝绸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汉文刻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特别是版本学)的角度进行相关考索。论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总体情况作了筒要介绍。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为主;吐鲁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辽、金、元时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则跨越来、辽、金、西夏、元等多个时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时代上可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堪称见证雕版印刷术从初兴到发展壮壮大的实物宝库。此外,第一章回顾了从1909年至今的关於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概沉,指出前贤时彦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遐存在一定不足,仍有待今後加强追方面的工作。第二章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就文献学角度而言,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版本学的整体面貌,不仅为版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更促使版本学提出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就历史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深入研究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史,而且是构建完备的印刷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材料。就宗教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仅有助於封西域佛教傅播的研究,而且有助於加深封各阶层宗教信仰情况的了解。就语言学角度而言,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给汉语文字、词汇和音韵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以往封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往往过多地沿袭自封出土写本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成规,而未能兼顾版本学的某些特点。同畴,出土刻本也不同於傅世刻本,有其自身的文物特殊性,加之出土刻本以残叶居多,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封傅世刻本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大多舆研究方法不够全面有关。针封这-情况,论文徙区分刻本材料直至最後考定版本性质,提出了五项大的研究步骤。每一项步骤之下,又针对具体问题尽可能祥细地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缀合残叶”一项,输文认为在缀合前需要封研究封象进行严格审查,应遵循五个“同一”(即出土地点同一、物质载髓同一、所记内容同一、行款格式同一、刻印字形同一)的原则。第四章以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探讨了唐五代印刷史的概况。有关这一时期印刷史内容的研究着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论文立足“二重证据法”和史源学的考辨方法,仍然试图写出新意。比如针对不少印刷史名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文献记载的史源缺乏考证,出土刻本的描述存在偏差等),提出驳正意见。此章对唐代印刷术初兴的分期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学术界盛行的“高宗一一武周时说”缺乏坚实的依据,并不可信,当以“文宗时说”最为可靠。输文将考察唐代印刷的地理分布间题与分析唐代印刷品的结构结合起来,指出唐代印刷业正是围统印制历日而展开,构成了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从而维繁了印刷作坊持续性的生崖。关於五代印刷史概况,主要侧重分析国子监雕印“九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论文指出朝廷明令将国子监本《九经》地位视同前代石经,意味着刻本首次具有了高於窟本的权威性,意羲深远。而且五代国子监本经书探用的是蝴蝶装册本,使得正统读书人不仅阅读的载体发生了改变(从写本逐渐变为刻本),甚至连书籍的装帧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卷轴到册本)。因此,後周广顺三年(953)六月,国子监本经书印成之日,可谓标志着中国书籍史正式完全步入了“刻本时代”。第五章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与傅世文献的记载结合起来,封北宋、辽、金、西夏的印刷史情况造行简要介绍。比如指出北宋时期书籍“刻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给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带来了深速的影响。第六章着重考察了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害籍制度,包括装帧、版式、附属品等内容。输文指出一些刻本的版式可以溯源,比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罩叶佛像,其版式设计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与刺绣佛像。再比如宋、金刻本中正题名占据双行的样式,实际上早在唐代刻本中即已出现。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封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的经、史、子、集“四部”类刻本进行了版本考索。这四章连同第十一章也是本输文的重点。《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指出德藏吐鲁番文献中的TID1015号刻本韵书以及九行本《切韵》刻本,并非前辈学者所推测的五代刻本或北宋刻本,此二本宝为辽刻《唐韵》增字本韵书。辽刻《唐韵》增字本与《大宋重修广韵》的编订、刊刻各不相侔,前者并非後者的母本。它们属於《唐韵》系统的雨个不同分支。《练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章中重点考察了黑水城出土的正史颊、编年类刻本。输文封於出土刻本舆傅世善本之间如何造行版本比地,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指出面封刊刻於同一地域、刊刻风格又极为近似的刻本应重点把握住字形造一标尺,凡找出字形间的微殊之处,而不能仅仅通过对版本的“观风望气”,便将两种刻本牵合为一。《丝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缀合的基础上指出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属於南宋建本系统,版式可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绍兴十七年余氏本进行比较,但黑水城本的刊刻时间很可能更早,也更接近於绍兴四年建阳刻本的原貌。此外,论文结合讳字与内容,指出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话》当为宋刻本,成书时间大约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很可能出自熟悉汴梁生活的“书会才人”之手,具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章在对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薛仁贵征辽事略》定名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这两个刻本的版本特徵,指出此二书同为元代建安坊刻本,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第十一章是《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佛教文献不仅估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内涵丰富。此章选取吐鲁番、黑水城出土的中土撰述类佛教刻本进行考索。比如指出吐鲁番本《御制绿识》虽然带有千字文编号,但很可能只是一单刻本。该本覆刻自《金藏》本,大概是出於方便持诵的考虑,吐鲁番本将《金藏》本原来的卷轴装样式变换为蝴蝶装册本,在版本学上具有宝贵的标本价值。第十二章是《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监定既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鞋点。比如黑水城文献中包括宋、辽、金、西夏、元等朝代的刻本,来源复杂,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误判。论文选出十六种可靠的西夏汉文刻本对其版本特徵进行考察,在版式、字体、讳字等方面初步提出一些监定意见。并对黑水城文献中三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进行了重新审定。

陈小青[6](2013)在《《西厢记》图像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自元代的《西厢记》戏曲文本诞生以后,历代艺术家们通过对原着的“接受”与再创作,使《西厢记》的图像资料异彩纷呈,先后出现了《西厢记》的插图本、戏曲表演、民间艺术和现当代的戏曲、影视改编等,形成了一部与《西厢记》原文本相对应的《西厢记》图像资料。这些图像不仅使《西厢记》从一个单纯的文人案头之曲的语言文本形态走向了图像的视觉文化时代,从最开始的文本接受群体为知识分子扩展到了普通群众,而且促使《西厢记》一个精英文化演变为大众文化。笔者试图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把《西厢记》的图像放置于历史长河的大背景下,以印刷时代的《西厢记》插图和新媒介语境下的《西厢记》舞台表演、影视、漫画等为主要对象深入探讨《西厢记》图像的历史轨迹及其图文关系。通过对《西厢记》的文本及其图像演变轨迹的历史性描述和系统化梳理,折射出《西厢记》图像在不同时代的特点、接受情况,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大背景下对《西厢记》不同类型的图像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其间的深刻关系。同时对《西厢记》文学文本和不同时期图像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笔者认为从明清到当代,《西厢记》图像呈现的媒介不同,因而图文关系迥异:印刷时代以图像对文字的模仿和再现为主,呈现出文字主导图像的主流特征;在新媒介时代,图像具有了独立的话语权,但是图像和文字的密切配合和互文才构成了完整的《西厢记》。因而可以说当下图文之间的关系并非现在一些学者所说的是“战争”,而是变相的融合,并在相得益彰中让《西厢记》更加深入人心,通过《西厢记》这一个案以期能够对当下语图关系的探讨产生裨益。

王梦湖[7](2011)在《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认为在中外文学理论史上,历来的理论着作都把文学活动的要素划分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这四大部分。可以说,这种划分忽略了传播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传播媒介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传播媒介的变革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变革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来说,如果没有以现代印刷技术为支撑的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在晚清时期的繁荣,就不会有“五·四”文学革新,也不会有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研究期刊媒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探索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从一般到特殊的关系形态,并进一步研究期刊媒介的主体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理解期刊媒介与现当代文学理论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个别到普遍的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就报刊媒介的基本功能而言,报刊媒介作为现代印刷技术发明之后产生的一种传播媒介,它的核心功能是以大规模快速“印刷”的方式为人类思想的“物化”、传播、接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比人类以往任何时代所创造的传播媒介都具有革命性——信息容量巨大、传播速度快捷、影响范围广泛、信息存储稳定等等。因此,报刊媒介的首要功能就是以大规模“印刷”的方式实现了人类思想与主体之间的分离,把人类意识领域中的活动“物化”为具体可见、可感的物质形态,从而使人类个体的思想观念实现了脑外巨量存储与快速传递。故尔,可以说,现代报刊媒介的诞生突破了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传播模式在时空中所受的限制,把人类的思想意识、情感观念传递到口、耳所不能及的时空维度之中。因此,报刊媒介是促进近代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推动者和思想“倍增器”。任何新媒介一旦参与到人类精神的生产、传播活动之中,不但会改变思想意识的原有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也会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模式,从而导致与物质生活相适应的人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延伸”的观点,人类发明的任何新媒介本质上都是人体某种器官功能的放大和延伸。这意味着,报刊媒介就是人类手的书写功能、口的传播功能、眼睛和耳朵接受功能的无限放大和延伸。因而,自晚清以来兴起的现代报刊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影响并不在于报刊媒介传播的内容,而在于现代报刊媒介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阅读及批评的模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形态。另外,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普通民众以文学批评、文化批判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一个言论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一个舆论空间,而且是处于国家权力组织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代办机构和缓冲地带。在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中,报刊媒介不仅发挥了重大的联结作用,而且报刊媒介本身就是文学公共领域典型的构成机制。也就是说,当报纸和杂志成为近代以来文学批评的组织者和文学批评的工具时,报刊媒介就成了近现代社会文学公共领域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和支配性力量。这意味着,报刊媒介以连续刊载、定期发行的传播优势为近代知识分子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媒介支持。就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一般关系而言,首先,期刊媒介作为一种容量巨大、传播快捷、影响广泛的现代新兴传播工具,它在改变了传统的文学创作、传播和阅读行为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转型,即在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现代期刊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一,期刊媒介以提出文学新口号、新命名的方式促进了近代文学观念的推陈出新;其二,期刊媒介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促使传统文学理论抛弃了词话、诗话等的理论表达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学理论语言的大众化转变:其三,期刊媒介以其追求最大发行量的生存之道,促进了小说在晚清时代的繁荣,使小说成为了近代文学的正宗,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诗为宗的文体观念。因此,晚清末期,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报刊与文学艺术宣传他们改良群治、启蒙国民的过程中,报刊媒介以其高效的印刷技术、巨量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快速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理论口耳相传与手工抄传的局限性,使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在文学观念的转变、理论话语的大众化以及文体观念的变革等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其次,由于期刊媒介能以快捷、迅速的传播速度把文艺界的最新动向及知识分子圈子中的某个话题迅速地传递给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期刊媒介于晚清时期出现后很快就成为了近代文学史上多次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潮的推动者。报刊通过组织文艺运动、推动文学思潮在短期内解决了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重要问题,为近代文学及文学理论在晚清末期以来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另外,现代期刊通过“读者来信”之类的交流栏目,为作家与读者之间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化的交流空间。这个文学交流空间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重塑了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而且这个公共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近代知识分子以文学批评的方式进行民族、国家现代性想象的文化活动空间。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关系由于后者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自身地位、作用、角色的改变而呈现出特殊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最终会引起文学及文学理论在话语模式、功能特征等方面相应的变化。例如,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新旧意识形态的更迭,中国社会开始了一次政治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文学理论来说,由于文学理论领域历来是一个充满了思想冲突与理论争论的意识形态重阵,因此,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就成为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最为直接的方面。文学理论的政治化就是当政治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支配性力量后,文学的理论形态开始与政党政治思想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文学理论向政治意识形态的阐释者与鼓吹者单向转向的过程;对于期刊媒介来说,政治化就是体制化的过程。期刊媒介体制化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自晚清以来形成的同人刊物被迫消失,所有的期刊媒介经过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变成了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宣传机器;另一方面,在对地方文艺刊物的整顿和对于全国性文艺刊物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文艺报》以其特殊的身份开始崭露头角,由此成为建国初期党领导全国文艺事业的思想平台和组织工具。期刊媒介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新文学理论的宣传和对旧文学理论的批判方面,也体现在期刊媒介对文艺学学科建制活动的影响方面。众所周知,中国当代文艺学是建国初期从苏联引进的一门新学科。在这门学科的建立之初,它的课程主要是由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史课程承担的。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对于知识稳定性的追求,使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当时现实的文艺运动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这种状况引起了少数青年学生的不满。作为“文艺战线司令台”的《文艺报》以此为契机,在建国初期发起了一场关于高等学校文艺学教学偏向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促使文艺学教学完成了以借鉴苏联文艺学教学模式为中心任务的文艺学教学模式的改造,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大学文科教育领域内的绝对主导地位。此外,建国初期,随着这次文艺学教学偏向问题讨论的深入发展,文艺学教材问题随之浮出了历史地表。对于刚刚诞生的文艺学来说,教材建设的滞后性相当明显:教材基础薄弱、种类单薄、教材内容与当时风云激荡的时代变革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于是,在对文艺学教学偏向进行批判的余波中,《文艺报》针对文艺学教学中使用的各类旧教材展开了严厉的批判,确立了以文艺教师思想改造为主的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对新中国50年代第一批文艺学教材的编撰主旨、编写体例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期刊媒介对文学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特定时期文艺运动、文艺思潮的推动方面。事实上,建国初期发生的多次文艺批判运动(如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萧也牧小说创作的批判等)既与新政权对思想界进行的意识形态规训诉求有关,也与作为“文艺战线司令台”的《文艺报》参与文学批判的方式有关。可以说,建国初期发生的多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艺报》组织发起来的。从期刊媒介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艺报》是通过这样一些特定的方式发动起这些文艺批判的:其一,组建庞大的文艺哨兵队伍,为《文艺报》搜集各地区、各部门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思想战线上的动态情报;其二,通过附加“编者按”发动文艺批判运动。《文艺报》“编者按”不仅是当代文学史上多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起者,而且党在建国后对于全国文艺格局的筹划与发展方向的界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艺报》“编者按”实施完成的;其三,放大个别事件,使其进入公共舆论领域。《文艺报》放大个别事件的主要方式有:将学术批评行政化以及展示批评对象等等。可以说,《文艺报》通过组建文艺哨兵队伍、附加“编者按”以及放大个别事件而进行的文艺批判方式,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当代文学在草创时期的发展方向,而且构建了50年代初期以至“文革”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在决定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之间关系形态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政治权力、时代变革等外在因素之外,还有期刊媒介自身经营模式、管理制度及生存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例如,80年代初期的期刊改制导致了随后文艺期刊经营模式的分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很快淡出了娱乐性大众文艺刊物,开始向大学学报、各研究机构的机关报等精英文艺刊物上转移。90年代以后,虽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文学理论的生产、传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但是由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依然只承认发表在纸质媒介上的学术成果,文学理论的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以大学学报、各研究机构的机关刊物等学院化的期刊媒介中才能获得其合法性。这种现状决定了文学理论只能在学院化的期刊媒介这一狭小的媒介领域中生产、传播。近年来,在学院化的期刊媒介领域,无论是文学的创作,还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的理论生态日益受到了期刊趣味的明显影响。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报纸和期刊是文学公共领域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成为决定文学公共领域自主性的关键性因素。所谓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是它在传播什么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播,以及选择哪类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受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外在强制性因素的影响而获得的传播特性。因此,可以说,文学公共领域作为处于国家权力组织和市民社会之间的舆论空间,它的自主性、平等性、对话性特征均来源于报刊媒介所具有的主体性身份。只有报刊媒介获得了足够的主体性,由报刊媒介构成的文学公共领域才能在平等、对话和认可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相应地,文学公共领域才能发挥它作为一个舆论空间对国家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和文化批判的作用,从而成为政治权力意志与普通民众之间意见缓冲、观点融合、利益协调的中间地带。但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在晚清发轫之际就肩负着启发民智、挽救危亡的宏大历史使命,导致现代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与社会革命、政治运动等外在因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由政治化、社会化的文学理论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期刊媒介相结合所构建而成的现代文学公共领域自然呈现出鲜明的政治化特征。同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新政权对全国报刊媒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报刊媒介全部被纳入到了政治化的管理体制之中,报刊的主体性遭到了严重削弱。因而,由这些主体性严重缺失的报刊媒介所构成的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对话性特征随之几乎完全消失。那么,在这种既没有自主性,也没有差异性,更没有对话性的公共领域中所发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论争自然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政治同一性状态:政治批判重于学术批评、政治表态多于理论论争、思想立场上的党同伐异淹没了个体间平等的学术对话,如此等等。总之,期刊媒介作为文学及文学理论生产、传播、阅读与文学批评的重要机制和文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中心联结地带,它的主体性地位是决定文学公共领域基于平等、自主、认可差异性特征之上存在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没有期刊媒介的主体性,就没有文学公共领域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对话性。在一个既没有自主性,也没有平等性,更没有对话性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文学公共领域必然将沦为某种强制性力量的奴仆和工具。自然,在这种差异性严重缺失的文学公共领域中,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都必然地将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和某种经济利益的维护力量。可以说,一个时代传播媒介主体性的丧失,就是这个时代文学公共领域倾斜、变形以至于瓦解、崩溃的开始。也是这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走向政治化、他者化、工具化的开始。因此,对于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健康发展来说,不仅需要对独特的文学观念的尊重、对多元化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的尊重,更需要对作为文学公共领域重要构成机制的期刊媒介主体性的尊重与维护。

喻永庆[8](2011)在《《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教育界》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大的刊物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无不在它上面留下了声音,中国教育界的每一次波动无不在它上面存有痕迹,它是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通过对《中华教育界》的研究,疏理了它的内在发展纹理,再现了中国近代办刊人的生存状况与教育活动场景,探讨了近代教育期刊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方面的历史功绩,这不仅能够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当前教育期刊的健康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论文分为九个部分:引论部分,重点论述了选题源起与研究价值,勾画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阐明论题内涵、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力争对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做一个宏观涵盖和概述。第一章“《中华教育界》创办动因”,主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陆费逵的教育情结、中华书局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多角度考察《中华教育教》创办的内外部动因。第二章“《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该章对《中华教育界》的内在发展纹理进行了疏理,针对期刊的发展、期刊的编纂及期刊的主编、作者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阐述,全面展现《中华教育界》的内部运作情况,并从其与中国教育互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永葆青春活力,始终站在中国教育的最前沿,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尽职尽力,并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典范的原因。第三章“《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以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出版为例,探讨《中华教育界》与中华书局教科书编纂、出版、发行的关系,从《中华教育界》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重点研究《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科书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与时代贡献。第四章“《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借助《中华教育界》中有关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文献,系统探讨了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实况。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国家主义教育人员的群体及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活动几个方面入手,还原近代历史上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活动的历史场景,并对当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五章“《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重点研究了《中华教育界》在道尔顿制实验上的影响,借助当时的其它教育类出版物,对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重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华教育界》在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总结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诉说,深入地探讨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入、实验到消亡的全过程。第六章“《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以《中华教育界》刊载的教育类广告为基础,探究了这些广告的种类与刊登广告的策略,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这些广告在民国时期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第七章“《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中华教育界》作为担当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导引着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推动着近代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评说,同时也就其对当前教育期刊与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反思。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中华教育界》这一个案出发,对研究的主旨进行深华,探讨近代教育期刊的总的发展概况和其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总结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时代特征。

侯东阳[9](2010)在《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新中国的舆情调控机制进行了历史性的研究,在大量收集历史文献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从舆情调控的指导方针、体制、特点以及经验等方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舆情调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主要总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舆情调控机制建设和实践中的逐渐改进和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的共产党政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基本的舆情传播制度体系,也提出了比较正确对待舆论的指导方针,但是反右扩大化以后,这些体制和方针路线都没有正常地发挥作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党委领导也陷入瘫痪,整个国家处于混乱状态。改革开放首先从思想解放开始,舆情调控的机制和手段逐渐恢复正常,虽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倡以人为本治国的思想,舆情调控机制不断改进、优化,有了专门的舆情管理机构和法规、明确的指导思想,调控手段更加讲究技巧,舆情调控也从直接到间接、从微观到宏观转变,不再进行思想批判运动,重视民意及反馈。论文最后一部分根据舆情调控的经验总结,借鉴世界其他国家舆情调控的经验,提出了舆情调控体系应包括舆情监测与收集机制、舆情分析机制、舆情引导机制、舆情调控反馈和评估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党和政府对舆情调控越来越重视,舆情调控逐渐规范化、人性化,体制和法规不断完善,调控手段越来越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统一运作的舆情调控体系,学习其他国家舆情调控的特长,既要使人民心情舒畅,社会和谐稳定;又要遵循舆论本身发展规律,科学地、艺术地进行引导。

张培富[10](2006)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通过追溯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化学家共同体内部来讨论化学的体制化问题。贯穿全文的有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六个部分、结束语,及两个重要的附录组成。尽管把关于中国近代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资料的整理放在“附录”部分,但它们却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两个附录的内容。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这部分概况性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是在怎样一个社会和留学大背景下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从留学时间上看,制度化的留学活动在民国时期形成,化学留学生正是在制度化的留学活动中诞生的。从留学主题来看,正是在多元化主题留学的大潮中,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才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正是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的产物。从留学地域上看,欧洲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稳定的留学地域,日本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近代科学强国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中坚力量正是留学美国的归国化学家。 附录Ⅱ,“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共收录377名近代化学留学生,这是一份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名录》共分为姓名、生卒年、性别、籍贯及出生地、出国前受教育学校、出国时间、留学国家、国外受教育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获最后学位及学校、回国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专业及职业、国外学习和国内外工作简况等12个指标与栏目,具有指标分类合理,表格直观有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相当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小传。

二、本刊第18卷(2001年)主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第18卷(2001年)主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语-图’互文”观念下的“水浒”研究
    一、传统“水浒”研究的问题域及其困境
    二、“语-图”互文的文学观念
    三、《水浒传》小说成像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水浒传》小说成像史
    第一节 《水浒传》手绘图像
        一《水浒传》插图
        二、“水浒”连环画
        三、民间美术中的“水浒”图像
    第二节 《水浒传》机绘图像
        一、“水浒”戏曲影片
        二、“水浒”电视剧
        三、“水浒”电影
    第三节 《水浒传》数绘图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招安”情节的图像阐释
    第一节 “招安”的行动及其构成
    第二节 图像对招安矛盾的揭示与规避
    第三节 图像对梁山好汉牺牲场面的强化与弱化
    第四节 图像对招安结局的认同与不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浒”主题的图像传播:以“义”为例
    第一节 “义”的类型及其文学图像
    第二节 图像对类型界线的模糊处理
    第三节 “义”与“不义”的美化与丑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图像显现
    第一节 性格的“有形”与“可见”
    第二节 “水浒”人物性格的图像修辞
    第三节 图像显现的类型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浒传》的语言叙事与图像叙事
    第一节 “语-图”叙事的一致与错位
        一、叙事立场
        二、叙事结构
        三、叙事视角
        四、叙事节奏与叙事频率
    第二节 图像叙事停顿的“陷入”式抒情
    本章小结
余论: 面向图像时代的文学理论
    一、以图像为参照的“水浒”研究新貌
    二、“《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的若干延展问题
附录一 《水浒传》插图文献存目
附录二 “水浒”连环画文献存目
附录三 “水浒”民间美术图像文献存目
附录四 “水浒”人物画文献存目
附录五 《水浒传》改编电影、电视剧文献存目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898-1921)
        一、马克思及其学说之介绍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着作之译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之出版(1921-1927)
        一、中共早期的出版机构
        二、1927 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中译本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1927-193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书业背景
        一、20 世纪30年代之书业
        二、国民党治下的书业
        三、红色书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
        一、翻译群体
        二、词汇与中国式语言的选择
        三、译书的目的与稿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经费及印刷
        一、出版经费
        二、印刷
    第四节 书籍出版
        一、出版机构
        二、“地下书店”
        三、“华兴书局案”
        四、出版种类与数量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流通(1927-1937)
    第一节 中共苏区发行网
        一、发行机构
        二、苏区书籍发行一瞥
    第二节 国民党区域发行网
        一、封闭书店
        二、邮政检查
    第三节 报刊上的书籍广告
        一、“明”、“暗”之间
        二、书籍广告斑窥
    第四节 书籍之社会交流
        一、抄写、买卖
        二、演说、授课
        三、读书会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阅读(1927-1937)
    第一节 阅读形式
        一、阅读时尚
        二、读书会之阅读
        三、“读书运动”
    第二节 阅读心得
        一、着作阅读
        二、书评、批注
        三、阅读的收获
    第三节 阅读衍生的意义
        一、思想的转变
        二、对马克思的纪念
        三、对苏联的赞扬
    第四节 争论推动阅读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贬斥”
        二、扞卫与推崇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从“符号”到“价值趋向”:马克思主义地位演变
    第一节“符号”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从“平民革命”到“暴力革命”
        二、主义“交锋”
        三、有意的“误解”
        四、转变的缘由:民族主义情绪
    第二节 向“价值趋向”转变
        一、占据青年的头脑
        二、用途的多样性
        三、学理化趋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act
凡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简介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文献学价值
    第二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历史学价值
    第三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宗教学价值
    第四节 丝路出土刻本的语言学价值
第三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区分刻本,监别材料
    第二节 编制目录,精择图版
    第三节 比定内容,缀合残叶
    第四节 校录文字,推算行款
    第五节 着录细节,考定版本
第四章 唐五代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唐代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五代印刷史概况
第五章 北宋、辽、金、西夏印刷史概况——以丝路出土汉文刻本为中心
    第一节 北宋印刷史概况
    第二节 辽代印刷史概况
    第三节 金代印刷史概况
    第四节 西夏印刷史概况
第六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所见书籍制度
    第一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装帧
    第二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版式
    第三节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的附加品
第七章 丝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TID 1015号刻本韵书残叶考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九行本《切韵》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莫高窟北区出土《排字韵》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吐鲁番出土《龙龛手监·禾部》刻本残叶考
第八章 丝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正史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英藏黑水城出土《资治通监纲目》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元一统志》刻本残叶考
第九章 练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初学记》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南华真经》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吕观文进庄子义》刻本残叶考
    第四节 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语》刻本残叶考
第十章 丝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类》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薛仁贵征辽事略》刻本残叶考
第十一章 丝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丛考
    第一节 吐鲁番出土《御制缘识》刻本残叶考
    第二节 黑水城出土《注华严法界观门》刻本残叶考
    第三节 黑水城出土《注心要法门》刻本残叶考
第十二章 丝路出土汉文刻本监定杂考
    第一节 西夏汉文刻本监定初探
    第二节 黑水城文献几件误定朝代的汉文刻本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Ch349r、Ch1002r号道经非刻本辨
附录: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简明目录
徵引文献
作者简历

(6)《西厢记》图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西厢记》图像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主题、范围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一章 明刊本《西厢记》的插图
    第一节 明刊《西厢记》插图本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明代的社会文化与市民文化
        二、亘古至今的图文并茂的理念
        三、明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与插图本的衍生
    第二节 福建建安派《西厢记》插图
    第三节 金陵派、苏杭《西厢记》插图
        一、《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
        二、《词坛清玩盘薖硕人增改西厢定本》
    第四节 安徽新安派《西厢记》插图
        一、《元本出相西厢记》
        二、《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
    第五节 明刊《西厢记》插图的特色
        一、插图的数量
        二、插图的式样
        三、明刊插图本《西厢记》的语图关系形态
        1. 紧密型互文关系——写实图
        2. 松散型互文关系——写意图
    小结
第二章 清刊本《西厢记》的插图
    第一节 清刊《西厢记》插图本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清朝的文化专制
        二、清代出版业的渐衰
        三、戏曲、小说插图的“春天”
    第二节 清刊《西厢记》插图本的概况
    第三节 清刊《西厢记》插图的特色
        一、人物绣像
        1. 莺莺绣像的流变
        2. 其他主要人物的绣像
        二、清刊插图本《西厢记》的语图关系形态
        1. 图像与文字的显性互文
        2. 图像和先在图像间的互文
        3. 图像与文字的互补
    小结
第三章 明清《西厢记》的戏曲表演及民间艺术
    第一节 明清《西厢记》的戏曲演出情况
    第二节 明清《西厢记》戏曲表演与明清刊本插图之关系
        一、《善本戏曲丛刊》戏曲选本中关于《西厢记》的插图状况
        二、戏曲表演、戏曲选本插图与明清单行刊本插图的关系
        1. 选本插图来源于单行刊本插图
        2. 选本、单行本插图与戏曲表演的相互借鉴
    第三节 清代《西厢记》民间艺术图像
        一、《西厢记》年画
        1. 《西厢记》年画概况
        2. 《西厢记》年画对原文本的接受与重构
        二、《西厢记》工艺品
    小结
第四章 《西厢记》的现代图像及其演绎
    第一节 《西厢记》的当代舞台改编和演出
        一、《西厢记》的当代舞台改编和演出概览
        二、有意味的物
        1. 舞台背景
        2. 折扇
        三、红娘舞台地位的渐变与审美意蕴
    第二节 《西厢记》影视作品改编和表演
        一、《西厢记》影视作品改编和表演概览
        二、《西厢记》影视图文的对话与互动
        1. 形象之重与荧幕之轻
        2. 从时间到空间的结构转换与并置
    第三节 《西厢记》的现代绘画及审美
        一、西厢连环画
        1. 以图为主,图文结合
        2. 叙事性
        二、漫画西厢
    小结
余论:回到图像
    一、《西厢记》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的转向
        1、转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转向的中介
        3、有意义的细节
    二、图文的关系
        1. 人物形象对原文本的选择
        2. 故事情节对原文本的遵从
        3. 故事环境对原文本的写意重构
    三、西厢图像的功能
        1. 认知功能
        2. 审美娱乐的功能
        3. 文化传承的功能
    小结
附录一:《西厢记》明刊版本插图统计表
附录二:人名注释及索引
附录三:主题索引
附录四:图像索引
参考文献

(7)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期刊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学理论与媒介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研究的理论资源
第一章 期刊媒介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思想的“倍增器”
    第二节 媒介即“延伸”
    第三节 公共领域的典型机制
第二章 期刊媒介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传播工具
    第二节 文艺思潮的推动者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
第三章 期刊媒介的体制化与建国初期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政治化
    第二节 期刊媒介的体制化
    第三节 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的政治意识形态再造活动
第四章 期刊媒介与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
    第一节 文艺学教学方向的规划
    第二节 文艺学教材建设的筹划
第五章 期刊媒介与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
    第一节 组建文艺哨兵队伍、发动文艺批判运动
    第二节 通过“编者按”发动文艺批判
    第三节 放大个别事件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专业化转向与期刊改制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专业化转向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
第七章 期刊媒介的主体性与文学公共领域
    第一节 文学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及其主体性
    第二节 文学公共领域主体性的缺失与当代文学理论的政治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8)《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教育界》的创办动因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
    二、陆费速的教育情结
    三、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
    四、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
第二章 《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
    一、《中华教育界》的发展概况
        (一) 《中华教育界》初创期:1912
        (二) 《中华教育界》发展期:1913-1917
        (三) 《中华教育界》改革酝酿期:1918-1920
        (四) 《中华教育界》快速发展期:1921-1937
        (五) 《中华教育界》复刊期:1947-1950
    二、《中华教育界》的编辑
        (一) 《中华教育界》的栏目设置及其变化
        (二) 《中华教育界》的编排设计与出版发行
        (三) 《中华教育界》的宗旨及其比较
        (四) 《中华教育界》的专号设置
    三、《中华教育界》的编者与作者
        (一) 《中华教育界》的主编群
        (二) 《中华教育界》的作者群
第三章 《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
    一、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
        (一) 教育部的法令与法规
        (二) 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定文件
        (三) 各报刊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评论
        (四) 各地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查意见
    二、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
        (一) 教科书教授案的征集
        (二) 教科书中教材的征集
        (三) 教科书编写意见
    三、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
        (一) 连续刊登广告
        (二) 提前刊发广告
        (三) 变换广告标题
        (四) 革新广告内容
    四、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
        (一) 教科书存废问题的讨论
        (二) 教科书现状的批评
        (三) 教科书的地位与功能
        (四) 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五) 教科书的编纂
第四章 《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萌芽与兴起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
        (三)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消退
    二、《中华教育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理论宣传阵地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人员群体分析
    四、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活动
        (一) 国家主义教育的基本要义
        (二)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三)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活动
    五、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评价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
第五章 《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
    一、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 道尔顿制的萌芽与兴起期
        (二) 道尔顿制的极盛期
        (三) 道尔顿制的消退期
    二、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
        (一) 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 道尔顿制的主要实验学校
    三、《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
        (一) 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
        (二) 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
        (三) 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
        (四) 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指导其在今后的发展
    四、道尔顿制的影响与评价
        (一) 道尔顿制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 道尔顿制实验在中国的评价
第六章 《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
    一、《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分类
        (一) 书籍广告
        (二) 杂志广告
        (三) 征文、启事广告
        (四) 文具与教学用具广告
        (五) 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广告
        (六) 函授学校广告
    二、《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特色
        (一) 事件营销
        (二) 重点推介
        (三) 折扣促销
        (四) 突出文本
    三、《中华教育界》中广告对民国时期教育的影响
        (一) 对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 对教育技术的传播
第七章 《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华教育界》对当前教育期刊的启示
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缘起
        1.1.1 舆情调控在世界普遍存在
        1.1.2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调控的必要性
        1.1.3 中国政府对舆情调控的重视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2.1 本文研究的社会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2.3 概念厘定
    1.3 国内外舆情调控研究现状
        1.3.1 国内舆情调控机制研究
        1.3.2 对国外舆情调控的研究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支撑
        1.4.1 马克思主义的舆论控制思想
        1.4.2 自由主义者论控制与自由
        1.4.3 领导权和霸权理论
        1.4.4 制造共识与操纵意识
2. 改革开放前中国舆情调控的传统
    2.1 舆情调控指导方针的初步提出
        2.1.1 舆论一律与非一律
        2.1.2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
        2.1.3 批评和自我批评
    2.2 舆情调控机制的雏形
        2.2.1 舆情调控体制
        2.2.2 舆情调控的模式
        2.2.3 新闻舆论调控机制
        2.2.4 舆情反映机制
    2.3 舆情调控的经验教训
        2.3.1 指导方针执行中的偏差
        2.3.2 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2.3.3 左右摇摆不定
        2.3.4 虚夸之风盛行
        2.3.5 个人崇拜一言堂
        2.3.6 媒体成为单纯的传声筒
3.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的变化
    3.1 关于改革环境的舆情调控
        3.1.1 媒体发起的第一次思想解放
        3.1.2 三次自由化浪潮中调控的得失
        3.1.3 南巡讲话推动第二次思想解放
        3.1.4 第三次思想解放方兴未艾
    3.2 中国舆论环境的变化
        3.2.1 民众舆论参与意识提高
        3.2.2 社会宽容度增大
        3.2.3 民主的制度保障
        3.2.4 网络舆论的兴起
        3.2.5 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
    3.3 舆情调手段的进步
        3.3.1 从直接到间接、从微观到宏观
        3.3.2 不搞思想批判运动
        3.3.3 重视以民意评价政府绩效
4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的进步
    4.1 舆情调控机制的进步
        4.1.1 舆情调控指导方针的明确提出
        4.1.2 舆情调控政策、法规的进步
        4.1.3 舆情调控体制的优化
        4.1.4 舆情调控的一般渠道
    4.2 对新闻舆论的调控
        4.2.1 对新闻舆论的调控方式
        4.2.2 新闻政策法规的限制
        4.2.3 媒介内容管理制度
        4.2.4 中国对境外来华媒体的管理
        4.2.5 政府对新闻舆论调控的进步
    4.3 对网络舆情调控
        4.3.1 网络舆情调控的重要性
        4.3.2 网络舆情调控机制
        4.3.3 网络舆情调控模式
5 建立科学的舆情调控机制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情调控的教训
        5.1.1 舆情调控存在的问题
        5.1.2 舆情调控的特点
        5.1.3 舆情调控的成效
    5.2 世界舆论调控的经验
        5.2.1 以法律和法规调控为主
        5.2.2 公众利益和言论多元化
        5.2.3 新闻舆论调控的艺术性
        5.2.4 西方舆论操控导致和平演变
    5.3 舆情调控机制的优化
        5.3.1 建立舆情调控体系的原则
        5.3.2 舆情调控的要素分析
        5.3.3 舆情调控机制的体系
        5.3.4 舆情调控的技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研究
    2.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4. 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1.1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1.1.1 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1.1.2 籍贯情况分析
        1.1.3 受教育情况分析
        1.1.4 出国年代情况分析
        1.1.5 出国年龄情况分析
    1.2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2.1 留学国家情况分析
        1.2.2 留学大学情况分析
        1.2.3 获得学位情况分析
        1.2.4 留学时间情况分析
    1.3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3.1 回国年代情况分析
        1.3.2 回国年龄情况分析
        1.3.3 回国后专业分布情况分析
    1.4 结论
二、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2.1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2.1.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学社团
        2.1.2 创建中国最大的海外化学社团
        2.1.3 创建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2.2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2.2.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工社团
        2.2.2 创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化学社团
    2.3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2.3.1 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化工期刊
        2.3.2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外文核心期刊
        2.3.3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中文核心期刊
    2.4 结论
三、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3.1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3.1.1 化学教育的初建
        3.1.2 化学教材的奠基
    3.2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3.2.1 化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3.2.2 化学课程体系的形成
        3.2.3 化学教育物质条件的建设
        3.2.4 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3.2.5 开创化工教育事业
    3.3 留学生力鼎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3.3.1 留学生群体的整合和壮大
        3.3.2 强化教育体制的管理职能
        3.3.3 扩张国立高校化学教育
        3.3.4 发展西部高等化学教育
    3.4 结论
四、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4.1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4.1.1 创建国家化学研究中心
        4.1.2 创建国内北方化学研究中心
        4.1.3 创建国内中草药化学研究中心
        4.1.4 创建国内放射化学研究中心
        4.1.5 创建国家工业化学研究中心
        4.1.6 创建国家化学武器研究中心
    4.2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4.2.1 开创高校化学研究建制化的先河
        4.2.2 战火中创建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机构
    4.3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4.3.1 创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
        4.3.2 推进中国近代民办化学研究的建制化
    4.4 结论
五、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5.1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着作
    5.2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5.3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5.4 结论
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6.1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2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6.3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6.4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5 结论
结束语
    1. 困难的结束与总结
    2. 有益的借鉴与展望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附 1.1 负岌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附 1.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附 1.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附 1.4 创办海军 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附 1.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附 1.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附 1.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
    附 1.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附录Ⅱ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附2.1 入选《名录》人员标准
    附2.2 附表2-2-1 《名录》
    附2.3 制作《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承诺书

四、本刊第18卷(2001年)主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D]. 赵敬鹏. 南京大学, 2015(01)
  • [4]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流通与阅读(1927-1937)[D]. 张新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5]丝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研究[D]. 秦桦林. 浙江大学, 2014(03)
  • [6]《西厢记》图像演变研究[D]. 陈小青. 南京大学, 2013(08)
  • [7]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 ——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D]. 王梦湖. 南京大学, 2011(04)
  • [8]《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 喻永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D]. 侯东阳. 暨南大学, 2010(07)
  • [10]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D]. 张培富. 山西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本刊2001年第18卷主题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