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套基础和凸起的顶部简单平台

夹套基础和凸起的顶部简单平台

一、导管架式基础和上升式上部设施简易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马悦[1](2021)在《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海上变电站建设刚刚起步,结构设计方面尚未有明确的标准,为适应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的发展,海上升压站设计方法研究十分迫切。吸收欧洲海上升压站设计经验,借鉴国内其他行业设计标准,给出了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内容,并综合考虑海上升压站生命周期内全部的装载和作业工况,论述了利用有限元软件从震动、应力、变形和疲劳四方面对海上升压站进行强度评估的方法。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海上升压站结构满足设计需求。文章提供的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主要流程及标准,可为同类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康哲[2](2018)在《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和噪声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对石化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与大陆架油气资源的逐步枯竭,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在深水海洋工程发展战略指引下,国内研究机构对半潜式生产平研究给予了极大重视。本文针对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的结构振动及噪声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做了特定的减振降噪设计优化方案,为今后生产平台的总体设计给予了可靠的参考价值。首先,基于半潜平台的结构设计、总体性能和相关激振源的相关理论,本文研究了其自由振动特性与上平台和下浮体连接形式对自由振动模态的影响。然后,采用统计能量法,以船舶专业振动声学软件Designer noise为平台,对目标平台进行了全船、全频域噪声预报,着重分析了供热通风(HVAC)系统对舱室噪声的影响,并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噪声评估标准IMO进行衡准。最后,研究分析了目标平台噪声传播特点与路径。在保证平台结构强度及性能前提下,综合考虑平台振动特性对目标平台进行减振降噪设计研究,比较了几种方案的降噪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减振降噪设计方案,保证了深水半潜平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半潜平台采用统计能量分析建模时的一些通用原则,可应用于其他大型海洋结构物的减振降噪相关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孙海超[3](2016)在《新型海洋平台抗振构造措施及抗振抗倒塌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海洋平台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及所处海洋环境的多变性使得海洋平台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为满足不同灾害作用下平台结构对耐久性及安全性的正常使用要求,本文提出了三种新型措施提高海洋平台抵抗海冰以及地震的振动反应,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抗冰抗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在这三种构造措施中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措施。1.针对JZ20-2海洋平台结构位于渤海湾中冰激振动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增加支撑体系、斜撑体系、钢管混凝土体系应用到JZ20-2海洋平台上,通过四个节点处的最大位移以及加速度变化对比海洋平台在弹性阶段的抗冰减振效果。2.目前气候越来越异常,针对异常寒冷气候的极端海冰情况,将支撑体系、斜撑体系和钢管混凝土体系三种新抗冰措施应用到JZ20-2海洋平台上。在1.5米、2米、3米冰厚情况下对海洋平台进行抗冰塑性反应分析,判断三种措施对海洋平台的减振效果。3.海洋中地震频发,将支撑体系、斜撑体系和钢管混凝土体系三种新型抗震措施应用到JZ20-2海洋平台上,探究在天津波、Kobe波、Taft波作用下的海洋平台抗震反应,通过四个节点处的最大位移以及加速度变化,判断钢管混凝土体系在地震弹性阶段效果最好。4.在遇到极端罕遇地震时,将天津波、Kobe波、Taft波峰值加速度400gal取其2.5倍,使海洋平台进入塑性阶段,通过海洋平台应力分布,分析支撑体系、斜撑体系和钢管混凝土体系三种新型抗震措施对海洋平台的抗震弹塑性影响分析及倒塌变形分析。5.综合对比三种措施在抗冰抗震方面的效果,通过抗冰抗震在弹塑性阶段的减振效果,得出钢管混凝土体系对海洋平台抗振效果最好。

刘浩然[4](2016)在《可移动平台下放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移动平台结构样式新颖,平台主体分为上部生产模块和下部储油舱模块的双层结构,生产模块和储油舱模块均为四边形结构,上层生产模块布置有采油和油气处理的相应设施,与下层储油舱模块通过四根桁架式桩腿连接。平台可实现自安装,大幅节省投资成本,是开发边际油田的最佳选择。但在下层的储油舱下放过程中会出现水线面突然减小导致平台失稳的情况,所以需要使平台通过压载具有1.4°左右角度的艏倾,在下放储油舱时,使上层生产平台与下层储油舱之间穿越水面,保证平台的水线面一直存在,再进行下放作业,以此解决导致平台失稳的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可移动平台下放过程中的4种典型工况进行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来分析储油舱在下放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具体内容如下:针对缩尺比为1:36的可移动平台模型进行水池试验。首先,在静水中进行横摇和纵摇自由衰减试验,得到平台在无系泊状态下的固有周期和阻尼系数等关键参数。然后,在白噪声不规则波条件下,对可移动平台模型进行幅频响应函数(RAO)试验,测得4种工况下不同浪向角时平台的六自由度RAO。应用水动力软件AQWA建立可移动平台4种工况的数值模型,以试验获得的阻尼系数为依据,计算不同浪向角时平台的六自由度RAO,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对可移动平台模型进行不规则波运动响应试验,试验采用水平系泊方式,环境条件的模拟仅考虑波浪,在4种工况和5组波浪条件下进行时域模拟,分别得到不同环境条件作用下0°、34°和90°浪向角条件下,平台的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响应。采用AQWA软件对试验时的水平系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4种工况中,在不规则波作用下0°、34°和90°浪向角时平台的运动响应,其中平台穿越吃水11m工况选取0°、34°、90°、146°和180°浪向角进行计算。随后,对可移动平台水线面恢复后的状态进行时域模拟,验证平台水线面恢复后的稳定性。针对平台的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将数值计算统计结果和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数值计算时阻尼系数选取的正确性;验证使可移动平台具有1.4°艏倾时进行下放作业的可行性,并给出合理建议。

张大勇,岳前进,刘笛,许宁,王冬庆,王胜勇[5](2015)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抗冰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升式钻井平台属于典型的柔性结构。由于冰与柔性抗冰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尚未形成基于动冰力响应分析的结构设计。结构抗冰设计中大都是从极端荷载出发,只考虑最大静冰力或最大倾覆力矩是否能推倒平台。基于对渤海辽东湾柔性抗冰平台的多年监测,发现强烈的冰激振动引起平台管节点疲劳失效、上部设施的非正常运行、作业人员不舒适等问题的风险性要远大于极端静冰荷载下结构的整体安全问题。文中基于多年现场冰与结构作用观测及冰荷载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柔性抗冰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失效模式及评价方法。最后,以渤海某典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对其抗冰性能进行评价。该文的研究可为寒区自升式平台的抗冰概念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陈安坤[6](2014)在《边际油田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及总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边际油田自升式储油平台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边际油田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及总体性能研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数值仿真计算,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各种状态下的重量与重心的计算,平台总体性能研究,基于地质条件的关键结构(桩腿和桩靴)的最优型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平台的所处的设计环境条件和运行机理,对平台进行总体的设计,对总体布置、主尺度、液舱最大储存能力、供热系统、原油外输方式及主要指标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表明,各关键指标与平台总体布置处于该尺寸平台的最优结果。重量和重心位置是平台总体性能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吃水、漂浮稳性、站立稳性、平台升降系统的负荷能力以及桩腿的设计强度等。本文就平台在初始设计阶段重量的估算给出基本方法和经验公式。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系统设计、简化流程工艺、设备合理选型、选材等措施,将平台重量、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利用海工专用计算软件建立在工作海域的综合外力(风、浪、流)模型,计算综合外力作用下平台的沉浮稳性、拖航稳性,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自升式平台模型,通过施加环境载荷和作业载荷以确定结合后的平台整体性能和平台的稳性。研究表明,平台的总体性能满足平台在各个工作状态下的安全要求。自升式平台桩腿和桩靴关系整个平台的安全关键结构。根据平台工作环境条件和工作状况合理选取桩腿长度,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桩腿在波浪和海流同时作用下受力情况,合理选择桩腿材料。在通过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物理计算和有限元分合理选择桩靴结构型式,使得该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海区的地质条件。研究表明,针对目标海区而确定的桩腿和桩靴的尺寸具有最优的性能比。

郑亚男[7](2013)在《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海上油气设施在停止生产作业后,如果没有其他用途或合理理由,必须进行废弃处置。海上退役采油平台的弃置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费用、作业安全和环境风险等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海上退役采油设施的主要弃置方案之一,平台造礁方案通过将平台废弃结构改造为人工鱼礁的方式对退役平台进行再利用。该方案不但能够节约拆除成本,降低海上作业的风险,减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使退役平台的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在渔业增殖和改善退役油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首次以平台造礁工程的全部作业流程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平台造礁工程技术体系框架为研究目标,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法和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原理,系统地研究了平台造礁工程所涉及的资料收集、环境与设施调查、工程可行性论证、平台拆除、礁体设计与布局、鱼礁加工与投放、工程验收以及后续跟踪调查与评价等技术环节,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构建了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工程技术体系,并以埕岛油田海上退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为例,通过对鱼礁投放前后示范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监测,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的适宜性、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渔业增殖、生态修复)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我国开展平台造礁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依据,并为国家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范、规程和条例提供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原则、依据与方法。对平台造礁方案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平台造礁论证的总体原则,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论证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充分搜集平台所在海区的相关环境背景资料和平台设施的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监测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各种资料整理、分析,从人工鱼礁建设对水文、地质、水质和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要求来论证平台造礁工程的可行性。(2)构建了海上退役平台的人工鱼礁改造工程的技术框架和体系。对海上退役采油平台拆除工作以及平台造礁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并对每一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说明。平台造礁工程的主要程序包括退役平台设施的清洗、拆除,以及鱼礁礁体的布局、设计、加工和投放。(3)确定了平台造礁工程验收和后期跟踪调查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验收条件、标准和验收内容等方面规范平台造礁工程的验收流程;从水质、沉积物、生物、流场和礁体现状等方面对平台造礁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监测,建立平台造礁工程的跟踪调查制度和环境影响后评估指标体系。(4)通过对埕岛油田海域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现场调查,确定了鱼礁投放地址,并对礁址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埕岛油田海域的地势、地质条件,水质条件,水体流速,水深以及生态渔业条件均满足人工鱼礁的选址要求,故选择埕岛油田CB6A平台栈桥北海域作为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实施海域。(5)分析了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对该海域水质及沉积物的环境修复效应。与对照区相比,鱼礁投放区悬浮物浓度明显升高,鱼礁建设所产生的上升流可能是导致悬浮物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上升流携带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增加了海水营养盐的含量(硝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总磷等),促进各种藻类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海域初级生产力。(6)研究了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礁群建成15个月时,礁群高度与建成2个月时的礁群高度相差不大,且礁群未发生明显倒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对照区相比,投礁后鱼礁区浮游植物数量增加,而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数量减少,这可能与鱼类对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摄食有关;鱼礁区的渔业资源密度高于对照区,约为对照区的1.6倍。

张波[8](2012)在《海洋平台基桩夹持承载力学分析及系列装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底油气与海上风力发电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论文来源于中海油公司两项科研项目,即海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艺与深水导管架安装液压装具的研究。研究对象为海洋石油平台导管架钢桩与海上风机叶轮支架钢桩,两者统一称为海洋平台基桩。目前这两种钢桩的海上施工技术均为国外技术所垄断,国内还没有开发出达到海上作业要求的装备,对其基础理论及安装技术的研究也在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因此,本文以海洋平台基桩的海上安装夹持技术为研究背景,抛开两者具体的安装技术,提炼夹持承载力学的共性问题,并根据国外产品的特点进行基桩夹持系列装置的自主研制及实验研究,得出能够指导其海上作业的技术理论。论文首先进行了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导管架基桩调平器、夹桩器的水下作业及海上风机叶轮支架基桩的吊装作业技术进行了归纳。对基桩径向受力屈曲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在已知载荷作用之下的屈曲变形特点及规律;同时进行了基桩在夹持压力作用下局部塑性变形与总体稳定性分析。对夹持机构承载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确定出基桩夹持机构的设计原则;分别进行了夹持机构承载受力、齿尖变形及应力、等强度齿尖最小轮廓、圆锥式压环弯曲应力及基桩接触力学等问题的分析。通过借鉴及消化国外产品外形结构,根据其功能及动作原理,分别进行了楔块滑动自锁对称夹持式基桩双边吊具、双凸轮回转自锁单侧夹持式基桩单边吊具、基桩水下夹持器等系列夹持装置的研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这些装置的自主创新研制。根据基桩夹持系列装置中对液压执行元件位移同步及力的控制要求,进行了力反馈控制、位移同步控制的液压系统研究。分别设计了组内分流阀、组间主从随动的位移同步及力信号反馈的活塞力控制液压回路;建立了开环、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导出位移同步、力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分析与研究,确定了位移同步控制的PID控制参数、力控制的校正函数。最后,进行了基桩双边夹持吊具、基桩单边夹持吊具、基桩水下夹持器原理样机的设计与制造,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设计合理性。

刘佳[9](2012)在《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镇江的近代时期始于1861年开埠通商并设立租界,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镇江近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类型丰富、特征显着的近代建筑。它们在艺术风格、空间形态、造型特色、材料结构、建造方式等方面具有近代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镇江的近代化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镇江近代建筑数量众多,但由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破坏和建国后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许多近代建筑被拆毁、改建或弃置,遗存状况不容乐观,这些宝贵的建筑遗产亟待研究和保护。论文以镇江市区内的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大量的资料收集,获得了一手的测绘数据,运用建筑形态学、建筑文化学、类型学和结构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建筑本体形态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对镇江近代历史、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背景有充分梳理和总结的前提下,从镇江近代建筑的形态特征(共时性研究)和形态的演变过程(历时性研究)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筑形态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建筑空间形态、建筑造型特征以及建造方式等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演变路径及动因进行分析,从而全面系统的认知镇江近代建筑的形态及其演变。通过对镇江近代建筑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确定了镇江建筑在近代时期定型的“基本模型”,认为镇江近代建筑主体形态表现为“四种风格”和“七种空间模式”,其建筑造型普遍采用“折中性”的设计手法,其建造方式具有本土化和先进性特征,以此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镇江地区建筑形态的基因库。论文提出了镇江近代建筑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一方面,镇江传统建筑发生以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演变,同时,以殖民地式为先驱和以仿西式建筑为主体的西方建筑式样发生“本土化”演变,另一方面,近代晚期建筑的现代化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研究为类似的中国中小城市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路。总结了镇江近代建筑演化的路径为“二元并存”的方式,在近代初期和中期的演变呈现一种“自下而上”的演变特点,在近代后期的演变中则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谭越,王春升,陈国龙[10](2011)在《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海上边际油两种主要开发模式"三一模式"和"蜜蜂模式",及其适用的油田类型。对"蜜蜂式"开发模式中的一种主要工程设施,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自安装、方便搬迁、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回顾了我国渤海、涠洲以及南海海域采用可移动平台开发边际油田的进展。介绍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海洋石油161平台建造等工程经验,如筒形基础可移动平台、多功能简易海洋平台、分体自升式平台等概念。针对南海东部边际油田开发的紧迫性,提出了须解决的关键技术,认为采用可移动储油平台这样的开发模式是可行的。

二、导管架式基础和上升式上部设施简易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管架式基础和上升式上部设施简易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上升压站总体结构设计内容
    1.1 海上升压站设计标准
    1.2 上部模块设计
    1.3 下部基础设计
2 海上升压站结构强度分析
    2.1 环境条件和结构载荷
    2.2 计算工况汇总
    2.3 结构强度分析
        1)模态分析
        2)应力计算与变形验算
        3)疲劳计算
3 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及计算案例
    3.1 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1)上部模块
        2)下部基础
    3.2 整体结构强度分析
        1)模态分析
        2)应力计算
        3)变形验算
        4)疲劳计算
4 结论

(2)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和噪声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结构物振动分析与研究现状
        1.2.2 海洋结构物噪声分析与研究现状
    1.3 针对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噪声预报流程的研究
        1.3.1 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噪声预报研究特点
        1.3.2 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噪声预报流程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预报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
    2.1 振动分析理论
        2.1.1 振动分析主要因素
        2.1.2 自由振动分析计算方法
        2.1.3 振动评估及规范研究
    2.2 目标平台振动预报分析
        2.2.1 目标平台有限元模型
        2.2.2 目标平台自由振动分析
        2.2.3 目标平台振动特性分析
        2.2.4 连接形式对平台整体振动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半潜式生产平台噪声预报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
    3.1 噪声分析理论
        3.1.1 声学有限元方法
        3.1.2 声学有限元+边界元方法
        3.1.3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
        3.1.4 Hybrid FE-SEA方法
        3.1.5 针对以上方法的评价
    3.2 加筋板的模态密度
    3.3 Designer Noise软件介绍
        3.3.1 软件特点
        3.3.2 应用范围
        3.3.3 软件优势
    3.4 通用建模原则
        3.4.1 噪声源的创建
        3.4.2 子系统的大小
        3.4.3 模型范围
        3.4.4 噪声源的振动级与声压级
        3.4.5 空调噪声
        3.4.6 舱室对噪声的吸收
    3.5 目标平台噪声预报分析
        3.5.1 目标平台噪声源分析
        3.5.2 目标平台噪声衡准
        3.5.3 目标平台声学预报模型
        3.5.4 目标平台各区域与舱室噪声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目标平台噪声控制设计
    4.1 概述
    4.2 目标平台噪声控制措施研究
        4.2.1 结构噪声控制
        4.2.2 吸声设计
        4.2.3 隔声设计
        4.2.4 消声
        4.2.5 隔振
        4.2.6 通风管路系统低噪声设计
    4.3 目标平台舱室的噪声控制
        4.3.1 噪声源识别技术
        4.3.2 降噪声学设计方案
        4.3.3 降噪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舱室噪声预报结果dB(A)
附录B 降噪后舱室噪声预报结果dB(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新型海洋平台抗振构造措施及抗振抗倒塌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渤海海冰以及地震影响
        1.2.1 渤海海冰简介
        1.2.2 海底地震的影响
    1.3 结构振动控制及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发展
        1.3.1 结构振动控制的发展
        1.3.2 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与发展
        1.3.3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
    1.4 本文课题来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海洋平台抗振方案
    2.1 引言
    2.2 新型海洋平台介绍
        2.2.1 海洋平台概况
        2.2.2 海洋平台有限元模型
    2.3 新型海洋平台三种抗振措施
        2.3.1 支撑体系海洋平台
        2.3.2 斜撑体系海洋平台
        2.3.3 钢管混凝土海洋平台
    2.4 荷载工况
        2.4.1 冰荷载作用
        2.4.2 地震荷载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洋平台抗冰减振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
        3.2.1 ABAQUS简介
        3.2.2 ABAQUS分析步骤
        3.2.3 ABAQUS分析方法
        3.2.4 隐式直接积分算法
    3.3 新型海洋平台抗冰减振分析
        3.3.1 海洋平台挤压冰模拟方案
        3.3.2 海洋平台挤压冰1模拟结果分析
        3.3.3 海洋平台挤压冰2模拟结果分析
        3.3.4 海洋平台挤压冰3模拟结果分析
        3.3.5 综合对比三种措施的抗冰减振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洋平台抗冰抗倒塌分析
    4.1 引言
    4.2 弹塑性分析
        4.2.1 极限强度
        4.2.2 弹塑性理论
    4.3 材料本构关系
    4.4 极端海冰环境荷载
    4.5 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4.5.1 原始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4.5.2 支撑体系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4.5.3 斜撑体系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4.5.4 钢管混凝土体系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洋平台抗震分析
    5.1 引言
    5.2 地震分析方法
    5.3 弹塑性分析方法
    5.4 地震作用下平台弹性分析
        5.4.1 天津波作用下海洋平台位移及加速度曲线
        5.4.2 Kobe波作用下海洋平台位移及加速度曲线
        5.4.3 Taft波作用下海洋平台位移及加速度曲线
    5.5 综合对比三种措施的抗震减振效果
    5.6 结论
第6章 海洋平台极端罕遇抗震弹塑性分析
    6.1 引言
    6.2 弹塑性分析方法
    6.3 海洋平台弹塑性分析
        6.3.1 天津波下计算结果
        6.3.2 Kobe波下计算结果
        6.3.3 Ta化波下计算结果
    6.4 三种体系对比
    6.5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可移动平台下放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2 钻井船改造
        1.2.3 新型海洋平台
    1.3 研究工作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分析
    2.1 三维势流理论
    2.2 Morison方程
    2.3 频域运动方程
    2.4 水动力参数
        2.4.1 附加质量与附加阻尼系数
        2.4.2 一阶波浪力
        2.4.3 二阶平均波浪力
    2.5 时域范围内平台运动响应方程的求解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移动平台运动响应模型试验
    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3.1.1 实验目的
        3.1.2 试验内容
        3.1.3 实验原理
    3.2 试验准备
        3.2.1 试验条件
        3.2.2 试验模型
        3.2.3 试验模型布置
        3.2.4 环境条件模拟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自由衰减试验
        3.3.2 RAO试验
        3.3.3 不规则波运动响应试验
        3.3.4 平台下放时小水线面和失稳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移动平台运动响应数值模拟
    4.1 可移动平台数值模型的建立
        4.1.1 AQWA软件简介
        4.1.2 可移动平台数值计算模型
    4.2 可移动平台RAO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对比
        4.2.1 平台吃水8.2米RAO结果对比
        4.2.2 平台穿越吃水11米RAO结果对比
        4.2.3 沉垫距海底45米RAO结果对比
        4.2.4 沉垫距海底5米RAO结果对比
    4.3 耐波性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4.3.1 平台吃水8.2米不规则波结果对比
        4.3.2 平台穿越吃水11米不规则波结果对比
        4.3.3 沉垫距海底45米不规则波结果对比
        4.3.4 沉垫距海底5米不规则波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移动平台下放过程中的典型状态分析
    5.1 平台水线面突变过程分析
    5.2 平台穿越吃水11m随浪条件下数值模拟
        5.2.1 146°浪向角
        5.2.2 180°浪向角
    5.3 平台水线面恢复后的数值模拟分析
        5.3.1 RAO数值模拟结果
        5.3.2 不规则波数值模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抗冰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自升式钻井平台力学特性分析
2冰荷载作用下柔性抗冰结构的失效模式
    2.1极端冰荷载下结构的失效
    2.2动冰荷载下结构的疲劳失效
    2.3动冰荷载下平台甲板加速度响应引起的失效
    2.4冰激振动对平台基础的影响
    2.5冰荷载作用下柔性抗冰结构的失效模式及判别指标
3实例—渤海某自升式平台抗冰性能评价
    3.1极值静冰力下结构抗冰性能
    3.2交变冰力下结构疲劳失效
    3.3交变冰力下结构振动加速度失效分析
    3.4冰激振动对平台基础的影响
4结论

(6)边际油田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及总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
    1.2 自升式平台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
    2.1 平台的设计环境条件
    2.2 平台主尺度及主要指标
    2.3 平台运行机理
    2.4 平台总布置
    2.5 平台总布置图
    2.6 平台液舱最大储存能力
第三章 重量与重心计算
    3.1 平台状态划分
    3.2 重量估算
    3.3 重量重心计算
    3.4 静水力计算
第四章 海洋环境载荷计算
    4.1 风载荷计算
    4.2 波流载荷计算
    4.3 载荷组合
第五章 平台总体性能研究
    5.1 完整稳性
    5.2 破舱稳性
    5.3 站立稳性
    5.4 干舷
    5.5 插桩和拔桩能力
第六章 桩腿和桩靴结构型式研究
    6.1 桩腿长度和型式选取
    6.2 桩腿结构研究
    6.3 桩靴的型式优选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上退役石油设施的拆除
        1.2.2 海上退役平台的鱼礁改造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平台造礁工程可行性论证
    2.1 平台造礁工程论证的总体原则
    2.2 海区环境背景资料的收集
    2.3 海区海洋环境调查与评价
        2.3.1 调查内容
        2.3.2 调查方法
        2.3.3 评价方法与标准
    2.4 海上退役采油设施调查
        2.4.1 调查方式
        2.4.2 调查内容
    2.5 相关报告的编制
        2.5.1 可行性论证报告
        2.5.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 海上退役采油平台的拆除
    3.1 封井
        3.1.1 一般原则
        3.1.2 封井作业技术要求
        3.1.3 封井作业所用的材料
        3.1.4 封井作业程序
    3.2 海上退役设施清洗
        3.2.1 一般原则
        3.2.2 准备工作
        3.2.3 清洗方式
        3.2.4 清洗作业
        3.2.5 污染控制措施
    3.3 海上退役设施的拆除
        3.3.1 拆除范围
        3.3.2 拆除方法
        3.3.3 井口拆除
        3.3.4 平台上部组块拆除
        3.3.5 导管架拆除
        3.3.6 海底管道的处置
4 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
    4.1 平台造礁总体布局
        4.1.1 一般原则
        4.1.2 礁区范围与规模
    4.2 礁体设计
        4.2.1 一般原则
        4.2.2 礁体设计程序
        4.2.3 礁体设计依据
    4.3 礁体材料选择
        4.3.1 混凝土
        4.3.2 其他礁体材料
    4.4 鱼礁单体设计
        4.4.1 礁体的体积
        4.4.2 礁型的选择
        4.4.3 选型与图纸绘制
    4.5 鱼礁加工
        4.5.1 一般原则
        4.5.2 混凝土鱼礁单体加工
        4.5.3 钢结构鱼礁单体加工
    4.6 礁体的吊装与投放
        4.6.1 投礁方案编制
        4.6.2 鱼礁捆扎
        4.6.3 试吊
        4.6.4 正式投礁作业
        4.6.5 礁区的标识
5 工程验收及后续评价
    5.1 工程验收
        5.1.1 验收条件
        5.1.2 需准备的资料
        5.1.3 验收内容
    5.2 平台造礁效应的跟踪调查与评价
        5.2.1 平台造礁效应调查
        5.2.2 平台造礁效应评价
6 埕岛油田退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研究
    6.1 研究区环境调查与评价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水质调查与评价
        6.1.3 沉积物调查与分析
        6.1.4 研究区生态调查
    6.2 埕岛平台造礁工程适应性评价和建设
        6.2.1 礁址适宜性评价
        6.2.2 平台造礁总体布局
        6.2.3 鱼礁的设计与加工
        6.2.4 鱼礁投放
    6.3 平台造礁示范工程环境效应研究
        6.3.1 示范工程礁体稳定性分析
        6.3.2 示范工程海域水质变化特征
        6.3.3 示范工程海域沉积物变化特征
        6.3.4 示范工程海域生态系统调查
        6.3.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水质及底质调查记录表
附录 B 底栖生物调查记录表
附录 C 封井作业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
附录 D 鱼礁着底冲击力的计算公式
附录 E 波浪中鱼礁稳定性测试
附录 F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附录 G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
附录 H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抗压设计值
附录 I 普通模板荷载计算方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海洋平台基桩夹持承载力学分析及系列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外基桩调平器的发展概况
        1.2.2 夹桩器及相关技术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1.2.3 海上风电机组吊具国外发展概况
        1.2.4 国内导管架海洋平台、调平器、夹桩器研究现状
        1.2.5 国内海上风力发电安装发展与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桩径向受力屈曲变形分析
    2.1 基桩被夹持处径向受力分析
        2.1.1 两向对称夹持的内力分析
        2.1.2 三向对称夹持的内力分析
        2.1.3 四向对称夹持的内力分析
        2.1.4 多向对称夹持的内力分析
    2.2 基桩被夹持处壳体变形分析
    2.3 基桩失稳临界夹持力分析
        2.3.1 均布外压载荷下总夹持力分析
        2.3.2 多向局部外压载荷下单个夹持力分析
    2.4 算例——一种导管架钢桩受力强度校核
    2.5 基桩受力屈曲变形有限元分析
        2.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5.2 基桩受两向对称力夹持变形分析
        2.5.3 基桩受多向对称力夹持变形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桩夹紧机构承载力学分析
    3.1 基桩夹紧机构设计原则
        3.1.1 两接触材料间的静摩擦系数
        3.1.2 夹紧机构的设计原则
    3.2 夹紧机构压齿承载应力分析
        3.2.1 压齿嵌入基桩壁面的承载原理
        3.2.2 截面为三角形的齿尖变形及应力
        3.2.3 等强度齿尖最小轮廓的确定
        3.2.4 圆锥式压齿嵌块的弯曲应力
    3.3 压齿压入基桩的载荷力学分析
        3.3.1 压齿齿尖嵌入基桩承载受力分析
        3.3.2 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
        3.3.3 重力载荷分布函数及齿尖强度校核
        3.3.4 压齿齿尖部分切除的载荷分布
    3.4 压齿与基桩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3.4.1 活塞力作用下压齿夹持基桩的接触应力
        3.4.2 压齿单行齿尖承载力的分配
        3.4.3 接触条件下的当量摩擦系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桩夹持系列装置研究
    4.1 叶轮基桩双边夹持吊具
        4.1.1 设计技术参数
        4.1.2 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4.1.3 双边吊具夹紧机构受力分析
        4.1.4 吊具强度有限元分析
    4.2 叶轮基桩单边夹持吊具
        4.2.1 设计技术参数
        4.2.2 主体结构设计与各部件装配关系
        4.2.3 单边吊具吊装操作过程
        4.2.4 单边夹紧机构的受力分析
        4.2.5 单边吊具起吊过程 ADAMS 仿真分析
    4.3 基桩水下夹持器
        4.3.1 水下夹持器总体方案的确定
        4.3.2 水下夹持器结构系列设计
        4.3.3 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4.3.4 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力与位移同步控制的液压系统研究
    5.1 主从随动方式的位移同步控制系统
        5.1.1 位移同步控制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5.1.2 电液伺服系统的模型及流程
        5.1.3 单回路阀控缸系统传递函数
        5.1.4 同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
    5.2 液压系统力控制伺服系统
        5.2.1 电液力伺服控制原理
        5.2.2 液压系统夹紧回路设计
        5.2.3 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
    5.3 基于 MATLAB 的调平器液压系统仿真研究
        5.3.1 系统仿真参数的设定
        5.3.2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位移同步仿真
        5.3.3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力控制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桩夹持系列装置原理样机与实验
    6.1 斜楔夹持机构实验样机
        6.1.1 实验样机的组成
        6.1.2 斜楔夹持机构的增力原理
    6.2 叶轮基桩双边夹持吊具原理样机
        6.2.1 双边吊具原理样机的组成
        6.2.2 双边吊具原理样机技术参数
    6.3 叶轮基桩单边夹持吊具原理样机
        6.3.1 单边吊具原理样机的组成
        6.3.2 单边吊具原理样机技术参数
    6.4 水下夹持器原理样机
        6.4.1 双层夹持器
        6.4.2 单层夹持器
    6.5 斜楔夹持机构样机实验
        6.5.1 斜楔夹持实验样机吊管实验
        6.5.2 压齿极限承载实验
    6.6 双边与单边吊具原理样机实验
        6.6.1 双边吊具起吊钢管实验
        6.6.2 单边吊具起吊钢管实验
        6.6.3 双边与单边吊具解锁及超载实验
    6.7 水下夹持器夹管切割实验
        6.7.1 双层夹持器夹管切割实验
        6.7.2 单层夹持器夹管切割实验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1.2.3 镇江近代建筑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建筑形态学的相关理论
        1.4.2 建筑文化学的相关理论
        1.4.3 类型学的相关理论
        1.4.4 结构学的相关理论
        1.4.5 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1.5 论文框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论文思路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镇江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2.1 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背景
        2.1.1 镇江的自然地理环境
        2.1.2 镇江的地域人文环境
        2.1.3 镇江城市建设沿革
    2.2 长江时代——兴起阶段(1861 年至 20 世纪初)
        2.2.1 开埠通商并设立租界
        2.2.2 洋行及公司的设立及传统贸易的发展
        2.2.3 近代港口、航运业和邮电业的发展
        2.2.4 宗教的传播及西方文化的渗透
        2.2.5 三个主要区域的形成
    2.3 铁路时代——发展阶段(20 世纪初至 1929 年)
        2.3.1 铁路的出现
        2.3.2 城市中心的转移
        2.3.3 工业区的出现
        2.3.4 其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4 省会时代——小高潮(1929 年至 1937 年)
        2.4.1 省会迁镇
        2.4.2 城市建设规划和近代路网的形成
        2.4.3 城市中心的回归
    2.5 抗日战争时期至建国前(1937 年到 1949 年)
        2.5.1 抗日战争时期的破坏
        2.5.2 伪政权对城市的建设
        2.5.3 抗战胜利后的恢复建设
    2.6 小结
第三章 镇江近代建筑的调研、类型及分布
    3.1 现存建筑遗产调研情况
        3.1.1 调研范围及内容
        3.1.2 调研方法及过程
        3.1.3 镇江近代建筑遗存现状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3.2 镇江近代建筑的分类
    3.3 镇江近代公共建筑及其分布
        3.3.1 宗教建筑及其分布
        3.3.2 政府行政建筑及其分布
        3.3.3 市政交通建筑及其分布
        3.3.4 商业建筑及其分布
        3.3.5 公益医疗建筑及其分布
        3.3.6 文教纪念建筑及其分布
        3.3.7 军事建筑及其分布
    3.4 镇江近代产业建筑及其分布
        3.4.1 工业建筑及分布
        3.4.2 农业建筑及分布
    3.5 镇江近代居住建筑及其分布
        3.5.1 传统民居建筑及分布
        3.5.2 里弄建筑及分布
        3.5.3 其他居住建筑及分布
        3.5.4 私家花园及分布
    3.6 小结
第四章 镇江近代建筑的风格及其演变
    4.1. 传统建筑风格的演变及西化
        4.1.1 传统建筑风格
        4.1.2 传统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4.2. 殖民地式建筑风格的植入和仿西式建筑风格的出现
        4.2.1 殖民地式建筑风格
        4.2.2 仿西式建筑风格
    4.3 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的逐渐形成
        4.3.1 内中外西式
        4.3.2 内西外中式
        4.3.3 中西融合式
    4.4 现代式建筑风格成为近代后期的趋势
    4.5 小结
第五章 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演变
    5.1 空间造型特征
        5.1.1 空间的形状和大小
        5.1.2 空间的体量和尺度
    5.2 空间结构模式
        5.2.1 传统合院模式
        5.2.2 里弄空间模式
        5.2.3 内部回马廊模式
        5.2.4 单间并联模式
        5.2.5 线式布局模式
        5.2.6 集中式布局模式
        5.2.7 过渡空间连接模式
    5.3 特殊空间的形态特征
        5.3.1 多样的入口空间形态及类型
        5.3.2 天井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5.3.3 新型附属空间的出现
    5.4 群体建筑空间特点
        5.4.1 伯先路——京畿路街道空间形态
        5.4.2 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
    5.5 不同风格建筑的空间涵义
        5.5.1 具有封建性和内向性的传统建筑空间
        5.5.2 讲求功能性和效率性的西式建筑空间
        5.5.3 体现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空间
    5.6 小结
第六章 镇江近代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6.1 屋顶造型由坡变平
        6.1.1 双破硬山屋顶为主的传统建筑
        6.1.2 四坡屋顶为主的近代建筑
        6.1.3 平屋顶的现代式建筑
    6.2 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
        6.2.1 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
        6.2.2 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
        6.2.3 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
        6.2.4 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
        6.2.5 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
    6.3 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
        6.3.1 传统式样的门窗特征
        6.3.2 西方式样的门窗特征
        6.3.3 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特征
    6.4 建筑其他部位的形态和演变
        6.4.1 室内天花的出现
        6.4.2 楼梯和扶手的变化
        6.4.3 多样化的栏杆造型
    6.5 小结
第七章 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7.1 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
        7.1.1 新型屋面材料的出现
        7.1.2 结构材料的发展
        7.1.3 墙体材料的变化
        7.1.4 其他附属建材
    7.2 建筑构造的新发展
        7.2.1 建筑结构由构架式转向承重墙式
        7.2.2 屋顶的建造技术
        7.2.3 墙体的建造技术
        7.2.4 地面的建造技术
        7.2.5 建筑附属设备的完善
    7.3 人为因素的新变化
        7.3.1 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出现
        7.3.2 施工专业化和工种的变化
        7.3.3 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制度法规的完善
    7.4 小结
第八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8.1 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
        8.1.1 整体性演变
        8.1.2 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
        8.1.3 由单一形态走向多元形态
        8.1.4 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
    8.2 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
        8.2.1. 镇江近代建筑发展的两条路线和一个趋势
        8.2.2 “非典型性”的“本土化的演进”方式
        8.2.3 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8.3 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
        8.3.1 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8.3.2 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8.3.3 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转变
    小结
结语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镇江近代时期主要建筑名录
附录二:镇江近代建筑遗产现存状况一览表
附录三:镇江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情况一览表(2009 年 12 月)
附录四:镇江近现代优秀建筑
附录五:测绘建筑图录(部分)
附录六: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10)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特点
2 研究与应用现状
    2.1 渤海海域
        (1) 沉垫式钻井船改造
        (2) 海洋石油161平台
        (3) 移动式多功能简易海洋平台
    2.2 涠洲海域
        (1) 钻井船改造
        (2) 桶基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
    2.3 南海海域
3 结语

四、导管架式基础和上升式上部设施简易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升压站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J]. 马悦.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1(05)
  • [2]半潜式生产平台振动和噪声特性研究[D]. 康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新型海洋平台抗振构造措施及抗振抗倒塌分析研究[D]. 孙海超.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4]可移动平台下放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分析[D]. 刘浩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5]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抗冰性能评价[J]. 张大勇,岳前进,刘笛,许宁,王冬庆,王胜勇. 船舶力学, 2015(07)
  • [6]边际油田自升式储油平台型式优选及总体性能研究[D]. 陈安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4)
  • [7]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研究[D]. 郑亚男.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8]海洋平台基桩夹持承载力学分析及系列装置研究[D]. 张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9]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D]. 刘佳. 江南大学, 2012(04)
  • [10]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应用与发展[J]. 谭越,王春升,陈国龙. 中国造船, 2011(S1)

标签:;  ;  ;  ;  

夹套基础和凸起的顶部简单平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