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常春[1](2015)在《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此来确定国家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从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在9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总结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时,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就会发展、前进;反之,就会出现曲折、停滞。在当代,我们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坚持认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本质没有改变,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洞悉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这对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绪论中,说明了问题的研究依据和意义,评析了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考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国外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来源,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第二章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上,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总体上是正确的。我们党依据对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制定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三章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有着符合实际情况的认识。到党的八大,初步形成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为探索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奠基性贡献。遗憾的是,八大不久,中国共产党逐渐偏离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继而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上升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伤。第四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判断,紧紧抓住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不放松,坚持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五章分析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性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依据;二是及时把握各种矛盾的演进变化,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判定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目的;四是科学运用社会矛盾的分析方法,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保障;五是与时俱进地阐释社会主要矛盾,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趋势。

宋文生[2](20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东坍塌与中国崛起,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现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方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科学依据与逻辑起点。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生了沧桑变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结束,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在这场伟大的实践变革中,形成了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康庄大道,完成了其它社会制度无法完成的发展奇迹,彰显了这一理论无与伦比的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再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特殊地位,这一论断再次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新形势下,阐明什么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一伟大理论的作用及其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坚定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更高阶段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一般理论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证法和多学科综合的比较分析法,结合当前的研究基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进行深刻剖析和全面阐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理论提出、形成依据、基本内容、科学地位与价值意蕴。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以下内容:导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进行该研究的意义,总结、评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创新目标。第一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继承与发展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初步形成、正式确立、丰富与完善四个阶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其次,从列宁、毛泽东等社会形态观出发,论述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等思想,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这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思想基础。第二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从国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与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着手,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布哈林等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出发论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建设苏联的实践出发论述了“苏联模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等两个方面入手,在反思中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义,认清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从历史的演进脉络中,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发展与深化的三个阶段与过程。首先,阐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历史定位;其次,阐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增加了对阶段特征的论述,在内涵与外延上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再次,阐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没有变”,从“总依据”高度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进一步深化了认识。第四章,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生产力根据与思想文化根据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从客观、全面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比较、辩证的观点等不同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正确把握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基础;其次,从生产力的内部特殊结构状况与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出发,阐述了生产力根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关键;再次,从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出发,阐述了思想文化根据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内在要求。第五章,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次,从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的历史跨度,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具体的时期划分;再次,从比较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三形态”说、“五形态”说等与这一论断的关系。第六章,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纵向、横向与逻辑的角度,从三个层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科学依据、逻辑起点。首先,从纵向角度出发,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产生的源泉;其次,从横向角度出发,阐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深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再次,从逻辑角度出发,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七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时代三个层面论述这一论断的当代价值。首先,阐明其理论价值,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其次,阐明其实践价值,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再次,阐明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理论武器。结语部分,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进行梳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内涵、地位与意义进行概述,对迈向更高阶段的演进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文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敖琴[3](2018)在《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哲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心性之学,不论其表现形式有多么的玄幻,也不论其观点有多离奇,它总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以为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参考。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就以关注现实,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最终改造现实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宗旨。那么对于马克思来说,他对现实的理解和解读与哲学史上前人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与解读有什么联系和本质区别?在马克思现实观的视阈下,现实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关注现实?人类又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关注现实?现实与理性、现实与本质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实是不是就是一切感性的存在?现实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如何?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何在?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根本特征、基本观点和创新所在有重要意义;对于引导我们更好地认清当前中国所有客观现实条件,并着重于在这些复杂的世情和国情中把握普遍必然性,把握真正的现实和真正的趋势,抓住主流和关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围绕着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条分缕析,以对马克思现实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非常有必要。马克思的现实观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及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和历史必然性,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斗争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总结和吸收了西方哲学史上现实观的理论精华,尤其是直接扬弃了以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分别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现实观,最终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现实观,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形成提供了理论原点。与哲学史上其它现实观不同,马克思的现实观既具有实践特色,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特色,既坚持人道主义的情怀,又将人的解放置于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现实观本着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为直接目标,具体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现实与现存有何区别、现实与人类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什么关系、现实与理性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和哲学特质的核心理论问题。在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现实再也不是传统理性主义现实观视阈下那个从属于理性、受理性决定的工具、手段和环节,而是一种按着自身客观规律运行、独立自存的感性存在;现实也并非泛指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感性存在,它是指具有普遍必然性,代表着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与感性实践活动直接关联、呈现为历史性和超越性的感性存在。马克思现实观所关注的理论焦点凸显出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原点的地位。科学实践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特质的关键性意义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而马克思现实观正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直接理论结果;马克思现实观的全面展开和逻辑推演,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立场和观点。因此说,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不仅如此,马克思现实观还具体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与特性。马克思现实观内含和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深刻领悟马克思现实观的精髓,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前进,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实可行的光明大道。马克思现实观的逻辑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坚持以当前国内和国外各种现实问题为导向,展开理论研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物质世界提供理论导引;要求我们秉承历史性原则,坚持批判与超越的精神特质,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其它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指向标,从当前国内国际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到真正合规律性的存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全面深刻了解和把握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明确中国道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坚持走中国道路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历史证明和逻辑证明,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科学性和前途可期性的确信程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另外,当前我国客观存在的文化多元化格局,肯定会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地位。马克思现实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等方面分析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及理论缺陷,从而有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权地位。

左腾飞[4](2020)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每个阶段同样充满着矛盾,其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的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调整和变化。矛盾的性质,从建国之初的敌我矛盾,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内容,经历了从阶级之间的矛盾、到经济发展落后条件下的物质文化供需矛盾、再到发展模式调整背景下社会供需矛盾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起点,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构成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使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布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是具有全局性、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最新论断,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理论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系统阐明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逻辑、转化所引发的实践要求、作用、价值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明晰历史新方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力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括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评述国内外对本选题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总结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及深化的空间,阐明了论文研究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社会主要矛盾基础理论及其发展演变分析。通过对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区分和对比,总结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矛盾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点及转化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经三次较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基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主观论断,兼具主体性和属人特点,其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经历了复杂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对我们今天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章着重研究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背景、转化原因和转化程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转化的最大背景和最重要原因就是新时代的到来。因此,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就必须对“新时代”这一矛盾转化背景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正确把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原因,还需要认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从而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及其转化程度、转化背景及其转化原因,形成丰富和立体的认识。第三章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整体分析,主要包括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后的矛盾主体、矛盾客体、主要矛盾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等内容的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需要在实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更加突显主体需要的全面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体是现实社会生产供给能力,但新时代社会供给相对于人民全面的需要而言,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制约着主体需求的满足。本章内容具体分析了主体需要的特点,重点研究了现实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总结了现实生产供给对满足主体需要的制约问题,为我们认识这一制约新时代社会发展全局的矛盾提供切入点,更为我们下文解决矛盾提供发力点。第四章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如何更好推进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矛盾不是终点,关键在于对问题的解决。其中,设立合理的目标和原则,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前提;增强社会有效供给能力,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要求和关键所在。矛盾的根本解决还在于制度的完善,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和动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美好需要的满足提供根本保障。第五章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和价值。从理论上看,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实践上看,正确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能够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全局发展提供着力点,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还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能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为建设美好生活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结语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内涵、解决方案及现实价值进行概述,立足现实,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深化研究做出展望。

常丽杰[5](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考察及启示》文中认为及时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要面对的历史课题,也是党确定工作重心和制定中心任务的主要依据。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正确与否,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乎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不尽相同。相应地,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符合基本国情。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并存:对外是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对内则是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在这一时期,党带领人民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顺利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社会主义探索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呈现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交织的局面:八大上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奠基性概括,党将社会主要矛盾框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之后党继续坚持八大对矛盾的正确认识,同时也有“左”倾的错误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完全脱离实际:党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全国工作围绕阶级斗争展开。两年徘徊时期党一边拨乱反正,一边继续坚持“左”倾错误认识,导致党并未从根本上实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变化。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破除思想枷锁恢复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并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进行了进一步凝练概括,将社会主要矛盾定义在“生产与需求”的范畴。之后十二大至十八大,党继续坚持这一正确矛盾认识,并对这一表述进行逐步完善和发展。随着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规律性认识日益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新时代党立足时代变迁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并实事求是作了全新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和党的理论发展是党研判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准备。党据此科学判断“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形态。同时,党清醒认识到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在国际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客观事实不变。七十多年的认识历程表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准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会前进发展。反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会出现曲折甚至停滞倒退。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得出以下启示:一是必须坚持以认清基本国情为基础;二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三是必须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四是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看待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得与失;五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洞悉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

吴艳华[6](2016)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宗教格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新疆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认同教育历来被新疆地方政府和高校高度关注。自1935年新疆成立第一所高等院校以来,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新中国时期,新疆政府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他们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与反对外来侵略,实施宗教与教育相分离以及土地改革和抵制“三股势力”等社会实践相结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然而,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普世价值”、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网络信息、“三股势力”等严重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追求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的过程中模糊、淡化了国家认同。与此相对应,虽然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国家认同教育比较成功,但目前仍然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内容枯燥、方法僵化等问题。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国家认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无论从其理念、内容还是教育机制等方面来说,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特定的价值倾向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是维护国家合法性及特定利益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和手段。因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旨在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的阶级利益关系及维系这种利益关系的各种秩序及价值观念的认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或者不能准确认识、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特殊性,从而影响了国家认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事实上,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及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念的转变等普遍因素相比,民族、宗教认同及“三股势力”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与内地不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以及“三股势力”对国家认同的冲击和消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国民文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三种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而传统文化的引导利用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焦点。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其无神论的国家认同教育短期内很难切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心理,而要彻底消除宗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难点。同时,与内地大学生不同,受民族、宗教认同下的集体主义传统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自我价值诉求。这种蕴含于民族与宗教认同之中的集体主义与当前我国主导的集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从价值需要的角度讲,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心在于个体价值的培育而不是满足,即国家认同教育首先应该探究如何从宗教、民族认同的传统价值归属中培育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个体价值,并用这种健康合理的个体价值去冲淡宗教、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发展问题绝不单纯是一个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从发展的视角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应该突出中国特色,树立以人为本和系统教育的理念,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文化为引领,培育和唤醒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合理的现代人格,调整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健全相关教育机制。

李后东[7](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的认识活动的基本要求。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同异比较,没有局限于找出两者的同点和异点,而是坚持“三步曲”:第一步,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着作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官方文献出发,对两大“主义”(特指本文的两个比较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下同)相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行纵向梳理,梳理的过程就是对它们进行纵向比较的过程。第二步,在纵向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两大“主义”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第三步,结合两大“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尝试分析它们两者在许多层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原因以及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的重要意义。依照上述“三步曲”,全文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四个层面进行了同异比较,指出两者在这些层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第一,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同异比较。现在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相差有一百多年,它们之间的“代沟”是明显、巨大的。但“代沟”背后存在一些内在联系: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列宁主义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们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两大理论体系都是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同时期、发展阶段的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资本主义在发展程度、基本特征和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这就使得它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意义也存有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第二,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异比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不会改变的,但它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任务进行新的概括和阐发。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因各自面临的时代条件和时代课题不同,而在对它们的具体运用上存在差异:从立场看,两大“主义”都以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为根本立场。同时,两者关于这一根本立场的指代范围、表现形式和阶段性任务又有差异。从观点和方法看,两者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和方法实践上运用和创新、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发展集中表现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论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层面是同中有异。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批判性、科学性、革命性有机统一的根本特点决定的。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同异比较。(1)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语境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层次的论述,是以资本主义已经灭亡,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为客观依据的。而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生长起来,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瓜熟蒂落”的结果,也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前提和基础。虽然两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客观依据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认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了它,任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个前提和基础是“完成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本质也自然会得到体现。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个前提和基础则是“进行时”,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体现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本质体现是消灭阶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体现。但两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都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现实的人”身上,是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但相对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消灭阶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都变成了手段①。从上述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大“主义”关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存在差异: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彻底解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则可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等各种对立和差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从上述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2)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征的认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这主要体现在: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征的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都遵循了唯物史观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成熟社会主义的首要特征。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物质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于成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个前提是自然而然的内在逻辑要求,相对来说是“完成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相对来说是“进行时”。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同中有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在发展程度上有“进行时”和“完成时”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即它们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个发展过程的目的都是要保证和满足每个人的一切合理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异中有同。②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异中有同。从内在依据和条件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直接占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依据不同条件得出的不同结论。也就是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选择,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由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从“公有制”的发展程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不能覆盖到整个社会,相当一部分公有制表现为局部的或集团的公有制,大量的公有制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而且绝大部分的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或政府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公有资产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相分离的可能性①。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根本不在一个发展层面。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是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经济制度,国家所有制和政府所有制是向未来社会所有制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准公有制”。从上述意义上讲,两大“主义”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虽然差别较大,但这种差别之中蕴涵着内在联系和同一性。③关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异中有同。从理论依据和前提条件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按劳分配理论,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占有、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消亡等基本条件。而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条都不具备,不仅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因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见,两种分配方式都有它们依据的前提条件,都是与相应的条件相适应的。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空谈这些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理论内容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除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进行了设想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按贡献分配、体现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承认劳动力要素的个人所有权等基本原则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完全实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按劳分配,但两者具有内在联系和同一性: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的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之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①,都认为劳动力所有权在按劳分配中有重要作用②。从上述意义上讲,两大“主义”关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虽然差别较大,但这种差别之中蕴涵着内在联系和同一性。④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建立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条件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不能简单划等号,两者具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在实质内涵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指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劳动者的集体事业,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紧密联系“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实质内涵,不仅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还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相同实质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即“大多数人”的指代范围、政权组织形式存在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⑤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精神文明状况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看,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是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阶级对立、剥削现象的消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状况,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的限制和一些比较落后、传统思想观念的不利影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达到那个极高境界的。但这种差异恰恰都体现了精神文明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一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和路径选择看,两大“主义”都以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目标。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更重要的是“建设”,而且在具体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它坚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则同中有异。两大“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主要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物质条件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流关系。第四,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异比较。(1)关于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按照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可以纵向继承资本主义旧社会现成的发达生产力,进而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奠定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没有纵向继承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可能了,它要想尽快奠定向成熟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必须在自身积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注重学习、借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经验。显然,这是差别很大的路径。但从基本内涵看,这两条路径都同资本主义脱不了关系,都要认识和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条路径揭示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两种不同关系:一是成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借鉴、合作、竞争、共存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未来新社会应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社会生产、消除商品经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然,两大“主义”对于经济体制的选择,差异很大。但这种差异之中还有相同之处,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未来新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社会生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但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思想同中有异。①社会主义改革论同中有异。从改革的理论依据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论的理论依据,但从更深层次看,它们具有相同的更深刻的理论依据。相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能适应先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但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也需要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成熟过程,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矛盾具有不同的状态和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论更直接地以它们为现实依据;从改革的性质看,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和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后者具有深刻、广泛的革命性意义,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②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同中有异。从对外开放的现实依据看,两大“主义”的对外开放思想,都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的世界性联系和普遍交往为事实依据。但这种相同的事实本身,又存在着发展范围、程度和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对外开放的内容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开放程度更高,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对于这样的社会主义来说,“开放”已经成为它本身自然、内在的属性。而且,随着商品经济、阶级、民族、国家的逐步消灭,“开放”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内部的毫无障碍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联合体之间的和谐沟通,没有了“对外”之说,更不存在和资本主义的相处问题。而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现实社会主义,都还只是“数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共存于世。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4)关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和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坚持它的领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理论,主要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时的任务和特点,核心是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组织结构等内在本质问题①。作为新时期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有效执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同中有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两者的历史地位和首要任务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最终任务都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异中有同。两大“主义”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亲自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初步的。相比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民性。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最后,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同异比较的基础上,尝试对“过时论”和“背离论”进行了有理有据地辨析,认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有些方面已经过时;有些方面将来有可能过时;其精髓永远不会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有些方面的“差别”还谈不上背离;有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很有可能会完全背离。

刘尧[8](2019)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对意识形态工作甚为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无数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客观实践,辩证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横向对新时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践路径剖析论述。第一篇,基本概念阐释(第一、二章)。第一章,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梳理归纳,剖析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论述,阐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主要功能的论述。第二章,详释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来源,并分析当下的国内外背景。第二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第三、四章)。第三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论述;其次,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高度凝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指导地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对习近平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具体做法展开研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阐述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界定;其次,分析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最后,对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任务论述(第五、六、七章)。第五章,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概括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其实现路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论述习近平对一些错误思潮的批驳,使人民明确自己的立场,与错误思潮作斗争,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第七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论述。鉴于当前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同程度地认识误区,威胁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工作。第四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即第八章,分别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进行阐释论述。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国内外现状,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规律,目标任务,实现路径,以期为新时代的党、国家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保障。

王一铮[9](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的普遍现象和有效政治运作模式,政党执政有其自身的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深入探索、准确把握、自觉实践党的执政经验是一个政党不断降低执政成本、增强执政能力和提升执政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掌握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效果如何,也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其目的就是要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形成科学的执政理论,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总结经验,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是理论生成的基本前提。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长期的执政历史中曾经历过曲折坎坷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执政地位,也更加深刻地总结了自己的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年的奋斗历史,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实践史,也是一部不断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走上科学执政轨道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是一个既具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重大战略课题,直接关系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经验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厘清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随后,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紧接着,深刻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本文主要从绪论、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结论等七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难点进行总体概括。论文的选题缘由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此篇论文的原因;选题意义详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的现状,并对此加以细化从不同侧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和遗憾;研究思路主要对本文的构思、轮廓进行梳理概括;研究方法主要体现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本文在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这一章首先对执政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基于对执政及党执政本质的理解,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实践的相关关系分别作了论述,对执政经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逻辑、理论上的准备。第三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这一章内容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此章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清晰的认识。第四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本章以时间轴为主线,结合执政实践和探索,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轨迹,分为三个阶段:执政经验的起步探索阶段;执政经验的改革发展阶段;执政经验的全面创新阶段。此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的执政经验,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第五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此章深入剖析了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逻辑规律,开门见山的指出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之后,指出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并对此进行了细化分析: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最后,详细论述了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通过对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的详细剖析与阐释,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六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通过前几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研究,总结出党的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四点大方向的启示:新时代党的执政要坚定执政理念、优化执政环境、完善执政主体、改进执政方式。此章重点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对于坚定执政理念,通过靠谁执政、靠什么执政、为谁执政的思路,将此部分细化为三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优化执政环境,也细化为三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即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方面对如何优化执政环境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完善执政主体即党要在自身上下功夫,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对于改进执政方式即要实现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做了简短的补充、总结,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更加科学的积累完善寄予展望。总之,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党在执政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地总结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在理论上,有利于加深对党的执政本质、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规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有利于党增强正确的执政意识,努力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执政问题,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决不动摇。这对于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艾春洋[10](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因此,从新时代的实践出发,探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对于深入认识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的内在规律,系统把握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主体观、实践价值观、实践辩证法、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等论述和观点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这一思想的实践观的形成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来源,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化地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成为进一步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走向成功的思想指南。论文主要由导论、六章内容和结语构成。论文的导论对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概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对论文进行了全貌式的描述。第一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论文提出的实践基础主要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以及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理论源泉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中国传统哲学源泉、马克思主义源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哲学的实践观则为其打上了中国的风格和烙印。第二章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主体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第三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的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价值。第四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主要包括实现目标任务的整体性方法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五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提出要以“四个自信”推动实践和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建设强大凝聚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和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第六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主要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和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结语部分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研究,探究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实践价值、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把握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特点,发挥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系统研究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一)西奥多·阿多诺的绝对否定观
        (二)格奥尔格·卢卡奇的整体性思维辩证观
        (三)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辩证观
        (四)伯特尔·奥尔曼的矛盾内在关系辩证观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三)江泽民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
        (五)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1921 年7月至1949年10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中国基本国情和阶级矛盾的初步认识(1921 年7月-1923年6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分析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步分析
        (三)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以及意义
    二、党在大革命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1923 年6月-1927 年7月)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二)大革命失败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认识
    三、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27 年8月-1937 年7月)
        (一)党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
        (二)“九·一八”事变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四、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清晰判断(1937 年7月-1945 年8月)
        (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抗日形势的判断
        (二)全面抗战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五、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1945 年8月-1949 年9月)
        (一)党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的分析
        (二)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认识
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1949 年10 月至1978年 12 月)
    一、过渡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1949 年10月-1956 年9月)
        (一)党对建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党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三)对过渡时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析
    二、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判断(1956 年9月)
        (一)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对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析
    三、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左”的认识及其转向极端化(1956 年10月-1978 年12月)
        (一)八大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偏离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极左认识
        (三)两年徘徊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错误坚持
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1978 年12月至今)
    一、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基本形成(1978 年12月-1987 年10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恢复
        (二)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坚持和阐释
    二、现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坚持和认识的深化(1987 年10月-至今)
        (一)从十四大到十八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理性认清社会所处发展阶段,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依据
        (一)要以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为前提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二)要把对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清醒认识作为把握社会矛盾全局的依据
    二、及时把握各种矛盾的演进变化,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
        (一)要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中正确认识把握各种矛盾的性质及变化
        (二)要不断根据各种矛盾的演进变化确定其解决方式
    三、准确判定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目的
        (一)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与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内在统一的
        (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
    四、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保障
        (一)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规律
        (二)运用国情分析法认清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
        (三)运用阶级分析法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变化
    五、与时俱进地阐释社会主要矛盾,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趋势
        (一)需要敏锐而正确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二)需要与时俱进地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思考和新表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 总体述评
    三、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初步形成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正式确立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丰富与完善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一、列宁的社会形态观
        二、毛泽东的社会形态观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
        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
        二、“苏联模式”变奏曲
    第二节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过程
        二、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过程
        二、江泽民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过程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
        一、客观、全面的视角因素
        二、历史、发展性的视角因素
        三、比较、辩证的视角因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生产力根据
        一、生产力的特殊结构状况因素
        二、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因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据
        一、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因素
        二、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因素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初级阶段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分期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
        一、“三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二、“五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三、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石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四、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依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依据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结果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价值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价值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的思想利器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利器
        三、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时代价值
        一、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三、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1章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现实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现实性日渐显现
        1.1.2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1.2 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渊源
        1.2.1 唯心主义的现实观
        1.2.2 旧唯物主义的现实观
第2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历史演进
    2.1 对黑格尔哲学现实观的认同与继承阶段
    2.2 从唯心主义现实观向唯物主义现实观转向阶段
        2.2.1 关注物质利益的支配作用
        2.2.2 批判和矫正理性主义现实观
        2.2.3 向新唯物主义现实观的过渡
    2.3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和发展阶段
        2.3.1 马克思现实观的正式形成
        2.3.2 马克思现实观的丰富与完善
        2.3.3 马克思现实观的系统化
第3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主要内容
    3.1 现实的基本涵义
        3.1.1 现实是一种不同于精神世界的感性存在
        3.1.2 现实是一种表征历史普遍必然性的合理性存在
    3.2 现实的主要构成
        3.2.1 现实的个人
        3.2.2 现实的活动
        3.2.3 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3.3 现实与实践的关系
        3.3.1 实践是现实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根本途径
        3.3.2 实践构成了现实的重要内容
        3.3.3 实践的超越性和历史性决定了现实的历史性和开放性
    3.4 现实对理性的决定性意义
        3.4.1 现实是自因
        3.4.2 现实决定理性
第4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基本特征
    4.1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4.1.1 基于唯物主义立场的真理原则
        4.1.2 基于实践辩证法的价值原则
    4.2 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4.2.1 鲜明的实践性
        4.2.2 鲜明的阶级性
    4.3 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现实与否的追问为直接目标
        4.3.1 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曾经的现实性
        4.3.2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当前的非现实性
第5章 马克思现实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地位
    5.1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原点
        5.1.1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5.1.2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
        5.1.3 马克思现实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
    5.2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立场
        5.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之争
        5.2.2 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支撑
    5.3 马克思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特征
        5.3.1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5.3.2 现实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6章 马克思现实观的当代价值
    6.1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6.1.1 抓住当前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6.1.2 紧跟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6.2 勇于实现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6.2.1 在复杂多样的存在中横向把握真正的现实性存在
        6.2.2 从纵向的角度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趋势和未来
        6.2.3 实现以实践批判为基础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
    6.3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6.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4.1 中国道路的内涵及变迁
        6.4.2 中国道路选择与确立的马克思现实观观照
        6.4.3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6.4.4 马克思现实观视阈下几种影响道路自信的社会思潮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研究的空间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论文研究目标
        (二)论文研究内容
        (三)论文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第一节 社会主要矛盾及相关内容阐释
        一、社会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主要矛盾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分析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论析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评判依据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新的阶段性特征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出更全面的价值诉求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过程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原因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
        一、“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
        三、主要矛盾的“变”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不变”的逻辑统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辩证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体分析
        一、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
        二、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层次性和社会性
        三、追寻美好生活的过程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人的劳动和奋斗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客体分析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般规定及内在关系
        二、当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内涵及其特点
        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形成原因及存在基础
        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运动趋势
    第三节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与需要具有对立统一性
        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制约
第四章 推动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第一节 树立合理目标与原则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基础
        一、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
        二、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则
    第二节 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是解决新矛盾的关键所在
        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美好需要的物质基础
        二、拓宽民主法治供给,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民主法治需要
        三、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改革,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精品文化需求
        四、补齐民生建设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广泛的社会发展需要
        五、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三节 完善现代化制度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保障
        一、以改革开放创新彰显活力,完善解决矛盾动力制度
        二、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完善解决矛盾保障制度
        三、明晰规范合理的衡量标准,完善矛盾解决评价体系
第五章 正确判断和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贡献
        一、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新境界
        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新飞跃的思想基石
        三、成为全面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钥匙”
    第二节 正确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价值
        一、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发展的关键
        二、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第三节 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世界意义
        一、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经验
        二、为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类
    二、着作类
    三、期刊与报纸论文
    四、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考察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49-195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并存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三)小结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1978)
    (一)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相互交织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认识
    (三)两年徘徊时期的错误坚持
    (四)小结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78-201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党恢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二)十二大至十八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逐步深化
    (三)小结
四、新时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2012-至今)
    (一)新时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生成逻辑
    (二)新时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内涵解读
    (三)小结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以认清基本国情为基础
    (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必须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四)必须坚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洞悉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 关于认同、国家认同内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国家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宏观研究
        (三)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
        (四) 研究的总体评价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国家及国家认同
        (二) 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发展
        (三)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指导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
    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南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 革命与抗争:内困外侮夹缝中的国家认同教育(1935-1949)
        (二) 发展与挫折: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1949-1978)
        (三) 恢复与成熟: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国家认同教育(1978年以来)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共中央与自治区党委的领导
        (三) 始终联系新疆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
        (四) 针对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与新疆社会现实,拓展教育内容
        (五) 与时俱进地创新运用新的教育方法、教育载体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 全球化与超国家认同的强化
        (二) 市场化与次国家认同的加剧
        (三) 国家治理体系与认同教育的现代转型
        (四) 信息网络化与认同方式的变迁
        (五) “三股势力”的极端化与消解认同的隐蔽化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不容乐观
        (一) 国家认知的模糊性与片面性突出
        (二) 国家情感相对于民族、地域情感淡薄
        (三) 非理性与离心化行为潜藏蛰伏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二)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
        (三) 教育方法有效性欠缺
        (四) 教育机制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二) 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三) 多元与一体之间的认同张力
    二、科学把握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国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 正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国民文化的现代性之间的龃龉
        (二) 积极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
        (三) 警惕“三股势力”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利用
    三、辨证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一) 价值的秘密在于主体
        (二) 淹没于宗教、民族价值共同体中的个人价值
        (三) 现代国家认同教育的个人价值转向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向
    一、坚持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一) 强化中国特色
        (二) 突出以人为本
        (三) 确立系统思维
    二、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完善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法治教育
        (二)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教育
        (三) 拓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与历史教育
        (四) 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人格教育
        (五) 增强新疆周边国家国情与地缘政治教育
    三、促进教育方式的现代转型
        (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二) 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统一
        (三) 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协调
    四、实现教育机制的健全优化
        (一) 健全新疆地区高等学校党委领导机制
        (二) 加强新疆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三) 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过快增长的预警机制
        (四) 优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协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三、比较研究的可行性
    四、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五、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同异比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密不可分
        (一)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二)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与列宁主义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三)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相辅相随
        (一) 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二) 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与列宁主义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三)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关系密切
        (一)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二)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列宁主义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三) 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四、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同异比较
    五、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原因及认清该辩证同异关系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异比较
    一、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 根本立场
        (二) 观点与方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 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
        (三) 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
    三、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异比较
        (一) “立场”同异比较
        (二) “观点和方法”同异比较
    四、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有异原因及认清该辩证同异关系重要意义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同异比较
    一、社会主义本质层次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质层次的论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同异比较
    二、社会主义特征层次
        (一)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未来新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二) 生产资料所有制:全社会直接占有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 个人消费品分配:完全的按劳分配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四)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
        (五) 社会精神文明状况:“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原因及认清该辩证同异关系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异比较
    一、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一)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未来新社会可以纵向继承资本主义旧社会的物质文明成果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身积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注重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成果
        (三) 关于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思想同异比较
    二、选择合适的经济体制
        (一)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未来新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消灭商品经济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思想同异比较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一)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断变化、改革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论
        (二)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开放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
        (三)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同异比较
    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一) 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事业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三) 关于坚持共产党领导思想同异比较
    五、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原因及认清该辩证同异关系重要意义
第五章 “过时论”和“背离论”辨析
    一、“过时论”、“背离论”产生、传播的根源
        (一) “过时论”、“背离论”产生、传播的历史根源
        (二) “过时论”、“背离论”产生、传播的现实根源
        (三) “过时论”、“背离论”产生、传播的认识论根源
    二、科学辨析“过时论”和“背离论”
        (一) “过时论”主要观点辨析
        (二) “背离论”主要理由辨析
    三、基本结论
        (一) 对“过时论”辨析的基本结论
        (二) 对“背离论”辨析的基本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篇 基本概念梳理阐释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概念阐释
        1.1 意识形态理论
        1.1.1 意识形态概念及发展
        1.1.2 意识形态基本特征
        1.1.3 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涵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特征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论述
        1.3.1 事关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1.3.2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1.3.3 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要功能论述
        1.4.1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1.4.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4.3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背景条件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1.2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2 国际背景
        2.2.1 国际政治领域
        2.2.2 思想文化领域
        2.2.3 全球化网络化领域
        2.3 国内背景
        2.3.1 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时期
        2.3.2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二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
    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3.1.1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1.2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3.1.3 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
        3.2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3.2.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3.2.2 思想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挑战
        3.2.3 网络信息化的挑战
        3.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方法
        3.3.1 坚持党性原则
        3.3.2 党员、干部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
        4.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4.2.1 党和人民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4.2.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2.3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3 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4.3.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3.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3.3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
第三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任务论述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5.1.1 国家层面
        5.1.2 社会层面
        5.1.3 个人层面
        5.2 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5.2.2 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指南
        5.2.3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思想指引
        5.3 找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5.3.1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3.2 重点关注相关领域
        5.3.3 注重大众化通俗化
    6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论述
        6.1 新自由主义思潮
        6.1.1 新自由思潮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6.1.2 习近平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6.1.3 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
        6.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6.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6.2.2 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内容
        6.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6.3 改革开放质疑论及其反思
        6.3.1 改革开放质疑论的基本观点
        6.3.2 习近平反对改革开放质疑论的主要内容
        6.3.3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4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4.2 科学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6.4.3 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话语权
    7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
        7.1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新态势
        7.1.1 新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现状
        7.1.2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7.1.3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隐患
        7.2 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
        7.2.1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2.2 构建意识形态科技生态体系
        7.2.3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7.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方法
        7.3.1 一以贯之马克思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
        7.3.2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的系统建设
        7.3.3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四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
    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8.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原则
        8.1.1 坚持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
        8.1.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8.1.3 坚持根本和创新发展相统一
        8.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要路径
        8.2.1 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8.2.2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8.2.3 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系统建设
        8.2.4 坚持意识形态建设贯彻全过程
        8.2.5 巩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8.2.6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8.2.7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的“四力”
        8.2.8 讲好中国故事更好传播中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
    2.1 前提概念厘清
        2.1.1 执政的基本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
        2.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相关关系阐明
        2.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实践
        2.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
        2.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思想
        3.1.2 列宁执政思想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
        3.2.1 民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3.2.2 德治思想与以德治国的执政方略
        3.2.3 贵和思想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执政方针
        3.2.4 尚贤思想与选贤任能的干部路线与标准
    3.3 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
        3.3.1 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衰败的经验教训
        3.3.2 借鉴国外主流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产生的实践轨迹
    4.1 起步探索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过渡探索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4.1.1 社会变革中的实践
        4.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探索和挫折
        4.1.3 “文革”时期的实践
    4.2 改革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后的科学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与时俱进
        4.2.1 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的实践阶段
        4.2.2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21世纪的实践阶段
        4.2.3 与时俱进的实践阶段
    4.3 全面创新阶段:从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创新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稳步推进
        4.3.1 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4.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
    5.1 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1.2 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5.1.3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
    5.2 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
        5.2.1 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
        5.2.2 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
        5.2.3 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
    5.3 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
        5.3.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
        5.3.2 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
        5.3.3 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
    6.1 坚定执政理念
        6.1.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6.1.2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2 优化执政环境
        6.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2.2 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
        6.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6.3 完善执政主体
        6.3.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3.2 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6.3.3 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
    6.4 改进执政方式
        6.4.1 实现执政方式科学化
        6.4.2 实现执政方式民主化
        6.4.3 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后记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研究
        (二)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三、论文基本框架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成就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
        三、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主体观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
        一、人民当家作主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三、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
    第三节 国家的治理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塑造政府形象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观的前提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实国情的必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一、尊重生态的价值观
        二、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
    第一节 社会实践的整体性方法
        一、“两步走”战略突出实践的时空性
        二、“五位一体”突出实践的系统性
        三、“四个全面”突出实践的全面性
        四、立足物质生产实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第二节 把握社会实践的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分析法是科学认识新时代的有力工具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三、用“两点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四、从实践出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
    第一节 以“四个自信”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一、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思想和精神优势
        二、“四个自信”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
        三、“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第二节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国家和人民的梦
        二、“三个必须”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导航标
        三、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力量
    第三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一、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
        二、“实谈兴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三、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
    第四节 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一、弘扬钉钉子精神
        二、增强狠抓改革落实的自觉性
        三、提高狠抓改革落实的本领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
    第一节 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一、重视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取胜的法宝
        二、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做出战略决策
    第二节 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
        一、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布局改革
        二、系统把握改革的内在关系
        三、系统优化改革的各个要素
    第三节 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
        一、看待历史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前提
        二、审视现实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基础
        三、以历史规律为依据预见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节 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
        一、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创新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四、创新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第五节 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
        一、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二、底线思维是掌握事物质、量、度的科学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
        (二) 习近平同志的着作及论述摘编
        (三)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着作
        (四) 其他相关研究着作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研究[D]. 常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1)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D]. 宋文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敖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4]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 左腾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考察及启示[D]. 常丽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研究[D]. 吴艳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D]. 李后东. 山东大学, 2014(10)
  • [8]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 刘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D]. 王一铮.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D]. 艾春洋.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