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裂隙型磷矿找矿的几点认识与经验

徐州地区裂隙型磷矿找矿的几点认识与经验

一、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郑兰强[1](2018)在《绵竹红岩磷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什邡式”磷矿是中国典型的沉积型磷矿,具有特殊的剖面构造,矿层厚,品位富,以及具有硫磷铝锶矿等特点。因此,本论文在绵竹选取典型的“什邡式”磷矿—绵竹红岩磷矿,依托详查项目,采用野外调查、钻孔和槽探等手段,对其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以及岩石学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探讨成矿规律,为提高绵竹红岩磷矿床资源储量寻找一定的找矿方向,也为该地区寻找磷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获得主要认识有:(1)矿体赋存于泥盆系沙窝子组一段(D3s1),矿层底板位于震旦系灯影组第三段(Z2dn3)“花斑”白云岩古岩溶侵蚀层;矿层顶板为泥盆系沙窝子组第二段(D3s2)“砂状”白云岩。该矿床为典型的“什邡式”磷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北东,倾角16°68°。(2)F7逆断层为矿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也是引起矿区内含矿层重复的最主要断层。(3)Ⅰ号矿体在走向上,勘查线P17和P09附近矿体最厚,向南矿体逐步变薄;在倾向上,每条勘探线中靠近北西向的矿体厚度较厚,且未封闭。在Ⅰ号矿体基础上预测2个远景区和1个尖灭区。(4)找矿标志:岩层底部为岩溶侵蚀面,含矿层一般不具明显的层理,主要是角砾状,混杂、无序。角砾一般未经搬运磨蚀,呈半棱角状-棱角状,少量角砾受溶蚀作用呈港湾状。角砾间的充填物分选较差,泥质和砂质均有。岩层中有少量的夹层层理。

程国繁,何英[2](2016)在《贵州册亨板其风化型磷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板其磷矿为近年地质找矿工作中新发现的次生磷矿床,矿体产于二叠纪台地边缘吴家坪组礁灰岩分布区的古溶洞和第四系残坡积物中,可再分为溶洞堆积型和风化—淋滤残积型2个矿床成因亚类。本文根据普查地质报告第一手资料,在阐述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形成条件,并与美国田纳西州中部的风化淋积磷矿床进行对比,建立了该矿床的描述性成矿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增加了贵州磷矿的新类型,指出了我国南方溶洞堆积型磷矿床分布的新区域,为深入研究我国次生风化型磷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资料。

屈俊涛,李辉[3](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提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密文天[4](2010)在《上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成磷事件研究 ——以贵州瓮安、湖北宜昌磷矿床为例》文中指出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地史转折期是第一个全球性海相磷块岩大规模沉积的时期。在中国扬子地台上,震旦纪陡山沱期也出现了大规模成磷现象。陡山沱期广泛海侵形成的碳酸盐岩-磷块岩-黑色页岩的沉积组合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台。地史时期海相磷块岩的沉积问题是目前地学领域的研究难点之一,存在诸多争议。陡山沱期的成磷事件、生物进化事件都与冰期后的全球性环境改变有很大关系。如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雪球”事件结束后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都对成磷事件及生物进化与生命创新事件(略早于典型的Ediacaran生物群出现)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磷的生物聚集作用是磷富集的重要方式,其大规模埋藏记录可以反映古海洋变化的重要信息,也可以反映出生物的成磷作用。同时,生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磷的参与,磷对生命的演化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海相磷块岩与生物作用存在密切联系,这也反映了环境与生物具有协同演化的关系。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743016)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70616014)共同资助,在综合国内外的磷块岩成因、陡山沱期古生物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震旦纪陡山沱期形成的代表性磷矿——贵州瓮安磷矿与湖北宜昌磷矿为研究对象,从上述地区的岩相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上扬子区陡山沱期磷矿的形成及其中的生物成矿作用,并对成磷事件与生物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贵州瓮安磷矿代表的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沉积体系与湖北宜昌磷矿代表的泥页岩-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沉积体系之间缺乏物质组合、沉积环境及磷块岩成因对比,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比较匮乏,同时两地又分别是瓮安生物群与庙河生物群的主要化石产地,因此,以它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扬子区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磷块岩的形成与海平面变化、生物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瓮安生物群化石出现层位的磷块岩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烃类有机组分包括正烷烃、萜类、甾类和类异戊二烯。分析图谱结果显示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很宽;OEP值接近1,Pr/Ph植烷略显优势;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C27占优势可能是由大量的带刺疑源类导致的。正烷烃的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变化范围较窄,反映陡山沱组磷块岩中有机质的母源物质输入并不复杂的特征。磷块岩样本中测试出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组成特征指示了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有机物来源于多细胞藻类和细菌。(2)将白果园矿区的陡山沱组地层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三级层序。通过宜昌、瓮安两个磷矿成磷环境对比发现,能量较高并具有丰富藻类的潮下带为成磷的优势区。冰期时的物理风化和陡山沱期化学风化作用将地表含磷物输入海洋,在高的生物生产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为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机遇。陡山沱期的成磷作用与海侵作用关系密切,海平面的持续波动为磷块岩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与动力条件。海侵对磷矿形成十分有利,高品位的含磷层对应于最大海侵阶段。(3)大冰期过后生物生产率迅速恢复,为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条件。宜昌白果园磷矿有机碳含量介于盆地型磷块岩与台地型磷块岩之间,显示了泥页岩-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Corg含量的“过渡性”特点;由于其含磷岩系形成的环境为半局限性滞留洼地,白果园磷块岩是弱还原-弱氧化环境的沉积产物。与邻区贵州瓮安的台地型磷块岩进行对比,台地型磷块岩由于较为氧化的环境而具有低Corg和高P2O5特点。Corg和P2O5含量的指标说明生物有机质对磷元素的富集有明显作用。(4)白果园整个含磷岩系的磷质来源为火山喷发带来的深部的磷质输入可能性很小,以冰期时的物理风化和陡山沱期化学风化作用将地表含磷物输入海洋为主;白果园下部磷块岩Ceanom指标反映了较还原的环境,说明南沱冰期过后的最早期,古海洋条件仍较为还原,古海洋水体并未完全被氧化。(5)同位素数据表明,在陡山沱早期,生物生产率逐渐提高;同时暗示了上升洋流携带的富磷底水成为磷质的来源。随后,生物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导致δ13C值变化。磷质海水的运移为陡山沱期生物群的繁盛提供了营养物质,而生物的繁盛又对磷质的进一步聚集及沉淀提供了条件。对瓮安生物群开始出现层位分析,自下而上,δ13Corg值的逐渐减少,与该期海平面变化相一致,显示了明显的升降旋回特征;δ13C值的持续变化,反映了多种条件的影响导致生物生产率的起伏波动。(6)对瓮安磷块岩的某些微量元素特征比值进行分析,获得的证据并不支持磷块岩热水沉积成因;瓮安磷矿大塘、穿岩洞矿段的下矿层ΣREE比上矿层ΣREE高出很多,瓮安磷块岩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不如鄂西地区。

杨剑[5](2009)在《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广泛分布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是PGE、Au、Ag、Ni、Mo、V等的重要载体,常产出Ni-Mo-PGE矿床、V-Cu-U矿床、磷矿床和重晶石矿床等大型-超大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黑色岩系也是沉积岩中的一种烃源岩,与化石能源有直接关系。黑色岩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黔北是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发育的典型地区,前人已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全面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结合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研究黔北地区黑色岩系的矿物岩石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查明黑色岩系物质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元素来源、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室内岩矿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研究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岩性段,即黑色硅岩(下硅质层)、磷块岩(磷矿层)、多元素富集层(镍矿层和钼矿层)、黑色条纹状碳泥质硅质岩(上硅质层)、黑色碳质伊利石页岩。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矿物组合特征,对各类岩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主要由粉砂岩、页岩、石煤、硅岩、碳酸盐岩、磷块岩、重晶石岩等组成,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磷灰石、黄铁矿、重晶石和方解石等,其中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硫化物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钼矿、针镍矿、砷镍矿、辉砷镍矿、辉铜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基于研究区的大地构造、岩石地层和古生物特征,确认黔北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为近滨-远滨相,即浅水陆架区,向东逐渐转变为斜坡-盆地区,即深水陆棚区。深大断裂构造成为含矿物质来源的构造通道,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提供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源”。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定早寒武世及其以前,研究区发育一系列深大断裂并长期活动,沿深大断裂发生较强的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控制了区域地质构造的发展和矿产的分布,对黑色岩系中多元素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岩样有机碳和有机硫含量,目的是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5.481%,最高达9.29%,有机硫含量平均为4.532%,最高达23.30%,富含有机碳和有机硫。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菌类生物。有机硫,连同黄铁矿,指示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缺氧还原环境。有机质成熟度是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反映。黑色岩系氯仿沥青“A”族组分中,具有高饱和烃、低芳烃和高非烃的族组分分布特征,表现出以富含类脂化合物和蛋白质为特点的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腐泥型有机质的特点。黑色岩系干酪根显微组分绝大部分为腐泥组,干酪根类型为Ⅰ型(腐泥型),此类型干酪根与细菌和藻类有关。有机碳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证实,黑色岩系是较好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达到生油门限或高成熟(交替作用)阶段。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出生物标志化合物,从分子级水平探讨地质体中有机分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黑色岩系高主峰碳、较小的∑nC21-/∑nC22+值和(nC21+nC22)/(nC28+nC29)值,可能与成岩后期作用有关。黑色岩系OEP为1.04~1.12,奇偶优势比接近于1,无奇偶优势或具有微弱的奇偶优势,表明低等海洋浮游生物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黑色岩系Pr/Ph值为0.80~1.18,小于1或近于1,显示出还原或弱还原沉积环境。黑色岩系各岩样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别意味着沉积时古海洋环境的变化。黑色岩系δ13CPDB值为-23.74‰~-31.63‰之间,总体属于L型无定形干酪根,且更富轻碳同位素(12C)。剖面上从磷块岩→镍矿层→钼矿层,δ13C值逐渐减小,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缺氧还原环境逐渐增强,在钼矿层δ13C值减小到最低值,代表了最大海进期,之后在黑色页岩δ13C值增大,海平面有所下降,缺氧还原强度减弱。热演化温度是成岩成矿的重要因素。黑色岩系样品的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结果为5.25%~6.27%,折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为3.645%~4.455%,得到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为92℃~250℃。按照干酪根和微体藻类化石颜色指标,大致确定该地层的古地温为60℃~110℃。结合前人黄铁矿热电系数法测温(100℃~240℃)和包裹体均一法测温(226℃~230℃和113℃~153℃),判定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介于60℃~250℃之间,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估计为200℃~250℃,属中、低温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并以低温(200℃以下)沉积成岩成矿作用为主。为了探明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元素的来源,系统测定了样品Au、Ag、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特别是钼矿层中得到富集。从贵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配分模式来判定,黑色岩系不具有地外物质的性质,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不是来源于地外,而是来自沿着深大断裂上涌的海底岩浆喷溢,元素的异常富集是海底含矿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稀土元素总量(∑REE)在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之钼矿层中出现峰值,达315.12×10-6。La/Sm均大于1,代表地幔热柱或异常型,暗示黑色岩系形成时有地下深部物质介入。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为曲线右倾斜,LREE富集型。δEu=0.52~0.87<1,δCe=0.68~0.88<1,Eu、Ce均呈负异常,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REE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显示出Ce负异常,LREE<HREE,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曲线近于水平,反映了海相热水沉积特征。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也是其他微量元素(如Mo、Se、As、Sb、Tl、Ni、U、Pb、Bi、Cu、Cs、Zn、V等)的富集体。微量元素总量在钼矿层达到最高(110759.11×10-6)。δU>1,表现为缺氧沉积环境。微量元素富集系数高,U/Th>1,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的影响。岩石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是沉积物形成环境和成岩变化的综合反映。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前人成果,简要阐述了PGE、REE、Ni、Mo、Au、Ag、V、U、Cu、Pb、Zn、As、Sb、Tl、Se等元素在黑色岩系中的赋存状态。在全面分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黑色岩系的形成环境和多金属元素富集规律:在542Ma左右的寒武纪早期,黔北地区发育古热液喷口,沿深大断裂发生多期次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深部热源物质上涌,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一道形成具一定温度的热卤水,进行热水循环或热水活动。热卤水在流动过程中,大量溶解元古代武陵期基性-超基性岩物质中的有用元素,进一步形成含矿热卤水,这种含矿热卤水是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的直接来源。在滞留、还原的台缘斜坡带(水深200m左右),表层水中繁衍着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生物生产力高,大量生物死亡下沉,向海底提供充分的有机物质,遗体腐烂分解吸收大量溶解氧,造成大洋中层水体缺氧还原环境,致使形成的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在多金属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区早寒武世缺氧事件(环境)可与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对比。多金属元素矿化经历了沉积期、成岩期、后生期和表生期各个阶段。矿化温度以低温(200℃以下)为主。黑色岩系沉积以来,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重新分配(成岩期)、迁移与富集(后生期)。表生期只在地表不深处有一定作用。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为查明黑色岩系的成因、构建多金属元素的富集模式、探索黑色岩系型矿床的成矿机理奠定了基础,以促进黑色岩系型矿床,特别是铂族元素矿床的找矿工作。

南京大学地质系磷矿普查队[6](1976)在《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了支援农业,江苏省燃比局组织磷矿普查组,在徐州地区铜山、睢宁、邳县进行磷矿普查找矿工作。我们南京大学地质系23名工农兵学员和4名教师,怀着急农业之所急,想贫下中农之所想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江苏省化工地质勘探队,铜山县矿管站等单位的同志一起查矿找磷,为时一个半月。共查出次生淋滤裂隙一溶洞堆积型磷矿点79个,矿苗26处。同时,还对含磷层位和火成岩体进行了磷的检查,取得了一些资料。现在大部分

陈光荣,孟明月,李盛才,陶建玉,徐一伟,卢寿德,连鸿儿,吴晓春,蔡锡南,吕云瑞,罗自养,鄢庆南,周善功,袁光烈,邓三元,洪东义,王洪德,李如成,丘永泉,李洪喜,石海元,刘淑田,石景秀,张景荣,陈泽铭,夏邦栋,陈树盛[7](1976)在《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徐州附近地区的磷矿普查工作的成果作一初步报导。认为本区磷矿主要为次生淋滤裂隙一溶洞堆积型。对矿床的若干特征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控矿与存矿的因素,指出了该类型磷矿的找矿标志,以及本区磷矿的今后找矿方向问题。

二、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绵竹红岩磷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2.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1.2.2 工作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磷矿分布
        1.3.2 四川磷矿分布
        1.3.3 磷矿床类型及成因
    1.4 区域研究现状
        1.4.1 区域地质工作
        1.4.2 矿产地质工作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项目依托及工作量
2 区域地质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特征
        2.4.1 磷矿
        2.4.2 煤
        2.4.3 石灰岩
3 矿区地质
    3.1 矿区地层
        3.1.1 震旦系上统
        3.1.2 泥盆系上统
        3.1.3 石炭系下统
        3.1.4 二叠系下统
        3.1.5 第四系
    3.2 矿区构造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赋矿层位地质特征
        4.1.1 含磷层及其分布
        4.1.2 含磷层厚度
        4.1.3 含磷层特点
    4.2 矿体地质特征
        4.2.1 Ⅰ号矿体地质特征
        4.2.2 Ⅱ号矿体地质特征
    4.3 矿石特征
        4.3.1 矿石类型
        4.3.2 矿石结构、构造
        4.3.3 矿石矿物组分
        4.3.4 矿石化学成分
    4.4 矿体顶底板及夹石
    4.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4.5.1 以往试验成果综述
        4.5.2 可采用的选矿试验
        4.5.3 磷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5 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5.1 角砾状构造磷矿的成因
    5.2 古地理与成矿
    5.3 地层与成矿
    5.4 构造与成矿
    5.5 找矿标志
        5.5.1 什邡式磷矿赋存地质环境
        5.5.2 赋矿围岩特征
        5.5.3 成矿区找矿标志
    5.6 成矿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贵州册亨板其风化型磷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含磷层岩性特征
    2.2 矿体特征
    2.3 矿石特征
        2.3.1 矿石物质组分
        2.3.2 矿石结构构造
3 形成条件分析
    3.1 地层岩石条件
    3.2 气候条件
    3.3 地貌条件
    3.4 地质构造条件
    3.5 水文地质条件
4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探讨
    4.1 矿床成因类型
        4.1.1 溶洞堆积型矿体
        4.1.2 残坡积型矿体
    4.2 与田纳西州棕色岩(brown rock)磷矿床的对比
    4.3 成矿模式讨论
5 结论

(3)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 小结

(4)上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成磷事件研究 ——以贵州瓮安、湖北宜昌磷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2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特色及创新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质背景
        2.2.1 构造背景
        2.2.2 含磷岩系的分布
    2.3 地层特征
        2.3.1 剖面介绍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含磷岩系岩石学与古生物学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组成矿物
        3.1.2 结构类型
        3.1.3 条带状磷块岩特征
    3.2 古生物学特征
        3.2.1 分布特点
        3.2.2 生物群特征
        3.2.3 生物地层序列
        3.2.4 化石的磷酸盐化
    3.3 小结
第4章 磷块岩的形成与海平面变化
    4.1 宜昌白果园磷矿
        4.1.1 矿床地质
        4.1.2 层序划分
        4.1.3 层序演化与磷块岩的形成
    4.2 瓮安磷矿
        4.2.1 矿床地质
        4.2.2 沉积序列
    4.3 小结
第5章 含磷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实验方法
        5.1.1 主量及微量元素
        5.1.2 稀土元素
        5.1.3 碳、氧同位素测定
    5.2 测试结果
    5.3 白果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瓮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5 碳同位素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含磷岩系有机地球化学
    6.1 实验方法
        6.1.1 有机碳及磷元素分析方法
        6.1.2 可溶有机质分析流程
        6.1.3 饱和烃的生物标志物测定
        6.1.4 干酪根分离方法及其同位素测定
    6.2 有机碳与磷元素
        6.2.1 白果园地区
        6.2.2 瓮安地区
    6.3 生物标志化合物
        6.3.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烃
        6.3.2 萜类化合物
        6.3.3 甾类化合物
        6.3.4 生物标志物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6.3.5 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6.4 沥青A 及其族组分
    6.5 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6.6 成磷事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工作量
    0.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0.5.1 主要成果
        0.5.2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与古地理
        1.1.1 大地构造背景
        1.1.2 古地理与海平面变化
    1.2 沉积分区与沉积盆地性质
        1.2.1 沉积分区
        1.2.2 沉积盆地性质
    1.3 深大断裂与多旋回岩浆活动
        1.3.1 深大断裂的发育
        1.3.2 多旋回岩浆活动
    1.4 区域地层与地质发展简史
        1.4.1 区域地层
        1.4.2 地质发展简史
第二章 黑色岩系地层学 岩石学 矿床学
    2.1 黑色岩系地层学
        2.1.1 地层特征
        2.1.2 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
    2.2 黑色岩系岩石学
        2.2.1 岩石类型
        2.2.2 矿物组合
        2.2.3 岩石化学
    2.3 黑色岩系矿床学
        2.3.1 黑色岩系含矿性与黑色岩系型矿床
        2.3.2 黑色岩系演化及金属矿化的阶段性
第三章 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
    3.1 有机碳与有机硫
        3.1.1 有机碳
        3.1.2 有机硫
    3.2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2.1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
        3.2.2 岩石氯仿抽提物中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3 干酪根与碳同位素
        3.3.1 干酪根
        3.3.2 有机元素
        3.3.3 碳同位数
    3.4 镜质体反射率
        3.4.1 镜质体反射率的测试分析
        3.4.2 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
        3.4.3 镜质体反射率与烃源岩有机质成熟程度
    3.5 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3.5.1 有机质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3.5.2 有机质在元素聚集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 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
    4.1 金 银 铂族元素
        4.1.1 金 银 铂族元素的测试分析
        4.1.2 黑色岩系成因与金 银 铂族元素示踪
        4.1.3 金 银 铂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2 稀土元素
        4.2.1 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
        4.2.2 黑色岩系成因与稀土元素示踪
        4.2.3 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3 其他微量元素
        4.3.1 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
        4.3.2 黑色岩系成因与微量元素示踪
        4.3.3 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第五章 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元素富集规律
    5.1 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缺氧事件
        5.1.1 缺氧事件
        5.1.2 沉积环境
    5.2 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规律
        5.2.1 元素来源与介质性质
        5.2.2 热演化温度
        5.2.3 矿化年龄
        5.2.4 元素赋存状态
        5.2.5 多金属元素富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竹红岩磷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D]. 郑兰强.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9)
  • [2]贵州册亨板其风化型磷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J]. 程国繁,何英. 矿物学报, 2016(02)
  • [3]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
  • [4]上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成磷事件研究 ——以贵州瓮安、湖北宜昌磷矿床为例[D]. 密文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5]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 长安大学, 2009(11)
  • [6]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J]. 南京大学地质系磷矿普查队. 化工矿山技术, 1976(03)
  • [7]徐州一带裂隙—溶洞型磷矿床 找矿工作的若干认识和体会[J]. 陈光荣,孟明月,李盛才,陶建玉,徐一伟,卢寿德,连鸿儿,吴晓春,蔡锡南,吕云瑞,罗自养,鄢庆南,周善功,袁光烈,邓三元,洪东义,王洪德,李如成,丘永泉,李洪喜,石海元,刘淑田,石景秀,张景荣,陈泽铭,夏邦栋,陈树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6(01)

标签:;  ;  ;  ;  ;  

徐州地区裂隙型磷矿找矿的几点认识与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